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孔乙己读后感作文

2024/09/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孔乙己读后感作文(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孔乙己读后感作文 篇1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又或许是命运的捉弄,选择了你,成为最不幸的人,你是别人嘲笑的把柄,是科举考试的仆人,是千千万万深受迫害的文人之一,你就是——孔乙己,

为什么你总甩不掉那破旧的长衫、甩不掉满口的“之乎者也”呢?是你爱慕虚荣?好逸恶劳?还是环境所迫?通过作者鲁迅的眼光,你的身影,总在我心中萦绕,挥之不去……

我无法理解你,你总是想把自己“包装”起来,让别人承认你是一位“读书人”但你是否知道,你其实是在欺骗自己,既然是“读书人”那为什么学不到“自食其力”的道理呢?为什么要舍弃谋生的机会而去“偷”呢?又为什么要为自己的“偷”而找借口呢?你确实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却得不到提高,就连“我”小时候都向你投去鄙夷的目光,试问,你还有什么理由堕落下去呢?我忘不了你乞求“掌柜”时的眼神,更忘不了你凄惨的结局,世态的炎凉,你的路,也更是难走。

我同情你,当我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的时候,我没理由同情你,却又无法不同情你,“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你为了追求功名而读了大半辈子的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是上天对你的不满,还是你命运早就注定?若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对你说:“其实是科举考试害了你。”可是,你,一个愚蠢的`旧社会的潦倒读书人,能相信我吗?能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而去相信我吗?我同情你,可你什么时候能清醒过来,摆脱科举对你的残害?

但是,我同样敬佩你、尊重你,当别人拿你取笑、消遣你的时候,你没有逃避,而任由他们去说、去笑,尽管那使你难堪,难道面对这些不需要勇气吗?难道这份勇气不值得我去敬佩吗?你向孩子们分发茴香豆的那份善良,想教“我”识字的那份诚恳,以及被打折腿后活下来的那份坚持、那份勇气都值得我去敬佩、尊重,然而,你的路,却走到了尽头。

“年关”已过,又一年端午的时候,粉板上的“十九个大钱”依然还在,这意味着你走了,在世的时候,受尽了生活的困苦,世人的奚落、嘲笑,以及社会对你深深的折磨。愿你走得安息,来世的时候,也希望你能永远脱下那破旧的“长衫”,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文章到此,我的内心深受感触,仿佛遗憾什么、惋惜什么、又仿佛亏欠孔乙己什么。在作者鲁迅的“神笔”之下,我认识到了一位凄惨的人,更认识到一个世态炎凉、人性丑陋的社会。

孔乙己读后感作文 篇2

我读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这篇文章使我略有所思。

当时的科举制度残害了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孔乙己的科举道路没有走通,这就意味着他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没有丝毫成果。他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又不会“营生”,成了一个彻底的废物,等待他的,只有灭亡。相反,文中的“丁举人”,侥幸通过科举,获得了社会地位,同为读书人的他,便可以肆无忌惮的“严惩”一个“偷书贼”他私设公堂,将孔乙己吊打了大半夜,导致孔乙己在悲痛孤独中死去。晚清的科举制度,只会把更多的读书人,变成一个又一个“孔乙己”,而把少数的“成功者”变成“吃人的恶魔”!

封建社会通过八股取士。读书人为了通过科举,他们费尽心血,但所研究,所掌握的都是些毫无用处的、酸腐的东西,他们还如获至宝。诸如茴香豆“茴”的四种写法。晚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冷漠。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自私麻木,孔乙己这样一个被科举制度所摧残的知识分子,境遇是如此悲惨,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相反,被众人所挖苦嘲笑。

《孔乙己》这部短篇小说,写成于1919年三月份,离著名的五四运动仅有两个月之差,当时中国孕育着巨大的社会变革,作为新文化运动先行者的鲁迅先生,他的`这篇文章振聋发聩,敲响了封建社会制度的丧钟,用之锋利的笔刃刺下了致命的一击!

孔乙己读后感作文 篇3

读完了鲁迅先生几十年前写的小说《孔乙己》,我不禁生出了许多感想。它使我想到了自我,使我认真思索了生活这件事。

文章透过个性化的语言描述,看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反映出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而透过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又表现了他心地善良。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这种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自我放任,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中去,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贫困中死去。所以,即使他再怎样样自命不凡,也禁不住社会现实的打击,和自我早已注定的命运。

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经历,他受着科举制度的残害,但是,在那时候,这却是人们想要得到荣华富贵的必经之路。孔乙己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困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对他的不求上进,麻木迂腐大肆批判,同时对他身心所遭受的摧残又略带同情。事与愿违,等待孔乙己是一生的悲惨遭遇,在人们心目中他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剩余人。

孔乙己读后感作文 篇4

“像我这样孤单的人,像我这样傻的人,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最近听起这首歌便想起了他———孔乙己,那个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读书人”,于是便旧书重读,其中最大的感受便是如歌中所说“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一样,他有着高大体型,青白的面色,深陷的带着伤痕和蓬乱的白色胡子,以及满嘴的“之乎者也”!长衫是他的标志;面子是他的一切;好吃懒做也是他悲剧人生的直接原因!但这一切在重读后竟有了别样的感受,我想:或许长衫是他对身为一个读书人最后的挣扎;爱面子是他对尊严的渴望;好吃懒做也是他逼不得已的选择!

这并不是我在为他狡辩或者辩解某些由他自身犯下的错误,而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无数读书人被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所毒害,被科举制度所约束,再加上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精神萎靡贫乏,有几人会因为一直坚持走向辉煌?有几人会有真正的人生?又有几人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无数的人选择妥协,随波逐流,最后只剩下几个像孔乙己这样:在无奈中苟延残喘,同时被他人耻笑,过着别人所不理解,自己也不怎么满意的人生!

或许他所生活的'年代变了,统治者变了,社会背景变了,他的人生也就会变得光明,变得充希望,起码不会落下因偷书被丁举人毒打而死的结局!可是没有如果,他在哄笑中出场,也在哄笑中死去,他这一生让人同情,但对他来说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吧,起码他曾喝过酒吃过茴香豆,也曾与众人因窃书一事争辩过,也曾因“我”对“茴”字的学习并不热情而惋惜过……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他就是这样,让人悲哀的同时也让人感慨他生不逢时,痛恨当时年代的腐败!或许每个时代造就的人也是不同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而那个时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受害者而无法进步!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是人们自己对自己的惩罚!无关年代,无关情感,无关外界的一切,都是自身的原因!

读过这篇小说,我们是否都应该去反思,反思一下自己,也思考一下我们应在这个社会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思考一下,想我们这样的人,应该如何过一生?是否要像孔乙己那样被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是否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去“灿烂”的过完此生?又是否……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而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