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2024/06/28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

学校组织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纲要》是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后,深刻的感受到《纲要》是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

我认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2

一、主要内涵

1、自主学习。通过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径及措施,使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充满学习激情,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自我教育。通过学生参与设计并自主组织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参与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特别是自主组织“班级自我管理竞赛”活动,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

3、自觉发展。在学生自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展人生理想规划与追求、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如成年仪式),引导学生走上人生自觉发展的道路。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级阶段。

4、教学创新。通过实施“大课堂导学用合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大力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改进功能,大幅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同时,逐步打造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高效课堂,总结形成具有修文中学特色的“导学用合一”各学科教学范式。

二、核心理念

1、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功。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2、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语)。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是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个性差异,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差异,探索适应每个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要求学适应教转变为教适应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现所教学科的独特魅力,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亲其师,信其道。

5、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杜威)

6、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地大力精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这才是真正的教师(第斯多惠)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集中展现。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才不是课外活动式的点缀。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教学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三自一新”改革就是真正的在课堂上落实的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能力。活动以来,大部分学生都切实感受到了小组合作正扎实推进,自我管理已蔚然成风,自主学习成效明显,班级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检查反馈,点拨提升,记忆训练,当堂检测为框架的课堂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包办代替,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局面;改变了过去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再次甚至多次讲解而造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的情况;改变了过去学生解题不规范,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改变了过去教师需要一边上课一边维持纪律的尴尬境地;改变了过去教师提问时学生低头不语和无人应答的问题;改变了过去把小组讨论只当做公开课时的点缀和花样的应付心里;总之,这一系列的改变,其实质就是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老师们的工作状态,既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老师。

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和困惑。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下列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1)学案多,作业量大。部分学生忙于应付老师对学案的检查,缺少独立思考,钻研探究。少数学生只停留在学案上的空填上了,检查时不会挨批,展示时能抄写到黑板上,仅此而已。根据学科和课时安排严格控制学案数量和学案上的题目数量,要确保学生学习数学和英语的时间,要确保学生查缺补漏的时间,尽量减少纯复制式的学案。

(2)检查反馈训练展示,有机械化和简单化倾向。个别课堂上把检查反馈和训练展示的环节变成了比着学案念、比着学案抄,成了另外一种时间的浪费。一是要做好课件,新授课时重点检查原理和概念的来龙去脉,也就是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复习课时通过简单题目的形式进行梳理和检查;

二是要课堂不能等同于学案,学案只是一种载体,课堂是学案的整合和提升。学案相对课堂来说,只是个半成品,要把学案上冷冰冰的题目变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喜悦。课堂要有学案上没有的新意。

(3)新授知识的巩固训练不够到位。某些时候,某些学科如英语,前一天晚自习是预习,第二天课堂是学习,当天晚自习又要预习新学案,由于高中英语的知识难度相比初中大的多,没有巩固训练是不行的,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重点难点知识,要放慢进度,要让大部分学生跟得上,特别是新授课。

(4)点拨提升过于抽象,不够形象直观。某些时候,老师点拨的很精彩,但是学生听起来很迷茫。点拨过高了,学生听不明白,点拨过低了,学生没有兴趣。方法还是要从题目中来,到题目中去。

(5)完全忽略情景导入。其他学科个别知识的引入,在新授课上,应该还是要有一个情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把知识完整的呈现出来,不要简单的机械的变成高三式的复习课。编写学案时,要设计好学习活动,小步子,低台阶的`原则还是要坚持的。对于新授课学案的编写,要突出导,而不仅仅是练。

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有各种困惑,但是,要知道这是改革的必然经历,三自一新的路是对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大家应该对改革有着充足的信心,而不是观望。要迎难而上,想尽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倒退修文中学永远没有出路。从来没有一种现成的经验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幻想一把钥匙能开所有的锁是不科学的。学科与学科不同,课型与课型不同,内容与内容不同,教师与教师不同,学生与学生不同,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能简单化,机械化,三自一新课堂只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方向,这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天地,等待着每一位教师去开发、去实现,在三自一新的指导下实现我们的课堂理想,让学生得到快乐和成长。让学生得到认识的快乐和得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快乐,这是教师的天职。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有多难,路有多远,只希望我们越来越好。

“三自一新”指的的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教学创新。

自主学习:通过实施《自主学习规程》和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及其它有效途径及措施,使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充满学习激情,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自我教育:通过学生参与设计并自主组织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参与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成人仪式等校本活动课程,特别是自主组织“班级自我管理竞赛”活动,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

自觉发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展人生理想规划与追求、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走上人生自觉发展的道路。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级阶段。

教学创新:通过实施“导学用合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大力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改进功能,大幅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同时,逐步打造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高效课堂,总结形成具有修文中学特色的“导学用合一”各学科教学范式。

自我校实施三自一新教改以来,学生的学情得到较大的转变,教师的工作压力得到缓解,释放了较多教师工作的时间,让教师感受到教学工作其实可以有另外的一种方式和态度情感的……为教学创新充电,改变自我、改变现状、改变学生、改变未来。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3

我们的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往往碍于颜面,不好意思发表自己的见解,此乃大忌。也许,你的见解,正是团体中所或缺的东西。即使做得不够理想、有差距,跟我们期待的目标有距离,也不可怕。

要做敢于担当的教师,首先必须自身过硬,敢于冲锋在前,要有一流的能力、水平,有智慧、有本事。需要认真学习,认真专研,潜下身来搞调查和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做到厚积薄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有敢担当的自觉、善担当的`本领。

作为一线老师,“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每堂课、批好每本作业、管好每个学生;作为管理人员,“担当”就是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实每件事、做细每件事、做好每件事;作为校长,“担当”就是全心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成长服务、为老师进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进一步讲,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在人民群众面前,我们就代表教育。社会表扬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会脸上有光,社会指责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应面带羞色。所以,面对教育责任,我们是责无旁贷的,是无法逃避的。

在失误面前善于总结反思,勇敢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加以弥补和整改。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有时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实则其背后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升华。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教学生“求真”、“学做真人”。

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就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去迎接挑战,挺身而出;一个用勇于担当的人就要用主动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迎难而上;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就要用乐观去面对压力,负重前行。担当是一种责任,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做一个懒散普通的人不难,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却不易。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单打独斗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要学会问题分解,解决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想、敢说、敢干,才能干好。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4

本周,我认真研读了学校组织学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及保障措施四方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使我无法一一详述。在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想结合自身,简单谈谈关于高等教育这部分内容的感想。

首先,使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二页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注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个学生在纲要中被给予了很高的地位。

记得心理学教材里有个例子讲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期待效应”,是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的例子。也就是说受到教师积极期待的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我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给与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这个例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之后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更加时刻地注意给学生期望和鼓励,而且效果很好。这学期伊始,很多学生还没从假期的闲散中恢复过来,甚至有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也变得散漫,上课不带书,不认真听讲,说话或睡觉。课后,我找了一些学生谈话,问其原因并表示出我对他们的期望及关心,他们当即表示认识到了错误,在第二周上课时都变得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在课前都主动举手背课文,使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更加深深体会到了对学生关心所取得的效果。

其次,使我颇有感受的是第三十二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因材施教的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我认为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教师都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今年我带了八个大一的班,很快便感到各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有的班基础不好的学生不占少数。另外我还有幸有一个高级班,是整个年级英语比较好的同学组成的,整体水平较普班而言要好很多。针对这个现象,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例如高级班,备课时就要多准备一些内容,因为高级班的学生基础好,吸收、掌握知识比较快,所以能多出时间来讲更多的内容。并且在讲单词时,会给他们进行扩展引申,使他们能够在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剩下的七个普班,各个班的情况也都不太一样,有的整体基础好一些,有的则差一些。有的班整体英语水平都不太高,讲多了讲难了都吸收不了。还有一些同学则是对英语不感兴趣或一窍不通,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因人而异。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我就积极引导他们说,多让他们说对话。虽然有的时候他们只能说不两句,但我认为能说出来就相当于往外迈了一步,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英语的信心,使学生们在英语学习方面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认为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管学生的差异性而一味的“一视同仁”,恐怕会使好学生水平停留甚至后退,而基础差的同学也不会有太大提高,从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采取因材施教后,则是双赢的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第五十三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方面的感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问题。学习是持续性的,决不能因当上了教师而松懈下来,相反的,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我感到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积累、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备课时我找了很多跟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给学生扩展,好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每次课前都会教学生们几个音乐词汇,课下我会认真的在网上搜集音乐方面的资料,包括所教音乐词汇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对于像我这样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音乐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学习。自己在业余时间也经常看英语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的一些感想与体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希望国家出台更多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教育政策,而我也将会更加努力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努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xx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增强国力,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育人为本,我感到我们要培养一个除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外,还需要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最后走向强大,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必要条件。我国自古就有一句话:“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教育的进步,正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 教师也因此而同样如此,必须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而制度的改革创新,则重点放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上,提高质量应该把培养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防在首位。学校既是培养人的地方,又是一个有着极深文化底蕴的地方。虽然现在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才艺培养,如学钢琴、学围棋、学唱歌跳舞等等,层出不穷,只是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个性的培养。为什么在大家的眼里,中国人的'形象从鲁迅笔下的麻木不仁,到了今天仍是缺乏素质修养?择校问题,不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家长们挤破脑袋,砸锅卖铁也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升学率高的学校,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一张考卷上。教师的名利就在这张纸上,学生的前途也在这张纸上。

学习了《纲要》后,更能理解“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含义,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

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

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7

本人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

《纲要》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纲要》指出,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有的生命个体,各有差异,也各有志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成长的步伐。

《纲要》中还指出课堂教学应改进教学方法,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始终。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之一。学生能乐学、爱学,最终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只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再创造。我想,这样做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要认真贯彻学习纲要精神,不断的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成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8

昨日,我朋友的一个小孩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也是从农村走出啦的大学生,我深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让我联想到今年刷爆抖音的一名同样来自贫困地区甘肃的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毕业演讲,她的演讲让我深受感触。也对教育改变命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六个方面,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出明确部署。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虽说我们早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教学仍存在诸多“短板”:城乡、区域甚至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教师承担了过多的`非教学性任务,造成部分教师“心不在教”;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部分家长被迫“越殂代疱”……凡此种种,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群众广泛吐槽的“痛点”。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9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增强国力,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育人为本,我感到我们要培养一个除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外,还需要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最后走向强大,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必要条件。我国自古就有一句话:“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教育的进步,正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

教师也因此而同样如此,必须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而制度的改革创新,则重点放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上,提高质量应该把培养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防在首位。学校既是培养人的地方,又是一个有着极深文化底蕴的地方。虽然现在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才艺培养,如学钢琴、学围棋、学唱歌跳舞等等,层出不穷,只是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个性的培养。为什么在大家的眼里,中国人的.形象从鲁迅笔下的麻木不仁,到了今天仍是缺乏素质修养?择校问题,不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家长们挤破脑袋,砸锅卖铁也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升学率高的学校,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一张考卷上。教师的名利就在这张纸上,学生的前途也在这张纸上。

学习了《纲要》后,更能理解“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含义,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7月19日至23日,我很荣幸参加了由下城区教育局团工委组织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人力资源成长工程区际联动考察活动,赴北京、大连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参观考察。走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极其普通的建筑,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至上境界是在如此朴实的环境中力求充实。聆听了田慧生副所长的精彩讲座,让我对什么是“求真、笃行、弘道、创新”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此谈谈自己的考察心得体会。

一、求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在他们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的制定过程中,他们收集各界人士的反馈和意见,并进行归纳整理,收集有价值的意见,到最后的汇总资料纲要的起草,这求真务实的态度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作为一线教师,在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同时也要兼管好自己团这一块工作,因此自己必须牢记自身的职能和责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做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并有活动后的反馈,并及时做好活动过程图片以及文字的整理。求真,在工作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或者团支部的特点进行适合现状的活动,务实,在活动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笃行—————勤于学习,勤于思考,致力行动做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线教师,务必先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多看书,只有自己懂得多了才能教书育人,把自己书上学到的真真正正的传授给孩子,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思考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想的人,是很难走出自己的风格的。要真正活出自己怕道路来,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必须要善于思考问题。缺少思考的人,对任何一件事情,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永远只跟着别人的脚步走,缺少思考的人,其灵魂就很难被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对事情的理解也会十分局限与片面。

把书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那就要付诸行动,用自己的行动来做好每一件事情,那必将会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的做到了以上三点,那就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学有所得。

三、弘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来,对“道”的发扬光大贯穿中各阶段教书育人领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与君子,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去认识巩固教育教学的方法,并且根据班级里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教师职业的最终目标。

四、创新————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

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更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灵魂。把书本上理论的知识要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往往有很长一段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存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压制幼儿创新行为的现象,许多幼教工作者习惯于用循规蹈矩的教育目标去一直甚至放弃幼儿生气勃勃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而它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孩子。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实践,真真正正的为了下一代的考虑,而自己也要不断的努力进步。

考察北京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过程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涉毒案例和采用实物、图片、互动音像、光电模型、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制作的展品以及游戏实操,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毒品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是事关国家安危、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大连青少年宫通过一些载体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凸显出幼儿教育的多元化,让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健康快乐的成长着,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环保教育等等。只有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义,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在活动中学习。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有意义。大连开发区李铁安博士的讲座尤为精彩,让我感受到了他们那扎实,有序,有计划的进行各项活动,学校特色文化,校本开发丰富多彩。区团委书记以及各中小学的团支部负责人认真的介绍了自己学校团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着,虽然是针对中小学的,但是教育的理念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幼儿园,只要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的一系列活动,那都将是最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此次北京、大连参观学习,我们这一行团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了更深一步的凝聚力,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国内发达城市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团支部书记,要不断的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工作学习中完善自我。短暂的北京、大连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将成功经验应用到自身教学或组织活动中中并加以发扬光大,开拓教育“新旅程”,才刚刚起步!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篇4

本人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

《纲要》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纲要》指出,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有的生命个体,各有差异,也各有志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成长的步伐。

《纲要》中还指出课堂教学应改进教学方法,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始终。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之一。学生能乐学、爱学,最终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只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再创造。我想,这样做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要认真贯彻学习纲要精神,不断的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成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会议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指出教育评价的真义,对今后教育评价深化改革具有鲜明、丰富的领导作用。

一、突破结果唯一,重视过程本位传统评价观以结果为唯一依据,过度强化结果在整个评价中终端的重要地位,具有结果至上的浓郁色彩——这进一步引起了偏重分数、轻视过程的严重结果,甚至表象分数似乎可以铆接教育干坤。其实分数只是冷、机械的数字符号,其后面有更丰富的意义,需要评价主体的多视点、多向度的辩证。学习的成果是多重努力的参与过程,也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其中,情商、智商、志商、语言商等多要素的融合决定,分数只是多要素融合后的结果。浮出水面的是直观的智商结果—分数,但潜在水中难以发现的`共同培养智商情商、志商、语商等一系列素养。

例如,学生的成长不仅取决于智力活动,还取决于情感凝聚的热切度和集中度,取决于意志力的自我控制度和持久度,取决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彩度。没有学生只凭智商的高度就能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取得贯穿过程的最后成果。

因此,优秀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符号,教育评价也不能停留在某某,科学评价学习主体是否享受活动中的感情态度、生命活力、批判。否则,难以持续升华为更先进的新课程学习。过程评价比结果本位难得多。但是,在不偏不倚分数的评价结果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生命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成长。结果本位和结果过程并存是区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区分假教育和真教育的试金石。

二、探索增值评估,激活教师生机增值评估属于新鲜前卫概念,《改革方案》也是首次提出。以享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拉尔夫XXXXX泰勒思想为理论基础,根据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进步幅度评价教师的业绩,不仅仅是考试分数。

增值评价强调的是学生进步的增长幅度,而不是单调、机械的数字,强调的是学生与原来的学业相比的增值点,不是孤立的静态、固化凝固的数量符号。正如另一位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本杰明XXXX布鲁姆所说,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幅度。正因为如此,增值评估肯定不同于终端鉴定评估。

具体操作涉及到教育创造力的附加价值。将学生本来的基础纳入增值评价范围,比较学生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的增长幅度。增值评价点有点复杂:首先根据原有的基础获得输入值,然后根据学生接受教育后的成绩获得输出值,输出值和输入值之间的差异是增值,用公式表示增值=输出值—输入值。增值评价不普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接受最初的原某和教育后的原某,难以转变为标准点。因此,《改革方案》指出,探索增值评价需要逐步推进、改善、操作方便。但是,增值评价法的引进,给我们打开了考察教师教育力的新窗口。毕竟,我们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太执着于平均分、通过率、优秀率、低分、最高分、最低分等传统数据链的固化分析。引进增值评价的积极作用是扩大教育评价的多渠道,消除评价的各种遮蔽,明确了评价眼的洞察深度。

其一,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识别和选拔,还是改善教师教育的方法,激发教育的活力和积极性。

其次,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完全享受学习的高峰体验。

其三,真正有助于教育公平执行,促进各级学校创新活力的爆发和科学发展。从发展的意义上看,增值评估确实具有可期望的远景,需要教育评估行业的切实努力。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2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主要涉及到教育改革方面的各项改革,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强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

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4

一、主要内涵

1、自主学习。通过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径及措施,使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充满学习激情,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自我教育。通过学生参与设计并自主组织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参与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特别是自主组织“班级自我管理竞赛”活动,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

3、自觉发展。在学生自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展人生理想规划与追求、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如成年仪式),引导学生走上人生自觉发展的道路。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级阶段。

4、教学创新。通过实施“大课堂导学用合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大力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改进功能,大幅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同时,逐步打造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高效课堂,总结形成具有修文中学特色的“导学用合一”各学科教学范式。

二、核心理念

1、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功。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2、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语)。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是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个性差异,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差异,探索适应每个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要求学适应教转变为教适应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现所教学科的独特魅力,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亲其师,信其道。

5、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杜威)

6、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地大力精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这才是真正的教师(第斯多惠)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集中展现。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才不是课外活动式的点缀。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教学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三自一新”改革就是真正的在课堂上落实的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能力。活动以来,大部分学生都切实感受到了小组合作正扎实推进,自我管理已蔚然成风,自主学习成效明显,班级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检查反馈,点拨提升,记忆训练,当堂检测为框架的课堂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包办代替,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局面;改变了过去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再次甚至多次讲解而造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的情况;改变了过去学生解题不规范,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改变了过去教师需要一边上课一边维持纪律的尴尬境地;改变了过去教师提问时学生低头不语和无人应答的问题;改变了过去把小组讨论只当做公开课时的点缀和花样的应付心里;总之,这一系列的改变,其实质就是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老师们的工作状态,既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老师。

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和困惑。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下列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1)学案多,作业量大。部分学生忙于应付老师对学案的检查,缺少独立思考,钻研探究。少数学生只停留在学案上的空填上了,检查时不会挨批,展示时能抄写到黑板上,仅此而已。根据学科和课时安排严格控制学案数量和学案上的题目数量,要确保学生学习数学和英语的时间,要确保学生查缺补漏的时间,尽量减少纯复制式的学案。

(2)检查反馈训练展示,有机械化和简单化倾向。个别课堂上把检查反馈和训练展示的环节变成了比着学案念、比着学案抄,成了另外一种时间的浪费。一是要做好课件,新授课时重点检查原理和概念的来龙去脉,也就是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复习课时通过简单题目的形式进行梳理和检查;二是要课堂不能等同于学案,学案只是一种载体,课堂是学案的整合和提升。学案相对课堂来说,只是个半成品,要把学案上冷冰冰的题目变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喜悦。课堂要有学案上没有的新意。

(3)新授知识的巩固训练不够到位。某些时候,某些学科如英语,前一天晚自习是预习,第二天课堂是学习,当天晚自习又要预习新学案,由于高中英语的知识难度相比初中大的多,没有巩固训练是不行的,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重点难点知识,要放慢进度,要让大部分学生跟得上,特别是新授课。

(4)点拨提升过于抽象,不够形象直观。某些时候,老师点拨的很精彩,但是学生听起来很迷茫。点拨过高了,学生听不明白,点拨过低了,学生没有兴趣。方法还是要从题目中来,到题目中去。

(5)完全忽略情景导入。其他学科个别知识的引入,在新授课上,应该还是要有一个情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把知识完整的呈现出来,不要简单的`机械的变成高三式的复习课。编写学案时,要设计好学习活动,小步子,低台阶的原则还是要坚持的。对于新授课学案的编写,要突出导,而不仅仅是练。

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有各种困惑,但是,要知道这是改革的必然经历,三自一新的路是对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大家应该对改革有着充足的信心,而不是观望。要迎难而上,想尽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倒退修文中学永远没有出路。从来没有一种现成的经验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幻想一把钥匙能开所有的锁是不科学的。学科与学科不同,课型与课型不同,内容与内容不同,教师与教师不同,学生与学生不同,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能简单化,机械化,三自一新课堂只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方向,这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天地,等待着每一位教师去开发、去实现,在三自一新的指导下实现我们的课堂理想,让学生得到快乐和成长。让学生得到认识的快乐和得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快乐,这是教师的天职。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有多难,路有多远,只希望我们越来越好。

“三自一新”指的的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教学创新。

自主学习:通过实施《自主学习规程》和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及其它有效途径及措施,使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充满学习激情,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自我教育:通过学生参与设计并自主组织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参与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成人仪式等校本活动课程,特别是自主组织“班级自我管理竞赛”活动,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

自觉发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展人生理想规划与追求、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走上人生自觉发展的道路。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级阶段。

教学创新:通过实施“导学用合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大力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改进功能,大幅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同时,逐步打造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高效课堂,总结形成具有修文中学特色的“导学用合一”各学科教学范式。

自我校实施三自一新教改以来,学生的学情得到较大的转变,教师的工作压力得到缓解,释放了较多教师工作的时间,让教师感受到教学工作其实可以有另外的一种方式和态度情感的……为教学创新充电,改变自我、改变现状、改变学生、改变未来。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5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论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行”。

创造性的“行”首先要“敏于行”。先进的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学了要马上用,不然再好东西也会“过期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育界同行学习的机会不少,国内外到处跑,可实际工作改进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较迟钝的缘故。因此,学到的先进东西和思考到的好点子要马上付诸于行动,不要依赖“等、靠、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诸多有利条件,但我们决不能坐等好的条件从天而降,不要等万事俱备才迈开脚步,创新的路是“等不来的”。“上路了,梦想才真正开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变,在路上不断完善才是我们应走的正确之路。

创造性的“行”还要“勇于行”和“智于行”。创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条新路,一条难路,这需要勇气与智慧。许多教育者都纠结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不得解脱——教育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有利于教育改革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抱怨不休?止步观望?还是逆水行舟,知难而上?我的答案是后者。任何的改革都不会有坦途,不怕承担风险,不怕失败,迎难而进,以改革家的'气度领导学校工作,开拓发展,是校长成功的动力。悲观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积极的人勇于创造有利因素 ,摆脱不利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学校办学品质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决了“勇于行”还要解决好“智于行”。行动智慧决定了行动质量,校长的办学智慧应体现在其“领”与“导”上。“领”首先要领对路,要科学地把学校引领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之路上,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这是一条先进的路;这是一条坚守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绿道。“领”还要领得好,要领得有艺术,要做思想的引领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学校师生引领到一个人人都想为之奋斗的共同发展愿景中去。“领”还得领在前,率先垂范要体现在行动的领前上,要求师生们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导” 首先要疏导学校困节,师生们们难以解决的困难就是需要校长站出来去帮助解决的事,它包括学校管理、后勤、社会资源以及教师思想、业务、家庭等不利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一切问题。“导”重在疏导与疏通,“导”不是简单的高压和控制而是服务、支持、沟通与指导。“导”要“导心”,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是“导心”良方。

行路难,不等于无路可行。面对教育改革大潮的袭来,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路人需要带来大家“敏于行”、 “勇于行”和“智于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条教育绿道,一条生机盎然的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6

xx年7月19日至23日,我很荣幸参加了由下城区教育局团工委组织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人力资源成长工程区际联动考察活动,赴北京、大连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参观考察。

走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极其普通的建筑,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至上境界是在如此朴实的环境中力求充实。聆听了田慧生副所长的精彩讲座,让我对什么是“求真、笃行、弘道、创新”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此谈谈自己的考察心得体会。

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在他们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的制定过程中,他们收集各界人士的反馈和意见,并进行归纳整理,收集有价值的意见,到最后的汇总资料纲要的起草,这求真务实的态度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作为一线教师,在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同时也要兼管好自己团这一块工作,因此自己必须牢记自身的职能和责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做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并有活动后的反馈,并及时做好活动过程图片以及文字的整理。求真,在工作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或者团支部的特点进行适合现状的活动,务实,在活动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笃行-勤于学习,勤于思考,致力行动做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线教师,务必先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多看书,只有自己懂得多了才能教书育人,把自己书上学到的真真正正的传授给孩子,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思考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想的人,是很难走出自己的风格的。要真正活出自己怕道路来,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必须要善于思考问题。缺少思考的'人,对任何一件事情,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永远只跟着别人的脚步走,缺少思考的人,其灵魂就很难被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对事情的理解也会十分局限与片面。

把书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那就要付诸行动,用自己的行动来做好每一件事情,那必将会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的做到了以上三点,那就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学有所得。

三、弘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来,对“道”的发扬光大贯穿中各阶段教书育人领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与君子,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去认识巩固教育教学的方法,并且根据班级里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教师职业的最终目标。

四、创新-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

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更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灵魂。把书本上理论的知识要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往往有很长一段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存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压制幼儿创新行为的现象,许多幼教工作者习惯于用循规蹈矩的教育目标去一直甚至放弃幼儿生气勃勃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而它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孩子。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实践,真真正正的为了下一代的考虑,而自己也要不断的努力进步。

考察北京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过程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涉毒案例和采用实物、图片、互动音像、光电模型、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制作的展品以及游戏实操,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毒品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危害,是事关国家安危、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大连青少年宫通过一些载体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凸显出幼儿教育的多元化,让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健康快乐的成长着,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环保教育等等。只有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义,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在活动中学习。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有意义。大连开发区李铁安博士的讲座尤为精彩,让我感受到了他们那扎实,有序,有计划的进行各项活动,学校特色文化,校本开发丰富多彩。区团委书记以及各中小学的团支部负责人认真的介绍了自己学校团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着,虽然是针对中小学的,但是教育的理念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幼儿园,只要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的一系列活动,那都将是最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此次北京、大连参观学习,我们这一行团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了更深一步的凝聚力,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国内发达城市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团支部书记,要不断的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工作学习中完善自我。短暂的北京、大连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将成功经验应用到自身教学或组织活动中中并加以发扬光大,开拓教育“新旅程”,才刚刚起步!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7

我们的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往往碍于颜面,不好意思发表自己的见解,此乃大忌。也许,你的见解,正是团体中所或缺的东西。即使做得不够理想、有差距,跟我们期待的目标有距离,也不可怕。

要做敢于担当的教师,首先必须自身过硬,敢于冲锋在前,要有一流的能力、水平,有智慧、有本事。需要认真学习,认真专研,潜下身来搞调查和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做到厚积薄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有敢担当的自觉、善担当的本领。

作为一线老师,“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每堂课、批好每本作业、管好每个学生;作为管理人员,“担当”就是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实每件事、做细每件事、做好每件事;作为校长,“担当”就是全心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成长服务、为老师进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进一步讲,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在人民群众面前,我们就代表教育。社会表扬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会脸上有光,社会指责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应面带羞色。所以,面对教育责任,我们是责无旁贷的,是无法逃避的。

在失误面前善于总结反思,勇敢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加以弥补和整改。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有时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实则其背后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升华。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教学生“求真”、“学做真人”。

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就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去迎接挑战,挺身而出;一个用勇于担当的人就要用主动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迎难而上;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就要用乐观去面对压力,负重前行。担当是一种责任,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做一个懒散普通的人不难,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却不易。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单打独斗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要学会问题分解,解决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想、敢说、敢干,才能干好。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8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论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行”。

创造性的“行”首先要“敏于行”。先进的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学了要马上用,不然再好东西也会“过期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育界同行学习的机会不少,国内外到处跑,可实际工作改进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较迟钝的缘故。因此,学到的先进东西和思考到的好点子要马上付诸于行动,不要依赖“等、靠、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诸多有利条件,但我们决不能坐等好的条件从天而降,不要等万事俱备才迈开脚步,创新的路是“等不来的”。“上路了,梦想才真正开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变,在路上不断完善才是我们应走的'正确之路。

创造性的“行”还要“勇于行”和“智于行”。创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条新路,一条难路,这需要勇气与智慧。许多教育者都纠结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不得解脱——教育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有利于教育改革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抱怨不休?止步观望?还是逆水行舟,知难而上?我的答案是后者。任何的改革都不会有坦途,不怕承担风险,不怕失败,迎难而进,以改革家的气度领导学校工作,开拓发展,是校长成功的动力。悲观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积极的人勇于创造有利因素,摆脱不利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学校办学品质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决了“勇于行”还要解决好“智于行”。行动智慧决定了行动质量,校长的办学智慧应体现在其“领”与“导”上。“领”首先要领对路,要科学地把学校引领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之路上,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这是一条先进的路;这是一条坚守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绿道。“领”还要领得好,要领得有艺术,要做思想的引领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学校师生引领到一个人人都想为之奋斗的共同发展愿景中去。“领”还得领在前,率先垂范要体现在行动的领前上,要求师生们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导”首先要疏导学校困节,师生们们难以解决的困难就是需要校长站出来去帮助解决的事,它包括学校管理、后勤、社会资源以及教师思想、业务、家庭等不利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一切问题。“导”重在疏导与疏通,“导”不是简单的高压和控制而是服务、支持、沟通与指导。“导”要“导心”,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是“导心”良方。

行路难,不等于无路可行。面对教育改革大潮的袭来,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路人需要带来大家“敏于行”、“勇于行”和“智于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条教育绿道,一条生机盎然的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 篇20

教育改革不需要“坐而论道”,需要的是“起而行”,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行”。

创造性的“行”首先要“敏于行”。先进的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学了要马上用,不然再好东西也会“过期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育界同行学习的机会不少,国内外到处跑,可实际工作改进不多,究其原因就是“行”比较迟钝的缘故。因此,学到的先进东西和思考到的好点子要马上付诸于行动,不要依赖“等、靠、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诸多有利条件,但我们决不能坐等好的.条件从天而降,不要等万事俱备才迈开脚步,创新的路是“等不来的”。“上路了,梦想才真正开始。”,先行一步,先做能做的改变,在路上不断完善才是我们应走的正确之路。

创造性的“行”还要“勇于行”和“智于行”。创造性的“行”就意味着要走一条新路,一条难路,这需要勇气与智慧。许多教育者都纠结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不得解脱——教育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有利于教育改革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抱怨不休?止步观望?还是逆水行舟,知难而上?我的答案是后者。任何的改革都不会有坦途,不怕承担风险,不怕失败,迎难而进,以改革家的气度领导学校工作,开拓发展,是校长成功的动力。悲观的人老是抱怨不利因素,积极的人勇于创造有利因素,摆脱不利因素,创造有利因素,学校办学品质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解决了“勇于行”还要解决好“智于行”。行动智慧决定了行动质量,校长的办学智慧应体现在其“领”与“导”上。“领”首先要领对路,要科学地把学校引领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之路上,这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这是一条先进的路;这是一条坚守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绿道。“领”还要领得好,要领得有艺术,要做思想的引领者,要有感召力地、吸引力地把学校师生引领到一个人人都想为之奋斗的共同发展愿景中去。“领”还得领在前,率先垂范要体现在行动的领前上,要求师生们去做的自己先要做到。“导”首先要疏导学校困节,师生们们难以解决的困难就是需要校长站出来去帮助解决的事,它包括学校管理、后勤、社会资源以及教师思想、业务、家庭等不利学校和师生发展的一切问题。“导”重在疏导与疏通,“导”不是简单的高压和控制而是服务、支持、沟通与指导。“导”要“导心”,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是“导心”良方。

行路难,不等于无路可行。面对教育改革大潮的袭来,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路人需要带来大家“敏于行”、 “勇于行”和“智于行”,相信一定能行出一条教育绿道,一条生机盎然的教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