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
二、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机械的地画,这就势必造成美术教育上的偏差。
学生在参加美术活动中,基本素质是:1感知,2愿望,3动作活动,4再现能力。这四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不可缺一,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兴趣、培养愿望为抓手,同时全面照顾,使各个因素都向着积极方向和谐发展。
这几年,我根据上述思想,以提高欲望、提高自信心为主要目标,把愿望与感知、动作活动、再现能力有机结合,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绝大多数儿童都喜欢上美术课,有的说: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当画画老师。有的升到高年级的学生遇见了总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教我们美术课?同时,他们作品上的创造能力与绘画技能有明显提高,构思比较新、奇,色彩较鲜艳,形态表现较富童趣。
下面,我就具体做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
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材上,我采取了三种做法。
1.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使临摹教材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而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临摹。临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学画方法,一种踩在巨人肩上上楼的好方法,确能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登堂入室,但也带来不少弊端:思维受束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我认为应拓宽临摹概念,以原作为主,但可取舍。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色彩亦可加以变化,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创造天地,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舒展的可能,并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补充生动有趣的情境添画,找错改画。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如《狐狸和鸡》《小鸭子学游泳》《后悔也来不及》《摘草莓的小姑娘》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了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可采用故事画,也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空缺一张,要求补上),我在启发学生作想象画的时候,启发学生做到:(1)范围往广处想;(2)题材往新处想;(3)构思往妙处想;(4)构图往巧处想。儿童画就本意来说,是为了用自己的画表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儿童画,也可称为儿童意愿画,这种意愿画有很大的创造性,充分展示了儿童扩散性思维的发展程度。
在找错改画中,我故意画错,让小朋友找出错处,在学生哈哈大笑中改正。例:《小鸭子学游泳》一课,我把小鸭子的嘴画成小鸡的嘴,学生一下发现错了,说小鸡的嘴才是尖尖的,而小鸭的嘴是扁扁的,通过形象的描述,学生很容易掌握基本特征,并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3.设计生动有味的画题,以吸引注意,激发意愿,突出教育主题。
例如,《熊猫的故事》和《后悔也来不及了》,虽然讲述的.都是说熊猫因不注意保护眼睛变成近视这样一个故事,要求学生画熊猫在太阳底下看书影响视力这样一个画面,前者似开门见山,却不适合低年级,而后者似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谁后悔呀,后悔什么呀?无形中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题上来,激发了兴趣和作画的愿望,使儿童追求完美的表现形式。
二、讲解、示范注意形象性,趣味性。
美术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讲解、示范,运用这些方法时,必须注意趣味性、形象性。
1.我在讲解示范时,语言注意儿童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纳。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讲解时,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还要熟悉儿童语言,掌握儿童的语言特点。对儿童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要加以解释:例:小学生对书中的横线竖线不大理解,我就说:站着的线叫竖线,躺着的线叫横线。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同时,根据儿童比较喜欢用重叠字,我在讲解各种动物特征时,多用诸如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胖胖的身体等,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更适于他们依靠表象作画的特点。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我就顺其童心,常编一些和内容有关的谜语儿歌,加深所画物体的印象,如:一年级课本中的《快乐的小鸟》,我把小鸟的特征归结为一首儿歌:小鸟小鸟,圆头圆脑,嘴巴尖尖,身体半圆,翅膀尾巴像三角;小鸟小鸟,圆头圆脑,快快乐乐,自由飞翔。这样,小朋友就画出了小鸟的形态了。
2.各种示范形式交替运用。
美术课中的示范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示范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表演示范。对所画物体作仔细描绘并加以说明,例:在教《花瓶设计》一课时,我先对花瓶作了介绍(形、色、花纹),然后在板上进行表演,使学生对画法及过程一目了然。
领画示范。根据低年级特点,我画一部分,学生跟我画,我画完,学生也画完。这方法主要在教较难的内容,和新生时采用,一般不多用。
学生参与示范。师生合作,共同作画,学生较能掌握操作过程与技能。
三、为学生作画创设气氛。
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谐优美的创作气氛,能使学生进入创造佳境。具体做法是:
1.教师以情景角色,朋友身份,真诚信任的态度进行巡回指导,为学生创作服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作画的能力有多种层次。我分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好的鼓励独立,创新更上一层楼;对中等水平的鼓励进一步提高,给与适当指导;基础差的采取迎合的态度,以鼓励为主。
2.恰当运用音乐艺术,使儿童创作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活动,更好的提高作画水平。
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轻松愉快的音乐,学生得以感染,在音乐声中想象,在无形中受以启发,画起来更有劲,有利于技能表现和创造性发挥。
四、知情结合,情意交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知情结合。即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画知识技能与激发其绘画愿望相结合。
如每节课5分钟的简单画练习,引导学生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变化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变化种种表情等。从动物扩展到人物的表情变化。
2.所谓情意交替。指把凭借兴趣作画和意志努力作画过程相交替。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当小老师,或者改变一下一成不变的师生关系。如《服务公司招生考试》《服装设计一课》,我一改老师身份,以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学生作为招聘对象,学生在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中积极性得以提高,并产生竞争意识。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绘画,努力画好。到一定程度,再调节兴趣,使小朋友始终保持浓厚的作画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机械的地画,这就势必造成美术教育上的偏差。
学生在参加美术活动中,基本素质是:1感知,2愿望,3动作活动,4再现能力。这四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不可缺一,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兴趣、培养愿望为抓手,同时全面照顾,使各个因素都向着积极方向和谐发展。
这几年,我根据上述思想,以提高欲望、提高自信心为主要目标,把愿望与感知、动作活动、再现能力有机结合,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绝大多数儿童都喜欢上美术课,有的说: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当画画老师。有的升到高年级的学生遇见了总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教我们美术课?同时,他们作品上的创造能力与绘画技能有明显提高,构思比较新、奇,色彩较鲜艳,形态表现较富童趣。
下面,我就具体做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
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材上,我采取了三种做法。
1.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使临摹教材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而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临摹。临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学画方法,一种踩在巨人肩上上楼的好方法,确能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登堂入室,但也带来不少弊端:思维受束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我认为应拓宽临摹概念,以原作为主,但可取舍。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色彩亦可加以变化,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创造天地,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舒展的可能,并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补充生动有趣的情境添画,找错改画。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如《狐狸和鸡》《小鸭子学游泳》《后悔也来不及》《摘草莓的小姑娘》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了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可采用故事画,也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空缺一张,要求补上),我在启发学生作想象画的时候,启发学生做到:(1)范围往广处想;(2)题材往新处想;(3)构思往妙处想;(4)构图往巧处想。儿童画就本意来说,是为了用自己的画表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儿童画,也可称为儿童意愿画,这种意愿画有很大的创造性,充分展示了儿童扩散性思维的发展程度。
在找错改画中,我故意画错,让小朋友找出错处,在学生哈哈大笑中改正。例:《小鸭子学游泳》一课,我把小鸭子的嘴画成小鸡的嘴,学生一下发现错了,说小鸡的嘴才是尖尖的',而小鸭的嘴是扁扁的,通过形象的描述,学生很容易掌握基本特征,并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3.设计生动有味的画题,以吸引注意,激发意愿,突出教育主题。
例如,《熊猫的故事》和《后悔也来不及了》,虽然讲述的都是说熊猫因不注意保护眼睛变成近视这样一个故事,要求学生画熊猫在太阳底下看书影响视力这样一个画面,前者似开门见山,却不适合低年级,而后者似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谁后悔呀,后悔什么呀?无形中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题上来,激发了兴趣和作画的愿望,使儿童追求完美的表现形式。
二、讲解、示范注意形象性,趣味性。
美术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讲解、示范,运用这些方法时,必须注意趣味性、形象性。
1.我在讲解示范时,语言注意儿童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纳。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讲解时,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还要熟悉儿童语言,掌握儿童的语言特点。对儿童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要加以解释:例:小学生对书中的横线竖线不大理解,我就说:站着的线叫竖线,躺着的线叫横线。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同时,根据儿童比较喜欢用重叠字,我在讲解各种动物特征时,多用诸如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胖胖的身体等,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更适于他们依靠表象作画的特点。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我就顺其童心,常编一些和内容有关的谜语儿歌,加深所画物体的印象,如:一年级课本中的《快乐的小鸟》,我把小鸟的特征归结为一首儿歌:小鸟小鸟,圆头圆脑,嘴巴尖尖,身体半圆,翅膀尾巴像三角;小鸟小鸟,圆头圆脑,快快乐乐,自由飞翔。这样,小朋友就画出了小鸟的形态了。
2.各种示范形式交替运用。
美术课中的示范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示范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表演示范。对所画物体作仔细描绘并加以说明,例:在教《花瓶设计》一课时,我先对花瓶作了介绍(形、色、花纹),然后在板上进行表演,使学生对画法及过程一目了然。
领画示范。根据低年级特点,我画一部分,学生跟我画,我画完,学生也画完。这方法主要在教较难的内容,和新生时采用,一般不多用。
学生参与示范。师生合作,共同作画,学生较能掌握操作过程与技能。
三、为学生作画创设气氛。
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谐优美的创作气氛,能使学生进入创造佳境。具体做法是:
1.教师以情景角色,朋友身份,真诚信任的态度进行巡回指导,为学生创作服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作画的能力有多种层次。我分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好的鼓励独立,创新更上一层楼;对中等水平的鼓励进一步提高,给与适当指导;基础差的采取迎合的态度,以鼓励为主。
2.恰当运用音乐艺术,使儿童创作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活动,更好的提高作画水平。
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轻松愉快的音乐,学生得以感染,在音乐声中想象,在无形中受以启发,画起来更有劲,有利于技能表现和创造性发挥。
四、知情结合,情意交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知情结合。即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画知识技能与激发其绘画愿望相结合。
如每节课5分钟的简单画练习,引导学生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变化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变化种种表情等。从动物扩展到人物的表情变化。
2.所谓情意交替。指把凭借兴趣作画和意志努力作画过程相交替。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当小老师,或者改变一下一成不变的师生关系。如《服务公司招生考试》《服装设计一课》,我一改老师身份,以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学生作为招聘对象,学生在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中积极性得以提高,并产生竞争意识。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绘画,努力画好。到一定程度,再调节兴趣,使小朋友始终保持浓厚的作画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