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线上家长会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小班线上家长会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线上家长会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携手并进,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活动目的:
1、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特点、管理要求、育人氛围,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展现学校教育成果,张扬学生个性和特长。
2、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学生各项作业作品展及活动表现等),反馈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既要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情况,也要到达老师与家长交换教育思想、到达教育共鸣的目的,构成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
3、了解学生家长及家庭的情况:家庭的成员及经济状态;家庭的氛围(如家庭和睦与否、家风情况等);家教状态(如对孩子是溺爱放任、粗鲁严厉还是漠不关心,教育内容与方式是否是恰铛铛等);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性情、处世态度等,便于教师到达因材施教的目的。
4、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换和探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办学思路,了解这学期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引领和指导家长鉴戒好的家教经验,科学家教,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阐明、宣传有关政策,增加理解、消除隔阂、误解。
三、活动内容
1、班主任宣讲本次家长会的内容,让家长提早做到心中有数。
2、班主任汇报前期工作内容及工作成绩。
3、班主任汇报纪律、学习及完成作业情况及常规管理状态。
4、请数学老师谈近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并作以指导,以谋求
5、班级家委会主任讲话
小班线上家长会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喜欢上幼儿园。
2.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更好的配合教师作好班级工作。
3、介绍班级老师的情况。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20xx年xx月xx日下午3:00
三、活动内容:
专题活动“帮助孩子轻松渡过入园关适应集体生活”
四、活动需要:
1、班级教师准备家长签到
2、“家校通”家长自愿报名登记表,。只能用移动的号码,告诉家长班级QQ号,孩子家长及父母的电话。
五、幼儿园氛围创设:
在醒目位置写上欢迎标语
六、活动流程:
1、园长致欢迎词:
2、幼儿园基本情况介绍
(1)园所
(2)硬件设备
(3)师资
(4)幼儿园特色、课程
(5)家长配合
3、小班教师发言
小一班基本情况说明,以及本学期来的学习内容
小二班基本情况说明,以及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园长讲解:“怎样帮助孩子轻松渡过入园关”。
4、保育老师宣传新生入园保健知识
5、宣传“家校通”,发放报名表,家长自愿登记报名。
6、家长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育儿方法经验,并请提出意见,以便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帮助孩子培育孩子。
七、活动组织:
小太阳幼儿园,并再次感谢家长的光临。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不求最好,但求更好!xx班51名同学宣誓遵守如下班规:
(一)出勤纪律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有病或有事需请假。违者扣1——3分。
(二)课堂纪律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认真记笔记。不插嘴,不喧哗,不睡觉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等,违者扣1——3分。
2、按时完成作业并上交,缺交作业每人次扣1分,缺交五次以上,叫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
(三)卫生纪律
教室每天坚持3小扫,清洁区每天坚持2小扫,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打扫除,打扫要及时、干净。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拿卫生工具等,违者扣1——3分。
(四)课外纪律
1、课后在教室时,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不吵闹,不追打等,违者扣1——3分。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文明,讲礼貌,穿着得体,落落大方,关心班集体,不做有损班集体荣誉的事情等,违者扣1——3分。
(五)安全纪律
1、时刻注意安全,注意防水,防电,注意交通安全,不推拉,不追打等,违者扣1——3分。
2、不吵口,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损坏公物等,违者扣1——3分。
(六)奖惩纪律
1、班上扣一分,需交班费x元,学校扣一分,需交班费5x元,老师教育不听者,叫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
2、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并答题正确加1分。
3、乐于助人,好人好事,主动帮助他人的行为加2分,影响较大的加5——10分。
4、连续一周表现优异者,提出表扬,连续一月或一学期表现优异者加5——10分。
5、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校排名前200名之前者加5——10分。班上排名前十者加1——5分。
6、在运动会,各学科比赛获的名次,为班级争的荣誉者加5——10分。
7、以上第2,3条的加分,或者有其他加分,需要学生自己申请(申请交组长,组长再交班干部),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审核确定加分,第2条每周加分15分封顶,第3条每周加分10分封顶。
8、以上加分(扣分)日清月结,满五分奖物质X元。
小班线上家长会方案 篇3
设计意图:
为了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游艺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幼儿在成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家长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
2.更好地做好家园同步教育,形成理解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氛围。
活动准备
1.场地:本班教室
2.照相机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介绍班级情况。
二、介绍幼儿园教育的领域。
幼儿园教育有五大领域,可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发展。
三、请各位家长配合的工作:
1.督促幼儿天天坚持来园,有事事先请假,不亲自来打电话也可以的,我的电话号码是xxx,事后幼儿入园时补交请假条(并注明请假理由)。如果你的电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为了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我园要求履行接送卡制度,请家长配合我们做好,如请别人来接,请及时与老师联系,告知老师。
2.幼儿来园时请家长检查是否带危险物品如扣子、小刀、小饰品等。这一项很重要,因为小孩子他小,他看到好玩好看的东西就会带来幼儿园给小朋友看,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带的是危险东西那后果就不敢想啦。
3.如果您的孩子在家出现情绪不稳或身体不适时,请您在送孩子入园时及时告诉老师,以便我们能多关注孩子。请需要服药的孩子家长向老师说清服药的时间、剂量,不能让幼儿自己交药,防止吃错药的现象发生。
5.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太会和同伴相处,请家长理性的思考和处理
幼儿之间的矛盾,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之间有了矛盾或磕磕碰碰很难避免,但孩子的矛盾来去都很快,我们希望家长和老师一起正确引导,让幼儿宽以待人,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和小伙伴友好的交流和相处。
6.根据季节的变化,请家长及时的调整孩子的替换衣裤,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在增长,不要给幼儿穿太小太短的衣服,因为天气渐渐变冷,有的幼儿的内衣扎不起来,一活动也经常露出来,很容易受凉。
7.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幼儿观察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知能力,请协助老师帮孩子备好有关主题探索的物品。
8.要从孩子自身的起点比较孩子是否有进步,评价孩子要事实求是、切合实际,然后再进一步提出下一个目标要求,这个要求是经过孩子努力就能达到的。
9.如我们工作上有疏忽的地方请家长及时提出,孩子的成长应家园互动,老师和家长都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出发点,我希望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
各位家长,在工作中我们教师从心里真诚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有时也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家长多多包涵与理解。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直接向我们提出,我们会虚心接受你的宝贵意见,尽量做好我们的工作,今天,你我的付出,是为孩子的一生打下扎实的根基,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让我们以此共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
小班线上家长会方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开学初教师常常发现:幼儿们很多不愿与同伴玩,有的就算是愿意和同伴玩但不会玩;有的比较自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与小朋友争抢玩具;每天推人、抓伤现象较多,甚至偶尔还有咬伤等,就班级幼儿的交往能力现状做了家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长事事都依着幼儿。虽然幼儿已有半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但因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比较有个性,生活经验缺乏,在与同伴交往时容易发生矛盾,且不懂得处理纠纷的方法。因此,我们想通过这个主题家长会,向家长解读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幼儿的交往行为,通过多途径的“大带小”活动,让小班幼儿对大班幼儿的交往行为进行模仿、学习,提高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同时也让家长全面了解并指导幼儿正确交往。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元化的“大带小”活动,让幼儿学会理解,懂得谦让、合作、分享,提高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2、让家长了解班级动态,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活动准备
1、前期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
2、班级问题研究情况和实施方案。
3、社区活动记录表。
4、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整体情况和个体特点,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让家长信服。
5、准备好会场,创设平等的交流环境,为积极沟通做一个良好的环境准备。
四、活动时间:
xx月xx日下午
五、会议流程及内容
(一)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本学期由我和另外两位老师一起见证您孩子的成长。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会议,我代表三位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希望通过今天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使家园协调一致,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幼儿们一定会愉快地渡过每一天。
(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使大家了解小班幼儿在家庭中交往能力的现状。从调查表中能够看出家长能认识到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但有时因工作忙或者别的原因疏于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正确引导。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多组织表演游戏等活动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多鼓励幼儿大胆地与同伴交往。另外还有不少家长介绍了很多家庭育儿的良好建议,如多带幼儿参加聚会,多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多锻炼幼儿独立的个性,多让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等活动。
(三)小班幼儿交往的年龄特征分析
小班幼儿的交往范围小,活动中只关注自己,他们喜欢独自操作、平时活动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在角落摆弄材料,很少与人交谈,更加缺少就操作中的有关问题与同伴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很快结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模仿,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活动,在托儿所模仿小朋友、教师行为,模仿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交往更多的是以玩具为中介而发生的,但这种交往常常是以负面的形式出现,如玩具被别人拿走发生争执,但慢慢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也开始关注别人的语言和行动,并作出简单的回应。
(四)幼儿在幼儿园交往中的几种表现及行为分析
1、“我才是最棒”型
这类型的幼儿在行为上是非常强硬的,喜欢和大人交往,与同龄幼儿交往稍有不顺就会尖叫、打人、抓人,以自我为中心且带有攻击性,不顾他人感受,做事又缺乏耐心。其实,这类幼儿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困难,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2、“什么都是我的”型
这种类型的幼儿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有些霸道、不明事理,甚至是有些自私、占有欲强。玩具永远是别的小朋友手里的好,需要就直接去抢。好吃的东西就从小朋友的碗里抢,不好吃的就直接拨到别人的碗里。他们似乎难以理解“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差别,在他们头脑里似乎只要自己需要那都是“我的”。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不顺心就大呼小叫,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也难怪他们对需要的、喜欢的东西不分彼此了。因为在他的观念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可是,当他来到小伙伴的群体中,这种原有的观念就行不通了,于是他就通过抢来达到目的。
3、“不要欺负我”型
这类幼儿在幼儿园里经常受到委屈,不敢反抗也不敢跟教师说,但回到家里跟大人说,一方面是希望从家人这里得到安慰,另一方面是期望大人能够帮助自己,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方法,在同伴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4、“我不好意思”型
这类幼儿在家、在外表现截然不同,民间俗称“在家是条龙,在外是条虫”,平时在家或单独面对个别同伴或教师时,说得头头是道,一让他到集体面前回答问题,总会说“我不会”“我不好意思”,表现得极度缺乏自信。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里对幼儿千般呵护、万般疼爱,于是家庭就成了幼儿最好的港湾,幼儿感到安全、幸福与满足,可与此同时,也扼杀了幼儿单独面对风浪的能力。
(五)开展“大带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小班同伴交往活动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这对幼儿的成长、对他们今后融入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大班哥哥姐姐为榜样,通过对他们模仿、学习,从多种形式的“大带小”活动着手,为幼儿提供多途径的交往形式。因为小班幼儿限于身心发展水平,各种知识、能力远不如大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出现无疑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小教师”的作用。小班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可以向大班幼儿学习幼儿园常规,还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技能,通过交谈对话,锻炼幼儿的说话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从而逐渐培养小班幼儿掌握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六)本学期研究重点
首先要解决如何消除幼儿间的陌生感,让幼儿间相互接纳,然后渐渐从大班哥哥姐姐身上学会谦让和如何关心、照顾别人。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来帮助幼儿逐步提高交往能力。
1.不定期开展幼儿园“大带小”活动与社区“大带小”活动
A.社区生日会
B.社区风筝大赛
C.亲子农场郊游
D.儿童节派对
2.开展各类游戏,让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
(1)开展一系列分享活动,让幼儿通过对大班哥哥姐姐行为的模仿,逐渐转化为我要分享。
A.晨间交谈:《趣闻连连谈》《我最喜欢……》
B.音乐游戏:《好朋友》《找朋友》
C.分享活动:《特色小吃》《自制蛋糕》《水果沙拉》
(2)提供机会,开展合作游戏,让幼儿懂得如何合作。
A.手工活动:《一起制作星球》《小蝌蚪》
B.生活活动:《哥哥姐姐教我穿衣服》
C.户外绘画、合作绘画:《拓印树叶》《石板画》《沙画》
D.表演游戏:《拔萝卜》《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妈妈》
E.社区活动:《放风筝》《赏花》
3.每月召开一次班级家长会,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对家长在社区进行“大带小”活动时,进行指导策略的交流与探讨。
(七)家长配合事项
1、示范引导幼儿礼貌待客,鼓励幼儿与人分享。
2、积极报名参加社区活动,主动承担活动组织者、场地负责人等事宜。
3、结合主题活动为幼儿准备相应物品及材料。
4、认真填写社区活动记录表,并与教师交流幼儿的交往情况。
5.配合教师工作,鼓励幼儿大胆地与人打招呼,幼儿在交往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向教师咨询或在QQ群上一起交流、探讨。
六、注意事项
1、注意调动家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善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家长的思考与共鸣。
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讨论时引导家长不要离题太远,注意把控场面和进度。尊重家长,不要突然打断家长说话,不要以居高临下或是唯唯诺诺的态度来进行交流。
3、汇总大多数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和适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