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生活随笔 > 正文

春节传说之三

作者: 夏荷听雨2013/01/29生活随笔

年的起源

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了节气令。

与二十四节同时并行的节日,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确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所谓“朔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称“元日”,正月的朔日,谓元旦,旧历新年之始。元旦为一岁最早的节日。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延续至今,虽改称春节,但民间仍然习惯称新年。

年,既是时间概念,也是记时单位。年节无凝起源于计时单位的年。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没有时间的概念,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逐渐从天象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套测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我们的祖先早在以采集和渔业为生的旧石器时代,就对寒暑来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万物生长和成熟的季节,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人们为了掌握耕作时节、不误农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结束了人们盲目度日的状况,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年”的名称出现较晚。根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招”,周代才称之为“年”(后来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为“载”,唐肃宗三载<公元758年>,又改为“年”)。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界的国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从他们的远祖弃的时候起,既“好种树麻菽”,弃被人民推崇为农业的始祖,号称“后稷”。到公刘之时,仍然“务耕种,行地宜”,所以,周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的民族。因此,“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在《说文解字》中,最早对“年”解释是“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在“大有年”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庆丰收”。据记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

在先秦时期,各地各代的历法不一。西周时行周正,即以建子为岁首,(周历的正月相当夏历的十一月)。同时在豳国又行豳历,豳历的岁终是十月,即周历的十二月;豳历的岁首为一之日,即周历的正月,夏历的十一月。在《诗纪·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基本上已到了十月,进入冬季了。冬季室内是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常把向北的窗户堵上,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人们收得枣子,酿制美酒,庆丰收,敬老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脐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美酒牺牲,欢庆新年,成为一项隆重的庆祝活动。与这种人的欢庆活动相对的是对神的敬献。在丰收之后,人们为感谢神的保佑而举行酬神赛会。酬谢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饭、新谷酿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在《诗纪·周颂》中保留着一首秋收后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丰年》:今年粮食收获多么多呀!粮仓是那么高大,用丰收的五谷酿成酒和醴来祭祀祖先妣和神灵,让神灵的恩泽遍施人间。

周代的这种欢庆丰年和祭祀活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以及冬季的来临,这种天定日的祝丰活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年节的真正形成开始于汉代,经过了春秋战国以后的秦统一,到了汉代初年,由于“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于是,形成年节风俗活动的历史条件成熟了,于是形成固定年节风俗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历法酌定型。我国古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然而年的时间概念,却因时代的不同而异。每一次改朝换代,帝王易姓,天子为了表示“受命于天”,就要“改正朔,易眼色。”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历代改历法后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称“正月”,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变化。夏代的历法建寅以孟春之月(即现在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商代建丑,以季年之首(即现在阴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代建于,以仲年之月(即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秦代改用颛顼历,以今之九月为一年之终,因而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今天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如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适逢新年,朝内文武大臣首次行朝岁之礼,就是十月一日进行的。

汉武帝时,由于以前的屡次改历,历法很不准确,出现“朔晦月见,弦满望高”(《汉书·律历治》)的错乱现象,武帝命司马迁、邓平等人改《颛顼历》而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所以至今民间把阴历称为“夏历”),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代对历法虽然作过多次修订,但是基本都是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从此以后(除王莽新朝和魏明帝曾一度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时曾一度改用周正,为时都是很短暂),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随着年历的确定,每年的年节风俗活动也就随着一年一度的固定日子沿袭下来。

秦汉时代,“阴阳五行”、“五德终始”说广泛流行,方术之士遍天下,时讲灾异,时讲祥瑞,巫术风行。这种浓重的迷信色彩必然渗透到帝王宫庭和人们生活方式中去。许多风俗活动本来就起源于迷信,而维系新旧两年更替的年节,也必然染上迷信色彩。于是,本来在周代就产生的年终庆丰收和祭祀祖宗的习俗,又同趋妖降怪的巫术联系起来,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风俗活动。尽管汉代年节处于初创期,但是汉代的年节在时间性顺序上已和现代差不多,从除夕到元旦,围绕着这两天形成了一系列饶有风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