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礼记读后感

2024/05/05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礼记读后感(精选13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礼记读后感 篇1

《诗经》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共有三百零五篇。诗经里面的内容,就是歌曲的诗词。是表达社会和政治的`问题。诗成了文化教材,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秦始皇时期曾经焚烧过所有儒家典籍。到汉代又得到了流传。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的吕老师平时就喜欢让我们读古诗并且背诵。有一次,妈妈让我背《木兰诗》,我听了,立即行动起来,可是等我看到《木兰诗》原来这么长,我问妈妈这么长的是怎么才能背下来。妈妈说:“一段一段先明白意思在背不就可以了吗?”

我听了妈妈的办法开始背了起来,结果只背下来两行,我奇怪的想:“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只背了这么一点,难道是我不够专心?”我又试了几遍,随着阅读越熟悉和理解,还真背下来了很多,下面就剩几行了,我高兴的笑了,又开始接着背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就背下来了,妈妈过来看了看我,微笑着说:“只要多想一些办法,就一定没有解决不了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时的退缩可能就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听了,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爱背古诗,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会好好珍惜。

以后我要多动脑筋,遇到困难多思考,每天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必须要勤奋刻苦才会成长。

礼记读后感 篇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我们烂熟于心,从蹒跚学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随着我们成长。而其中的道理,更让我们受益终生。深读《大学·礼记》,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即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人民,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环环相扣,有先后次序之分,做任何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这也就是说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实际上也就是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败坏根本,努力向认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适用于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增进学问,提高认识,还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但更新和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无限过程,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培养这种积极的人生观,能帮助每一个我们开辟和创造新的'空间。防止愤恨、恐惧、癖好、忧伤等各种情绪损害心灵的纯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觉性。保持情绪的积极性与平衡性。以达到修身境界。

而八条目至此进行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层面。表达真正的政治家应具备把家庭道德运用、推广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对人民有一种纯真、诚挚、深厚的爱,按照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来处理政务;遵循忠恕之道;公正无私,胸怀宽广的品质。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难以实现,但也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勇敢设想;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依据。虽然只是短短几字,却对我们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也许不能达到最高标准,但层层递进,我们却能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人格。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热;有一份光,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学》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书,只是读,便感受到了其中的无限魅力。而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将大学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礼记读后感 篇3

只有当自己真正用心的去阅读了这篇文章,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来自心灵上的触动。这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也是对我们后人的期待。文章中主要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了解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很普遍,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意,不能出尔反尔。在古代人们非常看中诚意,甚至还把他当做君子的评判标准,这足矣证明这句话在当时的分量。然而在科技发达经济腾飞的新时代我们反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出现了的诚意问题屡见不鲜,如长春长生的毒疫苗事件、汽车漏油事件等等。这些问题都在说明当今的出厂商只是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诚意文化。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癌症和疑难杂症,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大大下降,以至于人们不再相信产品的质量,信任危机也就此种下了种子。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这是必然的结果。虽然有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但还是有像华为一样给我们在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光明的生厂商。他们贯彻科技信息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将诚意捡起而不是丢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美比外表更重要。正心是大学里面的一个小部分,但却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大部分。现在的社会不缺颜值高的.人,随随便便化一个妆也可以去遮住表面的缺点,可是心灵的丑陋却不能轻易的去掩盖。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明星、网红中有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颜值去赚钱,利用互联网平台去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但有一些人依靠这个平台随意的发表一些错误的观念,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别人,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等等。这些都让他们屡试不爽。现在许多人的价值观也开始扭曲,只是单纯的看外表,不在乎心灵是否与他们外表成对比,只是一味的崇拜。我认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不会因为外表的缺点而被遮盖住,反而会把外表变成它的唯一特性,更加吸引他人。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这是作家罗素写的。我很喜欢这句话。《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陈澔集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现实中有许多做了好事最后都没有好结果的案例,为什么?因为他们追求至善,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至善的行为无疑会滋养接受者的贪欲,引发旁观者的不公:凭什么他就那么富有,既然他那么富有贡献一点是应该的吧……所以越是追求至善,效果上可能就越容易适得其反。“止于至善”,其实是一种提醒,提醒你克制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应该适可而止。

这篇文章让我对很多的事情都有所改观,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的身上。你认为的善良可能只是你个人的想法,要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当你反复读《礼记·大学》,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还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这便是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礼记读后感 篇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我们烂熟于心,从蹒跚学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随着我们成长。而其中的道理,更让我们受益终生。深读《大学·礼记》,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即弘扬高尚的德行,关爱人民,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环环相扣,有先后次序之分,做任何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这也就是说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实际上也就是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败坏根本,努力向认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适用于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增进学问,提高认识,还必须通过艰苦的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但更新和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无限过程,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而培养这种积极的人生观,能帮助每一个我们开辟和创造新的空间。防止愤恨、恐惧、癖好、忧伤等各种情绪损害心灵的纯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觉性。保持情绪的积极性与平衡性。以达到修身境界。

而八条目至此进行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层面。表达真正的政治家应具备把家庭道德运用、推广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对人民有一种纯真、诚挚、深厚的爱,按照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来处理政务;遵循忠恕之道;公正无私,胸怀宽广的品质。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难以实现,但也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勇敢设想;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依据。虽然只是短短几字,却对我们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也许不能达到最高标准,但层层递进,我们却能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人格。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热;有一份光,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学》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书,只是读,便感受到了其中的无限魅力。而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将大学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礼记读后感 篇5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读后感。”“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原则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教育,掌握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比平时更加深刻。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了,之前吴院长也和我们说过,很多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两三年后才来考研,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即使学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学的进去呢?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礼记读后感 篇6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读后感 篇7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 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为了分数、证书、学位,()然后再作为出人头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很敬业,但不得不提出疑问,我们乐群吗?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弃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论学的能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希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判断。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判断时,必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感恩的心读后感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垓下之围读后感

礼记读后感 篇8

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书,使我印像最深的,是《礼记》。《礼记》中说“礼”的部分,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礼记》中说道:“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见“礼”是非常重要的。“礼”就是礼貌、礼仪,“有礼”就是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

有礼必须从日常生活的言行做起,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比如: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爱护公物,坐公交车时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见到熟人要问好,需要别人帮助时用“请”,得到别人帮助时真诚道声“谢谢”,和别人告别时说声“再见”,等等。

一个有礼的.人,不仅让人与他相处时心情愉快,而且也能使他自己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反之,一个无礼的人,不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我就亲眼目睹这样的例子:有一回,我去图书馆借书,在门口看到有位叔叔问门卫爷爷:“指南书城搬去哪里了?”门卫爷爷生气地说:“不知道!”我以为爷爷是真的不知道,就上前告诉了叔叔,等叔叔走后,门卫爷爷说:“这个人,那么没礼貌!连称呼都没有!”我这才明白,门卫爷爷不是真的不知道,他是觉得叔叔没礼貌才故意不告诉他的呢!我想,如果叔叔能够礼貌用语,门卫爷爷一定会告诉他的!

做人须有礼,人有礼则安!有礼的人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人们更乐于帮助他。同学们!“有礼”不在于嘴上功夫说说而已,而在于真正的践行,让我们从小学礼,从我做起,做一个知礼、懂礼、讲礼的现代文明人!

礼记读后感 篇9

第一次认识《礼记》来源于初中老师所教的对“四书五经”的认识,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这里的《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四书五经”是古人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个时候对于《礼记》的认识无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会礼仪制度罢了。

今天,真正读《礼记》方才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体来说,《礼记》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上至国君诸侯,下至庶民百姓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典章制度、仪式和各种繁文缛节。

但是,何为“礼”?“礼”究竟是什么呢?

“礼”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几千年来,礼制一直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礼”。在古代中国,从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大到国家典制,小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礼制对人们的影响俨然已经内化为了一种习惯。

陈明远和金岷彬在《陶器时代:“礼”的`起源和发展》中认为:“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的等级观念。而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古人对于礼的理解:

“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汉)许慎《说文解字》

“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章太炎《检论礼隆杀论》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

根据以上文献,我认为“礼”的原始意义可以解释为(1)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是一种祭祀祖先的需要,诸如《礼记祭义》中记载的“致齐(祭祀)于内,散齐于外”;(2)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必须要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诸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的“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诸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以及“长者问,不辞而对,非礼也”等。

具体而言,我认为古代的“礼”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等级制度,小到见面、穿着、丧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政治、法律等,它包含着古人对于“神权”的敬畏,以及对于皇权的服从。即便是对人们日常交往中、对人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些言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的尊严。

时代发展到今天,“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五四运动使得传统的“礼”文化中落后、糟粕的一面大多被剔除。今天的“礼”指的主要是符合社会道德、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其基本的原则是真诚、简易、克己和适度。

礼记读后感 篇10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 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为了分数、证书、学位,()然后再作为出人头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很敬业,但不得不提出疑问,我们乐群吗?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弃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论学的能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希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判断。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判断时,必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

礼记读后感 篇11

《礼记》少不了的便是礼,“礼”包罗了万象,将所有的一切都规范在一个法度内,小至言语饮食,大至吉凶宾嘉。而《大学》中的“礼”讲的是“三纲八目”,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高尚品德的弘扬,百姓的深切关爱,最高境界的修行。也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心智出发到国家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现在《大学》第一句。作为《大学》的宗旨,它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要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我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庭。“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作为一篇古文经典,《礼记?大学》少不了晦涩难懂的词句,深切读懂解意的确得花一些时间,但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凝聚了关于人生与社会,道德与政治等问题的思想精髓,表达了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因素,因此,它不愧是历代有志之士为之效仿的标榜!

礼记读后感 篇12

闲暇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一边品着绿茶,一边慢慢研读着《礼记》这部古代经典,那淡淡的茶香与书香顷刻间在心脾间交融、弥漫、缭绕,足以令我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读着,读着,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正在与古代圣贤品茗与对话。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 ,比肩于《孟子》 ,又远超于《荀子》 。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 ”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 文化 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 。”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这句话教导与勉励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年青朋友。“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可以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意义。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含有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

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将在书海里不断徜徉,撷一缕淡淡的书香。

礼记读后感 篇13

“有教无类,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句话出自《礼记》。“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而言,它的意义就是:身为师者,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为一个人过去不好的经历就在学习上放弃他。“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是讲的学习方法,指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不要一味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正如谚语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教师来说,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合理运用学习中的正迁移。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勤于学习。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教育家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强化控制理论,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级时,有几个小朋友作业很是潦草。针对此,我采取了鼓励为主的强化教育: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朵小红花,连续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2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种积极强化的'方式,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了他们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与孔子提出的“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善教者,虽逸而功倍,不善教者,虽勤而功半。”

我班邵阳小朋友有着极强的暴力心理问题。经过两年来的观察了解,我认为原因在于幼年时的攻击毛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为其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道德意志,他虽然知道不好,但却控制不了自己。对于这个孩子,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

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轻视他的时候,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可怜和可惜,我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尽心尽力教导每个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我静下心来首先分析了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早期教育是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加以重视,认为孩子之打架无所谓;亦可能方法简单,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于是我与家长联系并引导他们对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学校教师继续做工作,毕竟孩子打架的次数在减少,要给予巩固;同时找建议他们求助心理医生,给予矫治;多鼓励邵阳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或公益劳动,使其过剩的精力有正确的渠道排除,同时也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

令人欣慰的是,进入三年级的邵阳有了很大的进步,成绩也有所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