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13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新学期,我将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加强与其他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站在一个真正的品德课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的学生,与学生共享品德课自身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2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归纳、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今年有幸成为思品工作室的一员,为了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全体工作室成员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我明白了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在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品德与社会课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价值。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学与过程才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心里更有底气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新课标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新学期,我将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加强与其他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站在一个真正的品德课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的学生,与学生共享品德课自身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今年有幸成为思品工作室的一员,为了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全体工作室成员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我明白了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在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品德与社会课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价值。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学与过程才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心里更有底气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新课标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6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归纳、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有幸成为思品工作室的一员,为了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全体工作室成员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我明白了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在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品德与社会课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价值。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学与过程才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心里更有底气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新课标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8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归纳、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今年有幸成为思品工作室的一员,为了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全体工作室成员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我明白了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反对过去那种程式化、教条化的做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既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既注重规范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在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品德与社会课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价值。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教学与过程才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心里更有底气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新课标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新学期,我将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加强与其他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站在一个真正的品德课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的学生,与学生共享品德课自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