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倚栏轩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1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 28×6 ( )×6<58
125÷5 96÷8 63÷3 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2
本节课是在二年级学了表内除法和表内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和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学习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也正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除法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以及技能训练,显得比较枯燥。诚然,计算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反映的内容又常常是真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标注重计算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境,使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受、理解运算的意义。
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自己的算法,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在这一环节,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也是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像刚开始解决用一位数去除三位数时,很可能有的同学用口算;也有的同学对一位数除两位数进行迁移,试着用竖式计算。在数学课上我们允许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在交流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恰当予以肯定,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但注意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竖式计算,要抓住时机做好点拨。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3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4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5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结束,静下心来反思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情况,有苦、也有甜。日常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不少的体验与反思。为使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总结经验,以备以后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特在此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认真编写教学案和导学案。
本学期,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数学课每周调整为四节。如何利用好这四节数学课,既让学生掌握好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培养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在备课方面,认真做到两点:
1、认真编写教学案。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学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认真编写导学案。为了更好的做到数学教学的前瞻和后延,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认真编写导学案,做到导学条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就能做到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会,自己学不会的带到课堂解决,切实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进数学教学管理,利用小组自主管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下面对这一方法做一具体的总结:
一、小组的形成
1、小组长的产生。首先在全班范围内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管理的核心,小组长的选拔是小组管理的核心。小组长的人选必须具有:
①数学学习优秀。
②在班级内有一定的威信。
③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2、小组组员的分配。把除小组长以外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基本素质等情况分成A、B、C三等。按照自由组合、教师调控的`方法由小组长和每一等级中的一名学生组成四人小组。
3、小组一旦形成,小组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不能随便调换。假如某一个同学想到其他组去,必须取得本小组组长的同意和想去的小组组长的同意,再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调换。如果某一同学由于某种原因,本小组一致同意不要他了,这个同学必须自行联系其他小组到其他小组中去。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珍惜本小组的荣誉,为本小组的荣誉做出自己的贡献,争取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4、小组学习指导:
①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学习要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
②小组长要做好调控: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成员必须发言,让差生先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③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在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别人的意见,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较好地融洽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了合作精神。
④让小组组员间相互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成为一种习惯。组员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检查近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相互当老师的意识和习惯。让小组始终处于学习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的氛围中。
二、小组管理的方式方法
㈠秩序管理。
1、课前相互提醒本小组成员做好上课准备。
2、上课过程中相互提醒并制止本小组成员上课说话、走神等违规行为,保证本小组成员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课堂上。
㈡课内学习、研究。
1、我们学校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在课前,老师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主预习新课。课堂上,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对课前导学案的研究探索情况进行讨论交流,把本小组研究的成果统一认识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把本小组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提交到全班研究讨论。
2、上课过程中遇到的新生成的问题,由小组长带领全组研究、讨论,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小组任何组员的发言都代表本小组,是小组共同研究的成果。
3、由小组长检查某一部分知识本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竖式的简便写法这部分知识,通过小组研究、交流、汇报,教师精讲点拨后,是不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呢,特别是差生也掌握好了呢?这时我安排各小组看书质疑,相互检查。小组长就会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本小组可能没有掌握的同学是否学会了,如果不会,全小组的同学就合力把他教会。这样就达到了小组共同提高的目的。
4、在自习课上,老师把练习题、练习卷等放给小组,让小组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检查,有弄不明白的问老师。这样老师帮学生解决的都是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㈢课外学习、研究。
1、作业的布置。我们的课外作业分两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小组布置的作业。老师根据上课的安排,布置少量的必须的巩固作业和预习作业(例如导学案)。小组作业是小组长根据本小组组员的学习情况,和本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自主安排作业,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小组安排的作业往往是最有效的。
2、作业的检查。小组对于课外作业特别是本小组布置的作业,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对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全组协商解决。对于检查出的错误,由小组长负责督促改正。
3、实际问题研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共同研究的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在课余空闲时间,就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路。研究结束,根据本小组的研究情况,填写研究情况汇报表。
㈣负责本小组的组员与家长的联系。
小组长掌握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家长联系电话,当本组组员取得成绩或出现错误时,小组长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家长,以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应。当家长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时,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询问小组长,会得到自己孩子的最真实细致的情况。
三:小组评价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时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对学生的评价,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产生更高的学习动力,是否了解自己的不足而勇敢的改正自己的不足,是否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为此,我对小组的评价采用了小组点评和定量评价的办法。小组点评,定期举行小组点评会。
1、组内点评: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向本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做了那些工作,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那些成绩,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那些进步。小组的其他成员对他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2、小组长点评:由小组长对本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点评的主要内容:本小组在本段时间里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那些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6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7
匆匆忙忙又一学期,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学情分析
两班共89人,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少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尤其4班住校生较多,存在问题也挺多。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采取措施
(一)备、批精细
1、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坚持在每一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认真设计教学方法,争取每一节课学生都听得懂,效果达到最佳。每节课后,我认真总结这一节课上得如何,好的方法以后继续采用,不好的方法尽快改进。
2、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这一学期以来,我能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我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随时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处理好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教学,力求使每一节课上得最好。
3、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后,我能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找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并给予更正,对于作业中较多错误的采取面批,使学生及时掌握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对于做得较好的或进步较大的,我能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你写的字很有进步!”等等。
(二)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
1、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我在开学初就制定了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几位同学,利用每星期三下午对他们进行辅导。
2、我还根据每次考试测验的成绩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使他们将一个单元里掌握不够好的知识及时掌握好。
(三)取得的成绩
在学校组织的能力抽测中,喜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两班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明显提升。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五、下学期应加强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在现在创新与改革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看来已经不够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考虑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解决用水问题。这必然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学会掌握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理念;如何面对新标准、新教材的承接与变化;如何面对个性化的学生,如何有效的鼓励学生等等,都是我必须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愿与学生同行,与时代同行。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8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 28×6 ( )×6<58
125÷5 96÷8 63÷3 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9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心得 篇10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