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2024/09/24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

爱永远是好的,家永远是温暖的,这是我之前心里的定见。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广泛存在的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读之让我对爱和家的.功能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知。

父母、夫妻、亲子,这些最亲近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似乎每个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处,但说实话并不一定科学,很多时候属于当局者迷的状态,即使蕴藏着很大隐患,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指导,也根本察觉不到,更不用说找到问题的病根对症下药了。

本书的长处就在于将常见的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问题展现出来,让我们明白很多严重后果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为很多问题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为很多时候需要从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和视角观察与理解。通常,恋人或夫妻之间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间闹矛盾也罢,更多的是纠结于一时一事,很少有人会想那么多那么深,对于对方的不讲道理和无理取闹,往往是难以理解、徒然助长火气。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完全不同,再面对类似问题时,至少心里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处理的方法,不至于只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这些知识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家庭成员,或者任家人处置的话,爱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家也确实会伤人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

这是一本很柔软的书,武志红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剖析,娓娓道来,直指人心,真实得让我不敢去面对。

婴儿: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哭喊是婴儿试探的信号: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爱能抚平伤口: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也找到了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总是迷茫,总是无力,总是没有激情,找不到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每天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得过且过,总是容易困,总是容易乏力。我之前认为我是睡不够的原因,但是休息的时候我一天就算睡12个小时,或者一整天躺在床上,也充电不够,总觉得身体中缺少了一种能力,像是被符咒封印了自己的活力,看完武志红老师的分析之后,我深切地明白了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假自我,我的身体服务于别人,服务于别人的安排,服务于别人的评价,从别人的眼光和话语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把自己内心原始的欲望和生命力压下去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该由自己去争取,看起来平静如水,实则没有活力没有欲望,为了他们的想法和心情而活,所以我反应迟钝,因为我的身体和灵魂是分家的,并将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

假自我者,仍在寻求为真自我留一块纯净天地,常用的办法是,他的真自我与哲学、理论或纯粹精神结合在一起,完全不沾染卑俗的身体。但身体是真实的,身体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所以,这个纯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体的滋养,沦为虚幻。所以我消沉,我爱睡觉,因为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才能和这个真实的自我建立连接,我想,我建立真实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学会与家进行分离,尝试着自己独立去探索这个世界。

真实的自我告诉我不喜欢这种被掌控的生活,就连工作也是被掌控性非常强,身不由己地做很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思考很多事情的意义,却没有头绪,依旧按照这种畸形的体制运转下去,我必须花时间思考自己内心的婴儿是什么样子的,把真实的自我和身体建立链接,这样才能唤起我体内的能量,激发自己的活力,让生活不被绝望和抑郁所吞没。

了解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学着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看得见自己的力量,不要再做一个好人了,让自己内心中邪恶的力量被看见,活着也就更真实。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3

自己一直以为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多的读书,越来越多的思考,已经不太认同所谓传统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体的执行上,有时候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自己一直以来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觉得一定要改,而且,要有行动地改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有如下几点:

第一,婴幼儿时间的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太小了,也谈不上所谓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但是,陪伴也不仅仅只是每天陪在孩子身边就行了。中国的一大特点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这是广大中国农村的特色。

城市里的工薪人员,可能要好点,至少下班回家能陪陪孩子。所以,对于农村的父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能陪伴孩子成长,书中强调,特别是孩子在3岁内,一定要有妈妈的全程陪伴成长。

光是陪伴还不行,还要能做到足够好的妈妈与原始母爱贯注,妈妈能非常敏感,能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类似于“心灵感应”的交流。这样就会让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非常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应该比农村的父母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吧。陪伴孩子的成长,可不仅仅就是一直在孩子身边,而是要“用心”去陪伴。对于这点,我个人的思考是:高质量的陪伴。就是那怕我是一个月,两个月和孩子的分离,但是,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几天,都是用心在和孩子交流,也要比只是人在而心不在孩子身边的要好,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思考。

第二,青春期的教育。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都会出现一些叛逆,而这些叛逆,正是从小父母教育的问题导致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控制欲越强,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越强烈。

所以,从小就要学会,主动让孩子发挥,要引导孩子自主选择,独立思考,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而不是一味地去按着父母的意愿安排孩子做选择,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了孩子好。

青春期,要以引导、沟通、聊天为主,做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这点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就是权威的挑战,所以,真正要改变的是中国家长父母,而不是孩子。

第三,成年之后,应该尽早让其与自己分离,不要把孩子用爱的名义,拴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即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网络上被网友们吐槽的巨婴是如何产生的,就是以上三步都没有做好,一步一步地,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巨婴。

对于孩子,整部书,首先,以高质量的妈爱陪伴为主,其次,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要学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当孩子形成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后,很多的决定、选择,才不需要父母帮其完成,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独立成人”了。

书中也有了对于夫妻关系的描述,但是,主要还是以家庭教育中的孩子为主,特别是母亲这一角色对孩子成长的至关重要性,所以,这也导致了看完这本书的女性朋友们,都觉得太不公平了,感受养孩子、教育孩子都是母亲的事了。在我看来,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长,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只不过,本书是以母亲与孩子为主线来讲述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4

这周集中看这本书,现已读完。贯穿全书,好似在阐述中国社会的巨婴现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发展水平。那源于最原始的伤害,每个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婴儿水平,绝大多数的`爱与痛苦,都与原始的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婴儿时期妈妈角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即已成年,也在寻找一个无条件满足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而那个认为对的人,便是一个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几天跟弟弟陪妈妈去体检,那是因胆囊切除后多年的胃病,做胃镜前妈妈害怕的不得了,要选择无痛。当护士过来给她扎留置针的时候,吓得说疼吗?眼神还不住的投向我,我过来拥抱,让她不要紧张。妈妈依着我,好像撒娇不让扎针,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像个怕打针的孩子一样。回忆往事,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过分宠爱着我们,一点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时也曾诧异,没有多疼,那时妈妈说是心疼。后来终于明白妈妈在童年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没有母爱却坚强的长大。而现在,妈妈一方面对我们百般疼爱,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爱。此时真想走到妈妈身边,再给她一个拥抱。

从缺失的爱中成长起来,即使体格健全,心理仍是那个内在小孩,读的过程中,懂了许多,因为是心理书,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会有点坏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内化能量很重要,认识自己,没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拥抱自己才能内化这部分的能量,告别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5

中国人是不善于给予爱和表达爱的。

“缺爱”成了万恶之源。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三岁看老”,的确一个人五岁之前和父母的相处关系为ta以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会朝着健康的各种关系发展,即使遇到各种变故,也较容易面对;缺乏爱和关注,长期和母亲分离,与社会各方面的链接就会就比较脆弱,较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人人之间,都要关注对方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共情,就是我体会到了你的体会,痛苦着你的痛苦。这样倾诉一方或是问题一方才会感觉到被理解,被支持,被爱。不要以你以为对的方式或是解释或是社会公认的对的方式去“强迫”对方接受你的爱和付出。这样就会像,一只兔子爱上一只猫,它天天给猫胡萝卜吃,但是猫却越来越疏远它,兔子还委屈的哭诉,“我把自己最爱吃的都给了它,我难道还不够爱它吗?”所以爱要用对方式方法,不要一方面的想当然。

方式不对,孩子会叛逆,夫妻会反目,朋友会疏离。

所以要给予爱,要让爱流通。要让母婴关系健康正常,要让中国家庭关系和谐美好。

读了本书会让人开始认识自己,探究生活问题根源,解析当下中国家庭很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童年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现在和未来却可以在我们有意识的关注下悄然改变。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6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托尔斯泰如是说。家庭本应是爱的港湾,为何却是诸多不幸萌芽的温床。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细致入微地揭示出许多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用温暖的文字走进当下读者的心,带领众多读者一起踏上自我疗愈与追求幸福的旅程!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了解到作者笔下许多家庭矛盾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他的文字也教我走出“假爱”的陷阱,以真爱之名,驶进家的港湾!

走出“溺爱”的陷阱,给孩子适当的爱。“表面上看,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溺爱看起来是给予者无私地奉献爱,实则给孩子的是假爱!溺爱是爱吗?比起爱孩子,可能溺爱者更爱自己。

在百度百科上查询溺爱的概念: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通常是父母溺爱子女。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通过溺爱的概念便知,溺爱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如此说来,溺爱还是爱吗?爱孩子,会愿意伤害孩子吗?溺爱的伤害可能过于隐性,换言之,爱孩子会愿意对他身体造成伤害吗?只不过心理伤害的表现过于隐性,或者有延迟,所以总是被人忽视。

就像许多被溺爱的孩子,被娇惯之后,变得十分放肆,根本不把家长说的话放在眼里!之前有个妈妈向我吐槽道,她叫儿子起床,儿子威胁手机给了就起床。这个妈妈就把手机给他。他平时也对妈妈大呼小叫,***妈完全招架不住他。我说是不是你平日里太凶,所以他完全不听你的呢?她说,不是太凶,是太软弱了。万事有因必有果,问题孩子背后总是有问题父母。,

爱孩子,要基于孩子的需要,给孩子他所需要的爱,而不是成人未经审视孩子的需求,自认为孩子所需要的爱。感受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需要,就是最好的爱。

逃离错位的迷雾,给孩子应有的爱。“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No。1,这是家庭中的‘第一定律’”,对此我深表赞同!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常见的这两种问题,都和女性有关。也就是说丈夫的母亲把关注重心放在父亲身上,就不会来和儿媳妇“吃”儿子的醋,如果他母亲和父亲的夫妻关系不和谐,母亲便来儿子处寻找存在感,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如果该儿子和他妻子的关系不和谐,对他们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伤害。这就是夫妻关系在家庭中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家庭关系中,将夫妻关系置于首位,更有利于维系家庭的和谐!

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最爱,父母彼此才应该是对方的最爱!“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既然如此,给孩子应有的爱,把最爱给另一半,以免给孩子的爱令他窒息,也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

谨防“越位”的边界,给孩子需要的爱。“懂得真爱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习惯于溺爱的父母或者看不得孩子“受苦”,或者不愿意让孩子添乱,于是不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而是帮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父母做的多了,孩子做的就少了,锻炼的机会就少了,成长的平台也就小了。小时候面对的挑战,父母能够很容易帮孩子解决,而长大之后面对的挑战,比如人际关系等,父母又无能为力。小时候处理挑战的机会过少,就会导致长大后面对挑战束手无策。这是父母期望看到的吗?古人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给孩子需要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父母还要切记一点:一个孩子在16个月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远胜于他16岁、26岁或36岁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16个月大的孩子摔一跤哇哇大哭时的痛苦,远轻于一个26岁的孩子找工作、交朋友和谈恋爱时遇到挫折的痛苦。”成人眼里不足挂齿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要拿成人的尺子,去丈量孩子的世界!

这一点令如今初为人母的我,感到受益匪浅,庆幸遇见这本书,遇见这段话。现在吾儿彬彬八个多月,正是到处探索的时候,他不断切换爬、坐的姿势,试图解锁站的技能。他会有很多尝试,比如去拿远处的玩具等,就要让他自己去尝试,而不是把玩具拿到他身边,剥夺他爬的乐趣。多让他独立面对和处理,就是给他提供成长和锻炼的平台,如此才不算剥夺他成长的权利!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给孩子适当的爱,感受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应有的爱,维系家庭关系的和谐;给孩子需要的爱,让孩子在适当的时机得以成长。以爱之名,以真爱之名,为孩子的成长护航,带领孩子驶进家的港湾!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7

爱永远是好的,家永远是温暖的,这是我之前心里的定见。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广泛存在的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读之让我对爱和家的`功能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知。

父母、夫妻、亲子,这些最亲近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似乎每个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处,但说实话并不一定科学,很多时候属于当局者迷的状态,即使蕴藏着很大隐患,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指导,也根本察觉不到,更不用说找到问题的病根对症下药了。

本书的长处就在于将常见的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问题展现出来,让我们明白很多严重后果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为很多问题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为很多时候需要从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和视角观察与理解。通常,恋人或夫妻之间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间闹矛盾也罢,更多的是纠结于一时一事,很少有人会想那么多那么深,对于对方的不讲道理和无理取闹,往往是难以理解、徒然助长火气。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完全不同,再面对类似问题时,至少心里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处理的方法,不至于只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这些知识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家庭成员,或者任家人处置的话,爱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家也确实会伤人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8

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老师,他是中国很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我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读了三本他的书,分别是《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身体知道答案》、《为何家会伤人》,读完后,发现这三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咨询中的真实案例,换句话说,这都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就像是看一个个小故事一样,很易读,读完后通过武志红老师的专业讲解,我们能够发现案例中的心理问题,进而让自己在生活中避免这样的情况。

最近刚读完《为何家会伤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家庭中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生活矛盾,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有关于夫妻和孩子关系的,有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还有关于婆媳矛盾的。通过了解这些案例,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上,也许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谁对谁错,再加上武志红老师的专业心理讲解,对于这个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活矛盾就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本质问题,例如你觉得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妇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个困局的关键其实是丈夫,只有丈夫完全地站在媳妇这边,认清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第一原则,婆媳关系的矛盾才有可能化解。婆媳矛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婆婆在抢儿子,媳妇在抢老公,但儿子和老公都是一个人,这个时候男人必须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然家庭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看一个问题一定要看到始终,看到本质,如果仅仅看表面,仅仅看谁和谁发生了矛盾,仅仅看这个矛盾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你解决的方向都是错的。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上网,父母就去督促孩子,给孩子压力,不让他上网,但是却没有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始终,为什么孩子会去上网呢?或者说,父母为什么觉得上网不好呢?其实一步步思考下来,会发现,往往表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实则本质问题在父母身上,如果本质问题不能够解决,那么按照表面问题来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糟。

这本书是心理学畅销图书,但是我更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育儿书,现在太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认为这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孩子在小时候最需要的绝不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是心理问题的建设,当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那么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势必一生受益。所以,与其给孩子报辅导班,不如家长自己去读这本书,因为一个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是最重要的,能够给孩子最根本教育的不是辅导班,不是老师,而是家长你。

愿你我的孩子,都有能够被照亮的生命。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9

这周集中看这本书,现已读完。贯穿全书,好似在阐述中国社会的巨婴现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发展水平。那源于最原始的伤害,每个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婴儿水平,绝大多数的爱与痛苦,都与原始的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婴儿时期妈妈角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即已成年,也在寻找一个无条件满足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而那个认为对的人,便是一个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几天跟弟弟陪妈妈去体检,那是因胆囊切除后多年的胃病,做胃镜前妈妈害怕的不得了,要选择无痛。当护士过来给她扎留置针的时候,吓得说疼吗?眼神还不住的投向我,我过来拥抱,让她不要紧张。妈妈依着我,好像撒娇不让扎针,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像个怕打针的孩子一样。回忆往事,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过分宠爱着我们,一点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时也曾诧异,没有多疼,那时妈妈说是心疼。后来终于明白妈妈在童年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没有母爱却坚强的长大。而现在,妈妈一方面对我们百般疼爱,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爱。此时真想走到妈妈身边,再给她一个拥抱。

从缺失的爱中成长起来,即使体格健全,心理仍是那个内在小孩,读的过程中,懂了许多,因为是心理书,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会有点坏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内化能量很重要,认识自己,没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拥抱自己才能内化这部分的能量,告别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0

寒假在家时读了《为何家会伤人》,起初只是好奇,本以为心理学著作都是非常难懂,但没想越读越投入,本想还有没下一系列,没想学校就又为我们购买了《为何爱会伤人》,自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把现实的生活呈现在我的面前,反复读了很多次,给人的感觉深入骨髓。

本书的关键词在于: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修炼你的心。无论爱还是爱情,其实都和我们的童年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我们的自我都是在童年形成的,我们的潜意识是在童年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的一切最深层次心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童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原生家庭的问题。

当我们遭遇爱情的时候,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当我们陷入爱情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爱情当中其实是在重新寻找童年失落的,童年渴望的,童年珍惜的。当我们的爱情失败以后,当我们的婚姻遇到矛盾的'时候,当我们争吵,感觉结婚以后,对方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反思那最深层次的原因。

爱情的正确与否,关键不在于找到“正确”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将自己的内心修炼成“正确”的。其实爱情就是人生的一门功课,无论是失败,还是矛盾,都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童年,当你真正认识到原因的时候,你才真正通过了这门课程,于是无论你选择离婚,选择继续,还是选择改变自己,都是真正适合你的选择。

爱是因为我们是孤独的,都渴望靠近渴望亲密,可是当我们太亲密的时候,又容易被爱所吞没,消失了自我,所以爱是一种平衡,太远了,是一种伤害,太近了也是一种伤害,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分离伤害,而对于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来说,也容易产生吞没伤害,看看,我们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孩子,而且这些伤害往往都是以爱为名义进行的。爱其实很复杂很艰难,想要多年维系下来,的确是人生最大的一门功课。

我们都向往爱,都渴望爱,都追求爱,都寻找啊,可是却很少想到爱其实往往给我们带来很严重的伤害。尤其深爱时,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伟大,但其实是一种很深的自恋,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没有看到对方真实存在,而是自顾自地付出,他(她)的付出是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恋人的需要。这种伤害其实就是爱的阴影。

就拿父母来说吧,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们长达以后却很少有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对于恋人来说也是一样,在恋爱的时候,因为两个人并不在一起生活,看到的往往都是对方美好的一面,而一旦结婚,或者同居,就会发现爱其实是有阴影的,两个人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肯定会有矛盾,想要找一个和自己没有矛盾的人是不存在的,无论在恋爱中多么完美,多么幸福,生活在一起以后肯定会发现那种完美那种幸福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想象。

那么产生矛盾怎么办,这正是人生为我们设计的一项最重要的考试,是逃避吗?那么你永远也通不过,只有去面对,去思考,去反思自己,最后去改变自己,你才能够真正通过这场艰难的考试。

在爱中我们重新回到童年,在爱中我们可以治疗童年的创伤,在爱中我们认清了我们自己的面目,这才是爱真正的力量。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1

想到阅读这本书实在自己与妻子和孩子出现一系列矛盾的时候产生的欲望。开篇的内容直触自己的某些痛点,随着展开的文字,牵引着自己的思绪回忆童年到如今的一张张记忆图片。

童年时的自己没有任何抵抗的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影响到儿子出生的第三年。当自己借以不能让儿子长大后为一个胖父亲而感到羞愧的理由开始减肥,并减肥成功后。其实,后面实质的内容是内心对自卑感的觉醒,内在的幸运力量促使自己超越自卑,建立自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事实上无意识的真正脱离开了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链接。从而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我想在这一点,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从真正意义上的与父母分离开始的。

后续因为一些挫折让自己又开始真正的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从阅读听书开始,真正的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意识的去发掘成功和幸福背后的规律,探索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可以复制的成功学。通过了解宗教和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基于爱,通过感受的认知才会建立最健康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2

这是一本很柔软的书,武志红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剖析,娓娓道来,直指人心,真实得让我不敢去面对。

婴儿: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哭喊是婴儿试探的信号: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爱能抚平伤口: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也找到了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总是迷茫,总是无力,总是没有激情,找不到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每天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得过且过,总是容易困,总是容易乏力。我之前认为我是睡不够的原因,但是休息的时候我一天就算睡12个小时,或者一整天躺在床上,也充电不够,总觉得身体中缺少了一种能力,像是被符咒封印了自己的活力,看完武志红老师的分析之后,我深切地明白了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假自我,我的身体服务于别人,服务于别人的安排,服务于别人的评价,从别人的眼光和话语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把自己内心原始的欲望和生命力压下去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该由自己去争取,看起来平静如水,实则没有活力没有欲望,为了他们的想法和心情而活,所以我反应迟钝,因为我的身体和灵魂是分家的,并将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

假自我者,仍在寻求为真自我留一块纯净天地,常用的办法是,他的真自我与哲学、理论或纯粹精神结合在一起,完全不沾染卑俗的身体。但身体是真实的,身体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所以,这个纯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体的滋养,沦为虚幻。所以我消沉,我爱睡觉,因为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才能和这个真实的自我建立连接,我想,我建立真实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学会与家进行分离,尝试着自己独立去探索这个世界。

真实的自我告诉我不喜欢这种被掌控的生活,就连工作也是被掌控性非常强,身不由己地做很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思考很多事情的意义,却没有头绪,依旧按照这种畸形的体制运转下去,我必须花时间思考自己内心的婴儿是什么样子的,把真实的自我和身体建立链接,这样才能唤起我体内的能量,激发自己的活力,让生活不被绝望和抑郁所吞没。

了解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学着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看得见自己的力量,不要再做一个好人了,让自己内心中邪恶的力量被看见,活着也就更真实。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3

我是一口气看完的,我一直有个疑惑我为什么想要得到妈妈的爱。看完好像明白了。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

妈妈生下我以后家族再盖房子,当然妈妈肯定去干活去了。我呢就放在摇篮里,因为奶奶养了很多猪,我听妈妈说摇篮放在桌子上的。所以我小时候0到三岁应该是没有得到妈妈的关爱的,因为妈妈没时间。去干活去了。我跟弟弟相差三岁。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间其实还有个小孩子的,是个妹妹,送人没多久就去逝了。家族里呢,我好像是没有得到关爱,小时候也不爱去亲戚家走动。

看见了应该要和谐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后就很长时间就没找男朋友,我一直想着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才能有人喜欢我,才会有跟别人旗鼓相当。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想让家里变好,我花了十年的时间让家里兄弟姐们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对原生家庭的关系。但是我发现我姐姐找了一个比自己条件差的人时候我是气氛的,因为我觉得我姐应该找一个条件好些的。因为我姐在市里有房子。男的一无所有,还涨的不好看。我各种跟我妈妈闹,认为我妈妈并没有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

确实妈妈没读书,我觉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当我这样指责时,妈妈扔了一句,以后家里的事情你管,你去说,我不管了。我流泪了,又陷入了情绪中,想着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其实这里面有家庭关系的错位,我的'沟通问题。我把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到别人身上。我一直不断的跟自己说放下放下,分割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我想这就是成长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课。放下对原生家庭有责任的执念。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4

刚好今天生日,看完这本书,当然,可能未来需要再次阅读……

我对家庭的理解是真正跟父母在一起后才开始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最近一年多时间才开始的,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记忆中只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直到前年,我还会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生病了,但并没有人知道……梦里的那种绝望感,醒来还会觉得真实,然后哭上很久……尽管事实上是,很多次我生病了,我父母都很担心的陪在身边……

毕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跟哥哥嫂子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有经常有争吵,有不理解,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事实上我们大家都不熟悉的缘故,尽管我们是一家人,可是互相了解和认识,也真正的是大家住在一起,了解彼此后才发生的……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排……我们从小独立,但还好,我们现在还相信爱,因为爱一直存在……

但是,我也常在想,这样反着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是真的好?一个原本该独立面对的各种问题,现在都是家人扛着……

文末的那句话很好: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因为有家,因为有爱,可以无畏前行……大不了,从头来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5

一直都有这样的感受。看一部电视或者是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为内容的吸引,但在中间的过程中时,却是奔这结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后就会有种“终于完成任务”的解脱,同时又有种“深深的”空虚和失落。此时,特别想找到一个和这个电视或者书相当的电视或者书来开始新的“征程”。可同时又会发现,要么找到的都不能满足这个“等同”的需求,要么就是根本看不进去。

今天同样的,在集中时间(虽然是几天,但对于时间零散的我来说已经是集中时间在看了)看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房间里做做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觉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书时候那种满满的感觉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虚和没落。所以,突然有了这个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进行了交流一样,这样我的这种长期的失落感就会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开始做了。是的。

现在,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尽量的让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不让自己去纠结。因为我知道,再怎么纠结都还是要回到原点,解决“做还是不做”的问题。三十几年的做事风格,让我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满满的‘死能量’。这样的能量,让我总是回到八九岁、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好像从那之后,自己就是行尸走肉的活着。身体成长到现在,而心里面住着的却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昨天在读《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非常的悲伤。那种悲伤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种悲伤之中。我跟先生说,我好悲伤。先生过来揽着我说:“那就哭吧”。我流泪了。我特别想对那个十四岁的自己说“让我抱抱你”。我感觉得到那个小孩的无助和伤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经我接受不了有这样的自己的存在,虽然她总是不时的出现,但是我对自己说,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样的,我不应该是那样的。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应该是父母的乖乖女,应该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学生、好的员工、好的妻子、好的妈妈、好的老师。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做不到那么多的好,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别人对我的要求,但这不是我。

是的,这些都是别人眼里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独不是真真正正的我。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好好的爱自己。这个成长的开始是因为很多痛的积压。还好,我有一个和我共同成长的先生。还好,他看得到我,虽然不是随时随刻。因为此时,我懂得了,现在的成长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经不是那个随时随刻都需要‘妈妈’回应的孩子了。还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他是一个乐观的人,用我的话是“盲目乐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乐观,这些都感染了我,让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长的。

书里的很多话我都记不住了。我以前会因为这个而拒绝看书,因为感觉既然什么都记不住看书也是没用的。但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虽然我会忘记具体的内容,但是看过书的感受我不会忘记,看书时候的思考我不会忘记,书对我的触动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会不停的继续看书。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会成长,再次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本来是想收笔去做饭的了。但是提到了快乐。我发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我们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远快乐”。但是生活中的情绪不全是快乐。这样的祝福和希望其实会让我们无形中形成一种挂念,不快乐是不好的,悲伤的坏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我现在觉得不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这些,其实也是对我们感觉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对自己说。我也对宝贝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不要试图去抗拒他,试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时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可以长期的持续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6

这周集中看《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现已读完。贯穿全书,好似在阐述中国社会的巨婴现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发展水平。那源于最原始的伤害,每个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婴儿水平,绝大多数的爱与痛苦,都与原始的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婴儿时期妈妈角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即已成年,也在寻找一个无条件满足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而那个认为对的人,便是一个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几天跟弟弟陪妈妈去体检,那是因胆囊切除后多年的胃病,做胃镜前妈妈害怕的不得了,要选择无痛。当护士过来给她扎留置针的时候,吓得说疼吗?眼神还不住的投向我,我过来拥抱,让她不要紧张。妈妈依着我,好像撒娇不让扎针,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像个怕打针的孩子一样。回忆往事,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过分宠爱着我们,一点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时也曾诧异,没有多疼,那时妈妈说是心疼。后来终于明白妈妈在童年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没有母爱却坚强的长大。而现在,妈妈一方面对我们百般疼爱,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爱。此时真想走到妈妈身边,再给她一个拥抱。

从缺失的爱中成长起来,即使体格健全,心理仍是那个内在小孩,读的过程中,懂了许多,因为是心理书,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会有点坏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内化能量很重要,认识自己,没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拥抱自己才能内化这部分的能量,告别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7

作者敢于挑战中国的传统式权威“父母一定是无条件爱你的”,也提出自己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见解,让我感觉读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心灵鸡汤式文章。当我看美剧时,我总会惊叹于他们的直接,敢爱敢恨,忠于内心,他们经常很坦然地说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们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却没有加进去那些多余的道德绑架式暗示“父母是爱我的,我怎么能这么对他们呢,一定是我错了”,这种真实感在书中得到强烈共鸣,其实好多不合理现象我们有目共睹,但我们总善于去伪装,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无法求证的“爱”来代替一切深层次的思考和回答。这也提醒我们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应常怀一份独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强调两个字“感受”,无论在于朋友,家人,恋人的相处中,我们都应记住这一点,“感受”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在这种相处中,我们追求的都是“爱”,而非利益,对爱而言,事实不重要,对错不重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爱才存在。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8

想到阅读这本书实在自己与妻子和孩子出现一系列矛盾的时候产生的欲望。开篇的内容直触自己的某些痛点,随着展开的文字,牵引着自己的思绪回忆童年到如今的一张张记忆图片。

童年时的自己没有任何抵抗的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影响到儿子出生的第三年。当自己借以不能让儿子长大后为一个胖父亲而感到羞愧的理由开始减肥,并减肥成功后。其实,后面实质的内容是内心对自卑感的觉醒,内在的幸运力量促使自己超越自卑,建立自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事实上无意识的真正脱离开了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链接。从而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我想在这一点,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从真正意义上的与父母分离开始的.。

后续因为一些挫折让自己又开始真正的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从阅读听书开始,真正的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意识的去发掘成功和幸福背后的规律,探索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可以复制的成功学。通过了解宗教和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基于爱,通过感受的认知才会建立最健康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9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爱的城堡,是每个人心的依靠,怎么家会伤人呢???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这是一本关于爱和教育的书籍,亲子关系vs夫妻关系——《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给予儿女错误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的形式却是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心得,其中说的“夫妻关系”四个字,印象最深!

在一个家庭中会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最基本的三种,然而很多家庭出现各种各样的争吵、矛盾,可能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

在传统的思想中,大多数人觉得家庭中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而夫妻关系可能是为亲子关系所服务、所牺牲的。但其实不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孩子可能在3岁左右就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常说的恋父/恋母情结),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宠溺孩子,并且与孩子形成一条战线,常见的情形是母亲可能与儿子特别亲密,并且与父亲对立,无意识中会问儿子是喜欢爸爸多一些还是妈妈多一些,更甚者,可能会在儿子面前说父亲的坏话,相反过来爸爸则与女儿形成一条战线,并且女儿似乎强烈的希望能够代替妈妈,成为爸爸的新宠,这时候,如果愚笨的父母也斤斤计较于小孩子的恩宠,有意表现出好像是大人在争小孩子的宠爱似的,便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为很多小孩子可能会形成以后错误的异性观念,尤其是女孩子长大后可能就只与男生交往,没有形成正确、健康的交友观。这也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父母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在商场里,有时会有妈妈独自带着儿子逛街,然后儿子有三急,母亲就直接把儿子带进女洗手间,其实这很有可能导致儿子长大后错乱的性别倾向(比较严重的情况)。因此,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当小孩表现出明显的与父母形成战线时(比如女儿在父亲面前说妈妈的坏话),父母一方面要给予小孩子正确的关心和爱,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让孩子知道他很重要,父母也都会很疼他,但是陪伴父母一生的是彼此的配偶,而并不是孩子。

另外,如果夫妻之间出现了问题,并且其实已经严重到需要离婚的程度,那么该离则离。很多夫妻之间其实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水火不容,但总是碍于有孩子,总是说为了孩子将就,其实这对孩子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在孩子心中,他会认为父母吵架的根源是他,并且会有无限的动力想要挽回父母的关系,然后可能就会做一系列事情,但是效果并不如愿,父母可能冷暴力、可能继续吵,甚者打起来了,这容易形成孩子的自卑心理,甚至自闭,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用,连父母的关系都捍卫不了。所以父母如果负责任,当夫妻之间的感情真的遇到了不可解决、不可妥协的问题,那么也要和孩子讲清楚:父母有父母的问题,即使父母不在一起,也会一样疼爱他,并且要澄清父母之间的问题不是孩子造成的。然后该散则散,请记得,从来没有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会生活得不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天天争吵不休的家庭里,对孩子才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能够把配偶看成最重要的另一半,夫妻之间如果可以请很爱,如果真的不行那么请离开,不要说什么为了孩子而勉强在一起的借口,那只不过是逼孩子在痛苦的环境中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0

作者敢于挑战中国的传统式权威“父母一定是无条件爱你的”,也提出自己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见解,让我感觉读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心灵鸡汤式文章。当我看美剧时,我总会惊叹于他们的直接,敢爱敢恨,忠于内心,他们经常很坦然地说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们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却没有加进去那些多余的道德绑架式暗示“父母是爱我的,我怎么能这么对他们呢,一定是我错了”,这种真实感在书中得到强烈共鸣,其实好多不合理现象我们有目共睹,但我们总善于去伪装,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无法求证的“爱”来代替一切深层次的思考和回答。这也提醒我们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应常怀一份独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强调两个字“感受”,无论在于朋友,家人,恋人的相处中,我们都应记住这一点,“感受”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在这种相处中,我们追求的都是“爱”,而非利益,对爱而言,事实不重要,对错不重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爱才存在。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1

爱永远是好的,家永远是温暖的,这是我之前心里的定见。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广泛存在的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读之让我对爱和家的功能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知。

父母、夫妻、亲子,这些最亲近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似乎每个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处,但说实话并不一定科学,很多时候属于当局者迷的状态,即使蕴藏着很大隐患,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指导,也根本察觉不到,更不用说找到问题的病根对症下药了。

本书的长处就在于将常见的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问题展现出来,让我们明白很多严重后果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为很多问题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为很多时候需要从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和视角观察与理解。通常,恋人或夫妻之间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间闹矛盾也罢,更多的是纠结于一时一事,很少有人会想那么多那么深,对于对方的不讲道理和无理取闹,往往是难以理解、徒然助长火气。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完全不同,再面对类似问题时,至少心里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处理的方法,不至于只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这些知识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家庭成员,或者任家人处置的话,爱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家也确实会伤人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2

一直都有这样的感受。看一部电视或者是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为内容的吸引,但在中间的过程中时,却是奔这结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后就会有种“终于完成任务”的解脱,同时又有种“深深的”空虚和失落。此时,特别想找到一个和这个电视或者书相当的电视或者书来开始新的“征程”。可同时又会发现,要么找到的都不能满足这个“等同”的需求,要么就是根本看不进去。

今天同样的,在集中时间(虽然是几天,但对于时间零散的我来说已经是集中时间在看了)看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房间里做做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觉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书时候那种满满的感觉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虚和没落。所以,突然有了这个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进行了交流一样,这样我的这种长期的失落感就会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开始做了。是的。

现在,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尽量的让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不让自己去纠结。因为我知道,再怎么纠结都还是要回到原点,解决“做还是不做”的问题。三十几年的做事风格,让我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满满的‘死能量’。这样的能量,让我总是回到八九岁、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好像从那之后,自己就是行尸走肉的活着。身体成长到现在,而心里面住着的却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昨天在读《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非常的悲伤。那种悲伤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种悲伤之中。我跟先生说,我好悲伤。先生过来揽着我说:“那就哭吧”。我流泪了。我特别想对那个十四岁的自己说“让我抱抱你”。我感觉得到那个小孩的无助和伤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经我接受不了有这样的自己的存在,虽然她总是不时的出现,但是我对自己说,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样的,我不应该是那样的。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应该是父母的乖乖女,应该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学生、好的员工、好的妻子、好的妈妈、好的老师。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做不到那么多的好,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别人对我的要求,但这不是我。

是的,这些都是别人眼里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独不是真真正正的我。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好好的爱自己。这个成长的开始是因为很多痛的积压。还好,我有一个和我共同成长的先生。还好,他看得到我,虽然不是随时随刻。因为此时,我懂得了,现在的成长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经不是那个随时随刻都需要‘妈妈’回应的孩子了。还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他是一个乐观的人,用我的话是“盲目乐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乐观,这些都感染了我,让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长的。

书里的很多话我都记不住了。我以前会因为这个而拒绝看书,因为感觉既然什么都记不住看书也是没用的。但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虽然我会忘记具体的内容,但是看过书的感受我不会忘记,看书时候的思考我不会忘记,书对我的触动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会不停的继续看书。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会成长,再次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本来是想收笔去做饭的了。但是提到了快乐。我发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我们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远快乐”。但是生活中的情绪不全是快乐。这样的祝福和希望其实会让我们无形中形成一种挂念,不快乐是不好的,悲伤的坏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我现在觉得不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这些,其实也是对我们感觉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对自己说。我也对宝贝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不要试图去抗拒他,试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时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可以长期的持续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3

第一次读心理学的书,收获还是蛮多的,让我在一个个案例中,直面自己的内心,人只有更理解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与他人相处,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问题,后期不管自己多努力,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白。

1.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跟家庭生活水平没有关系。父母会把自己某个阶段,或者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且,当人的'物质生活到底一定的高水平,大多数人的精神层面也越来越匮乏,这时候孩子便成为父母的精神寄托,孩子的成长变化,会给父母带来刺激,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新鲜的,是有期盼的。

2.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3.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4

这周集中看这本书,现已读完。贯穿全书,好似在阐述中国社会的巨婴现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发展水平。那源于最原始的伤害,每个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婴儿水平,绝大多数的爱与痛苦,都与原始的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婴儿时期妈妈角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即已成年,也在寻找一个无条件满足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而那个认为对的人,便是一个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几天跟弟弟陪妈妈去体检,那是因胆囊切除后多年的胃病,做胃镜前妈妈害怕的不得了,要选择无痛。当护士过来给她扎留置针的'时候,吓得说疼吗?眼神还不住的投向我,我过来拥抱,让她不要紧张。妈妈依着我,好像撒娇不让扎针,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像个怕打针的孩子一样。回忆往事,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过分宠爱着我们,一点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时也曾诧异,没有多疼,那时妈妈说是心疼。后来终于明白妈妈在童年的时候就失去了妈妈,没有母爱却坚强的长大。而现在,妈妈一方面对我们百般疼爱,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爱。此时真想走到妈妈身边,再给她一个拥抱。

从缺失的爱中成长起来,即使体格健全,心理仍是那个内在小孩,读的过程中,懂了许多,因为是心理书,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会有点坏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内化能量很重要,认识自己,没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拥抱自己才能内化这部分的能量,告别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5

我是一口气看完的,我一直有个疑惑我为什么想要得到妈妈的爱。看完好像明白了。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

妈妈生下我以后家族再盖房子,当然妈妈肯定去干活去了。我呢就放在摇篮里,因为奶奶养了很多猪,我听妈妈说摇篮放在桌子上的。所以我小时候0到三岁应该是没有得到妈妈的关爱的,因为妈妈没时间。去干活去了。我跟弟弟相差三岁。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间其实还有个小孩子的,是个妹妹,送人没多久就去逝了。家族里呢,我好像是没有得到关爱,小时候也不爱去亲戚家走动。

看见了应该要和谐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后就很长时间就没找男朋友,我一直想着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才能有人喜欢我,才会有跟别人旗鼓相当。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想让家里变好,我花了十年的.时间让家里兄弟姐们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对原生家庭的关系。但是我发现我姐姐找了一个比自己条件差的人时候我是气氛的,因为我觉得我姐应该找一个条件好些的。因为我姐在市里有房子。男的一无所有,还涨的不好看。我各种跟我妈妈闹,认为我妈妈并没有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

确实妈妈没读书,我觉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当我这样指责时,妈妈扔了一句,以后家里的事情你管,你去说,我不管了。我流泪了,又陷入了情绪中,想着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其实这里面有家庭关系的错位,我的沟通问题。我把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到别人身上。我一直不断的跟自己说放下放下,分割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我想这就是成长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课。放下对原生家庭有责任的执念。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6

这本共分为了四个部分,一共32个真实案例,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这些案例,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同事中发现一些影子。原来在我们眼中看起来那么正常又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一步步的影响着夫妻关系,也影响亲子关系。让家失去最初所想的温馨。在这本书中,我比较喜欢其中两个板块。

第一个是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在夫妻关系中,让我印象最深一个内容是: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这本书中,把这个尺子形容成了一个坐标体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体系,也就是自己的尺子,而我们非常习惯于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去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通俗的来说,就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事,来思考,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知道,我自己有时候很容易会这样,但是现在我在学会控制我自己,不去用自己的坐标体系理解对方,那会进入一个什么状态呢,会觉得我已经很想去理解你了,你却不懂。这样双方会进入一个沟通死循环。这边念书中提到,如果你真的非常希望能理解对方,就必须忘掉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这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唯一的途径,再一次通俗的说法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不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难,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处理不好这件事情。

第二个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任何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也就是目前在亲密关系中谈论比较多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一个人的现实际关系,是他内在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这句话中的客体关系指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心中内在的:我个人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关系中的`主体,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形成了客体关系。重要的亲人,一般指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指内在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一般在一个人五岁之前完成。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将不断的将这么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一种关系模式一旦形成确实很难改变,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自我本身发现这个问题,并且自我承认这是个问题,想要去改变,并且发现病症所在,其实这很难。因为它必须先否定自我,再重新建立,但是一旦成功,自我的进步是一定非常明显和持续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