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1
记得《楚辞·大招》开篇有这样一句话,“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思是,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如果将这句话置于人的宏观视野,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枢纽点与传承力所在。80年前,一群年轻人为了捍卫民族,为了驱除鞑虏,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设红色政权,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影视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通过采访200多位长征历史见证者和红军后代,记录了这一段“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两代年轻人,都以自己的“青春”为交汇点,绘制出了一幅融合理想、无畏与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长江精神本色图景。于是,“青春”的触碰,成为了精神延续的火花,引领未来。
其实,说到对长征的记录,就不得不提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前者被称为中国“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后者则是“第一次向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外国记者,有《西行漫记》。不同国界的两个作者,却以“青春”的姿态,完成了“长征史诗”的书写,完成了“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式精神的讴歌与传承。
如今,北京卫视用纪录片的方式,从江西开始展开叙述,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赋予了该片恢宏博大的历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访者,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都汇聚成一个个历史的“点”,再次建构起长征的大厦。
大型史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宏大的叙事之外,力图融入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历史档案的挖掘,揭秘这批具有“红军长征”属性之“人”背后的故事。同时,利用CG技术的场景营造与历史影像、现代影像的重合来较为真实地再现红军长征的图景,从而展示出既贴近年轻人心理,又有“不了解”长征的知识性,既有信仰,又有艰苦卓绝的苦难的诗篇。
换而言之,该片不仅使我们看到长征的来龙去脉,也使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惨烈,乃至那股在每个人心底熊熊燃烧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序言》中写道,“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无论是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还是现已104岁的刘光芹、101岁的杜宏鉴、95岁的刘占荣……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无奈、有力量,也有缅怀。然而,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新回到长征的“原点”时,我们看到的是饥饿、寒冷、死亡的折磨,还有对信仰的坚持与践行。只不过,当摄影机通过我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园时,我们是震惊的,因为这里埋葬着25048名战士,埋藏了一个个中华独立自主、崛起的梦。可以说,这些“墓碑”,是长征精神之所,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记得有人说过,“不残酷,不青春”。的确,在严酷的环境中,人的“青春”磨练才会更显活力,更加的热血。《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是“青春”的锤炼,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锻造。我们跟随着讲述者,去追逐一场“长征”的历史,去感悟“小我”与“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态,去传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2
记得《楚辞·大招》开篇有这样一句话,"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思是,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如果将这句话置于人的宏观视野,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枢纽点与传承力所在。80年前,一群年轻人为了捍卫民族,为了驱除鞑虏,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设红色政权,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影视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通过采访200多位长征历史见证者和红军后代,记录了这一段"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两代年轻人,都以自己的"青春"为交汇点,绘制出了一幅融合理想、无畏与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长江精神本色图景。于是,"青春"的触碰,成为了精神延续的火花,引领未来。
其实,说到对长征的记录,就不得不提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前者被称为中国"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后者则是"第一次向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外国记者,有《西行漫记》。不同国界的两个作者,却以"青春"的姿态,完成了"长征史诗"的书写,完成了"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式精神的讴歌与传承。
如今,北京卫视用纪录片的方式,从江西开始展开叙述,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赋予了该片恢宏博大的历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访者,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都汇聚成一个个历史的"点",再次建构起长征的大厦。
大型史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宏大的叙事之外,力图融入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历史档案的挖掘,揭秘这批具有"红军长征"属性之"人"背后的故事。同时,利用CG技术的场景营造与历史影像、现代影像的重合来较为真实地再现红军长征的图景,从而展示出既贴近年轻人心理,又有"不了解"长征的知识性,既有信仰,又有艰苦卓绝的苦难的诗篇。
换而言之,该片不仅使我们看到长征的来龙去脉,也使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惨烈,乃至那股在每个人心底熊熊燃烧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序言》中写道,"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无论是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还是现已104岁的刘光芹、101岁的杜宏鉴、95岁的刘占荣……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无奈、有力量,也有缅怀。然而,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新回到长征的"原点"时,我们看到的是饥饿、寒冷、死亡的折磨,还有对信仰的坚持与践行。只不过,当摄影机通过我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园时,我们是震惊的,因为这里埋葬着25048名战士,埋藏了一个个中华独立自主、崛起的梦。可以说,这些"墓碑",是长征精神之所,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记得有人说过,"不残酷,不青春"。的确,在严酷的环境中,人的"青春"磨练才会更显活力,更加的热血。《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是"青春"的锤炼,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锻造。我们跟随着讲述者,去追逐一场"长征"的历史,去感悟"小我"与"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态,去传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3
对过去最直接的认知方法是回到历史,对历史最好的了解方式莫过于回到现场。由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实地探访长征途经地,以实景还原历史,用影像告慰英魂。
该片拍摄历时一年,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穿越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这些史料档案中,有些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献,如1934年9月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其中刊登的张闻天社论,从侧面证明了长征不是一次仓促的军事行动,而是经过策划准备的战略转移;有些是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如湘江之役前,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和政委刘伯承手写给红34师的一份作战命令,命令他们要作为后卫力量掩护全军过江;另一些档案则是饱含情感的历史见证,如19岁的红军战士石长阶在长征前夕写给父母却没有寄出的四封家书,以及红军战士为了向一户藏民家庭购买青稞充饥,插在田地里的一块刻着借据的木牌。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在这次纪录片中被重点揭示。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的86000多人中,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占到了队伍的四成。年轻的导演组以此为核心,在片中重塑了80年前这群同龄人的故事,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年轻的红军成为全片的绝对主人公,"青春"成了长征人的时代新注脚。
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摄制组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长征场景。片中还打破《档案》的表现方式,首次采用双讲述人的设置,主持人石凉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讲述人谭江海则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该片将于今日起,每天19时30分在北京卫视首播。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4
记得《楚辞·大招》开篇有这样一句话,“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思是,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如果将这句话置于人的宏观视野,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枢纽点与传承力所在。80年前,一群年轻人为了捍卫民族,为了驱除鞑虏,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设红色政权,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影视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通过采访200多位长征历史见证者和红军后代,记录了这一段“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两代年轻人,都以自己的“青春”为交汇点,绘制出了一幅融合理想、无畏与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长江精神本色图景。于是,“青春”的触碰,成为了精神延续的火花,引领未来。
其实,说到对长征的记录,就不得不提范长江和埃德加·斯诺。前者被称为中国“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国的西北角》,后者则是“第一次向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外国记者,有《西行漫记》。不同国界的两个作者,却以“青春”的姿态,完成了“长征史诗”的书写,完成了“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式精神的讴歌与传承。
如今,北京卫视用纪录片的方式,从江西开始展开叙述,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赋予了该片恢宏博大的历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访者,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都汇聚成一个个历史的“点”,再次建构起长征的大厦。
大型史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宏大的叙事之外,力图融入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历史档案的'挖掘,揭秘这批具有“红军长征”属性之“人”背后的故事。同时,利用CG技术的场景营造与历史影像、现代影像的重合来较为真实地再现红军长征的图景,从而展示出既贴近年轻人心理,又有“不了解”长征的知识性,既有信仰,又有艰苦卓绝的苦难的诗篇。
换而言之,该片不仅使我们看到长征的来龙去脉,也使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惨烈,乃至那股在每个人心底熊熊燃烧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序言》中写道,“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无论是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还是现已104岁的刘光芹、101岁的杜宏鉴、95岁的刘占荣……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无奈、有力量,也有缅怀。然而,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重新回到长征的“原点”时,我们看到的是饥饿、寒冷、死亡的折磨,还有对信仰的坚持与践行。只不过,当摄影机通过我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园时,我们是震惊的,因为这里埋葬着25048名战士,埋藏了一个个中华独立自主、崛起的梦。可以说,这些“墓碑”,是长征精神之所,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记得有人说过,“不残酷,不青春”。的确,在严酷的环境中,人的“青春”磨练才会更显活力,更加的热血。《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长征,是“青春”的锤炼,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锻造。我们跟随着讲述者,去追逐一场“长征”的历史,去感悟“小我”与“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态,去传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5
对过去最直接的认知方法是回到历史,对历史最好的了解方式莫过于回到现场。由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实地探访长征途经地,以实景还原历史,用影像告慰英魂。
该片拍摄历时一年,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穿越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这些史料档案中,有些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献,如1934年9月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其中刊登的张闻天社论,从侧面证明了长征不是一次仓促的军事行动,而是经过策划准备的战略转移;有些是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如湘江之役前,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和政委刘伯承手写给红34师的一份作战命令,命令他们要作为后卫力量掩护全军过江;另一些档案则是饱含情感的历史见证,如19岁的红军战士石长阶在长征前夕写给父母却没有寄出的四封家书,以及红军战士为了向一户藏民家庭购买青稞充饥,插在田地里的一块刻着借据的木牌。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在这次纪录片中被重点揭示。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的86000多人中,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占到了队伍的四成。年轻的导演组以此为核心,在片中重塑了80年前这群同龄人的故事,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年轻的红军成为全片的绝对主人公,“青春”成了长征人的时代新注脚。
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摄制组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长征场景。片中还打破《档案》的表现方式,首次采用双讲述人的设置,主持人石凉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讲述人谭江海则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该片将于今日起,每天19时30分在北京卫视首播。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6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今天起,每天19时30分黄金时间在北京卫视首播。
一年前的10月17日,《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在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举行了纪录片的启动仪式。整整一年时间,摄制组重新走过这条牵引着中国历史进程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铭心的遗迹现场寻找当年的踪迹,记录今天的容貌。他们查阅档案,对话亲历者,寻找任何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资料,记录那些倾注血泪的长征故事。他们在历史现场拍摄、在复现场景拍摄,为了将档案中的长征与心灵上的长征,原原本本地讲述出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演组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从江西于都出发,途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翻越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扫了一百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两百多位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
这群年轻的纪录片人,在将近一年的调研与拍摄中,重塑着80年前一群同龄人的故事。从未有一部描写长征的作品,以“青春”为焦点,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名字成为这部纪录片的.绝对主人公,为总共九集长达540分钟的纪录片灌注进青春的理想、朝气、无畏和质朴。而“在路上”的创作方式也回归纪录片的原点,从原点出发,从初心开始,尝试用更加新锐和独特的电视语汇,展开这段青春的对话。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7
对过去最直接的认知方法是回到历史,对历史最好的了解方式莫过于回到现场。由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实地探访长征途经地,以实景还原历史,用影像告慰英魂。
该片拍摄历时一年,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穿越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的长征地标,祭扫了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
这些史料档案中,有些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献,如1934年9月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其中刊登的张闻天社论,从侧面证明了长征不是一次仓促的军事行动,而是经过策划准备的战略转移;有些是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如湘江之役前,红五军团团长董振堂和政委刘伯承手写给红34师的一份作战命令,命令他们要作为后卫力量掩护全军过江;另一些档案则是饱含情感的历史见证,如19岁的红军战士石长阶在长征前夕写给父母却没有寄出的四封家书,以及红军战士为了向一户藏民家庭购买青稞充饥,插在田地里的一块刻着借据的木牌。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在这次纪录片中被重点揭示。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的86000多人中,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占到了队伍的四成。年轻的导演组以此为核心,在片中重塑了80年前这群同龄人的故事,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年轻的红军成为全片的绝对主人公,“青春”成了长征人的时代新注脚。
长征的历史几乎没有留下真实的影像记录,而以往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也不能满足纪录片以真实准确为标准的影像呈现。为此,摄制组大量采用三维地图、实地讲述、角色扮演和实景演绎相结合的方式,用镜头对话历史,用电影化手法再现长征场景。片中还打破《档案》的表现方式,首次采用双讲述人的设置,主持人石凉在片中化身长征途中的多个历史角色,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普通百姓,带来真实的长征体验;讲述人谭江海则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该片将于今日起,每天19时30分在北京卫视首播。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 篇8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今天起,每天19时30分黄金时间在北京卫视首播。
一年前的10月17日,《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在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举行了纪录片的启动仪式。整整一年时间,摄制组重新走过这条牵引着中国历史进程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铭心的遗迹现场寻找当年的踪迹,记录今天的容貌。他们查阅档案,对话亲历者,寻找任何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资料,记录那些倾注血泪的长征故事。他们在历史现场拍摄、在复现场景拍摄,为了将档案中的长征与心灵上的长征,原原本本地讲述出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演组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从江西于都出发,途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翻越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扫了一百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两百多位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
这群年轻的`纪录片人,在将近一年的调研与拍摄中,重塑着80年前一群同龄人的故事。从未有一部描写长征的作品,以“青春”为焦点,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名字成为这部纪录片的绝对主人公,为总共九集长达540分钟的纪录片灌注进青春的理想、朝气、无畏和质朴。而“在路上”的创作方式也回归纪录片的原点,从原点出发,从初心开始,尝试用更加新锐和独特的电视语汇,展开这段青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