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1
在央视四套华人世界的一个节目,看到了这样一个节目,沙拉和她的孩子们。它讲述了一个伟大有着犹太血统的妈妈教育孩子的经历,沙拉写了一本书叫《特别狠心特别爱》。
沙拉是一个同时有着犹太与中华民族血统的女人,她的父亲是犹太人,在二战中为了避难,从德国来到中国上海,在中国结婚生下沙拉。沙拉在中国上海经历了失败的三次婚姻,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在上海过着优裕的生活。慢慢地,她萌发了要带三个孩子到以色列生活的想法。当时的以色列正值巴以冲突的剧烈阶段,到处弥漫的是硝烟的战火,和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的恐惧,作为一个母亲,她为什么要在这时将孩子置身于危难中呢。她目光坚定的说:"战争让人成熟,战争让人成长。""经历过这样的考验与洗礼,以后,还有什么生活的坎坷与艰难是他们不能面对的?"
于是,她开始了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在战火中的艰难行走。她们没有经济来源,成天奔命于各个防空洞中,吃者垃圾筒里的面包,穿者垃圾筒里的衣服,她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与恐惧里,坚持着将各种早教实施着,并丝毫没有把自己承受的压力传递到孩子们身上,在战火中,孩子得到了妈妈无处不在的爱,无处不在的严格的教育。
沙拉借鉴了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的理念与经验的精华,自创"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通过延迟满足、家风育人等理念,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儿子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世界富豪。这是一部怎样将子女培养成亿万富豪的教育手记。作者的有偿教育机制不仅挖掘了孩子的造富潜质,造就了孩子善于编织人脉的本领,也培养了孩子心理调适与自我约束的良好素养。
我们先来看看以色列,以色列是个小国,1948年建国,从无名小国到经济强国,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举世瞩目。其主要人种是犹太人,犹太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智商非常高又重视知识,犹太人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记忆训练,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在《圣经》上沾蜂蜜,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这事也是犹太人干的。作者莎拉在如此大氛围下,转变思路,培养出了引以为荣的三个孩子,以色列人的育儿观念应该学。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犹太家长抛弃了很多浮华的东西,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直捣教育的初衷——让每个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这应该是每位家长的心声。我想让孩子从记好账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账户,参与家庭理财,有重大支出时让儿子来判断是否必须,这样儿子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无形中会提高其责任感。学校每年的贸易节办得很好,向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高年级的孩子就会知道了商品流通才能赚差价,锻炼了他们的成本管理能力。
在有偿生活机制的运行下,其实还培养了每个孩子的沟通、交际能力,最终孩子们走向社会,需要的就是这些情商了。学习"适当不满足和延迟满足"教育,作者提出,该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并不能唾手可得。当今大家生活好了,对于孩子大都超前满足、过量满足。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基本满足,看来要改,溺爱不是爱,要狠下心来爱,教育孩子有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都有些浮躁,正好培养他对学习有耐心和至关重要的逆商。
所以,作为父母,要从小就重视教孩子金钱的概念,给孩子灌输理财的知识,懂得如何控制欲望,节约支出;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赚钱致富。如果孩子没有理财的概念,即使他将来有钱,也会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因此,现代社会,人们提出了情商、智商,还提出了财商的概念。学会生存、懂得理财,是家长必须给孩子上的重要的一堂课,也是孩子一生受益的课!
作者莎拉告诉我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谋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才会有从容的晚年,孩子也才会收获成功的人生。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面对世界。放手越早,孩子就会越早走上独立之路。溺爱是害,狠心是爱,家长学会爱,孩子赢未来!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2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找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家长一手造成的,是我们不懂得孩子成长法则而给予孩子“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即时满足”的结果。而令我顿悟的是犹太母亲沙拉所着的一本书——《特别狠心特别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全书272页25万字,我用了半个月时间读完。我边读边划边想,对照自己培育孩子的体验,查找我与沙拉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共同之处与不同所在,越读越发现自己的不足,越读越佩服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智慧,越读越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越读越感到我和女儿很幸运,因为在她还没有完全长大,在她还处于成长过程中接受生存能力训练的宝贵时期里,我们找到了一套可以参考学习且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沙拉结合自身作为母亲的成长、转变经历,向所有的中国妈妈发出了劝告:不要做孩子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不能做“孩奴”、“直升机父母”,不能对孩子施以“未富先娇、未贵先奢”的教育理念,切忌对孩子“即时满足”、“超量满足”、“超前满足”,以防把孩子培养成“草莓族”(外表光鲜,经不得挤压)、“啃老族”。她用大量的例证分析阐释爱孩子的四大误区,即: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习惯性满足各种要求,知爱而不知教,过度抚养(关怀强迫、过度热心)。而这四大误区在中国,我们这些父母是条条中招,这是不争的事实。
沙拉一再强调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养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她告诫我们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进而向我们推介犹太人的爱子秘籍:特别狠心特别爱!
沙拉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和以色列的很多家族财富世代相传做比较,找出财富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是,犹太人更注重传承的是生存的技能和素质,是一种对自己人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而要做好这样的一种传承,沙拉通过在以色列改造自己的三个孩子的经验、努力和思考,为我们提出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三大内涵和对应技巧,一是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二是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三是撤退一步,学会放手。书中对这三大内涵、三大对应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很强的可学可比性,操作性、指导性也都很强。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产生迫不及待进行实施的想法,也想将这些理念及做法推荐给家人、亲人。最先想到的是一定要让爱人和女儿也抓紧来读一读这本书;随后是与环哲书店联系预定了五本,准备送给我的兄弟姐妹和朋友,帮助他们尽快优化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再有,就是赶紧写下这篇读书心得,推介给身边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及时发现这本书,以免使更多的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不再迷茫困惑,少走弯路,少留或不留遗憾。
能读到这本书,是我和女儿的幸运!这要感谢我的虫友——套格斯妹妹,是她的力荐与赠阅,使我对女儿的培育、对为人父母的感悟再一次豁然开朗,对生命的体验再一次得以成长和升华!
感恩生活,让我与你们相遇,遇到一位好友,遇到一本好书,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3
八年前初为人母时认真拜读了沙拉的新作《特别狠心特别爱》第一部,了解了她的家庭教育理念:“特别狠心特别爱。”这是有温度、有理智、有智慧地爱孩子,用“逆境体验教育法”、“有偿生活机制”和“延迟满足法”绿色地、科学地爱孩子。
“逆境体验教育法”是培养孩子身处逆境的时候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并给予孩子尊重、鼓励和引导。
“有偿生活制”是家里所有东西不能无偿使用,包括餐食和服务,培养了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延迟满足教育法”是让孩子学会忍耐,增强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孩子获取成功必备的重要“逆商”。家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沙拉女士与时俱进,又出新作:《特别狠心特别爱Ⅱ赢在家风》,强调家庭教育要“严家风、迟满足、慢教养”,融合了中国传统和犹太民族家庭教育精华的家风传统。
沙拉白手起家,终成以色列钻石公司在中国的首席代表;她是亿万富豪,更是慈善义工、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她是单身妈妈,却独自将三个子女培养成健康、独立、有担当、会创造财富的社会精英。优秀的家长培养出卓越的孩子,这就印证了那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沙拉曾经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妈妈”,这位单身母亲把三个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辛辛苦苦想成为一个“一百分母亲”:孩子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不用洗碗,不用洗衣服,不用做饭,不用叠被子,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并为自己的能干骄傲。直到41岁那年带着三个孩子移民到战火纷飞的以色列,邻居大婶看到沙拉事事为孩子包办,毫不客气地对她说:“不要把你那种不科学的母爱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要有分寸、有原则、有方法!”老太太的话,让她醍醐灌顶。她回忆说:“虽然这样的教育手段看上去很残酷,但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要彻底改变过去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如同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她要求三个孩子好好学习,并不要求他们考满分,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更注重他们的品德培养,坚信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坚强、豁达、乐观的她给了孩子三把钥匙:坚强、自信、宽容。孩子们凭借这三把钥匙叩开了成功的大门。
确实,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行为习惯取决于家风,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每个人的性格、素养、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深深烙上家风的印记。比如说家喻户晓的梁启超,他的九个孩子有三个中科院院士,其他六位也各有所成,在各自领域里都有杰出贡献,成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梁启超身处社会激荡变革之中,但是爱国救国之心始终不变,而且,他还要求子女确立为祖国而学习的思想,告诉海外留学的孩子:“毕业后回来为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子女在外读书期间,梁启超也没有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通过言传身教,把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
又比如美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家族:爱德华和珠克家族,如今都已传承八代。老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子孙中有多位大学校长、文学家,还有人当过副总统、大使。而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无所事事。子孙数百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数十人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总之没有一个有出息。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家风不仅影响到眼前的一代人,而且会长远地影响到许多代后人的成长。这也验证了中国那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如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两句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孩子的视界决定了孩子的世界。
罗曼·罗兰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中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孩子最初看到的必定是家庭,是父母。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父母的言谈举止、营造的家庭氛围和在生活点滴中给孩子的教育就要往这方面引导。
前几天,“林妙可落榜北影初试”的消息使林妙可成了众矢之的:9岁独登奥运舞台,10岁出演《红楼梦》,12岁上春晚,9年间片约不断,却在北影初试便落榜,曾经闪亮的童星一下子黯然失色,被指学艺不精,道德品质不行。
相反,当年奥运开幕式上,虽然歌唱的好却因外貌不及林妙可成了“声替”的杨沛宜则在父母的保护下,将奥运翻篇,默默学习,开启学霸模式,专注文化课的学习。考入北京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
透过林妙可的“泯然众人”和杨沛宜的逆袭学霸这一现象,再来看看她们各自的家庭教育:林妙可的母亲是一名全职主妇,作为一名小童星的妈妈,她望女成凤,但却不懂得规划女儿的人生,没有为女儿过滤掉演艺圈的喧嚣,为了挣钱,竟然让女儿十三岁酒吧走穴,为不孕不育医院站台,十四岁拍情感戏,初三那年才学会过马路。
相反,杨沛宜的父亲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教育女儿迅速将奥运翻篇,潜心学习,让女儿完全淡出大众的视野,爸爸平常很少透露女儿的消息,唯有一则博客,含蓄表达了期望女儿不忘初心与书为伴,与知识为伴的嘱托。杨沛宜的爸爸用自己的格局和远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家长,更真切的希望家长不要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不要因为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丢给学校,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再名牌的学校、再负责任的老师也没法把孩子教育好。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基础,基础没有打好,就不会有稳固的人生。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那么父母就是孩子的模子。但愿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这两本家庭教育的宝典,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修正好自身这个模子,才能复制好理想的影子,培育出理想的孩子。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4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是被书名所吸引,《特别狠心特别爱》两个副词“特别”更加强了“狠心”和“爱”这两种走向两极的情感反差,这使我敏感的心受到了触动。
读完这本书,我被吸引和震撼了。书的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这位母亲育有两子一女,他们在上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中以建交后,沙拉为了父亲的遗愿以及对以色列教育观念的好奇,她携儿女来到了以色列。中以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她有了更好的直观比较,同时也让她更好地用科学的方法对儿女进行教育。并终于将他们培养成才。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走出教育的误区,学会如何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这本书太给力了,对我教育孩子,太有启发和帮助了。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孩子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只知道盲目的无条件的爱,哪里晓得爱子的艺术。这世界上唯有一种情感是不以聚合为终极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以分离为代价的。就像当初你把他产下,连着你们的脐带必须剪掉一样,你要离开他,学会放手,这样他才能飞翔。
可是我们似乎都忘记了这一点,到处都是保姆式的、直升机式的家长,孩子们呢,则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主王子”型;成了不堪一击的“草莓族”,看似光鲜有个性实则是一副臭皮囊;成了无承担无成就的“啃老族”。我们家教的方式是保守的、牺牲的、受折磨的、低效短浅的。
沙拉在书中多次提到现在中国家庭教育种种现象,检视一下我们自己,对号入座看看我们是不是这样的。每当他们背书包时,我们抢过去帮他们背;每当他们出去玩时,我们逼着他们背唐诗,背课文;每当他们对绘画有兴趣时,我们忙去少年宫帮他们报名学钢琴学奥数;当我们坐公交车时,我们教会了他们抢座;当我们不劳而获时,我们教会了他们数钱;当我们面对农民工、残疾人时,我们教会了他们冷漠面对。
于是,坚强、创造力、快乐、爱心、成就、责任——与他们无缘。
而沙拉为我们每一个家长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她教我们如何培养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沙拉总结了犹太家长爱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她将爱子秘籍,总结七个字:特别狠心特别爱,并归纳出三个内涵和对应技巧。
一、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人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它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不仅使犹太人子孙精明富有,而且还使得他们无论瓢泊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如鱼得水地开展他们的事业。犹太人将干家务活看做孩子生存教育的基础课。
二、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延迟满足”是以色列亲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有的东西并不能垂手而得。“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商。“延迟满足”还训练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磨练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三、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不做包办的管家,做一个参谋、观察、提醒的军师是犹太家长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定位。犹太父母对儿女的爱,就是这样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常常比喻自己的家教方法说:我们不做短线,要做长线投资。
以色列的教育虽与中国教育有异,但“爱的教育”却是相通的。每一个儿童都有着自已特有的禀性,所谓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确有着它的科学所在。但犹太民族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确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用爱的名义创造“条件”“环境”来培养孩子,让他们独立、让他们学习、让他们体验。这过程必定是玉蚌濡血的痛和忍,请不要心疼,请把爱深藏,默默地在一旁守候,孩子们会交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的。家长学会爱,孩子才会有美好未来。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5
我自以为是地培养女儿16年,还自我标榜是一位懂教育的好妈妈,十几年来从未质疑过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还好,我是一个善于学习、懂得借鉴的妈妈,我能够认清:任何一位父母都需要与孩子一同成长!所以,我主动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几年前,我有幸听到博瑞智教育机构张飞亮老师的一节亲子教育课。这节课是令我思想开窍的一节课,使我对以往在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从此一改缺乏耐性又强硬、简单、粗暴的长辈习性。我流着眼泪拿起电话向曾经被我施以暴虐态度的小侄女道歉,为我从前对孩子的高压态度和行为深深忏悔。从那以后,我试着与孩子们平等沟通,学会蹲下身来,跟孩子们做朋友。
但实话实说,我作为母亲、长辈,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所能施展的方法还是太简单、太匮乏了,终究不能摆脱骨子里固有的包办式教养,总是不由自主地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主动权,不知不觉地也沦为溺爱孩子大军中的一员,而自己却全然不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结果就是,女儿十六岁了,很少自己洗内衣,房间也很少自己主动打扫,书桌一直是杂乱无章的,床上的被子大多由父母整理;吃饭问题也很少自己决定,洗碗只是偶尔主动承担一次;理财方面从无计划,更不记账;自我节制方面也不尽人意,平板电脑、手机拿起来就不愿放下,不能有效管理时间……诸多问题反复强调不见起色,令我苦恼。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找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家长一手造成的,是我们不懂得孩子成长法则而给予孩子"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即时满足"的结果。而令我顿悟的是犹太母亲沙拉所著的一本书——《特别狠心特别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全书272页25万字,我用了半个月时间读完。我边读边划边想,对照自己培育孩子的体验,查找我与沙拉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共同之处与不同所在,越读越发现自己的不足,越读越佩服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智慧,越读越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越读越感到我和女儿很幸运,因为在她还没有完全长大,在她还处于成长过程中接受生存能力训练的宝贵时期里,我们找到了一套可以参考学习且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沙拉结合自身作为母亲的成长、转变经历,向所有的中国妈妈发出了劝告:不要做孩子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不能做"孩奴"、"直升机父母",不能对孩子施以"未富先娇、未贵先奢"的教育理念,切忌对孩子"即时满足"、"超量满足"、"超前满足",以防把孩子培养成"草莓族"(外表光鲜,经不得挤压)、"啃老族".她用大量的例证分析阐释爱孩子的四大误区,即: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习惯性满足各种要求,知爱而不知教,过度抚养(关怀强迫、过度热心)。而这四大误区在中国,我们这些父母是条条中招,这是不争的事实。
沙拉一再强调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养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她告诫我们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进而向我们推介犹太人的爱子秘籍:特别狠心特别爱!
沙拉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和以色列的很多家族财富世代相传做比较,找出财富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是,犹太人更注重传承的是生存的技能和素质,是一种对自我人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而要做好这样的一种传承,沙拉通过在以色列改造自己的三个孩子的经验、努力和思考,为我们提出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三大内涵和对应技巧,一是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二是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三是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书中对这三大内涵、三大对应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很强的可学可比性,操作性、指导性也都很强。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产生迫不及待进行实施的想法,也想将这些理念及做法推荐给家人、亲人。最先想到的是一定要让爱人和女儿也抓紧来读一读这本书;随后是与环哲书店联系预定了五本,准备送给我的兄弟姐妹和朋友,帮助他们尽快优化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再有,就是赶紧写下这篇读书心得,推介给身边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及时发现这本书,以免使更多的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不再迷茫困惑,少走弯路,少留或不留遗憾。
能读到这本书,是我和女儿的幸运!这要感谢我的虫友——套格斯妹妹,是她的力荐与赠阅,使我对女儿的培育、对为人父母的感悟再一次豁然开朗,对生命的体验再一次得以成长和升华!
感恩生活,让我与你们相遇,遇到一位好友,遇到一本好书,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6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是沙拉,她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1992年,在上海结束了不愉快的婚姻,带着三个孩子移民以色列。这位母亲育有两子一女,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走出教育的误区,学会如何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这本书太给力了,对于在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现在已读到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犹太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而非知识的灌输。“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一个和社会接轨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职业学生。职业学生很可怕,他们有着高学历高期待。”读到这不得不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研究生毕业,自己究竟收获的是什么?欠缺的又是什么?深知自己身上的不足,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改变了教育策略。注重从小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如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孩子快五岁了,我从来都没有想着让她获得多少科学知识。虽然周边的孩子会认识很多的文字、数字,而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一方面而焦虑过。个人认为只要一个孩子智力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对于一个孩子能力的培养,则是应该从娃娃抓起,过了发展的敏感期再开始培养,只会事倍功半。甚是习惯一旦养成,会伴随终身。
3-6岁是孩子参与家务活动的敏感期,如果这一时期不让孩子力所能及的参与家庭事物,孩子长大后便会好吃懒做,缺乏生活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很早我便有意识的让闺女做一些事情,比如洗袜子,小内裤等这种小件的衣服,虽然刚开始她不知道如何使用肥皂,会把肥皂泡在水里面,盆里面的水也会溅一地,弄的乱七八糟,更别说可以洗干净了。可我还是坚持培养她自己做这些事情。坚持一段时间下来,最近发现她已经会把衣服搓的'很干净,洗完之后可以把用完的盆放在架子上,然后利索的把地拖干净。此时已不需要我再去帮忙,更不用偷偷的把她晾好的衣服拿回来再重新洗一遍。看到这一切,我甚是欣慰!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孩子在生活中点点的变化和进步,让我很欣慰。同时我会在她完成一件家务事情之后,酌情给她画上几颗小星星,如果表现的好,会比当时商量好的数目上多画一两个,非常肯定的告诉她这次表现的非常好。当然,闺女也会很开心,等攒到一定的星星之后,会根据她的要求买她喜欢的小零食或者小玩具。
对于闺女能力方面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生活中,更多的还体现在她的幼儿园生活中。从最初幼儿园的选择上,我就没有考虑公立的幼儿园,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闺女天天在幼儿园小手背背后的约束,我希望她可以在一定的约束下获得更多的自由。考察了众多幼儿园,最后给闺女选择了一个蒙氏班。我心里很明白,虽说是提出蒙氏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很多局限性。但我想,总还是比传统的幼儿园还是有些区别。果不其然,从一入园的自己签到、换鞋、叠衣服、打饭等等,处处体现着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教育理念。孩子周一到周五的每天工作区域也不一样,锻炼的能力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水区,闺女也最喜欢这个区域,问她为什么,她总说可以自己动手做很多好吃的。在家里,这么小的孩子我们是不容许她拿刀切菜的,总觉得不够安全,怕发生不必要的伤害。可在闺女的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拿刀切菜的照片。孩子们在幼儿园使用的刀肯定是特殊材料制作的,使用起来也是很安全的。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活体验,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天的变化,我也是看在眼里。从最初的那个早晨入园都羞涩的低着头不肯和老师们问好,到现在能够大大方方的与老师问好,放学时开心的和老师们说再见。最近接她放学时,老师们还常常夸她现在可以争着举手去台上表演节目呢。看着孩子一天一天点点滴滴的变化,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是漫长的,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蕴藏着每位妈妈的辛苦付出。我深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自己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孩子的引领者,在必要时刻给予引导,而不是孩子的占有者和拥有者。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7
最近有幸拜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名作——《特别狠心特别爱》,作者是出生在我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她育有两子一女,中以建交后,她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磨难,学会坚强,领会人生,她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以色列,开始一段跨国教育的特别经历。文中的一些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有偿生活制”培养了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有偿生活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它不仅使犹太子孙精明富有,而且还使得他们无论漂泊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如鱼得水地展开他们的事业。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曾做过一个调查报道: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前者比后者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从小懂得劳动伦理学的孩子,在对生活不断体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日后更容易事业有成。在有偿生活机制的运行下,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能干,更有时间意识、成本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延迟满足教育法”是让孩子学会忍耐,增强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孩子获取成功必备的重要“逆商”。
我们可以在原则面前对孩子说“不”,不要一味地去溺爱孩子,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父母。
3、撤退一步学会放手。
“100分家长不如80分家长”“家长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催促孩子学习”“观察、参谋、提醒——做军师父母,不培养平庸孩子”,文中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教育的目的是把每个人都训练成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我们作为家长要学会陪伴、鼓励、引导,其它的还是要靠孩子自己来完成。
4、“逆境体验教育法”是培养孩子身处逆境的时候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并给予孩子尊重、鼓励和引导。
狠下心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藏起来一部分。这是有温度、有理智、有智慧地爱孩子,用“逆境体验教育法”“有偿生活机制”和“延迟满足法”绿色地、科学地爱孩子。希望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借鉴成功者的经验,有意识地去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8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找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家长一手造成的,是我们不懂得孩子成长法则而给予孩子“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即时满足”的结果。而令我顿悟的是犹太母亲沙拉所着的一本书——《特别狠心特别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全书272页25万字,我用了半个月时间读完。我边读边划边想,对照自己培育孩子的体验,查找我与沙拉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共同之处与不同所在,越读越发现自己的不足,越读越佩服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智慧,越读越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越读越感到我和女儿很幸运,因为在她还没有完全长大,在她还处于成长过程中接受生存能力训练的宝贵时期里,我们找到了一套可以参考学习且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沙拉结合自身作为母亲的成长、转变经历,向所有的中国妈妈发出了劝告:不要做孩子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不能做“孩奴”、“直升机父母”,不能对孩子施以“未富先娇、未贵先奢”的教育理念,切忌对孩子“即时满足”、“超量满足”、“超前满足”,以防把孩子培养成“草莓族”(外表光鲜,经不得挤压)、“啃老族”。她用大量的例证分析阐释爱孩子的四大误区,即: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习惯性满足各种要求,知爱而不知教,过度抚养(关怀强迫、过度热心)。而这四大误区在中国,我们这些父母是条条中招,这是不争的事实。
沙拉一再强调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养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她告诫我们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进而向我们推介犹太人的爱子秘籍:特别狠心特别爱!
沙拉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和以色列的很多家族财富世代相传做比较,找出财富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是,犹太人更注重传承的是生存的技能和素质,是一种对自我人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而要做好这样的一种传承,沙拉通过在以色列改造自己的三个孩子的经验、努力和思考,为我们提出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三大内涵和对应技巧,一是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二是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三是撤退一步,学会放手。书中对这三大内涵、三大对应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很强的可学可比性,操作性、指导性也都很强。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产生迫不及待进行实施的想法,也想将这些理念及做法推荐给家人、亲人。最先想到的是一定要让爱人和女儿也抓紧来读一读这本书;随后是与环哲书店联系预定了五本,准备送给我的兄弟姐妹和朋友,帮助他们尽快优化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再有,就是赶紧写下这篇读书心得,推介给身边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及时发现这本书,以免使更多的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不再迷茫困惑,少走弯路,少留或不留遗憾。
能读到这本书,是我和女儿的幸运!这要感谢我的虫友——套格斯妹妹,是她的力荐与赠阅,使我对女儿的培育、对为人父母的感悟再一次豁然开朗,对生命的体验再一次得以成长和升华!
感恩生活,让我与你们相遇,遇到一位好友,遇到一本好书,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9
首先是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她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自己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以色列,开始了一段跨国教育的特殊经历。
可想而之,一位单身母亲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是何其的艰难。沙拉也曾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为了让孩子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动一下手。曾经的沙拉也被累得筋疲力尽,是邻居大婶的训斥,告诉她:不要把不科学的母爱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你生了孩子就是母亲。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要有分寸、有原则、有方法。之后沙拉为孩子们深谋远虑出发,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
前些日子,我曾想女儿上小学了,是人生的第二阶段,我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让孩子有充足的营养,陪好孩子学习,满足物质需要,我在不知不觉中向 “孩奴” 妈妈靠近了。看这本书后,我顿悟了许多。让我明白过度的爱让孩子无法承受,就如满杯自溢一般,还孩子以自由空间,不由扬鞭自奋蹄,岂不美哉
沙拉还告诉我们:“狠下心来,领着孩子走,或者看着孩子走,绝不是抱着孩子走!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父母永远不要代替孩子成长。”这是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三个孩子的母亲——沙拉。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中国的家庭教育和以色列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让我们发现中国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如果再不及时改变这种教育方法,那么中国的家长真的都成了孩奴,中国的孩子很多都成了啃老族。
“生孩子是母鸡都懂的事,养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高尔基的名言,爱孩子一旦被人类赋予了教育的因素,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犹太人的教育充分展示了犹太人的聪明才智。
“延迟满足”是犹太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因为“延迟满足”有以下优点,第一,“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并不能唾手可得。第二,“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伤。第三,“延迟满足”还训练了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练意志,磨练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而中国采取的教育则是“超量满足”、“超前满足”、“及时满足”。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还有进取心吗?还有耐心吗?还有吃苦受挫的意志品质吗?
犹太人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让孩子学做家事,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激发他们的生存技能,点燃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不是做一个狠心的周扒皮妈妈。犹太妈妈不充当孩子的提款机、洗衣机、电饭煲、,不做孩奴。做妈妈最深奥的艺术不是做包办型的大管家,而是做“观察,再提醒,参谋”的军师。而中国的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当然也不全是),做父母的照看了小学,再陪读高中,供应了大学,再负责买房娶媳妇。中国的妈妈真的成了孩奴。
中国的富人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贵族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待遇。而犹太富人也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这种贵族学校却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锻炼学生自理能力的教育。
犹太人的教育世界闻名,沙拉正是慕名这种教育,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和教育,而选择了这种艰苦的生活和教育。
这位睿智的,流着中国人和犹太人血液的妈妈送给了孩子三把钥匙——坚强、自信、宽容。而成功的三个孩子也分别送给妈妈三把钥匙,大儿子送给妈妈一把豪华车钥匙,二儿子送给妈妈一把豪华别墅的钥匙,女儿则送给妈妈一把装满珠宝首饰的保险箱的钥匙。妈妈很高兴收到了这样的礼物,更高兴的是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了优秀的世界顶尖级的人才。
我们祝贺这位成功的妈妈,更为这位妈妈高兴!我们作为一名家长要借鉴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让我们和孩子共同进步。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10
第一、在书中感悟人生
她在《父爱是一种智慧》里这样写到:我从小看很多书,吸收每一本书中的精华。可以说,我的教育来自我父亲及我看的那么多书。我小时候,父亲就帮我订过各种书刊,让我从书刊中看世界,我坚持着读书的习惯,我熟读了毛主席的所有著作,从《毛泽东语录》到《矛盾论》我都读过,并且获益甚多。
我读过最好的书是《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我可以全部背出来,我从他的诗里看懂了诗歌。在我家的书架上,几乎全都是世界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对我影响重大。看到这段话我想到了最近育心家人们也在组团读《毛泽东选集》,感觉智慧是相通的。
书本给了我很多生活的.力量,父亲给了我很多生活的智慧,两者加在一起,我就成为一个完全有准备的人,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接受。
从沙拉的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经典的熏陶,每天读圣贤书,可想而知经典宝贝在不断累积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总有一天育心经典会人才辈出,大放异彩。孩子们从小读经典可以提升记忆力,理解力,专注力,表达能力,因为只要坚持就会自然地爱上阅读,从而提升写作能力,通过经典的熏陶,孩子的品行在不断的修正,格局不断放大,这些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
第二、授人以渔
教育就是给予人能力,你要财富或者要成功,我教你怎么做到,而不是直接给你。我们常常忽略了有效教育的一个关键词:体验。其实,每个人出生都是一张白纸,而他经历的每件事或者每次跌倒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他们愿意在自己生命的白纸上绘上多姿多彩的图画,无须父母画好框架,无须父母越俎代疱。
第三、为什么人付出都会快乐
很简单,请想一想,不管我们买多少东西,能快乐多久?看一部电影,最多快乐几个小时,买一台豪车,住进最棒的房子,快乐都不会超过3个月。只有不断成长、付出、创造价值,我们才会持续快乐,生命都会创造出卓越的成就。关于这个我们育心家人的体会肯定是很深的,我们每天早起学习,每天都有老师在平台上讲课。语音课,文字课内容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育儿,齐家,智慧,健康,财富应有尽有。
这些课程的背后是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与大爱承担,家人们也在学习中成长着,在不断的付出中进步着,精神上越来越富有,心态越来越平和,生活的也就越来越快乐。大家长赖老师一直强调多付出,多承担,不要总想着回报。在平台上呆久了,我们自己也感觉到其实快乐很简单,多承担,多付出。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赖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将会实现全面大有!
第四、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亲曾经教导我:做人一定要慈爱,要帮助弱小,并不是有钱人才能做慈善,所有人都可以尽己所能帮助他人。首先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恩大自然给我们食物,感恩老师给我们智慧,感恩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给了我们磨练。
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我也一直跟他们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的孩子们曾经不理解,为什么我乐善好施,更不明白我自己不舍得天天坐出租车,为何经常帮助人看病,但随着我的言传身教,他们都懂得了先人后己乃是美德,我欣慰地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更让我的子女学会了感恩。
第五、相信榜样的力量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会在对父母的模仿中体会到一种感恩的思想。
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养育孩子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父亲的陪伴教诲,加上阅读的熏陶,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也要把阅读这个受用一生的礼物送给我的孩子,孩子从小和我一样阅读量很大。爱是一种传递,父母要鼓励孩子具体表现出对父母的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身教大于言传。
育心家人读经典的方式一直是提倡亲子共读,这样亲子可以互相学习,互为榜样。在家人群里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指读的视频,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坚持下来的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天早起学习、分享、幕后承担的家人,都是我们的榜样,有了这些榜样我们的学习充满了能量,充满了爱。
最后给家人们分享关于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教会孩子学会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只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
2.父母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生活中,父亲与母亲既应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因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父母要在乎家中每一个人,关爱家人的需求,尊重家人的权益,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孩子会在对父母的模仿中体会到一种感恩的思想。
3.教育孩子感恩,要从教育他感谢父母开始。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把他们养的这么大,是很不容易的。孩子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例如给孩子讲动物感恩的故事,乌鸦长大后还返回来喂自己的父母,就像当初父母从外面寻找食物喂自己一样,鸟都能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是人呢?
4.让分享的观念在孩子心里生根。在大多数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非常宠孩子,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理所当然的独占。有的家庭在吃饭时把好吃的菜都留给孩子。看电视,遥控器由孩子主宰,家里来了小客人,孩子竟然不容许妈妈把零食分给小客人吃,这样下去,分享的观念和感恩的心就难以在孩子的心里生根。
5.让孩子经常说出自己需要感谢的人。或者是学会赞美他人与微笑,他们相信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万事不以我为中心,不欺负伙伴,这样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
6.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如果孩子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鸟儿歌唱,阳光明媚,花儿芬芳,这些都会愉悦他的内心。
7.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11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是沙拉,她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1992年,在上海结束了不愉快的婚姻,带着三个孩子移民以色列。这位母亲育有两子一女,本书记录了这位母亲培养教育子女的手记,阐述了爱子秘籍,两个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读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走出教育的误区,学会如何科学、理智、智慧,有质量的教育孩子。这本书太给力了,对于在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现在已读到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犹太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而非知识的灌输。“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一个和社会接轨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职业学生。职业学生很可怕,他们有着高学历高期待。”读到这不得不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研究生毕业,自己究竟收获的是什么?欠缺的又是什么?深知自己身上的不足,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改变了教育策略。注重从小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如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孩子快五岁了,我从来都没有想着让她获得多少科学知识。虽然周边的孩子会认识很多的文字、数字,而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一方面而焦虑过。个人认为只要一个孩子智力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对于一个孩子能力的培养,则是应该从娃娃抓起,过了发展的敏感期再开始培养,只会事倍功半。甚是习惯一旦养成,会伴随终身。
3-6岁是孩子参与家务活动的敏感期,如果这一时期不让孩子力所能及的参与家庭事物,孩子长大后便会好吃懒做,缺乏生活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很早我便有意识的让闺女做一些事情,比如洗袜子,小内裤等这种小件的'衣服,虽然刚开始她不知道如何使用肥皂,会把肥皂泡在水里面,盆里面的水也会溅一地,弄的乱七八糟,更别说可以洗干净了。可我还是坚持培养她自己做这些事情。坚持一段时间下来,最近发现她已经会把衣服搓的很干净,洗完之后可以把用完的盆放在架子上,然后利索的把地拖干净。此时已不需要我再去帮忙,更不用偷偷的把她晾好的衣服拿回来再重新洗一遍。看到这一切,我甚是欣慰!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孩子在生活中点点的变化和进步,让我很欣慰。同时我会在她完成一件家务事情之后,酌情给她画上几颗小星星,如果表现的好,会比当时商量好的数目上多画一两个,非常肯定的告诉她这次表现的非常好。当然,闺女也会很开心,等攒到一定的星星之后,会根据她的要求买她喜欢的小零食或者小玩具。
对于闺女能力方面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生活中,更多的还体现在她的幼儿园生活中。从最初幼儿园的选择上,我就没有考虑公立的幼儿园,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闺女天天在幼儿园小手背背后的约束,我希望她可以在一定的约束下获得更多的自由。考察了众多幼儿园,最后给闺女选择了一个蒙氏班。我心里很明白,虽说是提出蒙氏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很多局限性。但我想,总还是比传统的幼儿园还是有些区别。果不其然,从一入园的自己签到、换鞋、叠衣服、打饭等等,处处体现着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教育理念。孩子周一到周五的每天工作区域也不一样,锻炼的能力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水区,闺女也最喜欢这个区域,问她为什么,她总说可以自己动手做很多好吃的。在家里,这么小的孩子我们是不容许她拿刀切菜的,总觉得不够安全,怕发生不必要的伤害。可在闺女的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拿刀切菜的照片。孩子们在幼儿园使用的刀肯定是特殊材料制作的,使用起来也是很安全的。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活体验,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天的变化,我也是看在眼里。从最初的那个早晨入园都羞涩的低着头不肯和老师们问好,到现在能够大大方方的与老师问好,放学时开心的和老师们说再见。最近接她放学时,老师们还常常夸她现在可以争着举手去台上表演节目呢。看着孩子一天一天点点滴滴的变化,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是漫长的,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蕴藏着每位妈妈的辛苦付出。我深知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自己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孩子的引领者,在必要时刻给予引导,而不是孩子的占有者和拥有者。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篇12
在央视四套华人世界的一个节目,看到了这样一个节目,沙拉和她的孩子们。它讲述了一个伟大有着犹太血统的妈妈教育孩子的经历,沙拉写了一本书叫《特别狠心特别爱》。
沙拉是一个同时有着犹太与中华民族血统的女人,她的父亲是犹太人,在二战中为了避难,从德国来到中国上海,在中国结婚生下沙拉。沙拉在中国上海经历了失败的三次婚姻,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在上海过着优裕的生活。慢慢地,她萌发了要带三个孩子到以色列生活的想法。当时的以色列正值巴以冲突的剧烈阶段,到处弥漫的是硝烟的战火,和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的恐惧,作为一个母亲,她为什么要在这时将孩子置身于危难中呢。她目光坚定的说:"战争让人成熟,战争让人成长。""经历过这样的考验与洗礼,以后,还有什么生活的坎坷与艰难是他们不能面对的?"
于是,她开始了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在战火中的艰难行走。她们没有经济来源,成天奔命于各个防空洞中,吃者垃圾筒里的面包,穿者垃圾筒里的衣服,她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与恐惧里,坚持着将各种早教实施着,并丝毫没有把自己承受的压力传递到孩子们身上,在战火中,孩子得到了妈妈无处不在的爱,无处不在的严格的教育。
沙拉借鉴了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的理念与经验的精华,自创"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通过延迟满足、家风育人等理念,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儿子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世界富豪。这是一部怎样将子女培养成亿万富豪的教育手记。作者的有偿教育机制不仅挖掘了孩子的造富潜质,造就了孩子善于编织人脉的本领,也培养了孩子心理调适与自我约束的良好素养。
我们先来看看以色列,以色列是个小国,1948年建国,从无名小国到经济强国,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举世瞩目。其主要人种是犹太人,犹太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智商非常高又重视知识,犹太人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记忆训练,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在《圣经》上沾蜂蜜,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这事也是犹太人干的。作者莎拉在如此大氛围下,转变思路,培养出了引以为荣的三个孩子,以色列人的育儿观念应该学。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犹太家长抛弃了很多浮华的东西,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直捣教育的初衷——让每个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这应该是每位家长的心声。我想让孩子从记好账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账户,参与家庭理财,有重大支出时让儿子来判断是否必须,这样儿子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无形中会提高其责任感。学校每年的贸易节办得很好,向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高年级的孩子就会知道了商品流通才能赚差价,锻炼了他们的成本管理能力。
在有偿生活机制的运行下,其实还培养了每个孩子的沟通、交际能力,最终孩子们走向社会,需要的就是这些情商了。学习"适当不满足和延迟满足"教育,作者提出,该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并不能唾手可得。当今大家生活好了,对于孩子大都超前满足、过量满足。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基本满足,看来要改,溺爱不是爱,要狠下心来爱,教育孩子有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都有些浮躁,正好培养他对学习有耐心和至关重要的逆商。
所以,作为父母,要从小就重视教孩子金钱的概念,给孩子灌输理财的知识,懂得如何控制欲望,节约支出;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赚钱致富。如果孩子没有理财的概念,即使他将来有钱,也会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因此,现代社会,人们提出了情商、智商,还提出了财商的概念。学会生存、懂得理财,是家长必须给孩子上的重要的一堂课,也是孩子一生受益的课!
作者莎拉告诉我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谋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才会有从容的晚年,孩子也才会收获成功的人生。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面对世界。放手越早,孩子就会越早走上独立之路。溺爱是害,狠心是爱,家长学会爱,孩子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