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郑和读后感

2024/06/2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郑和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郑和读后感 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富强的明朝,一个伟大的郑和。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七次下西洋中的一次。1405年7月的一天,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航海。在他一生中共七次下西洋,历经28年,遍访了东南亚、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与地区。

60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其航程之远、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把中华民族的航海史推上辉煌的顶点,在人类航海史上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如此壮观的航海之举,在当时却未能叩开中国走向海洋强国之门,只是作为“孤立”的航海事件,当然也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的推动效应。其原因是除了受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外,主要是中国传统社会海洋观念的薄弱,以及传统海洋政策的历史局限。

虽然海洋政策有局限性,但郑和为了促进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特别是郑和在航行时遇到的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他能够镇定自若、有勇有谋,最终转危为安,让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牵动着国内外人民的心。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它在经济上挥霍民生财富,在政治上挥霍天朝理想。今天,我怀着这样的心情读完了第十课――《郑和远航》。读完后我思绪万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明朝期间,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被皇帝派遣到西洋各国访问,并带着礼品与各国商人友好交往。但是在途中也遇到许多的危险,它既要防止海盗的偷袭,还要与大自然斗智斗勇。面临着多重的风险,他还是坚持航行。中国曾经拥有绝对的航海有势,郑和远航将这种优势推向瞬间的高峰,然后就突然停止了。实际上,在西方扩张势力进入亚洲海域之前,中国就已经自己消灭了自己海上的力量。郑和七下西洋,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而此时,西方的海上扩张已经开始,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15是全球历史上关键的一世纪,前半叶,中国势力淡出海洋;后半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决定未来命运的、双方不可避免的遭遇与突击,即将开始。历史的意义不是重温往昔的辉煌,而是反思曾经的辉煌是如何消失的,那些灾难性的转机在哪里。在生活中,有许多持之以恒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向郑和一样,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将会克服一切困难。

郑和读后感 篇2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他的英名早已传遍了世界的千山万水。他以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英勇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了整整28年时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红海一带,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它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文明礼貌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它的影响深远,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贸易,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没有侵略的远航,这可比哥伦布的远航强多了。

郑和这位海之骄子,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也殉职在海上。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每当我们发出深切的呼唤时,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金碧辉煌的大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的壮观景象,他的一切丰功伟绩流传千古,他的百折不挠、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世人。“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郑和让一个和平、强大、雍容大度的礼仪之邦——中国从海洋上崛起。也正是在郑和开拓进取精神的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人到了航海事业中,他是多么伟大啊!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该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时代的先锋。我还梦想着将来能做一名友好使者,把友谊、和平、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郑和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郑和下西洋》。主人公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他后来进宫时,燕王赐名“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和探险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1405年起,他先后率领208只宽十八丈,长四十四丈,载人上千,载货近千吨的船队,这是世界上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船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郑和带着27000位经验丰富的水手历时28年,七次率船队通过大西洋,为开辟西方航线的计划立下了汗马功劳。许多国外商人都喜欢搭乘中国的远洋船队,却不愿乘坐他们国家的船只。

在航海的过程中,郑和风雨无阻,什么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有一天郑和的船队停泊在今天印尼巨港时,突然遭到海盗的袭击。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郑和表现出了他的大智大贤。他先命令部下查明是哪一股海盗,原来海盗头目是广东人,名叫陈祖义,经常在这一带劫持商船。郑和一心想为民除害,便下令奋为杀贼。经过一番激战,陈祖义打不过郑和,便派人假装议和,等郑和一上船,就杀了他。郑和早知道海盗会出此计谋,就将计就计,派人上船散布谣言:郑和的人都睡着了,快动手吧。愚蠢的海盗不知是计,被大船上的火箭杀死五千余人,陈祖义也被斩首了。从此,各国商船在海上畅行无阻,大家都记住了这个名字------“郑和”。

还有一次是在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归航时路过锡兰。当地国王看见郑和的船上有许多财富,便起了恶念,把郑和一行人骗进城内休息,又派五万人上郑和的船里抢财宝。郑和醒来后才知道船队被抢的消息,他马上意识到:不能硬拼,必须杀进王宫,活捉国王,才能解船队之危。一声令下,将士们犹如一枚枚弓箭,冲进了王宫,逮捕了国王,锡兰士兵不战而逃,当地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郑和”。

1433年,郑和在远航归途中病故于印度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他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和郑和一样,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虽然事隔690多年,但这种精神,永不磨灭!生生不息!”

郑和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郑和下西洋》。主人公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他后来进宫时,燕王赐名“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和探险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1405年起,他先后率领208只宽十八丈,长四十四丈,载人上千,载货近千吨的船队,这是世界上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船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郑和带着27000位经验丰富的水手历时28年,七次率船队通过大西洋,为开辟西方航线的计划立下了汗马功劳。许多国外商人都喜欢搭乘中国的远洋船队,却不愿乘坐他们国家的船只。

在航海的过程中,郑和风雨无阻,什么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有一天郑和的船队停泊在今天印尼巨港时,突然遭到海盗的袭击。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郑和表现出了他的大智大贤。他先命令部下查明是哪一股海盗,原来海盗头目是广东人,名叫陈祖义,经常在这一带劫持商船。郑和一心想为民除害,便下令奋为杀贼。经过一番激战,陈祖义打不过郑和,便派人假装议和,等郑和一上船,就杀了他。郑和早知道海盗会出此计谋,就将计就计,派人上船散布谣言:郑和的人都睡着了,快动手吧。愚蠢的海盗不知是计,被大船上的火箭杀死五千余人,陈祖义也被斩首了。从此,各国商船在海上畅行无阻,大家都记住了这个名字------“郑和”。

还有一次是在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归航时路过锡兰。当地国王看见郑和的船上有许多财富,便起了恶念,把郑和一行人骗进城内休息,又派五万人上郑和的船里抢财宝。郑和醒来后才知道船队被抢的消息,他马上意识到:不能硬拼,必须杀进王宫,活捉国王,才能解船队之危。一声令下,将士们犹如一枚枚弓箭,冲进了王宫,逮捕了国王,锡兰士兵不战而逃,当地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郑和”。

1433年,郑和在远航归途中病故于印度的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他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和郑和一样,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虽然事隔690多年,但这种精神,永不磨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