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2024/05/30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1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第一遍读过的感觉:书里的观点很正哦!轻松的阅读,读完后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想要照着做试试看,但需要再确认下实操方法。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是我们想有勇气地生活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三步走就像游戏通关,要想到“他者信赖”这第二关,首先要真正做到:自我接纳(对自己的无条件信赖),才有可能找到第二关的门。

过了第二关,第三关才会出现,第一关过了,第二关才显现,跳着来的话,第一关没过,看到的第二关也许是海市蜃楼无法开启第三关的门。过关过的是否彻底,取决于人生这看似一条线上的各个点,即生活中的每一天是否尽情地舞蹈了。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旅行的举例,旅行不是你到了目的地的那一刹那,而是从你打开门,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开始就人在旅途。有时候会纠结:担心自己没用看到体验到别人体验到的景致,从书中的角度想:每个人的旅途因为人而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一刻的体会都是纯个人的。

三关中的后两关更有水到渠成的味道,真正难做到的是:第一关——自我接纳。

大量的对话都是为了让青年接纳自我。

1、接纳自我并付诸行动是第一步:“原因论” VS “目的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决定,我感觉自己是一杯很咸的盐水,过去的经历是我杯中的盐,时间久远无法析出,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里面加清水,稀释成可饮用的淡盐水。——“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是更新。”

2、自我接纳的第二步:人际关系是自我接纳的练习场。登上人际关系这个练习场,需要自己做一些准备:放下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卸下一决高下的铠甲,且不用“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困难也好,挫折也罢,无论如何面对—接受—处理,同时相信处理方法和表达方式决不仅仅只有“发怒”这一处理方式。

3、自我接纳第三步:课题分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是去讨别人的厌,自顾自地不顾他人感受和安危。而是即使冒着被别人讨厌的风险,也要坚持自我,如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要分清是他人的课题,还是自己的课题。很典型的例子:别人是否讨厌我,是那个“别人”的课题,但若我心中有想法说:“我都这么做了,你都不认可我、接纳我。”这就变成了我的课题,我有求回报的心理。

4、自我接纳的第四步:放弃自我中心。读第三章时我有一个问题:在想融入一个群体时,我们是会付出,但付出的目的,似乎是被认可。问题和第三章里的“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有些相悖,好像答案在这一章中。如果做到了:将“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寻找“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可能之前所想的为获得认可的“付出”,就成为整个人投入后的自然行为,而不带什么“使命”。

本书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对话最后落点在: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人生的解释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2

与其说是被心理学上的逻辑惊艳到更多的是寻找到共鸣。

与苏格拉底的原因论相悖,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目的论,客观的事实与主观的解释、被动的心态和主动的选择之分。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已发生的事件;同样的,被赋予什么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怎么利用被赋予的东西。简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你是谁,你怎样。

人际关系是一切苦恼的源泉。反复提起的原生家庭问题在阿德勒理论面前就有了不同的答案,之所以自闭之所以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是因为这样才能更安心,这样才能不与外界交往,才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不愿反驳不是因为理论不足,不敢表白不是因为容颜不佳,不去面试不是因为能力欠缺,不反驳、不表白、不应聘的目的是拒绝被他人讨厌和拒绝。如此,才能保护自己谨小慎微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才能心安理得的维持现状。在对不变的眼前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未来的不安中,人往往更愿意选择前者。人们总爱说等有时间了我就去干什么,但是只要我不去做,就永远保留着只要我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不是没时间没精力,只是我的目的就是不做,不然我的真实能力和潜力可能会摧毁当前的生活。发脾气同样适用目的论,情绪是可以掌控的,多是为了威慑对方才怒发冲冠歇斯底里,讲道理也能达到目的,但总会觉得效果大打折扣了。阿德勒就此论题给出的破解谜底是课题分离,你只负责去做,别人怎么想与你无关,即“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自卑是个中性词,是人追求进步的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我们往往夸大它,使其成为认可欲求。总是让别人的喜好左右自己的行为,总想要去得到身边的人乃至是全世界的人的认可。如果别人的认同与表扬成为操纵自己情绪的手段,那个体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以一颗甘于平凡的心态轻松的活着呢?书中概括了三点:自我接纳、他人信赖、他人贡献。简单的说就是接受自己,无论是优秀的你还是不堪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些人仅仅是因为你的存在就会幸福。其次,无条件的信赖而不是信任他人,信任需要担保抵押但信赖是不讲条件的,你始终都是你,背叛不足惧。最后,放下得失之心,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从对他人有用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受,完成人际关系的良性闭环。让我们像祈祷文中那样祈祷吧: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生命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刹那构成的点。就像旅行的目的不是到达某个地方,人生的意义也不执着于攀登某个高度,途中的风景才弥足珍贵。鸿鹄之志也难解琐碎生活中的满地鸡毛,所以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老师今天教的字学会了吗?领导今天布置的工作完成了吗?亲友今天要表达的爱心发射了吗?绚烂耀眼不过瞬间,重复繁琐是必修课更是世间常态,脚下的路、身边的人才最重要。烟火气、凡人心,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一切都源于自己,今日份的幸福是晚饭吃烩饼。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3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4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身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多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身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身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身,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5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团队老大说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老大又看过了,还和我说有电视剧,但和书不太一样。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电视剧。

对于剧中开头年轻女士毫不客气地买走小女孩极度想要的最后一个草莓蛋糕的行为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这个人怎么这么没道德和一个小孩抢东西”这样的想法。

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面对自身喜欢的事情勇敢地说“Yes!”而面对让自身不愉快的事情大胆说“No”,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并不存在谁应该因为年龄差距、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让着谁,这才是“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奥义。

而我自身正是因为缺乏“被讨厌的勇气”才会出目前人和我借了钱长时间不还,而我担心提醒对方还钱这个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关系而迟迟不说,导致自身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没有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大胆的说出来自身需要用钱了,请他把欠的钱还一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反而不会因为自身不说而产生这样那样的猜忌,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因为猜忌而慢慢疏远。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们需要并且一定要学会的一项技能。这本书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生涩难懂的心理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6

与其说是被心理学上的逻辑惊艳到更多的是寻找到共鸣。

与苏格拉底的原因论相悖,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目的论,客观的事实与主观的解释、被动的心态和主动的选择之分。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看待已发生的事件;同样的,被赋予什么没关系,有关系的是怎么利用被赋予的东西。简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你是谁,你怎样。

人际关系是一切苦恼的源泉。反复提起的原生家庭问题在阿德勒理论面前就有了不同的'答案,之所以自闭之所以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是因为这样才能更安心,这样才能不与外界交往,才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不愿反驳不是因为理论不足,不敢表白不是因为容颜不佳,不去面试不是因为能力欠缺,不反驳、不表白、不应聘的目的是拒绝被他人讨厌和拒绝。如此,才能保护自己谨小慎微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才能心安理得的维持现状。在对不变的眼前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未来的不安中,人往往更愿意选择前者。人们总爱说等有时间了我就去干什么,但是只要我不去做,就永远保留着只要我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不是没时间没精力,只是我的目的就是不做,不然我的真实能力和潜力可能会摧毁当前的生活。发脾气同样适用目的论,情绪是可以掌控的,多是为了威慑对方才怒发冲冠歇斯底里,讲道理也能达到目的,但总会觉得效果大打折扣了。阿德勒就此论题给出的破解谜底是课题分离,你只负责去做,别人怎么想与你无关,即“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自卑是个中性词,是人追求进步的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我们往往夸大它,使其成为认可欲求。总是让别人的喜好左右自己的行为,总想要去得到身边的人乃至是全世界的人的认可。如果别人的认同与表扬成为操纵自己情绪的手段,那个体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以一颗甘于平凡的心态轻松的活着呢?书中概括了三点:自我接纳、他人信赖、他人贡献。简单的说就是接受自己,无论是优秀的你还是不堪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些人仅仅是因为你的存在就会幸福。其次,无条件的信赖而不是信任他人,信任需要担保抵押但信赖是不讲条件的,你始终都是你,背叛不足惧。最后,放下得失之心,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从对他人有用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受,完成人际关系的良性闭环。让我们像祈祷文中那样祈祷吧: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生命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刹那构成的点。就像旅行的目的不是到达某个地方,人生的意义也不执着于攀登某个高度,途中的风景才弥足珍贵。鸿鹄之志也难解琐碎生活中的满地鸡毛,所以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老师今天教的字学会了吗?领导今天布置的工作完成了吗?亲友今天要表达的爱心发射了吗?绚烂耀眼不过瞬间,重复繁琐是必修课更是世间常态,脚下的路、身边的人才最重要。烟火气、凡人心,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一切都源于自己,今日份的幸福是晚饭吃烩饼。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7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第一遍读过的感觉:书里的观点很正哦!轻松的阅读,读完后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想要照着做试试看,但需要再确认下实操方法。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是我们想有勇气地生活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三步走就像游戏通关,要想到“他者信赖”这第二关,首先要真正做到:自我接纳(对自己的无条件信赖),才有可能找到第二关的门。

过了第二关,第三关才会出现,第一关过了,第二关才显现,跳着来的话,第一关没过,看到的第二关也许是海市蜃楼无法开启第三关的门。过关过的是否彻底,取决于人生这看似一条线上的各个点,即生活中的每一天是否尽情地舞蹈了。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旅行的举例,旅行不是你到了目的地的那一刹那,而是从你打开门,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开始就人在旅途。有时候会纠结:担心自己没用看到体验到别人体验到的景致,从书中的角度想:每个人的旅途因为人而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一刻的体会都是纯个人的。

三关中的后两关更有水到渠成的味道,真正难做到的是:第一关——自我接纳。

大量的对话都是为了让青年接纳自我。

1、接纳自我并付诸行动是第一步:“原因论” VS “目的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决定,我感觉自己是一杯很咸的盐水,过去的经历是我杯中的盐,时间久远无法析出,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里面加清水,稀释成可饮用的淡盐水。——“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是更新。”

2、自我接纳的第二步:人际关系是自我接纳的练习场。登上人际关系这个练习场,需要自己做一些准备:放下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卸下一决高下的铠甲,且不用“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困难也好,挫折也罢,无论如何面对—接受—处理,同时相信处理方法和表达方式决不仅仅只有“发怒”这一处理方式。

3、自我接纳第三步:课题分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是去讨别人的厌,自顾自地不顾他人感受和安危。而是即使冒着被别人讨厌的风险,也要坚持自我,如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要分清是他人的课题,还是自己的课题。很典型的例子:别人是否讨厌我,是那个“别人”的课题,但若我心中有想法说:“我都这么做了,你都不认可我、接纳我。”这就变成了我的课题,我有求回报的心理。

4、自我接纳的第四步:放弃自我中心。读第三章时我有一个问题:在想融入一个群体时,我们是会付出,但付出的目的,似乎是被认可。问题和第三章里的“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有些相悖,好像答案在这一章中。如果做到了:将“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寻找“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可能之前所想的为获得认可的“付出”,就成为整个人投入后的自然行为,而不带什么“使命”。

本书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对话最后落点在: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人生的解释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被讨厌的勇气第三章读后感 篇8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