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2024/08/2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爱心与教育有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1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书中记载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打动,被李老师充满激情和富有爱心的教育情怀感动。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以及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震撼着我:原来,教育也可以做得如此让人痴迷,如此有幸福感、成就感。

合起书本,我依然心潮澎湃,李镇西老师让我重新审视: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高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在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故事中,我知道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平等地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不管他(她)是优秀生还是差生。用心爱每一个学生。乖巧、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谁不爱呢?可是调皮捣蛋成绩差还爱顶嘴,这样的学生,你爱吗?其实,我们老师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在管理一个接近五十人的班级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难免有被气得头顶冒烟的时候,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对自己说:"你不也曾叛逆过吗?你不也曾是犯错的小孩吗?你不也从屡次犯错中成长起来吗?你不是立志要当一名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吗?"每一回,这一个个问题拷问过后,我都会豁然开朗,明白对孩子们应该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归根到底就是,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心。不管他是天鹅还是丑小鸭。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对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学生也给出了答案:"儿童视角",即教育者应该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也许,你以为好老师就是很努力地在教,就是对学生负责。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没有掌握的笔画笔顺,不厌其烦地把学生不会的知识教给他们;当我看到李老师的《爱心与教有)一书时,我知道教育需要智慧。譬如,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老黄牛"一般事无巨细地一味管,看起来仿佛对学生极负责,但是不讲究方式方法,其效极微,甚至无效,那又怎能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又谈何对学生负责?所以想作一名好老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离开这一切,空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用的。

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除了爱,老师还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老师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在阅读学习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2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书中记载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打动,被李老师充满激情和富有爱心的教育情怀感动。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以及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震撼着我:原来,教育也可以做得如此让人痴迷,如此有幸福感、成就感。

合起书本,我依然心潮澎湃,李镇西老师让我重新审视: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高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在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故事中,我知道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平等地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不管他(她)是优秀生还是差生。用心爱每一个学生。乖巧、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谁不爱呢?可是调皮捣蛋成绩差还爱顶嘴,这样的学生,你爱吗?其实,我们老师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在管理一个接近五十人的班级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难免有被气得头顶冒烟的时候,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对自己说:"你不也曾叛逆过吗?你不也曾是犯错的小孩吗?你不也从屡次犯错中成长起来吗?你不是立志要当一名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吗?"每一回,这一个个问题拷问过后,我都会豁然开朗,明白对孩子们应该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归根到底就是,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心。不管他是天鹅还是丑小鸭。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对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学生也给出了答案:"儿童视角",即教育者应该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也许,你以为好老师就是很努力地在教,就是对学生负责。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没有掌握的笔画笔顺,不厌其烦地把学生不会的知识教给他们;当我看到李老师的《爱心与教有)一书时,我知道教育需要智慧。譬如,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老黄牛"一般事无巨细地一味管,看起来仿佛对学生极负责,但是不讲究方式方法,其效极微,甚至无效,那又怎能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又谈何对学生负责?所以想作一名好老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离开这一切,空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用的。

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除了爱,老师还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老师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在阅读学习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3

不爱喝茶的人,说茶苦涩;爱喝茶的人说茶香浓。同是一杯茶,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茶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茶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其乐境。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魅力在于独特的气质,而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越是读书,就越感觉自己的贫乏,在恐惧之余,就又一次地卷土重来,疯狂的读书。读书让我的心胸感到从未有过的开阔、舒展。在我眼前展示出一幅幅的大世界:生存智慧、生活品味、世间冷暖,尽收眼底。

最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心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把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而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当做谋生的职业。从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我学到许多经验,同样,这些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也帮到了我。比如关于转化后进生,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让学生们上台表扬进步的同学等等,都有很大的收获。对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需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我的教育之路还很浅薄,幸好未来还有漫长的教育旅程可供自己去实践、思考、探索。我会以李镇西老师为镜,反观自己,走出浅薄;走进学生、走进教育。用爱心与耐心,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自己的教育事业。

李镇西老师自己本身也爱读书,他说:"我们无论多忙,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需求,已经形成了习惯,那么无论怎么忙,我们都会有时间读书".

董卿,因为《诗词大会》,又火到一个高度。她的点评总结能力令人钦佩,被人称为"人如其名,兰心蕙质,清新隽永".她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跟从小抄写古诗,背诵古诗有莫大的关系。董卿说:"读书是已深到骨髓里的需求,就像穿衣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到已过不惑之年的董卿格外年轻?她的语言,她的动作,她的神情,分明藏着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事啊!

外表的美丽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我始终相信,我们读过的书都不是白读的。它总会在未来的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的更出色。读书时可以给人力量,更能给人快乐。

每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都是经过了千百次打磨;

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都要承受撕裂破茧的痛苦;

每一颗色泽圆润的珍珠,都是砂砾与河蚌肌肉的磨砺。

李镇西是,董卿也是。当然还包含许多通过奋斗走向成功的人。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书在你的手上,世界就在你的手上。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4

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三心二意”。三心-------指爱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诚意。我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好好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不忘李老师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