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2024/07/2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1

西哲课上我们就曾被“残酷”的告知:没有认真阅读过哲学的著作就不要说自己学过哲学,只能说暂且听过哲学课而已。扪心自问,哲学方面的书籍我确实涉猎得少,少到除了那本编得不算好的课本外就很难想到第二本了。所以,我这个听过中国哲学课的人也就只能浅谈一下认识了。我打算说一下道家。

过去,一说起道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青城山那帮会算命的道士,或者就是武当山上那一票靠教授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太极拳赚钱的“真人”。初尝中国哲学智慧之后才发现以上说的那一套其实和哲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翻开之前上课的笔记,凌乱的字里行间里我发现一个大大的“道”字,看得出我当时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大概是被课堂氛围所感染了。道家说的道即是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之所以说道即是无,是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东西和宇宙相对立了,没有参照物的存在当然也就很难证明其本身为何物。这是我认为道家理论体系里面最难被人所了解的地方(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记得当年理论物理学的泰斗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里面也曾有类似的表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宇宙?为何我们无法精细的预测宇宙的走向而只能看到一个很混沌的状态?那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一组完整的公式来描述宇宙的初状态(宇宙的开端)。这好像很奇怪,怎么就不可以呢?那是因为宇宙的开端就是一个质量无限大的点,在此之前,没有时间的'概念,因而今天我们所秉承的那一套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东西就都不适用了,毕竟过去的一切公式定理都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没有时间概念,自然科学体系也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说:道即是无。这和道家的理论核心不谋而合。虽然说用自然科学的中国哲学智慧课的感受。始终觉得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么纯粹,不是单纯的追求终极认知,其中的功利色彩多了些。在另一方面,这又正好印证了中国人的普遍特点—外圆内方。内心始终有自己的操守,但外在却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刚好回避了哲学是高贵的清醒的痛苦这一命题。所以,当个中国人其实挺幸福的。

好像还想说点儿什么,哎,还是不说了吧,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嘛。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2

翻开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我仿佛打开了一本“天书”。什么佛家的独尊,什么道家的复兴,都是类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难看懂,也不想读懂。因为我对哲学的兴趣的确说不上高涨,也许更多的应该是漠然或不以为然,因为哲学在我看来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无当。但是这一次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硬性要求自己把这本书读完。然而,就是这次的“无奈之举”改变了我对哲学的傲慢与偏见,嘲讽与调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于是我不再漠视它,而是如数珍宝似的品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并颇有体会。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为“庙里的神”,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个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如果让我来比喻的话,哲学就相当于人的灵魂,人如果没有了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有些人可能不会相信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价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少它改变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八点钟,吃口饭之后便拿起遥控器以电视为伴,直到有些困意,然后按照我的生物钟规律我又开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午睡,醒来后再拿起遥控器一天过得还算“充实”。整个假期几乎都是被这样复制着。等到临近开学的时候,方有点儿浪费青春的遗憾,但一打听同事,他们也和我大同小异,我也就很自然地不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悔恨了”。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变成了一个“追星族”,变成了许多大哲学家的“粉丝”。因为他们的渊博,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底蕴,他们的深遂,让我无时无刻不在为之折服,为之感叹。然而追逐过后我便深深的思索起来: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为什么他们可以揭示人类和自然最深处的奥秘?为什么他们可以抛开世俗站在另一个高度来审视人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博览群书”。因为只有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受写作使人深刻。”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应该是无数位中外的大哲人唤醒了我的斗智,让我开始去重新寻找过去的影子。于是,我又开始了尝试写一些东西,一点心得,一种感受,一丝启发,一种疑问尽管手中的笔已有些陌生,尽管脑中的词汇已有些匮乏,但我庆幸我又开始培养写作的习惯了;我又可以用笔来传递我的领导的敦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让哲学成为了我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让我从哲学里边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完全是因为地理的缘故。中国地处大陆,所以农业占主导,因为经验对生产大有帮助,于是人们迷信经验,因此有历史退化观;因为人被绑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识;因为整天接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整天讨论“有”鞍无”鞍道”鞍天”的……而欧洲海洋贸易发达,商业为主导,所以对“数”和“逻辑”特别敏感,抽象思维发达,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学自然对确定的东西又特别渴望,所以有了实证主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动。用来描述东西两种文化很恰当,中国人善良,欧洲人聪明。”(大意)这多少有点史宾诺莎的味道,我们其实能自己自由决定的事情是没有的,上帝在通过自然法律把我们当成傀儡……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俗谛,而第二个level的真谛是什么呢?非“非有非无”!很绕吧,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没必要执着于万物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这一点,因为万物是不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的,因为“有”和“无”只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意识的枷锁,而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并不能简单用“有”“无”来描述,它已经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处于三维空间的人脑不能理解四维空间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它跟“上帝”一样,属于一种“超验”的东西,要想理解“万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处于“万物”之中,你必须跳脱出来,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远不能理解万物是怎么存在的。这才是第二个level的真谛。天碍…那么第三个level又是什么?对不起,没有了,第三个境界理应是终极的真理,但是这已经超越了人们概念的极限,也当然超越了语言,只能靠自己的顿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没办法用语言告诉别人,只能“不可说”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3

翻开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我仿佛打开了一本“天书”。什么佛家的独尊,什么道家的复兴,都是类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难看懂,也不想读懂。因为我对哲学的兴趣的确说不上高涨,也许更多的应该是漠然或不以为然,因为哲学在我看来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无当。但是这一次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硬性要求自己把这本书读完。然而,就是这次的“无奈之举”改变了我对哲学的傲慢与偏见,嘲讽与调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于是我不再漠视它,而是如数珍宝似的品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并颇有体会。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为“庙里的神”,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个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如果让我来比喻的话,哲学就相当于人的灵魂,人如果没有了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有些人可能不会相信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价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少它改变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八点钟,吃口饭之后便拿起遥控器以电视为伴,直到有些困意,然后按照我的生物钟规律我又开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午睡,醒来后再拿起遥控器一天过得还算“充实”。整个假期几乎都是被这样复制着。等到临近开学的时候,方有点儿浪费青春的遗憾,但一打听同事,他们也和我大同小异,我也就很自然地不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悔恨了”。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变成了一个“追星族”,变成了许多大哲学家的“粉丝”。因为他们的渊博,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底蕴,他们的深遂,让我无时无刻不在为之折服,为之感叹。然而追逐过后我便深深的思索起来: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为什么他们可以揭示人类和自然最深处的奥秘?为什么他们可以抛开世俗站在另一个高度来审视人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博览群书”。因为只有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受写作使人深刻。”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应该是无数位中外的大哲人唤醒了我的斗智,让我开始去重新寻找过去的影子。于是,我又开始了尝试写一些东西,一点心得,一种感受,一丝启发,一种疑问尽管手中的笔已有些陌生,尽管脑中的词汇已有些匮乏,但我庆幸我又开始培养写作的习惯了;我又可以用笔来传递我的领导的敦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让哲学成为了我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让我从哲学里边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完全是因为地理的缘故。中国地处大陆,所以农业占主导,因为经验对生产大有帮助,于是人们迷信经验,因此有历史退化观;因为人被绑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识;因为整天接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整天讨论“有”鞍无”鞍道”鞍天”的……而欧洲海洋贸易发达,商业为主导,所以对“数”和“逻辑”特别敏感,抽象思维发达,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学自然对确定的东西又特别渴望,所以有了实证主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动。用来描述东西两种文化很恰当,中国人善良,欧洲人聪明。”(大意)这多少有点史宾诺莎的味道,我们其实能自己自由决定的事情是没有的,上帝在通过自然法律把我们当成傀儡……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俗谛,而第二个level的真谛是什么呢?非“非有非无”!很绕吧,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没必要执着于万物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这一点,因为万物是不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的,因为“有”和“无”只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意识的枷锁,而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并不能简单用“有”“无”来描述,它已经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处于三维空间的人脑不能理解四维空间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它跟“上帝”一样,属于一种“超验”的东西,要想理解“万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处于“万物”之中,你必须跳脱出来,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远不能理解万物是怎么存在的。这才是第二个level的真谛。天碍…那么第三个level又是什么?对不起,没有了,第三个境界理应是终极的真理,但是这已经超越了人们概念的极限,也当然超越了语言,只能靠自己的顿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没办法用语言告诉别人,只能“不可说”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4

此书开头就非常吸引我,“反科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反“形而上学”的,它似乎是站在了一个现代哲学的立场上言说的,比我过去所看到的一些有关音乐的著作更为亲切。

本书一开头,就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来自火星的音乐”,以往很多音乐哲学家都妄图研究纯粹音乐,妄图剥离“现实”来谈音乐,这种做法就是形而上学的做法,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来迦达默尔《20世纪哲学基础》中所说的,当人们在建立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时,不去反思自己体系的基础所在,因而整个理论体系就像空中楼阁一般,其实对于音乐的研究也是如此。

“……好像把音乐假定为火星来客:它突然在我们的'书桌上,不知来自何方,它的形式完美,却整个得是一个神秘现象,我们对他一无所知。”

对于这种方式研究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是方法论上的,一则是理论上的,这两个原因又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

方法论上:“来自为理智考察设定一个特定的模型的考虑,因此,也就是来自一种特定的客观性的思想。”这种方法是科学主义的方法,我们这个时代是以科学为准绳的时代,但是仔细反思之后,其实科学并不是一切。“科学主义是一个信念,即凡是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标准,也同样适合于每一种其他类型的研究,这一信念乃是一个缪误。”“客观性是指一件事情,即恰当地确定的对象,”“把客观性与科学的客观性混为一谈,认为后者掩盖了前者……科学主义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音乐,但是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我们不可能把音乐放到实验室里面,然后剥离一切号称不属于音乐的元素,提取一个不存在的音乐的纯净物来观察。作为“纯净物”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因而所谓之客观的音乐绝对不可能是实验室中的“客观事物”。他必然是包含情知因素,必然包含诸多社会因素与历史因素的。所以我们如果除去那些因素来谈音乐,我们看似得到纯粹的音乐,实则我们失去了音乐。

理论上的原因,我觉得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音乐理论体系看作是没有支持点的形而上学的东西,音乐被认为是“纯然自洽的”,“既然是纯粹的自身,有意味着其他一切。”,但是把音乐当作“形而上学”的产物,只不过是历代音乐哲学家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没有经过考察的,瑞德莱这本书就是要考察这个决定,向我们展示一个非“形而上学”的音乐,一个非“科学主义”的研究手段。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5

冯老不愧是理学传人,非常有理性,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完全是因为地理的缘故。中国地处大陆,所以农业占主导,因为经验对生产大有帮助,于是人们迷信经验,因此有历史退化观;因为人被绑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识;因为整天接触都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整天讨论“有”鞍无”鞍道”鞍天”的……而欧洲海洋贸易发达,商业为主导,所以对“数”和“逻辑”特别敏感,抽象思维发达,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学自然对确定的东西又特别渴望,所以有了实证主义……“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寿智者动。用来描述东西两种文化很恰当,中国人善良,欧洲人聪明。”(大意)这多少有点史宾诺莎的味道,我们其实能自己自由决定的事情是没有的,上帝在通过自然法律把我们当成傀儡……

另外一点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实很多哲学并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种阐释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来说,“原教旨”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你怎么解释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种阐释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种阐释方式,但却一个是性善论一个是性恶论相互矛盾。不论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后世继续阐释继续再造——程颢程颐都是同一个妈妈生的,生理上他们是两兄弟,哲学上他们是拜孔孟,却能发展出理学和心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哲学就是一棵大树,从最基本的那个根部不断分出枝桠最后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荫。

而且原来截然不同的学说系统都被人为了功利的目的不断糅合嫁接,产生种种怪胎。西方也一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来为教义作支撑,于是就有了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的神学……这就导致了两种学派的冲突和矛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其实就是“原教旨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争论,可见“修正”这种东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与时俱进”,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会前人的东西,以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往往这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烙颖,越是时髦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伟大的辩证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解释,一本《论语》放在那里,让你们自个儿猜去吧!另外,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种矛盾在西方同样存在,文艺复兴其实就是一种古文学派的突围。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论宗,也叫二谛义,相当好玩。佛家认为,真理有两种,一种叫俗谛,一种比较牛逼,叫真谛,但是俗谛和真谛是会转化的(再一次歌颂辩证法的伟大!),主要是看你是处于那个境界。在第一个level里面,第一种真理是“万物皆有”,是个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义的论调,一切都是真的,物质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而牛逼真理是“万物皆无”,人生如梦,都是人心的活动,类似柏克莱的观点,意识才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些真理统统都是第一个level而已,根据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时候会出现一个boss把以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然后秒杀之,这就是“万物非有非无”,类似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意识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俩人都没错。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俗谛,而第二个level的真谛是什么呢?非“非有非无”!很绕吧,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没必要执着于万物是“有”还是“无”,还是“非有非无”这一点,因为万物是不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的,因为“有”和“无”只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概念,是我们意识的枷锁,而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并不能简单用“有”“无”来描述,它已经超越了我们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处于三维空间的人脑不能理解四维空间一样,用康德的话来说,它跟“上帝”一样,属于一种“超验”的东西,要想理解“万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处于“万物”之中,你必须跳脱出来,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远不能理解万物是怎么存在的。这才是第二个level的真谛。天碍…那么第三个level又是什么?对不起,没有了,第三个境界理应是终极的真理,但是这已经超越了人们概念的极限,也当然超越了语言,只能靠自己的顿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没办法用语言告诉别人,只能“不可说”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6

翻开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我仿佛打开了一本“天书”。什么佛家的独尊,什么道家的复兴,都是类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难看懂,也不想读懂。因为我对哲学的兴趣的确说不上高涨,也许更多的应该是漠然或不以为然,因为哲学在我看来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无当。但是这一次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硬性要求自己把这本书读完。然而,就是这次的“无奈之举”改变了我对哲学的傲慢与偏见,嘲讽与调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于是我不再漠视它,而是如数珍宝似的品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并颇有体会。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为“庙里的神”,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个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如果让我来比喻的话,哲学就相当于人的灵魂,人如果没有了思想和灵魂,那么人只能称得上是一具行尸走肉。此书内容令我顿悟最深的就是“同自己谈话”这部分内容。很多人的确缺乏同自己谈话的能力,缺乏对自己审视、怀疑、反省和忏悔的能力。所以会经常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虚耗和损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伤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一旦没有了自知之明,就会变得妄自尊大,最终变成别人取笑的对象。所以人在学会与别人交流的同时,也要学会同自己谈话。也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和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当你学会了真正地发现自己时,你会在你身上找到许多隐藏很深的连你自己都不曾知道的东西。所以人有时真有必要把自己解剖开来,变成一个个分裂的个体,然后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这正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正如真理愈辨愈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中,人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我很感激这本书,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已经被繁忙的时代所导致麻木的头脑又一次学会了惊讶;它让我这颗原来只会跳动的心脏变成了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信息时代,仍然需要有一个哲学的头脑。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有些人可能不会相信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价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少它改变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八点钟,吃口饭之后便拿起遥控器以电视为伴,直到有些困意,然后按照我的.生物钟规律我又开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午睡,醒来后再拿起遥控器一天过得还算“充实”。整个假期几乎都是被这样复制着。等到临近开学的时候,方有点儿浪费青春的遗憾,但一打听同事,他们也和我大同小异,我也就很自然地不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悔恨了”。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变成了一个“追星族”,变成了许多大哲学家的“粉丝”。因为他们的渊博,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底蕴,他们的深遂,让我无时无刻不在为之折服,为之感叹。然而追逐过后我便深深的思索起来: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为什么他们可以揭示人类和自然最深处的奥秘?为什么他们可以抛开世俗站在另一个高度来审视人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博览群书”。因为只有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受思想的熏陶,才能理解哲学概念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是与哲学家进行思想对话,在思想的交锋中,才能磨砺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智慧。所以曾经从不出入书店的我,也开始学会在那里驻足;曾经最吝啬买书的我,也会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曾经在图书馆里只是走马观花的我,也学会了安静地欣赏。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有神奇的力量,它真的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谈话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深刻。”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分析的习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人们往往改变了许多习惯,有的人养成了好习惯,有的人学会了坏习惯,有的人则丢到了好习惯。我以前在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写点儿东西,绝不放过任何的灵感和激情,所以那时我很自豪地被同学称为“才女”。然而,毕业以后经过了岁月的磨砺,它洗刷了我所有的热情和豪迈,而变得懒惰和平庸。有时我也会扪心自问,我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吗?我难道就这样随波逐流一直下去吗?于是,我也想力图改变,但每次都是行动拖决心的后退。今天,《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应该是无数位中外的大哲人唤醒了我的斗智,让我开始去重新寻找过去的影子。于是,我又开始了尝试写一些东西,一点心得,一种感受,一丝启发,一种疑问尽管手中的笔已有些陌生,尽管脑中的词汇已有些匮乏,但我庆幸我又开始培养写作的习惯了;我又可以用笔来传递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拥有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了;我又有一双可以发现美和感到惊讶的眼睛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没有惊讶的心理状态,你就发现不了新的东西,也就将永远生活在一个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毫无新意的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哲学使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以说我要感谢这本书,感谢哲学,感谢创造哲学的哲学家们,更应该感谢上级领导的敦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让哲学成为了我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让我从哲学里边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和思维的力量。我要把这本书变成我的起跑线,施令的枪声已经打响,我会目视前方,竭尽全力,一直向前冲!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7

翻开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我仿佛打开了一本“天书”。什么佛家的独尊,什么道家的复兴,都是类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难看懂,也不想读懂。因为我对哲学的兴趣的确说不上高涨,也许更多的应该是漠然或不以为然,因为哲学在我看来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无当。但是这一次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硬性要求自己把这本书读完。然而,就是这次的“无奈之举”改变了我对哲学的傲慢与偏见,嘲讽与调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于是我不再漠视它,而是如数珍宝似的品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并颇有体会。

黑格尔曾把哲学喻为“庙里的神”,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个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如果让我来比喻的话,哲学就相当于人的灵魂,人如果没有了思想和灵魂,那么人只能称得上是一具行尸走肉。此书内容令我顿悟最深的就是“同自己谈话”这部分内容。很多人的确缺乏同自己谈话的能力,缺乏对自己审视、怀疑、反省和忏悔的能力。所以会经常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虚耗和损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伤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一旦没有了自知之明,就会变得妄自尊大,最终变成别人取笑的对象。所以人在学会与别人交流的同时,也要学会同自己谈话。也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和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当你学会了真正地发现自己时,你会在你身上找到许多隐藏很深的连你自己都不曾知道的东西。所以人有时真有必要把自己解剖开来,变成一个个分裂的个体,然后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这正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正如真理愈辨愈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中,人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我很感激这本书,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已经被繁忙的时代所导致麻木的头脑又一次学会了惊讶;它让我这颗原来只会跳动的心脏变成了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信息时代,仍然需要有一个哲学的头脑。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有些人可能不会相信一本书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价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少它改变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八点钟,吃口饭之后便拿起遥控器以电视为伴,直到有些困意,然后按照我的生物钟规律我又开长达三四个小时的午睡,醒来后再拿起遥控器一天过得还算“充实”。整个假期几乎都是被这样复制着。等到临近开学的时候,方有点儿浪费青春的遗憾,但一打听同事,他们也和我大同小异,我也就很自然地不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悔恨了”。自从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变成了一个“追星族”,变成了许多大哲学家的“粉丝”。因为他们的渊博,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底蕴,他们的深遂,让我无时无刻不在为之折服,为之感叹。然而追逐过后我便深深的思索起来: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为什么他们可以揭示人类和自然最深处的奥秘?为什么他们可以抛开世俗站在另一个高度来审视人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博览群书”。因为只有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受思想的熏陶,才能理解哲学概念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是与哲学家进行思想对话,在思想的交锋中,才能磨砺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智慧。所以曾经从不出入书店的我,也开始学会在那里驻足;曾经最吝啬买书的我,也会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曾经在图书馆里只是走马观花的我,也学会了安静地欣赏。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有神奇的力量,它真的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谈话使人敏捷,写作使人深刻。”练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有条理的连贯思维和深入分析的习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人们往往改变了许多习惯,有的人养成了好习惯,有的人学会了坏习惯,有的人则丢到了好习惯。我以前在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写点儿东西,绝不放过任何的灵感和激情,所以那时我很自豪地被同学称为“才女”。然而,毕业以后经过了岁月的磨砺,它洗刷了我所有的热情和豪迈,而变得懒惰和平庸。有时我也会扪心自问,我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吗?我难道就这样随波逐流一直下去吗?于是,我也想力图改变,但每次都是行动拖决心的后退。今天,《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应该是无数位中外的大哲人唤醒了我的斗智,让我开始去重新寻找过去的影子。于是,我又开始了尝试写一些东西,一点心得,一种感受,一丝启发,一种疑问尽管手中的笔已有些陌生,尽管脑中的词汇已有些匮乏,但我庆幸我又开始培养写作的习惯了;我又可以用笔来传递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拥有一颗鲜活而敏感的心灵了;我又有一双可以发现美和感到惊讶的眼睛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没有惊讶的心理状态,你就发现不了新的东西,也就将永远生活在一个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毫无新意的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哲学使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以说我要感谢这本书,感谢哲学,感谢创造哲学的哲学家们,更应该感谢上级领导的敦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让哲学成为了我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让我从哲学里边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和思维的力量。我要把这本书变成我的起跑线,施令的枪声已经打响,我会目视前方,竭尽全力,一直向前冲!

中国哲学经典学习心得 篇8

西哲课上我们就曾被“残酷”的告知:没有认真阅读过哲学的著作就不要说自己学过哲学,只能说暂且听过哲学课而已。扪心自问,哲学方面的书籍我确实涉猎得少,少到除了那本编得不算好的课本外就很难想到第二本了。所以,我这个听过中国哲学课的人也就只能浅谈一下认识了。我打算说一下道家。

过去,一说起道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青城山那帮会算命的道士,或者就是武当山上那一票靠教授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太极拳赚钱的“真人”。初尝中国哲学智慧之后才发现以上说的那一套其实和哲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翻开之前上课的笔记,凌乱的字里行间里我发现一个大大的“道”字,看得出我当时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大概是被课堂氛围所感染了。道家说的道即是无,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之所以说道即是无,是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东西和宇宙相对立了,没有参照物的存在当然也就很难证明其本身为何物。这是我认为道家理论体系里面最难被人所了解的地方(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记得当年理论物理学的泰斗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里面也曾有类似的表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描述宇宙?为何我们无法精细的预测宇宙的走向而只能看到一个很混沌的状态?那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一组完整的公式来描述宇宙的初状态(宇宙的开端)。这好像很奇怪,怎么就不可以呢?那是因为宇宙的开端就是一个质量无限大的点,在此之前,没有时间的概念,因而今天我们所秉承的那一套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东西就都不适用了,毕竟过去的一切公式定理都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没有时间概念,自然科学体系也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说:道即是无。这和道家的理论核心不谋而合。虽然说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来揣度哲学的意境得出的结论就不纯粹了,会显得很低级,不过,对于一个理科生而言,这样总能找到一点儿心理慰藉。时常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借此聊以道:原来我离哲学也挺近的嘛。

继续翻笔记道家的另一个主张是无为而治。因而不知从何时起,道家思想家在我眼中也就变成一群不思进取的人了,总觉得这种主张有些消极。而后课堂上的学习纠正了我这一看法。这里的无为而治其实是无先为,指的是不要干扰民众的生活,就像现在提倡政府应该做服务型政府一样。况且春秋时期的统治者大都是一些无能之辈,让他们有所作为必定就免不了百姓受罪,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就很有现实意义了。接下来说一下这学期上中国哲学智慧课的感受。始终觉得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么纯粹,不是单纯的追求终极认知,其中的功利色彩多了些。在另一方面,这又正好印证了中国人的普遍特点—外圆内方。内心始终有自己的操守,但外在却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刚好回避了哲学是高贵的清醒的痛苦这一命题。所以,当个中国人其实挺幸福的。

好像还想说点儿什么,哎,还是不说了吧,毕竟道可道,非常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