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平安心语》读后感

2024/05/07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平安心语》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平安心语》读后感 篇1

终于读完了《平安心语》,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平安心语包含很多知识,读一遍是无法领悟到其重要内涵的,更谈不上了解的面面俱到。这是一本讲述平安发展史的书籍,我看到了平安早期创业的艰辛,无中生有绝非易事,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走过的路很不简单,在发展过程中追求领先,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体制,在不同发展阶段塑造了平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些才使平安有了今天的市场地位和企业价值。

马总在书中这样说道:“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资本、人才和技术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当属文化。”确实如此,平安作为一家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却仍能保持高效的执行力,我想,这与其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卓越的企业文化能够将资本、人才和技术有机地贯穿起来,从而能够强有力地积聚和吸纳资本,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的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平安不断进步,立足于市场,入选“500强”的关键所在。

书中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危机感,马总也曾提出树立“永远在创业”的意识。诚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平安已经不是中国唯一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保持强烈的发展欲望,才能以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平安也正是这么做的,平安在上海张江建立自己的数科后援中心,为平安集团提供良好的后台支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平安在中国首推车险电销,当其他保险公司反应过来之时,平安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现在,平安又推出了网销产品,相信又会是中国保险业一次新的变革。不难看出,平安在新产品的选择上抓住了客户的需求,那就是便捷,在现今社会,每个人都在忙,没有什么比时间更珍贵的了。不久前,平安还推出了“一账通”服务,这对平安建成国际领先的金融集团来说必是一大助力。

“平安与竞争是相生相伴的.。”从外部竞争到内部竞争,从公司间的竞争到个人的竞争。平安在人才机制上讲究“竞争,激励,淘汰”。如果企业有这样的体系,必然激励优秀人员脱颖而出,也能够有效地淘汰人。企业有了这套体系,公正、公开、透明、简单的文化才能建立以来。如果没有内部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必然是大企业病丛生,平均主义严重。在这样的机制下,可以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这也是平安人经常被外部公司挖墙角的原因。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不可避免,但是,对优秀的企业而言,人才应该是流而不失,因为这样的企业能够不断培育出新的人才。

我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去了解一个企业不一样的发展史,不仅是艰辛也是成长;我更庆幸,我来到了平安,让我有了一个机会去接触这么一批向上的平安人;我很感谢,我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多了一份使命和责任感,让我和平安共同进步。

《平安心语》读后感 篇2

《平安心语》是平安创始人马明哲从1988年公司创立到2010年二十多年来围绕平安的文化、战略以及管理实践而总结出的理念和工作方法。这本书凝聚了马明哲及整个管理团队20多年管理和实践的思考与心得,是平安文化更加清晰、完整的梳理,是平安之所以成为平安,并且在诸多风浪中屹立不倒的内在基石。虽然是2010年出版,但是里面总结的内容非常有前瞻性,绝大多数在现在还有很大的启发,以下几点让我有最大的感受。

一、迎难而上,成就百年基业唯一武器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越困难的事情,就越有机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后来者不易跨越的护城河。对企业发展历史而言,也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断进步的历史,这是企业进步的客观规律。全球知名企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领先企业无不是通过克服巨大困难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比如银行业的富国银行、招商银行在银行业最困难的零售建立了核心竞争优势;地产业的万科因为“不行贿”而在设计和服务方面建立了核心竞争优势;电信业的华为在最困难的研发建立了核心竞争优势。

二、平安的20年就是探索“综合金融”道路的20年

平安的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这个目标的达成分解成不同阶段的任务。平安的第一个五年(1988——1993)是公司创立初期,在探索保险业务的经营和发展模式;第二个五年(1993——1998),确定了中国发展保险的模式和途径、并探索国际化管理道路;第三个五年(1998——2003),国际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基本形成,开始探索综合金融发展模式;第四个五年(2003——2008),综合经营的模式初步形成和确立,研究探索综合金融国际化管理和标准的途径。未来的五年(2008——2013),将全面推行综合金融发展模式,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直到现在,平安提出“金融、科技”,一直在引领金融业的发展。

三、“一流的战略、二流的执行”不如“二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

对现代企业而言,拥有良好的战略、市场规模,核心技术、资本、品牌和人才相对较容易,而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则非常困难。即使是一流的战略,如果不能得到彻底执行,也有可能背道而驰;而只要将战略执行到底,就能彻底胜出。执行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是迈向事业成功的关键,小到个人,大道企业和国家,只有形成强大的执行力,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四、“持续、稳定、超越市场的增长”是判断好企业的基础条件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他数十年来选股的“投资精髓”是:一选行业,选择最好的.朝阳行业;而选公司,在选中的行业中选择最优秀的公司,选公司的关键是看团队;三看价格,在价格合适时投资。符合这三项标准的公司,就是最具投资价值的公司。而如何判断行业中最优秀的公司,“持续、稳定、超越市场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判断条件。

五、效率是前提,公平是基础

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效率是前提,效率的核心是分配制度。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效率是最重要的动力机制,离开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效率机制,人类文明的前进机车就失去了引擎,导致愚昧和落后。如:我们的1949——1978的平均分配主义,生产力极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如果只讲效率,导致贫富悬殊过大,社会底层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公平被破坏,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极大的破坏生产力。所以,效率是前提,公平是基础。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确保社会的和谐进步。

六、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

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资本、人才和技术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当属文化,资本可以通过市场募集,人才可以通过高薪招聘、技术可以引进、文化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但是文化的重要性又母庸置疑,卓越的企业文化能够将资本、人才和技术有机地贯穿起来,从而能够强有力地积聚和吸纳资本、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的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的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优秀的财报背后是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背后是卓越的企业文化!

七、作为投资者,我眼中的平安

平安上市从07年上市12年来,除2008年外(富通银行投资失败),每年净利润都能持续稳定的超越市场增长(11年,扣非净利润增长8倍)。持续优秀的财报背后是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背后是卓越的企业文化。看了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我觉得研究一家公司,除了研究财报的数字外,通过创始人的文章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对研究公司更有启发。虽然比平安财报好的公司有很多,但是在我眼中,平安是除茅台之外,未来十年增长最有确定性的公司。

保险行业未来十年是朝阳行业,潜力巨大,而平安是保险行业最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虽然现在面对境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但平安十年前,就在国际化标准、本土化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相信未来十年,平安依然是我国保险行业的老大,另外通过综合金融+科技的战略,十年后的发展很大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平安心语》读后感 篇3

读《平安心语》,了解平安集团的经营理念的管理文化,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平安集团的诸多管理措施,更快地融入到平安集团的企业文化,这是我们分行发起读《平安心语》的初衷。遵照这一精神,我仔细研读了马总的《平安心语》,收获良多。通过读《平安心语》了解了平安的成长奋斗历程,敬佩不已。

首先,我觉得自己最应该学习的是迎难而上的精神。马总说:既然困难是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那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困难,难也就不成其为难。常言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天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个人的体会是,这个有心的心包括三重意义:

一是信心,就是需要我们不被困难所吓倒,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和心态去认识、克服困难,理解困难对于我们人生及事业正面的意义;

二是虚心,就是需要我们虚心学习、认真钻研困难背后的原因及规律,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要领;在能力上,我们必须要掌握新工具、学习新方法、搭建新平台,不断创新。迎难而上并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转为实践力量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在平安,迎难而上要外化为良好的技能、先进的方法、领先的平台;在个人,迎难而上就是要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恒心,就是需要我们在挫折面前,在面对可能的失败时,要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于打持久战,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直到最后胜利。信心、虚心和恒心,这三心正是马总成功的关键。可以想象平安从一个小小民营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的金融控股集团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困难。没有信心,我们会被困难吓倒;没有恒心,我们会半途而废;没有虚心,我们会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很难走到最终的胜利。

在做城西支行行长的短暂岁月里,也遇到很多困难,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环境都遇到一些困难。读完《平安心语》以后,我觉得,一定要向马总学习,更加坚定把深发展做成最佳银行的信心,在工作中向领导、向市场、向同仁虚心学习、认真钻研,注重方法,面对困难想办法,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第二,对于马总说的部门经理不是‘二传手’非常认同,并以此为戒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马总在《平安心语》里说:假设我把一项工作交给某一位副手去做,副手说把它交给一个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把它交给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又把它交给一般员工,老的员工架子还比较大,他说我不干,于是把它交给一个刚刚来的还在试用期的员工,让他写一份报告。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让懵懂的新人做。新人做好后,同意、同意、同意,一路交上来。结果拿过来一看,对公司根本不了解,然后我再一个个地找人来谈话,告诉他们怎么写,整个上下程序重新来一遍。我举这个例子是说,表面来看,公司有强大的管理知识积淀,结果重要决策的依据是建立在新人水平之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同时为支行的员工搭建好平台,在业务上帮助下属,在能力上培养下属。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和变革时期,银行业务也是一样。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做好本职工作,带领我们整个支行跟上平安的前进的步伐,将《平安心语》里的精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会给我带来不小的助益。

《平安心语》读后感 篇4

终于读完了《平安心语》,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平安心语包含很多知识,读一遍是无法领悟到其重要内涵的,更谈不上了解的面面俱到。这是一本讲述平安发展史的书籍,我看到了平安早期创业的艰辛,无中生有绝非易事,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走过的路很不简单,在发展过程中追求领先,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体制,在不同发展阶段塑造了平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些才使平安有了今天的市场地位和企业价值。

马总在书中这样说道:“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资本、人才和技术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当属文化。”确实如此,平安作为一家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却仍能保持高效的执行力,我想,这与其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卓越的.企业文化能够将资本、人才和技术有机地贯穿起来,从而能够强有力地积聚和吸纳资本,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技术的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平安不断进步,立足于市场,入选“500强”的关键所在。

书中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危机感,马总也曾提出树立“永远在创业”的意识。诚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平安已经不是中国唯一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保持第一文库网强烈的发展欲望,才能以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平安也正是这么做的,平安在上海张江建立自己的数科后援中心,为平安集团提供良好的后台支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平安在中国首推车险电销,当其他保险公司反应过来之时,平安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现在,平安又推出了网销产品,相信又会是中国保险业一次新的变革。不难看出,平安在新产品的选择上抓住了客户的需求,那就是便捷,在现今社会,每个人都在忙,没有什么比时间更珍贵的了。不久前,平安还推出了“一账通”服务,这对平安建成国际领先的金融集团来说必是一大助力。

“平安与竞争是相生相伴的。”从外部竞争到内部竞争,从公司间的竞争到个人的竞争。平安在人才机制上讲究“竞争,激励,淘汰”。如果企业有这样的体系,必然激励优秀人员脱颖而出,也能够有效地淘汰人。企业有了这套体系,公正、公开、透明、简单的文化才能建立以来。如果没有内部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必然是大企业病丛生,平均主义严重。在这样的机制下,可以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这也是平安人经常被外部公司挖墙角的原因。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不可避免,但是,对优秀的企业而言,人才应该是流而不失,因为这样的企业能够不断培育出新的人才。

我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去了解一个企业不一样的发展史,不仅是艰辛也是成长;我更庆幸,我来到了平安,让我有了一个机会去接触这么一批向上的平安人;我很感谢,我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多了一份使命和责任感,让我和平安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