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精选3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
沉锚效应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教育心理名词。初看书时,接触到这个名词,觉得它怎么会和教学扯上关系呢?仔细阅读了刘教授的书,认真听了他的讲座后,才发现这个名词看似陌生,其实和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
沉锚效应它会有正负两种作用产生。我们要想办法避开它带来的负面效应。记得三上《习作2》时,让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自己的长处或本领,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方面写下来。在写之前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并让家长也写出了对孩子的评价,主要也是优点。第二天上作文课时,我先检查了一下他们完成的情况,然后问他们,如果一个人说他跑得快或力量大,你信不信?学生说,不信,也可能半信半疑。这个时候就需要举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他跑得快或力量大。我又挑了三位同学站起说说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通过哪件事来证明。为了让他们更有思路,我又读了两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开始写。一节课四十分钟,有三十四个同学完成了习作,四个同学课下完成了。后来我批改草稿时发现,大部分孩子写得较为成功,但有七、八个同学写得几乎和范文一样,显然思维受到了束缚,也许是他们认为范文比自己构思的好,就记得格外清楚,范文中的成语、比喻句也用上了。如果在考场上,这样的作文也未必不好,但这显然不是我这节作文课想要的结果。我想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创作,原生态的作文。但读范文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他们的思路更宽阔,也可以学学别人的新颖的构思、开头和结尾。
后来,我在第一节课除了评讲前一次作文和本次作文要求外,挤时间读了三、四篇范文,在扩宽他们思路的同时,也强调要会把自己的观点用通顺生动、形式新颖的`句子写出来,或者把别人的东西化作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借鉴范文的形式,不要照搬范文的内容。这样强调引导之后,像后来的习作:用上合适的象声词写一篇文章,XX的自述,写得都很成功,雷同作文已很少出现,有的同学写作时还能模仿范文写个题记,三部曲等。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锚要抛好,同时还得提前预设好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及早避开,提高课堂效率比辛苦的补课要强得多!
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运用自己吸取和积累的优秀经验外,还得不停的学习、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成长,永远做一棵慢慢成长的树,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于是我们就可以以一棵正在成长的大树的身份来言传身教也正在成长的小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4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5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一篇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我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习,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我,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习、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6
利用课余的点滴的时间,我接着阅读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习,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工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的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所以,在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作一张“行为矫正表”,让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权利之前或同时你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一切免谈。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学生们约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须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错。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省去较多的烦恼呢!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学习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7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
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8
对于一个走上班主任岗位已有几年光阴的人,像我,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面对着班里40多个不同个性的学生,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与管理效果,这是我时刻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探索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儒等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结合了大量的事例来把那些高深的心理学理论生活化,让读者一下子就消解了阅读这本书可能产生的严肃感,使读者从心理上一下子亲近了这本书。同时,对每一条效应的阐述,作者一般都是先讲一个与本效应有关的事例,然后从心理层面上具体分析“阐述这条效应的概念”作用,最后作者再例举一个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事例具体说明该怎么运用这样一条效应。虽说这是一本介绍心理学知识的书,但是作者的这种讲述方法既给读者一种轻松阅读的愉悦感又使读者获得一种理性的提升。
在我看来,这既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同时又是一本非常生动的教学案例,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使读者激活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使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就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挂上钩。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在学习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所选出的这64条效应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掌握记忆规律可使学生轻松学习;明白思维定势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明白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利弊,可告诫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与了解学生,不会“一叶障目”;读读“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就会知道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原来竟有那么多的诀窍;理解“马太效应”、“互悦机制”“自己人效应”“霍桑效应”等,教师就能恰当地处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师生良好的互动机制;知道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我们就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要想掌握这门艺术,必须掌握教育中的大量规律。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所以,学习教育中所出现的心理效应,对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适用性:
一、它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
当面对学生群体时,我们的工作更多地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如研究群体去个性化现象和群体极化现象,而在面对单一的学生个体时,个体的差异更多地被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我们的教育也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这个理念。刘儒德老师著的心理效应一书中主要针对的就是个体的心理效应,而且举例极其详尽,这对我们今后工作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在面对学生个体事件的剖析时,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在教育措施上有的放矢,使自己的工作更具科学性,更加切合学生心理特点,更加切合教育教学规律。
二、它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
学生的行为是通过学生的心理反映出来的,所以要想管理好学生的行为、纠正学生的'行为,首先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归根到底是他们的心理认知出现偏差,“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熟知学生心理的老师,才知道怎样做才能够将学生的心理拉回正常的轨道,还原他们正确的认知,而这种过程,是空洞的说教和反复的批评所不能达成的,需要的是以爱与关怀为主旨的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功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发现他们巨大的潜能,不断鼓励,使他们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在书中,刘儒德教授用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话:“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想在教育中树立威信,必须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人性化,而掌握教育中的心理学,就是一种最便捷的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教师工作的繁复性,就在于它不仅仅关注教学,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素质的培养,所以,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过程当中,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本书为指导,继续深入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9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0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1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2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3
“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在未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对心理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总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自己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应用着某些心理效应。
这本书脱离了以往深奥的心理术语,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了心理学规律,读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维,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书分为三辑,分别为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可以说,大部分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认识的部分并从中获益。诸如“超限效应”,我们其实在杂志中就曾读过关于马克吐温关于演讲募捐的例子,故事讲述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再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令人茅塞顿开。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常常生怕讲的内容学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课后的几分钟,“不厌其烦”地指导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由一开始的耐心渐渐演变到了不耐烦,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这一小节作者用了“给学生留白”的小标题,读后不禁大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给学生空间,留白的目标吗?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者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一辑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学习需要有效的记忆方法,还需要有效的目标,有效的诱导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等。
读完此书,我才发现许多心理效应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比如思维定势、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协调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能避免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发读者新的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还在此书中学习到了很多育儿心理,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中要及时复习……
这样的一本书,真的值得你一读再读,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4
古人云:“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则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便是“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很多,如教学中的心理超载现象(上课喜欢拖堂,作业布置过多或课堂认知超载等)以及批评教育和赏识教育中的“超限效应”。借此,我想着重聊聊如何规避批评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批评的“超限效应”时有发生。批评学生时,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最后使孩子极为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当孩子挨批时,可能内心已接受长辈们的正确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教,其厌烦心理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跟我聊到自己离家出走的缘由是父母总是在他面前翻旧账,父母总是看不到他的改变,最后他索性就不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在批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纲上线。我们要讲究“布白”的艺术,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即布白),密不透风”,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认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中应遵循三条原则:适度原则、及时原则、公正原则。给予学生以适度的教育:一是批评“量刑”适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则学生不服、逆反抵触),也不能“量刑”太轻,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选择合适的场合。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批评场合,尽可能避人耳目,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位家长和班主任在走廊上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一位男生,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转身翻过走廊栏杆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惨剧则是因为批评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场合,及时原则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时、迅速。老师在学生犯错后的第一时间内给予处理,这不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公正原则是指同样的情况应同等地对待。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教育时,只有一视同仁,秉公处事,不偏不袒,不能因为偏爱某位学生则对其放宽规则,否则则会使得教师的权威受挫,得不到学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它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当事学生接受。所以说批评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评“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评过犹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适的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5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6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以及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著。在寒假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以下一些感触分享给大家:
怀特海说“在衡量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把书本知识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第一手的知识才是理智生活的根基。书本学习很大程度上只是传递第二手的知识。因此,永远没有直接实践来得重要。”我们都知道,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都是他人总结的经验,是抽象的难以消化理解的。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顾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那么知识便会以填鸭式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大脑中。最终知识也不过是学生脑海中的一个过客,停留片刻之后转瞬即逝。但是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发现知识,了解其中的奥秘,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定能发现学习的乐趣,不断学会绞尽脑汁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获取知识路途中所发生的各种困难,最终获取知识收获快乐与成就感。
本书以“教育的`目的”为题,但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深刻反思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把他们看作是有血有肉的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没有灵魂和思想的机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孩子们才能够走上最好的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每位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我们需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发展。唯有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我也希望我在走上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能够不忘初心,为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7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
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
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8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19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一、互悦机制:
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也称作“对等吸引率”,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二、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0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一篇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习,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己,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习、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1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平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2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3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4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5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一个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闻故事穿针引线地穿插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中去,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些效应的存在,形象地告诉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对一些极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应有了一个恰当的形象的解释,我感觉受益匪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6
沉锚效应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教育心理名词。初看书时,接触到这个名词,觉得它怎么会和教学扯上关系呢?仔细阅读了刘教授的书,认真听了他的讲座后,才发现这个名词看似陌生,其实和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
沉锚效应它会有正负两种作用产生。我们要想办法避开它带来的负面效应。记得三上《习作2》时,让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自己的长处或本领,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方面写下来。在写之前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并让家长也写出了对孩子的评价,主要也是优点。第二天上作文课时,我先检查了一下他们完成的情况,然后问他们,如果一个人说他跑得快或力量大,你信不信?学生说,不信,也可能半信半疑。这个时候就需要举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他跑得快或力量大。我又挑了三位同学站起说说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通过哪件事来证明。为了让他们更有思路,我又读了两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开始写。一节课四十分钟,有三十四个同学完成了习作,四个同学课下完成了。后来我批改草稿时发现,大部分孩子写得较为成功,但有七、八个同学写得几乎和范文一样,显然思维受到了束缚,也许是他们认为范文比自己构思的好,就记得格外清楚,范文中的成语、比喻句也用上了。如果在考场上,这样的作文也未必不好,但这显然不是我这节作文课想要的结果。我想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创作,原生态的作文。但读范文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他们的思路更宽阔,也可以学学别人的`新颖的构思、开头和结尾。
后来,我在第一节课除了评讲前一次作文和本次作文要求外,挤时间读了三、四篇范文,在扩宽他们思路的同时,也强调要会把自己的观点用通顺生动、形式新颖的句子写出来,或者把别人的东西化作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借鉴范文的形式,不要照搬范文的内容。这样强调引导之后,像后来的习作:用上合适的象声词写一篇文章,XX的自述,写得都很成功,雷同作文已很少出现,有的同学写作时还能模仿范文写个题记,三部曲等。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锚要抛好,同时还得提前预设好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及早避开,提高课堂效率比辛苦的补课要强得多!
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运用自己吸取和积累的优秀经验外,还得不停的学习、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成长,永远做一棵慢慢成长的树,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于是我们就可以以一棵正在成长的大树的身份来言传身教也正在成长的小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7
今年假期里,学校布置了教师读书作业,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8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29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0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1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一篇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我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习,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我,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习、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2
我女儿小时候不爱吃虾,你跟她怎么说,这多么有营养,总不见效。一次,我们吃酱爆香螺,用牙签一个一个挑着吃,她非常感兴趣,吃了很多,我们非常高兴。回来以后,我买了一盒牙签,每次吃虾的时候,给她用牙签扎着吃,渐渐地,他特别喜欢吃虾 。
原来只是这样做了,没有考虑太多,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心理效应在起作用,这就是牙签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影响,甚至也在自主不自主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来处理问题。尽管我们不是心理学家,但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效应,对孩子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只有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触及到灵魂深处。
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鲇鱼效应”后,我感悟颇多。
鲇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鲜活的沙丁鱼,渔民们如能将活的沙丁鱼带到市场,不仅能吸引人们争相购买,而且还可以卖出高价。为此,许多渔民虽然想尽了办法,但总不成功。然而有一条渔船让沙丁鱼成功地活了下来,由于该船船长将其视为秘密,不准船员外泄,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其做法。待他去世后,奥秘才被揭开。原来他们在鱼槽中放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鲇鱼,当刚捕捞上船的沙丁鱼放入鱼槽后立即发现了鲇鱼,非常紧张,于是左冲右突,跳跃不停,这么一来,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从而使人们大饱口福,也使渔民有了丰厚的回报。这就是著名的“鲇鱼效应”。
科学家计算过,倘若地球上的鱼一年之内产的鱼仔都能成活,都能顺利长成成鱼,可以把地球上江湖河海都塞满,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鱼仔到成鱼,要经历千百次的自然和自身的淘汰。最优秀的和最适应的才能留了下来。自然界要维持其自身的平衡功能,都是在各种压力下完成的,否则生物就会逐步退化。孩子的成长也应该如此,当有的爱对孩子来讲是不愿承受的负担时,就可以要求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里承担不同的责任,适当、适时的压力也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做得的不够,以此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面对挫折的忍耐能力太差。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国约有50万送报童。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的支持。大家想一想,在我国是什么情况呢?
小孩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仅仅从说教的角度来进行,往往难以奏效。自我监控能力,说到底,就是小孩抵抗失败,抵抗挫折,达到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以挫折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小孩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失为一种新的策略。
挫折教育根本实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小孩在不断碰到失败,感受失败,克服失败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心胸开阔、灵活勇敢、坚毅顽强对抗挫折的品质。这种品质,是意志的体现,是成熟的表现,是成功的呈现。这种品质的养成,必须要在师长的有意识的指导下,周密的安排下,持之以恒地训练,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巩固下来。
一道难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用许多时间,花费许多精力。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苦劳动的过程,没有坚韧的耐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出些有一定难度的智力题,让小孩去攻坚、去考究,不失为一个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下面一道题:
“有8个人在一起过生日,主人要求用3刀将蛋糕分成8份,而且每份都要均等,请问该怎样切才行?”
选取10位被老师公认怕做难题的学生,让他们去攻坚,可以请教别人,可以查阅资料。2天后,发现有9位学生做了出来,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完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难题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想办法,耐心地去探索,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俗话说,斗勇不如半智。而要战胜挫折,则必须智勇双全。勇,是勇气斗志、决心;智,是智慧、机灵、创造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信念,而且要培养他们运用创造的方法,机智地克服困难。
我们都听说过《詹天佑》的故事,作为一名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对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绝对有誓死完成的决心,但怎样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克服那么多的`困难,顺利完成修路工作呢?成了困扰詹天佑的最大问题。詹天佑毫不畏缩,冷静思考,运用他非凡的创造力,巧妙利用中间两端同时开凿法,迅速凿好了居庸关隧道;面对八达岭青龙桥段坡陡的地形,首创“人”字形铁路,顺利拿下这一难关。正是由于詹天佑既勇又“智”,才克服种种挫折,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
创造力不单能帮助学生冲破挫折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它还能预防挫折,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因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他成功完成各种任务的机会要大得多。
请看下面一个设计:
“对象:小学中年级学生
主题:买东西
内容:马铃薯150克,铁钉50克,感冒通1盒,电脑用小风扇1个,《格林童话》1本,给一张公交车用IC卡充值50元。
给予钱财:130元”
让学生运用自己能力,通过乘公共汽车、走路、问路等方法,分别到不同商店,买好上述东西。当然,在出发前要做好安全教育,授予他必要的求生、防御技能。出发后,父母或老师可以采用暗地跟踪的方式,观察小孩完成任务的经历。
很明显,这个任务对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他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面对挫折,冲开挫折的过程。除了买东西训练外,还可以设计取东西,找东西,问东西等多种形式的任务完成训练。
弹簧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显示其能量的大小,对孩子而言,适当的压力,才会激发起他的斗志。本真的生态环境是不需要、甚至是要无情淘汰弱者的,我们的社会也如此,要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就必然经历挫折和困难,而这些往往是以压力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还是给孩子来些具有“生态”意味的锻炼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3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XX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4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
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例如复习阶段的字词巩固练习,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平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
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习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习质量的重复性练习,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5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篇36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一、互悦机制: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也称作“对等吸引率”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二、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