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2024/07/0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当下的力量》读后感(精选35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

如台湾作家张德芬女士所说“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我一生都将读它,因为它就是我自己。这是一首用生命谱写的曲调,永远动听!

我们总是回望从前,仰望未来,却极少关注当下。当作者(埃克哈特·托里)提到“过去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时刻,未来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在当下”。我愣住了。难道不是这样吗?过去的一切难道不真实了吗?我们不是借以过去的印迹走到今天,并借以此刻引向未来吗?

以前和未来都不是真相。真相就在此时此刻。

过去的事情,那些记忆的碎片有时看起来比当下更真实,却也是你用当下的时间去回放,重演。回放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你与当下的联系就断绝得越彻底。于是出现对回忆的焦虑,恐惧,难过等情绪。你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个早已不存在的幻象,不断地滋润制造幻象的“小我”,而失去对本体的认知,失去真正的自我。

那么未来呢?我们不应该对未来充满美好吗?不应该憧憬吗?作者问我,过去未来,有哪一刻不是发生在当下?是的!你的幻想、回忆、憧憬、感悟任何的思维形式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没有哪件事情能脱离当下发生。

我想你开始明白了。

当你明白这些,一种活在此时此刻的感受便由内心散发出来。作者把那种状态称作“临在”。“临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与本体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不受那个虚幻,喜欢用痛苦去满足自我感的“小我”控制。“临在”意味着对时间的否定,对永恒的解答。

什么是永恒?你回答不出。因为时间限制了我们对永恒的理解和对生命本质的扭曲。

作者举例,若这个星球只有花草树木和鸟儿,你问它们什么是时间,它们肯定一脸茫然。“时间是什么东西?时间不是现在吗?如果不是现在,还能是什么?”你懂了吗?

永恒便是“无时间”,永恒就在此时此刻!生命的本质,亦在此。而不是在过去和将来。

你会想,没时间?可能吗?我们工作,生活作息,哪一样不需要时间?

花儿草儿鸟儿它们为什么没有时间这概念?因为没思维吗?不是的。因为它们没有心智。“时间”是我们的心智对外在事物不断变化的思维映射。作者认为,我们生活处事所用的“时间”,是钟表时间。它让我们总结经验,处理生活日常事务。它不能主宰生命本身。起决定作用的,仍是此时此刻。

目前我的领悟,也只深入到这个层面。作者所体验到的,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合一”状态。我只是大脑理解,却不能内心感悟。我不断的做冥想练习,不断警惕自己,告诫自己,活在当下。练习得越多,临在越多,本体的真实感就越强烈,与世间万物的联系就更紧密。

我感觉到自己灵性的觉醒。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能好好去读一读它。用心去感悟,你将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

以往,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向坐在它上头。”陌生人问:“你以往打开过箱子吗?”“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有时,人们不停地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或感情所残余的欢乐或满足,可是他们不明白自我不仅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并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自我的内在。一个人的真正财富并不是他拥有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真正拥有着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齐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

哲学家笛卡尔在写下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时,他自认为他已经找到了真理。实际上,他表达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将思考视为存在并且认同于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呢?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仅超越并且还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能够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仅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才会领会它的真正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就会感觉到存在,可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的真正含义。

是的,让你的思维处于静止并试着超越你的思维,思维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来说并不是最为关键的。事实上,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仅是重复的,并且还是无用的,并且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然而我们却对思维上瘾,因为我们认同思维,从思考的资料和活动中获得自我的感觉。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停止思维活动,我们将不复存在。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生的机器。攻击、防范其他的思维,收集、储藏和分析信息——-这是它所擅长的,可是这些不具有创造性。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他们是否明白,都是在无思维的、内在宁静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即使最伟大的科学家都声称他们的创造性突破来自于无思维状态。对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调查令人吃惊,调查结果显示,“在那个短暂的、决定性的创造本身的过程中,思维只起到小部分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说,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的简单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身体或生命的奇迹不是经过思维来创造和得以维持的。很明显,有一种比思维更重要的智慧在起作用。

禅宗大师用顿悟来描述短暂的开悟或短暂的无思维、完全临在的状态。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和神圣,你需要临在意识。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你是否倾听过,真正地倾听,森林中山泉的'声音?或者你是否真正地倾听过寂静的夏夜鸟儿的歌唱声?当你的思维宁静时,你才会关注到这些。你必须暂时卸下你个人问题的包袱、过去的和未来的包袱,以及你知识的包袱。否则,你将会视而不见、听如未闻。你需要完全地进入当下时刻才行。

当你体验到了这些临在时刻,你可能不会意识到你是短暂地处于无思维的状态。这是因为这种状态与思维之间的间隔太窄。在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之前,你的顿悟可能只会持续几秒钟,可是它确实发生过了;否则,你就不会体验到这种完美。对于美的感知和创造,思维无能为力。仅有完全处于临在状态里,那种美或神圣才会产生。

然而,你会惊讶地发现,自我一向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经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人们只认同生理和心理的形式(form),而无意识于本质的存在。又由于每一个形式(form)都是变动不定的。他们就活在恐惧里。这种恐惧造成了他们对自我、对其他人类很深的误解,也扭曲了他们对世界的知见。

宇宙如果发生震动,而导致世界末日的话,隐含生命仍会如如不动,不受丝毫的影响。《奇迹课程》里犀利地揭露了这个真理:“凡真实的必不受威胁。凡不真实的必无法存在。神的平安自在其中。”

如果你有意识地与隐含生命维持着连系,你就会珍重、会爱、会衷心地尊重外显世界,和生存于其中,以超越形式的至一生命而展现于世的每一个众生。你也会明白每一个形相终将化灭。究竟来说,世间的一切不再那么重要了。诚如耶稣说的,你已经“征服了世界。”,或者像佛陀说的“到达了彼岸。”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

感受当下的力量关键在于对认知的刷新,人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在社会压力和人生痛苦面前,你离绝望只有一步,离开悟也只有一步,伴随你的可能是抑郁、厌世,也可能是宁静的美好、生命的活力。

活在当下,才可能屏蔽掉脑袋里的噪音,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恐惧、痛苦、浮躁都会不复存在,因为大多数懊悔来自过去,焦虑来自未来。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忙忙碌碌,纠结着过去,担忧着未来,让当下的自己笼罩在不同时空虚构的痛苦之中。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今天,珍惜我们拥有的,才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享受当下的前提是认清现实,接受当下(如果存在不满,要么直接接受,要么立即离开或采取行动,间接接受当下),生活既有正的一面,相应的也存在对立的一面,只有认识到并接受“无常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是你生活中将会遇到的所有情况的一个特点”,庄子也告诉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才能安然于当下,感受当下的美好。倾向于追求稳定是人类最大的惰性,也正是这些让人无法正面现实而陷入痛苦的无限循环当中。

生活正是因为酸甜苦辣交织才精彩,正如在空旷的道路上驰车一样,如果一直保持同样的速度,人是无法感知速度的`存在的,正是时而低速时而高速才让我们感受到了速度的激情。如果说人一生是个体验,感受的过程,那么美好的事情优于糟糕的事情,糟糕的事情比平庸的事情要有体验感,而没有糟糕,美好也只会给人平庸的感受。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4

本月我看了这本《当下的力量》,书中用最清晰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真理,虽然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但我能感悟到这是一个真正能帮助我们移除障碍的心灵导师。它会提醒你:你是谁,为你指明前方的路。人需要用当下的力量,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它利用古老印度记载灵性教诲经文的再现,通过阅读以下两条给我的印象最深:

1.活在当下。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被自己的思维所控制,于是忘记了“当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集中在当下,所以笑时笑的那么开心,哭时哭的那么伤心,小时候的喜怒哀乐会感染每个人,儿童时代的我们就像完美无缺的艺术品,没有瑕疵,我们身体和内心不会积累负面的能量。随着年龄思维渐渐长大,我们的内心慢慢丰富起来,思维和经验慢慢左右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渐渐地被思想奴役了,失去了自我的意识,所有负面的能量随之而来。从表面看,当下仅是生命中的片刻,生命中似乎有无数个片刻组成,然而当下,是唯一永远无法逃离的现实,无论生活发生多少改变,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你总是处于当下。

2.真实的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很多,但绝对重要的只有一件----“你究竟是谁”。在世俗的眼光中,成功与否很重要,健康与否很重要,富裕与否很重要,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事项确实重要,但不是绝对重要,生活中有一件比上述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你究竟是谁”,寻找内心的平和,靠梳理你的生活是做不到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深刻的理解你是谁,地球上所有的苦难,皆源于“我”或“我们”这样的人意识,不知道自己是谁,就像水一样,时常有固态、液态、气态。

总之,我们要将生活和工作中的负面消极减到最少,事实就是用“当下”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少过去和未来非现实的东西,对我们生命中的影响,懂得了当下的力量,或多或少能帮助我们体会到心灵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使我们集中精力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不活在当下,就无法体会生活的乐趣,当下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当下也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与当下成了朋友,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感觉到自在,念头、情绪、生活、工作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就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内心都要完整,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完整,幸福使我们共同的目的,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爱,学会活在当下!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5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生命是由无数个片刻所组成的,当下仅是众多片刻中的一个,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当下。当下,使我们无法逃离的现实。我们总处于当下,既然如此,为何不顺其自然,与其友善相处呢?有多少人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盼望着上大学,盼望着大学毕业好工作,之后又开始盼望着结婚生子,然后小孩去上学自我回去上班。之后盼望着退休,退休之后回忆自我的一生,到最后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忽然明白,自我一向忘了真正去活。劳碌了一生,时时刻刻想的是未来,每一天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之中,却忘了自我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思索着过去,忧虑着未来,结果是我们永远无法对此刻付出全部的注意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每一天,每一个真实,精彩的刹那,失去了生活本身的乐趣。

活在当下——放下对过去的纠结,放下对未来的迷茫,体验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把握当下,人生的好处就在眼前,生命的喜悦俯拾皆是。

活在当下——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在顺境中学会珍惜与感恩,在逆境中也学会欣然理解,过一个充实的人生。

活在当下——是一种清醒现实的生活态度。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可未知,只有当下有我们自我掌握。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情绪。”只有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活在当下,才能用心去感受,去欣赏这沿途的风景,也才能心无杂念,抛开所有烦恼与不快,享受人生的乐趣。

《当下的力量2》是一本美妙,深邃的灵修读本。每一段虽然很短,但要用心用神去体悟。初次读这本书,领悟到的东西还不是很多,但若经常读,每一天读一小段,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并用内在觉知来吸纳其中的精髓,定能净化心灵,拂去疲惫,即使在喧嚣的都市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温馨与完美,到达内在的平静与和谐。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6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者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者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从今天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7

为什么你还那么忧伤?为什么你过得不幸福?

我们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等我拥有了足够的金钱,等我拥有了完美的爱情,如果我没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失败和痛楚……我想我有了我想要的自然就幸福了……

于是你活在你的未来和过去,你焦虑、忧伤、浮躁、压抑、痛苦,惶惶不可终日,唯独没有正视当下,体会当下,安于当下。殊不知,无数的未来正是由无数点滴的当下组成,无数点滴的当下又会成为无数的过去,如果你连当下都把握不好,那么你将又失去今天、明天和昨天,最终幸福将离你远去,一无所有。

直到前天我看完埃克哈特·托利写的《当下的力量》,我才深一步的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当下,在没有达到和拥有你想要的东西时,依然幸福和快乐呢?

书中用比较哲学的语言和逻辑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思维和无意识让我们偏离当下,我们一直活在思维的惯性和寻求自我价值的圆满中,当我们不能正视现实或不能认同自我时,焦虑的情感就攫住了我们,使我们不得平静和愉悦,更谈何幸福和快乐呢!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要在当下发生,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时间只是一个幻想“。只有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它还告诉我们怎么通过临在状态达到彻底的愉悦、平和和宁静,从而积聚更多的`能量,在每一个当下得以释放;怎么通过痛苦之身体悟当下,寻求解放;怎样通过当下连接本然的自己。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爱,什么是真正圆满的爱情关系。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正视生命的本然,“不扭曲,不变形”,安于当下,懂得臣服,不抱怨不焦躁,“以无为而有为”。

在阅读中,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耶稣说,看那野地的百合,它们不耕不织却长在地上。

这句话虽平常,但是却让我们懂得,应该怎么去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任何事物和存在都有它的前因和后果,何不去把握当下的每时每刻,积储能量,等待爆发,那么,您自然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同时我也懂得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如果他能够知足常乐、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波荡起伏、坦然面对周围的小麻烦,享受自己的小快乐;富人若能够取之有道、心安理得地取得财富,造福社会,名利双收,他也一样能够尝到幸福之味道。而那些“坐在宝马里哭”的人并不一定幸福!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8

当下的`力量作者是德国埃克哈特托利,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你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判断自已是否活在当下,问自已: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当中有喜悦,自在和轻松吗?

一、思维

书中提到,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因而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已“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作者在演讲中曾经举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现在是半夜三点,你在温暖的被窝中,可是你气得睡不着。引发你的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那件事情其实也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一再地用它旧有的看事情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多对不起你,那件事会让你多危险、多丢脸、多麻烦、多……想不完的!这就是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住的大脑思考,是让我们受苦的主要原因。

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层面来说,它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之所以思维抗拒当下,是因为在没有时间(过去和未来)的情况下,它无法发挥自已的作用并对你进行控制,所以它视永恒的当下时刻为威胁。永远对当下说“是的”,有什么比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内在的抗拒更徒劳,更疯狂的吗?向“是“臣服,对生活说”是的“,去看看生活是如何为你服务而不是与你为敌的。

二、情绪

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积累了心理时间以及对当下时刻的拒绝所引起的。你之所以痛苦,愧疚,悲伤,怨恨,是因为过于关注过去,之所以恐惧,烦脑,压力,不安,紧张,焦虑,是因为过于关注未来,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没按照你的意愿来发生而感到痛苦,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而感到恐惧。原来,时间是造成痛苦和问题的原因。时间是一种幻象,过去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但是有多少人还是活在过去之中不肯放下?未来还没有来临,你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你所拥有的,只有当下。

三、我是谁?

我是谁?某某单位,某某经理,拥有地位和财富——以上都是一种身份认同而已罢了。

我们的大脑,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来让自已有“真实感”。正因小我的不真实,所以它不停地在外在的世界寻求认同,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壮大声势。可惜我们越听从小我,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远离,失落了真实的自已。

四、如何活在当下

觉察:有意识地观察“大脑在想什么”,情绪是怎样的,身体是怎样的?只是观察,不批判,不分析,只是看看会发生什么

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呼吸时感受腹部轻微的扩张和收缩。

寂静:是否有过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寂静?是否倾听过寂静树林间的鸟儿歌唱?当你的思维是寂静的,你才会关注到当下。

空间:房子的本质是什么?家具,地板,图画等,但它们不是这个房间,而是空间(房间的范围),离开了空间就不会有房子,所以说那里没有的东西比那里有的东西更为重要。请去意识那些围绕你的空间,别去思考它,感觉它就可以了。空间里的物体好比“思维”,空间好比使你思维“物体”存在的意识,就象空间使得万物存在一样。如果你能将注意力从思维移开,就会意识到无思维的空间。发现思维只是空间的一小部分,感叹空间的广阔和寂静。

臣服:臣服并不意味着失败,放弃,退缩等,而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非逆流而上的智慧。是一种对事实的内心的接受,此刻我们谈论的是你的生命,而不是谈论你的生活条件或生活环境。接受现实,或只是允许现实的存在,不批判,不分析,全然经历着。

用大脑去生活,限制自已也限制了别人,用心去生活,善待自已也善待了别人。当下从来都是寂静的,用心感受!

五、佳作分享:

我们喜欢心想事成,结果常常不随心愿,试问一下自已,你是否经常使用这样的语句,”是的——但是——“如:我是很想成为百万富翁,我努力着,但是我父母没地位,老板不给机会,运气不好,有人跟我竞争等等。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不能成为百万富翁的理由上,又怎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又怎能心想事成!

当你在抱怨时,你就使自已变成了一个受害者。当你大声说出自已的感受,你就是在行使你的力量。所以如果有必要或者有可能的话,你可以通过采取行动或大声说出你的想法来改变这种情况;你要么就离开这种情境,要么就接纳它,其他一切的行为都是疯狂的。当你选择离开或是改变它时,请先放下消极心态,这样采取的行动才更为有效。

”某天,我会成功的“,你的目标是否占据了你的大部分注意力而让你把当下当成达到未来目的一种手段?它是否夺走了你所做的事情本应带给你的快乐?你是否在等待开始新的生活?如果你有这种思维模式,不管你取得什么成就,你的当下时刻永远不够好,你的未来似乎永远会更好。这样就会让你永远得不到满足。这里的”等待“,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

如果你一直把当下视为达到本来目标的一种手段的话,你也会把你碰到或与你相关的人当成达到你目标的一个工具。那么你们的关系,那个人,对你而言就是次要的或根本不重了的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从与这个人的关系中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是物质的收获,权力感,或是其他形式的小我的满足。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9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但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可以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内容,上面提到,现在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己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己快乐的时间!我曾经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一定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一定会每天很满足;我曾经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那时我一定会很幸福;我曾经想过,如果我现在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一定会是最知足的人,可是现在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现在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快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后来,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现在不快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知道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接受现在的自己。我知道做到这点很难,但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0

“活在当下” ——三年前正是我毕业为了工作四处碰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听我的一位信佛的老师跟我说起过:人无需为了过去的事情而懊恼,也不必为了将来的日子而焦躁,而只需把你的目光投向当下,做好你今天能做的事情。当时虽似懂非懂却也很受启发,真的要感谢那位老师当初对我的启蒙与关照。最近,是因为在看李书记推荐给我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本书时,看到了它很多都是引自这本书上的内容,而且我对一些探索自我、心灵成长方面也感兴趣就买本来,只是我的这本是张德芬译的《修炼当下的'力量》,比较薄一些,内容上更多地是注重练习如何摒弃过去和未来的幻象,而融入当下。

这本书作为一本心灵修行书籍,初读起来确实有点晦涩难懂,而且跟我以前读过的心理读物不太一样,它没有堆砌很多知识和理论,不是一本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理解的书,而是一本要用心去感受的书。我才意识自我成长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本书开篇却说思想、情绪组成的“小我”正是困住心灵成长的囚笼,应超越思想,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另外还有终结时间的幻象,接纳自己,停止思考臣服于当下等等,这经典的论述使我顿悟。心灵成长中的打开自己的感官是很重要的入门课,而我却一直是个喜欢思考却不善于感受的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思想所困住,生活中许多思考都是些无用功耗费心力,使我们处在一种无为的焦虑状态而寸步不前,这也正是我平时行动力不够的原因。现在当我面对工作压力和一些事情烦躁不安有点焦虑的时候,我就学会了问自己这几句: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智或我的小我正在制造什么样的想法?我是否安在于当下而不是把自己投射在未来或过去?心不够静的时候就翻几页来看看,确实能帮助我停止思考,尽快地行动起来。

另外前些天听了伍汉文关于湘雅精神的讲座,还有参加了支部本来准备排演的张孝骞话剧,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老一辈湘雅人的种。种辛酸过去,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种严谨务实克己向上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们这年轻一代都是没吃过什么苦的一代,虽满怀着理想和抱负,却心浮气躁总想着一步登天,缺乏一种信仰而过于追求一些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总想着将来的功名、成就与幸福,却把现在贬低从不把现在的该做的事情做好,总的来说是有些心浮气躁而不够务实。我想,安于当下也就是一种务实精神的体现,只有抛开对将来的种。种虚渺幻象,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平衡和安宁,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还有许多东西不太懂,而且更多的是没有能够将它灵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有很多值得我去消化的东西。也许是我们还太过平凡,生活中总有些牵绊和困惑放不下,但我想这些困惑与迷茫正是我们每个人不断自我成长的动力,我相信当我们的心灵飞升到乌云之上时,那时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1

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尽管什么都不懂,但却拥有完整的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完整地集中在当下,所以当我们哭或笑时,表现的都是那么的淋漓尽致。孩童时的我们就像一件完整且完美的艺术品,没有瑕疵。

随着我们的身心的日趋成熟,思维在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时显示了它的力量,思它让我们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们获得了各方面的提升。可我们却忘了思维最本质的属性——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工具是被我们所利用的,但是我们渐渐地被思维所奴役了,渐渐失去了意识的自由性,而这就是我们负面影响的来源。也许你会说不,你是否感觉到你的大脑在永不停息地运转,即使在你刻意的想获得内心的宁静时,它仍在耗费你的能量。

我们在做事时不再专注,会产生与此相关的诸多情绪,比如担心、后悔、疑虑和嫉妒等,并不是说这些情绪没有它的价值,它们其实是一种对现实的提醒,但我们大多数人无视这种价值的存在,而是一味地陷入这种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中。这种情况下,思维无法体现它对于现实提醒的价值,反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阻碍着我们进入当下,使我们陷入对过去的后悔与对未来的疑惑当中。这样,我们的时间浪费在已经发生和还未发生的事情上,无法更好的专注于当下的现实之中。这种负面的能量充斥在我们的身体与内心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与心理疾病。

当我们被思维所奴役时,就已经失去了自我。当我们自以为成熟时,却发现小时候能做到的事,现在做不到了,我们再也做不到单纯的哭与笑。我们每每忽略或忽视自己的内心,变得偏激或麻木、冷漠或迟钝。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我们的自我成就感,不再取决于自身的感受,而是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并且我们在这个外在的世界里无止境地寻找自我认同,比如财产、工作、社会地位、名望等。当我们获得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幸福,而我们失去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痛苦。外在的世界本质上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从外界当中来寻找自我认同的话,我们注定会随时陷入无边的恐惧与痛苦当中。

爱情对于很多人的意义也是这样。

当我们日趋成熟时,我们潜意识地感觉到了自我的不完整,而我们又在从外界寻求自我认同中倍感疲惫。就在这时,当你突然碰到一段爱情时,你突然会感觉到你的整个世界变得完整了,因为你发现你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碎片,你发现因为“爱”,你和这个世界有了最亲密的联系,你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爱情的感觉短时间内真得让你觉得有一种被拯救的意味,可是当有一天,它突然离开的时候,所有让你感觉到幸福与快乐的事物与记忆,反而成了痛苦与伤心的佐证。对于有的人来说,它甚至会变成恨。当它变成恨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爱吗?

只要我们被思维所奴役,我们的自我感就是源于外在。我们从那些与我们的自我感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社会角色、财产、外表、成功与失败、信仰等寻找自我感。而当我们沉浸在爱情当中,彼此深深地需要与依赖,就像是药物一样让对方上瘾。当我们拥有这种药物时,我们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而当对方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嫉妒,企图通过要胁、责备或指控来操纵一切,这源自于我们对失去的恐惧。如果对方真的离开了我们,这可能会导致我们最为强烈的敌意或最为深刻的痛苦和绝望。这时,爱又在哪里?爱会在瞬间就转向它的对立面吗?当初的那些是爱,还是上了瘾的控制和依赖呢?

正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这种不完整感使我们在外在的世界当中无穷无尽地寻找而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并且无法意识到思维已将我们奴役,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复自我存在感的意识,恢复自我对身心的完全支配。这样,当我们意识回归的时候,我们便回到了一个身心合一的状态里,就会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这时,我们拥有了最完整的自我。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的内心都是完整的。而当我们需要思维为我们服务时,我们的意识就会指导我们的行动。思维在这里恢复了它工具属性的本质。这样,当我们遇到一段爱情的时候,我们便会明白真爱没有对立面,它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你真正拥有自我时,散发出来的平和、宁静与喜悦。

我们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实就是内心的完整。每个人所选的路不同,但幸福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地。当我们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爱——内心的平和、宁静与喜悦时,整个世界都将为之绚烂,而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回归到我们最初的本真,则需要利用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2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曾长期蝉联《纽约时报》心灵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张德芬因为受到这本书的启发,从而写下她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

不过在许多读者认为这本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时,美国《时代》杂志却也评价这本书是“听不懂的胡言乱语”。

这本书的确有很多作者创造的术语,读起来也有些吃力,不过,作者显然通读了基督教、佛教以及道家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体悟,提炼出了解读生命的新角度。比如他提出“小我”这个概念,说它由意识形态构成,却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我们的痛苦与烦恼却往往来自对虚幻的“小我”的关注,另外一个痛苦与烦恼的根源则是沉溺于时间的幻相中。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当下之外别无他物,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只是追忆,未来则是想象中的心智的投射,而我们却时常将当下当作过去遗憾的延伸、通向未来的跳板,于是就活在怅惘和不断赶路中。

但实际上惟有当下才真正活生生的、不断散发着能量。这能量来自于周遭的世界,更来自于自己的身体。当你能领略天空云霞的壮观时,当你能聆听到水流与鸟鸣的婉转时,当你能通过呼吸与这自然界产生联结时,你就会感受到某种无可名状的深沉又欢欣的喜悦从内心涌出,感悟到当下的神奇与美妙。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3

本想读完第三章一起分享,左思右定后,决定当下分享。

有时候全然临在的分享才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

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指引的力量,看到第二章我很惊奇,他讲的就是我这两年以来练习的《精通情绪》,当然,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一个体系,但是处理摆脱痛苦的途径在本章中是一样的。

与痛苦共舞而不是要使劲的摆脱痛苦,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痛苦的基因,但是,他们一直在沉睡状态的,当我们自己不断的让自己压抑痛苦的时候就会唤醒痛苦的因子从而导致悲剧故事一个又一个的发生。

当痛苦的时候,我们把光照射过来,我们带着觉着行走,看到我们大脑制造的痛苦,慢慢的他就会消散,很神奇吧,当然更多灵魂的开启需要你亲自来读这本书。

书中对我有个很好的开启,我们一直追逐时间,尤其我总是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书中说到:想象一下,地球上没有人类,只有动物和植物,这时,仍然会有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吗?这时我们仍然以任何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谈论时间吗?现在几点?今天几号?问这种问题将会是毫无意义的,橡树或鹰可能会被问傻了!他们可能会说,现在几点,现在就是现在啊!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看完这个我恍然大悟,是啊,时间不也是人们制定出来的吗?

人类制定了那么多的'规则,却束缚住了自己。

大脑思维的小我行为,扰乱了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控制了我们的本体,还好现在的遇到,让我们进一步召回我们的本自具足。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4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我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此刻和未来的一些想法。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但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构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能够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能够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能够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资料,上面提到,此刻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我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我快乐的时间!我以前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必须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必须会每一天很满足;我以前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必须要好好珍惜,那时我必须会很幸福;我以前想过,如果我此刻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必须会是最知足的人,但是此刻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此刻怎样也快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快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之后,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但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此刻不快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貌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明白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理解此刻的自我。我明白做到这点很难,但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5

读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后,对作者埃克哈特?托利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你生存在这个世界就是要使宇宙的神圣目标得以实现。你看,你是多么重要!”这是一本启迪心灵,开启智慧之书,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于当下现实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物欲横流世界,许多梦想中的完美都在生活面前变得不再虚幻,现实也开始歇斯底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超脱于物质之外的平淡。余秋雨的一句话用在这儿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喧腾是短暂的别名”。嘈杂的社会,喧哗的人群,这些都不是我们的主体。或许我们可以走很远,但是却终有一天要回归自身。

生命可以被看做一种物质,它以时间为单位。大多数的人的生命看似生命长度相近,但在这生命中,我们的价值却是大有不同的。生命的高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我想我可以在书中体会到这样几点: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生活方式,不纠结于过去的种种包袱,不迷茫于以后的种种未知,感受春风的吹拂、阳光的温暖、如画的美景,体验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真正的满足就在现在,人生的意义就在眼前,生命的喜悦俯拾皆是。

“活在当下”是一种豁达坦然的人生态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在顺境中学会珍惜与感恩,在逆境中学会忍耐与包容,过一个充实的人生。

“活在当下”是一种清醒现实的生活态度,“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生命变化太快,每一秒的我们都不尽相同,正是这种人所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此刻的重要性与价值性。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未可知,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可以改变、可以用来超越对手、超越自己的一天。透支未来,挥霍青春并不适合我们。我们该做的是:不被过去未来所束缚,把握当下的快乐,把握今天的机遇,并用及时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当有一天回望此生,想必会不留遗憾。

这些便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它让我触摸到了生命的动脉,不畏逝去,只求当下。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6

本月我看了这本《当下的力量》,书中用最清晰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真理,虽然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但我能感悟到这是一个真正能帮忙我们移除障碍的心灵导师。它会提醒你:你是谁,为你指明前方的路。人需要用当下的力量,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它利用古老印度记载灵性教诲经文的再现,透过阅读以下两条给我的印象最深:

1。活在当下。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被自我的思维所控制,于是忘记了“当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集中在当下,所以笑时笑的那么开心,哭时哭的那么悲哀,小时候的喜怒哀乐会感染每个人,儿童时代的我们就像完美无缺的艺术品,没有瑕疵,我们身体和内心不会积累负面的能量。随着年龄思维渐渐长大,我们的内心慢慢丰富起来,思维和经验慢慢左右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渐渐地被思想奴役了,失去了自我的意识,所有负面的能量随之而来。从表面看,当下仅是生命中的片刻,生命中似乎有无数个片刻组成,然而当下,是唯一永远无法逃离的现实,无论生活发生多少改变,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你总是处于当下。

2。真实的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很多,但绝对重要的只有一件————“你究竟是谁”。在世俗的眼光中,成功与否很重要,健康与否很重要,富裕与否很重要,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事项确实重要,但不是绝对重要,生活中有一件比上述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你究竟是谁”,寻找内心的平和,靠梳理你的生活是做不到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深刻的理解你是谁,地球上所有的苦难,皆源于“我”或“我们”这样的人意识,不明白自我是谁,就像水一样,时常有固态、液态、气态。

总之,我们要将生活和工作中的负面消极减到最少,事实就是用“当下”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少过去和未来非现实的东西,对我们生命中的影响,懂得了当下的力量,或多或少能帮忙我们体会到心灵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使我们集中精力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我。不活在当下,就无法体会生活的乐趣,当下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当下也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与当下成了朋友,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感觉到自在,念头、情绪、生活、工作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就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内心都要完整,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完整,幸福使我们共同的目的,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爱,学会活在当下!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7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对“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都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从今天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8

最感动我的是第八四页的内容提到,如今的人总是在等候,他们等候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本身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由于我们总是风俗于感性思索、喜欢用脑子,也迷恋于过去的履历形成的个人的自我认同,还有在实际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工具可以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去拼搏呢?”“事物和生存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形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天然形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当下的力量》的确是一本比较深奥的书,读着读着很容易迷失,大概还不克不及够信服“童年读后感1000字 当下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能否如书中所说一样?又大概即使能有些明白,可对付怎样使用于生存,怎样活在当下该怎么做照旧有些困惑。

最感动我的是第八四页的内容,上面提到,如今的人总是在等候,他们等候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本身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本身快乐的时间!我曾经想过,当我失掉某个工作我一定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一定会每天很餍足;我曾经想过,当我失掉某个人私家的爱的时间,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那时我一定会很幸福;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如今有了什么工具,我会多开心啊,我一定会是最知足的人了……可是如今呢,由于我没有失掉那个工作、没有失掉那个人私家、没有失掉那个工具,所以我如今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大概说我有什么来由快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它用非常哲学的语言讲一件非常必要悟性的事变。说真话,让人看着有点累,但思索的工具也较多。“当下”在那边?对付生存和天下我们到底看到了、领会到了什么? 我们平常在生存和工作中每每被本身的头脑完全控制。于是遗忘了“当下”,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个通往“当下”的途径和要领。比方说,可以经过本身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独一时候生存在当下的物体,可以或许与本身的身体“团结”便是通往当下的最好途径之一。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9

其实很多书本我们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读一遍不能理解其中真正蕴含的道理,或者多读几遍之后,我们可以在书本中找出更多的道理,得到更多的启发。就像我最近翻阅的这本书《当下的力量》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有些懂得的部分也都是模模糊糊的,于是我决定看第二遍,当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就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或者很焦虑,其实是因为太怀旧或者太放不下,走得很急我们会错过很多的风景,走得很慢,我们的心也会很累,其实活在当下就是最幸福的,我们应该要真正的询问自己内心所要的,找寻自身的力量,用平和的心态去获得真正的快乐,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0

偶然的机会,看见同事在学校班车上看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一书,她极力向我推荐此书并将该书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与神的对话》音频等素材一幷拷贝给我。我整整用了几周时间把英文版内容看完,接着又下载了中文版仔细品读,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可谓是心灵的鸡汤和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幷不时地向学生们推荐此书,毫不吝啬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频等素材,偶尔会与学生们探讨读书心得,颇有收获,现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体会,说说我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当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诉人们当下(即现在)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该书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类似,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们也一样,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时才能听到或者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学习到曾经没有意识到的知识。其次,在清空我们自己的思想的同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淡定的人是最无敌的,因为他没有把破绽暴露出来。正如今年的澳网,李娜苦战3盘,艰难淘汰大威。李娜所显示的是她的淡定,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最后一举将大威拿下进入澳网四强。接着谈到,无欲则刚,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会淡定,努力做事、认真学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朝阳的美丽。

该书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诉我们: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良好心态。

作者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到要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没有思维不会影响到意识,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所以别担心,当你关注当下时,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不会有不安,不会有烦恼,你的每时每刻都是充满了喜悦与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维的见证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你的痛苦情绪,都是你大脑的思维制造出来的,而实际上,你的意识根本没有创造这些思维,是思维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来的,它利用了时间,而如果你去观察这些思维,做为一个见证者,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静静的看着思维在变化,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会吞噬你的思维,慢慢的思维将会消失。如果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人,那是两种思维,你要去观察他们,当他们制造出来一种情绪时,你不要认同他,你越认同他,那你就会被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控制。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1

《当下的力量》中告诉了人们如何对待过去、现在、未来。坛子里有不少评论贴了,我也来写写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读书后个人体验是时间感觉变慢,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燥。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将来。过去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悔恨的地方,当你能了解最重要的是如果度过当下这一秒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了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未来则是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害怕的地方,当知道当下这一秒最重要之后,我也不应再为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安,还是好好度过当下时刻吧。

只要能够让心灵处于平和、沉静的状态,完成一件紧急的工作,与看娱乐节目、发呆、做其他无意义的事情并无区别。当下这一秒要做什么,不要跟随理性、不要跟随情绪,要跟随你的心灵。如果今天必须提交一份重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投入的工作,即使想通过娱乐来逃避行动的话,心灵也会通过焦虑情绪告诉你,你并未正确度过当下。所以要跟随心灵,剩下的就很简单了,观察到你真正需要的,对我而言通过情绪就能知道,我是否在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以前也研究过GTD,最后的发现对我来说,问题不在于任务如何分类,而在于如何推动自己去做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是值得在当下做的事情,而不是用紧急、重要四个象限来机械的决定要做之事。可以大段时间的浪费生命,如果这同样能让我的心灵处于平静,什么也不做,什么成果也没有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这是以前从未想过的,所以《当下的力量》对我是更有帮助的一本书。

《六祖坛经》中有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个和尚问一个得道高僧说如何开悟,高僧回答吃饭、念经、睡觉。和尚说这些我也做啊,高僧则回复:我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念经的时候念经,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用《当下的力量》来解释,就是高僧所作的在每一刻都是心灵中认为的最重要的事情,因而能够心无旁缪的行动。而我则在工作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想着工作,为过去而悔恨,为未来而焦虑,经常处于不安的状态。这些焦虑不安非但没有任何用处,还消耗了大量身体能量。

当代人喜欢抱怨,抱怨好工作岗位都被占了,没钱的抱怨房价太高,抱怨没有社会医疗保险不足,抱怨CPI涨的太厉害;有钱的抱怨社会腐坏,抱怨有了钱却没有安全感要移民;移民的抱怨在国外没有归属感,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这些抱怨真的是想通话语来改变不平等不合理吗?我看未必,绝大多数人只是一种情感宣泄。世界上真的有能不让人不抱怨的地方吗?我想确实有,就是在人的心灵深处。跟着心灵指引,过好当下这一秒,绝大多数的抱怨都会消失,变成新生产的东西,或是对路边小草的欣赏。即使仍然有抱怨,这时的抱怨也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抱怨不参杂太多的情绪,人们能在抱怨之后平静的投入下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当下的力量》非常好的一本书,但中文版的翻译加入了译者自己的想法,比如生造出来的“临在”一词,再比如“臣服”,感觉要下跪磕头似的很不舒服,再比如某章的标题“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让人容易误解为“想想怎么逃避当下”。所以又买了英文版,果然发现原版中这些让人别扭的地方都表达的很清楚。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2

偶然的机会,看见同事在学校班车上看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一书,她极力向我推荐此书并将该书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与神的对话》音频等素材一幷拷贝给我。我整整用了几周时间把英文版内容看完,接着又下载了中文版仔细品读,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可谓是心灵的鸡汤和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幷不时地向学生们推荐此书,毫不吝啬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频等素材,偶尔会与学生们探讨读书心得,颇有收获,现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体会,说说我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当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诉人们当下(即现在)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该书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类似,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们也一样,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时才能听到或者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学习到曾经没有意识到的知识。其次,在清空我们自己的思想的同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淡定的人是最无敌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没有把破绽暴露出来。正如今年的澳网,李娜苦战3盘,艰难淘汰大威。李娜所显示的是她的淡定,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最后一举将大威拿下进入澳网四强。接着谈到,无欲则刚,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会淡定,努力做事、认真学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朝阳的美丽。

该书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诉我们: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良好心态。

作者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到要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没有思维不会影响到意识,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所以别担心,当你关注当下时,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不会有不安,不会有烦恼,你的每时每刻都是充满了喜悦与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维的见证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你的痛苦情绪,都是你大脑的思维制造出来的,而实际上,你的意识根本没有创造这些思维(痛苦),是思维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来的,它利用了时间,而如果你去观察这些思维,做为一个见证者,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静静的看着思维在变化,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会吞噬你的思维(痛苦),慢慢的思维(痛苦)将会消失。如果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人,那是两种思维,你要去观察他们,当他们制造出来一种情绪时,你不要认同他,你越认同他,那你就会被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控制。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3

感谢孙校长,让我读了一本好书《当下的力量》,当时选书的时候是被书名所吸引,这应该是一本传递正能量的书,看过之后,的确如此,它有一种神奇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读过的人不知不觉中改善自身的生活,变的积极、乐观。这不是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刚读前几页时,我甚至感觉读不下去,理解不了。一直读到第14页,超越你的思维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才有所领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进入临在的状态,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你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埃克哈特·托利,在书的第一章提到一个问题:开悟是什么?作者喜欢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作者本人在3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时常伴随着自杀的倾向。而他的人生从此发生改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灵导师,是在他29岁生日后的一个夜晚,夜的寂静,房间内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充满敌意,痛恨并深深的厌恶这个世界,想要毁灭自己的欲望超过求生的本能。而令他开悟的一句话,来自于他脑海中的一个声音:“我无法再忍受我自己了。”“我”和“自己”,这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此时,他的大脑完全停止了运转,感觉被吸进了一个能量的旋涡。当他醒来,每件东西都那么新鲜,生活是如此美好。之后的几年里,他读过很多灵修书籍并和几位心灵导师相处过后,他认识到:所有的不幸和恐惧最终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想要自杀的是那个虚假、受苦的“小我”,而当“小我”分崩瓦解之后,留下的才是我的真正本质,那个始终临在状态的“真我”。

书中探讨了人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焦虑中,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的状态。并指出我们实际上只能活在当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只有臣服于当下,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获得平和。书中有两个观点我很认同。

首先作者指出我们人类受苦或受情绪所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思维。我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举个例子:现在已是深夜,你在温暖的被窝中,可是你却气得或懊恼的睡不着。引发你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那件事其实也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一再用它旧有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是多么对不起你,这件事让你多危险、多丢脸、多麻烦,总之想不完的事!这就是一种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住大脑的思考,让我们陷入恐惧和痛苦之中。同一件事,诠释的角度不同,引发的情绪就不同,与其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的省事省力。两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宽恕”这个词,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很有限,如果你的自我感觉总是源于过去,总认为他是如何对不起你,那你等于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副枷锁,宽恕别人何尝不是宽恕自己呢?

其次,作者认为我们思索着过去,忧虑着未来,结果是我们永远无法对现在付出全部的注意力。如果想象的未来比现在更好,他会给你希望,或让你愉悦地期待,如果他比现在更糟,会让你焦虑——其实这两者都是幻像。过去的麻烦和未来的担忧控制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同时,它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告诉我们明天会更好,使我们生活在期待中。当期待的事情没有发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失望。文中引用了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就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就像电影《功夫熊猫》里有一句台词:昨天是历史,明天谜团,只有今天才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其实我们一直想追求的美好事物,不用等到以后,现在就已经拥有。如果总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忽视了眼前的一切,就永远不会得到快乐。

如何摆脱痛苦,如何进入临在的状态,如何超越幸福和不幸,如何汲取当下的力量,深深地进入当下,寻求内心的平和,那就读一读这本《当下的力量》,它会让你更幸福、更快乐。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为明日思量,明日自有安排!专注当下,把握今天!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4

感受当下的力量关键在于对认知的刷新,人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在社会压力和人生痛苦面前,你离绝望只有一步,离开悟也只有一步,伴随你的可能是抑郁、厌世,也可能是宁静的美好、生命的活力。

活在当下,才可能屏蔽掉脑袋里的噪音,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恐惧、痛苦、浮躁都会不复存在,因为大多数懊悔来自过去,焦虑来自未来。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忙忙碌碌,纠结着过去,担忧着未来,让当下的自己笼罩在不同时空虚构的痛苦之中。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今天,珍惜我们拥有的,才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享受当下的前提是认清现实,接受当下(如果存在不满,要么直接接受,要么立即离开或采取行动,间接接受当下),生活既有正的一面,相应的也存在对立的一面,只有认识到并接受“无常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是你生活中将会遇到的所有情况的一个特点”,庄子也告诉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才能安然于当下,感受当下的美好。倾向于追求稳定是人类最大的惰性,也正是这些让人无法正面现实而陷入痛苦的无限循环当中。

生活正是因为酸甜苦辣交织才精彩,正如在空旷的道路上驰车一样,如果一直保持同样的`速度,人是无法感知速度的存在的,正是时而低速时而高速才让我们感受到了速度的激情。如果说人一生是个体验,感受的过程,那么美好的事情优于糟糕的事情,糟糕的事情比平庸的事情要有体验感,而没有糟糕,美好也只会给人平庸的感受。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5

“活在当下” ——三年前正是我毕业为了工作四处碰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听我的一位信佛的老师跟我说起过:人无需为了过去的事情而懊恼,也不必为了将来的日子而焦躁,而只需把你的目光投向当下,做好你今天能做的事情。当时虽似懂非懂却也很受启发,真的要感谢那位老师当初对我的启蒙与关照。最近,是因为在看李书记推荐给我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本书时,看到了它很多都是引自这本书上的内容,而且我对一些探索自我、心灵成长方面也感兴趣就买本来,只是我的这本是张德芬译的《修炼当下的力量》,比较薄一些,内容上更多地是注重练习如何摒弃过去和未来的幻象,而融入当下。

这本书作为一本心灵修行书籍,初读起来确实有点晦涩难懂,而且跟我以前读过的心理读物不太一样,它没有堆砌很多知识和理论,不是一本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理解的书,而是一本要用心去感受的书。我才意识自我成长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本书开篇却说思想、情绪组成的“小我”正是困住心灵成长的囚笼,应超越思想,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另外还有终结时间的'幻象,接纳自己,停止思考臣服于当下等等,这经典的论述使我顿悟。心灵成长中的打开自己的感官是很重要的入门课,而我却一直是个喜欢思考却不善于感受的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思想所困住,生活中许多思考都是些无用功耗费心力,使我们处在一种无为的焦虑状态而寸步不前,这也正是我平时行动力不够的原因。现在当我面对工作压力和一些事情烦躁不安有点焦虑的时候,我就学会了问自己这几句: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智或我的小我正在制造什么样的想法?我是否安在于当下而不是把自己投射在未来或过去?心不够静的时候就翻几页来看看,确实能帮助我停止思考,尽快地行动起来。

另外前些天听了伍汉文关于湘雅精神的讲座,还有参加了支部本来准备排演的张孝骞话剧,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老一辈湘雅人的种。种辛酸过去,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种严谨务实克己向上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们这年轻一代都是没吃过什么苦的一代,虽满怀着理想和抱负,却心浮气躁总想着一步登天,缺乏一种信仰而过于追求一些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总想着将来的功名、成就与幸福,却把现在贬低从不把现在的该做的事情做好,总的来说是有些心浮气躁而不够务实。我想,安于当下也就是一种务实精神的体现,只有抛开对将来的种。种虚渺幻象,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平衡和安宁,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还有许多东西不太懂,而且更多的是没有能够将它灵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有很多值得我去消化的东西。也许是我们还太过平凡,生活中总有些牵绊和困惑放不下,但我想这些困惑与迷茫正是我们每个人不断自我成长的动力,我相信当我们的心灵飞升到乌云之上时,那时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6

当下的力量作者是德国埃克哈特托利,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你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判断自已是否活在当下,问自已: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当中有喜悦,自在和轻松吗?

一、思维

书中提到,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因而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已“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作者在演讲中曾经举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现在是半夜三点,你在温暖的被窝中,可是你气得睡不着。引发你的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那件事情其实也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一再地用它旧有的看事情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多对不起你,那件事会让你多危险、多丢脸、多麻烦、多……想不完的!这就是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住的大脑思考,是让我们受苦的主要原因。

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层面来说,它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之所以思维抗拒当下,是因为在没有时间(过去和未来)的情况下,它无法发挥自已的作用并对你进行控制,所以它视永恒的当下时刻为威胁。永远对当下说“是的”,有什么比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内在的抗拒更徒劳,更疯狂的吗?向“是“臣服,对生活说”是的“,去看看生活是如何为你服务而不是与你为敌的。

二、情绪

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积累了心理时间以及对当下时刻的拒绝所引起的。你之所以痛苦,愧疚,悲伤,怨恨,是因为过于关注过去,之所以恐惧,烦脑,压力,不安,紧张,焦虑,是因为过于关注未来,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没按照你的意愿来发生而感到痛苦,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而感到恐惧。原来,时间是造成痛苦和问题的原因。时间是一种幻象,过去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但是有多少人还是活在过去之中不肯放下?未来还没有来临,你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你所拥有的,只有当下。

三、我是谁?

我是谁?某某单位,某某经理,拥有地位和财富——以上都是一种身份认同而已罢了。

我们的大脑,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来让自已有“真实感”。正因小我的不真实,所以它不停地在外在的世界寻求认同,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壮大声势。可惜我们越听从小我,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远离,失落了真实的自已。

四、如何活在当下

觉察:有意识地观察“大脑在想什么”,情绪是怎样的,身体是怎样的?只是观察,不批判,不分析,只是看看会发生什么

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呼吸时感受腹部轻微的扩张和收缩。

寂静:是否有过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寂静?是否倾听过寂静树林间的鸟儿歌唱?当你的思维是寂静的,你才会关注到当下。

空间:房子的本质是什么?家具,地板,图画等,但它们不是这个房间,而是空间(房间的范围),离开了空间就不会有房子,所以说那里没有的东西比那里有的东西更为重要。请去意识那些围绕你的空间,别去思考它,感觉它就可以了。空间里的物体好比“思维”,空间好比使你思维“物体”存在的意识,就象空间使得万物存在一样。如果你能将注意力从思维移开,就会意识到无思维的空间。发现思维只是空间的一小部分,感叹空间的广阔和寂静。

臣服:臣服并不意味着失败,放弃,退缩等,而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非逆流而上的智慧。是一种对事实的内心的接受,此刻我们谈论的是你的生命,而不是谈论你的生活条件或生活环境。接受现实,或只是允许现实的存在,不批判,不分析,全然经历着。

用大脑去生活,限制自已也限制了别人,用心去生活,善待自已也善待了别人。当下从来都是寂静的`,用心感受!

五、佳作分享:

我们喜欢心想事成,结果常常不随心愿,试问一下自已,你是否经常使用这样的语句,”是的——但是——“如:我是很想成为百万富翁,我努力着,但是我父母没地位,老板不给机会,运气不好,有人跟我竞争等等。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不能成为百万富翁的理由上,又怎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又怎能心想事成!

当你在抱怨时,你就使自已变成了一个受害者。当你大声说出自已的感受,你就是在行使你的力量。所以如果有必要或者有可能的话,你可以通过采取行动或大声说出你的想法来改变这种情况;你要么就离开这种情境,要么就接纳它,其他一切的行为都是疯狂的。当你选择离开或是改变它时,请先放下消极心态,这样采取的行动才更为有效。

”某天,我会成功的“,你的目标是否占据了你的大部分注意力而让你把当下当成达到未来目的一种手段?它是否夺走了你所做的事情本应带给你的快乐?你是否在等待开始新的生活?如果你有这种思维模式,不管你取得什么成就,你的当下时刻永远不够好,你的未来似乎永远会更好。这样就会让你永远得不到满足。这里的”等待“,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

如果你一直把当下视为达到本来目标的一种手段的话,你也会把你碰到或与你相关的人当成达到你目标的一个工具。那么你们的关系,那个人,对你而言就是次要的或根本不重了的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从与这个人的关系中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是物质的收获,权力感,或是其他形式的小我的满足。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7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对“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都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从今天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8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的选择,每天都要不停的选啊选……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选择,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总比没得选要好吧?有的时候我们遇到了选择,我们也会让我们头疼,难以对付,犹豫不决。我感到“小我”似乎很喜欢选择,这样它就又有了发挥的空间。

当你又遭遇一个头痛的选择的时候,“小我”就会立即赶到,就像曹操一样随叫随到呵呵无条件的`帮你衡量不同选择的得失,提醒你过去,帮你担心未来。这时你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有不同的遗憾,毕竟如何选择都会有着不同的得失。这时由于我们不愿造成任何的错过和失去,从而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即便是你选了A后你会依然觉得不够理想,心中仍然会幻想着B选择的美好情境,无比的遗憾,认为是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B)才换来了现在的所得(A)。最可气的就是这种情绪还会影响你对现有选择的所得之路,阻碍你的一切,接着自责、内疚、失去自信…… ……一家人就都聚一块过年了。所以你怎么选都是错,不选就更是大错特错,由于信念的不坚定,随时有可能导致你放弃当前的选择。这时你就失去了当下的力量,你的注意力分散到了过去、未来、或另一种选择的美好幻想中。

只有当下的力量才能让你从这种困境中摆脱出来,只有按住当下,接受你的选择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当下,认识到其他的什么过去、未来、还有别的选择跟你当下所要做的事没有多大关系。既然选择了A我们就要接受A,享受A的成果,承受A的后果。既然没有选择B我们就要放下B,接受这一切,即便选B有可能怎样怎样的发生,但它终究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只不过是“小我”制造出来的美好幻觉罢啦。这个时候你就拥有了当下的力量。一切烦恼的阴影,将随着意识之光无声无息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实我眼前就遇到了一个比较头痛的选择,同时我还具有一定的意识。这个时候“小我”由于害怕意识之光进行着最后的反击(“抗拒”)。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9

本想读完第三章一起分享,左思右定后,决定当下分享。

有时候全然临在的分享才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

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指引的力量,看到第二章我很惊奇,他讲的就是我这两年以来练习的《精通情绪》,当然,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一个体系,但是处理摆脱痛苦的途径在本章中是一样的。

与痛苦共舞而不是要使劲的摆脱痛苦,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痛苦的基因,但是,他们一直在沉睡状态的,当我们自己不断的让自己压抑痛苦的时候就会唤醒痛苦的因子从而导致悲剧故事一个又一个的发生。

当痛苦的时候,我们把光照射过来,我们带着觉着行走,看到我们大脑制造的痛苦,慢慢的他就会消散,很神奇吧,当然更多灵魂的开启需要你亲自来读这本书。

书中对我有个很好的开启,我们一直追逐时间,尤其我总是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书中说到:想象一下,地球上没有人类,只有动物和植物,这时,仍然会有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吗?这时我们仍然以任何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谈论时间吗?现在几点?今天几号?问这种问题将会是毫无意义的.,橡树或鹰可能会被问傻了!他们可能会说,现在几点,现在就是现在啊!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看完这个我恍然大悟,是啊,时间不也是人们制定出来的吗?

人类制定了那么多的规则,却束缚住了自己。

大脑思维的小我行为,扰乱了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控制了我们的本体,还好现在的遇到,让我们进一步召回我们的本自具足。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0

《当下的力量》中告诉了人们如何对待过去、现在、未来。坛子里有不少评论贴了,我也来写写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读书后个人体验是时间感觉变慢,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燥。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将来。过去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悔恨的地方,当你能了解最重要的是如果度过当下这一秒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了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未来则是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害怕的地方,当知道当下这一秒最重要之后,我也不应再为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安,还是好好度过当下时刻吧。

只要能够让心灵处于平和、沉静的状态,完成一件紧急的工作,与看娱乐节目、发呆、做其他无意义的事情并无区别。当下这一秒要做什么,不要跟随理性、不要跟随情绪,要跟随你的心灵。如果今天必须提交一份重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投入的工作,即使想通过娱乐来逃避行动的话,心灵也会通过焦虑情绪告诉你,你并未正确度过当下。所以要跟随心灵,剩下的就很简单了,观察到你真正需要的,对我而言通过情绪就能知道,我是否在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以前也研究过GTD,最后的发现对我来说,问题不在于任务如何分类,而在于如何推动自己去做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是值得在当下做的事情,而不是用紧急、重要四个象限来机械的决定要做之事。可以大段时间的浪费生命,如果这同样能让我的心灵处于平静,什么也不做,什么成果也没有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这是以前从未想过的,所以《当下的力量》对我是更有帮助的一本书。

《六祖坛经》中有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个和尚问一个得道高僧说如何开悟,高僧回答吃饭、念经、睡觉。和尚说这些我也做啊,高僧则回复:我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念经的时候念经,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用《当下的力量》来解释,就是高僧所作的在每一刻都是心灵中认为的最重要的事情,因而能够心无旁缪的行动。而我则在工作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想着工作,为过去而悔恨,为未来而焦虑,经常处于不安的状态。这些焦虑不安非但没有任何用处,还消耗了大量身体能量。

当代人喜欢抱怨,抱怨好工作岗位都被占了,没钱的抱怨房价太高,抱怨没有社会医疗保险不足,抱怨CPI涨的太厉害;有钱的抱怨社会腐败,抱怨有了钱却没有安全感要移民;移民的抱怨在国外没有归属感,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这些抱怨真的是想通话语来改变不平等不合理吗?我看未必,绝大多数人只是一种情感宣泄。世界上真的有能不让人不抱怨的地方吗?我想确实有,就是在人的心灵深处。跟着心灵指引,过好当下这一秒,绝大多数的抱怨都会消失,变成新生产的东西,或是对路边小草的欣赏。即使仍然有抱怨,这时的抱怨也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抱怨不参杂太多的情绪,人们能在抱怨之后平静的投入下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当下的力量》非常好的一本书,但中文版的翻译加入了译者自己的想法,比如生造出来的“临在”一词,再比如“臣服”,感觉要下跪磕头似的很不舒服,再比如某章的标题“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让人容易误解为“想想怎么逃避当下”。所以又买了英文版,果然发现原版中这些让人别扭的地方都表达的很清楚。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1

为什么你还那么忧伤?为什么你过得不幸福?

我们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等我拥有了足够的金钱,等我拥有了完美的爱情,如果我没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失败和痛楚……我想我有了我想要的自然就幸福了……

于是你活在你的未来和过去,你焦虑、忧伤、浮躁、压抑、痛苦,惶惶不可终日,唯独没有正视当下,体会当下,安于当下。殊不知,无数的未来正是由无数点滴的当下组成,无数点滴的当下又会成为无数的过去,如果你连当下都把握不好,那么你将又失去今天、明天和昨天,最终幸福将离你远去,一无所有。

直到前天我看完埃克哈特·托利写的《当下的力量》,我才深一步的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当下,在没有达到和拥有你想要的东西时,依然幸福和快乐呢?

书中用比较哲学的语言和逻辑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思维和无意识让我们偏离当下,我们一直活在思维的惯性和寻求自我价值的圆满中,当我们不能正视现实或不能认同自我时,焦虑的情感就攫住了我们,使我们不得平静和愉悦,更谈何幸福和快乐呢!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要在当下发生,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时间只是一个幻想”。只有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它还告诉我们怎么通过临在状态达到彻底的愉悦、平和和宁静,从而积聚更多的能量,在每一个当下得以释放;怎么通过痛苦之身体悟当下,寻求解放;怎样通过当下连接本然的自己。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爱,什么是真正圆满的爱情关系。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正视生命的本然,“不扭曲,不变形”,安于当下,懂得臣服,不抱怨不焦躁,“以无为而有为”。

在阅读中,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耶稣说,看那野地的百合,它们不耕不织却长在地上。

这句话虽平常,但是却让我们懂得,应该怎么去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任何事物和存在都有它的前因和后果,何不去把握当下的每时每刻,积储能量,等待爆发,那么,您自然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同时我也懂得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如果他能够知足常乐、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波荡起伏、坦然面对周围的小麻烦,享受自己的小快乐;富人若能够取之有道、心安理得地取得财富,造福社会,名利双收,他也一样能够尝到幸福之味道。而那些“坐在宝马里哭”的人并不一定幸福!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2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向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者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经过向“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能够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能够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能够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者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境。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一样。

从今日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3

偶然的机会,看见同事在学校班车上看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一书,她极力向我推荐此书并将该书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与神的对话》音频等素材一幷拷贝给我。我整整用了几周时间把英文版资料看完,之后又下载了中文版仔细品读,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可谓是心灵的鸡汤和与自我灵魂的对话,幷不时地向学生们推荐此书,毫不吝啬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频等素材,偶尔会与学生们探讨读书心得,颇有收获,现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体会,说说我自我的感受与理解:

《当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我的亲身经历去告诉人们当下(即此刻)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应当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应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该书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应当学会清空自我。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类似,仅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们也一样,仅有在清空自我的思想时才能听到或者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仅有清空自我的.思想才能学习到以往没有意识到的知识。其次,在清空我们自我的思想的同时,应当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最淡定的人是最无敌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没有把破绽暴露出来。正如今年的澳网,李娜苦战3盘,艰难淘汰大威。李娜所显示的是她的淡定,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最终一举将大威拿下进入澳网四强。之后谈到,无欲则刚,此刻的我们应当学会淡定,努力做事、认真学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朝阳的美丽。

该书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诉我们: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以往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以往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此刻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必须回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我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良好心态。

作者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到要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望,控制自我的思维。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没有思维不会影响到意识,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所以别担心,当你关注当下时,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不会有不安,不会有烦恼,你的每时每刻都是充满了喜悦与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维的见证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你的痛苦情绪,都是你大脑的思维制造出来的,而实际上,你的意识根本没有创造这些思维(痛苦),是思维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而制造出来的,它利用了时间,而如果你去观察这些思维,做为一个见证者,看他们是怎样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静静的看着思维在变化,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会吞噬你的思维(痛苦),慢慢的思维(痛苦)将会消失。如果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人,那是两种思维,你要去观察他们,当他们制造出来一种情绪时,你不要认同他,你越认同他,那你就会被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控制。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4

其实很多书本我们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读一遍不能理解其中真正蕴含的道理,或者多读几遍之后,我们可以在书本中找出更多的道理,得到更多的启发。就像我最近翻阅的这本书《当下的力量》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有些懂得的部分也都是模模糊糊的,于是我决定看第二遍,当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就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或者很焦虑,其实是因为太怀旧或者太放不下,走得很急我们会错过很多的风景,走得很慢,我们的心也会很累,其实活在当下就是最幸福的,我们应该要真正的询问自己内心所要的,找寻自身的力量,用平和的心态去获得真正的快乐,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5

在朋友家无意中看见这本《当下的力量》,据朋友说这本在国外销量很好,很多人看,于是就借来看。坦白说刚开始看起来有点吃力,不太懂书里的意思。后来发现,看着书需先找到内心的宁静,不受任何外界干扰,方能看懂作者所要表达的。

什么是当下?“当下”在何处?我想当下就是现在,就是你正在经历的这一刻。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力图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我们拥有自己完整的身体,并有绝对的控制力,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睡就睡。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完整地集中在当下。所以当我们笑时,笑得那样开心;当我们哭时,哭得那样伤心。我们的喜怒哀乐会感染每一个人。孩童的时候我们就像一个完整而完美的艺术品,没有瑕疵。我们的身体和内心不会累积任何的负面能量。我们的身体渐渐成长,我们的内心渐渐丰满。思维作为人类一种认识并改造世界的工具,显示了它的力量。思维让我们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思维让我们获得了方方面面的提升。可是我们把思维最本质的属性忘记了。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工具是被我们所利用的,但是我们渐渐地被思维所奴役了,渐渐地失去了自我的意识,而我们所有的负面能量都因此而来。也许你会否认这点。但是你应该注意到,如果它是工具的话,当你用不着的时候是可以放在一旁的,可是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够停止思维?你是否感觉到你的大脑在永不停息地运转,即使在你有意识想获得内心的宁静时,可它仍然在耗费你的能量!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再专注,内心有担心、有后悔、有疑虑、有嫉妒、有恐惧、有愤怒、有伤心、有兴奋。并不是说这些情绪没有它的价值,它们其实是一种对现实的提醒。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无视这种价值的存在,而是一味地陷入这种情绪所产生的负面能量场中。这种情况下,思维无法体现它对于现实提醒的价值,反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能量,阻碍着我们进入当下,使我们生活在对过去的怨恨与后悔当中,使我们生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与恐惧当中。这样,我们的时间每时每刻在浪费,我们的`生命不知不觉在流逝。这种负面的能量充斥在我们的身体与内心中,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与心理疾病。而如果不严重的话,又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视为理所当然。

当我们被思维所奴役时,我们其实就失去了自我。当我们自以为成熟时,我们却发现小的时候我们做到的事,现在再也做不到了。我们再也做不到单纯的哭与笑。我们每每忽略或忽视自己的内心,我们变得偏激或麻木、冷漠或迟钝。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我们的自我感,不再取决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决于外在。并且我们在这个外在的世界里无止境地寻找自我认同,如财产、工作、社会地位、名望、知识和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际关系、个人和家族历史、宗教信仰、种族等其他集体认同。当我们获得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幸福,而我们失去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痛苦。外在的世界本质上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从外界当中来寻找自我认同的话,我们注定会随时陷入恐惧与痛苦当中。

“我们思索着过去,忧虑着未来,结果是我们永远无法对现在付出全部的注意力。”不活在当下,我们就无法赢取生活的乐趣。如何获得当下的力量呢?我们必须学会当事情来的时候抓住,当事情走时放手。我们的身体是唯一时刻生活在当下的物体,能够与自己的身体“联结”就是通往当下的最好途径之一。我们该做的不是看着远在天边的东西,而是做好手上的事。同时还要懂得放弃,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实现当下的力量,还需要接受当下时刻,实事求是地对待当下,摒弃我们思维对当下时刻的逃避和抗拒,让内心真正从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不受外在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受、解决和做好当下的事情,体会充分把握自我的生命过程,享受真实、简单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是一本能够触动心灵的书,一本能有所收获的书。我已推荐给我的朋友们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舒服的姿势,不急着去实践,只希望能接纳、吸收、消化、改变,不急不躁的慢慢享受当下的阅读幸福。抛开过去和未来,不要否定自己,也不要替别人做决定,活在当下生活就会充满更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