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1
《走在人生边上》, 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自问自答式散文集。杨绛先生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发出疑问,并通过自己的人生感悟自问自答, 给予读者较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现如今的形势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发人深思的书籍。
书中文字细腻、朴实,更让我惊叹的是,老先生96岁高龄拟稿,此书多处推理逻辑自洽、多处引用《论语》,她智慧的一生让人实在钦佩。
书中一开始,杨绛写到:“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初读上去,心不由得收紧了,但是,继续往下读,有的只是感动,被她文字的细腻,被她的真情流露,被她的才情智慧折服,没有遗憾的人生,走了也便走了,只是灵魂去了另一个该去的地方,如此,也安好。按照杨绛老先生的推理,那只是肉体躯壳的离开,她的灵魂还在。
杨绛先生在人需要锻炼一章节写道: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孽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有淬,再加上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练成可铸宝剑的钢材,故而孟子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是的,一个人只有经过不断的历练,才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在这一点上,杨绛先生一家人将此观点诠释得淋漓尽致。真正的修身,不是为了修一己之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得全世界的和谐和平。
这让我想起这次新型肺炎,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及周边人员,难道说这些逆行者们不是在做修身的事情吗,正是因为他们在践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功伟绩,才有了我们得以安然无恙呆在家里学习、度过每一寸光阴。
杨绛先生写到劳神父的故事时,非常感人,劳神父为了让即将过十岁生日的杨绛能学会等待,将最美好的东西分享给最值得分享的人,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花子,讨了一天饭还空着肚子,正当他抱怨时,一个王子路过,将他请进王宫,给他安排了食宿,当客人招待。只是王子有一道禁令,桌子中央有一盘菜,不允许吃,吃了会立即被赶出王宫。
叫花子在王宫衣食住行样样都好,日子过得很舒服,于是心痒痒的想知道扣着银罩的那盘菜究竟是什么,过了两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心想自己又不吃,就开一条缝闻闻就好,可是他刚一开缝,一只老鼠从银罩子下直窜出来,逃得无影无踪了。桌子正中的那只盘子空了,叫花子立即被赶出王宫。
劳神父讲完故事问杨绛听懂了吗?杨绛回答听懂了,于是劳神父将一个白纸包儿交给杨绛说:“这个包包,是我给你带回家去的,可是你得记住,你得上了火车,才可以打开。”
杨绛上了火车就把白纸包儿打开了,当时的她以为,劳神父只是单纯勉励她做人要坚定,勿受诱惑,当时劳神父将白纸包贴上了七八层废纸,如果杨绛拆了三四层,还有反悔的机会。她在火车上,便拆开了,同行的人分享了白纸包里的糖果。
可是杨绛时至九十岁时,突然明白劳神父那道禁令的真正用意。他是一心想让杨绛将那包糖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享用,当时火车上那么多同行的人,拆开总归要请同行的人吃,说不定还会被他们一抢而空呢。那样的话,她就变成了那个“被逐出宫的叫花子”了。
书中还有很多,类似这种细腻的笔触,给人智慧的文字,就不一一述说了。
最后,杨绛先生一再强调,人生得有信仰,只有有了一定的信仰,我们才会变得有价值。基督教颂扬信、望、爱三德,相信灵魂不死,就有了永生的希望;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坚信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规范,宁愿饮鸩就义,不肯苟且偷生,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被称为仅次于基督之死。
杨绛先生有信仰,她的信仰就是相信灵魂不灭,她说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那么你呢,你有信仰吗?未来,怎样带着我们的信仰,努力过好每一天呢?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哦……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2
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有命,神明主宰,“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但是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西方有谚“命中该受绞刑的人,决不会淹死。”说的就是命吧。
命运是不讲理的,无法精确计算,无法预知厄运相阻,也无法预知好运降临。“如果你碰上好运,赶紧抓着她额前的头发,因为她背后没有可抓的东西了。”可怪的是我认为全不讲理的命,可用各种方式计算,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相同。这不就证明命有命理吗?没有理,怎能算呢?精通命理的能推算得很准。有些算命的只会背口诀,不知变通,就算不准。中国人算命依据“八字”,这种被冠之迷信的东西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但命有好坏,运亦有好坏,月有阴晴圆缺,不会有人一直倒霉,也不会有人一直顺风顺水。
为人一世,能否左右自己的命呢?杨绛先生回答“回顾自己一生,许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决定,或由自由意志,值得追究。”
命不讲理,爱造化弄人,可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我们思考问题,不能轻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轻心大意地否定。这样,我们就失去思考的能力。走入迷宫,在迷茫中怀疑、失望而绝望了。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3
早就听过无数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找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之前读《我们仨》时,就体会到了杨绛先生文字的力量,文中以隐喻的手法写"我"与家人的离别过程,虽不着一字,却字字流露着老先生心中的思念和痛苦,全篇朴实的叙述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那么在她96岁的高龄时,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呢?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随后杨先生提出了"灵性良心"的概念。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良知良能。"食色性也"则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灵性良心与肉体则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我"的纵欲放肆。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在人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上,灵与肉的斗争实时都在,贯穿着人的一生。
那么我们的灵魂又偏向哪面呢?灵魂虽带个灵字,却始终附于肉体之上,与肉体一同感受,一同欲念,一同放纵。所以灵魂实则在肉体一面。"感情是很难控制的,人是很可怜的。"我们的灵魂一生都在这两方中间飘摆不定。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毫无疑问,人的灵魂需要通过肉体这个媒介来历练,锻炼的成绩只属于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所以她说:"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而杨绛先生所求教的那些来自社会各界的"聪明的年轻人"对精神信仰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说:"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
杨绛先生没有被普遍浮躁的风气蒙蔽双眼,而是努力拨开迷云,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体切实的去体会。杨绛老先生在96岁的高龄下,将她毕生的感悟总结于此,这已经过时了吗?非但没有,而且比当下的年轻人看的更加清楚透彻啊!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孔子尚且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如果人没有信仰,又何谈修身呢?
书后的注释也极具特色,它不像其他书那样精短,几乎每篇都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正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辑零碎而显真知,文丛取名"碎金"正是此意。
杨绛先生不如钱先生下笔即用典故,写文章也罢,读书也罢,总是贴身贴肉地去感觉。我总惭愧自己理论知识不够,不能上纲上线地分析作品只能说感觉,试体温。读了杨绛先生后才觉得,这样做也未尝不可。比如杨绛先生书后的《论语》趣,让曾经对古文敬而远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好好拜读一遍《论语》——孔子最偏宠的子路如何"野哉"?孔子又为何训斥宰与"朽木不可雕也"?
周国平说: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倘若能够像杨先生这样读书做人,做一枚恬淡的知识分子,我辈这么妄望一下,可否?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4
“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了解他的生平,而是读他的作品。因为每一部认真铸就的作品,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精粹。”偶然间获得一本新书,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朋友笑话我,现在读这本书有点早了,而立之年应该是奋斗、创业,关乎生老病死的问题,那是以后的问题。我笑了笑,没说话,其实内心只是想知道迟暮之年的哲人们他们对人生持怎样的态度。
读完这本书,才对杨绛先生有了一点点了解。杨先生没有老年人那种老成持重的垂暮之感,反而文字间充满了俏皮活泼,若是不知道底细,还真以为是个年轻人。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我最佩服的是杨先生临到人生最后,也不放弃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百岁老人该是经历了人世许多沧桑,尤其还自嘲为“晚清遗老”的她更是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受到世人的尊敬被称为“先生”,也受过苦难而到处躲避。按照惯例,德高望重、韬光养晦也没谁敢有微词,可杨先生是“先生”名士,自不如此,而是好奇地向后看看,自问自答地探索人生的价值。
“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杨绛先生回头去看,思索、洞悉“天地生人”的目的——当为万物之灵。人生实苦,灵性良心往往迷蒙在烟雨云雾里,为世事操心。老天何苦为难我们?杨绛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人之善恶杂糅,就若顽铁一般。所以修身谓之人的根本要求。”宝剑锋从磨砺出,唯有不停锤炼,才能达到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修养和收获。人世的苦难正是起着如此这般的作用,人生大苦,大概便是这缘由吧。
“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美。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生像是一场修行或者说修炼,在红尘中炼本事,修心,磨砺出自己的信仰。人经过顺人情又合理的锻炼,最终超脱“小我”。或许不如“尧舜”之德,却必定或多或少留下成绩。尤其在岁月的婆娑下,却是老而弥坚。到老了,锻炼了一辈子,能留下些成果,也算是不虚此生。这也是杨绛先生文章最后的自语。
读罢《走到人生边上》,完全看不到一点“夕阳西下”的哀叹,也看不到一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躁动。有的只是平平静静的思索,喃喃自语,回头看看过往,说说一生的价值。我们年轻人站在人生的这头,杨绛先生站在人生的那头,看着她,看到是她一路上的淡定和从容,到了边上,最触动人心的还是那句“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读其书,知其人,用阅读这种最平等的方式缅怀杨绛先生,是我最大的尊敬和怀念。感谢一次偶遇,让我对人生多了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