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2024/07/08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美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在“美育云端课堂”中,我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历史铭刻的画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心中那份为艺术献身,为祖国高唱的伟大情怀。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爱国情怀必将厚植于我们的心间。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

“美育云端课堂”中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黃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一种可以振奋人心的力量。在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上,曾经,有多少革命战士,有多少人文烈士,有多少充满热血激情的汉子,为了生活为了共产党,为了新中国,奉献出他们的生命!中国人的血,不是白流,中国人的努力,不是白费,中国人的梦想,不是白色的`梦!中国,一个具有坚忍不拔,顽强意志的少年,在灾难与挑战面前威武不屈,在激烈与炙热的竞争中所向披靡!延安精神,靠的是人民,延安精神,依的是政府,延安精神,讲的是实际!

延安精神,在我们心中,延安精神,在我们身边,延安精神,在我们的点点滴滴中就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延安精神!

如果没有延安精神,那中国还是一条没有醒来的龙,如果没有延安精神,现代化还是一个遥远的梦,如果没有延安精神,我们,还是止步不前,还是人心散乱,还是东方的小矮子!延安精神,一个令人向前奋斗的令牌,一种令人发奋图强的力量!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当自身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话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来想这些,而美学这门课就带我们深入的了解为什么是美。

上之前自身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这方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入门。老师的讲解中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美学这方面的书籍,就拿《美学原理》来讲,虽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读这本书。但通过阅读自身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

一,美的本质及特征。

人们在自由创造活动中和看到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特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引起喜悦的美感。因此,美的最终根源、美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自由创造能成为美的根源,是因为人能在他所创造的对象和产品中直观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产生美感。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二,美的产生。

美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健全起来。美是怎样产生的呢?

1.美产生于劳动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中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形态包含:

1)人的美。

2)劳动产品的美。

3)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

1)有直接的实践性。

2)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受性形式特征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同社会功利性的联系较为曲折。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4

美学就像文学入门一样,理论性很强,充满概念。前几节课就跟严肃的哲学讲座一样,有些深奥。老师列的书我一本都没看,所以前几周听课比较难,但是逐渐接受理论分析后,课程就变得轻松了。课程太多,稍有走神就跟不上讲课进度,上课不敢乱走。但是,我觉得老师不用课件是对的。因为有些课程有课件,所以我一直觉得下课看课件没问题。但审美内容是大板块理性分析,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老师上课会举例,然后用课本进行理论分析,比课后冥思苦想要好。这学期学美学的心态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模仿。平时看一些文学作品的赏析,总觉得作者的分析处处都是以美学或者文学理论为依据,有些依据也可以用来分析他琢磨出来的作品,比他浅薄的分析和鉴赏要好。教材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审美活动、审美形式、审美体验、艺术审美和审美教育。老师花大量时间讲解绪论,主要介绍美学的历史、性质、规律和基本问题,为整个学期打下基础。如果你意识到什么是审美,再去学习就会轻松很多。

以前我一直指出审美对象是雕塑和绘画。我的视野非常狭窄和零碎。我不知道中国美学的起源,但潜意识里我总是把美学的起源定在魏晋南北朝。只有当艺术在这个时候从自发性变成了意识,我在学习美学之后才意识到美学是与哲学隔绝的。美学本来是依附于哲学的。随着研究对象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它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科书将《易经》中人们对自然、世界及其形成方式的认识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也将两种昂加思想的关系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模式,将美学与哲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学不仅是文艺的辅助工具,也是心理学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知识”,把美学的对象看作是文化艺术中关于美的部分是很自然的,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丑与荒诞都是现代美学中重要的审美形式,但它们在自然形态和道德形态上都不同于丑与荒诞。我也是一个倾向于“美”,回避“丑”的人。我喜欢颜色和线条都赏心悦目的东西。但是,丑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外表不讨人喜欢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否定,一种与外界不同的矛盾状态。美丑不是绝对的。它们就像是事物中的一对矛盾。一切都有美也有丑。小时候一直看金庸,也觉得唐吉诃德是个大英雄,他一个人走向世界,符合他对侠义人生的向往;长大后我渐渐对他的丑态一笑置之,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用审美分析,那是因为他的理想无法实现,中,但是这个又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总是那么荒诞不经。

慢慢地,我发现似乎美学与文学有很多共通之处,亦或者说,美学就是这些文学的理论性概括、反映。美学课本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的后三节都列举了大量唐诗的例子;此时文学史老师的讲课内容也恰好是唐诗;两者相互联系;似乎唐诗的美妙不是那么懵懵懂懂无处可言了,不仅是可以感悟,还可以通过这些审美形态分析唐诗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奏美。在文学史课程的期中小论文里,我也引用美学课本“气韵”、“意境”、“神妙”这些内容作为理论依据分析唐诗“妙处玲珑透彻、言有尽意无穷”的原因;同时美学课也不是那么干涩难懂了,每次老师为某个理论举例时,自己也会在思索可证明理论或可用理论分析的例子。

就性质而言,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应当解释、阐明审美现象、美的规律,帮助人们了解美的特征。学习美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创作、鉴赏、分析能力应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这门课程正是为了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自己懂得鉴赏美,懂得用理论分析艺术的美,才能有传授给学生审美意识的条件。学习美学不仅仅是为了明白某个事物为什么是美的,更应该是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什么是美。当大家认识到什么才是美,美的条件什么,就不会轻易地把浅层的、感官上的满足作为美,就会去寻找美的事物;每天按照自己所追求的尺度规划生活,让每一天都有乐趣,这也挺好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5

美学与文学概论一样,理论性很强,全是概念,一开始的几节课就像正儿八经的哲学讲座一样,有些深奥,老师列出的书单我一本也没看,所以前几周听课是比较吃力的,但是自己渐渐接受理论分析后,课程也就容易些了。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稍一分神就跟不上讲课的进度,因而课堂也不敢开小差。不过我觉得老师不使用课件是对的,有些课程因为有课件,我总是认为不听课没关系课后看课件就可以,然而美学内容就是大段大段的说理性分析,理解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上课时老师会举例,再用课本理论分析,这样总比课后冥思苦想好些。这学期学习美学课所持的心态不是考试而学习,而是一种模仿。平时看一些文学作品鉴赏,总觉得作者的分析处处都是美学或文概理论依据,而有些依据也能用以分析与其想通的作品,胜于自己浅薄的分析鉴赏,课本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审美活动、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审美和审美教育。老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解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美学的历史、性质、规律及其基本问题,这些都是为整个学期的课程打基础,认识到美学“是什么”的话,再学习就容易多了。

以前自己一直把美学的指示对象是雕塑、绘画这些艺术品,视野很狭窄,也很零碎,自己没有了解过中国美学的起源,但是潜意识里一直把美学的起源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只因这时的艺术发生了从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学习美学之后才意识到这是把美学从哲学中孤立了。美学最初是依附于哲学的,随着对象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它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本把《易经》里人对自然、世界以及自然、世界形成之道的理解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还把入到俩昂家思想的相互关系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格局,这就把美学与哲学思想紧密联系起来。美学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辅助性工具,也是心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问”,自然而然地把美学的对象当作是关于文化艺术中的美的部分,那些较容易为人民所接受的东西。丑和荒诞都是现代美学里重要的审美形态,但是又与自然形态、道德形态里的丑、荒诞有着区别。我也是趋“美”避“丑”的人,喜欢那些在颜色、线条上令人赏心悦目的事物。但丑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那些外形不讨喜的事物,应当把它当作对美好事物的否定,一种表里不一的矛盾状态。美丑不是绝对的,两者就像一对矛盾共同处于事物之中,每一件事物在包含着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小时候我总看金庸,也认为堂吉诃德是个大英雄,单枪匹马闯天下,符合自己对侠客生活的向往;长大后渐渐嘲笑起他的滑稽来,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假如用美学分析,许是因为他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中世纪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而堂吉诃德无法在现实生活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产生虚无感、无助感,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骑士生活中,但是这个又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总是那么荒诞不经。

慢慢地,我发现似乎美学与文学有很多共通之处,亦或者说,美学就是这些文学的理论性概括、反映。美学课本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的后三节都列举了大量唐诗的例子;此时文学史老师的讲课内容也恰好是唐诗;两者相互联系;似乎唐诗的美妙不是那么懵懵懂懂无处可言了,不仅是可以感悟,还可以通过这些审美形态分析唐诗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奏美。在文学史课程的期中小论文里,我也引用美学课本“气韵”、“意境”、“神妙”这些内容作为理论依据分析唐诗“妙处玲珑透彻、言有尽意无穷”的原因;同时美学课也不是那么干涩难懂了,每次老师为某个理论举例时,自己也会在思索可证明理论或可用理论分析的例子。

就性质而言,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应当解释、阐明审美现象、美的规律,帮助人们了解美的特征。学习美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创作、鉴赏、分析能力应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这门课程正是为了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自己懂得鉴赏美,懂得用理论分析艺术的美,才能有传授给学生审美意识的条件。学习美学不仅仅是为了明白某个事物为什么是美的,更应该是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什么是美。当大家认识到什么才是美,美的条件什么,就不会轻易地把浅层的、感官上的满足作为美,就会去寻找美的事物;每天按照自己所追求的尺度规划生活,让每一天都有乐趣,这也挺好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6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最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总结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早在235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美与丑就像矛与盾一样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每一种事物在包含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美与丑都是相对的。在生活中的“美”,并非“美”而是“美感”。这种“美感”是源于人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以在人们的眼中美是永恒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等。同样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围绕在我们身旁: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甜蜜的爱情。也许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繁忙和奔波中度过。以至于对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都无暇顾及。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应当解放自己的眼镜,放飞自己的心灵。也许我们会突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其实“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7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一、美育的含义

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我们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考察。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一方面,美育是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再次,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人感觉的丰富性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美育对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丰富性。

总之,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特征

从对美育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见出美育的特征: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

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着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与德育和智育要求严肃和庄重不同,美育总是要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觉生动、活泼、有趣,这正是美育的一大特征。比如一首写爱情的民歌《圈儿词》:“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这首词仿佛是一篇“圈儿的爱情阐释学”,满眼大大小小的圆代表细细密密的思——这是第一层形象;是谁赋予这些圈儿以如此丰

富的意义?我们似乎能看见那个坐在灯下、沉浸在思念里的少女,感受到她内心细微的波澜——这是第二层形象。这时,诗的话语如破谜一般引领着我们的感情,定格在那情思缱绻的美妙时刻,使得我们比在日常生活里更能深深感受这种爱的动人和美妙。情感陶冶与形象玩味过程相伴,对形象的理解融汇在会心一笑中,这些都成为美育过程趣味生动的表现。

美育的感染性

美育的实现依靠的就是人与活的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以致必须把认识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审美情感之中,以潜移默化而不是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首:“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美育的多样性

美育的多样性,是指美育在时空上的灵活自如和在个体上的显现差异的特性。第一,美育较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灵活地进行。美育的范围广阔,花草树木、山川湖海,一本令人无端狂笑无端哭的小说、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bdbd大千世界处处有美,也就处处有美育的发生;而在时间上,美育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随时发生和停顿,而不像一般的德育和智育必须在正常工作日进行。第二,美育随着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多样风貌。一部爱情小说,有人感受最深的或许是那感天动地的爱的坚贞,有人或许对其中追求自由的意志更加有体会,它也许激发你对青春的眷恋,也许冲击你对人生的信念bdbd美育不能像数学或物理等一般知识教育那样,有一种一加一等于二的唯一标准,它常常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审美感受也总是在共同性、相似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个体差异。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9

今天我观看了美育云端课堂。

一开始,主持人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乐曲家李老师,李老师告诉我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力量,而合唱恰好可以抒发这种力量。在听完《我们》这首由无数人演唱的乐曲后,我满腔热血。接着我又了解了来自延安的《黄河大合唱》,在看着屏幕上黄河气势汹汹的咆哮,风也在吼,海也在叫;听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伴着鼓、唢呐、竖琴、快板等音乐的伴奏。我的内心被震撼到了。1937年,1942年,20XX年……这首歌还是那么的有劲。来自重庆、四川、台湾等各个省的声音,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许多老兵都听哭了……

后来我又认识了郑老师、郭老师、徐老师等高龄音乐家,他们用高亢的声音与无数的心血,唱完了这首伟大的作品。《黄河大合唱》,一个让华人骄傲的作品;五星红旗,一面让人肃然起敬的国旗。一个个华夏人的歌声,仿佛一滴滴水,近13亿滴水成为了一条如巨龙般的河,那就是——黄河!影片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我恋恋不忘那首《黄河大合唱》,离开了教室,是去食堂的时间了。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一。美育的含义

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我们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考察。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一方面,美育是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再次,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人感觉的丰富性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美育对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丰富性。

总之,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利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特征

从对美育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见出美育的特征: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

(一)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着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与德育和智育要求严肃和庄重不同,美育总是要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觉生动、活泼、有趣,这正是美育的一大特征。例如一首写爱情的民歌《圈儿词》:“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这首词仿佛是一篇“圈儿的爱情阐释学”,满眼大大小小的圆代表细细密密的思——这是第一层形象;是谁赋予这些圈儿以如此丰

富的意义?我们似乎能看见那个坐在灯下、沉浸在思念里的`少女,感受到她内心细微的波澜——这是第二层形象。这时,诗的话语如破谜一般引领着我们的感情,定格在那情思缱绻的美妙时刻,使得我们比在日常生活里更能深深感受这种爱的动人和美妙。情感陶冶与形象玩味过程相伴,对形象的理解融汇在会心一笑中,这些都成为美育过程趣味生动的表现。

(二)美育的感染性

美育的实现依靠的就是人与活的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有如此重要地位,以致必须把认识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审美情感中,以潜移默化而不是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首:“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一、取得的经验

1、重视艺术教育,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重普及,学有特长。

学校对艺术教育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领导深入艺术教育课堂指导艺术工作,明确提高了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正规化,课外活动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树德、以美树体、以美树智的大艺术观和良好的艺术氛围。加强音美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我校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购置音美教学设备,并配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空间,营造出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校园这个艺术殿堂中尽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创造美。

1)选派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2)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组织开展课外艺术班活动,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3)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歌咏比赛”、元旦文艺联欢、“庆国庆师生书画展”等,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文艺才能。

2、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它走出课堂以后,往往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加大了领导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并经常参加镇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通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锻炼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欣赏能力。这些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组织开展好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近年来,美术教学组织开展了美术课外兴趣小组,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本小组不仅集中学习个种美术知识,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锻炼美术能力的课外活动,如教授他们如何画墙体画,制作高品质的黑板报等。集中活动时,地点主要是学校三楼美术教室。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取得优异的成果。

其次,我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他们每个人制定了学习目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又能从美术兴趣小组这里找到快乐,也能学到知识。

二、活动开展的得与失

美术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学生家庭困难,小组的开展很难要求学生购买绘画用品,兴趣小组整体的效果受到影响,但学生能从中学到真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三、不足之处

1、艺术活动的开展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增加摄影、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比赛项目。

2、各具美术学具不够齐全。

四、努力方向

1、新校区建成后,可以解决活动室不足的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亮点。

3、配齐各类美术教学用具,保质保量的开足课程,开好课程。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区分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和创新。老师通过美图和播放视频锻炼我们的观察与认知,她要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感知艺术美,当我们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开始要学会去评价一些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不错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冶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冶作用才能到达。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到达“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指出,教育力求调整培养的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关注学生经验和多样化发展的课程内容,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强调了“美术、人文、科技“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论。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综合了很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学科,虽然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或课堂,但它的教育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全方面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实质上,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对生活、工作、对社会、人、事、物的看法也就完全改变了,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了。提高学生的美育教育质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

本学期,我校在开学初就拟订了美育工作计划,并在一学期来的工作中严格执行,我校的美育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现总结如下,以勉今后工作。

一、思想重视,计划明确

思想是指导工作的根本源头。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学初就安排我们术科组策划好本学期的美育工作,制定好工作计划。因为美育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面比较大,是一项不好做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细致。这为本学期的美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机结合,把美育工作渗入各科、各项教学工作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我们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中学习就能提高美的意识,树立美的思想。特别是音、体、美的课程,又特别是美术课。我们学校领导规定术科的.教学一定到各功能室上课,并严格要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绝对不允许出现“放羊式”的课堂教学。

三、开展多形式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

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为此,我校在本学期中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组织“校园朗诵会”、参加“乡小学生文艺演出”“六一节的各种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师生艺术作品展、”“亲近大自然,描绘大地”儿童妈妈写生画比赛、乡举办的中小学生现场临书大赛等系列的美术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美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生活、人、事、物、的正确理解,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同时,美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不懈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好。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对形体美、姿态美、精神美和气质美都有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以美启真,开发智力;以美储善,培养意志;以美怡情,陶冶情操;以美练身,增进健美,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心得如下:

一、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应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向成熟发展,可塑性很大,所以要懂得教育规律和美学知识,对他们从多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仪表和示范动作,都应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美学素养,让学生从内心受到美的感染。其次,通过同学们之间的共同欣赏和相互评价,使同学们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得以提高。另外,教师的动作美、造型美、组织艺术美等会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追求美,进而去理解、鉴别和体现美。使创造美的情感趋向稳定,持续和形成自觉的行动。

二、加强素质训练,使其体态健美。

体形的姿态有遗传因素,但也不排除人在生长期的有意训练。通过走、跑、跳、投等专项训练,可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身体的柔韧性,肌肉的力量和发达程度,从而使其体态健美。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两个方面:

1.较大负荷的素质练习(如跑、跳、投等)强健了学生的身体,对学生体态的美感和气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

2.健美操是一项有氧体操,形式多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协调性和灵巧性,而且还可以活动关节,减少肌肉粘滞性和防止损伤,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们产生一种新颖和活力感。通过健美操的训练,不但使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两项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美的熏陶中增强了体魄。

三、通过队列活动,培养布局美和整体美。

队列活动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圆形、方形,进行蛇形走和“s”形走,这实际上是全体同学在集体创造美。这种美的感受,显示了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参与意识也有很大益处。

四、在集体游戏过程中塑造美的心灵。

体育和美育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而游戏又是塑造心灵美的最好方式。通过“打龙尾”培养协调配合、互相帮助的.好品德;进行绕旗接力和传球接力,能培养孩子们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优良品质;“春种秋收”会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侦察兵”游戏,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解放军的高尚情怀。这些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能力,而且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受到美的陶冶。

五、通过音乐、舞蹈艺术,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整理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它是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重要环节,但往往不被学生重视。我们把单纯的揉腿、捶背改为轻松的舞蹈,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则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整理活动的作用,并使其接受到艺术美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仅仅是初步尝试,点滴收获。要真正做到把美育贯穿于体育中,使两者完美结合,尚需进一步探索实践。不容置疑的是,把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能确立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树立审美的理想,懂得爱美、维护美,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5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利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很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健全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6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推动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健全和和谐个性的人。

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健全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音乐美育如何推动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健全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健全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中,并且逐渐使自身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健全、更为高尚。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7

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是当自己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话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来想这些,而美学这门课就带我们深入的了解为什么是美。

上之前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这方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入门。老师的讲解中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美学这方面的书籍,就拿《美学原理》来讲,虽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读这本书。但通过阅读自己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

一、美的本质及特征。

人们在自由创造活动中和看到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特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引起喜悦的美感。所以,美的最终根源、美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自由创造能够成为美的根源,是因为人能在他所创造的对象和产品中直观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产生美感。所以我们可以说,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二、美的产生。

美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够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美是怎样产生的呢?

1、美产生于劳动。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形态包括:

(1)人的美。

(2)劳动产品的美。

(3)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

(1)具有直接的实践性。

(2)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受性形式特征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同社会功利性的联系较为曲折。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8

“草翠花开,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小朋友们在大地妈妈的身上‘撒着娇’欢快的玩耍着。”这是我心中的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什么叫文明呀?”这是我起初听到时问的第一句话。文明就是看见一片废纸主动捡起;文明就是不乱扔一片废纸;文明就是看见小朋友摔倒了将他扶起来;文明就是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文明太多了,以至于把我的嘴说烂也说不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不经意干的事也许都是文明,相反,也许我们不小心干的事就是一些不文明形象。比如:

场景一:一位小伙子不小心碰了一下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没说什么,那个小伙子却斤斤计较起来了:“,没长眼吗?走路不会看着点吗?”可那个老奶奶却慢慢地走开了。试问一下,假如你的老妈妈受到了这样的语言伤害,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场景二:小红喜爱学同学,同学买什么,她也跟着买什么。一天,他看见同学把一页纸撕下来,随手扔了,她看见了,觉得很酷,也学着同学的'样子,撕下来,随手扔了。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小红:“你那页纸还没有用完,为什么要撕了它,难道你不心疼吗?”

场景三:小明买了一瓶饮料,走到了濮水河边,饮料正好喝完了,小明随手把饮料瓶扔进了濮水河中,随着“哐啷”一声,河面上溅起一层水花。你想一下,假如大家都像你一样把瓶子扔进河中,那河里的小鱼怎么办?小虾怎么办?

以后,只要我们不再乱扔一片废纸,不再乱扔饮料瓶,文明城市就会在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创建成功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9

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携手近三百余家艺术院校,十几家著名央地艺术院团,近万名海内外艺术家,八大艺术门类,在六天里通过网络云传播推出四十余场、上百小时的精彩节目,彰显艺术为人民,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经典的主题。

“美育云端课堂”开幕式主要通过对交响合唱《我们》《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三部音乐精品的讲解、欣赏,拉开5.23艺术节美育盛宴的帷幕。

《我们》

首先俞峰院长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请出了《我们》的词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介绍《我们》的创作情况,随后播放了这部当前抗疫音乐力作——云合唱、云合奏《我们》,俞峰院长执棒,集合全国100多所音乐院校共万人师生组成的云合唱团演唱,朗朗、秦立巍、吕思清等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国内著名演奏家和乐团首席及国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组成的云乐团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响,极具感染力,收获满屏点赞。

《黄河大合唱》

开幕式主体部分是俞峰教授讲解诞生在延安鲁艺的、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红色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情况,著名歌唱家雷佳讲解同样诞生在延安鲁艺的红色经典、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表演、复排等情况。

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

《白毛女》

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

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0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在“美育云端课堂”中,我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历史铭刻的画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心中那份为艺术献身,为祖国高唱的伟大情怀。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爱国情怀必将厚植于我们的心间。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1

早晨,风和日丽阳光明丽,空气新奇幽丽。阳光给大地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黄色。一颗颗精英的露珠沾在柔滑的花瓣边沿;雾气懒洋洋地爬上枝丫。一切事物都显得那样美好。

小晨和佳佳这对友好的同桌背着书包,肩并着肩走在上学的路上。

半路上,小晨和佳佳猛然停住脚步,他们闻到了一股难以忍受的臭味,他俩连忙捂住鼻子。小晨伸长了脖子东张西望,环顾四面,只见在不远处的前方有一大团黑糊糊的东西。她连忙跑过去,佳佳也随之跟在后面。

原来,那是一只垃圾桶旁边堆满了垃圾。上面还有一群苍蝇在飞来飞去“嗡嗡”地叫着。他俩走进垃圾桶旁,更是感到臭气熏天,俩人都眉头紧锁。这时,小晨说道:“是谁这么缺德,这么不文明,乱扔垃圾,损坏市容。”她说着说着,脸就气得通红,眉头呈一个倒八字,怒发冲冠。佳佳听了,只是歪了歪嘴,做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小晨有接着说道:“佳佳,我们把这些垃圾清理干净吧!” “算了吧,我们还是上学去吧,清洁工人过一会儿会来清理的。”佳佳若无其事地说。

小晨嘟起了嘴:“我们总不能什么事都让清洁工人做吧,我们也要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呀。再说了,这条路上不断地会有其他路人,他们一定也受不了这臭味,我们也要为他人着想嘛!” “哼,你不干就算了,这么点儿小事我自己来。” 说罢,小晨便动手捡起垃圾来。佳佳抿着嘴退到了一旁。 没过多久,小晨的手就变得脏兮兮的,一旁的垃圾渐渐减少。佳佳看着,不禁为自己刚才的言行而感到羞愧和懊悔。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在纸上面写了大大的六个字“文明只差一步”。这时,小晨也将垃圾清理干净了,佳佳将这张纸贴到了垃圾桶上。他俩相视而笑,笑的是那么甜美,那么自然……此刻,垃圾桶旁再也没有臭味,没有苍蝇围着团团转,只能闻到空气中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

这是我从一幅漫画中看到的内容,从中我明白了: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离文明只差仅仅一步距离,可我们却不能做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做出一份贡献,那么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不是吗?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2

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携手近三百余家艺术院校,十几家著名央地艺术院团,近万名海内外艺术家,八大艺术门类,在六天里通过网络云传播推出四十余场、上百小时的精彩节目,彰显艺术为人民,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经典的主题。

“美育云端课堂”开幕式主要通过对交响合唱《我们》《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三部音乐精品的讲解、欣赏,拉开5.23艺术节美育盛宴的帷幕。

《我们》首先俞峰院长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请出了《我们》的词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介绍《我们》的创作情况,随后播放了这部当前抗疫音乐力作——云合唱、云合奏《我们》,俞峰院长执棒,集合全国100多所音乐院校共万人师生组成的云合唱团演唱,朗朗、秦立巍、吕思清等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国内著名演奏家和乐团首席及国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组成的云乐团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响,极具感染力,收获满屏点赞。

《黄河大合唱》开幕式主体部分是俞峰教授讲解诞生在延安鲁艺的、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红色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情况,著名歌唱家雷佳讲解同样诞生在延安鲁艺的红色经典、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表演、复排等情况。

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

《白毛女》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华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华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3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4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和和谐个性的人。

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音乐美育如何促进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

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完善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善、更为高尚。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5

一。美育的含义

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我们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考察。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一方面,美育是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再次,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人感觉的丰富性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美育对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丰富性。

总之,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利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的特征

从对美育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见出美育的特征: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

(一)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着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与德育和智育要求严肃和庄重不同,美育总是要以活的形象令人感觉生动、活泼、有趣,这正是美育的一大特征。例如一首写爱情的民歌《圈儿词》:“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这首词仿佛是一篇“圈儿的爱情阐释学”,满眼大大小小的圆代表细细密密的思——这是第一层形象;是谁赋予这些圈儿以如此丰

富的意义?我们似乎能看见那个坐在灯下、沉浸在思念里的少女,感受到她内心细微的波澜——这是第二层形象。这时,诗的话语如破谜一般引领着我们的感情,定格在那情思缱绻的美妙时刻,使得我们比在日常生活里更能深深感受这种爱的动人和美妙。情感陶冶与形象玩味过程相伴,对形象的理解融汇在会心一笑中,这些都成为美育过程趣味生动的表现。

(二)美育的感染性

美育的实现依靠的就是人与活的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有如此重要地位,以致必须把认识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审美情感中,以潜移默化而不是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首:“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6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列如,优秀的艺术作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都能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兴趣是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样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事物感到有兴趣,进而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它是一种无条件反应活动,是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经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定向发展等过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就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与创新。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7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

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和和谐个性的人。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音乐美育如何促进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完善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善、更为高尚。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8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最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总结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早在235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美与丑就像矛与盾一样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每一种事物在包含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美与丑都是相对的.。在生活中的“美”,并非“美”而是“美感”。这种“美感”是源于人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以在人们的眼中美是永恒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等。同样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围绕在我们身旁: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甜蜜的爱情。也许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繁忙和奔波中度过。以至于对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都无暇顾及。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应当解放自己的眼镜,放飞自己的心灵。也许我们会突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其实“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9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在“美育云端课堂”中,我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历史铭刻的画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心中那份为艺术献身,为祖国高唱的伟大情怀。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爱国情怀必将厚植于我们的心间。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0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在“美育云端课堂”中,我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历史铭刻的画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心中那份为艺术献身,为祖国高唱的伟大情怀。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爱国情怀必将厚植于我们的心间。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1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和和谐个性的人。

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音乐美育如何促进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

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完善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善、更为高尚。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2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利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很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健全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3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和和谐个性的人。

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音乐美育如何促进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

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完善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善、更为高尚。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4

一、取得的经验

1、重视艺术教育,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重普及,学有特长。

学校对艺术教育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领导深入艺术教育课堂指导艺术工作,明确提高了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正规化,课外活动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树德、以美树体、以美树智的大艺术观和良好的艺术氛围。加强音美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我校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购置音美教学设备,并配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空间,营造出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校园这个艺术殿堂中尽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创造美。

1)选派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2)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组织开展课外艺术班活动,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3)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歌咏比赛”、元旦文艺联欢、“庆国庆师生书画展”等,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文艺才能。

2、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它走出课堂以后,往往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加大了领导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并经常参加镇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通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锻炼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欣赏能力。这些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组织开展好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近年来,美术教学组织开展了美术课外兴趣小组,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本小组不仅集中学习个种美术知识,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锻炼美术能力的课外活动,如教授他们如何画墙体画,制作高品质的黑板报等。集中活动时,地点主要是学校三楼美术教室。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取得优异的成果。

其次,我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他们每个人制定了学习目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又能从美术兴趣小组这里找到快乐,也能学到知识。

二、活动开展的得与失

美术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学生家庭困难,小组的开展很难要求学生购买绘画用品,兴趣小组整体的效果受到影响,但学生能从中学到真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三、不足之处

1、艺术活动的开展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增加摄影、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比赛项目。

2、各具美术学具不够齐全。

四、努力方向

1、新校区建成后,可以解决活动室不足的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亮点。

3、配齐各类美术教学用具,保质保量的开足课程,开好课程。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5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利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很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健全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6

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携手近三百5.23艺术节美育盛宴的帷幕。《我们》首先俞峰院长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请出了《我们》的词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介绍《我们》的创作情况,随后播放了这部当前抗疫音乐力作——云合唱、云合奏《我们》,俞峰院长执棒,集合全国100多所音乐院校共万人师生组成的云合唱团演唱,朗朗、秦立巍、吕思清等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国内著名演奏家和乐团首席及国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组成的云乐团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响,极具感染力,收获满屏点赞。《黄河大合唱》开幕式主体部分是俞峰教授讲解诞生在延安鲁艺的、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红色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情况,著名歌唱家雷佳讲解同样诞生在延安鲁艺的红色经典、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表演、复排等情况。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白毛女》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