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优秀读后感

2024/05/13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师优秀读后感(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1

和妈妈一样,我也是一口气就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被书中处处时时散发的爱深深感动了,给予别人爱,接受别人的爱,那种温暖洋溢心中的感觉,朋友你体会过吗?这样甜蜜即是在睡梦中也会蔓延在我们的嘴角。

书中的安利柯是多么的幸福啊!他在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们的爱中快乐成长。同时在爱的感染中,他又把爱传递给了他身边的人。爱是人和人之间最好的语言!

潘克希的爸爸是一个穷苦的铁匠,常常因为生活的重压打骂他,但这个坚强的小朋友一直默默忍受着,还主动帮父亲做活。同时更发奋学习获得了学校的优良奖,而爸爸也在儿子的小小年纪对父亲有如此尊重宽待之爱中学会了宽容。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重新给予了潘克希慈祥温和的父爱。

葛禄西的命运更加悲苦,父亲犯案入狱,生活只能靠母亲卖菜苦苦支撑。但他的同学安利柯,戴洛西等不但没有因此歧视他,反而一再小

心翼翼维护家庭对于他的自尊的伤害。这是朋友之间最大的爱了。

爱润物无声,朋友们,当你在课堂上是否体会到了老师的声声教导,尊重我们的老师,完成老师的`每一点要求也就是对老师最大的爱的回报。在家中是否为爸爸妈妈的辛苦操劳深深感动过?当灾区人民饥寒交迫时,我们是否伸出了援助之手?

《爱的教育》教会我们去爱人,爱是每天多付出一点点,爱是我们收获了来自别人的一点点温暖,爱是通往智慧的桥梁,爱是你我之间的温暖!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2

手里捧着的书是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高万祥的大作。浏览吴良的博客,看到介绍这本书,于是网购了来,用以填补假日的寂寥,充实生命的空白。

《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是他为此书做的序。高老师认为,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得不幸”一样,优秀的教师都是相似的,平庸的教师各有各得平庸。作为一个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并积极践行9件事,这九件事是教师自我进修的9门必修课,是职业攀升的9个台阶,也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9个生命密码。

九件事当中,首屈一指的就是读书修身,读书致远。教书人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渊博的如一座图书馆的人。第二件事就是仰望星空,自我反思。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的人格特征便是具有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勇于反思自我、反思课堂、反思校园、在反思的路上荜路蓝缕,勇往直前。第三件事便是教育科研、拯救自己。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的最大区别便是有没有科研追求和科研能力。第四件事,大爱圣心,大德厚生。教师应该是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同时具备的五心老师。第五件事便是一流的口才,莲花巧舌。因为口才的背后是学识、教养、自信和自我实现。第六件事,我写我心,我思我在。写作是实践和思考的结晶。好老师一定是最能写作的教师。第七件事,生活教育,注重细节。细节决定一切。正如特雷莎修女所言:“如果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情,那就怀着一颗伟大的爱心,去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第八件事,家校沟通,必有我师。第九件事,调整心态,享受快乐。能不能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全在魔鬼抑或天使的心态。不要让自己职业生涯的幸福指数变得很低。

读着这个简单的序,便知了本书的大概轮廓。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作为教师的你专修了几堂?正在专修几堂?口头上论述,每个人都明白想做优秀教师从何入手,可是未曾真正入手。原因就是成为优秀教师是一个需要必修完九堂课,并且每堂课都是优秀成绩。没有孰轻孰重,不能厚此薄彼,更不是一翼发达。需要读思结合,需要全心投入,需要思写结合,需要家校联系,需要大爱厚生,需要热情洋溢的每天和她握手。

成为优秀教师是每个有追求教师的美好愿望。那就让我们跟随高老师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妙论述,细细品味,实实在在的践行!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3

“与优秀教师同行,让自己的成长更加生动而丰富。”这是写在扉页一侧的一句话,这句话激发了我阅读这本书的热情。在大略翻阅一遍后,我似乎开始对每位教师的文字表达有了一种细致了解的冲动,并希望从每个人的成长心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成长的背后是勤奋的付出。

成长的道路有很多,但是能否坚持下去是对成功最大的考验,不管所处环境的优劣,从也曾浮躁过的境遇中突破迷茫,从甘于寂寞的平庸中改变现状,没有谁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纵然破茧成蝶的时刻是美妙的,但是没有一番勤奋的付出、默默的奉献、执着的追求,任何暂时的表面文章都是徒劳,这是每一位亲历者发自内心的言说。

也许我们的`生活中掺杂了过多的沙砾,才让眼睛迷离模糊,但是无论何时都要知道成长的背后是勤奋的付出。

二、课堂教学的精彩是教师成功的法宝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自己的学生取得了成绩、获得了发展,为人师者才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课堂是教师的第一舞台,在这里,可以触摸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可以感知一个教师的教育境界、更重要的是可以洞察一个教师与众多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的课堂功力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发展的根本潜力,因为,一节课凝结着一个教师远远超越40分钟的付出,那是思想的挑战、思考的变通、角色的转换,还有方式方法的调整,集中展现着教师或丰富或灵活或机智的教育智慧。

因此,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教学本领、扎实教学功底,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优势、克服不足,找准课堂发展的突破口,结合每一节课及时反思自己的优缺点,让每一节课成为每一个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阵地。

三、读书、反思、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

教师作为读书人的原则摆在生活的重要位置,在读书中享受精神的盛宴、在反思中激发教育的灵感、在写作中提升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完满而幸福的。

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经历,无不与书为伴,从苦读到乐读、从乐读到享读,到自然而然的改变提升,读书功力的积淀让教师站在了一块眼界大开的高地,有了那些生动的实例,我们怎能还有理由再去说不?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4

尹老师的好书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也诱发了我写第二篇读后感的愿望。说到“管”我想不乏有多种理解,控制是一种管、指挥是一种管、打骂是一种管、说教是一种管、引导是一种管、貌似不管却帮助孩子建立自控的意识并训练该能力也是一种管,这是我认为最高层次的管。然而达到这种管的境界真是太难了,稍有偏颇就有可能差之千里。看了好书中尹老师对于圆圆貌似不管实则关注的例子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让我再次摆正了我和女儿的关系,正视了自己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

让孩子听话恐怕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然而极少有家长会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要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也许在以大欺小的态势下孩子屈服了,表面的听话却埋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小小的心眼儿恐怕已在预谋着用何种方式摆脱这种压迫了。唠唠叨叨是女性的通病,除了招致子女的反感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过反复地读好书,我感到管孩子不是难事,首先成年人对儿童就有年龄优势;其次家长对子女又有地位上的`优势,再加上人都有对其他人的控制欲,管住孩子不难,难的是不管

闭上自己的嘴、放下自己作为成人和家长的架子、收起自己的巴掌,我想这样的不管会比管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再过十年我们肯定会见到成效的。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5

微笑,体现着人们的友善和真诚,沟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天天与富有个性的活蹦乱跳的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来说,微笑则显得尤其重要,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

培根说过: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当你对学生微笑时,能增强你的亲和力,能消除孩子们对你的防范意识,增进师生间的情感。特别是在孩子们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老师的微笑能带给他们克服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当学生考试失利时,我用微笑去安慰他;当学生举棋不定时,我用微笑勉励他;当学生胆怯不前时,我用微笑鼓励他;当学生遭到歧视时,我用微笑呵护他;当学生成绩进步时,我用微笑激励他;当学生感到疲劳、压抑时,我用微笑帮助他放松心情,度过难关,迎接挑战。当学生违纪、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劳动、不思进取时,我还能微笑着对待他吗?不,当然不能。但我大可不必像其他教师那样横眉冷对、冷嘲热讽、棍棒相加,我只需用平静的神色和短暂的沉默来表述我的不满和痛心。没有“战火”和“硝烟”,学生却能通过自我检讨来改正缺点和不足。其实这功劳又该归于谁呢?应归功于微笑,否则不微笑也就传递不了那样多的信息了,而其他手段又必然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阻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生气往往伤身,反之,微笑也可算得一种健身手段吧。

一个爱微笑的教师才能教出千千万万个爱微笑的学生。当学生学会微笑时,就已迈上了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紧要的一步。微笑能帮助孩子克服更多的困难,能让孩子结识更多的朋友,能使孩子成为最受欢迎的人,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机会,还能培养孩子乐观的学习心态。教会了学生微笑,不仅等于教会了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上是培养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知道,教学是受着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微笑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同时微笑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样是笑,但他却又分成真笑、假笑、阴笑、傻笑、讥笑、皮笑肉不笑等等,故而产生的效应也不竟相同。

当我们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时,当我们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就会认真刻苦地去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就会耐心细致地去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此时,我们的每一次微笑才能是真诚的,才能真正让微笑成为一种神奇的教学手段。

微笑是一种人格魅力,是造成人生方方面面机缘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无声语言。让微笑绽放在每一位老师的脸上,对着学生。我希望!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6

“关注后进学生,转化后进学生”是个永久的话题。

对于后进生们,不少的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与处理方法。我们总是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等,便使“后进学生”改变,这无疑是想得太简单了。李镇西老师说的好:“‘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而不是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

是啊,难就难在我们是否能够容忍,是否能够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眼里的“后进学生”其实是很痛苦的,上课无法听懂却又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坐在教室里,作业往往不会做便只好胡乱应付,明明心里很自卑却表现地满不在乎……

所以“后进学生”教育要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其中,我最喜欢这段话: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李镇西老师和万同的故事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师追求给予孩子“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才有后来的《烈火金刚》手抄本的诞生。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7

我们平时也常议论为什么教师越老越不值钱,医生却越老越值钱?在我们不断的默认这种情况的时候却忽略了怎么让自己作为教师也可以越老越值钱。

读了这本书,看了这么多优秀教师的感悟和总结,让我又学习了更多。

敬业是创造价值的基础。有人常把工作当作是维持生存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我们要明确工作的存在价值也并非仅仅如此,我们只有从内心去热爱它,征服对工作的倦怠,保持积极的意志,我们便征服了周围的一切。无论什么事情,如果成了习惯,就会在不自觉状态下表露出来,把敬业当作习惯,把工作当作事业,自己就会在工作中收获更多快乐,在工作中取得成就。

永远不要抱怨,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对待问题,相信比整天抱怨要好得多。也许大多数人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是,会发发牢骚,但要注意适当的发泄完情绪即可,不要过多的没完没了的抱怨,抱怨会使人情绪变得压抑,在正常的工作中,最好保持快乐积极的心态,才会收获更多。

诚信是做人做事之本。要做事先做人。诚信,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也是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最应当具备的'一种品质,拥有诚信之任,必将会得到更多认可和赞许。

……

一个学校要有优秀的学生,也需要优秀的老师,只有共同努力才会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共同的努力才会让我们的教育走得更高更远。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8

《这样教书不累人》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个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位富豪真的再也没来过。小伙子问满脸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老板说。“说的很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继续说:“你们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的,而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的,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同样道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不需要什么和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同样重要,教师如果不厌其烦地硬是要给予学生不需要甚至反感的'东西,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越来越厌恶与疏远。例如,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硬是大讲特讲;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活动而硬是让学生成为“角色”;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合作而硬给学生拉来“伙伴”……于是,教师无微不至的的教学“服务”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心服。因此,教师就应多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不需要,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学生的需要,并应舍得学生的不需要。因为,有效地教学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

教师优秀读后感 篇9

上周学校按办公室发放图书,我拿到一本《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打开目录看,此书是以每天一个案例的形式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每一小节都非常具体的写出:“请你的静心思考”、“你可以这样做”两个环节。像“巧妙地安排座位、教会学生利用错误使自己进步、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等……都是我们日常遇到的常规问题,书中都做出了可行的教学策略指导。看罢觉得受益匪浅,诸如“教好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家长的支持!”“一个不轻易犯错的人通常是一个不愿意冒险的'人,而不敢冒险的人通常很难取得成功。”

我觉得全书的策略还是围绕教育上的爱展开叙述,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卓越的教师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卓越的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