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2024/11/0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前沿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

古人有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想达到“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不仅在于“君”的学识,还在于“一席话”的质量。作为思政专业的学子,聆听思政专业众位名师、专家、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前沿课题,我想那是无上的荣幸。在大三这一年的小学期,思政专业的我们有幸遇此良机,把握好这次机会,我们会有崭新的思路、开阔的视野,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铺垫和帮助。

20xx年的夏天,周边学校纷纷放了暑假,看着外校其他学子奔向自由的身影,被小学期困在学校的我们心里多少有点抱怨,然而我们有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度过了一个异常繁忙的小学期,任务和作业虽然很多,却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竞争、合作、分享、共赢......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我们先后聆听了陈殿林老师、朱浩老师、魏荣老师、郭芙蓉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讲座及其他优秀学术讲座,受益多多。下面我分享一下聆听四位良师精彩讲座的感想与收获,相信这是一次自省与提升。

陈殿林老师是第一个讲的,陈老师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问题》,他主要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理论教育与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同步深化;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八个前沿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正视学科建设的现实,明确目标和任务。对此,应着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立与建设、学科队伍的基础与发展、学科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学科广义与狭义、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接下来是我们亲切的朱浩老师,朱浩老师的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朱老师也是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掌握学科特点、培养人才特长;把握学科前沿、推进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科研论文写作若干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朱老师的讲座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对于思政专业的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思政前沿讲座是魏荣老师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追问中的三个问题》,顾名思义魏老师以“三个问题”阐述了这个课题。第一,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之——心理资本。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相比之前大大的飞跃,网络与多媒体的发展更新更是迅速,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就充满了多变性与广泛性,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更是多种多样,如何运用好这些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与实践。

最后一个前沿讲座是郭芙蓉老师的《中西法律文化传统视域中守法观的比较》,郭老师大一的时候教我们思修法基与伦理学,可谓学贯中西,通过这次讲座我又看到了芙蓉老师博古通今的一面。芙蓉老师着重讲了中国“法治文化”传统对守法的影响,其中重点讲了先秦时期的的法治思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人希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归属。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当我们研习西方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发展路径的时候,这种对价值复归的渴求日益明显。因为,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时候,越发感到西方的制度不能很好的在中国生根发芽。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绝对的责任,思政专业的学子更应该为中国法制建设出谋划策。

四位老师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系统、更前沿、更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思政学子机会与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肺腑之言未一一道来,不免遗憾,今后我会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自省。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2

古人有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想达到“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不仅在于“君”的学识,还在于“一席话”的质量。作为思政专业的学子,聆听思政专业众位名师、专家、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前沿课题,我想那是无上的荣幸。在大三这一年的小学期,思政专业的我们有幸遇此良机,把握好这次机会,我们会有崭新的思路、开阔的视野,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铺垫和帮助。

20xx年的夏天,周边学校纷纷放了暑假,看着外校其他学子奔向自由的身影,被小学期困在学校的我们心里多少有点抱怨,然而我们有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度过了一个异常繁忙的小学期,任务和作业虽然很多,却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竞争、合作、分享、共赢。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我们先后聆听了陈殿林老师、朱浩老师、魏荣老师、郭芙蓉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讲座及其他优秀学术讲座,受益多多。下面我分享一下聆听四位良师精彩讲座的感想与收获,相信这是一次自省与提升。

陈殿林老师是第一个讲的,陈老师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问题》,他主要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理论教育与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同步深化;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八个前沿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正视学科建设的现实,明确目标和任务。对此,应着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立与建设、学科队伍的基础与发展、学科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学科广义与狭义、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接下来是我们亲切的朱浩老师,朱浩老师的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朱老师也是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掌握学科特点、培养人才特长;把握学科前沿、推进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科研论文写作若干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朱老师的讲座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对于思政专业的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思政前沿讲座是魏荣老师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追问中的三个问题》,顾名思义魏老师以“三个问题”阐述了这个课题。第一,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之——心理资本。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相比之前大大的飞跃,网络与多媒体的发展更新更是迅速,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就充满了多变性与广泛性,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更是多种多样,如何运用好这些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与实践。

最后一个前沿讲座是郭芙蓉老师的《中西法律文化传统视域中守法观的比较》,郭老师大一的时候教我们思修法基与伦理学,可谓学贯中西,通过这次讲座我又看到了芙蓉老师博古通今的一面。芙蓉老师着重讲了中国“法治文化”传统对守法的影响,其中重点讲了先秦时期的的法治思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人希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归属。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当我们研习西方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发展路径的时候,这种对价值复归的渴求日益明显。因为,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时候,越发感到西方的制度不能很好的在中国生根发芽。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绝对的责任,思政专业的学子更应该为中国法制建设出谋划策。

四位老师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系统、更前沿、更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思政学子机会与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肺腑之言未一一道来,不免遗憾,今后我会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自省。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3

朱真才,肖兴明,刘同冈和李威四位教授讲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现状及前沿发展,学科研究方向,重大项目研究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的学科科研现状。通过听他们的讲座,我对我们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个系统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再也不是过去模糊的概念了。

就内涵来讲,机械工程学科是研究机械系统和产品的性能、设计及制造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包括机械学和制造学两大领域。机械学是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性能及其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包括制造过程及机械系统所涉及的机构学、传动学、动力学、强度学、摩擦学、设计学、仿生机械学、微纳机械学及界面机械学等。

就研究现状来讲,近些年来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清华温诗铸教授等提出了薄膜润滑概念,发明了纳米薄膜测量技术;燕山大学黄真教授提出少了自由度并联机构综合的普适性方法和通用自由度计算公式;重大彭东林教授发明了时栅位移传感器及其测试系统,是精密测量领域少见的原创成果;武汉理工华林教授提出了环件轧制咬入孔型、塑性锻透和刚性稳定力学模型。虽然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机械工程学科在国际上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未来制造业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高效精确化、智能集成化及制造极端化。许多高新技术我国尚未掌握,许多重大装备我国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我国的国情也对我们学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明显加大,而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另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能源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但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亟待优化。当前我国贸易仍以数量增长为主,走的也是规模扩张之路,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低附加值产品,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难以为继。因经济增长过渡依赖出口,造成人民币流动性过大,增加了升值压力,且不断面临贸易摩擦。

作为当代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未来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新的制造资源和基础理论发掘新的制造原理与方法——发展新概念产品。从多尺度演变及其界面效应传递的角度探索零件几何结构与物理性能的高精度调控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效、高品质制造技术。以系统科学的视野研究复杂制造过程和装备的集成科学——拓展装备设计理论。以信息流通全局监控为基本线索实现制造与服役过程精确调控——实现智能化制造。制造过程和产品更多体现和谐世界的目标与追求——实现人造系统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相容,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我们机械专业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微机电工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向,以求最好的发展个人的未来。

本专业的重大项目研究方向包括: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原理与集成科学,高性能零件/构件的精密制造,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生物制造与仿生制造科学,零件与结构的失效与安全服役科学。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4

朱真才,肖兴明,刘同冈和李威四位教授讲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现状及前沿发展,学科研究方向,重大项目研究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的学科科研现状。通过听他们的讲座,我对我们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个系统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再也不是过去模糊的概念了。

就内涵来讲,机械工程学科是研究机械系统和产品的性能、设计及制造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包括机械学和制造学两大领域。机械学是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性能及其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包括制造过程及机械系统所涉及的机构学、传动学、动力学、强度学、摩擦学、设计学、仿生机械学、微纳机械学及界面机械学等。

就研究现状来讲,近些年来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清华温诗铸教授等提出了薄膜润滑概念,发明了纳米薄膜测量技术;燕山大学黄真教授提出少了自由度并联机构综合的普适性方法和通用自由度计算公式;重大彭东林教授发明了时栅位移传感器及其测试系统,是精密测量领域少见的原创成果;武汉理工华林教授提出了环件轧制咬入孔型、塑性锻透和刚性稳定力学模型。虽然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机械工程学科在国际上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未来制造业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高效精确化、智能集成化及制造极端化。许多高新技术我国尚未掌握,许多重大装备我国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我国的国情也对我们学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明显加大,而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另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能源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但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亟待优化。当前我国贸易仍以数量增长为主,走的也是规模扩张之路,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低附加值产品,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难以为继。因经济增长过渡依赖出口,造成人民币流动性过大,增加了升值压力,且不断面临贸易摩擦。

作为当代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未来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新的制造资源和基础理论发掘新的制造原理与方法——发展新概念产品。从多尺度演变及其界面效应传递的角度探索零件几何结构与物理性能的高精度调控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效、高品质制造技术。以系统科学的视野研究复杂制造过程和装备的集成科学——拓展装备设计理论。以信息流通全局监控为基本线索实现制造与服役过程精确调控——实现智能化制造。制造过程和产品更多体现和谐世界的目标与追求——实现人造系统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相容,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我们机械专业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微机电工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向,以求最好的发展个人的未来。

本专业的重大项目研究方向包括: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原理与集成科学,高性能零件/构件的精密制造,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生物制造与仿生制造科学,零件与结构的失效与安全服役科学。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5

要想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流转顺畅、方便快捷、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当务之急就是加快企业体制创新的步伐,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他一口气开出八味"药方":吸引非公有产权主体进行企业体制创新,对原先老国有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引进外资外商,通过引进资本转化我们的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政策、机构投资者,主要指信托基金、证券公司等等;鼓励自然人投资入股;支持经营管理者持有股份,而且持有大股;完善职工持股会;生产要素的作价入股和公有产权之间相互投资参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物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技术支撑不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完善的供应链,导致物流配送模式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运作经验,建立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不仅能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词: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本土化;网络化。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物流业以高科技为依托,以实现规模效益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配送模式,形成了从生产资料到最终商品的现代化流通体系。比如:以超级市场为主体的美国规模化物流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日本一体化物流体系和以零售行业为中心的欧盟专业化物流体系。分析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物流配送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了解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6

听完xx老师的讲座之后,我们深受启发,继而在班级内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正确定位自我,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待学习,把握今天,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才有可能收获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及社会价值!

在此,我们诚挚地向中软国际致谢,感谢贵公司为我们提供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也集体向岳菲老师致敬,谢谢您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导;最后,我们集体向班主任何老师深深鞠躬,谢谢您的良苦用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通过对这次讲座的深入学习与探讨,我们主要有如下收获,特此总结成文。

1、树立人生目标。

历史经验证明:清晰、明确的目标有利于明确使命,产生动力,产生积极的心态,促使自己努力实践,使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空里冲破极限,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而我们中间的很多人,都没有弄清楚自己来中软国际的目的,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划,这便是我们在学习时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的根源所在。

在本次探讨中,我们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畅谈未来的自己,引发无数思索:我想要什么,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通过探讨,我们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生活状态不是由今天所决定的,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不是由未来决定,它将是我们今天生活目标的结果。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没有目标,我们必将一无所获,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目标,我们必将慵懒松懈,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激发我们的学习主动性与持久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明确了自己人生目标的班会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大家面前。

2、自我定位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何人都是这个社会有用的实体,都有珍视自己价值的必要。只有正确的为自己定位,才能扬长避短,成就自我。而我们中间的很多人,由于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一部分人长期处于压

抑状态,对学习、对未来缺乏自信,另一部分人始终自我感觉良好,对未来盲目自信,对学习得过且过。

在这次探讨中,我们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进行了如下思考:我有什么别人无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有,如何保持与提高?如果没有,如何发掘及培养?

通过探讨,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们都是有着个性特色的个体,因为占据了不同的“位子”,便各有各的风景。有了正确的自我定位,便最容易发掘自身优点,扬长避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通过这次的自我定位,我们将变得不自卑,不自傲,更加清楚自己的实力与优势,并将努力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

3、把握现在

李大钊曾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中间,全仗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无始无终的大实在。”因此,虚度了“现在”,就等同于虚度了今天,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昨天和明天。珍惜现在,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于是,在这次的探讨中,我们进行了如下思考:对于明天的那个我,今天的我能为他做些什么?对于我想要的生活,今天的我要怎样才能得到?

通过探讨,我们懂得了今天的重要性,明白了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从今天开始努力便是最好的捷径。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回想起今天奋斗着的自己,由衷说声谢谢,这便是生命最大的幸福。因此,把握今天,将是我们今后的人生信条,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证实。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7

本人观看了时代光华—张锡明《领导者如何激励员工》视频后,深感作为一名公司领导与工程技术的总负责人,对如何采取科学管理举措,激发员工特别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实效,感觉大有文章可做。下面,我就观看视频收获与如何激励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有关心得总结如下:

一、观视频教学收获

张老师在视频教学中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特别强调激励不等于威胁,而是将勇气注入激励对象内心的过程。对领导者如何合理激励员工方面的讲解,先从人的性格、气质、个性、能力的概念诠释进入,针对不同性格人,划分为力量或能力型、活跃型、完美型、和平型四种类型,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接着,讲解了马斯诺概括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被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总结了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激励理论,重点针对自我实现需次的满足深入探索,提出了“激励七星阵”的激励方法,即自我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竞争激励、负激励(激将法)、危机激励与激励菜谱,在激励菜

谱中列举了开展竞赛、组织旅游、提供职业发展培训、畅通晋升渠道与增加责任等9个方面的具体激励措施。本人平时主要以工程技术工作为主,在管理上特别激励员工的做得不够深入,在观看了张老师视频后,在管理激励方面的感受可以用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任重道远12个字来形容,感觉自己开了窍,管理激励方面必须加强学习,并学以致用,促进工作成效。

对张老师教学内容,我反复思考,觉得对人的激励不外乎就是通过规范化加艺术性管理方式,以实至之名与正当之利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挖掘员工潜力,提升工作实效。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是促进我国几千年历史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伟大政治家管仲曾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在保障生活基本条件的情况,才会有创造力。事实证明,合法合理合情的名和利,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张老师的讲课,就是针对不同类型人的不同需要,以科学性、艺术性方法做活“名、利”两篇文章,提高管理效能。

二、对如何激励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思考

建筑工程技术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事关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效益,是成败之关键。工程技术人员有如下特点:一是家庭的顶梁柱,承担养家糊口之责;二是

大都是科班出身的知识分子,身负一技之长;三是承担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效益等重责;四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业激情,有一定社会地位;五是经常性室外工作,风吹雨晒,工作环境不佳。作为这样一个群体,按照张老师教学中的.激励模式,结合建筑施工工程技术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做活“名、利”之两篇文章,满足他们生存、被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应从以方面努力。

(一)“名”方面。

一是评先评优,让实干人得实惠。要制定科学严密的岗位职责,量化岗位任务,组织专门考核,并以日常考核为主,平时工作情况记入各人考核档案,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评出的先进,要与薪酬、职务晋升、培训进职称等挂钩,让实干人、业绩人在公司享受较高待遇与地位,激发其他人员向先进看齐。要坚持公平公正评先评优,不让实干人吃亏。

二是带薪优培,让肯学人晋职称。对肯学、肯干、善学、善干的人才,要在增长才干方面提供平台,开展优质培训,或者积极送培,根据各人特长,积极帮助取得建筑施工相关个人资质,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留住优质人才。

三是公平晋升,让能力人展才华。要根据各人业绩、能力,公平公正综合考评,对优质人才要进行职务晋升,让他们独挡一面,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对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业绩低下的领导层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甚至清除,

对一般技术人员,要坚决及时予以清退。

(二)“利”方面。

一是公平保障机制促和谐。“四海皆兄弟”,对各工程技术人员,要工资上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搞人情薪酬,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工作条件,消除攀比心理,促进团队和谐。

二是绩效奖惩机制促效能。要实施奖优罚劣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对岗位工作完成出色的人要实现经济奖励,对不能完成岗位工作的要实行经济处罚,要在公司形成“三勤夹一懒、三优夹一劣”的氛围,促进整体团队能力素质与工作实效提高。

三是特别贡重奖机制树标杆。对在工程安全、质量、投标、效益等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的技术人员,除在职务、职称晋升与优质培训方面予以重点考虑外,还要进行经济重奖,树为公司标杆,引导其他人员向其看齐,营造公司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8

小学期只上了六次课,而且由于讲座的时间限制,这几次课与平常的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时间短暂,打算介绍大量的专业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老师们讲座的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时间限制以及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他们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会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联系。总的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并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死啃书本的孩子也有机会现实了一把,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些老师还将幻灯片写成英语,听讲座的同时,还接触到了一些专业英语。当然,每场讲座只有两小时的时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词汇积累。但看到英语PPT的时候,心里面有了小小的震撼,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单词不认识,将英语迅速转化成中文的能力也还有欠缺。因此,讲座过后,便暗暗下了决心,寒假要让自己的英语再上一个台阶。

第一次课上,留学澳洲归来的田慧老师给我们讲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Energy Iss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主要内容可分为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解决。

第二次课上,黄琳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模式识别的历史与现状。听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其实自己以前就接触过很多模式识别的东西,只不过没有将它们与这个专业的名词联系起来,更不知道自己也有可能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一员。众所周知我们人有五大感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正是通过这五种渠道(研究表明最主要的是视觉),我们才能从外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是我们与外界沟通桥梁。我感觉,模式识别就是给机器来构架这样一座桥梁,使计算机模仿人的感知能力,从感知数据中提取信息(判别物体和行为)。它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显而易见的。当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用的,没用的;真的,假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人们也已经意识到,仅靠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兼顾到每一条信息,那就更别提利用了。利用机器来帮人们获取信息,以减轻人类的压力,就显得很必要啦。模式识别就是这样一种工具,而且它还衍生出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例如利用已获得信息,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与分类,已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这个梦想是美好的,但从老师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要想实现零误差识别困难也是相当大的。毕竟,信息是多变的,而机器的灵活性几乎为零,这之间就出现一种矛盾,究竟怎么解决,就要靠一辈辈有志之士啦。

第三次课上,周晓波老师介绍了集成电路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与应用。集成电路现在几乎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平常也总是听到这个词,这次讲座第一次了解了它准确的定义: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缩写IC)是通过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电容和电阻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自己在这学期先修过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这门课,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CPU,而CPU究其本质其实就是一块集成电路,在这门课中学习CPU的发展时,其实是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发展的。有了这门课的基础后,听这次讲座时,感觉跟老师有更多的共鸣点,可以说是两次课相互促进理解。集成电路便不再那么神秘了。它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集成度和特称尺寸;同时对它的主要设计及制造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还了解了IC产业发展过程中几次技术上的分工。说到可编程逻辑器件,就又想到了这学期学的电类工程素质II,Protel99其实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中的一种工具,它是帮助工作人员简便的进行器件的设计。

由于周老师原本是清华通信系的,所以讲课中途,他又向我们介绍了几点他对通信专业的认识以及我们该掌握的必备技能。说真的,对我们专业到底学什么,以前自己真的没有听到过什么真的令我信服的答案,但周老师的话,才让我的头脑渐渐清醒啦: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的研究是我们的主要领域,有频率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接收发送,无线信道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次课上,在无线通信方面颇有建树的钟章队教授给我们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认真审视我们的生活之后,应该可以发现,无线通信的应用应该可以算是很广泛了吧。但在老师的一番讲解之后,才知道虽然自己觉得这项技术已经算是很成熟了,但科研人员们还有更高的目标,还希望能把无线通信推向另一个高潮,给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无线通信。

大致来讲,无线通信经历了前蜂窝时期,蜂窝时期,第一代拟蜂窝通信,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等几个重要时期。当然每一时期的过渡,是建立在各种技术逐步发展的基础上。无线通信的的宽带化与移动化是一直以来的目标,经过各时期经验的铺垫,我们也有理由像老师一样坚信,这样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具体来讲,也许就是华为集团提出的电信行业近十年可能会完成的四个超越——超越人口,超越语音,超越管道,超越行业。

第五次课上,李绍斌老师便给我们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火车,当然是侧重铁路信号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是历尽沧桑。战争年代混乱的局面下是多国制式的共存,解放后原本是完全效仿苏联,可是又因中苏关系的恶化及国内阶级斗争等一系列原因而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新时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之后,铁路信号便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引进、消化、集成、创新”,以前若听到这几个词,我肯定会觉得它们只不过是几个空头口号,几个官方宣言罢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正是这几个简单的策略将我国的铁路事业推向了世界的巅峰——高铁干线最长,实际运营速度最快。铁路的高速发展,信号的自动控制绝对是功不可没——人们的反应时间已经远不能满足高速运营的要求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从外国引进并进行优化提高的的CTCS系统(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与欧洲的列车控制系统ETCS可谓各有所长。

第六次课,我真的听得有点晕头转向了,老师介绍了很多专业问题的求解,说实在的,没怎么听懂,但老师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我觉得还是领会了一些。有一点可以肯定——侯忠生老师绝对是专家。迭代学习控制与交通控制?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犯嘀咕了,这两样有联系吗?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一言以蔽之,我觉得“知错能改”应该是迭代学习控制的核心,每一次运行之后发现与既定目标曲线的误差,在下一次运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改进。这也有点机器智能化的意味了。突然想到,第一讲中,模式识别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机器的灵活性不够,也许与这项研究联系起来之后,结果会有一定的改观。那么,这样的技术若应用在交通领域,也必然是很有帮助的。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老师们在其中游得很尽兴。也许将来我们也可以不要那么浮夸,将利益看得那么重,而是潜心做一些研究。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说不定真的能有所建树,推出利国利民新技术。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9

小学期只上了六次课,而且由于讲座的时间限制,这几次课与平常的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时间短暂,打算介绍大量的专业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老师们讲座的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时间限制以及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他们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会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联系。总的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并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死啃书本的孩子也有机会现实了一把,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些老师还将幻灯片写成英语,听讲座的同时,还接触到了一些专业英语。当然,每场讲座只有两小时的时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词汇积累。但看到英语PPT的时候,心里面有了小小的震撼,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单词不认识,将英语迅速转化成中文的能力也还有欠缺。因此,讲座过后,便暗暗下了决心,寒假要让自己的英语再上一个台阶。

第一次课上,留学澳洲归来的田慧老师给我们讲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EnergyIssuesinWirelessSensorNetworks)。主要内容可分为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解决。

第二次课上,黄琳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模式识别的历史与现状。听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其实自己以前就接触过很多模式识别的东西,只不过没有将它们与这个专业的名词联系起来,更不知道自己也有可能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一员。众所周知我们人有五大感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正是通过这五种渠道(研究表明最主要的是视觉),我们才能从外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是我们与外界沟通桥梁。我感觉,模式识别就是给机器来构架这样一座桥梁,使计算机模仿人的感知能力,从感知数据中提取信息(判别物体和行为)。它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显而易见的。当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用的,没用的;真的,假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人们也已经意识到,仅靠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兼顾到每一条信息,那就更别提利用了。利用机器来帮人们获取信息,以减轻人类的压力,就显得很必要啦。模式识别就是这样一种工具,而且它还衍生出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例如利用已获得信息,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与分类,已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这个梦想是美好的,但从老师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要想实现零误差识别困难也是相当大的。毕竟,信息是多变的,而机器的灵活性几乎为零,这之间就出现一种矛盾,究竟怎么解决,就要靠一辈辈有志之士啦。

第三次课上,周晓波老师介绍了集成电路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与应用。集成电路现在几乎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平常也总是听到这个词,这次讲座第一次了解了它准确的定义: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缩写IC)是通过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电容和电阻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自己在这学期先修过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这门课,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CPU,而CPU究其本质其实就是一块集成电路,在这门课中学习CPU的发展时,其实是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发展的。有了这门课的基础后,听这次讲座时,感觉跟老师有更多的共鸣点,可以说是两次课相互促进理解。集成电路便不再那么神秘了。它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集成度和特称尺寸;同时对它的主要设计及制造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还了解了IC产业发展过程中几次技术上的分工。说到可编程逻辑器件,就又想到了这学期学的电类工程素质II,Protel99其实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中的一种工具,它是帮助工作人员简便的进行器件的设计。

由于周老师原本是清华通信系的,所以讲课中途,他又向我们介绍了几点他对通信专业的认识以及我们该掌握的必备技能。说真的,对我们专业到底学什么,以前自己真的没有听到过什么真的令我信服的答案,但周老师的话,才让我的头脑渐渐清醒啦: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的研究是我们的主要领域,有频率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接收发送,无线信道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次课上,在无线通信方面颇有建树的钟章队教授给我们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认真审视我们的生活之后,应该可以发现,无线通信的应用应该可以算是很广泛了吧。但在老师的一番讲解之后,才知道虽然自己觉得这项技术已经算是很成熟了,但科研人员们还有更高的目标,还希望能把无线通信推向另一个高潮,给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无线通信。

大致来讲,无线通信经历了前蜂窝时期,蜂窝时期,第一代拟蜂窝通信,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等几个重要时期。当然每一时期的过渡,是建立在各种技术逐步发展的基础上。无线通信的的宽带化与移动化是一直以来的目标,经过各时期经验的铺垫,我们也有理由像老师一样坚信,这样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具体来讲,也许就是华为集团提出的电信行业近十年可能会完成的四个超越——超越人口,超越语音,超越管道,超越行业。

第五次课上,李绍斌老师便给我们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火车,当然是侧重铁路信号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铁路信号的历史沿革是历尽沧桑。战争年代混乱的局面下是多国制式的共存,解放后原本是完全效仿苏联,可是又因中苏关系的恶化及国内阶级斗争等一系列原因而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新时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之后,铁路信号便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引进、消化、集成、创新”,以前若听到这几个词,我肯定会觉得它们只不过是几个空头口号,几个官方宣言罢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正是这几个简单的策略将我国的铁路事业推向了世界的巅峰——高铁干线最长,实际运营速度最快。铁路的高速发展,信号的自动控制绝对是功不可没——人们的反应时间已经远不能满足高速运营的要求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从外国引进并进行优化提高的的CTCS系统(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与欧洲的列车控制系统ETCS可谓各有所长。

第六次课,我真的听得有点晕头转向了,老师介绍了很多专业问题的求解,说实在的,没怎么听懂,但老师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我觉得还是领会了一些。有一点可以肯定——侯忠生老师绝对是专家。迭代学习控制与交通控制?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犯嘀咕了,这两样有联系吗?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一言以蔽之,我觉得“知错能改”应该是迭代学习控制的核心,每一次运行之后发现与既定目标曲线的误差,在下一次运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改进。这也有点机器智能化的意味了。突然想到,第一讲中,模式识别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机器的灵活性不够,也许与这项研究联系起来之后,结果会有一定的改观。那么,这样的技术若应用在交通领域,也必然是很有帮助的。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老师们在其中游得很尽兴。也许将来我们也可以不要那么浮夸,将利益看得那么重,而是潜心做一些研究。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说不定真的能有所建树,推出利国利民新技术。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特训课是一门意义深刻的课。老师说这门课一生只能上一次,上第二次就毫无意义。老师开始说时我不相信,但是,上完这堂课之后,让我感受之深!老师讲完这堂课也让我信服了他。

在这堂课上我哭了、后悔了、恼怒了,但是在这节课上让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这些伤心,而是感动。我在这堂课上因为是犯过错的同学,所以我站在了同学们的前面。面对老师的质问我实话实说,可是老师咄咄逼人的问出一大堆问题,让我很无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不是一个文才出众、头脑发达的人,所以,我在老师的追问下失去了耐性,我恼怒了。我恨他的咄咄逼人、恨他的让我难堪。当我说完“我认为在老师的眼里我们的承诺和保证都是假的,那我们就用行动来证明吧!”的时候,我的泪涌了眼角,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哭,既然犯了错我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所以,我不能哭。后来,面对几个陪课老师的刁难,我的心又一次碎了。让我感觉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们真的就不受原谅了吗?难道错了就没有改错、悔改的余地了吗?又一次,眼泪涌了出来!

在我们悔改、认错的时候陪课老师很愤怒,他让我们说“请相信我,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说五百遍,我们的其它同学也陆陆续续的加入了我们和我们一起喊着“请相信我,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这时,我的眼泪不断的涌了出来,我被同学们感动了。刚开始我们没什么感觉,可是当我们叫到哭、喊到喉咙干咳的时候,我们明白了,也感动了。老师也被感动了。当老师们握住我的手的时候,我真的好感动。老师原谅了我的过错,老师又一次给我机会,我要珍惜,我更要珍惜同学们的这份友谊、这份爱!

这节课让我知道了团结的力量,让我知道了老师的用心,更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现在我对老师的恨在那一声声“请相信我,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的叫声中慢慢的化为了感激。这堂课虽然我们大家都很累,但是我想,大家都不会埋怨,因为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爱!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1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大三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掌握了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物流的最新科技技术,而且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一些知名成功人士给我们介绍他们开拓物流这一领域的经历和体会,我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自信心,不仅如此,我们对于物流行业中发展比较好的一些企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下面就说说我学习这门课的一些体会吧。我要说的是关于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呈现出业态的多元化和经营的规模化,其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竞争激烈,管理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而与之相匹配的连锁超市物流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许多连锁超市越来越重视商品配送管理方面的建设并加大投入。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

1.统购分销,形成经济规模,降低流通费用 。

连锁超市实行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将厂家或自己加工的产品配送给各个分店,保证了各分店商品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减少了交易次数,可以降低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费用;统一送货,协调分配运输设施,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降低商品的损耗;统一检验,对商品编号入库,减少了分店的采购、检验、库存等费用,从而减少物流成本。随着进货量的增加,物流的规模效益将更加突出。

2.减少分店的库存,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

在传统的购货方式中,零售商不可能从一个供应商那里得到所有的商品,而供应商的商品也不可能都是零售商所需要的,这样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影响了商品流通速度,而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地为分店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因此可以使分店库存量很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3.密切了连锁超市与供应商的关系 。

连锁超市庞大的销售网络对供应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其大批量进货可以得到优惠的价格折扣,两者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连锁超市通过其商品销售信息对供应商的反馈,取得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力。

4.可以促进连锁超市业务的发展和扩散 。

配送中心承担了一切采购和输送任务,使得各分店不用分散精力与供应商打交道,从而可以专心于分店销售业务的发展和利润的成长,不断开发外部市场,拓展业务。

二、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

1、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或者只是换了个名字,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从目前看,没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

2、没有价格优势

由于现有的一些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

3、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

4、资金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连锁超市普遍资金缺乏,因而网点一般较少,难以实现集中和大批量进货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价格优势,同时,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资金短缺问题一时又难以解决,于是造成了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因此,制约了连锁超市获得规模效应。

5、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是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

三、我国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对策:

1.加强对配送中心的认识。现代化的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经营理念应该是靠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靠先进的管理、技术获取效益。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有机体。

2.结合超市自身特征 加强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它所辖分店较多,可以建立配送中心,其建设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联营,入股等。

3.对于大型连锁超市而言,通常物流业务量巨大,建有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和配送体系,但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产生业务合作,当连锁超市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市场的自主选择,市场上连锁超市的数目将减少但同时他们的自身实力都已经增强,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连锁超市必须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4.更新配送设施。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需要面积大 ,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 ,并采用自动化管理,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为了实现规模效益 ,使物流作业达到自动化和高效化。

5.建立高效信息系统。连锁业在配送效率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正是信息技术的落后。配送中心业务功能多 ,处理量大 ,信息覆盖面广泛、数据量大 ,管理复杂多变 ,许多信息需要动态适时地传输和处理。建设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对于提高配送中心的日常运作效率 ,还是提升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总之,配送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配送中心的实践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新,不能脱离现有状况,盲目追求先进的设备;但也不能畏首畏尾,安于现状。连锁超市应立足于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优势,加强管理,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配送水平和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配送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争取获取政府的扶持和优惠。坚持软件带动硬件的原则,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在配送中心的设计阶段,管理者、使用者和设计者应紧密联系,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均衡性和流畅性。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2

我们一直讲项目管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是说无论项目大小,其基本的管理理念、过程和方法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大型基建项目,我们面对的管理问题仍然有其特色,有些是在小项目上不容易遇到的,或是不太一样的。我个人的体会是,一个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大型基建项目上,要更加注意这样四个问题:

一、严格地遵守基建程序的工作原则

大型基建项目投资巨大,技术和资源投入巨大,社会经济意义重大,建设周期很长,对当地乃至国家的影响深远,往往是政府的投资行为,更多更严格地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关注,业主或项目管理机构的话事权、计划权、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项基建程序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不能自以为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尽管在工作中我们时常抱怨那些时空交错、层层叠叠的基建程序和审批手续,但是,政府的政策和法规,是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好恶或者项目的进程而改变的。当认真完成一个大型基建项目以后,我们会发现:基建程序其实是大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是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一根主线,这根主线科学地把项目建设过程的重大事件、关键活动和工作节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大型基建项目的主体。正是通过履行这些看似官僚主义、条条框框的程序,国家才实现了对大型基建项目的把握和掌控。

因此,大型基建项目管理的基本工作原则是:凡是政策的规定程序,必须勇敢面对和认真履行,不能立足于回避或侥幸;要时刻提醒自己和管理团队,每一步工作将会涉及到哪些基建程序,专心研究履行基建程序的可行方案和工作步骤,细心讲究方式方法;在做计划的时候,必须为履行程序留出足够时间和合理余量;对履行程序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的延误和挫折(如未能通过某个审批环节)等风险,事先要做好二手准备和应对预案。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你由衷地尊重、慎重准备和认真执行基建程序的时候,你会感到一路过关斩将顺风顺水,所费气力其实不多;但是,当你以侥幸的心理试图规避某项基建程序时,反而绕不过去,最终会得到惩罚,这可能是让你把程序从头再走一遍,让你的前期辛苦付诸东流。所以,大型基建项目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把认真高效地履行基建程序,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抓住主线,纲举目张,少走弯路。

二、多部门、多专业沟通的工作能力

大型基建项目意义重大,它的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乡规划、财政金融、工程技术、环境生态等各个方面,涉及到的部门和行业很多,这与小型项目的建设是不一样的。作为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和提高与多部门、多专业沟通的工作能力。

项目管理的教科书上说,项目经理75%左右的时间和精力是用在沟通上面,说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哪一本教科书用同样75%的篇幅来告诉读者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沟通,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我个人的体会是,在大型基建项目管理中与多部门、多专业有效沟通的原则是:尊重谦虚、主动积极、隆重其事。

所谓尊重谦虚,就是从内心里尊重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社会职责和专业立场,虚心听取和请教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和专业意见,慎重谨慎地处理相关问题。隔行如隔山,当我们在沟通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应该静下心来,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对方意见的合理性,检查我们工作中是否忽略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哪个环节还不完善?对方的合理要求应该如何采纳和整合?尊重对方就是尊重自己,虚心学习就是提高自己,何乐不为?

所谓积极主动,就是要事先做出沟通工作计划,把每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和主要沟通环节罗列出来,必须审批或沟通的事项提前罗列出来,然后,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进度,依照计划,按部就班,提前沟通,主动登门向有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提前组织相应的活动和会议,争取得到理解和支持。避免等到非沟通不可的时候、或者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找上门去,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所谓隆重其事,就是说对于重要沟通事项和部门,要特别注意工作方法和沟通方式,力求高效高质量的沟通成果。早已落入俗套的吃吃喝喝请客送礼虽然偶尔采用,但是,对于重大项目管理事项和重要部门而言,隆重举行的高层次专家会、研讨会、审查会、汇报会、现场会等节点性活动,都是有效沟通和争取支持的有效方式,应该提前制定计划,精心策划实施,隆重严肃召开。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事半功倍高质量沟通的好办法。

三、掌握重点和控制节奏的工作方法

我们不可能像管理小项目一样,在大型基建项目上面面俱到,事必亲躬,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一起管,这样用不了多久,项目就非乱成一锅粥不可。我认为,一个职业的项目管理人士,应该由有“跳出五行,冷眼旁观”的本领,在纷杂忙乱的事务中,一定要永远明白和掌握项目管理过程中几个最重要的基建程序、关键活动、工作节点、重大事件及其工作要点和目标,超前规划策划,亲自抓住不放,提纲携领,贯彻始终,纲举目张,大步前进。其他事务性工作则完全可以放手由团队按部就班地落实,不会贻误大局。

还有一个项目管理的节奏问题。我提出这个概念后,一些同事认为很有意义,希望能够专门有所论述。简而言之,我们在大型基建项目的管理中,与小型项目一个节奏干到底、一竿子插到底不同,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工作阶段和不同的目标要求,不是面面俱到才好,也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我们的工作节奏,当快则快,当缓则缓,该放就放,以保证有限的项目管理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项目管理的节奏要相应调整,承包商刚刚进场的时候,进度和质量管理节奏要快准狠,检查不停、会议不断、处理从严;而造价管理则可以宽松减压,尽量满足承包商的支付申请,以保证严格的'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同时保证相对充分的前期投入;在进度和质量进入正常轨道后,可以放缓管理力度,而调整节奏集中力量强化中间支付的审查审批,处理已支付款项中的问题,纠偏纠错,保证造价管理的正常运行,等等。如果没有工作节奏上的调整,一味强调各项工作同等重要齐头并进,势必出现人为造成的僵局和被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用在项目管理上也是很恰当的。

四、埋头苦干、平和宽容的工作心态

在短平快的小型基建项目上,项目管理从头负责到底,责任明确,权力集中,有些一言九鼎、舍我其谁、天塌下来一人担当的豪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但是,在大型基建项目上工作,这种豪气和主义就必须大大地收敛。

在重大基建项目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涉及部门和系统很多,政策性强,行政领导的介入会更多;建设周期很长,可能政府换了几届,项目都还没有完成;项目管理机构今年叫做指挥部,明年也许就改成了建设公司;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并非一成不变,“铁打的项目流水的官”,昨天你是项目经理,明天可能就换了别人;顺利建设胜利完工你不算英雄,造价质量安全出了问题你也跑不了责任,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班人可以“天下道义一肩挑”,揽过项目成败的责任。

所以,作为一个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在重大基建项目上要特别注意保持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工作心态,不能过于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权力,不能过于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应该一切从专业角度出发,一切为了项目成功,尽心尽力,尽力而为,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而已,别无它求。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3

以前去上学院的选修课总是抱着些应付的心态,然而这次的不同,我很喜欢听我们的这些优秀教授们讲授专业前沿上的东西,他们,金教授,郭教授,赵教授,官教授,高教授,周教授...在每次短短的两小节课中我都被他们研究的这些东西深深吸引着。虽然好多东西以我现在的水平还不能弄懂,但却让我看到我们专业的前景——只要努力学好知识,总有用武之地的。

由于时间限制和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老师们都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模具锻压专业的联系。总体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只知在学校死啃书本的同学也有机会现实了一回,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还记得当时有个老师在讲课前放了一段用纯英文介绍的视频,我记得当时老师说那个视频是他在欧美开一个会议时的开场视频,我很有感触,不仅是对专业上的,还有对英语上的,那个视频里的英语我大部分听不懂,原来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么的有限,中国在走向世界,专业上已有相当的技术,语言上岂能落下?

赵长财老师,系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燕山大学产业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职务。同时兼任沈阳重型机器集团公司、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多家企业特聘技术顾问。曾获得了秦皇岛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秦皇岛市“人民满意公仆”...荣誉称号。拥有这么多成就的他给我们讲授课程,坐在下面听课的我感到很自豪,很自豪。在这次课上他简单介绍了金属管材成形新工艺及理论,管、板类零件内高压成形新工艺及其理论研究,液压机现代设计理论研究中一些前沿上的东西,由于世界能源的紧环保问题的日趋严重,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提高燃气的热效率,减少废气排放;另一方面是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提高行驶速度,降低能耗。这两方面要求促使人们不得不改进传统工艺,创造出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工艺。在汽车工业中管材液压成形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形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动力系统、排气系统、汽车底盘以及一些结构件。汽车用排气管件大多为形状比较复杂、轴线有很大变化的零件。传统成形工艺除铸造成形外,主要采用冲压两个半壳而后组焊成形,或采用管坯进行数控弯曲、扩管、缩管加工而后组焊成形。这样制造的零件模具费用高、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不适应当前汽车行业在减轻自重、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要求。而采用内高压技术制造排气管件可以较精确地控制零件的尺寸精度,便于在后续工序中与其他零件进行装配,且能够进一步减轻系统重量,减少焊缝数量,内表面光滑,排气阻力小,使成形后的产品质量和寿命得到进一步提高。听不太懂,但乐于听他为我们讲解那些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喜于他与他的团队那些成就(他领导了燕山大学GM科研团队)。

郭宝峰老师20xx年起任燕山大学科技处处长;20xx年1月起担任燕山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在讲授过程中提到了团队的力量,他始终认为,不论是完成的科研成果还是在研的科研项目,不论是获得的奖励还是发表的论文,都是团队奋斗的结晶,而他个人只不过在其中做了应做的那一部分本职工作而已。他还鼓励我们工科学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人是应当全面发展的”,他说。很喜欢他的课,不仅因为他在材料加工工程和精密成形技术领域有这么多成就,还因为他的那些人生的态度。

金淼教授,“金老师为人随和,上课认真,讲课内容丰富,能够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会在课堂上讲一些工厂的实际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书本内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到讲解耐心细致,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好老师!”的确,听他的一节课,我确实感到了这一点,在他的课件中讲授了方形拉深筋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的一些专业知识以及应用,板料在拉深筋中的变形是一相当复杂的过程,他以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为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板料在通过方形拉深筋时的变形特点和受力状态,并对方形拉深筋力能参数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拉深筋是以汽车覆盖件为代表的复杂及难成形零件拉深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拉深工艺的重要控制手段。拉深筋在冲压生产中的应用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有关拉深筋的研究工作却不多见,严重地制约了拉深筋的设计和调整工作。目前,拉深筋的设计与调整还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和调整工人的经验,老师以方形拉深筋为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板料通过方拉深筋进行详细研究,获得板料在方形拉深筋中的变形及受力特点,方形拉深筋力能参数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等大量信息,为拉深筋的设计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听不懂一些东西,但是很喜欢他的PPT上举的那些应用的例子。高士友教授,在研材料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的科学基础,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形关键科学问题等这些专业的东西。我真的听得有点晕头转向了,老师介绍了很多专业问题的求解,说实在的,没怎么听懂,但老师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我觉得还是领会了一些。有一点可以肯定——高士友老师绝对是专家。

官英平教授,在研镁合金板料拉深成形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镁合金非轴对称零件温热拉深成形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这些东西对我而言很难懂,却让我看到一种对专业追求的那种精神。

学科前沿讲座课程已经结束了,通过几次的讲座学习,我在其中收获了很多,不但了解到很多关于材料成型技术在现代社会的众多应用,还了解到许多成型技术的前沿领域,这为我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最起码对未来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再有那么多迷茫。众多知名教授或院士为我们讲解了很多前沿领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其中一们老师还是秦皇凫燕大方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主要产品是汽车专用工装及精密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他为我们略微讲了他们创业时的艰辛,为了保证轿车精密塑料件的性能、质量与可靠性,注射成型出质量较高、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的塑料制品,必须对塑料材料、注塑设备与模具及注塑工艺不断进行改进。模具设计得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塑料制品的收缩率,由于模具型腔尺寸是由塑料制品尺寸加上所估算的收缩率求得的,而收缩率则是由塑料生产厂家或工程塑料手册推荐的一个范围内的数值,它不仅与模具的`浇口形式、浇口位置与分布有关,而且与工程塑料的结晶取向性(各向异性)、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到浇口的距离及位置有关。影响塑料收缩率的主要有热收缩、相变收缩、取向收缩、压缩收缩与弹性回复等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与精密注塑制品的成型条件或操作条件有关。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与注塑条件的关系及其表观因素,如注塑压力与模腔压力及充模速度、注射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模具结构及浇口形式与分布,以及浇口截面积、制品壁厚、塑料材料中增强填料的含量、塑料材料的结晶度与取向性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的影响也因塑料材料不同、其它成型条件如温度、湿度、继续结晶化、成型后的内应力、注塑机的变化而不同。因此种种,他们的探索路是艰辛的。他还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做的产品,车门玻璃导轨,那是知识的产品,高端科技的产品,虽然那个东西看起来没什么特殊的,但在老师的讲解中它便深深吸引了我,就这样一种高端产品,产生的效益却是可观的,而且还走向了世界。这是科学的力量。虽然我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研究高端产品的层次,我却被这种精神感染,为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成就自豪。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老师们在其中游得很尽兴。也许将来我们也可以不要那么浮夸,

将利益看得那么重,而是潜心做一些研究。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说不定真的能有所建树,推出利国利民新技术。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4

为期八周的《化学专业前沿讲座》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各位任课老师都自己研究方向的最前沿成就,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呀!这门课程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尽管各位老师的研究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是其研究发展方向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目标进行——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在其基础上创新的技术称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或洁净技术,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处于当前国际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在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根据绿色化学的概念,它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做到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吸纳都产品中去,真正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口号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1990年,美国通过了一个“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1991年后在,“绿色化学”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5

这学期学院开设的前沿讲座的课程,很有幸听到了几位老师对于自己在信息管理前沿方面研究的讲座,让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入浅出的理解,受益匪浅。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们都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联系。总体来说,也许理论上或逻辑上的专业的知识,我们没有学到多少,但每位老师利用每节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真正了解到与大家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的直接应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机关、学校,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虽然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在人类开始时就已存在,但直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和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长,它们才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无论是在开发方法上,还是在实现技术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进而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及其核心实现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人员在新的环境下认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此课程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

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刘烨老师,“刘老师为人随和,上课认真,讲课内容丰富,能够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会在课堂上讲一些信息管理的实际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听她的几节课,我确实感到了这一点,在她的课件中讲授了信息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所学课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专业知识。让我了解到此专业是一门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学科,我们有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老师还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此专业的广泛应用和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王建正老师,使我知道了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分组成。软件层次上看,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的系统结构,构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从硬件层次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硬件的物理位置安排、硬件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慢慢的向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网络化趋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企业高层的管理决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决策的速度要求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传统DSS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体能

更好地支持管理决策。

吴中元老师,此次主要给我们介绍的是管理科学发展的探索。在课程中他联系实际案例给我们讲解了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以及主要讲解了大数据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使我们了解了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我明白了大数据正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及管理理念,并引发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还穿插了很多例子,用愉快的方式是我们学到了很多。而且他利用案例使我们理解起来更容易。他还鼓励我们工科学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他使我明白人是应当全面发展的。很喜欢他的课,不仅因为他在自己的技术领域有这么多成就,还因为他的那些人生的态度。

学科前沿讲座课程已经结束了,通过几次的讲座学习,我在其中收获了很多,不但了解到很多关于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众多应用,还了解到许多信息管理的前沿领域,这为我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最起码对未来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再有那么多迷茫。多个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很多前沿领域的技术应用,虽然这些知识看起来没什么特殊的,但在老师的讲解中它便深深吸引了我。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6

朱真才,肖兴明,刘同冈和李威四位教授讲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现状及前沿发展,学科研究方向,重大项目研究方向,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的学科科研现状。通过听他们的讲座,我对我们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个系统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再也不是过去模糊的概念了。

就内涵来讲,机械工程学科是研究机械系统和产品的性能、设计及制造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包括机械学和制造学两大领域。机械学是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性能及其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包括制造过程及机械系统所涉及的机构学、传动学、动力学、强度学、摩擦学、设计学、仿生机械学、微纳机械学及界面机械学等。

就研究现状来讲,近些年来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清华温诗铸教授等提出了薄膜润滑概念,发明了纳米薄膜测量技术;燕山大学黄真教授提出少了自由度并联机构综合的普适性方法和通用自由度计算公式;重大彭东林教授发明了时栅位移传感器及其测试系统,是精密测量领域少见的原创成果;武汉理工华林教授提出了环件轧制咬入孔型、塑性锻透和刚性稳定力学模型。虽然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机械工程学科在国际上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未来制造业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高效精确化、智能集成化及制造极端化。许多高新技术我国尚未掌握,许多重大装备我国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我国的国情也对我们学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明显加大,而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另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能源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但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亟待优化。当前我国贸易仍以数量增长为主,走的也是规模扩张之路,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低附加值产品,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难以为继。因经济增长过渡依赖出口,造成人民币流动性过大,增加了升值压力,且不断面临贸易摩擦。

作为当代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未来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新的制造资源和基础理论发掘新的制造原理与方法——发展新概念产品。从多尺度演变及其界面效应传递的角度探索零件几何结构与物理性能的高精度调控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效、高品质制造技术。以系统科学的视野研究复杂制造过程和装备的集成科学——拓展装备设计理论。以信息流通全局监控为基本线索实现制造与服役过程精确调控——实现智能化制造。制造过程和产品更多体现和谐世界的目标与追求——实现人造系统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相容,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我们机械专业的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微机电工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向,以求最好的发展个人的未来。

本专业的重大项目研究方向包括: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原理与集成科学,高性能零件/构件的精密制造,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生物制造与仿生制造科学,零件与结构的失效与安全服役科学。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7

古人有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想达到“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不仅在于“君”的学识,还在于“一席话”的质量。作为思政专业的学子,聆听思政专业众位名师、专家、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前沿课题,我想那是无上的荣幸。在大三这一年的小学期,思政专业的我们有幸遇此良机,把握好这次机会,我们会有崭新的思路、开阔的视野,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铺垫和帮助。

20xx年的夏天,周边学校纷纷放了暑假,看着外校其他学子奔向自由的身影,被小学期困在学校的我们心里多少有点抱怨,然而我们有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度过了一个异常繁忙的小学期,任务和作业虽然很多,却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竞争、合作、分享、共赢。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我们先后聆听了陈殿林老师、朱浩老师、魏荣老师、郭芙蓉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讲座及其他优秀学术讲座,受益多多。下面我分享一下聆听四位良师精彩讲座的感想与收获,相信这是一次自省与提升。

陈殿林老师是第一个讲的,陈老师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问题》,他主要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理论教育与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同步深化;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八个前沿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正视学科建设的现实,明确目标和任务。对此,应着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立与建设、学科队伍的基础与发展、学科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学科广义与狭义、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接下来是我们亲切的朱浩老师,朱浩老师的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朱老师也是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个课题。分别是,掌握学科特点、培养人才特长;把握学科前沿、推进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科研论文写作若干建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驾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朱老师的讲座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对于思政专业的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思政前沿讲座是魏荣老师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追问中的三个问题》,顾名思义魏老师以“三个问题”阐述了这个课题。第一,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之——心理资本。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相比之前大大的飞跃,网络与多媒体的发展更新更是迅速,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就充满了多变性与广泛性,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更是多种多样,如何运用好这些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与实践。

最后一个前沿讲座是郭芙蓉老师的《中西法律文化传统视域中守法观的比较》,郭老师大一的时候教我们思修法基与伦理学,可谓学贯中西,通过这次讲座我又看到了芙蓉老师博古通今的一面。芙蓉老师着重讲了中国“法治文化”传统对守法的影响,其中重点讲了先秦时期的的法治思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人希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归属。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当我们研习西方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发展路径的时候,这种对价值复归的渴求日益明显。因为,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时候,越发感到西方的制度不能很好的在中国生根发芽。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绝对的责任,思政专业的学子更应该为中国法制建设出谋划策。

四位老师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系统、更前沿、更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思政学子机会与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肺腑之言未一一道来,不免遗憾,今后我会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自省。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篇18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大三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掌握了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物流的最新科技技术,而且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一些知名成功人士给我们介绍他们开拓物流这一领域的经历和体会,我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自信心,不仅如此,我们对于物流行业中发展比较好的一些企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下面就说说我学习这门课的一些体会吧。我要说的是关于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呈现出业态的多元化和经营的规模化,其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竞争激烈,管理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而与之相匹配的连锁超市物流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许多连锁超市越来越重视商品配送管理方面的建设并加大投入。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

1、统购分销,形成经济规模,降低流通费用。

连锁超市实行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将厂家或自己加工的产品配送给各个分店,保证了各分店商品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减少了交易次数,可以降低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费用;统一送货,协调分配运输设施,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降低商品的损耗;统一检验,对商品编号入库,减少了分店的采购、检验、库存等费用,从而减少物流成本。随着进货量的增加,物流的规模效益将更加突出。

2、减少分店的库存,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在传统的购货方式中,零售商不可能从一个供应商那里得到所有的商品,而供应商的商品也不可能都是零售商所需要的,这样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影响了商品流通速度,而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地为分店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因此可以使分店库存量很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3、密切了连锁超市与供应商的关系。

连锁超市庞大的销售网络对供应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其大批量进货可以得到优惠的价格折扣,两者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连锁超市通过其商品销售信息对供应商的反馈,取得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力。

4、可以促进连锁超市业务的发展和扩散。

配送中心承担了一切采购和输送任务,使得各分店不用分散精力与供应商打交道,从而可以专心于分店销售业务的发展和利润的成长,不断开发外部市场,拓展业务。

二、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1、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或者只是换了个名字,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从目前看,没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

2、没有价格优势

由于现有的一些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

3、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

4、资金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连锁超市普遍资金缺乏,因而网点一般较少,难以实现集中和大批量进货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价格优势,同时,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资金短缺问题一时又难以解决,于是造成了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因此,制约了连锁超市获得规模效应。

5、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是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

三、我国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对策:

1、加强对配送中心的认识。现代化的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经营理念应该是靠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靠先进的管理、技术获取效益。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有机体。

2、结合超市自身特征加强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它所辖分店较多,可以建立配送中心,其建设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联营,入股等。

3、对于大型连锁超市而言,通常物流业务量巨大,建有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和配送体系,但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产生业务合作,当连锁超市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市场的自主选择,市场上连锁超市的数目将减少但同时他们的自身实力都已经增强,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连锁超市必须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4、更新配送设施。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需要面积大,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并采用自动化管理,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为了实现规模效益,使物流作业达到自动化和高效化。

5、建立高效信息系统。连锁业在配送效率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正是信息技术的落后。配送中心业务功能多,处理量大,信息覆盖面广泛、数据量大,管理复杂多变,许多信息需要动态适时地传输和处理。建设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对于提高配送中心的日常运作效率,还是提升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总之,配送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配送中心的实践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新,不能脱离现有状况,盲目追求先进的设备;但也不能畏首畏尾,安于现状。连锁超市应立足于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优势,加强管理,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配送水平和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配送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争取获取政府的扶持和优惠。坚持软件带动硬件的原则,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在配送中心的设计阶段,管理者、使用者和设计者应紧密联系,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均衡性和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