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2024/11/01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1

9月11日,聆听了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线上讲座《“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针对现在的“双减”政策,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学建议及作业设计方法。一堂精彩的讲座总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听了陈特的讲座,也让我更深刻地明白落实好“双减”政策,我们年轻教师必须要做好这三件事。

一、踏实地去研究每一节课

“双减”本质就是为了减轻孩子与家长的教育负担。踏踏实实地去备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做到课中学就能课中会,那才是将“双减”落在实处。减轻孩子学习负担不是删减学习内容,而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双减”实际上也是对“高效课堂”做了全新的诠释。

二、认真地去设计每一道题

讲座中强调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从讲座的例子中可以发现,陈特一改以往的书面作业呈现出来更多的是操作型作业、自主探究型作业、调查型作业等等。丰富的作业形式丰富了我对于作业设计的认知,特别像小池边猫抓老鼠的设计,既有趣又有深度。又譬如像国旗等的绘制课,将数学与美学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也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思考。

三、合理地去改善评价模式

“双减”政策下,我们需要去注重对于孩子的评价,也需要去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模式。以前总是以“分数”量化每个孩子,中下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显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那该怎么去改变呢?从陈特的讲座中,不禁思考能否以报告单的形式代替测评成绩?在单元测评结束后,发给孩子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分数,而是对于本单元知识掌握的“体检”报告单。内容可以包含:该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不足,某些知识点掌握较好,还需要针对某些知识点再强化练习等等。给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单元体检单比起冷冰冰的分数测评,能更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学习初心及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双减”政策的落实,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所思落实到所行,相信我们会站在历史的潮流之上。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2

每一次《国家宝藏》栏目节目更新,都会说一个话题,展演者说自己交作业,并且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会自评作业,分析自己如何完成的作业,自己如何从作业要求中找到创意点,达成作业呈现与自己专业特长的融合,专家也从作业命题的角度对展演者的作品进行相应的评说。

于是,在12月6日的那一期,我们看到中国艺术体操队展演了融合敦煌元素的“飞天乐舞”,看到花样游泳队水中演绎国宝“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元素的“紫潭映梦”,还有花样滑冰演绎“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元素的“长空”。

沉浸其中,我不禁捕捉到了国宝推介的相应元素点,还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大开眼界地感受到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并且听展演者娓娓道来的编演过程,是一种挑战,何尝不也是一种享受,术业有专攻的展示。

由此,我想,“双减”要我们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针对地减少作业量,保证作业的提质增效,国家宝藏节目的制作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种启示呢?

从国家宝藏一期期节目看过来,发现每一个推介节目形式不限,目标只要能体现所推荐国宝的元素,让人顿生要去博物馆或网上一览为快的欲念,可以是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也可以是演绎国宝的内容特点,还可以是国宝的复原化的呈现,不知不觉叹为观止,为国宝的美仑美华多了一份自豪感和民族幸福感,获得感。

当然,对于每一个展演者,也是尽己所能,扬长避短,作业的呈现既是体悟融合的阶段,也是特长成果的展现,二次创作和“我思故我在”表现性宣讲的凝练。

鉴于此,这不正是“双减”背景下作业最终标的呈现,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孩子的禀赋差异,减少不必要的“内卷”,重视每个孩子“合格+特长”发展,最终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作业完成中体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教育观,在自信心培养中找到融合国家需求并尽可能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点的'发展点,不断自我完善中悦纳越来越好的明天。

所以,我们布置作业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元化一点,不仅包括作业不同层次的体现,还包括作业完成呈现手段,更多地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力争一人一案,让每个孩子在完成作业中能快速找到自己最近发展点,“跳一跳,摘桃子”,既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拓展,还是作业展示中“我行我喜欢”的锤炼,看到更多渠道的发展空间。

总之,“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也不是高不可攀,就像国家宝藏启示我们的,想清楚我们布置作业的核心目标,培养孩子有自信心地接受挑战,战胜挑战,作业的布置中多从孩子层面思考一点,重视孩子思维训练,力避繁杂偏难,重视孩子核心素养的体现,智慧作业是不是作为一种激励性评价手段,由此也就更容易让孩子觉得走心,从而多了自觉自愿,一往无前而简约凝练。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3

听了几节专家作业设计讲座,对自己今后布置作业颇有启发,具有指导作用。

正如专家所言,每次布置作业要有目的,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业,能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心中要有数。学生通过练习,能否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能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验到一些幸福和快乐?这是我们教师每次布置先要思考的问题。

的确,布置作业难易要搭配,呈阶梯状。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层层递进。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又有所突破。体会到战胜困难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坚强意志。而不是先难后易,否则学生会感到上来就是一座大山,有可能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先简单后复杂的作业设计符合科学,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布置作业真的有技巧。老师布置作业要精简,不能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这样学生会很累,也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能一时能提高一点成绩,但长远对学生是不利的。所以,老师布置作业既要考察各个知识点学生掌握没有,有没有到达相应的发展能力,又不能重复机械,的确要动一番脑筋。不是随便指定几道题做做那么简单。

布置作业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途,体会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有趣味,能引起学生的情趣,学生便愿意主动去完成作业,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作业设计怎样提高有效性,专家给我们了建议。我们要汲取有益的经验。作业如何批评和讲评,专家的方法可供我们借鉴。作业的布置和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探索,学习永远在路上。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市教委再次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双减之下的网络培训与学习,由李松林教授主讲。李教授在《双减背景下,通达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培训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双减”背景下,通达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的重要性,真让人受益匪浅。

首先,李教授分析了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刺激;缺乏深切的体验、深入的思考、深透的理解和深远的影响;缺乏内涵与品质总之学生缺乏深度学习。

其次,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必然会产生的结果:学生课堂丧失活力与意义,教师严重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学生有知识而缺乏力量;有知识而缺乏美德。

再次,李教授提出改进方向: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深度(本源),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深度地学习知识(过程),让学生学到更有深度的知识(结果),唤醒学生的深度学习。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个老话题,“双减”不简单是一个减轻负担的事,而是要在减轻过重的课外补习的负担和作业负担的`基础上,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整体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实际上是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减下去的是作业,增上来的是教育质量和效率。

“深度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式的“浅层学习”,它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互动等活动,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作为老师,我深刻认识到深度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深度教学则是当前课堂改正的深度学习的保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注重“深度教学”,教学之道,道在心灵,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身体参与到身心俱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深刻、深度学习,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充分的全面的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这时他的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大脑处于积极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趣味的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将思维引入深处,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少教多学”,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足够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学会退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思维的冲动。学生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就会变得事半功倍,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学生真正参与了的。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深刻理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反思、质疑,形成正确的判断,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学有所得,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学科活动经验和方法,提供学生深度学习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大胆联想,积极创新,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5

说到双减,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双减的定义: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伴随着双减政策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文件:有关学生作业的管理,有关学生学习时间尤其是睡眠时间的管理,有关网络游戏的管理,还有学校考试的管理等。我们不可以把这些管理文件彼此割接开来,它们和双减政策是一个不可分割甚至是互为表里的有机整体。

双减政策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落实,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诉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课业负担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家庭作业大都是机械的反复操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扼杀;其次,家庭作业往往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从而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最后,各个学科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合理的沟通,就会出现你留你的英语作业,我留我的语文作业,最后的作业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目不暇接的家庭作业,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哪里还是精力去体验去思考?

其实,每一次周末放学后,尤其是放小长假,我看到学生们埋头拿着笔记下各科作业时,其实我的内心是满怀同情的。真的,他们挺不容易的。写作业是他们的天职,这是我们已经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而我又说不上来。最后到我留作业的时候,我总比我计划中的作业少一项到两项)。我想,还是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吧,哪怕是什么也不做发发呆也是好的。

可见,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悖于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有悖于教育规律。所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要之举。

再说校外培训机构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校内校外都是学习都是培训,就没有生活。而没有生活,怎么能说是教育呢?(陶行知语)更重要是,学生没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往往会成为学习知识应付考试获得分数的机器,从而缺乏健全的.人格和思考的能力。对于家长来说,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是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这是显性的;二是减轻了家长过度焦虑过度急切的精神状态,这个是隐性的。所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也是符合民意顺应民心的大好政策。

无论是课业负担还是校外培训,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去的:分数。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当部分学生去参加校外培训时,会提高他们的分数;当所有学生都去参加校外培训时,只会提高分数线,这就是剧场效应。这也体现出了我们教育环境下内卷现象的客观事实。

教育家于涟曾批评说:我们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育分,我们只看到学生的考分,却看不到学生个体。不可否认,分数作为中高考终结性评价的指挥棒在其中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只有我们的评价方式转变了,而且是变得多元了我们的双减政策才能有效落地生根。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6

9月11日,聆听了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线上讲座《“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针对现在的“双减”政策,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学建议及作业设计方法。一堂精彩的讲座总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听了陈特的讲座,也让我更深刻地明白落实好“双减”政策,我们年轻教师必须要做好这三件事。

一、踏实地去研究每一节课

“双减”本质就是为了减轻孩子与家长的教育负担。踏踏实实地去备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做到课中学就能课中会,那才是将“双减”落在实处。减轻孩子学习负担不是删减学习内容,而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双减”实际上也是对“高效课堂”做了全新的诠释。

二、认真地去设计每一道题

讲座中强调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从讲座的例子中可以发现,陈特一改以往的书面作业呈现出来更多的是操作型作业、自主探究型作业、调查型作业等等。丰富的作业形式丰富了我对于作业设计的认知,特别像小池边猫抓老鼠的设计,既有趣又有深度。又譬如像国旗等的绘制课,将数学与美学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也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思考。

三、合理地去改善评价模式

“双减”政策下,我们需要去注重对于孩子的评价,也需要去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模式。以前总是以“分数”量化每个孩子,中下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显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那该怎么去改变呢?从陈特的讲座中,不禁思考能否以报告单的形式代替测评成绩?在单元测评结束后,发给孩子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分数,而是对于本单元知识掌握的“体检”报告单。内容可以包含:该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不足,某些知识点掌握较好,还需要针对某些知识点再强化练习等等。给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单元体检单比起冷冰冰的分数测评,能更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学习初心及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双减”政策的落实,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所思落实到所行,相信我们会站在历史的潮流之上。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7

一纸“双减”文件,以雷霆之势,让教育回归正规,让教育回归校园。通过观看讲座,我们对作业设计有了清晰的规划。在课内重视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课外作业减少书面作业,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课外作业和阅读作业等等。

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将立足课程标准,进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求将核心素养根植到生动的课堂中去,减负增效,提升教师、成就学生。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8

近期,国家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各中小学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5+2”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推进政策全面落地,为同学们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

在我们学校,学校以老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为原则,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学习和领会,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辅导等方面拟订出具体措施,扎实贯穿于常规教学过程当中。与此同时,我校还实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面对教育政策新要求,我们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别制订了各项细化制度,在课堂中、作业里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作为老师,我一定会把‘双减’政策落实到教学工作当中去,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数学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4、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落地,对学生、家长以及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减负”。家长表示,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又有老师可以教、可以问,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落实“双减”虽然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减的同时是在提质,回归到学校的责任就是育人,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立足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9

说到双减,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双减的定义: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伴随着双减政策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文件:有关学生作业的管理,有关学生学习时间尤其是睡眠时间的管理,有关网络游戏的管理,还有学校考试的管理等。我们不可以把这些管理文件彼此割接开来,它们和双减政策是一个不可分割甚至是互为表里的有机整体。

双减政策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落实,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诉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课业负担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家庭作业大都是机械的反复操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扼杀;其次,家庭作业往往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从而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最后,各个学科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合理的沟通,就会出现你留你的.英语作业,我留我的语文作业,最后的作业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目不暇接的家庭作业,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哪里还是精力去体验去思考?

其实,每一次周末放学后,尤其是放小长假,我看到学生们埋头拿着笔记下各科作业时,其实我的内心是满怀同情的。真的,他们挺不容易的。写作业是他们的天职,这是我们已经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而我又说不上来。最后到我留作业的时候,我总比我计划中的作业少一项到两项)。我想,还是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吧,哪怕是什么也不做发发呆也是好的。

可见,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悖于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有悖于教育规律。所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要之举。

再说校外培训机构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校内校外都是学习都是培训,就没有生活。而没有生活,怎么能说是教育呢?(陶行知语)更重要是,学生没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往往会成为学习知识应付考试获得分数的机器,从而缺乏健全的人格和思考的能力。对于家长来说,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是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这是显性的;二是减轻了家长过度焦虑过度急切的精神状态,这个是隐性的。所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也是符合民意顺应民心的大好政策。

无论是课业负担还是校外培训,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去的:分数。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当部分学生去参加校外培训时,会提高他们的分数;当所有学生都去参加校外培训时,只会提高分数线,这就是剧场效应。这也体现出了我们教育环境下内卷现象的客观事实。

教育家于涟曾批评说:我们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育分,我们只看到学生的考分,却看不到学生个体。不可否认,分数作为中高考终结性评价的指挥棒在其中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只有我们的评价方式转变了,而且是变得多元了我们的双减政策才能有效落地生根。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市教委再次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双减之下的网络培训与学习,由李松林教授主讲。李教授在《双减背景下,通达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培训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双减”背景下,通达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的重要性,真让人受益匪浅。

首先,李教授分析了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刺激;缺乏深切的体验、深入的思考、深透的理解和深远的影响;缺乏内涵与品质总之学生缺乏深度学习。

其次,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必然会产生的结果:学生课堂丧失活力与意义,教师严重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学生有知识而缺乏力量;有知识而缺乏美德。

再次,李教授提出改进方向: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深度(本源),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深度地学习知识(过程),让学生学到更有深度的知识(结果),唤醒学生的深度学习。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个老话题,“双减”不简单是一个减轻负担的事,而是要在减轻过重的课外补习的负担和作业负担的基础上,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整体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实际上是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减下去的是作业,增上来的是教育质量和效率。

“深度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式的“浅层学习”,它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互动等活动,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作为老师,我深刻认识到深度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深度教学则是当前课堂改正的深度学习的保证。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注重“深度教学”,教学之道,道在心灵,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身体参与到身心俱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深刻、深度学习,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使我认识到:只有充分的全面的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这时他的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大脑处于积极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趣味的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将思维引入深处,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少教多学”,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足够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学会退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思维的冲动。学生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就会变得事半功倍,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学生真正参与了的。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深刻理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反思、质疑,形成正确的判断,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学有所得,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学科活动经验和方法,提供学生深度学习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大胆联想,积极创新,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