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传》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陶渊明传》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陶渊明传》读后感 篇1
昨天读了《陶渊明传》一篇,总觉得有点感慨啊!
他生于乱世,从小饱读诗书。至此有了文人骚客的特性: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性格,才使得他终年没有一天过得好,仕途才不顺!
在当时,他的这个性格是被人称颂的!由于他又有点才华,所以他很受当地人的爱戴。觉得他有一个好的品行:不与狼人为伍!
但我们现在来看他,我总觉得他“亏”了!以他的才华和背景,在当时完全能够胜任一个不错的职位。造福一方的百姓!尽管时局不顺,无能者当道。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去逃避他!试想:他没有逃避,他去适应了社会,当了个官职,尽了职,为了保卫晋代而做出了一点贡献!那么,他也许会想他的曾祖父一样,是一个被人敬仰的贤人。话说回来,那我们就少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少了反叛的精神!少了对后人在诗及精神上的鼓舞!少了性自然说!少了与当时唯心主义的辩论!更不会有唯物主义的诞生!
总之,少了一个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及哲理家!与此同时,又也许多了一个出世家,贤人!
今天,我想我们应该还是要积极地出世,不要消极的避世!
《陶渊明传》读后感 篇2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晋代陶渊明是一个风姿潇洒、心定气闲的隐逸诗人。他嗜酒、他爱菊,他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他远离世俗尘嚣,有着安贫乐命的洒脱和闲适。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散文自粱代起亦受好评如潮,为后代人所效法。他闲居乡野,寄情山水,他崇尚自然,热爱自然。
他一往情深地去描绘自然的世界,自然的人生。质而实绮、似癯实腴。他的散文表面清新淡雅、质朴自然。如《桃花源记》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央缤纷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寥寥几笔就将这良田、美池、桑竹之地描写得令人神往,欲居其间。
在这自然秀丽的字面又缓缓流露出一股纯真诚挚之情,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有出水芙蓉般的境界。除去这层自然之美之外,还有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社会风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男耕女织、相濡以沫。当有外来之客时,他们必是邀至家中,杀鸡设酒,好生款待。充分显示了村民的热情淳朴。在这里没有连年的战乱、没有沉重的苛捐杂税。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他们努力耕作,充分享受劳动和收获的欢乐;他们热情好客,始终保持着幼有所长,老有所终的传统美德。在这里没有君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到处都是和平、安宁、自由和幸福。这里不仅是隠士的小天地,也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人间仙境。这种自然之美加之人性之美实则是“天地之大美”陶渊明的散文不缺少这样的境界,无论是对真挚亲情的描写还是对自然之景的描绘,他都能一质而不鄙、浅而能深的语言平平道出。在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时时回荡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讴歌。那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迸发和流淌出来的一片真情。任情自然、求真求实。
平淡自然的风格就是他率真高尚人格的反应。在对待人生上,陶渊明采取一种顺应自然、任情自然的态度。从不违心矫情,也不强而后为而是处处表现出真性情、真怀抱。这一点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即充分显示了。他以自画像的方式记事立言,真实而又传神的反应了他年轻时贫寒的家境和处之泰然的情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你看他尽管家贫,却全然不以为怀。相反,他读书成癖,却又不求甚解,只求意会;嗜酒成性,而不能常得,逢招必醉;著文成习,又自得其乐,以明心志:一种率真、任情而又豁达、洒脱的情怀,一个“不慕虚荣”、“忘怀得失”的高士形象就这样传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当时晋宋之交的社会充满了动乱和篡夺。
他深恶这社会上的虚伪和狡诈。但与当时很多隐者负气之士又有着不同。他以豁达的胸襟来容忍自己仕途的遭遇;以真诚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来抵御社会的混浊。他嗜酒,一饮必醉;他喜读书,又不求甚解;他且爱弹琴,身边的琴却又不安玄;喜与乡农话桑麻不愿对达官贵人低声下气。在他一生的性情和行事中,他的坦然与执着使他的人格显然高出时人和流辈。走进陶渊明的散文,走进这位五柳先生平淡而真实的人生,在他的桃花林中品味自然的风采,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体味生活的真挚,在心与心交流时获取几分朴实与执着。
《陶渊明传》读后感 篇3
学习教科书,就喜欢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读人物传记,对五柳先生又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些感悟。
首先,我发觉陶潜并不是心目中那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仙人。年轻时的陶渊明曾经意气风发、热烈奋力,“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抚剑”,原来隐逸诗人陶渊明也有过仗剑江湖、豪酣兴健的时代。我想,他有崇拜荆轲的豪侠之情,也一定希望为百姓做些事情,像祖父一样建立功业。原来,他的归隐有着许多的无奈。朱熹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在门阀士族阶层的排挤之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他写下了《感士不遇赋》,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能酬。
同时,热烈的心境归于淡泊,也是对生活更深的挖掘。丰子恺说过,人生的境界有三层,物质、精神、灵魂。陶潜不为物质所动,“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是精神的境界,但读书人也未必隐逸。隐逸,也许就是为了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般灵魂的'宁静,是一种灵魂的境界。现代社会有时精神变成了物质的附属,心灵变得物化,多少人又能去关注自己的灵魂?谁又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获得灵魂的平静与安然?有人说,最远的距离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关注灵魂生活,也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
田园之居妙在不受束缚,贵在顺乎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之美让心灵也变得轻松悠然。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仕为高;欲隐则隐,不以隐为高”。出仕顺乎自己的心愿,未能如愿也不强求、不阿谀,色和而正、顺畅坦然。世衰则隐,也是随性适情、力耕不辍。青山绿水,穿着粗衣的诗人背着锄头向豆苗田地里走去,诗人与自然物我交融,人身处自然之中,如此和谐。农耕,或许也是最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吧。正如许多年以后美国的梭罗,一间木屋,自给自足,湖泊小舟,随兴所之。
作为一个学生,对于陶渊明的种种,是无法评价的,只能写下一些自己的感悟,表达一些景仰。景仰陶渊明豪情侠气、深邃的灵魂、自然的心境。而不论怎样的陶渊明,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苦难失去纯真的赤子之心,这也是古来无数人都喜爱他的原因之一吧。
《陶渊明传》读后感 篇4
我心中的陶渊明
清晨,带月荷锄,穿一双草鞋走过潮湿的田埂,看草盛豆苗稀;戴一顶草帽来到园外,赏东篱菊花开。背后是一座绿柳 成荫的草屋,和远处清晰可见的南山,这样的田园,收留了一颗怎样伟岸的心灵?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门”,是他精神的后花园吧,隐居田园,不向乡里小儿折腰求那五斗之米,他的生活并不富 足,常常捉襟见肘,甚至还要依靠亲朋的救济。但是,面对这样的窘境,他仍能“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他固守的,是一片未被开垦的灵魂的处女地。所以他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摆脱世俗的羁绊,他收获的是自由的心 灵和人格的高贵。 而这样做,他并不是为了谋求什么,不是嫌那五斗之米太少,也不是为了炫耀他的高风亮节,他是真的归隐了,归隐到 了灵魂牧歌的本真之境,他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归隐,在那片田园,他才是他自己。
陶渊明的性情,就像大雪出霁后的大 地,洁白无瑕。他是自然的、本性的、率真的。他携半壶酒,采菊东篱下,将醉将醒,飘飘欲仙,猛然间抬头,看见几只鸟 儿从头上掠过,它们身披霞光飞回远山的丛林。他觉得此时的世界安宁而恬美。他笑了,他醉了,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 辨已忘言”!
我眼中的陶渊明
一方葛巾,飘飘布衣,“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不贪图尘世的功名,只求心灵的明净淡泊,这就是我眼中的陶渊 明。 陶渊明嗜酒,酒就是他的'朋友。他率真,“若复不快饮,空复头上巾”;他洒脱,“我醉欲眠卿可去”,酒通过他的口 喉,穿过他的肠胃,深入到了他的灵魂。他用带着露水的菊花泡酒,并取名为“忘忧物”。也许真是因为他忘记了尘世的一 切忧愁,所以他才达到了“真隐士”的境界。陶渊明的酒——真诚而醇香。 陶渊明爱菊,菊就是他的知己。他高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淡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菊,不争春,不畏寒。
百花之后绽放,冷霜之中挺立。正如陶渊明坚定的归隐之志,这或许就是陶渊明爱菊的真正原因吧! 陶渊明的守节之志令人钦佩,即使在生活贫困、重病卧床之时,仍不肯接受官家的资助,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气节!虽然困 窘,但守节之志,老而弥坚。 每次吟咏陶渊明,都会有一种清雅与超脱之感,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畅。陶渊明,爱菊,与菊一起归隐;爱 酒,与酒一同燃烧。他的率真自然,他的固穷守节,令后人仰慕千年。
曾有一位青年,他胸怀大志,一腔热血,渴望能解民于倒悬,匡扶正义。可是世事难料,不愿同流合污的他无法在官场 立足,他四处碰壁,三仕三隐,最终,不惑之年的他看透宦海的污浊,毅然回归田园,不肯复仕。是的,他就是陶渊明,一 个内心充满痛苦的高洁之士。 他是儒家弟子,却无法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只能无奈地独善其身。每日饮酒赏菊,成为一个闲人雅士。可是这样的他甘心吗?快乐吗?
人们只知陶公性嗜酒,可又有几人看出了这沉醉之中的几分悲伤?官场黑暗,百姓疾 苦,他渴望寻找到一片乐土,一片桃花源。这里,没有纷争,没有战乱,“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可是我们同那武陵人一 般“不复得”,桃花源悄然消失。 人们只知陶公爱菊,可又有几人了解,清闲的赏菊只是为了掩盖那无尽的空虚。一个正值事业高峰的他,无所事事,不 能为国分忧,不能为民解难,只能通过东篱采菊、月下独酌来排遣他心中的苦闷。
在无奈与悲伤中,他转向老庄,寻求精神的解脱。只有做一个隐士,才能守住心灵的净土,于是,他开垦自己的桃花 源,安贫守道,用清凉的泉水冲走心中的块垒,用清丽的诗行表达自己的心志。
然而,陶公,你真的释然了吗? 桃花源啊,你又何不是陶渊明心中的陶花源?我宁可相信陶公是故意为之,否则为什么不是菊花源呢?唉,陶花源是一 个诗人的悲伤,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批判。 为心灵寻一方净土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吗?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雅人吗?是那个“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的农夫吗?对,就是他,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仕途的不顺,远离了尘世,归隐田园,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边云卷云舒。陶渊明的生活多 么清逸,像天空中的白云,海洋中的精灵般自由,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被官场的牢笼束缚了太久的心才得以寄托。
菊,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陶渊明将己志寄托于菊,为心灵寻得一方净土。这净土是他的 “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净土是他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净土是他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醉心自然,乐夫天命,人生何求? 出生贵族的他,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但无奈身处乱世,他在三仕三隐的徘徊中,最终超脱物外, 最终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归隐后,他“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虽然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但他归隐之志并未因此动 摇,人固然需要物质的生活,但精神上的追求永远支撑着纯洁的心灵。固守清贫,悠然物外,他洁净而疲惫的心灵唯有大自 然可以安放。
悠哉,陶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