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过零丁洋读后感

2025/04/24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过零丁洋读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在读宋词的时候学习了《过零丁洋》这首诗词,诗词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记忆深刻。诗人文天祥面临死亡,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与敌人视死如归,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

在抗日战争时代,有许多和文天祥一样的爱国英雄让我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小小年纪就帮助八路军参加抗日,把日本鬼子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丧命在日本鬼子的刀尖,他牺牲时才十三岁;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她面对敌人的铡刀、面对死亡,也不把同伴供出;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小兵张嘎面对敌人,不屈不饶……

和这些英雄相比,我是多么渺小,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不愁吃穿,能读书,还能愉快地玩耍。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时光。做为一名小学生,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扎实学习科学本领,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长大后报效祖国,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过零丁洋读后感 篇2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从小文天祥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自己又与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亡国了,自己也没法救国,倍感伤心,如今九死一生,国破家亡,自己被元军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与敌人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多么的热爱祖国,再面临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仍与敌人视死如归。从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样的人也有许多,不计其数。鲁迅18岁,见外国海军侵略中国,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最后认为人们是心理不好,就决心用笔唤醒民众。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对着死亡,为了祖国,也不把同伴供出。他们都深深的爱着祖国。

与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良好学习环境,我都不好好学习。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大讲,我在下面小讲,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声,心中存在的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自己不时还在暗暗发笑。弄得同学们目瞪口呆。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乱说一气,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试,自己一窍不通,只能乱写一气,成绩出来后,总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努力,可是不到两三个小时,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经忘了,更不用说去努力了。

可是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了一定要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热爱祖国最重要的表现是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出社会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让祖国耸立在世界强国中。

过零丁洋读后感 篇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位感慨万千的捍国勇士,如今却惨死,但他的精神,对!顽强不屈的精神,宋朝将士大多是为国哭,当然,也有几个卑鄙小人是为利哭。

虽然宋朝不乏人才,而且他们都是忠心报国的勇士,但他们的皇帝都很昏庸,纵使他们百战百胜,但是,你就得想想了,他们虽然百战百胜,但他们也忠心报国,怎敢不以皇帝为主?所以最后闹了个国破人亡,而他们不食敌人的“栗”,有的要求向北死,我真想穿越时空去,把宋朝的皇帝千刀万剐。

这是一首表达丧国之痛的歌,而他代表着,代表着他那倔强的气质,他虽被流放,但是他还有骨子里的骄傲,还有自己的意志,但他也知道,自己是无法抗拒的,他自己已经被痛苦隐没了。

金兵破过后,他写下这悲痛之歌,和正气歌截然不同,但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既表现了文天祥爽快的态度,又看出了他视死如归的态度。多么勇猛、忠心报国的一位烈士呀!

但现在,我们却愧对列祖列宗,把那一位忠臣的《过零丁洋》的名句给篡改了,变成了“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那一位烈士的壮举却葬送在了烽火的玩笑,真是惋惜!

他那是正气的、激励别人的顶峰之歌,也是叹着两宋兴衰之哀的哀叹之声。我希望,别人都能记住他,他是最伟大的!

我觉得,他也在为国哭,但他一直都在坚持着、锲而不舍地报国,那报国的心自始自终都没改变过,甚至死。那“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报国之将呀!

过零丁洋读后感 篇4

世界东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明珠上有一朵绚丽的奇葩,它就是宋词。宋词是画是歌,它是祖先向我诉说。它让我增长知识,了解历史,知晓名人,培养着我、教育着我,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一份乐趣。宋词,你是祖先的心血,你是祖先的话语,你是我们的`新读本,你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

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

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