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 篇1
很久以前我并不知道IQ是什么、EQ又是什么,但是我知道QQ。很多年后我知道了,那是指所谓的智商和情商,而QQ我现在也几乎不用了,常用的通讯工具变成了微信。
这两天看完了这本书《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里面所说我也有些许赞同。它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对应回答,或者如何用语言达到目的,但不要以为好似看了这些情商课程的书籍就能提高情商了,其实不然!只要识字的人里面很多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一旦真正遇到了,却又是另一种处理情形了,情商它不在书里,而是在我们的生活里!
智商决定一时,情商决定一生。游走在外,会碰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看他们做人、做事,我也学会很多,但也有看到很多因为一些小事、一言不合就闹掰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其实过后冷静下来都觉得不值得如此,又大为悔过,何必呢?
智商低下之人不可怕,情商低下之人才可怕。也许你也有遇到过类似的人,他们人是挺好的,就是说话的时候不注意,嘴毒得很,不管跟别人熟不熟,不管什么场合,好的一面看不到,非得挑出些瑕疵指出来评击,以显示自己的独特,美其名曰为你好,你还得赔笑说谢谢。
还有些人,也许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他们人好心善,为他人着想,每每把好都做了,却落不着好。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喜欢碎碎念叨,喜欢揭伤疤,喜欢说教,以为别人都愿意听,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为别人好啊。殊不知事与愿违,到头来,做了好事却没得了差评,还得罪人,不如不做,何必呢?
读取书本知识是很重要,但躬身践行更重要,不然读来何用呢?还不如睡大觉来的舒坦啊。所谓情商高就是让人相处觉得舒服罢了,您说呢?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 篇2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些欠缺,初看到这本书便被吸引了,本着磨一磨自己的“刀斧嘴”的目的翻开了这本书——《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初看之时,觉得十分有趣,作者也举了许多生活中常常发生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例,可深入观看就有些不耐,感觉里面的许多技巧在生活中其实已经有所运用,也觉得若是常常运用也许在他人心中塑造了高情商的人设,但终是会“累”着自己,实在有点划不来。
也许这就是作者在开端加上偶尔为之这个条件的原因吧。近几年来,高情商一直被用作各个娱乐新闻或是各大公众号推文的大标题:黄渤、黄磊、何炅等明星纷纷被提名“高情商人设”。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着这些高情商带来的好处,不由得心生向往,可一边我们又觉得与人相处自然舒适便是了,何必像宫廷剧般时时用套路。
在我看来,高情商确实就只是舒服地与人相处的代名词,不仅让他人舒服,自己也舒坦,不过这个貌似还有点挑人。就像我,脑神经纤细,对每件事情都斤斤计较,对于别人一个回答,我心里就演绎一部宫廷戏,对于别人一个举动,就能脑补出一部悬疑剧。哈哈哈,我这样怕是不能成为那样高情商的人,因为终使学了套路能完美应对他人,却要“累”坏自己了。还是在适当考虑他人情况下做个善良爱笑的人啦,毕竟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嘛。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 篇3
娱乐圈有很多被称高情商和高智商双商都很高的人,听得最多的就是主持人何炅和汪涵,他们在各类大型晚会包括主持节目上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个人也很喜欢这两位主持人,尤其是何老师。
但是,在看了两季的《奇葩说》之后,我果断被蔡康永老师圈粉了,马东老师评价他是一位朋友型的辩手,总是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跟着他的思路走,然后认同他的观点。
很是赞同马东老师的评价,蔡康永的观点总是另辟蹊径,虽是犀利,但不失风度,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们必须得承认,他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他出版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我还没有看,这两日在家中却看了英国作家卡洛琳·塔格特写的《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这本书教给我们的说话之道其实很简单,但也是非常实用的交谈技巧。
“给对方留下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的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打扮得体,举止优雅,一个穿着邋遢,举止粗俗,你会先注意到哪个人?
不用说,肯定是前者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等构成了对其的总体印象。一些专家认为第一印象的行成不到30秒,也有人说是两分钟,具体时间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但不难看出第一印象在社交生活中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呢?《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向我们介绍了这样几种方法。
首先,在见面之前整理一下自己,这个时候的重点是我们的外在形象,看看我们的衣着配饰是否得体,是否适应我们要去的场合,见的人。
其次,面带自信的微笑,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好的同时,也会减少两个人的距离感。
最后,如果握手的话,一定要认真的握手,同时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相熟的人之间保持大概一米左右的距离是最舒服的,不至于过于亲密,同时也不显得疏远。
“学习做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由反省了一下自己,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爱聊天的人,相较于多人的聊天,我更喜欢少数人之间的交谈,面对网络上的聊天,我也更倾向于面对面交谈。
当然,我也知道,因为距离等等的限制,微信等社交软件会更方便一些,但是吧,知道,很多时候,很难做到。所以,相熟的朋友会发现,我几乎从来没有秒回过信息,听起来好像挺尴尬的,但这也是事实。
同样的,很多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个挺没趣的人,见识不够广,知道的不够多,很多时候也不能用一种十分幽默的话语去讲一个故事。
但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更能理解做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是多么重要。
高晓松的相貌,大家都懂的,但是我却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再说蔡康永,在《奇葩说》第一季决赛的时候,如晶因为不适合这样的辩论而卡壳,蔡康永的支持,再说第二季决赛,少奶奶肖骁也在决赛的时候找不到论点,几乎放弃的时候,蔡康永出言指点,鼓励肖骁说出了更好的论点,虽最后未能夺冠,但他的温暖却十分可贵。
在交谈的过程中,想要做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也并不难,在谈话之前做出必要的准备,了解对方喜欢什么,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身上,把对方作为谈话的重点,可以说你在对方的眼里就是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
“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换位思考,可以说是一个被说烂的东西,虽然说的烂了,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其重要性。
既然是交谈,除了交换信息之外,双方都想有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交谈过程,再有一个不错的交谈结果。
如果这样的话,一味地胡侃,而不去在乎对方的心情,只会有一个相反的结果。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一书中介绍了不少交谈的技巧,很不错,也很实用。
1、用开放式的问题开启谈话
这里的交谈很多时候针对的不是十分相熟的朋友,或者说可能是第一次见面,因为双方的不了解,我们肯定不会立即就开始热火地聊天,这时候,找到一个恰当的开放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学会倾听
倾听是重要的一课,学会倾听需要一个过程。
与对方交谈的时候,仔细倾听对方的话不仅仅是交谈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同样的,也必不可少。
3、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里可不是说要口蜜腹剑,而是针对不同的场合,以及交谈者的不同的身份,而选择说什么话题。
就比如,我这样一个数学白痴,你偏偏要和我讲关于数学的问题,这就不是一个好的交谈话题,交谈者。
交谈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狂欢,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一个良好的交谈过程,需要双方都得到愉悦的心情。
虽说,我挺佩服那些言辞犀利,可称为毒舌的人,但我更倾向于做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
哪怕不有趣,也要温暖。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 篇4
这本书是我今年读的第三本刘墉老师的书,第一本《刘墉家书: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为他们打开通往社会的这扇门;第二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你的善良需要锋芒》告诉我们要善良,要保有底线,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而这本老师的用心之作,依旧是辛辣揭穿生活的真相,犀利提点为人处世之道。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所谓情商高,就是会做人》仍然延续着第一部的风格,刘墉老师列举了十个小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为我们一一道来,叫我们学会了解,也学会谅解,学会了解这人性之中的种种不完美,学会谅解所有不堪、低级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更学会从这一个个别人的故事里学会吸取教训、学会避开陷阱,学会平复内心的不平,更学会成熟和成长。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但这并不是人性的全部,好人与坏人、是与非,有很多时候是无法依据一件事就下定论的。人性就是这样,在善恶之间切换,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我们应该要看到人性,尊重人性,并且理解人性。了解人性,不是为了欺诈他人,而是学会以爱与善意驾驭生活,做一个洞悉人性的人,有智慧,更有胸怀。
“真正情商高,不是社交技巧有多高超,而是眼中有别人,心中有善意”是这本书开篇的一句话,也是刘墉老师想要告诉我们的。老师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不只是要揭露人性的“丑”,更多希望大家在“了解”之后能有“谅解”,进行妥当的化解和处置,少生气,多和气,达致人际普遍的安稳与从容。为人处世,不得要领往往南辕北辙,借力合力则游刃有余。“人情练达即文章”何尝不是围绕着这个“人性”,读懂它,掌握它,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与人相处,去享受生活。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处世书》,它带来的不是喧哗,而是宁静;不是愤世,而是达观。它告诉我们:看清了人性的本质,选择坦然面对与谅解,我们才能找到与这个世界更好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