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2024/10/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十万进士的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1

近几天拜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作品集受益匪浅,其中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见解让我顿时觉得眼界开阔。对科举制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一看到科举制度是从探索期——辉煌期——没落期的曲线发展变化。从另一方面看由人性化——理性化——非人性化的发展。至于说打到孔夫子就是打到了科举制度的的说法我很不敢苟同,我认为这其实是冤枉好人了。再次,从古至今圣人无几,芸芸众生都为生存机关算尽,危急时候更是违背道德和良知。

先是世袭制度。这种方法是我国奴隶社会种采用的办法,后来在封建社会中也局部实行,称为“恩萌”。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后来是汉代“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但是还不算正规。到了三国时候就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国家委派专门的选拔官吏“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价为九个等级。这些可以看成是科举制度的探索期。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余秋雨老师认为:“科举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我很是赞同。开放以后问题就出现了。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是对商人的轻视。不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限制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几乎所有人涌向科举考试,一时间竞争激烈就可想而知了。又刻意宣传和烘托进士及第的虚荣心和地位。更给人留下了非参加科举不足以的到世人认同的地步。这是科举制度的辉煌期,也为他的没落留下伏笔。

科举中也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但是我认为那不是科举之功劳。科举制度考试内容越来越单一,到最后竟然出现了八股文。到这个时候科举考试意义已经不大了。不尽是一种人才浪费,还造就了很大的人才缺口,国家发展步幅艰难。与列强的交锋让我们彻底的惊醒,看到科举制度已经是垂老之年,作为一个被器重了千年的臣子也在人们的不满声中悄悄离去。

从隋唐以来科举制度中有允许自荐的规定,其实是很值得后人借鉴和赞扬的。对考生偶尔的作弊行为惩罚也不是那么严厉。我称这段时间是人性化时期。到后来推荐已经不允许了,但是还不至于说让监考老师关在贡院不让出门,还不至于说阅卷时候不让看考生姓名。于是科举变的理性了。再后来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而且对作弊考生可能是处死,也可能是流放,而且是株连九族。走向了非人性化的道路。

可是我要说罪不在“科举”,在当时的社会制度黑暗;在于科举制度内容的局限:在与对科举外其它事业的轻视;在于人性中原始本性的丑陋。我在这里只能为科举制度感到悲哀,为孔夫子的大起大落感到无奈。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2

“科举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地颠簸几下,在一大堆颗粒间筛选良种,可是实在颠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蔫了,颠坏了。科举像一个精致的闸口,本想汇聚散逸处处的溪流,可是坡度挖得过于险峻,把一切水流都翻卷得又浑又脏。”初读课本的时候,我还曾经认为中国的科举制,为这个泱泱大国带来了多少精致的人才,创造了多少辉煌。

但有些东西就是不为人知的,科举制,这个富丽堂皇的名字背后竟有如此之多的肮脏;为我们的民族埋下了如此之多的隐患。也敲碎了多少才子的'黄金梦。

“终身”的追求,只为金榜题名。现在看来在表面的坚韧背后,原来古人的心理早已病态了……而且是病入膏肓。

消消停停千余年,终于没有走通。科举制在清末消声灭迹了,与封建王朝一起封埋了。现在的我们只能在文字上感受那无数才子毕生的追求,但我们是幸运的,不用再在科举制这个翻卷得又浑又脏的水流中,辛苦地穿行了。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3

近几天拜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作品集受益匪浅,其中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见解让我顿时觉得眼界开阔。对科举制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一看到科举制度是从探索期——辉煌期——没落期的曲线发展变化。从另一方面看由人性化——理性化——非人性化的发展。至于说打到孔夫子就是打到了科举制度的的说法我很不敢苟同,我认为这其实是冤枉好人了。再次,从古至今圣人无几,芸芸众生都为生存机关算尽,危急时候更是违背道德和良知。

先是世袭制度。这种方法是我国奴隶社会种采用的办法,后来在封建社会中也局部实行,称为“恩萌”。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后来是汉代“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但是还不算正规。到了三国时候就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国家委派专门的选拔官吏“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价为九个等级。这些可以看成是科举制度的探索期。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余秋雨老师认为:“科举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我很是赞同。开放以后问题就出现了。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是对商人的轻视。不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限制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几乎所有人涌向科举考试,一时间竞争激烈就可想而知了。又刻意宣传和烘托进士及第的虚荣心和地位。更给人留下了非参加科举不足以的到世人认同的地步。这是科举制度的辉煌期,也为他的没落留下伏笔。

科举中也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但是我认为那不是科举之功劳。科举制度考试内容越来越单一,到最后竟然出现了八股文。到这个时候科举考试意义已经不大了。不尽是一种人才浪费,还造就了很大的人才缺口,国家发展步幅艰难。与列强的交锋让我们彻底的惊醒,看到科举制度已经是垂老之年,作为一个被器重了千年的臣子也在人们的不满声中悄悄离去。

从隋唐以来科举制度中有允许自荐的规定,其实是很值得后人借鉴和赞扬的。对考生偶尔的作弊行为惩罚也不是那么严厉。我称这段时间是人性化时期。到后来推荐已经不允许了,但是还不至于说让监考老师关在贡院不让出门,还不至于说阅卷时候不让看考生姓名。于是科举变的理性了。再后来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而且对作弊考生可能是处死,也可能是流放,而且是株连九族。走向了非人性化的道路。

可是我要说罪不在“科举”,在当时的社会制度黑暗;在于科举制度内容的局限:在与对科举外其它事业的轻视;在于人性中原始本性的丑陋。我在这里只能为科举制度感到悲哀,为孔夫子的大起大落感到无奈。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4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享受之外,更是对史学的补充与思考。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到书店逛,看到余秋雨的书《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这个名字,觉得颇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风,随手翻了几页,便买回家中。那次共买了四本书,这本书当时只是翻看几页之后,觉得似乎有些艰涩,便搁置在案头,一晃就是几个月。

几个月后,买的书读完了,也没有找到新的阅读方向,就拿来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这一读不要紧,我又深深现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徜徉在文学与历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里,随着他的文字,游走在各地,游走在各朝各代,游走在各个名人名士身边。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著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5

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余秋雨老师所作《十万进士》一文,想写些感受,留下点记忆。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的中心是科举制。从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采用的世袭制,即上一代做官,下一代继而接着做下去,终因智慧无法遗传以及继承者无法效仿先辈们有效的利用手中权力,导致递交时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降低,政治控制力被削弱而由“养士”所替代。所谓养士,则是君主将文采韬略极为优秀的人才招揽起来,需要录用时再从中选择合适的推荐去做官。这种方式固然令胸怀报国之志的才子们纷纷向往之,但总归这些食客与豢养者并无血缘关系,却深得重用,不得不受制于人,在管理制度上又免不了要听命于人,使得处事后的效果大大折扣。不得已顺次而生的是察举制,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但各级官员选拔人才的标准因人而异,免不了会导致小才任大职或者大才任小职的情况。继而被九品中正代替。九品中正制把推荐人物分为九个等级。由等级的大小来决定官位的高低,使得官位制度渐渐走向有序。而随着时间,这种制度的弊端渐渐暴露。负责选拔官吏的官员们手握重权,他们心中有一把标尺,被选者往往由这把标尺来划定自己所处之地,因而引发才子们全部被贵族笼络,朝廷丧失选拔的公平性。就这样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出现避免了贵族势力在官吏上的霸占,使得普通平民百姓皆能凭借一己之力造福一方水土。

科举制的出现历经无数次的波折,尽管它的自身还存在着诸多弊端,但毕竟这是随着历史的实践而检验出来比较符合客观存在的选举制度。

科举制被西方传教士大为赞叹,认为这是一种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而余秋雨老师则认为他们只是肤浅的进行考察,只是粗略的瞭望了一下科举制的程序和规则,未能窥觊深潜的隐患。科举制时常被加入太多的装饰和渲染因而显得不够纯粹。进士们先要拜谢考官,参谒宰相,然后游赏曲江,参加各种宴会,还要在雁塔题名,看杂耍戏场,果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细细想来,这样厚重的犒赏,哪怕是铁石心肠之人,被如此折腾一番,怕也会暂时忘记这十年寒窗苦,致使原本高贵纯净的心灵淹没在世俗的大染缸中,丧失继续奋斗的动力。这是考上之人的春风得意,那些不幸落地之人呢?则更加令我们惋惜,又有些许可怜。他们耳畔听着街道传来的阵阵敲锣打鼓声,眼里看尽中榜者脸上得意洋洋的神色,心中已经是万般苦涩。可哪知社会上人人都带着有色眼镜,昨日未发榜之时还被看做是天神小心供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今日榜单落下,一经失意人,众人皆不再拼命献殷勤,而是个个变得人五人六,对落榜者要来喝去,满嘴是些个不着边际的讽刺嘲弄,实在可恨。落榜者们不仅要默默安抚备受折磨的心灵还要忍受自尊心被践踏的悲剧。若是换个洒脱的,或者还能一笑置之,找个偏僻无人的角落痛苦一场然后接着卧薪尝胆,把旁人的废话当做耳边风也就罢了。可谁知不光旁人接二连三的打击,就连家人也跟着一起扔下无数个沉重包袱,这让瘦弱的书生们如何接招。

有这样一个记载,一个姓杜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寄来的诗“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读来不禁令人心寒。只因考试未中,家人就觉得无比丢人。连回自己家也要等到夜幕降临,四面无人之时。这真是莫大的屈辱。试想如今的各种重要考试若是和科举考试带来同等的结局,那将又是现代人的悲哀。还有一记载,有位落榜者的妻子在与亲朋好友聚会时,因旁人误传自己丈夫名落孙山,羞愧的不得不用一块帷幕遮丑,以示见不得人。哪知宴会当中,快马加鞭传来消息,她丈夫及第了,话音未落只见那女子迅速将帷幕掀开,得意洋洋的样子,与几秒钟前那副悲催的神色判若两人。真是很滑稽。

说及第者没有范进中举一样夸张,也不差一二。中榜者有的万分兴奋,马上邀约去各大酒楼庆贺,摆脱书中的一切,大有笑傲江湖之态;有的走进青楼,寻找精神上的共鸣。古时的妓女们并不只是靠年轻美貌来赚钱营生,她们中却又才华横溢之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与那深宅大院里久居的书香世家小姐相比。进士们愿意同这些红颜知己谈天论地,在那书杳杳,梦悠悠的小天地里别有一番滋味。于是彼此有情有义,能否成为伴侣另当别论,至少各自享有灵魂上的平等;有的因知道自己即将被朝廷重用而向职位等级高的官员进行索取,要么就是爵位要么就是家眷。被索要者心中也是万般无奈,若是同意这类肆无忌惮的“搜刮掠夺”不但丢了面子也便宜了小人。若是不答应,那不日这类人自是要获得高官厚禄的,到时候再被以此来威胁岂不死的更惨。所以他们的态度我想众所周知;有的则像是没事人一样。真不知这类人是真的心中被磨砺的不再起波澜,完全领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还是佯装出来,做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形象,以谋求更多关注。我想凡是凭借自身才华高中者,绝不可能如此平静,因为不少中榜者早已经在发榜前就得知自己一定能中,若是这样,那便大可不必装出喜极而泣的样子。

余秋雨老师还分析了科举制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里痼疾。主要包括:其一伺机心理。即面对不知何时而来的机会伺机等待。其二骑墙态势。即在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在两者之间游离徘徊,不知该停泊在何处。其三矫情倾向。科举把读书当做手段,把做官当做目的。科举的成败关系到家族伦理的全部荣誉,以致于很多人因失败而不敢回家。久而久之将会产生矫情和自私。在这样一种靠进士与否来判定人才的社会,自然会导致人格和心里上的不健康,考生们背负着过重的压力,社会却不为这些压力买单反而要加的更重更沉。努力奋斗者不能取得功名,而坐享其成这却欣然乐淘与市井间,这的确令人心气难平。不健康的现状将感染社会,社会又加深这些污垢,久而久之,恶性循环,科举制也该走向尾声。

每个产生一段时期的制度总是会渐渐暴露出问题,科举制也是如此。首先则是科举考试往往与推荐结合在一起。我们今日所熟悉的杜牧和李商隐皆是在未考前被推荐而最终及第。若说这有失公平,也不为过。但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则是要为朝廷选拔人才。年年参加科考的人数之多,考官们面对成批的考卷,根本不可能耐下心来细细斟酌推敲,就有可能遗失人才。当年所考的题目也未必正中考生们下怀,若仅凭一次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未免过于绝对。那么提前来推荐某位真人才确实要比白白流失强百倍。杜牧正是凭借《阿房宫赋》征服了考官,我们今日读来这篇文章的确是佳作,而杜牧也确实是人才。若不是推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名落孙山。除了推荐,考生们还可以进行自荐。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呈给主考官,作为被选拔的根据之一。皮日休,白居易正是通过自荐来证明自己。有趣的是白居易在给考官的自荐书里写的十分谦卑,没有一句过分夸耀的言辞。可呈上的杂文二十篇,诗一百首已经证明一切。

这种考前与主考官进行交流归根结底不算光明磊落,逐渐被控制。之后的科考,考官在考前几十天就被关进密室,不得与外界有所交流。细细比较,真与当今的高考很像。只是时代不同,如今高考的地位自是没有科考那般重要,所考的内容也进行大量创新,只是唯一不变的莫过于考生们一颗希望高中的心。

推荐与自荐虽然制止住,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弊又是另一番景象。考生们将所作内容藏匿在各个角落,甚至是写在衬衣里。不仅如此,找人当枪手也是办法之一。诗人温庭筠就是个高超的枪手。据说在考官们紧盯之下,他依旧帮着八个考生完成了考卷。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现在想来心头还为之一笑,赞叹人才果真是人才啊。

看来无论古今的考生都会采取特殊方式应对考试。这也难怪,考试总是会牵扯诸多矛盾,利害关系更是复杂。今日尚且如此,古时更艰难。考官总会受到进士们的威胁,如果不听命与他们,不但自己多年的官位不保,家里人也会受到无辜的牵连。结果不少官员因此被陷害入狱或者调离。

这是落魄者的遭遇,自然还有“胜利者”的欣喜。考生们及第当天,要向曾经提拔自己的考官进行叩谢,这时候的考官们真是春风得意,看着同朝为官的同僚投来羡慕的目光,听着考生们频频的致谢以及各方人士的溢美之词,收到价值连城的贺礼和金银,感叹人生得意。这时候他们早已忘记如今的一切是如何昧着良心所得,为了求荣而将尊严置之度外,甚至当初颜面扫地,在一介书生面前卑躬屈膝的怂样如今也飞到九霄云外。或许他们手捧珠光宝气,眼珠子里写着大富大贵,嘴角流着口水,睡梦中梦见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还不忘嘲讽那些为了气节被放逐,被贬谪的有志之士。笑他们的迂腐,愚蠢,同时笑自己的睿智。

被科考害的失去官位,受科考而得以荣华。这都只是某个方面。除此之外,考官们的文化水平也是格外重要。有个小例子,有位考生看到两棵树中有一口井这个现象,便牢记于心。考试时候没有例证便随口说“自两槐夹井以来”,考官看到此不知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又不好意思询问旁人,便在卷子上写下例证新颖等评语,这位考生竟然无意间成为解元。我们常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总是读不完的。精力再充沛的人也只能在某几个感兴趣的知识范畴内通晓,绝不可能面面知晓。考官也是如此。不少考生文中所写的诗词,可能考官们并未涉及。这时候若是表明实情,不免有些丢失颜面。可若是不说,万一被同僚发现失误之处,将会落人话柄,遭人耻笑,真是两难。考官也是凡人,让他们必须万事皆同,这太不公平,况且也不可能做到。

科举的弊端真是不少,难怪会走向败落。最重要的则是内容的无用。所考的竟是些个治国无用的题目,很难选拔出人才不说,还闹出不少笑话。有一考生在回答“项羽拿破仑论”时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看来这位考生并不认识西方的拿破仑是何许人也,自以为这是在说项羽的力气很大,能够拿起破轮子。类似这样的考题有何用呢?专门在误导考生。科举考试有议论题和基础题两类。基础题则是诗词歌赋,而议论就是针对当前国家面临的问题谈些解决办法或是心得体会。诗词歌赋固然重要,但背诵毕竟无法检测出一个人思维的能力。但背诵却是最公平的考题,对错只有一种判断准则。议论固然内容丰富,给考生们的发挥空间极大,可若是考生与考官的思维正直对立,也许一篇好文,也会流失。如此说来,只有进行彻底否定才是正确的法则。

科考早已过去很多年,我们如今的考试也依稀能看见当年科考的影子。历史总是有惊人的重复,存在于历史中的每个细节也是如此。应试教育存在弊端,却是唯一较为公平的手段。无论考生,考官还是每个社会人,都能够制定各自的评价准则。可现实中究竟采取哪一种作为时代的标杆,还需要进行长远的检验。站在应试之外来看科考或是高考,它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没有考试的存在,将会失去更多人才。这是一种选拔的形式,可又不得不承认,我们都曾为了这个形式而存活。没有人不渴望通过这样一个哪怕不够公平的方式获得成功,既然它能引发广大学子的热情和为之奋斗的信念,至少证明还有存在的价值。至于弊端,凡事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唯有且行且改变。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6

近几天拜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作品集受益匪浅,其中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见解让我顿时觉得眼界开阔。对科举制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一看到科举制度是从探索期——辉煌期——没落期的曲线发展变化。从另一方面看由人性化——理性化——非人性化的发展。至于说打到孔夫子就是打到了科举制度的的说法我很不敢苟同,我认为这其实是冤枉好人了。再次,从古至今圣人无几,芸芸众生都为生存机关算尽,危急时候更是违背道德和良知。

先是世袭制度。这种方法是我国奴隶社会种采用的办法,后来在封建社会中也局部实行,称为“恩萌”。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后来是汉代“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但是还不算正规。到了三国时候就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国家委派专门的选拔官吏“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价为九个等级。这些可以看成是科举制度的探索期。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余秋雨老师认为:“科举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我很是赞同。开放以后问题就出现了。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是对商人的轻视。不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限制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几乎所有人涌向科举考试,一时间竞争激烈就可想而知了。又刻意宣传和烘托进士及第的虚荣心和地位。更给人留下了非参加科举不足以的到世人认同的地步。这是科举制度的辉煌期,也为他的没落留下伏笔。

科举中也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但是我认为那不是科举之功劳。科举制度考试内容越来越单一,到最后竟然出现了八股文。到这个时候科举考试意义已经不大了。不尽是一种人才浪费,还造就了很大的人才缺口,国家发展步幅艰难。与列强的交锋让我们彻底的惊醒,看到科举制度已经是垂老之年,作为一个被器重了千年的臣子也在人们的不满声中悄悄离去。

从隋唐以来科举制度中有允许自荐的规定,其实是很值得后人借鉴和赞扬的。对考生偶尔的作弊行为惩罚也不是那么严厉。我称这段时间是人性化时期。到后来推荐已经不允许了,但是还不至于说让监考老师关在贡院不让出门,还不至于说阅卷时候不让看考生姓名。于是科举变的理性了。再后来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而且对作弊考生可能是处死,也可能是流放,而且是株连九族。走向了非人性化的道路。

可是我要说罪不在“科举”,在当时的社会制度黑暗;在于科举制度内容的局限:在与对科举外其它事业的轻视;在于人性中原始本性的丑陋。我在这里只能为科举制度感到悲哀,为孔夫子的大起大落感到无奈。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7

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余秋雨老师所作《十万进士》一文,想写些感受,留下点记忆。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的中心是科举制。从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采用的世袭制,即上一代做官,下一代继而接着做下去,终因智慧无法遗传以及继承者无法效仿先辈们有效的利用手中权力,导致递交时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降低,政治控制力被削弱而由“养士”所替代。所谓养士,则是君主将文采韬略极为优秀的人才招揽起来,需要录用时再从中选择合适的推荐去做官。这种方式固然令胸怀报国之志的才子们纷纷向往之,但总归这些食客与豢养者并无血缘关系,却深得重用,不得不受制于人,在管理制度上又免不了要听命于人,使得处事后的效果大大折扣。不得已顺次而生的`是察举制,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但各级官员选拔人才的标准因人而异,免不了会导致小才任大职或者大才任小职的情况。继而被九品中正代替。九品中正制把推荐人物分为九个等级。由等级的大小来决定官位的高低,使得官位制度渐渐走向有序。而随着时间,这种制度的弊端渐渐暴露。负责选拔官吏的官员们手握重权,他们心中有一把标尺,被选者往往由这把标尺来划定自己所处之地,因而引发才子们全部被贵族笼络,朝廷丧失选拔的公平性。就这样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出现避免了贵族势力在官吏上的霸占,使得普通平民百姓皆能凭借一己之力造福一方水土。

科举制的出现历经无数次的波折,尽管它的自身还存在着诸多弊端,但毕竟这是随着历史的实践而检验出来比较符合客观存在的选举制度。

科举制被西方传教士大为赞叹,认为这是一种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而余秋雨老师则认为他们只是肤浅的进行考察,只是粗略的瞭望了一下科举制的程序和规则,未能窥觊深潜的隐患。科举制时常被加入太多的装饰和渲染因而显得不够纯粹。进士们先要拜谢考官,参谒宰相,然后游赏曲江,参加各种宴会,还要在雁塔题名,看杂耍戏场,果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细细想来,这样厚重的犒赏,哪怕是铁石心肠之人,被如此折腾一番,怕也会暂时忘记这十年寒窗苦,致使原本高贵纯净的心灵淹没在世俗的大染缸中,丧失继续奋斗的动力。这是考上之人的春风得意,那些不幸落地之人呢?则更加令我们惋惜,又有些许可怜。他们耳畔听着街道传来的阵阵敲锣打鼓声,眼里看尽中榜者脸上得意洋洋的神色,心中已经是万般苦涩。可哪知社会上人人都带着有色眼镜,昨日未发榜之时还被看做是天神小心供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今日榜单落下,一经失意人,众人皆不再拼命献殷勤,而是个个变得人五人六,对落榜者要来喝去,满嘴是些个不着边际的讽刺嘲弄,实在可恨。落榜者们不仅要默默安抚备受折磨的心灵还要忍受自尊心被践踏的悲剧。若是换个洒脱的,或者还能一笑置之,找个偏僻无人的角落痛苦一场然后接着卧薪尝胆,把旁人的废话当做耳边风也就罢了。可谁知不光旁人接二连三的打击,就连家人也跟着一起扔下无数个沉重包袱,这让瘦弱的书生们如何接招。

有这样一个记载,一个姓杜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寄来的诗“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读来不禁令人心寒。只因考试未中,家人就觉得无比丢人。连回自己家也要等到夜幕降临,四面无人之时。这真是莫大的屈辱。试想如今的各种重要考试若是和科举考试带来同等的结局,那将又是现代人的悲哀。还有一记载,有位落榜者的妻子在与亲朋好友聚会时,因旁人误传自己丈夫名落孙山,羞愧的不得不用一块帷幕遮丑,以示见不得人。哪知宴会当中,快马加鞭传来消息,她丈夫及第了,话音未落只见那女子迅速将帷幕掀开,得意洋洋的样子,与几秒钟前那副悲催的神色判若两人。真是很滑稽。

说及第者没有范进中举一样夸张,也不差一二。中榜者有的万分兴奋,马上邀约去各大酒楼庆贺,摆脱书中的一切,大有笑傲江湖之态;有的走进青楼,寻找精神上的共鸣。古时的妓女们并不只是靠年轻美貌来赚钱营生,她们中却又才华横溢之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与那深宅大院里久居的书香世家小姐相比。进士们愿意同这些红颜知己谈天论地,在那书杳杳,梦悠悠的小天地里别有一番滋味。于是彼此有情有义,能否成为伴侣另当别论,至少各自享有灵魂上的平等;有的因知道自己即将被朝廷重用而向职位等级高的官员进行索取,要么就是爵位要么就是家眷。被索要者心中也是万般无奈,若是同意这类肆无忌惮的“搜刮掠夺”不但丢了面子也便宜了小人。若是不答应,那不日这类人自是要获得高官厚禄的,到时候再被以此来威胁岂不死的更惨。所以他们的态度我想众所周知;有的则像是没事人一样。真不知这类人是真的心中被磨砺的不再起波澜,完全领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还是佯装出来,做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形象,以谋求更多关注。我想凡是凭借自身才华高中者,绝不可能如此平静,因为不少中榜者早已经在发榜前就得知自己一定能中,若是这样,那便大可不必装出喜极而泣的样子。

余秋雨老师还分析了科举制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里痼疾。主要包括:其一伺机心理。即面对不知何时而来的机会伺机等待。其二骑墙态势。即在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在两者之间游离徘徊,不知该停泊在何处。其三矫情倾向。科举把读书当做手段,把做官当做目的。科举的成败关系到家族伦理的全部荣誉,以致于很多人因失败而不敢回家。久而久之将会产生矫情和自私。在这样一种靠进士与否来判定人才的社会,自然会导致人格和心里上的不健康,考生们背负着过重的压力,社会却不为这些压力买单反而要加的更重更沉。努力奋斗者不能取得功名,而坐享其成这却欣然乐淘与市井间,这的确令人心气难平。不健康的现状将感染社会,社会又加深这些污垢,久而久之,恶性循环,科举制也该走向尾声。

每个产生一段时期的制度总是会渐渐暴露出问题,科举制也是如此。首先则是科举考试往往与推荐结合在一起。我们今日所熟悉的杜牧和李商隐皆是在未考前被推荐而最终及第。若说这有失公平,也不为过。但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则是要为朝廷选拔人才。年年参加科考的人数之多,考官们面对成批的考卷,根本不可能耐下心来细细斟酌推敲,就有可能遗失人才。当年所考的题目也未必正中考生们下怀,若仅凭一次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未免过于绝对。那么提前来推荐某位真人才确实要比白白流失强百倍。杜牧正是凭借《阿房宫赋》征服了考官,我们今日读来这篇文章的确是佳作,而杜牧也确实是人才。若不是推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名落孙山。除了推荐,考生们还可以进行自荐。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呈给主考官,作为被选拔的根据之一。皮日休,白居易正是通过自荐来证明自己。有趣的是白居易在给考官的自荐书里写的十分谦卑,没有一句过分夸耀的言辞。可呈上的杂文二十篇,诗一百首已经证明一切。

这种考前与主考官进行交流归根结底不算光明磊落,逐渐被控制。之后的科考,考官在考前几十天就被关进密室,不得与外界有所交流。细细比较,真与当今的高考很像。只是时代不同,如今高考的地位自是没有科考那般重要,所考的内容也进行大量创新,只是唯一不变的莫过于考生们一颗希望高中的心。

推荐与自荐虽然制止住,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弊又是另一番景象。考生们将所作内容藏匿在各个角落,甚至是写在衬衣里。不仅如此,找人当枪手也是办法之一。诗人温庭筠就是个高超的枪手。据说在考官们紧盯之下,他依旧帮着八个考生完成了考卷。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现在想来心头还为之一笑,赞叹人才果真是人才啊。

看来无论古今的考生都会采取特殊方式应对考试。这也难怪,考试总是会牵扯诸多矛盾,利害关系更是复杂。今日尚且如此,古时更艰难。考官总会受到进士们的威胁,如果不听命与他们,不但自己多年的官位不保,家里人也会受到无辜的牵连。结果不少官员因此被陷害入狱或者调离。

这是落魄者的遭遇,自然还有“胜利者”的欣喜。考生们及第当天,要向曾经提拔自己的考官进行叩谢,这时候的考官们真是春风得意,看着同朝为官的同僚投来羡慕的目光,听着考生们频频的致谢以及各方人士的溢美之词,收到价值连城的贺礼和金银,感叹人生得意。这时候他们早已忘记如今的一切是如何昧着良心所得,为了求荣而将尊严置之度外,甚至当初颜面扫地,在一介书生面前卑躬屈膝的怂样如今也飞到九霄云外。或许他们手捧珠光宝气,眼珠子里写着大富大贵,嘴角流着口水,睡梦中梦见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还不忘嘲讽那些为了气节被放逐,被贬谪的有志之士。笑他们的迂腐,愚蠢,同时笑自己的睿智。

被科考害的失去官位,受科考而得以荣华。这都只是某个方面。除此之外,考官们的文化水平也是格外重要。有个小例子,有位考生看到两棵树中有一口井这个现象,便牢记于心。考试时候没有例证便随口说“自两槐夹井以来”,考官看到此不知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又不好意思询问旁人,便在卷子上写下例证新颖等评语,这位考生竟然无意间成为解元。我们常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总是读不完的。精力再充沛的人也只能在某几个感兴趣的知识范畴内通晓,绝不可能面面知晓。考官也是如此。不少考生文中所写的诗词,可能考官们并未涉及。这时候若是表明实情,不免有些丢失颜面。可若是不说,万一被同僚发现失误之处,将会落人话柄,遭人耻笑,真是两难。考官也是凡人,让他们必须万事皆同,这太不公平,况且也不可能做到。

科举的弊端真是不少,难怪会走向败落。最重要的则是内容的无用。所考的竟是些个治国无用的题目,很难选拔出人才不说,还闹出不少笑话。有一考生在回答“项羽拿破仑论”时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看来这位考生并不认识西方的拿破仑是何许人也,自以为这是在说项羽的力气很大,能够拿起破轮子。类似这样的考题有何用呢?专门在误导考生。科举考试有议论题和基础题两类。基础题则是诗词歌赋,而议论就是针对当前国家面临的问题谈些解决办法或是心得体会。诗词歌赋固然重要,但背诵毕竟无法检测出一个人思维的能力。但背诵却是最公平的考题,对错只有一种判断准则。议论固然内容丰富,给考生们的发挥空间极大,可若是考生与考官的思维正直对立,也许一篇好文,也会流失。如此说来,只有进行彻底否定才是正确的法则。

科考早已过去很多年,我们如今的考试也依稀能看见当年科考的影子。历史总是有惊人的重复,存在于历史中的每个细节也是如此。应试教育存在弊端,却是唯一较为公平的手段。无论考生,考官还是每个社会人,都能够制定各自的评价准则。可现实中究竟采取哪一种作为时代的标杆,还需要进行长远的检验。站在应试之外来看科考或是高考,它都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没有考试的存在,将会失去更多人才。这是一种选拔的形式,可又不得不承认,我们都曾为了这个形式而存活。没有人不渴望通过这样一个哪怕不够公平的方式获得成功,既然它能引发广大学子的热情和为之奋斗的信念,至少证明还有存在的价值。至于弊端,凡事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唯有且行且改变。

十万进士的读后感 篇8

科举制度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里痼疾和人格遗传。

其一便是伺机心理:面对那些很多人不情愿放弃的显然是被放大了的机会,苦熬,承受困厄与屈辱,早已成为一种被充分肯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当有一天及第,那种憋了那么久,终于报仇雪恨般涌出来的强烈翻身感,常常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在“隐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隐忍”,然而也是这种感觉,常常让人在及第后丧失了之前那么一个谦恭的自我,而变的嚣张起来。“终于熬出头了”、这句话在中国人身上,往往可能是对自己多年努力的一种评价,也可能是对那些曾经有过于自己的人的挑衅的开始。所有的一切,大致都是来自于,一种从第一天读书开始,就并不追求自然渐进,而企盼一朝发迹的扭曲的社会心里。

其二,骑墙态势,中国读书人多数是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两头牵连,都不着边际,难以落地。及第之后便能处置行政,裁断诉讼?调停钱粮,管束赋税?他们或许根本就不具备协调组织能力。然而作为文人和书生呢,大部分的人自从与文化接触开始,便是为了通过科举而做官,素日人生感触往往与落第入仕有关,一旦及第,吟咏又成了一种手段与消遣,以便在官吏间互相唱和,在民众间,加以点缀。在文人与官吏间,皆无以定位,不着边际,无所谓政治品格,也无所谓文化良知,于是在中国,常常也会因为百无一用而变的百无禁忌,虽萎弱却圆通,圆通在没有支点的无所作为中。

其三,矫情倾向。科举的成败关及家庭的全部荣誉,于是因此,家庭伦理的亲情牵累也就必须顾全大局,暂时分割,奉献给那种没有期限的苦读、别离和期待。这本身就是一种与文化相矛盾的了。那些未及第而不敢回家的读书人,可以置年迈的双亲于不顾,可以将新婚的妻子扔于乡间,只怕面子不好看,这样的科举显然开始与正常的人情格格不入,开始可能是出于无奈,但在这种无奈中必然会滋生出矫情与自私。这便是决策者怎么也洞悉不透彻的弊端,一种制度,倘若要以损害多方面的正常人情为代价,那么它就不会长久是一种良性的社会存在。而这种对人性,亲情,面子,荣誉扭曲的社会存在,消消停停了千余年,甚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当年唐代新及第的不少进士,一高兴就到长安平康里的妓院玩乐,却常常发现这些妓女才貌双全,在诗文修养,历史知识,人物评价各方面不比自己差,只是她们没有资格参加科举,面对这些妓女,新科进士多年苦求,一朝得意的全部内容都立即褪色,唯一剩下的优越只不过自己是个男人。长久下去看似,官方,有着规范制度的科举,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麻烦,开始像是一屋子喝醉酒的人,谁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醉了,只是那些物品的摇晃与倾斜。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奔着荣誉与面子,乃至于抛妻弃子,而乐此不疲,毕竟少年及第者少。

读了这些,抄了这些,又写了一些,并不是否定批判科举,只是跟随着先生探究,科举在一定程度上,对一部分中国人格的弊病所造成的长久影响。方面一加的主观内容较多,方面二与方面三,是在匆匆中,摘自先生之文,以便自己以后继续感悟,还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