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2025/01/10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品质教育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好些年来,每当提起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从家长到老师再到学生,似乎都有解答不完的疑惑和倒不完的“苦水”:孩子不听话、家长太严苛、老师看分数,怎么办?

其实,将这些困惑总括起来,也就能初步理清解答问题的线索:素质教育绝不仅是孩子的事,老师和家长的“素质”也不可忽视。否则,老师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孩子无法从一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素质教育就只能继续“苦下去”。

近段时间,一档名为《一年级》的纪实节目延伸出的多个教育话题引起关注,其中老师独到的教育方法、不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等,展现给人们多重思考。

学生不听话,怎么办?有人说,西方国家的孩子成长无拘无束,让小学生顺应天性才是素质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却实在误会了所谓“无拘无束”的西方教育。

有人就介绍说,荷兰在幼龄教育里首先教的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会容忍散漫无礼。恐怕不少中国家长和学生会惊呼:这不是“很中国”的教育方式吗?事实上,让孩子自小树立起规则意识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方面。

而《一年级》里老师之所以能让孩子们“服服帖帖”,其法宝就在于传授“小眼睛、看黑板”“大手牵小手、安安静静走”的基本规则意识,让刚刚从“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的孩子们能够对自己新身份和外部世界有新的认知,从而为成长打好基础。试想,一个打小就不懂礼貌、目无规矩的学生,怎能奢谈“综合素质”呢?“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让学生听话绝对不是当分数的奴隶。究竟如何跳脱分数至上的认识?有专家指出,对童蒙时期的孩子来讲,分数不仅是在给学生打分,更是在给老师和家长打分。通过分数,可以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和粗心大意等行为习惯,但以成绩的高低来苛责孩子、一味要求孩子考高分的家长和老师就是“素质不及格”了。

合理的思路是,以考试来找出问题,顺势引导、因材施教,并抱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态。比如,《一年级》中的家长耐心教导孩子辨别左右方向;比如,指出学生的粗心大意,鼓励他们一点点进步;再比如,将孩子的每一次成绩与他们自己作比较,而非看做学生间对比的“起跑线”,给他们小小的进步以掌声。顺应成长和学习规律,收获只是早晚的事。

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启蒙时期的学生对自己行为习惯有初步判断,还能对学习有正确理解,对分数有合理认知,也便迈进了素质教育理想的大门。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事,三方良性互动来做好基础教育,变分数崇拜为素质提升,素质教育的这盘大棋也就能逐渐“下活了”。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当下教育在办学条件上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中还相当严重。纵观广大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的品质还不高——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生命发展,仍然以教知识为教育目的,以考出好成绩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造成教育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当下,还有很多教师对教育本质不能完全把握,对教育目的认识也不够到位。一些教师认为:教育便是教学,把自己的全部工作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很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发展;教学便是应试,把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放在“考试科目上”,很少关心学生技能学科素质的发展;质量便是成绩,把“升学率高”“平均分高”“竞赛获奖人数多、级别和等次高”等同于教育质量高,很少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可悲的是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质量,把本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用来讲课,把本该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用来完成作业,把本该是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用来补习,还美其名曰“为了学生好”。我们认为,这种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代价的追求高分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以生为本的要求。像这种教育,有不如无,因为没有至少不会摧残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对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育是为了让人得到发展,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不是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将身体搞垮了;不是为了排名,把人格扭曲了。当下,学校教育应该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地发展,使他们成为创造未来世界的人。

首先,“为了学生好”,应该是学生自己想要的“好”。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教师常常会一厢情愿地为学生“做事”。每当教师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时,每当教师用语文、数学课占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时。每当教师布置大量重复、低效的课外作业时,你有没有问一下自己,这是学生自己需要的吗?这真的是为他们好吗?这是当下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吗?教育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爱好,鼓励他们个性自由地发展,才是学生自己想要的好,也才是真正“为了学生好”。

其次,“为了学生好”,应该是学生成长需要的“好”。每个学生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独特而独立的个体,每个生命体的成长都有自己的需要。因此,“为了学生好”就应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个体需要的差异出发,探究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从而寻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需要的教育,促进其生动活泼地成长。我们不能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教学代替学生成长的需要,以三门学科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说,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好,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好”。

最后,“为了学生好”,应该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好”。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潜能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期盼学生是天才,但是生活中很多学生在一些方面的天赋都是平常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也不能要求他们都可以成为社会精英。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多用几种方法施教,尤其要打破传统的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不搞一刀切、一言堂,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采取分类辅导,分层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要求。应该说,学生可以达到的“好”,才是真正“为了学生好”。

总之,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着行为。只有从更新教师观念开始,才能改变教育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为了学生好”,也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幼儿园工作不仅只是和孩子打交道,幼儿园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富有艺术的工作“活”。

一、热爱生活,做个乐观主义者

幼儿园工作中环境创设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又要创设环境了,总是这样每个月不断的更换一个主题环境有什么意思”。虽然这样的说着,但是当一面漂亮的环境展现出来后,我们的心里也感到乐滋滋的,尤其是听到孩子们的赞扬声“老师好棒哦!老师做的好漂亮,看xxx的图画画的好漂亮”等等时,我们觉得很值。

自然角中,来了新朋友——小金鱼、小蚱蜢等小动物,很多孩子喜欢去喝这些小动物们玩,看着这片生气勃勃的景象,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每天不厌其烦的给小金鱼换水、喂食物,享受着这份闲情逸致。

突然,我又想到前阵子散步的时候,在花坛里发现一只很大的螳螂。我们找到了篮子、袋子,准备把这只大家伙给捉住。孩子们欢呼着“老师,加油。抓住他”。这个午后就这样变得温馨与快乐起来,我喜欢这样的午后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感觉。

二、教孩子学会用心

1、自信心

幼儿园是建立幼儿良好性格的最重要时期,一个人的自信心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最近我就明显感受到自信心的重要性。班里有个孩子叫马宇聪,这个孩子特别想努力做好任何一件事,然而由于太过注重了,有些事情做的不完美的时候,他就会变得畏手畏脚起来,缺乏自信心。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他听了以后会变得左右摇摆起来。尽管我也总是表扬他,但似乎作用不大。若让学生拥有实实在在的自信,就需要给学生自信的理由,让学生有就会去做,并再做的过程中逐步寻找、发现自己,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2、感恩的心

自认为自己还是个比较孝顺的孩子,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也会教育我刚刚叫我懵懂的小女儿要学会感恩‘给带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捶捶背,说说好听的话。”每当看着这甜蜜的一幕时,我总是会很感动。

“做人永远比学习来得重要。”所以在平时的生活活动时,我也会对班里的孩子说“要感谢自己的父母。比如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在谈话的时候,我也得知有的孩子能帮奶奶扫地,有的孩子能自己折被子。

3、友好的心

幼儿园的孩子总是容易因为一样玩具、一个角色、一件事情争抢,踢了、咬了、推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会严厉的批评这样的现象,但发现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有时甚至还有加重的现象。温柔的告之让孩子感受到友好的好处。同伴之间友好能让他们自觉的不争不抢友好相处,找自己的好朋友玩耍,好朋友之间能互相包容。

4、上进心

上进心是决定学习好坏的关键。书中的作者也讲到做个“偏心”的老师,是的,其实我也是个偏心的老师,我偏心的是有上进心的孩子,有了上进心他能自觉的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做事情会慢慢的不断成功,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

三、继续做个“孩子王”

我还想做个“孩子王”,而此时的‘孩子王‘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孩子王“。我会考虑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幼儿园工作还有很多,而以上所述是我最近工作中新悟到的道理,幼儿园工作真的是一项富有艺术的工作。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当下教育在办学条件上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中还相当严重。纵观广大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的品质还不高——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生命发展,仍然以教知识为教育目的,以考出好成绩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造成教育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当下,还有很多教师对教育本质不能完全把握,对教育目的认识也不够到位。一些教师认为:教育便是教学,把自己的全部工作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很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发展;教学便是应试,把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放在“考试科目上”,很少关心学生技能学科素质的发展;质量便是成绩,把“升学率高”“平均分高”“竞赛获奖人数多、级别和等次高”等同于教育质量高,很少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可悲的是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质量,把本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用来讲课,把本该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用来完成作业,把本该是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用来补习,还美其名曰“为了学生好”。我们认为,这种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代价的追求高分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以生为本的要求。像这种教育,有不如无,因为没有至少不会摧残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对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育是为了让人得到发展,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不是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将身体搞垮了;不是为了排名,把人格扭曲了。当下,学校教育应该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地发展,使他们成为创造未来世界的人。

首先,“为了学生好”,应该是学生自己想要的“好”。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教师常常会一厢情愿地为学生“做事”。每当教师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时,每当教师用语文、数学课占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时。每当教师布置大量重复、低效的课外作业时,你有没有问一下自己,这是学生自己需要的吗?这真的是为他们好吗?这是当下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吗?教育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爱好,鼓励他们个性自由地发展,才是学生自己想要的好,也才是真正“为了学生好”。

其次,“为了学生好”,应该是学生成长需要的“好”。每个学生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独特而独立的个体,每个生命体的成长都有自己的需要。因此,“为了学生好”就应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个体需要的差异出发,探究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从而寻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需要的教育,促进其生动活泼地成长。我们不能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教学代替学生成长的需要,以三门学科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说,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好,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好”。

最后,“为了学生好”,应该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好”。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潜能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期盼学生是天才,但是生活中很多学生在一些方面的天赋都是平常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也不能要求他们都可以成为社会精英。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多用几种方法施教,尤其要打破传统的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不搞一刀切、一言堂,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采取分类辅导,分层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要求。应该说,学生可以达到的“好”,才是真正“为了学生好”。

总之,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着行为。只有从更新教师观念开始,才能改变教育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为了学生好”,也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在20xx年寒假师德师风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职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体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意义。现将学习心得表述如下: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做好榜样育人。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教师也应该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为人师表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就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身为教师就应该一切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书育人“爱”字当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常言说“无德无以为师”,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为教师要对孩子有深深的爱,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如何能够担当教师的职责?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身为教师,就必须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愧为师。

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工作,去奉献,以高尚的师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品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在20xx年寒假师德师风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职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体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意义。现将学习心得表述如下: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做好榜样育人。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教师也应该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为人师表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就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身为教师就应该一切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书育人“爱”字当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常言说“无德无以为师”,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为教师要对孩子有深深的爱,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如何能够担当教师的职责?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身为教师,就必须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愧为师。

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工作,去奉献,以高尚的师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