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2024/06/12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高中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xx月xx日下午,毕节地区“优质示范课活动周”地理教研活动在毕节一中举行。我有幸聆听了樊敏老师的《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活动过程,也听了部分学校老师和地区教研室专家对樊敏老师这堂课的评价,我认为这堂课,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导向。从实际课堂教学以及她所带来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深感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

樊敏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设计的案例和例子以毕节地区学生易于接受的草海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我认为这一点在今后的讲课活动中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的课越来越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新的教学观念带来了教材使用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必须摈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樊敏老师在导课时使用《英雄》在九寨沟拍摄的片段作为新课的导入,很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引入课题--《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草海为例。

二、从现实生活的切身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的淋漓尽致。例如:利用草海视频,让学生讨论草海湿地的价值,教师通过学生预习准备的资料,分组发言,教师归纳补充,湿地资源的价值就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易于接受。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活了。

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老师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如:樊敏老师在讲湿地资源的问题时,不是直接讲,而是通过草海的相关视频,和草海的变迁,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基础,保证了学习效果。

四、课件制作精良、巧妙。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樊敏老师在课件制作中搜集资料齐全,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全面内容。

五、语言精炼,清晰,具有亲和力。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九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凄凄。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及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在讲湿地资源的保护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樊老师在鼓励学生的语言很具有特点,如:很好,好等,给学生的评价很衷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但是,该堂课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些不足,比入,草海湿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我认为应该引到全国、全球湿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适时灌输国家有关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这就很完美了。鲁迅说过:“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说,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着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闪光的一面。

总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风格,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我深刻进行了反思:在以后地理教学中,要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教案再设计、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反思教学中的遗憾等方面向进行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的教育精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1月16日,在尚志高中举行了黑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改课堂模式公开课。本次公开课吸引了全省众多的化学教师和专家到场观摩,我共听了两节课,都是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苯的同系物”他们采用的都是“先学后讲,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学,教师给出自学提纲,然后25分钟交流、梳理、讨论知识,最后十分钟时间进行测试,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各有高招。两节课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节课都很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两名化学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活动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了对照,使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感受之一: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实验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感受之二:新课导入各有千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两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感受之三: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进行现场即兴表演,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手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感受之四:他们真正做到了集体备课,据两位老师讲,他们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统一教学理念,统一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一起分析哪是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评议出教案框架,定出大体的。每位教师再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发挥创造性,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情况,再进行补充修改,写出每节的个性化的以学定教的教案,这样做老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感受之五:16日下午,各地市的专家代表对公开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也让我更进一步的重新认识了每一堂课优缺点,学习了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如何评课等。这也是这次听课留给我无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能追求完美,但无法达到完美。专家们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模式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质疑:

1、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但也有专家和很多老师提出学案在给学生学习带来辅助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了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变成了教学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多媒体辅助的同时很多老师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板演的作用。如两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只是板书了课题,也有的一节课下来除了让学生口头回答一些问题外,没有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形式化,而缺乏实效性。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进行讨论时间太短,甚至不到1分钟,导致后续的汇报交流难以开展而无效;也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实验只是灌以一个名称而已,尤其是实验探究只不过是学生按照步骤演示一下而已,实质并没有真正展开探究活动或探究实验。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

平时总是说集体备课,可一直落实的不好,教师备课大多数自己的课自己备,把自己关在教研室里一人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自己讲的自己知道,可谓“关门教书”“闭门批改”。备课、上课主要凭自己的经验,备课内容、形式、方法没有多大的改进。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本身就是一种教研活动,从备课起就应该改革。教师的合作备课特别重要,靠集体的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备课质量。

2、注意营造民主开放鼓励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愉悦为中心教学。

心理专家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脑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反之,压抑的心情使人大脑受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如果教师上课精神焕发,充满激情,再会煽情,和学生特别亲近,循循善诱,激励鼓舞学生,学生就爱学、乐意学,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就敢想敢说,就有自信心,就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效果不可能好。

3、尽量做到“三不”:

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老师不说;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做。比如:小组讨论后老师代讲;学生实验了,老师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都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

4、做到“三允许”:

课堂中,不能总是设疑导思,设疑导思,那样只是把教师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疑惑。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题外,更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允许学生有疑就问,大胆质疑,使学生认识到: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二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意识到: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三让学生思考时允许邻近的学生之间商量,小声说话,商讨问题说话,课堂不叫乱。

5、适时评价:

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不足。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即使学生答错了,老师还是好好好,鼓动学生鼓掌,而且,一节课这种掌声不断,这不行。老师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更主要应该评价他哪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

6、课后反思,集体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课后的要求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是反省、思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课堂效果,反思课前设计在本课的实际运用情况,反思师生双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改进等。课后及时反思,有利于我们对课前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各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课后补救和后续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改进等,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助推器。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今后能够举行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3

4月10~1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普兰店教委组织到所辖各高级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这次课的主题是“基于问题式教学研讨”,学到了不少东西,深感作为一个新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我听的是第102中学、第2中学、新建高级中学、第1中学、第38中学以及海湾高中的数学课和各自的公共展演课,可以看出每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亲切大方的教态和灵活的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教学过程细致,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节课听的是102中高一陈维菊老师的课,教学中老师没有过多华丽的言语,但是平易近人的教态消除了学生因多人听课带来的不便,自由主动的探讨老师抛出的问题,而后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对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非常的适用。这节课老师更倾向于思维的点拨。

第二节课听的是2中李俊老师的课,李老师的导学案可以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很有条理性,通过一个问题设计7个小问题,来给出一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跟着老师的步骤走,还会提出自己对于问题想法及变式题型,可见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收效很好。

第三节课听的是新建高中的高一黄莹老师的数学课,课堂上老师先复习巩固了上节课的作业,并不断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很好地提示了其余同学。在新课处理中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适中,采取放手让学生承担部分授课,让有能力的学生来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对教者和听者都有益,无形的催化,不得不叹老师的高明和胆识,无疑又是一堂成功的教学案例。

第四节课听的是1中高二刘莹老师的数学课,课堂上老师有讲有练,学生有讨有论,很是活跃。

第五节课是第38中学高一《正弦函数的图象》,首先以提问的方式,针对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对已学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作法的掌握情况,引出对如何作正弦函数图象的作法。其次师生共同借助正弦线,完成ysinx,x[0,2]、ysinx,xR的函数图象,师生共同小结得出“五点作图法”。最后,由浅入深,分别完成了ysin(x)、ysinx等图象的练习,充分体现了第38中学针对课堂转型实施的“二、四、三”模式。

最后一节课是海湾高中《正余弦函数应用》,本节课主要围绕导学案中设置问题——零点问题和值域问题进行展开,每题四个学生进行板演,针对出现的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4

我校苔花杯的举行中我听了化学组9节公开课,通过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借鉴。我的总结如下:

一、课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作为老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个步骤和每一个活动,例如导入的生动性、趣味性,习题要有针对性和阶梯性,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过渡要自然等问题要设计好。

二、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上课过程中老师们以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采用小组讨论、化学竞赛、小游戏等等。这些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注重基础,适当扩展延伸。

老师们上课时很注重基础的知识,然后以各种方式让学生大量练习。我校学生基础差,讲课时一定要以基础题为主。在基础知识夯实的基础上扩展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教师们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拉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以后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5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6

10月13日~10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青岛市求真中学(第21中学)举行的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听课活动共听了二十余位教师所讲授的“杠杆”和“其他简单的机械”二节课题。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标深入实行的当今,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鲜营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课总体来说,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一、上课教师“带着课标上路,依据课本上课。”

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任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对课程标准把握深刻到位,运用教材合理有度。应该说,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过去是讲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现在老师更像一名策划,看上去是解放了教师,真正发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读书、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言。而实际上很多工作都还需要老师去引导、点拨。即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对课标、教材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教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二、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实验数据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又可提学生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

我注意到,本次讲课大部分参评教师都采用了丰富的教学环节,亮点特别多。有的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实验新颖,有的教师在新课进行中有自己的设计实验,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容量,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老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一但他们真正激发出对学习活动的激情,物理课上不好都难!

四、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

本次优质课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每当老师讲完课后便有很多人围上前去要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并复制课件以做参考。既体现出大家积极学习的劲头,更说明参评老师的课确实有过人之处。课件制作画面精美,有的用网页形式,有的用flash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生活实际相连接,体现物理课的特色: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又走向生活。

通过听他们的讲课,我对新课程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充分,时时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无论听课教师还是上课的学生,都让人感觉轻快、活泼、愉悦。

(2)引入对于上好一堂非常重要。引入以各种方式创设情景,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入要新、奇、趣。如“杆杠”这节课中有老师准备了一个大箱子,让同学们上台用工具箱中各种杆杠工具打开箱子,引入新课。

(3)物理实验设计要合理。教材上的实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要求教师能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实验设计要求新颖、有趣,具有创新性,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杆杠”课中有的老师自制翘翘板,生动形象。

(4)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教师引导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11月16日,在尚志高中举行了黑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改课堂模式公开课。本次公开课吸引了全省众多的化学教师和专家到场观摩,我共听了两节课,都是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苯的同系物”他们采用的都是“先学后讲,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学,教师给出自学提纲,然后25分钟交流、梳理、讨论知识,最后十分钟时间进行测试,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各有高招。两节课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节课都很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两名化学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活动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了对照,使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感受之一: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实验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感受之二:新课导入各有千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两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感受之三: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进行现场即兴表演,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手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感受之四:他们真正做到了集体备课,据两位老师讲,他们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统一教学理念,统一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一起分析哪是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评议出教案框架,定出大体的。每位教师再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发挥创造性,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情况,再进行补充修改,写出每节的个性化的以学定教的教案,这样做老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感受之五:16日下午,各地市的专家代表对公开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也让我更进一步的重新认识了每一堂课优缺点,学习了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如何评课等。这也是这次听课留给我无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能追求完美,但无法达到完美。专家们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模式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质疑:

1、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但也有专家和很多老师提出学案在给学生学习带来辅助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了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变成了教学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多媒体辅助的同时很多老师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板演的作用。如两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只是板书了课题,也有的一节课下来除了让学生口头回答一些问题外,没有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形式化,而缺乏实效性。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进行讨论时间太短,甚至不到1分钟,导致后续的汇报交流难以开展而无效;也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实验只是灌以一个名称而已,尤其是实验探究只不过是学生按照步骤演示一下而已,实质并没有真正展开探究活动或探究实验。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

平时总是说集体备课,可一直落实的不好,教师备课大多数自己的课自己备,把自己关在教研室里一人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自己讲的自己知道,可谓“关门教书”“闭门批改”。备课、上课主要凭自己的经验,备课内容、形式、方法没有多大的改进。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本身就是一种教研活动,从备课起就应该改革。教师的合作备课特别重要,靠集体的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备课质量。

2、注意营造民主开放鼓励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愉悦为中心教学。

心理专家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脑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反之,压抑的心情使人大脑受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如果教师上课精神焕发,充满激情,再会煽情,和学生特别亲近,循循善诱,激励鼓舞学生,学生就爱学、乐意学,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就敢想敢说,就有自信心,就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效果不可能好。

3、尽量做到“三不”:

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老师不说;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做。比如:小组讨论后老师代讲;学生实验了,老师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都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

4、做到“三允许”:

课堂中,不能总是设疑导思,设疑导思,那样只是把教师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疑惑。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题外,更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允许学生有疑就问,大胆质疑,使学生认识到: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二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意识到: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三让学生思考时允许邻近的学生之间商量,小声说话,商讨问题说话,课堂不叫乱。

5、适时评价:

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不足。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即使学生答错了,老师还是好好好,鼓动学生鼓掌,而且,一节课这种掌声不断,这不行。老师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更主要应该评价他哪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

6、课后反思,集体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课后的要求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是反省、思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课堂效果,反思课前设计在本课的实际运用情况,反思师生双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改进等。课后及时反思,有利于我们对课前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各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课后补救和后续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改进等,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助推器。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今后能够举行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xx月xx日下午,毕节地区“优质示范课活动周”地理教研活动在毕节一中举行。我有幸聆听了樊敏老师的《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活动过程,也听了部分学校老师和地区教研室专家对樊敏老师这堂课的评价,我认为这堂课,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导向。从实际课堂教学以及她所带来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深感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

樊敏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设计的案例和例子以毕节地区学生易于接受的草海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我认为这一点在今后的讲课活动中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的课越来越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新的教学观念带来了教材使用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必须摈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樊敏老师在导课时使用《英雄》在九寨沟拍摄的片段作为新课的导入,很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引入课题--《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草海为例。

二、从现实生活的切身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的淋漓尽致。例如:利用草海视频,让学生讨论草海湿地的价值,教师通过学生预习准备的资料,分组发言,教师归纳补充,湿地资源的价值就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易于接受。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活了。

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老师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如:樊敏老师在讲湿地资源的问题时,不是直接讲,而是通过草海的相关视频,和草海的变迁,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基础,保证了学习效果。

四、课件制作精良、巧妙。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樊敏老师在课件制作中搜集资料齐全,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全面内容。

五、语言精炼,清晰,具有亲和力。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九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凄凄。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及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在讲湿地资源的保护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樊老师在鼓励学生的语言很具有特点,如:很好,好等,给学生的评价很衷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但是,该堂课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些不足,比入,草海湿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我认为应该引到全国、全球湿地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适时灌输国家有关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这就很完美了。鲁迅说过:“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说,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着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闪光的一面。

总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风格,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我深刻进行了反思:在以后地理教学中,要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教案再设计、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反思教学中的遗憾等方面向进行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的教育精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9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发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10月13日~10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青岛市求真中学(第21中学)举行的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听课活动共听了二十余位教师所讲授的“杠杆”和“其他简单的机械”二节课题。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标深入实行的当今,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鲜营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课总体来说,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一、上课教师“带着课标上路,依据课本上课。”

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任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对课程标准把握深刻到位,运用教材合理有度。应该说,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过去是讲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现在老师更像一名策划,看上去是解放了教师,真正发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读书、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言。而实际上很多工作都还需要老师去引导、点拨。即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对课标、教材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教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二、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实验数据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又可提学生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

我注意到,本次讲课大部分参评教师都采用了丰富的教学环节,亮点特别多。有的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实验新颖,有的教师在新课进行中有自己的设计实验,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容量,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老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一但他们真正激发出对学习活动的激情,物理课上不好都难!

四、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

本次优质课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每当老师讲完课后便有很多人围上前去要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并复制课件以做参考。既体现出大家积极学习的劲头,更说明参评老师的课确实有过人之处。课件制作画面精美,有的用网页形式,有的用flash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生活实际相连接,体现物理课的特色: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又走向生活。

通过听他们的讲课,我对新课程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充分,时时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无论听课教师还是上课的学生,都让人感觉轻快、活泼、愉悦。

(2)引入对于上好一堂非常重要。引入以各种方式创设情景,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入要新、奇、趣。如“杆杠”这节课中有老师准备了一个大箱子,让同学们上台用工具箱中各种杆杠工具打开箱子,引入新课。

(3)物理实验设计要合理。教材上的实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要求教师能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实验设计要求新颖、有趣,具有创新性,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杆杠”课中有的老师自制翘翘板,生动形象。

(4)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教师引导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10月13日~10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青岛市求真中学(第21中学)举行的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听课活动共听了二十余位教师所讲授的“杠杆”和“其他简单的机械”二节课题。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标深入实行的当今,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鲜营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课总体来说,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一、上课教师“带着课标上路,依据课本上课。”

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任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对课程标准把握深刻到位,运用教材合理有度。应该说,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过去是讲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现在老师更像一名策划,看上去是解放了教师,真正发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读书、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言。而实际上很多工作都还需要老师去引导、点拨。即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对课标、教材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教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二、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性实验、边教边实验、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实验数据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又可提学生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

我注意到,本次讲课大部分参评教师都采用了丰富的教学环节,亮点特别多。有的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实验新颖,有的教师在新课进行中有自己的设计实验,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容量,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老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热情,一但他们真正激发出对学习活动的激情,物理课上不好都难!

四、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

本次优质课有一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每当老师讲完课后便有很多人围上前去要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并复制课件以做参考。既体现出大家积极学习的劲头,更说明参评老师的课确实有过人之处。课件制作画面精美,有的用网页形式,有的用flash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生活实际相连接,体现物理课的特色: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又走向生活。

通过听他们的讲课,我对新课程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1)一堂好课应该顺畅、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充分,时时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无论听课教师还是上课的学生,都让人感觉轻快、活泼、愉悦。

(2)引入对于上好一堂非常重要。引入以各种方式创设情景,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入要新、奇、趣。如“杆杠”这节课中有老师准备了一个大箱子,让同学们上台用工具箱中各种杆杠工具打开箱子,引入新课。

(3)物理实验设计要合理。教材上的实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要求教师能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实验设计要求新颖、有趣,具有创新性,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杆杠”课中有的老师自制翘翘板,生动形象。

(4)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教师引导时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点拨。即“引导是关键,点拨是辅助”。

高中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9月16日,我有幸陪同教育局乐强局长、本校朱健校长、教务处张成军主任等领导一同前往松桃参加了17、18日举行的《铜仁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高考总结会》,学到了不少东西,深感作为一个农村普通高中数学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7日早上我们到松桃一中会议室听取市教育局蒋小俊局长等领导的发言,通过认真学习,我感觉到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对原有课程在教学领域中存在的落后观念而展开的。跟以往的课程、教材改革相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等方面体现出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二是进一步强化领导。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决策者,也是学校课改成败的决定因素。实践证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学校课改工作就有成效。反之,领导管理过于宏观,只管布置,不重落实,则学校课改工作就很难见成效。学校课改的状况是校长抓课改工作成效的集中反映领导;三是切实搞好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中教师参与培训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放了课程管理权限,要求学校的课程逐步走向校本,这就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学校创设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为学校创立品牌,创立特色提供了保证;四是努力改进教学行为。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教师是课改工作的主力军。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关系着学校课改成效。在课改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17日下午我听的是铜仁二中及松桃一中的数学课,两位教师同上一节课,各自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松桃一中的老师使用的学案教学法使我很爱启发,当时很想把他的学案借来参考一下,可惜自己与人家比太差了,终于没好意思去要。另外从上课的过程的可以看出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亲切大方的教态和灵活的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细致,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8日首先听取了地区各名校领导的高考总结,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铜仁一中说的:

1、生源;

2、复习备考的效益;

3、适量训练;

4、抓大纲;

5、选试题;

6、答题规范;

7、听力训练;

8、团队协作。

另外还听取了市教育局领导唐文建作的高考总结,使我深刻的了解到铜仁教育与全省高中教育的差距,也深刻为我镇高中教育的落后感到一丝担心。张月贵副所长作《积极探索,求真务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课改经验总结发言。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松桃民中实施的“321”教学模式,“3”是指课前“三步骤”: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学生做到:一看课本内容,建构知识,由厚到薄;二做完成学案,自主检测,及时巩固;三思新旧联系,自主思考,生成问题。“2”是指课堂“两环节”:第一环节,合作探究(第二学习时间),生议(讨论质疑)——生讲(交流发言)——师拨(答疑点拨)——反馈(课内达标);第二环节,展示点评(第三学习时间),生练(课堂检测)——展示(分享成果)——师评(提炼点评)。“1”是指一份“导学案”。整个教学全程用的是“学案”、“练案”与“教案”三案合一的“导学案”。让学生学有“学案”,练有“练案”,教师教有“教案”。通过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