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2024/06/06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的一两百本书。”虽然自己有读书的习惯,但离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境界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让我看到杰出教师之所以成名成家的路径,也让人对阅读之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同时深深的庆幸自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因为越读书越能知其中乐趣,也越能感受它带给我人生的意义,之于成长,之于如何成为一名更称职的教师、更称职的校长。

书中的12位名师在教学上都能做到有独到之处、有着精湛的教学艺术、有着深邃的教育思想。而这些并非全部源自他们的天赋,而是因为他们是热爱教育,热爱思考,热爱实践,热爱阅读。虽然他们都有不同的读书方式,有着不同的阅读主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终身阅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作为一名校长,通过阅读,我深知阅读对于一个教师、对于一个学生、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意义。下面我简单的从几个方面谈谈: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借助于各种方式,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准则,如正直、勇敢、忠诚、互助等,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母爱、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人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

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激发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由于每个孩子个性气质的差异,他们往往自然地倾向于某一类自己喜欢的书,如历史、哲学、侦探、科幻、旅行、武侠等。这种带有倾向性的阅读反过来又加强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会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

总之,阅读能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篇2

“人不因成功而快乐,而因快乐而成功。”一个人倘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找到生活的意义,那他就是成功者,而且这个成功是他人夺不走的。笔者的乐趣就是读书,我读了很多书。从光芒万丈的李白诗篇,到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孟田园水诗,到悲壮奇伟的边塞诗,那如泣如诉的乡愁诗,那情深意浓的赠别诗,我都一一靠近,收获不小。特别是,在品读《读书成就名师》一书时,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我由衷地感到: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阅读可以闪耀睿智的光环。

初读《读书成就名师》,让你遇见“十二道”灵动的风景。思绪始终随着书里的文字在流动:故事也许是属于别人的,但是如果你认同,它就会跟你的生命编织在一起。阅读着一个个名师与读书的故事,让我从一个个美丽的教育人生中,从每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里,深深地感到:一朵花,可以拒绝香艳,但不一定拒绝成长;一个人,可以拒绝华丽,但一定不能拒绝成长。每一位名师的成长背后,都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而他们的那份艰辛,通过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文字符号告诉我们:成长需要经历,改变从阅读开始……

细读《读书成就名师》,让你知晓读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这本书时,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读书的同时读自己。”为此,我进一步领会到“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精”就是要求人们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博”就是胡适所说“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

他说一是“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

二是“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也不可不博”。

意思就是要无书不读,如果只读一种书,“则不足以知其书”。理想中的学者,即能博大,又能精深。因为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经不起风吹雨打”。那么“精”和“博”要到什么程度呢?“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由此可见,读书就要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再读《读书成就名师》,让你找到教书育人的信念。在这本书中,我们可欣赏到“读出来的真性情”——李镇西老师。他用红色阅读奠定了人生底色,坚信“阅读,决定教师的精神高度”。他三十年如一日亲近阅读,保持教师本色,“清醒地活着”——他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庆幸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将自己对教育的追随化作了自己一生的信念。

我们钟情闫学老师“阅读,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张云鹰老师“与书相遇是最大的幸福”的最美心声;我们要做一个像周益民老师一样的“不想长大的孩子王”,做一个像吴非老师一样的“有思想的读书人”,哪怕岁月无情流逝,也要像钟志农老师那样只要抱定读书的志向。

读了这本书,我叹服书中那一个个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典型事例,感悟着12位名师的自我追求,聆听着他们那深邃的教育思想,品味着他们真实的教育情怀……他们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起点,不同的读书方式,不同的阅读主张,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和收获——做一个终身阅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汲取丰盈的思想,为生命涂抹厚重的底色。

我也真切地体会到了阅读的美丽,阅读的力量,阅读的神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师在对话。是的,一个个故事读下来,一个个读书史看下来,我更加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读书史。决定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就看他是否在读书的路上,是否读了该读的书,是否能做到教书、读书、写书。

精读《读书成就名师》,让你实现教育的人生梦想。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成为教学名师是所有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的梦想,不过,梦想并不因为它的美好就会自然地变为现实。要使梦想成真,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要不停地、广泛地阅读,成为“书痴”。面对扑面而来的新课程,反思自身的从教轨迹,探究名师成长的路径,要达到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教书育人的境界,最首要的办法就是阅读。成为教学名师的梦想,知识要广博,靠什么?就是阅读。

为增长自身的专业智慧而读书。我们要扎实研读教育理论专着,与教育专家对话,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这本书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它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智慧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也像一把把智慧的钥匙,开启我们的教科研之门,引领我们走上艰辛又幸福的教科研之路,去品尝教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喜悦。只要我们认真去研读这些充满智慧的专着,就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环,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读书贵在坚持,读书需要钻劲、韧劲和毅力。毅力是一种成功的力量。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只有专心于读书之中,才能闻听得真真切切,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要在阅读中修炼一颗童心,修炼一份自信,修炼一种精神。我坚信,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可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欣赏无限的美景,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这将为实现我们的教育人生梦想夯实基础。

朋友,让我们在阅读中闪耀睿智的光环吧!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篇3

在教师群体中,总有这样一批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课堂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教学质量优异,受到各方赞誉;他们充满着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众多的人;他们不停地跋涉探索,找寻着教育的真谛。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名师”,他们是教师身边的榜样,是大家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向我们展现了于永正、吴正宪、李镇西、吴非等十二位教师成长的历程,已经从教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事件。虽然每位教师的经历各不相同,性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总能找到这些名师成长旅程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正是广大教师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范围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为名师。

闫学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本书的作者张贵勇也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

为什么读书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于永正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尽管有些规划可能是下意识的`,自己并不一定非常明晰。有了规划,就会投入,就会运作,也就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在规划中,并未将读书放入其中,可能觉得读书这件事情比较虚,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少人觉得读书很重要,但又总是抱怨太忙而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或许就与此有关。

对此,薛瑞萍有自己的见解:“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闫学说:“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愁没有阅读的时间。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张云鹰也说:“读书是人生最合算的投资,是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看来,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将读书这件事情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让其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既是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成为一位名师的必由之路。

读书一定要成为自己生活的方式,才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额外的劳役。对有人提出的教师读书要坚守的观点,吴非就很不赞同。他说: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坚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对痛苦的忍受,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何乐之有?读书对于我,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要。

程红兵认为:“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其实,这何尝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呢?多数教师除了教材、教参、教辅这三类书籍之外,基本上不读其他书籍,对自己本学科的前沿不了解,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知晓,这大大制约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吴非借助哲学家的话说:一个人就是他吃下去的东西。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读不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华应龙认为:“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于阅读的厚度上。”

二、阅读有方法,成效见课堂

爱看书的教师和不爱看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华应龙对此有过认真的分析:“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一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每天上课,都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需要教师来分析和解决。而读书是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华应龙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上“游戏公平”一课,做了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想以此来说明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在课堂中,常常会遇到尴尬。抛十次硬币,有的小组是2正8反,有的小组抛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变成了大概率事件。问题出在哪里?华老师从书中去寻找智慧,后来在王健先生的《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一书中得到了启发:把硬币抛1米高和抛1厘米高,结果当然不一样!问题迎刃而解。相信喜欢读书的每一位教师,都会讲出一些类似的故事来。

不读书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此闫学说:“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吴正宪也说:“如果教师只是一架传授知识的机器,那么学生就会远离你,师生之间的情感就是一片空白,课堂必然失去活力。”吴正宪注意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与他们的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她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阅读了大量这方面的专著,并将这些心理学的理论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程红兵也认为:“教育不能被简化为科学。我们选择什么教给学生以及如何去教,某种程度上也是道德问题。”

吴非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是培养教师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在这本书中,周益民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皮亚杰的认识论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情感都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很多人对此信任不疑,并依据他的这套理论来实施教育。周益民通过读书意识到,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并非如皮亚杰所说的如此,一个人的情感、灵性在童年时代达到最高峰,如果不加以呵护,越来越退化。这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更是践行自己教育主张的基础。周益民提醒广大教师:“儿童往往湮没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需要、成人的权利与成人的虚荣中。”我们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要怀着尊重的心态去真正地理解儿童。

程红兵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守护教育的根基在课堂。”读书对课堂教学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去读呢?李镇西说:“读书的秘诀无非是联想与思考。联想是读出自己的共鸣,与生活、经历、情怀、时代接通。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考、质疑,不轻易相信。”闫学则强调:“爱阅读的教师会对学生的精神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仅仅喜欢阅读还是不够的,“无明确的阅读规划,是一种低价值的重复,是在浪费时间。”她在《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提出了“有坡度的阅读”、“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等概念,直至教师阅读的软处和痛处。闫学强调,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缺一不可。

钟志农是一个“奇人”,五十岁那年放弃了教育局长的位置,开始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成为一代名家。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一个名师的成长就是与他的读书史是紧密相关的。他总结的读书的七个字:勤、通、用、新、严、久、精,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他对阅读的渴求,更值得每一个教师学习。

王崧舟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就像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的,“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蕴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

三、读出真自我,奠定多元色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王崧舟说:“我们不断地向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内心的需求关注的越来越少。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窦桂梅强调在阅读中要对文字保持高度敏感,“凭借文学的力量,一位语文教师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并将之弥散到课堂中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李镇西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这就是他对这个教育世界的认识。

“读书其实就是与作者约会,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张云鹰的这句话,或许很能代表众多阅读者的心声。钟志农说的也很有意思:“人生很短暂,好书跟人一样,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教师爱上阅读,会对学生阅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于永正说:“学生时代啊,一定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是为人生奠定底色的。”吴非更是强调:“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一种批判意识,这样才会更好地看清各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一个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进了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

今天的师生,身处信息化社会的洪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又多了一些障碍。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化、碎片式,浅阅读的流行,对阅读的冲击很大。为此,华应龙特别提醒大家:“少上网,上网会不经意地流失我们的读书时间。”《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的作者卡尔也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更长寿。比如书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寿命更长。因为在练习书法时,必须专心一志,摒除杂念,聚精会神,气沉丹田,心手合一,神至笔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分心。

当一个人倾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在他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阅读,不就可以为我们带来这样的境界吗?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篇4

在教师群体中,总有这样一批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课堂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教学质量优异,受到各方赞誉;他们充满着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众多的人;他们不停地跋涉探索,找寻着教育的真谛。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名师”,他们是教师身边的榜样,是大家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向我们展现了于永正、吴正宪、李镇西、吴非等十二位教师成长的历程,已经从教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事件。虽然每位教师的经历各不相同,性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总能找到这些名师成长旅程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正是广大教师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范围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为名师。

闫学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无捷径。”本书的作者张贵勇也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

为什么读书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于永正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尽管有些规划可能是下意识的,自己并不一定非常明晰。有了规划,就会投入,就会运作,也就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在规划中,并未将读书放入其中,可能觉得读书这件事情比较虚,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不少人觉得读书很重要,但又总是抱怨太忙而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或许就与此有关。

对此,薛瑞萍有自己的见解:“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闫学说:“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愁没有阅读的时间。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张云鹰也说:“读书是人生最合算的投资,是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看来,教师应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将读书这件事情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让其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既是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成为一位名师的必由之路。

读书一定要成为自己生活的方式,才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额外的劳役。对有人提出的教师读书要坚守的观点,吴非就很不赞同。他说: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坚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对痛苦的忍受,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何乐之有?读书对于我,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要。

程红兵认为:“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其实,这何尝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呢?多数教师除了教材、教参、教辅这三类书籍之外,基本上不读其他书籍,对自己本学科的前沿不了解,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知晓,这大大制约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吴非借助哲学家的话说:一个人就是他吃下去的东西。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读不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华应龙认为:“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于阅读的厚度上。”

二、阅读有方法,成效见课堂

爱看书的教师和不爱看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华应龙对此有过认真的'分析:“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一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每天上课,都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需要教师来分析和解决。而读书是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华应龙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上“游戏公平”一课,做了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想以此来说明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在课堂中,常常会遇到尴尬。抛十次硬币,有的小组是2正8反,有的小组抛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变成了大概率事件。问题出在哪里?华老师从书中去寻找智慧,后来在王健先生的`《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一书中得到了启发:把硬币抛1米高和抛1厘米高,结果当然不一样!问题迎刃而解。相信喜欢读书的每一位教师,都会讲出一些类似的故事来。

不读书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此闫学说:“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吴正宪也说:“如果教师只是一架传授知识的机器,那么学生就会远离你,师生之间的情感就是一片空白,课堂必然失去活力。”吴正宪注意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与他们的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她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阅读了大量这方面的专著,并将这些心理学的理论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程红兵也认为:“教育不能被简化为科学。我们选择什么教给学生以及如何去教,某种程度上也是道德问题。”

吴非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是培养教师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在这本书中,周益民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皮亚杰的认识论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情感都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很多人对此信任不疑,并依据他的这套理论来实施教育。周益民通过读书意识到,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并非如皮亚杰所说的如此,一个人的情感、灵性在童年时代达到最高峰,如果不加以呵护,越来越退化。这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更是践行自己教育主张的基础。周益民提醒广大教师:“儿童往往湮没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需要、成人的权利与成人的虚荣中。”我们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要怀着尊重的心态去真正地理解儿童。

程红兵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守护教育的根基在课堂。”读书对课堂教学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去读呢?李镇西说:“读书的秘诀无非是联想与思考。联想是读出自己的共鸣,与生活、经历、情怀、时代接通。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考、质疑,不轻易相信。”闫学则强调:“爱阅读的教师会对学生的精神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仅仅喜欢阅读还是不够的,“无明确的阅读规划,是一种低价值的重复,是在浪费时间。”她在《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提出了“有坡度的阅读”、“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等概念,直至教师阅读的软处和痛处。闫学强调,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缺一不可。

钟志农是一个“奇人”,五十岁那年放弃了教育局长的位置,开始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成为一代名家。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一个名师的成长就是与他的读书史是紧密相关的。他总结的读书的七个字:勤、通、用、新、严、久、精,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他对阅读的渴求,更值得每一个教师学习。

王崧舟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就像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的,“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蕴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

三、读出真自我,奠定多元色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王崧舟说:“我们不断地向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内心的需求关注的越来越少。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窦桂梅强调在阅读中要对文字保持高度敏感,“凭借文学的力量,一位语文教师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并将之弥散到课堂中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李镇西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这就是他对这个教育世界的认识。

“读书其实就是与作者约会,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张云鹰的这句话,或许很能代表众多阅读者的心声。钟志农说的也很有意思:“人生很短暂,好书跟人一样,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教师爱上阅读,会对学生阅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于永正说:“学生时代啊,一定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是为人生奠定底色的。”吴非更是强调:“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一种批判意识,这样才会更好地看清各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一个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进了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

今天的师生,身处信息化社会的洪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又多了一些障碍。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化、碎片式,浅阅读的流行,对阅读的冲击很大。为此,华应龙特别提醒大家:“少上网,上网会不经意地流失我们的读书时间。”《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的作者卡尔也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更长寿。比如书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寿命更长。因为在练习书法时,必须专心一志,摒除杂念,聚精会神,气沉丹田,心手合一,神至笔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分心。

当一个人倾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在他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阅读,不就可以为我们带来这样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