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2024/05/19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

为让全体高一一线教师深刻领悟新教材,贯彻新教材当中的编写理念和国家意志,xx省于20xx年x月xx至xx日召开了新教材专题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早已结束,回顾这三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在这三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的主要导向,一是要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三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四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时代性。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初高中课程相衔接,避免出现初高中课文跨度太大而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情况。新教材继续采用历史时序的编排,逐渐铺展历史的脉络。必修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又比初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求贯穿整个通史,也要求全面覆盖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这就导致教材存在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课文较为浓缩等状况,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就不再是让学生记住繁杂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学会运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再从头讲到尾。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的贯彻新课标,因此,我们教师要专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家教学任务。而对于内容及其丰富的必修教材,我们可以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加以整合,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二是对单元内容整合,按朝代按专题等。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当中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既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而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比如在面对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叶小兵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整合课程资源。我的困惑在于,若是按专题如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整合是否违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过去老的专题教学中去。

最后,对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我简要的谈谈对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思路。第二课的标题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及感兴趣,许多典故他们的都耳熟能详。因此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历史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更上位的历史认识,通过争霸战争和商鞅变法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在教学当中贯彻唯物史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这个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导致的井田制瓦解产生了变法革新的需要。而变法革新又需要大量士人,这催生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使我对一堂课有了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培训是结束了,但是真正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这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3

本人有幸参加为期两天的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通过培训,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和启发,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与同行的前辈和老师共同交流。

首先,在观看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对这次部编教材的有关视频,反映了国家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其中特别提到了家国情怀的渗透,也是以往历史学科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或不能比拟的。通过历史学科很好的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教书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也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对于部编教材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案例的分析。应了那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具体而繁杂,特别是历史学科更注重史论结合。每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案例和视频,不禁感叹老师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是因为确实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问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又怎会不喜欢呢?而且在讲求实证的同时,不再像过去的传统教学只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能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内容丰富,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为我们今后上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帮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三,这次的部编教材是经过了多位国家级的专家和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了审慎的考量编制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仅就中国史而言更加的系统和完善,能够将中国史所涉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东汉的光武中兴,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没涉及这段历史,会使学生对于两汉的内容不够清晰,东汉的内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再比如本次部编教材中关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前的教材也没涉及或是不作为必要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也是有缺憾的.,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却没有给予必要的交代,这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唐朝历史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评价。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有就是在对历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辞方面更加的准确而严谨,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及时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本次历史培训的一点粗浅的心得和认识,仅供交流,如有不当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及时提出并批评指正。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2月23—24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以来的首次有关历史学科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对我来说确确实实是受益匪浅。因为参加工作28年来从未听过其他学校任何学科教师的讲课,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在本校我尽量听各学科教师的讲课,包括英语课,从中借鉴一些好的方法,然后自己不断探索,从未有人说我的课讲得不行。但通过这两天的教材教法分析培训,我确实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对我来说,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所以,我很珍惜这两天的培训学习,也认认真真地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李秋云老师和李仲林老师讲的特别好。她们讲的教学方法,有些我在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中都用过,但没有坚持下来。如李秋云老师讲的跟踪提问法,我很早就用过,也很有成效。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自己要花费很多很多的.课余时间来监督学生完成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忙的焦头烂额,另一方面,我也占用了学生的一些课余时间,引起了其他老师的不满,于是就慢慢放弃了课余时间的追踪督促法,而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上课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平时只要有空堂课,我都去上,特别是到放假前一个月,不统考的课都停课了,我就抓住时机加课,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成绩也总是在不断提升,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0xx年以前,历史还没有列入中考范围,除了历史老师之外的

人都不重视历史,尽管这样,我依然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20xx年历史列入了中考范围,渐渐引起了学生的重视,但现在又定为开卷考试,让学生又放松了,如果老师不抓紧,学生就学不到多少知识了。在培训讨论中,有位教历史17年的老师说他上课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看书他板书,学生看完书后就让学生上黑板做题,然后完成课后作业,课后什么作业也没有,他很轻松。但学生能学到什么呢?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我近30年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对知识现状不满足,因为在我上初中时,教我的历史老师每节课都是把课本啃啃巴巴地念一遍,实在是无聊,我什么也没学到,高中上的是理科,毕业后就参加教学工作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外,什么资料也没有,有时连参考书也没有,自己一直是现学现卖,就这样教了几十年。

这次培训,时间短,我认为很有必要,其他老师不知怎么想的,第一天下午的培训,共20人参加,就有8人整整睡了一下午,我都替他们不好意思。以后若有类似的培训,我觉得应挑选最好的老师授课,并有示范课一同进行,效果会更好。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6

7月13-14日,我参加了在银川市第九中学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17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内容详实,高屋建瓴,对当今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天,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编写人员张静老师针对部编新教材作了全面又细致的说明,从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经过,新教材的内容、体例及重点核心,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了具体的解读,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我也收获颇丰,尤其是对新教材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点线结合,呈现历史整体面貌。这次部编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并且贯通解释了中国古代史上各个发展阶段以至整个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这就构成了我们习惯上所说的“面”。这样,就能收到“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功效。

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完整平台。新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前面都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除此还有课文前设,课文旁设,课文后设等,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阅读,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

重要问题,准确阐述正面教育。在编写和审查部编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处理一些重要问题的表述时,既要符合历史实际,史事准确,更要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这个问题,既关乎历史观,又涉及到历史发展的主线,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分析教材、使用教材时需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应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历史教育的功能很好地发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张静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录像观摩课,这节课注重史料的解读,应用史料教学,扩展教材内容,给在座老师以深刻的启发。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尤其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期的验证,这些材料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使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第二天,北京汇文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丁丁老师针对部编新教材七年级历史课例进行了评析。丁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丁老师带来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与《辽、西夏和北宋的建立》等四节示范课各具特色,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流程清晰顺畅,问题设计独特而巧妙,师生互动积极而热烈,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四节课,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与我们分享了使用新教材的体会与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如何使用新教材的深刻思考,我相信,我们将与新教材共同成长。通过具体的课例分析,我更细致的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思路,也清楚的意识到这套教材将给我们一线教师教学带来更多拓展的空间,我已经迫不及待与新教材美丽相遇。

这次部编版历史教材在呈现方式、学习要求等各个方面与《历史课程标准》高度契合,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它有一些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历史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强调基本史实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

两天的培训活动,我仔细聆听认真记录。通过学习,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通过学习,我沉寂的思维被唤醒;通过学习,为我打开了一个个新的视角。新教材培训,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不需扬鞭自奋蹄,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前行,相信前进的路上,风景会更加美丽。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一名新手历史教师,我非常重视本次教材培训。认真听讲,收获良多。

本次教材培训既有对学科的宏观把控,又有对教材使用的具体指导,非常实用。宏观上明确了《课标》、《教参》、《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目的,教材的编写体例。让我们能够俯视教材。

本次培训更多的是对教师的具体指导。

1.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陈老师对三个课例的分享中,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奠定了基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观教育。史料和故事教学贯穿于课堂,史料实证的精神扎根于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中都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这次培训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新教材;激励我们笃学深思,为自己充电,提升历史专业素养,争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学习中进步从实践中提升。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9

为让全体高一一线教师深刻领悟新教材,贯彻新教材当中的编写理念和国家意志,xx省于20xx年x月xx至xx日召开了新教材专题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早已结束,回顾这三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在这三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的主要导向,一是要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三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四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时代性。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初高中课程相衔接,避免出现初高中课文跨度太大而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情况。新教材继续采用历史时序的编排,逐渐铺展历史的脉络。必修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又比初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求贯穿整个通史,也要求全面覆盖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这就导致教材存在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课文较为浓缩等状况,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就不再是让学生记住繁杂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学会运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再从头讲到尾。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的贯彻新课标,因此,我们教师要专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家教学任务。而对于内容及其丰富的必修教材,我们可以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加以整合,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二是对单元内容整合,按朝代按专题等。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当中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既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而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比如在面对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叶小兵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整合课程资源。我的困惑在于,若是按专题如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整合是否违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过去老的专题教学中去。

最后,对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我简要的谈谈对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思路。第二课的标题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及感兴趣,许多典故他们的都耳熟能详。因此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历史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更上位的历史认识,通过争霸战争和商鞅变法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在教学当中贯彻唯物史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这个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导致的井田制瓦解产生了变法革新的需要。而变法革新又需要大量士人,这催生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使我对一堂课有了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培训是结束了,但是真正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这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1

为让全体高一一线教师深刻领悟新教材,贯彻新教材当中的编写理念和国家意志,xx省于20xx年x月xx至xx日召开了新教材专题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早已结束,回顾这三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在这三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的主要导向,一是要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三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四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时代性。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初高中课程相衔接,避免出现初高中课文跨度太大而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情况。新教材继续采用历史时序的编排,逐渐铺展历史的脉络。必修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又比初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求贯穿整个通史,也要求全面覆盖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这就导致教材存在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课文较为浓缩等状况,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就不再是让学生记住繁杂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学会运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再从头讲到尾。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的贯彻新课标,因此,我们教师要专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家教学任务。而对于内容及其丰富的必修教材,我们可以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加以整合,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二是对单元内容整合,按朝代按专题等。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当中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既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而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比如在面对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叶小兵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整合课程资源。我的困惑在于,若是按专题如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整合是否违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过去老的专题教学中去。

最后,对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我简要的谈谈对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思路。第二课的标题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及感兴趣,许多典故他们的都耳熟能详。因此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历史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更上位的历史认识,通过争霸战争和商鞅变法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在教学当中贯彻唯物史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这个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导致的井田制瓦解产生了变法革新的需要。而变法革新又需要大量士人,这催生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使我对一堂课有了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培训是结束了,但是真正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这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2

7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xx年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时间短,但内容详实,高屋建瓴,既有一线名师作的新教材公开课,又有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

一、从课堂教学中得经验

本次培训共听了三节课:大同一中范琼老师的《百家争鸣》,临汾乡宁县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省实验中学李思勤老师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说课。同时,三位教育专家又进行了点评。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树立课标意识。课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领,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更科学。丁俊伟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2.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三位老师还注重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丁俊伟老师通过让学生研读材料(史实),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又如:李思勤老师通过对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让学生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3.教学中要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范琼老师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丁俊伟老师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的讲授,让学生感悟历史发展规律。

4.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由浅入深,形成知识整体架构,充分掌握知识。

二、从专家讲座中受启发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三场专家讲座,大同市教学科研中心韩宏庆作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的讲座,她以七年级第二单元为例,从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各课是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讲解,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周继荣以《用好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为题,重点对八年级各单元从梳理线索、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闫晓星以九年级第三单元为例,从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对本单元教材的使用构想。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在学习中进步从实践中提升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3

本人有幸参加为期两天的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通过培训,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和启发,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与同行的前辈和老师共同交流。

首先,在观看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对这次部编教材的有关视频,反映了国家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其中特别提到了家国情怀的渗透,也是以往历史学科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或不能比拟的。通过历史学科很好的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教书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也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对于部编教材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案例的分析。应了那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具体而繁杂,特别是历史学科更注重史论结合。每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案例和视频,不禁感叹老师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是因为确实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问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又怎会不喜欢呢?而且在讲求实证的同时,不再像过去的传统教学只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能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内容丰富,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为我们今后上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帮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三,这次的部编教材是经过了多位国家级的专家和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了审慎的考量编制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仅就中国史而言更加的系统和完善,能够将中国史所涉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东汉的光武中兴,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没涉及这段历史,会使学生对于两汉的内容不够清晰,东汉的内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再比如本次部编教材中关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前的教材也没涉及或是不作为必要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也是有缺憾的,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却没有给予必要的交代,这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唐朝历史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评价。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有就是在对历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辞方面更加的准确而严谨,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及时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本次历史培训的一点粗浅的心得和认识,仅供交流,如有不当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及时提出并批评指正。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4

20xx年2月23—24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以来的首次有关历史学科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对我来说确确实实是受益匪浅。因为参加工作28年来从未听过其他学校任何学科教师的讲课,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在本校我尽量听各学科教师的讲课,包括英语课,从中借鉴一些好的方法,然后自己不断探索,从未有人说我的课讲得不行。但通过这两天的教材教法分析培训,我确实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对我来说,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所以,我很珍惜这两天的培训学习,也认认真真地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李秋云老师和李仲林老师讲的特别好。她们讲的教学方法,有些我在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中都用过,但没有坚持下来。如李秋云老师讲的.跟踪提问法,我很早就用过,也很有成效。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自己要花费很多很多的课余时间来监督学生完成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忙的焦头烂额,另一方面,我也占用了学生的一些课余时间,引起了其他老师的不满,于是就慢慢放弃了课余时间的追踪督促法,而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上课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平时只要有空堂课,我都去上,特别是到放假前一个月,不统考的课都停课了,我就抓住时机加课,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成绩也总是在不断提升,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0xx年以前,历史还没有列入中考范围,除了历史老师之外的人都不重视历史,尽管这样,我依然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20xx年历史列入了中考范围,渐渐引起了学生的重视,但现在又定为开卷考试,让学生又放松了,如果老师不抓紧,学生就学不到多少知识了。在培训讨论中,有位教历史17年的老师说他上课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看书他板书,学生看完书后就让学生上黑板做题,然后完成课后作业,课后什么作业也没有,他很轻松。但学生能学到什么呢?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我近30年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对知识现状不满足,因为在我上初中时,教我的历史老师每节课都是把课本啃啃巴巴地念一遍,实在是无聊,我什么也没学到,高中上的是理科,毕业后就参加教学工作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外,什么资料也没有,有时连参考书也没有,自己一直是现学现卖,就这样教了几十年。

这次培训,时间短,我认为很有必要,其他老师不知怎么想的,第一天下午的培训,共20人参加,就有8人整整睡了一下午,我都替他们不好意思。以后若有类似的培训,我觉得应挑选最好的老师授课,并有示范课一同进行,效果会更好。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5

20xx年7月13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本次培训内容详实,在培训中观看了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的专家张静老师对七年级《中国历史》新教材的介绍及教材分析、教学建议;还聆听了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丁丁老师对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绍及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活动对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对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新教材的学习培训,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更新了历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在初中历史教学岗位已有近三十年历程的教师,在去年使用新教材中,对于新教材的删、减、增有很多的困惑,一直都期待着能有机会的学习交流,和教师同仁们一起研讨,解决各种困惑,这次的培训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指导。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 “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才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利用我们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因此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突显,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初中历史学科来说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张静老师告诉我们,使用部编教材的理念,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在课标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二是理清逻辑,形成历史认识;三是用教材教历史,发展核心素养。让我明白了实施历史课堂教学,必要的讲述是不可少,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落实核心素养。更让我理解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培养家国情怀,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是充分合理运用史料组织教学。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对于教材中的辅助部分,张静老师根据课例清楚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课文前设、旁设、后设。在我们观看了《秦统一中国》课堂实录,张静老师在进行评析的时候,对课堂中使用史料史证上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尤其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时期的验证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史料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另外注意史料的选择,不要过多,要结合教材和学情进行选择,使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培训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舞台,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努力。

历史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6

本人有幸参加为期两天的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通过培训,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和启发,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与同行的前辈和老师共同交流。

首先,在观看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对这次部编教材的有关视频,反映了国家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其中特别提到了家国情怀的渗透,也是以往历史学科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或不能比拟的。通过历史学科很好的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教书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也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对于部编教材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案例的分析。应了那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具体而繁杂,特别是历史学科更注重史论结合。每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案例和视频,不禁感叹老师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是因为确实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问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又怎会不喜欢呢?而且在讲求实证的同时,不再像过去的传统教学只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能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内容丰富,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为我们今后上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帮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三,这次的部编教材是经过了多位国家级的专家和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了审慎的考量编制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仅就中国史而言更加的系统和完善,能够将中国史所涉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东汉的光武中兴,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没涉及这段历史,会使学生对于两汉的内容不够清晰,东汉的内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再比如本次部编教材中关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前的教材也没涉及或是不作为必要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也是有缺憾的,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却没有给予必要的交代,这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唐朝历史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评价。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有就是在对历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辞方面更加的准确而严谨,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及时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本次历史培训的一点粗浅的心得和认识,仅供交流,如有不当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及时提出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