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2024/08/0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音乐书籍的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1

在这本书里,萨伊德提到最多的两个人,一个是古尔德,一个是巴赫。在《古尔德,作为知识分子的炫技家》中,他关于两者的阐释终于有了深刻的交集:

“古尔德很早就强调,巴赫的键盘作品主要并非为任何一种乐器而写,而是为好几种乐器而 写——管风琴、竖琴、钢琴等等,或者根本不是为乐器而写,例如《赋格的艺术》。所以,巴赫的音乐可以单独演奏,离开仪式、传统、时代精神的政治正确。 古尔德只要有机会,就强调这一点。第二,是巴赫在他自己那个时代的作曲家/演奏家名声,他是时代倒错之人——他返取古老 的教会形式和严格的对位法则,但他也大胆现代——在作曲程序和半音尝试上,他有时候要求过苛。古尔德郑重其事而增华, 刻意力抗正常的独奏惯例:他的台风绝不同俗从众,他的琴风返回浪漫时代以前的巴赫,而且,在他无缘饰、不合一般语法、 不为钢琴所拘的音色里,他以完全当代的.方式尝试做出一种音乐的声音,不是商业主义的声音,而是严谨分析的声音。”

也许用现代美学里的一个词可以描述古尔德与巴赫的关系——异质同构,而且,以萨伊德所见,古尔德深味巴赫,以返回浪漫时代以前的方式去演奏巴赫,这与我的一贯感受有所偏差——就我目前的听感而言,古尔德是以现代的方式在演奏巴赫,甚至,我从他的录音里听出了金属味,工业时代的弹奏方式(当然并不意味着是工业化的,而恰恰相反)。其实并不矛盾,正如他在引文最后一句所说,古尔德用的是完全当代的方式,尝试严谨分析的声音。此外,我特别画出“不为乐器而写”一句,因为正如我们早就知道的,巴赫并未在乐谱上标明用什么乐器演奏《赋格的艺术》,以惯性思维,我以为他是没想好,或者,想完成以后再写,但萨伊德几乎是一语道破:它根本不是为乐器而写!!!巴赫真的是在玩纯粹音乐了,这几乎又为他的“神性”添上一笔。

紧接着,萨伊德颇具启发意义地提到了阿多诺,不出我所料的,阿多诺又在附会巴赫的音乐对于资本主义抵抗意义(这是他一贯思维方式,我已见怪不怪)。萨伊德说,他不知道古尔德是否看过阿多诺的文章,但在这一问题上,他俩达成了一致。正如通常所知,古尔德以退回录音室的方式抵抗资本主义的工业逻辑,但又再一次地进入这种逻辑之中。从影片“关于古尔德的三十二个短篇”当中,我看到古尔德几乎是一个非人一样的存在,几乎没有人味:他用药物、电话、收音机、旅馆、录音来武装自己,也许他对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毒过深——他把自己变成了媒介,用古代语言来说,就是通灵人,关于巴赫音乐的通灵人,所以他不需要有人味。

还有一篇文章,令我对萨伊德佩服得五体投地,什么文化帝国主义、东方学统统抛到一边,萨伊德,仅凭这篇文章足可以成为大师。这篇神文就是《抗怀宇宙(评沃尔夫〈巴赫:博学的音乐家〉》。

照贯常思维,巴赫是一位虔诚的新教音乐家,他的很多作品是为了荣耀上帝(事实确为如此),但是!但是,萨伊德几乎是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我认为巴赫不是只像奴才般称颂上帝及其事功,他潜意识里还有心与之分庭抗礼,这个心意在几部庞大作品里越来越明显,像《赋格的艺术》、B小调弥撒曲、以及《哥德堡变奏曲》。”

巴赫如炼金术士一般在音乐上努力探究,似乎是在跟那个至高无上的他对抗。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思维方式:

“巴赫的狂热,的的确确有其魔性、吓人之处······你不得不想,巴赫在上帝面前那样百般虔诚和谦 卑,他是不是借此抵抗某种更黑暗——更洋溢勃发、更骄傲、濒临渎神的东西,那东西就在他内心里,他那 带着对位法魔术的音乐也传出各种消息。”

不夸张地说,这段话看得我直冒冷汗,巴赫虔诚的脸突然变得狡黠起来,原来他的身上也带着浮士德的影子。将来我该如何面对圣马太、B小调,如此总总他笔下的宗教音乐啊!当然,也许,萨义德只是过度诠释——只是为了思维的快感,但愿如此!

此外,他提到巴赫与贝多芬的音乐逻辑:

“巴赫的作品,质地经过细密、耐心、极力的策划和衍释,这一点,他和贝多芬正好相反······贝多芬 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套不同的进击方法,无论是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经常透过一些小小的小主题为之,这 些小主题则只是分解三和弦,或者是以重复音符打造的主题样式。”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2

读完郭老师的《音乐教育书简》一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是百感交集:有高兴、激动,有后悔、沮丧,还有感动……

我觉得这本书不应当只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入职读的,而是在职的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好好看看。以前总觉得音乐教育的理论在大学走得太高深、太远了,大学的老师都高高在上,很难了解到我们一线老师的“窘况”,而我们一线老师又迫切需要一些学术型的专家给予我们现状的一些解读和帮助,因为你们的高度或者比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读完,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像郭教授一样“关心”和“关注”我们一线老师的“学术型专家”,你们的理论也可以让我们不再“仰视”,也有轻松!我们一线老师没有被孤立,在迷惘之际有你们这样的专家及时地给出一些有助我们自我判断的建议,是我们的幸运,不止是书中的小米老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明显感觉到似乎自己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倦怠期,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农村学校,第五年了,每年都重复初一初二的教学,每个年级在10个班左右,除了音乐还有其他课程的兼职,课余时间紧张繁重的排练任务,这些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候课到上完,有不安的感觉,好像又“欠”了学生什么!反思自己,最近好像没什么进步了,像一个机器在运转,而不是学生需要的老师!而我,不愿意自己成为机器。这也是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三个白痴》给我的警示:老师不是机器操作者,不是生产固定产品的操作工人。

之前在教学中困惑的地方,在书中得到了解答,谢谢郭老师您与我们分享了小米老师的成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师生平等

和小米一样,如何做到这一点,我到今天还在摸索着,看到郭老师的解答,我知道这样的课堂,不是美国才需要,美国才会有,我们也需要,我们也应该有,观念可以改变。社会体制、等皆观念可能我们变不了,可是小小的`课堂,我们可以改变。明白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学生们为什么出现上课热情不高,回答不热烈,参与度不高的种种行为,反思自己,是我们老师与学生距离太远。要想让音乐走近学生心中,首先,放下高高的老师架子,放下教材冷冰冰的知识结构,在平等对话中了解学生需要,是我当务之急要补救的!

这里是农村中学,不是市区里的学生,首先,我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是不是过多地建立也一个城市地区的学习要求上,要求太高了,我需要好好思考,重新定位。

二、教材主导教学

以前总觉得,教材如同圣旨,教研活动公开课的模式,专家的点评就是教旨,不加思辨地认为都对,就要按照那样。结果,慢慢地,我发现找不到自我了,工作的第一年,上课还很有激情,很多点子,现在发现被批判得连自己也找不着了,教材真的是不可推翻、不可质疑的吗?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麻木地生产产品时,也会厌倦的啊!为什么不能还原自己?为什么要做教材的“忠实拥护者”就不再敢质疑和拓展?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唱歌课就你一句,我一句,欣赏课就讲解背景,听全曲,分析结构,讲音乐要素,器乐课也是你一句我一句。说是传统课,其实现在自己的课堂也莫过于此,我在机械地操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这样的“旧”式的教学模式,只是走着走着,就感觉出不去找不着北了,回头一看,当初还雄心勃勃地要改变这种旧的音乐教学模式,可自己竟然成了它的“忠实拥护者”,看到有时侯自己的课堂竟然变成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甚至很害怕,这是我一个年轻音乐教师应该有的课堂吗?

小米老师的创新,我看到了她的大胆创新和成功!这不是一两节的课堂可以早就出来的变化,是用心经营的课堂“感化”的学生,从学生不敢唱到爱唱到会唱,可能很漫长,可能就在老师观念的一次不经意的改变。我的学生这一届初三的学生,我从初一到初二下学期才看到他们的完整变化,小米的方法比我取得的成效更大!值得我学习!

四、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

以前,总觉得在这么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还要一个班一个班帮助排练,指导,很不情愿,甚至一手扔,给班主任自己弄吧,班主任又像踢皮球,踢给我们,学生夹在中间,抱怨就自然出来,节目的质量不高,自然也会影响班级形象,更加影响班级对音乐科目的重视。现在看来,很有必要纠正自己以前一些“计较”的看法,视作自己的工作,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更是挖掘人才的一个机会。

五、合唱团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三等奖以上的成绩,况且是这么多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比赛,在今年的十一届合唱节,我们学校的合唱团却得了二等奖!这是我现在都为之骄傲的一支队伍,由于初三的离去,少了很多中间力量,需要重新选拔和培养,又得漫长的一段时间,在初三团员离去的那一次排练中,她们还是用动人的歌声传递她们的热情给我,作为指导老师,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得!虽然现在看来,举步维艰,校长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得到展示的舞台还不够,可是,区领导、外校现在都知道我们镇龙二中虽然成绩不好,可有个合唱团,精神面貌不错!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不应该放弃。

做好这次比赛的总结和总结排练的记录是我应该好好做的,包括学生们的合唱团赛后感也可以让她们自己写写,这是我的财富!好好珍藏。

六、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平时上课,我一直很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感觉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慢慢忽略了,看了书,我汗颜,学生的“审美”,学生的“参与体验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可德育情感教育,个人参与的合作、体验却是能跟随他们成长,影响一辈子的。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不是把艺术摆的位置太高了,不对了?艺术有层次之分吗?听众有等级之分吗?

没有!所以,我们给学生的音乐,不应是剥离情感的空洞知识,而是有生命的美妙旋律!

七、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

记得以前不了解的科任老师还在笑话:“你这个音乐老师怎么总觉得累,那我们都不用活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正如许多人看到的:“音乐教师社会地位不高”这是普遍现象,我知道单凭我,不可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可是,我也以每天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工作,默默付出,以自己的姿态骄傲地告诉给同行们:“我骄傲我是一名音乐老师”!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学科,同样,我们的地位不可替代,我们的学科魅力如同我们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样,音乐赋予我们多少灵魂,我们在传递多少!

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不记得是哪位说过的话,在此借用一下,我庆幸自己在迷惘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就像航海中的指路灯,照亮了孤寂的我,让我忽然感到:方向就在那里,身边不止是我,还有很多伙伴,通向彼岸,是幸福的归宿!

但愿每一位音乐老师,您都是幸福、快乐的!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3

仿佛习惯了,在漆黑的夜里,一盏台灯,一个电台,在暖黄柔亮的灯光和音符中,噼里啪啦地敲下内心真实的感悟与想法。暂时工作的清闲、不用陪谁让我有了大把沉思和反省的时间,由此,我对上苍真是充满了感激。音乐是打开思索大门的首选,跳跃的鼓点以及夜晚幽静的环境总能勾起我对过往以及当下的感悟,让我思绪敏捷、文思泉涌,我享受这份空灵,如果非要说有些不妥的地方,便是好久没有翻阅身后那些有血有肉挚爱的书籍了。

社会日新月异,人却变懒了。儿时一碗花生米就能读完一本书的情景仿佛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也加入了低头族的潮流,看起了电子书。智能手机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那么轻巧的玩意拿在手里,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杖一样,可以让任何你想看的东西出现,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新奇,也很方便,日子久了,便开始想念墨香的味道了,于是疯也似的'回到家,手拿软布,把那些早已落满灰尘备受冷落的书籍挖掘出来,花了几个小时逐本擦拭干净,挑了几本最爱读的出来,其余的都各归各位,开始重温往日的时光。醉人的墨香,真实的质感,翻阅时哗哗的声音都那么令我雀跃,我就像一个被困沙漠中数日的人,望见了绿洲,心中的激动溢于言表。我饥渴地吞噬着书中的营养,丝毫不觉厌倦,真想就这样,到永远。基于环境的原因,造就了我沉默寡言的性格,所以陪伴我最多的就是书籍和音乐,我酷爱这两种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在我眼里,她们都是有生命力的,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沉寂的时候,选一个午后,在一天之中阳光最温柔的时刻,泡一壶茶,净手,捧一本书,带着虔诚虚心的心,开始和几个世纪以前亦或是当代的哲人交流,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不仅净化了心灵,亦洗涤了灵魂。这种与书对饮,我把茶沏的生活岂不快哉?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牢骚满腹,怨上天给的时间太少,需要了解和学习的东西太多,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边的学问,哪里学得完。现实也总不能如人所愿,每日要为了生活去奔波,偶有闲暇便视若瑰宝,丝毫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做些别的事就像是犯了罪一般。再次与儿时的书籍对话,心里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期盼已久实现目标的冲动喜悦,还是离儿时憧憬梦想现在的自己相差太远的怅然若失。

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其中的酸甜苦辣,说不清,道不明,连我这当事人,都丈二和尚,蒙在鼓里。一直觉得,我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溜须拍马、各种应酬让我觉得好像背上压了一座永远搬不走的大山,就连孙悟空只要等五百年也会有唐僧来解救他,我只希望过恬静安静的生活,没有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而我,却看不到我的永远,似乎有人类就会有这些,我开始怀疑我适不适合在这个星球住了。或许从我身上还能投射出八十年代的影子吧,所以我需要另一味良药,就是音乐。每一天我都不遗余力地找寻真正符合自己血液的旋律,能够真正融入灵魂的节奏,仿佛借助她,我的生命又焕发了生机,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起来。如果说读书是与高尚的大师对话,那么聆听优美的旋律就是热爱生命最好的表现。我觉得每一段节奏和曲子都有一个故事和一段经历,而每一个聆听的人,也都会凭借她看到符合自己生活的东西,继而更深入的参透。说起音乐,其实我是有一种愧疚在里面的,这份内疚来源于父亲的喜爱和母亲的期待,长笛落寞地躺在那,犹如有鲠在喉,不碰不疼,一旦提起,就直击心窝。从第一次接触粤语歌曲,六年多以来,已爱到不能自拔,尤其对这个语系的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和对写词人言简意赅直击要害的佩服油然而生。

写作的时候更多的是放着轻音乐,这种钢琴与鼓点的邂逅真是天作之合,不但配合得天衣无缝,使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现,更是将主旨表现的淋漓尽致。紧闭双眼,一个个音符由耳朵有节奏地钻入心里,每一个音符都像母亲的双手,爱抚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抚平我的伤口,带我走出心灵的泥潭,借我一对翅膀助我飞过生活的深渊。听过之后,打开双眼,如获新生。有生之年,嗅着墨香,随着音符,有你们作伴,内心不再空虚孤单,脚步不再踌躇彷徨,亦不会像迷航的船,我就是一名水手,惊涛骇浪,也勇往直前,就算看不见,也有旋律为我照亮返航的路。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4

利用暑假时间终于看了下郭声健老师的这本《音乐教育书简》,刚开始问同学有什么好书值得推荐时,她毫不犹豫地说了这本书,其实这本书在大学时期也听说过,但一直忙于其他没放在心上,也就一直没有阅读过,现在工作一年了再来阅读时能让我更好地回顾这一年的教学,从小米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刚工作时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本书给了我很好地答案。

这本书应该适合每一位刚任职或在职多年的中小学老师认真阅读,它涉及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心,也涉及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和自主发展理念。这不仅关系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也对我国教师教育现状进行得反思,使我们一线的音乐老师得到专家的一些解答和帮助。所以幸运的不只有小米老师还有我们阅读过的每一位音乐老师。

入职一年来,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第一次听到有人叫我老师,到现在很淡然地面对这份工作,从以为音乐老师就是教人唱唱歌,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音乐老师不止只教几首歌,从以为当音乐老师没什么压力,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音乐老师压力不小,这一年不管是从角色还是自身的心理方面都转变挺大,看到小米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很多问题都是我遇到过的,感谢郭老师的解答,让我看到了我教学时的不足。

看着小米说她第一次上课发生的种种,我仿佛回到了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一天,激动、紧张、兴奋充斥我一天,幸运的是我没像小米那样跑错教室,第一堂课我也给他们说了些课堂常规,感觉能把这节课上完算是万事大吉了,没上课之前就听一些前辈跟我说,第一节课一定要凶一点,不然学生以为你好欺负以后就很难管下他们,所以第一节课我一直虎着脸,以命令的语气跟他们下达命令,所以看到郭老师说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我发现我没做到,急于树立权威的心态适得其反,就像郭老师说的很多新老师以为教师威信的建立就是通过严格要求,特别是第一堂课给学生给学生“当头一棒”或来一个“下马威”而实现的。其实不然,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密切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后面有相熟的老师跟我说你为什么第一节课在我们班很凶都不笑?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你一点都不好接触,所以真的会适得其反,学生没喜欢上你,你的威信也没有建立起来,看来还学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慢慢摸索。

很多人以为音乐课就是教唱模式,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没什么可难的,这是传统的授课,刚开始我也是这样上课,没有一点新颖,以为只要这首歌学生学会了目的就达到了,当有人跟我说你落伍了,教学模式太单一了,你应该改变的教学模式,这其实就是在说你的课上的很差,当时心里很不好受,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上的课却一点不年轻啊,看来真的很没用心,音乐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以为老师教了多少知识技能,学生就能掌握了多少技能,应该尝试各自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喜欢音乐,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千万不要让学生感觉的教学的枯燥,感到厌倦甚至畏惧心理,从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样就太不好了,有时候同样内容的一节课别的老师会很轻松的上完,学生也学的很起劲儿,为什么自己上时就感到特别吃力,开始阶段我会有空去别的音乐老师的课,模仿她上课风格,让我找到突破口知道音乐课到底是怎么回事,渐渐地我会根据班级情况来上课,用他们喜欢能接受的方式,这样学生觉得开心我上得也开心。

郭老师说小米说的“我害怕安静的课堂”对他触动很大,同样对我触动也很大,也经常在想音乐课是安静一点还是热闹一点?当然“安静”与音乐课是格格不入的,什么时候安静呢?第一次在聆听歌曲时我是特别强调安静聆听的,当然这个时间很短,最多也就一首歌的时间,学生的小躁动就会浮出来,作为老师又特别怕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刚开始经验少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维持纪律,可一旦太安静,却又少了什么,反而让自己觉得不舒服,音乐课堂不需要太安静,安静得音乐课堂是最忌讳的,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上都是主角,都可以完全打开自己,真正的参与进来,音乐教学不止是教师教知识技能,必须要通过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才能把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内画进自己的知识技能力结构之中,我们不光要教会学生开口唱,还要引导他们亲自去演奏、创作、聆听,这样慢慢的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音乐课非常好玩、开心,期盼着你的课堂,这样才是最好的。

这本书还需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学习,相信会有所提高。

就我通俗的理解:巴赫的音乐通常以简单的主题出发,进而演绎为庞大的、丰富的音乐形态;而贝多芬呢,在将动机好不容易做成主题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打碎它,如此反复,而到完成时,它可能还只是一个动机。(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更愿意听巴赫,而不是疯子一样的贝多芬)进而,萨义德冒出惊天一语:

“巴赫是史诗;贝多芬是戏剧。巴赫最后一批作品,我觉得最喜欢吸引人之是,贝多芬第三阶段的作品撕碎类 型 而留下一堆破碎、未完成、断简残片式的形式;巴赫似乎专心一志,致力将每一个细微变化、每一个转折、每一 每一个和声和节奏受融于一个整体。”

史诗与戏剧,这样的词汇令我联想到古代美学大师,他们以文体名称作为风格类型进行概括——精准、有力。

最后,请允许我自鸣得意一下:没曾想我的音乐品味还能与萨义德先生有所交汇——我们都喜欢席夫。他说“席夫长相如天使······他的圆滑奏极好,力度变化微妙,脉冲也节制,不那么尖锐和严厉······但他那些技巧向来服从一种谦抑、可亲、内省的音乐性,而不是为炫耀和自我主义的展示来服务”。回到前面说的,古尔德的演奏带着浓重的工业时代气息,而席夫仿佛带领听众回到前工业时代,他的演绎是古典、雅致的,我称之为“逸品”。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5

利用暑假时间终于看了下郭声健老师的这本《音乐教育书简》,刚开始问同学有什么好书值得推荐时,她毫不犹豫地说了这本书,其实这本书在大学时期也听说过,但一直忙于其他没放在心上,也就一直没有阅读过,现在工作一年了再来阅读时能让我更好地回顾这一年的教学,从小米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刚工作时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本书给了我很好地答案。

这本书应该适合每一位刚任职或在职多年的中小学老师认真阅读,它涉及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心,也涉及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和自主发展理念。这不仅关系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也对我国教师教育现状进行得反思,使我们一线的音乐老师得到专家的一些解答和帮助。所以幸运的不只有小米老师还有我们阅读过的每一位音乐老师。

入职一年来,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从第一次听到有人叫我老师,到现在很淡然地面对这份工作,从以为音乐老师就是教人唱唱歌,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音乐老师不止只教几首歌,从以为当音乐老师没什么压力,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音乐老师压力不小,这一年不管是从角色还是自身的心理方面都转变挺大,看到小米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很多问题都是我遇到过的,感谢郭老师的解答,让我看到了我教学时的不足。

看着小米说她第一次上课发生的种种,我仿佛回到了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一天,激动、紧张、兴奋充斥我一天,幸运的是我没像小米那样跑错教室,第一堂课我也给他们说了些课堂常规,感觉能把这节课上完算是万事大吉了,没上课之前就听一些前辈跟我说,第一节课一定要凶一点,不然学生以为你好欺负以后就很难管下他们,所以第一节课我一直虎着脸,以命令的语气跟他们下达命令,所以看到郭老师说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我发现我没做到,急于树立权威的心态适得其反,就像郭老师说的很多新老师以为教师威信的建立就是通过严格要求,特别是第一堂课给学生给学生“当头一棒”或来一个“下马威”而实现的。其实不然,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职业道德、学识修养、教学水平与效果,以及与学生的密切关系等因素慢慢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后面有相熟的老师跟我说你为什么第一节课在我们班很凶都不笑?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你一点都不好接触,所以真的会适得其反,学生没喜欢上你,你的威信也没有建立起来,看来还学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慢慢摸索。

很多人以为音乐课就是教唱模式,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没什么可难的,这是传统的授课,刚开始我也是这样上课,没有一点新颖,以为只要这首歌学生学会了目的就达到了,当有人跟我说你落伍了,教学模式太单一了,你应该改变的教学模式,这其实就是在说你的课上的很差,当时心里很不好受,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上的课却一点不年轻啊,看来真的很没用心,音乐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以为老师教了多少知识技能,学生就能掌握了多少技能,应该尝试各自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喜欢音乐,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千万不要让学生感觉的教学的枯燥,感到厌倦甚至畏惧心理,从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样就太不好了,有时候同样内容的一节课别的老师会很轻松的上完,学生也学的很起劲儿,为什么自己上时就感到特别吃力,开始阶段我会有空去别的音乐老师的课,模仿她上课风格,让我找到突破口知道音乐课到底是怎么回事,渐渐地我会根据班级情况来上课,用他们喜欢能接受的方式,这样学生觉得开心我上得也开心。

郭老师说小米说的“我害怕安静的课堂”对他触动很大,同样对我触动也很大,也经常在想音乐课是安静一点还是热闹一点?当然“安静”与音乐课是格格不入的,什么时候安静呢?第一次在聆听歌曲时我是特别强调安静聆听的,当然这个时间很短,最多也就一首歌的时间,学生的小躁动就会浮出来,作为老师又特别怕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刚开始经验少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维持纪律,可一旦太安静,却又少了什么,反而让自己觉得不舒服,音乐课堂不需要太安静,安静得音乐课堂是最忌讳的,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上都是主角,都可以完全打开自己,真正的参与进来,音乐教学不止是教师教知识技能,必须要通过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才能把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内画进自己的知识技能力结构之中,我们不光要教会学生开口唱,还要引导他们亲自去演奏、创作、聆听,这样慢慢的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音乐课非常好玩、开心,期盼着你的课堂,这样才是最好的。

这本书还需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学习,相信会有所提高。

就我通俗的理解:巴赫的音乐通常以简单的主题出发,进而演绎为庞大的、丰富的音乐形态;而贝多芬呢,在将动机好不容易做成主题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打碎它,如此反复,而到完成时,它可能还只是一个动机。(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更愿意听巴赫,而不是疯子一样的贝多芬)

进而,萨义德冒出惊天一语:

“巴赫是史诗;贝多芬是戏剧。巴赫最后一批作品,我觉得最喜欢吸引人之是,贝多芬第三阶段的作品撕碎类 型 而留下一堆破碎、未完成、断简残片式的形式;巴赫似乎专心一志,致力将每一个细微变化、每一个转折、每一 每一个和声和节奏受融于一个整体。”

史诗与戏剧,这样的词汇令我联想到古代美学大师,他们以文体名称作为风格类型进行概括——精准、有力。

最后,请允许我自鸣得意一下:没曾想我的音乐品味还能与萨义德先生有所交汇——我们都喜欢席夫。他说“席夫长相如天使······他的圆滑奏极好,力度变化微妙,脉冲也节制,不那么尖锐和严厉······但他那些技巧向来服从一种谦抑、可亲、内省的音乐性,而不是为炫耀和自我主义的展示来服务”。回到前面说的,古尔德的演奏带着浓重的工业时代气息,而席夫仿佛带领听众回到前工业时代,他的演绎是古典、雅致的,我称之为“逸品”。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6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大家都听过这首雄壮有力的抗战歌曲吗?

这首歌曲是中国人民都很熟悉的《保卫黄河》,是我们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它描绘了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最近,我阅读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它像时光机,带我穿越回抗战的年代。

1905年6月13日,在一个星空闪烁的夜晚,在广东珠江口的一艘小船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对襁褓中的婴儿说:“孩儿,你就叫做星海吧!”从此,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冼星海。

冼星海7岁那年,外祖父不幸去世了,星海的妈妈带着他移居到新加坡,但是一路非常艰辛,因为他们母子一贫如洗,所以在轮船上找活计,帮着打扫食堂,浆洗缝补,就这样,在海上颠簸了数十日,终于到了新加坡。在国外,他们历尽艰辛,在热心的同乡故旧的帮助下,才把生活安顿下来。

1919年,14岁的冼星海回到广州,进入岭南大学学习小提琴。1924年,冼星海在岭南大学附中毕业,原本可以继续读大学的他,因为家中生计,他决定一边选修大学课程,一边工作补贴家用。就这样,他在艰苦的环境下,认真工作、努力拼搏,从未放弃过追求理想。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积弱积贫,很多人自顾不暇,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冼星海也是如此,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在饥饿和病痛的折磨下坚持创作,不仅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开创了中国革命音乐的'创作道路,还谱写了几百首鼓舞着无数中国人的抗战歌曲,为抗日救国时期的音乐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歌曲流传至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

学习钢琴是我心中的梦想。从6岁起,我就开始学习弹钢琴,在学琴的过程中,有苦有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有时候也很想放弃。但自从阅读了这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著作之后,我更热爱音乐,更努力学习钢琴演奏。因为冼星海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不怕困难,永不放弃追求梦想。今年8月份,我很荣幸地参加了中国第十八届“星海杯”钢琴比赛。经过层层筛选,我终于拿下了粤东赛区儿童A组总分第一名,取得了广东省决赛资格。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要学习冼星海优秀的人格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用心练琴,做一个志向高远、不断追求、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站上大舞台,演奏著名音乐家洗星海的作品。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7

读完郭老师的《音乐教育书简》一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是百感交集:有高兴、激动,有后悔、沮丧,还有感动……

我觉得这本书不应当只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入职读的,而是在职的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好好看看。以前总觉得音乐教育的理论在大学走得太高深、太远了,大学的老师都高高在上,很难了解到我们一线老师的“窘况”,而我们一线老师又迫切需要一些学术型的专家给予我们现状的一些解读和帮助,因为你们的高度或者比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读完,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像郭教授一样“关心”和“关注”我们一线老师的“学术型专家”,你们的理论也可以让我们不再“仰视”,也有轻松!我们一线老师没有被孤立,在迷惘之际有你们这样的专家及时地给出一些有助我们自我判断的建议,是我们的幸运,不止是书中的小米老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明显感觉到似乎自己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倦怠期,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农村学校,第五年了,每年都重复初一初二的教学,每个年级在10个班左右,除了音乐还有其他课程的兼职,课余时间紧张繁重的排练任务,这些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候课到上完,有不安的感觉,好像又“欠”了学生什么!反思自己,最近好像没什么进步了,像一个机器在运转,而不是学生需要的老师!而我,不愿意自己成为机器。这也是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三个白痴》给我的警示:老师不是机器操作者,不是生产固定产品的操作工人。

之前在教学中困惑的地方,在书中得到了解答,谢谢郭老师您与我们分享了小米老师的成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师生平等

和小米一样,如何做到这一点,我到今天还在摸索着,看到郭老师的解答,我知道这样的课堂,不是美国才需要,美国才会有,我们也需要,我们也应该有,观念可以改变。社会体制、等皆观念可能我们变不了,可是小小的课堂,我们可以改变。明白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学生们为什么出现上课热情不高,回答不热烈,参与度不高的种种行为,反思自己,是我们老师与学生距离太远。要想让音乐走近学生心中,首先,放下高高的老师架子,放下教材冷冰冰的知识结构,在平等对话中了解学生需要,是我当务之急要补救的!

这里是农村中学,不是市区里的学生,首先,我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是不是过多地建立也一个城市地区的学习要求上,要求太高了,我需要好好思考,重新定位。

二、教材主导教学

以前总觉得,教材如同圣旨,教研活动公开课的模式,专家的点评就是教旨,不加思辨地认为都对,就要按照那样。结果,慢慢地,我发现找不到自我了,工作的第一年,上课还很有激情,很多点子,现在发现被批判得连自己也找不着了,教材真的是不可推翻、不可质疑的吗?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麻木地生产产品时,也会厌倦的啊!为什么不能还原自己?为什么要做教材的“忠实拥护者”就不再敢质疑和拓展?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唱歌课就你一句,我一句,欣赏课就讲解背景,听全曲,分析结构,讲音乐要素,器乐课也是你一句我一句。说是传统课,其实现在自己的课堂也莫过于此,我在机械地操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这样的“旧”式的教学模式,只是走着走着,就感觉出不去找不着北了,回头一看,当初还雄心勃勃地要改变这种旧的音乐教学模式,可自己竟然成了它的“忠实拥护者”,看到有时侯自己的课堂竟然变成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甚至很害怕,这是我一个年轻音乐教师应该有的课堂吗?

小米老师的创新,我看到了她的大胆创新和成功!这不是一两节的课堂可以早就出来的变化,是用心经营的课堂“感化”的学生,从学生不敢唱到爱唱到会唱,可能很漫长,可能就在老师观念的一次不经意的改变。我的学生这一届初三的学生,我从初一到初二下学期才看到他们的完整变化,小米的方法比我取得的成效更大!值得我学习!

四、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

以前,总觉得在这么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还要一个班一个班帮助排练,指导,很不情愿,甚至一手扔,给班主任自己弄吧,班主任又像踢皮球,踢给我们,学生夹在中间,抱怨就自然出来,节目的质量不高,自然也会影响班级形象,更加影响班级对音乐科目的重视。现在看来,很有必要纠正自己以前一些“计较”的看法,视作自己的工作,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更是挖掘人才的一个机会。

五、合唱团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三等奖以上的成绩,况且是这么多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比赛,在今年的十一届合唱节,我们学校的合唱团却得了二等奖!这是我现在都为之骄傲的一支队伍,由于初三的离去,少了很多中间力量,需要重新选拔和培养,又得漫长的一段时间,在初三团员离去的`那一次排练中,她们还是用动人的歌声传递她们的热情给我,作为指导老师,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得!虽然现在看来,举步维艰,校长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得到展示的舞台还不够,可是,区领导、外校现在都知道我们镇龙二中虽然成绩不好,可有个合唱团,精神面貌不错!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不应该放弃。

做好这次比赛的总结和总结排练的记录是我应该好好做的,包括学生们的合唱团赛后感也可以让她们自己写写,这是我的财富!好好珍藏。

六、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平时上课,我一直很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感觉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慢慢忽略了,看了书,我汗颜,学生的“审美”,学生的“参与体验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可德育情感教育,个人参与的合作、体验却是能跟随他们成长,影响一辈子的。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不是把艺术摆的位置太高了,不对了?艺术有层次之分吗?听众有等级之分吗?

没有!所以,我们给学生的音乐,不应是剥离情感的空洞知识,而是有生命的美妙旋律!

七、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

记得以前不了解的科任老师还在笑话:“你这个音乐老师怎么总觉得累,那我们都不用活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正如许多人看到的:“音乐教师社会地位不高”这是普遍现象,我知道单凭我,不可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可是,我也以每天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工作,默默付出,以自己的姿态骄傲地告诉给同行们:“我骄傲我是一名音乐老师”!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学科,同样,我们的地位不可替代,我们的学科魅力如同我们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样,音乐赋予我们多少灵魂,我们在传递多少!

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不记得是哪位说过的话,在此借用一下,我庆幸自己在迷惘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就像航海中的指路灯,照亮了孤寂的我,让我忽然感到:方向就在那里,身边不止是我,还有很多伙伴,通向彼岸,是幸福的归宿!

但愿每一位音乐老师,您都是幸福、快乐的!

音乐书籍的读后感 篇8

去绘本馆借书的时候,书架上摆放的一本绘本吸引了我:一只鼹鼠在黑暗的地洞里,帽子上有一盏灯照着乐谱,它正在专心致志地拉小提琴。我也是学小提琴的,所以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很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就把这本《鼹鼠的音乐》带回了家。

一只鼹鼠每天都在挖地道,晚上看着电视吃着饭,然后就去睡觉。它非常喜欢这样的美好生活,可是时间长了,它觉得很枯燥。有一天晚上,它看见电视上有一个拉小提琴的男人,听见小提琴那优美的音乐,它的心也动了。于是,它给自己邮购了一把小提琴。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学琴的一些事情,学小提琴非常枯燥,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拉出的声音“吱吱啦啦”的,很难听、很刺耳,还要反复地练习弓子、手指练习,在老师的指导和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才坚持了下来。小鼹鼠生活在黑暗的地洞里,它能坚持下来吗?

小鼹鼠每天都盼望小提琴的来到,终于在三个星期后的`一天,小提琴到了。和我学琴时一模一样,小鼹鼠拉出的琴声也是很刺耳、很恐怖的,但是它并没有放弃,而是每天坚持练习。一个星期后,它拉出了两个音符;一个月后,它拉出了一首完整的音阶;最终,它演奏出了优美的曲子。我可以想象出来,小鼹鼠在练琴的时候,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它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演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这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善良的鼹鼠先生想象着:它给国王和王后拉小提琴,国王和王后都开心得不得了;它的琴声抚平人们的愤怒和悲伤;它拉着小提琴,让正在战争的人们平和起来;它的琴声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想着想着,小鼹鼠笑了起来,放下小提琴,它进入了梦想。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世界真是美好,连一只小鼹鼠心地都那么善良,虽然只是一些幻想,但是它想用自己的琴声感动世界、改变世界,我觉得音乐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小鼹鼠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想想我自己,我也会用小提琴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也应该用自己的琴声去消除人们的劳累,给人们带来快乐!

这就是《鼹鼠的音乐》,一本令人感动的绘本,一个神奇美妙的故事,它让我看到了坚持不懈就能成功,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神奇的力量,也让我更喜欢小提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