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寻觅中华》有感

2024/07/0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寻觅中华》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寻觅中华》有感 篇1

独特的文化、文明,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一无二。

中国上下五千年,绚烂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人尽皆知,也成为了中国的代表,往往提起这四个字人们就会想到中国。而很早以前,我们的这段历史便被人们猜测了。这也难怪,“看看身边,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这些证据越足细节越多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更何况炎帝和皇帝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谁还记得住那么多关于他们的细节,所以黄帝便被猜测了,他的“细节”太多,让人们感觉这是中国人为了让中国的历史更久远些而编出来的。

于是,就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了。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与黄帝的故事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前人的胡编乱造?被称作“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知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被告知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我们祖先的是根本就从未发生过,先不去管我们有没有去相信这些话,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祖先的质疑却几乎什么也做不了,这才应该被称作可悲,亦或是称作可笑。

在质疑黄帝之前,还有过“华夏文明外来说”的说法,有些学者断言巴比伦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起点”,一些中国学者们也参与其中。这便如作者所说的,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严重缺乏真实材料,却又好作断语。是啊,连证据都是猜测的来的,又凭什么妄下此断语呢?我们没有时光机,不能随心所欲回到过去向世界证明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能依靠现今遗留下来的古物证明。而在证明之前,我们自己要相信,中国这五千年的文化,绝对不是子虚乌有。

读《寻觅中华》有感 篇2

如果有人要问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我要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余秋雨先生用最简单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最深刻的道理,让我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

我从来没有想过,阐述中华文明史这样古老而严肃的词汇,可以用那么简单的语言。譬如谈到我国唐朝的弱点,余秋雨先生用这样的比喻来解释:“就像我们看人,一个处处强大、无懈可击的人,与一个快乐天真、却也常常闪失的人相比,哪个更可爱?”这么恰当的比喻解释这么深奥的问题,难道不是最能体现余秋雨先生的智慧吗?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多么深刻的评论,入木三分的阐述,事实不就如此吗?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一针见血,让人不想记住都难啊。一个解释,几句评论,让我对素未谋面的余秋雨先生肃然起敬:大师就是大师,果然是与众不同。

中国的历史,有多少迷题还在困惑着我们?中国的历史,究竟还有多少没有被人们发现,当回顾起那兵马乱战的时期,总有一种感慨,却不盛用言语表达。

刚刚读完这本《寻觅中华》也算是把中华历史粗略的走个来回,每每读起史书,都感到中华的历史是多么宏伟和壮大,这本书从黄帝到神话的猜测和评价,再由发掘甲骨文到老子与孙子的会面,在诸子百家中提及庄子,韩非子和墨子,对于墨子的评价相对较高,再由诗人引出曹操一家,接着介绍了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最后从唐代到宋代,再到宋代灭亡后写了几个近代。

这一本书几乎把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讲述了一遍,从田园到城市从战乱到和平,娓娓道来的中华文化史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在其中,我最欣赏的是那几位为后人留下千古名名的诗人。

曹操,便是其中一人,他的诗宏大,而具有很大的气魄,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浩大的一发不可收拾,而曹操却不仅是一个文化巨匠,还是一们军事与政治上的领导人物,他会不择手段同的来争取扩大自己的领地,让人们感到了他的强大,然而他却在取得成功之前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一点是不可争议的,那就是他的诗,他的诗包含了他一生所想,所见,所闻,所做,也包含了他对人生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感悟,读着他的诗,就感受到他的内心气魄所在,这不是一般人可以表现的出来的。

三国时期曹操也算的上是鼎盛了,然而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人,杜甫便是我想说的,杜甫被人称为“诗圣”,他给后人留下了几百余首诗,诗中又有他的精华他的诗与曹操的诗皆然不同,杜甫的诗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而曹操却是在感慨这世上的人、事、物。

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杜甫的世界是什么都可以进入,什么都可以抵达的,的确如此,而杜甫的诗让你充分体会到世间万物的变化万千和其中表达的情感了。

书中提到可以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还有一个诗人,这就是王维,王维与李白相比算是得意的太多了,王维凭借着弹琵琶,诗歌和英俊外表而引起皇族的赞赏,做了官,但却在春风得意之时失落了,从而进入了清静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李白、杜甫、王维可以并称三位文学才子,虽然一生中经历的坎坷不计其数,但却留下了许多好诗,但已让人们赞赏和品评。

宋代也造就了几位好的文学字,被称为爱国诗人,他们是陆游,辛弃疾,他们的诗中不仅表现出了博大的气势,还有深刻而热烈的爱国之心,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时代风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许是浩荡,也许是激动,也许是悲痛或是沉重……

除了诗人,我便觉得在诸子百家里,有名的便是孔子和老子了,虽然老子只留下五千字,也绝对包含了老子这一生的所做所为和所想了,那五千字,便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却整整包容了老子一生的感悟,那么我们是否要感谢那个让老子在世上留下字的守城人呢?

在《寻觅中华》中,余秋雨却对墨子大有好评,我不太了解墨子,但从书中,也知道了一二,墨子也是黑色的象征,他执著于黑色,不管是穿戴还是言语,他都代表着黑色,墨子也算得上是一种黑色的哲学,他是一位哲学家,当初在楚国即将攻打宋国时,黑子弃分运用自己的才智为宋国立了功,墨家是一个秘密结社性质的团体,这又为墨家披上了一层黑纱,墨子一生留下来的作品也在其中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墨子,真的是黑色的哲学!

中华文化史,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却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内涵所在,更让我们感至中国历史的悠久。

读完此书,我也算是在中华文化史上走了一回,我想,这几千年的文化史真正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以后还要多了解一些历史,也能让自己的足迹踏过历史的每一个角落。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一书,我摘抄了不少精彩语句。余秋雨先生最擅长拿人们熟悉的东西讨论,有时是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有时是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有人曾说“余秋雨先生最吸引人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书的总序中,余秋雨说他的一个学生,无意中发现了一张祖母的照片,那是一个靓丽前卫的女郎,实在和自己谨慎、俭朴的父母反差太大。学生好奇,便开始调查,结果谜团没解开,反而更迷惑了。对此,余秋雨先生说:“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丽的基因。”在大段的记述后,结语竟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楞住了,心里不住地问:难道这就是结局了吗?连我自己都在思考时,就嘎然而止了。

大师就是大师,有他独特的风采。读完此书,更真切感受到了大师风采。

读《寻觅中华》有感 篇3

独特的文化、文明,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一无二。

中国上下五千年,绚烂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人尽皆知,也成为了中国的代表,往往提起这四个字人们就会想到中国。而很早以前,我们的这段历史便被人们猜测了。这也难怪,“看看身边,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这些证据越足细节越多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更何况炎帝和皇帝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谁还记得住那么多关于他们的细节,所以黄帝便被猜测了,他的“细节”太多,让人们感觉这是中国人为了让中国的历史更久远些而编出来的。

于是,就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了。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与黄帝的故事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前人的胡编乱造?被称作“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知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被告知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我们祖先的是根本就从未发生过,先不去管我们有没有去相信这些话,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祖先的质疑却几乎什么也做不了,这才应该被称作可悲,亦或是称作可笑。

在质疑黄帝之前,还有过“华夏文明外来说”的说法,有些学者断言巴比伦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起点”,一些中国学者们也参与其中。这便如作者所说的,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严重缺乏真实材料,却又好作断语。是啊,连证据都是猜测的来的,又凭什么妄下此断语呢?我们没有时光机,不能随心所欲回到过去向世界证明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能依靠现今遗留下来的古物证明。而在证明之前,我们自己要相信,中国这五千年的文化,绝对不是子虚乌有。

读《寻觅中华》有感 篇4

我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因为在它的文字中,总能找到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会感到一股特殊的韵味,在身体内汩汩流淌......

曾先后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寻觅中华》和《余秋雨散文》等。他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气味,而我就是被它特殊的气味所吸引。它们既是旅行漫记,又是读书笔记,更是心灵独白。它向读者展现了在那个困厄时代,一个胸怀抱负的学者,挥动如椽大笔,对中华文明梳理出的细致反思。

而《寻觅中华》讲述的多半是为我们所熟悉,戓者是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揭示了中华文化起落进退的原生态。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将成为我们这些读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成为了所有华夏儿女不可忘却的记忆与遐思。

文章中出彩的不光是历史的本身,更多的是作者自身的辨证思考。比如在谈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时提到: "黑格尔说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 很多伟大的争斗,往往发生在文明共创者之间。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我们由此明了,如果用是非,善恶和忠奷来概括世上的`一切争斗,就是一种狭隘的观念。

在《寻觅中华》中,引领我们追溯到遥远的五千年前,然后一步步沿路走来,跋山涉水,步履维艰,而民俗民风,又千姿百态。有关甲骨文,有关佛教,有关四大发明,以及中华文化过往的种种,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以及它曾经有过的艰辛与苦难,也是我们不忍忘却的眼泪和史料。

对于中华文化的现状与未来,作者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巨大的悲悯,化作了对未来殷切的期盼。同时,广大民众对文化的崇敬与守护,使余秋雨先生,产生了一点依稀的乐观。他认为: 中华文化应该承担一点时间所交给子孙后代的义务。这样,中华文化就成为了人类诗意生存,和谐生存的积极传承者和参与者。

从黄帝时期的传说猜想,到唐诗宋词和元曲,从西天梵音来到东方,惊奇的历史发展,充满着东方神秘的力量。《寻觅中华》,寻觅的不只是我们血脉里流淌的那一份浪漫的文化情怀,更是我们聊以寄托的中华文化芳香的漫长踪迹。

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是实现文化的复兴。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因为我们坚信,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必将照亮全世界的人类社会。

读《寻觅中华》有感 篇5

“浩荡的历史进程容不得太多的单向感情,复杂的政治博弈容不得太多的是非判断。秋风起了,不要把最后飘落的枫叶当做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场春雨当做仇敌。”就这样,在秋天执一书卷,清凉地铺展深深浅浅的记忆,刻下的不是岁月的沧桑,而是历史的静美。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多年的历史进程,是涌出的一批批爱国之子,用他们的身躯推动了历史的流动,在漫漫黑夜中向往着黎明。他们反抗、他们不羁、他们顽强,诠释着不朽的民族精神灵魂。茫茫岁月里,回首悠悠历史,即使惊鸿一瞥,也足以心旷神怡。

中国早期社会是充满着神权色彩的,殷商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询问天意,甲骨文由此产生。当时的占卜问天,造就了甲骨文璀璨的文化。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少不了探索,在求知这条满布荆棘的求知路上,有多少学者因社会压力而选择死亡,这不由得使我们惊叹于历史的震慑力。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细数这些为甲骨文这一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哪一个不是满怀国家的尊严,在被糟蹋得惨不忍睹的现实生活中凭借顽强意志开出了中华文明之花?他们不知道未来是阳光弥漫还是风雨交加,只是满怀对历史的敬畏,充斥着更高尚的责任使命,带着最初的理想,风雨无阻。

有一个人,经受岁月的颠沛流离,萍浮萍沉,以极大的责任感承受着难以言语的屈辱,在历史的隧洞里,一意孤行。要说古往今来谁最具有不屈的意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司马迁。有人说,如果没有善良地替李陵辩护,触及到皇权贵族利益,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坎坷的命运。可是,正是这样的必然经历,才成就了我们所认知的司马迁,才会有《史记》,才会有他所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他亦可以选择死刑,不必屈辱的活在这个世上。可他仍选择了后者,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屈辱地活着,就是要缔造重于泰山的重量——《史记》。就这样他低头了,他正试练着低下头扛起泰山的高度,支撑起中华文明的精神文明。这样的一个司马迁,却最终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消失了,他写了多少的历史故事,而自己的故事却没结尾,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尾……

渺渺星河,洋洋大观。唐朝,我最喜欢的一个年代,实是因为这个年代创作了太多太多精彩的`诗。这是一个“诗的时代”。李白的诗,浪漫细腻,他一生都在惊讶山水,正是由于这种惊讶的天真和无邪,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感染。而杜甫的诗,有了更多世态炎凉的沧桑,可以让人看出心灵的历练,成长的馈赠。李白杜甫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知心相交。而事实上,他们却很少见面,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必要天天见也会互相思念,只因为彼此欣赏,让他们心灵相通,历经时光的沧桑,友谊这杯青梅酒,越酿越浓,越沁人心脾。而这两位伟大的圣人,有着同样不凡的命运,李白却比杜甫要幸运,李白常常得意洋洋地向往逍遥,一路有人接济,而杜甫呢,带着妻小颠沛流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备受屈辱,为五斗米而折腰。这也许是个人的追求不同吧。除了“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不得不提到一个更得意的人——“诗佛”王维。王维本身是一个音乐家,年少就仕途得意,岂知世事难料,硬是被当成了“叛军”,而最终他却靠自己的才华救出了自己,真的是好险,正是他这段惊险的经历,才为唐诗文化注入了一丝禅意。他和陶渊明一样,有着从容不迫的安静,向往没有污浊的世界。而在这安静的背后,有着一种贵族的气息,注定着他本应不凡的人生。

宋代,是一团乱麻的时代。可就是在这样一段混乱的年代中,一个繁荣,富庶、高雅、精致、开明的时代,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对你蔼然微笑。“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述了宋代的繁华景象,商业、农业得到极大发展,贸易频繁,人口大量增加,灯火辉煌,夜夜骊歌,当时的临安城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每读到宋,我们都会惊叹于古代人民的智慧,感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大,心情澎湃,心中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古代中国竟是如此的繁荣,立足于世界的前沿。

历经匆匆的当今社会,多希望在一个秋日,静静地穿梭历史的长河,在旖旎的时光中使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涤。在历史的阡陌上,我们仍会遇到那些未开放的花,逢着一片含露的绿叶。

读《寻觅中华》有感 篇6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