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娱乐至死》读后感

2024/08/0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湖南人被彻底娱乐了吗?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三天时间,读完了《娱乐至死》,说实话,里头有些话并不是很理解,但波兹曼传达的主要意思还是理出来了,那就是电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娱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娱乐不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已经成了娱乐的一部分。我立刻想到了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快乐湖南”,多么响亮的口号,娱乐堂而皇之成了主流,湖南人被彻底娱乐了吗?

湖南卫视主打着娱乐牌,狠狠地彻底地娱乐了湖南人,甚至全国人。湖南卫视的新闻节目屈指可数,而娱乐节目却数不胜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为了看这些节目,小孩可以停止正在做的作业,尽管明天可能被老师罚;老人可以戴上老花镜,尽管戴上去感觉并不那么舒服;男生可以停止正在激烈进行的网络游戏,尽管可能会被同伴念叨;女人可以停止正在敷的面膜,尽管皮肤可能变得更差……在这些娱乐节目面前,生活似乎都变得如此不重要,说得严重点,生活已经成了娱乐的附属,先娱乐一把再说。于是,我们被逗得捧腹大笑,至于为什么要笑,我们来不及思考,也无须思考。渐渐的,我们开始丧失一种本能,一种叫做思考的本能,我们只会说,电视会告诉我们的。

多么可怕,电视主宰了我们!这让我想起了在看《娱乐至死》时的一件趣事,眼睛盯着书本,而心里却在纠结要不要回去看《刑警20xx》。当这个看电视的念头冒出来后,我已无法安心看书,多么讽刺,电视已经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了吗?包括我的心理和行为?我不想承认,可现实却是如此,我合上了书本,飞奔到宿舍看起了《刑警20xx》。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我们才应该是媒介的主宰,何时媒介主宰我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应该为主宰媒介而努力了,不然,我们真的会如波兹曼所说,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2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的手,而大人的脑袋却被一个电视机所替代,很快我们就能从这本书的封面中解读到这个时代的趋势:媒介即信息。而作者也是从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出发的,然而作者与麦克卢汉的观点也有不同,作者更加注重的是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正如作者所说的: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公众的话语方式规范决定了华语的内容。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真的能致人于死地吗?开篇的几行字成了读完这本书的动力,在看到奥威尔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和赫胥黎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更认同的是一场滑稽戏的言论。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种传播文化的媒介,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后来的报纸,电视和现在的电脑,如果作者知道有微博那一定也会写在书中。这种趋于大众的话题都日渐娱乐方式出现,使人们缺少了思考,谈何创造呢。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娱乐成为了一种生活状态甚至是生活目标。这一点印证了作者的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到,作者这种观点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环境提出的,运用到21世纪的中国似乎刚刚好。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大会中提出了什么方针和政策,关心的是那些政治家们的花边新闻和八卦,对他们的办事能力毫不关心。大量的信息不予筛选的就在电视节目上播出,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大众运来,只为了提高收视率,真正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使其无人问津。作者在书中用一种真诚方式来谈论这个时代愤青的话题,同时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人能在那么早的时候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理论系统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

如作者所说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再以记忆力的好坏评论一个人的智商的高低,在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普及以前,人类处于长久的口述文明之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介,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头脑必须成为流动的图书馆,文化的传承是靠口口相传交流和延续的;印刷术特别是印刷机普及后,人类由口述文明转化为书写文明,在由铅字组成的文化里,文字取代口述成为文化的重心,思想变得更富抽象性,语言、可解义、逻辑性成为内容的标准,思想的深度亦得以展现;摄影、电报、电视等电子媒介把人类带到一个电子化的世界,在这种由图像构成的语境里,事物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连贯性和逻辑性不再重要,“知道”比“理解”变得更加现实和迫切,事物的界限变得随意而可以分离,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碎片式”世界一样,“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作者所担忧的是,电子和图像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由其作为媒介呈现出的世界在我们眼里不再新奇有陌生感,而是自然而然。人们会不自觉接受了新媒介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琐碎、语无伦次变得有意义和合情合理,严肃的公众话语将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思考不再那么重要,什么都事不关己。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电子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是作者没有想到的,电视像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一样,网络里面微博论坛的出现是这种公媒操控人类思想的结束,私媒以他运用人数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茁壮成长,人们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发生了思考,去编辑新闻,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一个记者,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去思考,去传播得到公众认识的便会成为一个话题引来更多人的思考。可是私媒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很多人用游戏人生的态度去对待游戏新闻。

总之,这个时代使人变得需要运用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常识去理解和判别信息。作者的担忧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被束置高阁,从文化中会分离出来一种信息,不是真理也不是是非,而是新闻。所以文化不会成为滑稽戏,新闻才是滑稽戏。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3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个章节讲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认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印刷机如何在美国发展壮大以及如何让通过控制大众时间、注意力等影响着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社会事项。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发挥作用,把它们变成娱乐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讲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他认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经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媒介就不会过于危险。

作者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

"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人们的头颅,吞噬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越来越忽视灵魂的需求,单纯地凭借眼、声与肉体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做出判断。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

我希望媒体延伸我们的器官,用它们独有的特性将我们人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复制品;我希望媒体锻炼我们的器官,用声、色、触给我们更加敏锐的直觉器官而不是磨钝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变得不断寻求更强的感官刺激。

赫胥黎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不再思考"。"娱乐至死"指的其实就是文化危机。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呼吁大家不要让媒体时代娱乐了你的灵魂。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4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看学术性或者很严肃类型书籍的人,更别提些读后感之类的东西。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得去完成的,由于对新闻还没有什么涉猎,对老师要求的新闻性语言描述不是很理解,就暂且用平时自己的习惯写一篇吧。

一开始用手机那个pdf版本阅读这本书实在太难受了,于是去网上找了txt版本的开始阅读。说实话,初读几页我不知道这本书和娱乐有什么关系。不信邪的我去查看了下目录,却依旧还是没有发现太多与娱乐相关的字眼,反而是什么媒介、印刷什么的与传播有关系的内容。

第一章中提及拉斯维加斯城,各种行业都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至此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城市就能得出这个结论。甚至于到了连外形都可以影响总统竞选的地步,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此严肃的事情会受到这么儿戏的东西所影响。但是随着阅读的内容越多,似乎明白了一些。就如电报和照片,电报改变印刷业对人们的影响。其中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电报可能已经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确实奇怪的,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现在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子的呢?现在我看新闻,电视都看得少了,更别提什么用报纸什么纸媒之类阅读了。偶尔有几次阅读,也仅仅随便翻看一番,哪怕有一些大事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又何尝去了解事情真相或是深入研究某件事情呢。

从另一方面讲,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好像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低了。随着这些技术的通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可是真正有意义的内容越来越少。这大概就是老师说过的内容为王变成了现在的以收益为主的报告。

书中提及照片和电报互为语境,照片成为电报式新闻的补充,但是这种补充实际上是对新闻权威性的削弱。的确,有了照片确实可以让人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所发生的事实。但是,当人们对照片产生依赖了之后,如果一则新闻没有相应的照片是否就不是一则真实的新闻,人们或许会在想:别的新闻都有证据,这个连照片都没有肯定是瞎编的。新闻的事实竟然似乎要依靠其附庸来证明,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慢慢在颠倒过来。由此想到现在电视节目的所谓直播和录播,所有一切要说的内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明面上的冠冕堂皇掩盖了多少普通人想要知道的不堪事实。

我想,或许所谓的娱乐至死,不是我理解的玩乐直至死亡。而是对过度娱乐或是说娱乐成为其余行业主导的心痛吧,只因为娱乐内容更能吸引常人的眼珠,所以那些应该被知道的真相就慢慢的消失在大众娱乐之中。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5

一开始有先入之见,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现象问题。正如同在他那个时代当中电视广为普及,人们一方面惊讶于电视-这种科技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让知识更为普及化,一方面也觉察到其中稍有不妥。正如同当今的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但事实上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科技,就任何时候而言,不存在好坏,因为它仅仅是个工具。道德属性是人们发明创造的,正如同我们不能用人类道德去批判动物世界的好坏一样,以道德的好与坏来评价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当然言归正传,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知识的不尊重。大多数人通过电视(网络)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正因为如此轻而易举,故而产生懈怠,从而不认真对待。Postman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在做报告过程中三番两次不断中断,或是上个厕所,或是泡杯水诸如此类,听报告的人不仅会觉得莫名其妙,更会对这场报告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从而不认真对待。电视便是如此。当然其还以传教和电视娱乐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此姑且不表。由此看来,寓教于乐,前提是教,而非乐。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或许在几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思考了再学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基本环节。且Postman进一步指出,娱乐化下的批量知识生产知识给予人们的是模式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思维的多样性。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的一个例子,颇为相似。人的眼睛是一种很独特的器官,我们可以看的范围其实很广阔,但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们自己决定焦点在哪,但电视(或诸如此类)却是替你决定焦点在哪。或许不是很恰当,但足以说明一二。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其一是让人们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电视,但作者自己也承认这操作起来很难。另一个则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在我看来,或许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尊重知识,认真对待学习,也该教会学生以何种态度对待娱乐。显然,以身作则的方式更为可取。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6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娱乐至死》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美国社会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时代”,经过电报、报纸、摄影术这样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出现,是如何一步步向娱乐时代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向娱乐附庸趋势发展的影响,阐述媒介危机,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时代”,是因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那个时期因为印刷技术的普及,“阅读蔚然成风”,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而电视时代中,公共话语逐渐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化。电视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体的图像,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适应娱乐业发展。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味反对电视,也不是反对娱乐,正如作者本人说“娱乐本身并没有过错,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波兹曼更看重和担心的是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人们一味沉迷于娱乐而形成的娱乐性思维,慢慢失去对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思维钝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在简单的百来字下发表见解,传播信息。速度取代质量,大量信息铺天盖地,造成信息过剩,书中作者提到信息过剩会导致“信息——行动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务于人们,相反,人们服务于信息,也即“现代的信息恐慌”。我们应该清醒,媒体应该成为拓展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灵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挟,才是重中之重。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7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娱乐至死》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美国社会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时代”,经过电报、报纸、摄影术这样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出现,是如何一步步向娱乐时代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向娱乐附庸趋势发展的影响,阐述媒介危机,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时代”,是因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那个时期因为印刷技术的普及,“阅读蔚然成风”,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而电视时代中,公共话语逐渐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化。电视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体的图像,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适应娱乐业发展。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味反对电视,也不是反对娱乐,正如作者本人说“娱乐本身并没有过错,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波兹曼更看重和担心的是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人们一味沉迷于娱乐而形成的娱乐性思维,慢慢失去对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思维钝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在简单的百来字下发表见解,传播信息。速度取代质量,大量信息铺天盖地,造成信息过剩,书中作者提到信息过剩会导致“信息——行动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务于人们,相反,人们服务于信息,也即“现代的信息恐慌”。我们应该清醒,媒体应该成为拓展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灵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挟,才是重中之重。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8

常常听人说,现在从电视和网络上就能获取很多知识,事实确实如此。但正如书中所言,我们从这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包含了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需要盈利,没有收视率,绝大部分的节目都办不下去。换言之,娱乐性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必要手段。为了达到娱乐性,电视上呈现的节目效果,大多是剪辑后的成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从中获取的知识,看到的画面,是片面的,仅仅是碎片。比如对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历史、还原作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认为,要获取实在、完整的知识,还是要多看书。就像公司这次“青年读书会”活动,就是要帮助青年开拓视野、实践历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在这里,我要引用上面徐友渔讲的那句话。这是他对这本书的评价,但也是在我们读书时该有的做法。我们要明白,放在我们面前的书,并不每本都是好书,其中肯定有残次品。尤其是读议论性强的作品时,尤其要保持清醒。因为往往作者说什么,我们就认为是什么,容易被作者带跑。

如何去甄别书的好坏,仁者见仁。只是在书的选择上,我倒是有这么几点建议:一是选择好的出版社。毕竟这些出版社,有口皆碑,出错率低;二是选择好的译者。这点适用于读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时,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的都是译文,是第二手资料,是以译者的读后感为基准所形成的,谁知道译者期间杀死了多少个哈姆雷特,又创造了多少个哈姆雷特呢?换言之,还要学会比较,就是要看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堂吉诃德》,选择其中最好的'译品;三是尽量多读史书,少看小说,各种小说。

而对于书本上学不到的,需要言传身教的,一个人生导师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听故事,听成功人士讲他们的奋斗史,似乎都会提到一点:我遇到“贵人”了。尤其是公司最近举办了师带徒的拜师仪式,多位师徒结对成功,更让我觉得公司似乎就在创造一个为我们找到“贵人”的机遇。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9

娱乐至死的时代,细思极恐。

当下,更别提是多么像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淘宝的千人千面,资讯、短视频app的个性化推荐,让眼前呈现的只有我们感兴趣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经过包装的内容。

有人可能会说,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我表赞同。电视,手机的出现,让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户的见识外面的世界。

但是糟糕的一面,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不是最真实的,都是经过包装的,并且丝毫未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

比如《奇葩说》看似能够得知很多道理,其实瞬间即逝。得知的知识也是非常碎片,不具备推论性,我们都知道思考的时候会结合以往经验和储备知识来想问题,而在看电视过程中是做不到的。

以为知道了很多事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也正是在信息化时代,让我们更容易跳过复杂问题,因为创作者知道如何取悦观众。难理解的,需要阐述的,观众不会喜欢,观众喜欢的是故事,是偶像。越是简单,越是有视觉刺激,越能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

要解决冲突,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问为什么。切记,不要用笑声代替了思考,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笑以及为什么要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0

在作者那个时代,看电视是人们生活里的主旋律,电脑还未广泛普及,但从电视革命透露出来的危险信号在如今社会仍然是适用的。

在我看来,如今的媒介已从电视到电脑,来到了手机,已经到了数字信息化的第三个阶段,更具体地讲,手机中的各种APP就像当初电视中的各个频道一样,分散人的注意力,碎片化的娱乐,让每一个手握手机的人在一阵嬉笑欢闹中消磨时间,而过去的就已过去,以前的过去被称作历史,而这时代的过去仅仅是日期,就如作者所言,电视中的广告越来越短,15~20秒最为适宜。如今各种短视频,答题游戏不就是在印证作者所讲的“短”、“效果”、“效率”这些被隐藏起来的规则吗?到本书的最后,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无奈,但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我们无可指责,后现代社会各种文化的爆炸,让我们像本书的书名一样,以一种娱乐的精神,消磨我们的意志,直到“脑死亡”——变成没有任何想法、思考、思维的现代人,变成赫胥黎笔下的嗦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