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读后感

2024/08/2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读后感 篇1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这本书是由蔡伟忠老师所写的,讲述了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技巧解决的实例和方法,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翻开目录,我们可以了解本书的一些内容:只要这样做,孩子就会喜欢上幼儿园;然后就要建立孩子的常规;学会正确利用区域活动减轻工作负担;原来环境布置是很好的教育工具;让家长从接受、信服到跟从;这才是真正的幼儿园课程……光看题目,就是我们教师当前需要了解的内容,蔡老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创新,并在书中介绍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全面渗透教育理念,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读本书时,我一点都不觉得像读其他理论书时的.那种费劲干,感觉完全像是在读一本小说,吸引着我不断地翻阅。真的很感谢蔡老师!

现在,我们正轰轰烈烈地搞着区域活动,我首先翻到了该章节。蔡老师说“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区域的作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这不是非常好吗?

什么是区域活动?蔡老师没有干巴巴的理论词,而是形象地把区域活动比喻成一个房子的空间划分为客厅、餐厅、卧室等,如果教室只是进行集体活动,功能只有一个,只需桌子和椅子,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只是用来会客,只要摆上沙发就可以了。房子大,空间就可以固定下来,而房子小,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段就有不同的用途。区域也是一样的,把活动室划分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是临时性的,或者是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是固定的。看,多么通俗易懂的讲解!

然后,蔡老师同样用这些浅显的语言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区域活动有什么不同“、一般划分为哪几种区域”、“区域布局的要点、要求”、“材料和玩具有什么不同,停放材料需要注意什么”、“每个区域材料投放的特点”、“区域开放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安排”、“区域在课程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和“孩子不进区怎么办,孩子太多、空间太小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愿更多的老师喜欢这本书!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读后感 篇2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这本书是由蔡伟忠老师所写的,讲述了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技巧解决的实例和方法,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翻开目录,我们可以了解本书的一些内容:只要这样做,孩子就会喜欢上幼儿园;然后就要建立孩子的常规;学会正确利用区域活动减轻工作负担;原来环境布置是很好的教育工具;让家长从接受、信服到跟从;这才是真正的幼儿园课程……光看题目,就是我们教师当前需要了解的内容,蔡老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创新,并在书中介绍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全面渗透教育理念,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现在,我们正轰轰烈烈地搞着区域活动,我首先翻到了该章节。蔡老师说“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区域的作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

什么是区域活动?蔡老师没有干巴巴的理论词,而是形象地把区域活动比喻成一个房子的空间划分为客厅、餐厅、卧室等,如果教室只是进行集体活动,功能只有一个,只需桌子和椅子,这就好比一个房子只是用来会客,只要摆上沙发就可以了。房子大,空间就可以固定下来,而房子小,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段就有不同的用途。区域也是一样的,把活动室划分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是临时性的,或者是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是固定的。看,多么通俗易懂的讲解!

然后,蔡老师同样用这些浅显的语言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区域活动有什么不同“、一般划分为哪几种区域”、“区域布局的要点、要求”、“材料和玩具有什么不同,停放材料需要注意什么”、“每个区域材料投放的特点”、“区域开放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安排”、“区域在课程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和“孩子不进区怎么办,孩子太多、空间太小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读后感 篇3

从网上了解到蔡伟忠老师撰写的《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教师实用手册》,简单,却耐人寻味,每一句话都似一束阳光洒金我的心扉,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实用手册》从多个层面帮我理清作为教师的职责以为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很喜欢这种信手拈来,却能满载而归的感觉,因为满满的都是作为教师的感触与启发。

蔡伟忠老师说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小朋友在老师面前恭恭敬敬、乖乖静坐着听讲那不算是好的常规。最主要的看看是老师不在或者老师的注意力没法集中在幼儿身上时幼儿的表现。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又该如何引导幼儿自觉地遵守常规呢?

一、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二、通过谈话、故事、儿歌等形式,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朗朗上口的儿歌,生动形象、不断变化的故事,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之一,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所以,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常规时,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故事等,以此来强化幼儿的活动常规。

1、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弱化其自我中心意识方面:

首先设置了值日生,并让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让值日生担负起提

醒同伴的责任,这样做效果很好。

2、在培养幼儿合作方面: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商量做游戏,不争不抢,开心快乐地共同游戏,并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扮演角色,学会协商。这样通过一些活动,并在平时的游戏、活动

中不断地加以强化,幼儿逐渐有了合作的意识。

3、在培养幼儿轻轻做事情方面:

让幼儿懂得要轻轻做事,不干扰别人,养成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使幼儿感受到做事轻轻的人才会手大家的喜爱。

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常见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读蔡伟忠老师的例子时,我的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蔡伟忠老师幼教现场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所写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手册》读后感 篇4

最近读了蔡伟忠老师编著的《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一书。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针对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既有横向的指导又有纵向的理念。蔡老师帮我们找到了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在看了之后都会有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下面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触颇深的几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一、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区域活动是一种很有用的教育工具,学会利用它就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区域后动的价值是;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学习、缓解个体学习差异、能让孩子有效建构经验、有利于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减轻老师直接指导的时间。

区域活动一般划分为: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角色去(娃娃家)、语言区等。区域的布置一般把闹区安排在后半部,安静的语言区安排在前半部。每一个区域材料的投放原则是从少到多、从易到难、从封闭到开放。

二、设计具体的生活中的“教育元素”的策略

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孩子,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能力、价值观,这些事没办法通过上课完成的,只能通过“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来培养。所以幼儿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调整课程的方向,在科学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建立有价值的“长期固定的生活模式”,这样一种能够有效体现幼儿教育核心价值的手段。让孩子成功地被塑造,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然后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就来设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其策略是:

1、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

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妨让孩子影响孩子,因为是同样的辈分,互相能够争论,也容易内化,如果是我们强加于孩子,孩子表面是可能会依照我们的意思办,可心里也许是极不情愿的,不同角色对受教人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影响孩子。

2、建立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者本身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同样不可忽视家庭教育里的生活教育元素,我们把活动中要积累或延伸的经验有计划的传达给家长,让父母带孩子到生活中实践积累,孩子们不但有兴趣,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开展活动也会轻松很多。掌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尤其重要。

3、让环境布置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隐性课程”,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幼儿园环境创设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是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向。但是对我们来说环境创设也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非常纠结的问题,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环境创设上,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多是仅仅为了“美化”,而且多是已成人的标准来做的,大多是一个学期不变的,甚至是一年不变的,孩子们的注视率几乎为零,更不用说与孩子间的互动了,蔡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尽量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学习任务”,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有价值的经验,从而提高了环境的教育功能。

我们在环境布置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1)高度原则,要考虑孩子视线的高度,因为这个高度的东西能让孩子“立即看到并产生联想”,要考虑以儿童的视角去设计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2)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原则,应该把布置环境的过程作为教育的过程,尽量让孩子参与,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3)先功能后美观的原则。环境布置的最高境界:在主题课程实践中运用环境布置,把主题活动过程、成果展示和环境布置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思考环境布置的调整过程,如何与主题课程结合。“主题动态环境布置”的操作中,孩子在主题活动的任务是随着主题的生成、变化,不断调整,通过孩子和环境发生互动,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意识,促进孩子经验和知识的建构,也提升了老师工作的价值。所以,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做,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三、做好家长工作

1、坚持教育原则

以前在做家长工作时,觉得只要让家长满意怎么样都可以,自己做出点牺牲没什么,可是结果却并不如意,我们不可能迎合所有的家长,只能迎合接受你原则的家长,只要我们把教育理念慢慢渗透给家长,讲清楚,做明白,原则性要强。坚持就是坚持,不允许就是不允许,不要有顾虑。态度一定要温和,态度体现个人素质,也更容易被家长接受。说话要一语中的,说到点子上,清楚地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能接受什么和不能接受什么,不要说空话。

2、有效地运用间接指导策略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常会为家长不配合而头疼,比如进行环境布置,需要家长带些废旧纸筒之类的,有些家长会很积极的配合,总有部分家长不但不配合,甚至说些刻薄的话。家长是形形色色的,存在文化背景不同,职业不同等差异,若是直白的要求他们该这样不该那样,那么接受起来肯定是有困难的,但如果让家长影响家长,孩子教育家长,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让家长亲眼看到别的家长这样做的效果更好,让孩子回家以后告诉家长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潜移默化,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老师必须多与家长沟通,不要有问题时才沟通,平时应多交流。讲话要有技巧,先表扬后批评,先做人后做事。要想和家长进行良好的互动,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能够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了解家长的困惑,关注家长的兴趣点,接纳家长的观点与建议,及时反馈。特别是在对应突发家园冲突的时候,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事件顺利解决。

4、利用家长会或园网站,教给家长一些育儿知识

教育家长了解一些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和孩子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孩子做对了怎样表扬;了解孩子心里的真正情感需要,在家庭的教育中家长要态度一致,先定规则后批评。

以上就是读此书的几点体会,还有更多的精髓需要细细琢磨体会,现在最需改变的是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少喊口号,多做实事。在实践中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努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