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幸福的读后感

2024/08/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幸福的读后感(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幸福的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共筑中国梦——美丽中国 幸福启航》。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分别讲述了新中国的崛起、杰出人物和未来。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中国的崛起,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愿意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傻子”。中华民族是坚强、团结的民族,朱元璋一统天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抗日战争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不仅仅热爱和平,更不是懦夫!2008年的北京奥运金牌榜首的位置让西方国家、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不是“东亚病夫”!这些都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像一条睡醒的巨龙正在昂首起飞,一只巨大的“公鸡”向全世界宣布:“我回来了!”

那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是吴仁宝老村长的致富梦,是航空英模罗阳的航天梦,是中国十三亿人民共同的梦!地震固然可怕,但是十三亿人民共同抗击灾难,还愁抵挡不住?死守卢沟桥的不仅仅是几百名战士,还有身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

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希望我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我的家乡——一个海边小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幸福的读后感 篇2

今天,我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被这本书第一篇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中的《不再打着火把去上学》一文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读到为了赶上每天8点上课,早上5点,当城里的孩子还在睡梦中时,陕西秦巴山区的孩子已经打着火把,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向十公里外的学校了。时,我想:同学们一年四季踩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折磨,这怎么受得了呀!

当我读到同学们的愿望被媒体曝光后,在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现在每人都有了一把手电筒,大风大雨再也不用抹黑走路了,同学们的愿望实现了。时,我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篇文章,使我热泪盈眶,感触颇深。秦巴山区的孩子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学习,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不用那么早起床,上学放学有家长接送,每人都有零花钱,不用为一支笔、一个书包这类诸如手电筒的小事发愁,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认真负责的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

我们的祖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不论是贫困孩子还是残疾孩子都会有学上,不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收入会越来越高。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祖国的温暖,都会感到越来越幸福!

幸福的读后感 篇3

今年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本荣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的《幸福来临时》书。我翻开了哈玲卡的故事,当我看到一半时就感到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精彩。

书中的主人公哈玲卡是一个生活在孤儿院的十二三岁女孩。她性格孤僻,哈玲卡在孤儿院中明白了弱小就意味着被欺负这不令人愉快的法则,可倔强的她并不心甘情愿的接受。正因为这样,哈玲卡在这儿没有朋友,她不屑去寻找友情。一天,善良、勇敢的哈玲卡见到可怜、软弱的蕾娜特被众人欺负,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她虽然在打斗中受了伤,也因此要在医护室里忍受疼痛,却赢得大家的尊重和蕾娜特的友谊。哈玲卡终于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明白了友谊对自己多么珍贵!她的生活从此变得丰富甜蜜,不再孤独了,她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哈玲卡这些经历让我感到,得到友谊和尊重是要有正确的与人相处方法的。而我小时候,缺并不懂得。只单一认为和小伙伴打打闹闹,就是朋友。可关键时候没有小伙伴和我统一思想,或帮助我。

我又因此把曾经所谓的`小伙伴当做“敌人”。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我又很困惑、茫然,真不知怎么才能相处个好朋友。现在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有是非观念,对的要坚持,错的要纠正,维护弱小,才能树立自己在小伙伴中形象,获得尊重。

哈玲卡的室友蕾娜特总是在大家入睡后无助的哭泣。终于有一天,在她哭泣时哈玲卡安慰了她并把她带到自己的秘密基地,同她分享了自己编写的警句本。哈玲卡第一次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让我思考起“分享”的意义。我和同学一起在校园里学习之余,就是在分享着快乐。斤斤计较,自私的行为是永远也不会有好朋友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只要点亮了爱的心灯,在黑暗的夜里,我们也能期盼幸福的花瓣片片洒落。

幸福的读后感 篇4

我校开展幸福教育专题活动。寒假伊始的一个深夜,我一口气读完高峰关于“幸福教育”的专著《幸福在心》,深感震撼。看《幸福在心》,很轻松,很亲切,就像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生活的历程。

很轻松,因为本书从头至尾没有涉及到似是而非让人云里雾里的所谓理论的东西。通篇讲述的都是学校教育中一件件自然而然(在我看来,学校就是这样的自然)的事情。就在这自然的表达中,却能看到其中流淌着的作者对教育的真心、真情与智慧。

很亲切,因为书中讲述的也是小学教育。作者从小学校长的角度,写出了发生在自己校园里的一个个故事。也许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小学教师,所以总觉得这一个个故事,宛如在自己身边一样,有的也许很新颖,但更多的是熟悉和亲切。

作者高峰校长在开篇自序中写到了自己关于学校的梦想:“一所充溢着幸福的理想学校——让我们沿着大树和花草组成的校门走进去:校园是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土地,那是孩子们劳作的试验田……田野深处还有一座座车间……继续往前,你又会看到美轮美奂的图书馆……这些田地、树林、车间、图书馆就组成了孩子学习的场所。……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土壤里,在这些细碎的土壤里,饱含着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童心童趣……”

在高校长的这样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里,我似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学校的影子,也看到了小林校长在巴学园的影子。

幸福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高峰校长认为:“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空气,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一份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并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这理应成为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我想,幸福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如此。

对于高校长,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最终成了一个教育理想,成了一种教育实践。在《幸福在心》里,我们看到了高校长为了寻找“幸福教育”而精心设计的一次次“幸福之旅”:春天里的“长征”——远足;来自节日的红包;学校里的动物园;班级互访小学者;学校的16个节日;“让每个孩子走到第一排”;“让学校适应孩子”;教师军训,教师夜校,“今天我们都获奖”……一次次幸福之旅,一串串幸福事件,一个个教育细节,让人看到了幸福教育的'花儿在美丽绽放。

高峰校长就像一个设计师,在自己心爱的校园里凭借着幸福教育的理念,传播着幸福教育的种子,设计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故事,创造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奇迹。从胜利四小到北海双语,从自己学校到联盟学校,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遐想,幸福教育可以像花儿一样,次第盛开,幸福教育的种子落到哪里,哪里就开出一片幸福教育的花儿。慢慢地,慢慢地,也许,某一天就在自己的身边也开出幸福教育的花儿来了。

幸福的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们学校要求同学们参加“暑假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我读了《幸福的鸭子》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一只叫“麻花儿”的女鸭子的幸福生活。这只女鸭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慢慢长大……

那只叫“麻花儿”的鸭子天天早晨都要去村子里给村民套花环,套中了就代表着它这天会有好运气。“麻花儿”把套中的花环,全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张达外公玩,无论张达的外公怎样套,麻花儿都会使劲让张达外公套中。它这样做是因为给别人带来快乐,麻花儿自我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这就是幸福的秘诀!

麻花儿喜欢一只黑鸭子,她天天晚上都会绕道去看他,但是那只黑鸭子忘不了去年冬天那只展翅高飞的野鸭。巧的是,麻花儿站在遥控快艇上的样貌,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黑鸭子看见了,在野鸭上的心放到了麻花儿的`身上。麻花儿,她能给别人带来幸福感,而自我看见了别人的成就,自我却会比别人更快乐。你说,这样的一只鸭子,能不会有好的回报吗?所以黑鸭子喜欢上她,就是对麻花儿的回报。

读了这本书,让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文中的“麻花儿”,期望自我也能像“麻花儿”一样,有一颗感恩的心,从每一天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点点滴滴的幸福,充满生活的智慧,时时刻刻都会产生幸福感!热爱生活,感受幸福!

幸福的读后感 篇6

我读了《幸福的约克先生》后,心里充满了对作家朱奎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对约克先生非常喜爱,约克先生——一只伟大而傻的猪,他笨笨的,懒懒的但是却正直,善良,充满正义感。

索普夫妇一次次的.伤害老马皮尼,咯咯咯夫妇和山羊咩咩,还陷害约克先生让他把主人种在土里的土豆吃了,可约克先生一次次用他的聪明化险为夷,被咯咯咯称为“聪明加猪头绝顶”。约克先生想做一头晨猪报晓的猪,于是非常用心去做了,第一天没成功,让索普夫妇嘲笑一通,第二天成功的叫出了太阳,实现了他的梦想,也让所有伙伴对他赞不绝口,纷纷恭贺他猪鸣九皋,是只会唤醒太阳的猪。

读完《幸福的约克先生》后我启发最大的是知道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有梦想而且要去努力的实现梦想。用你的快乐去感染身边的人和事,让大家都开心,快乐。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幸福。

幸福的读后感 篇7

暑假里拜读了台湾人蔡礼旭的《幸福人生》讲座稿, 蔡老师就如何学习《弟子规》成就幸福人生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剖析,其中提到我们家长和老师最应该先学习《弟子规》,我十分认同。

我们学校从去年就开始全面组织学生学习、颂扬弟子规精神,可是我们的家长甚至是老师对《弟子规》的内容要求都还不清楚,如何能配合孩子学以致用,所以我认为最该学习的是作为父母的和作为老师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蔡礼旭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想想看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在自己的行动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大家的互相“倾诉和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不好,那一点不好,几乎就没有好的地方。这和那句老话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我们不禁会问现在的家长是怎么了?个个望子成龙,个个都要让孩子变成自己,让孩子成为实现家长理想的“木偶”。

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去压制别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人。我们都在想让孩子圆我们的梦,可孩子就得放弃自己的梦,等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去圆他们的`梦,这样下去越往后的孩子越可怜,而我们是“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多,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鼓励。如果是违心的,孩子是会感觉到的,这样的褒奖不如不奖。教育孩子要给他正面的积极的肯定,咱们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说他的优点,孩子就一直按着“好”的暗示发展,越来越好。而相反的,你整天说他的缺点,“啊,你看你这不如谁谁谁,那做的不好……' 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这样一直不好下去。

蔡礼旭 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分数教育问题。我们家长和老师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 你给我好好写作业,你给我好好听课” ,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认真写作业、认真听课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加上“ 给我” 两个字呢?难道孩子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吗?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语言影响的,你的话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意识。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是父母不折不扣地复制品,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随时随刻都会把父母的形象、品质、习惯倒影下来。如果当有一天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些不良的言行时,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严厉的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学好。可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缺点都是从何而来。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 上所施,下所效” , 作为父母老师我们真应该先来学习、颂扬弟子规的精神,这样才能好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幸福的读后感 篇8

幸福,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从黎民百姓到国家领导人,无不关注幸福、探讨幸福、诠释幸福、谋求幸福。

每次端起《与幸福同行》,我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想错过一篇佳作,而里面所写的就是对幸福的一些理解。“无论爱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跟随-财富和成功永远跟爱在一起。”写得多好啊!有爱的地方就有财富和成功。

有人说得好:“人的心是红的,眼睛是黑的,可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当我们一味地去追求金钱和利益时,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的言行。幸福并不需要大富大贵,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幸福其实很简单,去帮助一下你身边的人,他们的快乐让他们感到爱的温暖,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在中学的校园品读生活,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幸福的,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他们的汗水、泪水、生命和爱换得的和平安康。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张骞连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贸繁荣;著名的王昭君,她用母仪天下的非凡气度和机智征服了匈奴子民……正是他们的艰辛奋斗促进了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和繁荣发展,这才有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于一千年后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大爱。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温暖的阳光,照耀如波的麦田,沉甸甸的;幸福是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初生的小草,甜甜的;幸福是和煦的微风,抚弄低垂的柳梢,俏俏的……

幸福与爱,相伴相生。

幸福的读后感 篇9

今天我看完了《幸福来临时》,我知道了世上当幸福来临时,每个人都会十分快乐,如一只活泼自在的小鸟无忧无虑的向外飞翔。但书中的这个十三二的女孩哈玲卡她的命运恰恰与封面的画面相反。她是一个孤独、独立……的女孩。因为***妈并不爱她,只有她的娄姨妈关心她、爱护她……她们过得十分幸福,可因为种种原因,她被送进了孤儿院。

在孤儿院,她没有朋友。有时她带着一本练习本和一只铅笔到秘密基地:储藏室,为娄姨妈写信,但有些没有寄出去。但她知道只有娄姨妈爱她、关心她,她并紧紧地关上心扉。因为恶劣的环境使她更想娄姨妈。在她宿舍中有一位同样孤独、脆弱的女孩:蕾娜特。有一天,蕾娜特在被窝里伤心地哭泣时,哈玲卡敞开心扉安慰蕾娜特。以后,蕾娜特被别的`人欺负,哈玲卡不顾自己危险去保护蕾娜特。虽然被他们打得遍体鳞伤,但也收获了友谊。

从此她们是这宿舍里最好的朋友。只有用心对每一个人,才能收获比珠宝更真贵的友谊!!

幸福的读后感 篇10

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个暑假,笑猫和淘气的马小跳、胖嘟嘟的唐飞、废话大王毛超、河马张达,还有马小跳的表妹——疯丫头杜真子,一起去张达的外婆家摘桃子。在张达的外婆家,他们见到了巨人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叫麻花儿的女鸭子。麻花儿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界。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那只叫麻花儿的'女鸭子。她为人很乐观,极其容易产生幸福感,总能把坏事变好事,即使是世界上最最倒霉的事,麻花儿也能找出蕴含在里面的幸福。有一次,笑猫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他在井里扑腾扑腾地乱动,被井水冻得麻木了,身子开始往下沉。这时,麻花儿跳进了井里,她把笑猫弄到自己的身上,并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笑猫。麻花儿问笑猫,就在他觉得快要死的时候,他在想什么。笑猫说:“我还没有找到那只虎皮猫,我还没有把藏在心里的话讲给她,所以我千万不能死啊!如果我死了,我一定死不瞑目!因为我还没有亲口告诉那只虎皮猫,我爱她!”麻花儿却对笑猫说:“你应该为你掉进井里而感到庆幸!我们往往只有在自己觉得快要死了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这一辈子最值得自己去做的事情是什么!”你看,掉进井里差点儿淹死是一件那么倒霉的事情呀,可麻花儿却在这倒霉之中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道理。

幸福的读后感 篇11

书是沙漠中的露珠与甘泉,滋润长途跋涉者的心田;书是常年盛开的花朵,向世界传送它的芬芳;书是每个人形影不离的朋友。书,是黑夜中的路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并伴你走向成功。所以,我爱读书。

今天我又读了一篇《这也是幸福》。《这也是幸福》主要讲了作者的妈妈非常的爱唠叨。无论大事小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对的事错的事,她都要拿来说上一番,作者对此非常讨厌。一次,作者的妈妈长途出差,作者非常高兴。但麻烦也随之而来:第二天,由于没有妈妈的唠叨,上课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还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回到家后,没有妈妈的.唠叨,屋里冷清清的,更没有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

此时作者深深地回想起了妈妈唠叨的一幕幕。因为有妈妈的唠叨,才不会感冒,才不会得病,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读《这也是幸福》一书,让我明白妈妈的唠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关心、呵护,有妈妈的唠叨才是一种幸福啊。

对啊!十有八九的孩子都会嫌自己的父母太唠叨了。但是,这唠叨中却蕴含了人间最真诚的情感。珍惜这唠叨,不要让它失去后才悔悟。让我们做一个优秀、懂事、听话的乖孩子吧!读《这也是幸福》让我真正懂得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读《这也是幸福》让我懂得一定要学会感恩,学会尊敬长辈,学会尊敬老师。

滋养我们心田的是书;传送世界芬芳的是书;我们的挚友是书;照亮我们道路的是书。是书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尊敬长辈,学会了尊敬老师,所以,我酷爱读书。

幸福的读后感 篇12

幸福是什么?由于价值观和人生的体验不同,每个人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人认为物质充足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拥有自由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享受亲情最幸福;有的人则认为品味成功的喜悦时最幸福……幸福是我们渴望的,然而,也有许多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却毫不察觉,特别是我们的学生。

有幸拜读刘次林先生的德育专着《幸福教育论》,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首先,刘次林先生用全面的人性观界定了哲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幸福概念,接着提出了幸福与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然后作者用丰富的实践材料揭露并批判了当代教育忘记、违背、伤害学生幸福生活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感受颇多。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所应该把握的应是幸福教育的含义,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下,使学生获得幸福的感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和自信心及自主追求幸福的能力,从而使他们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幸福能力的生命的主体。

教育应该成为幸福的理由。我们要使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同步发展,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体验幸福的境界,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成就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是为了学生更幸福地活着?说到底,教育就是要为每一位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当然,作为教师要在工作中予孩子以幸福,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我们必须要知道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虽说,孩子们各自的幸福感也不尽相同,但总是存在一些他们共性的东西,要找出这些共性,需要的是教师用心去爱孩子,尊重孩子,感受孩子;不断地思索怎样的教育才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快乐,更高效。“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匠,只有造出合适的鞋,孩子才会幸福;只有造出了合适的鞋,造鞋匠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也就说,只有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才会是适合他们的。只有按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符合他们兴趣的教育才是合适的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把教育看作是幸福的职业,就能在过程中积极创造和享受幸福。

最后,我想引用两句话作结尾:“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做个幸福的老师,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幸福中成长,让我们与刘次林先生一起创造幸福的教育吧!

幸福的读后感 篇13

暑假里拜读了台湾人蔡礼旭的《幸福人生》讲座稿,蔡老师就如何学习《弟子规》成就幸福人生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剖析,其中提到我们家长和老师最应该先学习《弟子规》,我十分认同。

我们学校从去年就开始全面组织学生学习、颂扬弟子规精神,可是我们的家长甚至是老师对《弟子规》的内容要求都还不清楚,如何能配合孩子学以致用,所以我认为最该学习的是作为父母的和作为老师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蔡礼旭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想想看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在自己的行动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大家的互相“倾诉和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不好,那一点不好,几乎就没有好的地方。这和那句老话“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我们不禁会问现在的家长是怎么了?个个望子成龙,个个都要让孩子变成自己,让孩子成为实现家长理想的“木偶”。

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去压制别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人。我们都在想让孩子圆我们的梦,可孩子就得放弃自己的梦,等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去圆他们的梦,这样下去越往后的孩子越可怜,而我们是“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多,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鼓励。如果是违心的,孩子是会感觉到的,这样的褒奖不如不奖。教育孩子要给他正面的积极的肯定,咱们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说他的优点,孩子就一直按着“好”的暗示发展,越来越好。而相反的,你整天说他的缺点,“啊,你看你这不如谁谁谁,那做的不好……'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这样一直不好下去。

蔡礼旭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分数教育问题。我们家长和老师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你给我好好写作业,你给我好好听课”,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认真写作业、认真听课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加上“给我”两个字呢?难道孩子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吗?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语言影响的,你的话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意识。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是父母不折不扣地复制品,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随时随刻都会把父母的形象、品质、习惯倒影下来。如果当有一天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些不良的言行时,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严厉的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学好。可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缺点都是从何而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所施,下所效”,作为父母老师我们真应该先来学习、颂扬弟子规的精神,这样才能好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幸福的读后感 篇14

美德是什么?是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团结友爱, 尊敬师长,勤奋惜时,遵规守纪;是在家里孝敬父母,时刻不忘父母的教诲;是在社会上遵守法规,乐于助人……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美德。

读了《奔跑的幸福》中的----夏扬墨的故事,让我意识到了坚强、勇敢、乐观、努力更是一种我们现在青少年所不可缺的.一种美德。

17岁的女孩夏扬墨是一个虽患有先天性脑瘫,但却活泼开朗、自信乐观的人。她虽然患病,经常受到病痛折磨,但同时她也以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毅力在生存成长着。夏扬墨由于走路的时候全靠脚尖用力,平衡非常差,有一双“剪刀脚”,且一个月要穿坏一双鞋,所以从小到大都受到别人的排斥和羞辱。但是她却毫不气馁,乐观地面对生活。**年,她进行了一次左腿矫正手术,手术的疼痛和每次换药都是炼狱般的过程,但是她扛了下来。术后恢复锻炼时,她每走一步都感觉在刀尖上行走,但是她却毅然拒绝了老师和母亲的帮忙,一个人独自完成了整个过程。夏扬墨喜欢听音乐,喜欢读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和正常人一样的学习和生活,她始终保持着笑容,选择了属于她的灿烂人生。

夏扬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作为祖国的花朵,我想我们广大青少年都要像她学习,争做一个积极向上勇敢乐观的美德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