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学会提问》的读后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1
本书案例丰富、层层深入,介绍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模式,首先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因为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可以发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各种不明出处、或者所谓专家写的小文章充斥着各种网站。
很多文章看似引用官方数据,权威结论、图文并茂,但其可信度到底多少?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和价值标准?论证的`过程效力如何?推理过程有无谬论?调查的样本是否合理?有没有数据欺骗?真的需要我们擦亮双眼。
这本书会非常系统性地提供给你超强逻辑性的批判思维,教你辨别。这本书同样适用于爱写作的你,特别是学术写作,研究报告,教你如何从实验中得出合理可信数据,写出条理清晰、得出令人信服的最佳结论。写到最后发现自己像在给本书打广告了,确实这本书会让你聪明很多。回忆起我看过的文章,很多结论我很是质疑,甚至知道是谬论,但是说不上来怎么不对,看了本书你会豁然开朗。
这本书适合学术研究、公众言论、专业论文领域,所以不要把这种批判性思维用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上,人是感情动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理智,也无需时刻保持理性生活。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2
在读《学会提问》之前,以为可以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怎么提问,然而经过一周的精读,最初的想法过于天真,虽然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提问技巧,但是对批判性思维有了系统的认知。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其他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
书中重点
书中更多篇幅在以上十一章中,限于篇幅,在推送的第二篇文章中放入了读书笔记。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3
其实我是最不爱看书的一类人,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太慢(当然,我意识到自己“阅读速度慢”是因为最近在看另一本书《如何高效阅读》,等我读完了应该会再写一篇类似的读后感)。要自己完全看完一本书,大概需要花费30小时以上,所以很多书包括身边借来的书在我面前基本上看了一两页就不看了,但这本书我却一口气看完了。因为:他是我买的。
当然,我也不是突然心血来潮就去买它了。因为我的一个精神领袖:罗老师,在很多场合都公开夸过这本书,终于我按捺不住了……
从翻开它的第一页,直到读完它以后,给我的感觉都是非常不一般的。坦率的讲我甚至之前以为“名书”讲的都是一些故事,类似于: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等,但其实还有一些类似于纯粹方法策略的工具书籍,那《学会提问》便是这么一本书。
学会提问?我会提问。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恶意就是:讲的是如何问问题吗?那我基本上不需要了。我以极度片面的思维方式揣测作者定书名的意图。我读完后明白它其实讲的是:革命批评精神。善于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本身讲的是:学会善于向各方面提出问题,即学会去提问。
(革命批评精神:对事物有相对全面的认识,看见他的好与坏,对其进行批判认识,革命地应用)
我发现看完它的最大不同是,我甚至现在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都会常常不自觉的去否定。但我却也能很好的抑制自己不去“说出来”。因为我还不想被很多人厌恶。
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1、意识到证据效力的强弱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由哪些所谓的:专家、大师、老师、当事人证词、典型案例或者极为专业的人员说出来的话,切记要批评认识,不要奉为《圣经》,甚至可以当面否定。
即便对于自身的直觉、甚至个人经历和经验总结,都不要轻易去认定。这一个环节很可能深深的误导自己。
2、了解22中谬误:
光环效应谬误
乱扣帽子谬误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稻草人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
滑坡谬误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偷换概念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诉诸感情谬误
事后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
转移话题谬误
循环论证谬误
一厢情愿谬误
以偏概全谬误
强求确定性谬误
错误类比谬误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因果混淆谬误
忽略常见原因谬误
当然,你明白,这些都打上,基本上半本书都上去了。反正你知道常见的谬误有22中就行了。
我说出这22中谬误还是想说明生活中谬误其实非常常见,比如“迷信”,就是奉从“事后归因谬误”,因为迷信的效力都是发生在事后的。真正想了解这些谬误的同学,推荐也来阅读一下这本书《学会提问》。
我的收获:
那我从这本说所传达的“学会去提问”思想中发现了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极度“可疑”和应该去“批判”的。比如上课是老师所讲的话:
“法律应该以道德为基础”
现在这句话甚至在百度上面都被认为是正确的。但百度说正确,他就一定正确吗?好,即便现在百度和我的大学教授都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可我还是这些“证词”的效力不足,还是要提出问题:道德常常是矛盾中的取舍,比如“忠与孝”、“爱与义”、“理与情”等等,但法律应该常常在矛盾中取舍吗?显然这样很不科学。
当然,我想你一定也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可你要明白,我强调的内容并不是讨论这个问题,而是想证明我看了这本书后在思想上的一些变化。
果然,还是冰心奶奶说得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4
翻开书,我的习惯是看完目录和序言后先对自己进行提问,这一类思维提升的书更是如此,往往我的问题由如下环节构成:
1、我希望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技能和思维方式?
2、我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心得?是否可以进行提炼?还有哪些经验需要作者的点拨?
3、我在这个方面有哪些失败的经验和做法?我曾尝试过哪些技巧来克服但是并没有作用?
4、假设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想要对几种不同的人群介绍这本书,我会使用什么角度?(无答案)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在这一类的书本面前,不仅收获颇丰,而且速度也明显越来越快。因为在阅读之前先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汇总和梳理,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点,甚至作者思维不同点会如同跳入眼帘一般,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然而这个阅读习惯在这一次的看书中,却起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用——转变我的读书时的思维立场。
因为跟随着我的老师做过的思维的锻炼做的比较多。在很早期的时候,便已经形成了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发生的事情进行重审,模拟场景思考,从而锻炼批判性的意识习惯。所以初读的时候,好像是把老师教授的观点和方法,重新模拟和熟练了一次,当然还有一些双向的查漏补缺。让我对这一类的方法有了更系统和细致思考。但是这并不是我读此书的初衷。
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定型,很难通过一两本书的阅读,来提升自己思维的敏锐度,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而反复的锤炼与其在随书阅读中,不如放在每日的工作和思考中,对日常的反思和模拟,才是真正思维锻炼的地方,也才是真正能让我们有兴趣深入下去的地方。
第一个书外音,来自于一个自问:这本书我想要得到什么?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写作者。
当视角发生转变,我不再是需要进行批判的接受者,而是要说服听众的写作者的时候,便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这个有意思,不是来源于避免谬误,而是来源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谬误?
身为老师,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们日常要面对的不是保持高度敏锐的专家,而是模棱两可容易混淆的普通人。而在交流与写作中合理使用一些“谬误”,反而更加能够清晰的传达我们的指向性,表述我们的结论。
比如我饶有兴致地看到了我最常使用的“滑坡推理谬误”和“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在和家长的交流以及我日常的教学日志中,我经常无意识地在巧妙使用这两招。我会以我从初中到小学的教学经验,以及家长们对公众心理的模糊定位,来对我的目标指向进行强化。在写字中,会经常说到字如其人,会说到写字是在看孩子的性格,会强调到低年级练字的习惯至少会一直影响到中考,而中考字迹影响下,至少有二十多分的差距!巧妙的滑坡谬误和诉诸公众意见谬误,让家长非常轻易地接受了我对书写的严格要求。
再比如在其中某些谬误中,我很有意思地看到了一些指导说话谈判的书会经常使用的技巧。如答非所问,如光环效应等等。
所以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定位角度是:我在日常的交流与反馈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谬误”和引导,来使得他人更加轻松地接受我的看法和论点?
第二个书外音,也是对书本内容的补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书中给了很多思维体操的地方,但是警惕!请对书本内容本身警惕并保持批判!他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的.,虽然也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偏向于文字意义上的提问,为什么不能扩展到事物意义上的提问呢?
不仅是在对话和交流中。其实对场景和事情发生的反思拓展,原本也应该贯穿于我们生活中。
比如这样一个事故中,你能够转换角度,去思考其中人物面对此事的心里,以及换不同的情景、人物,会发生的故事变化吗?这是我常做的思维体操。
例:大学女生小林去超市购物,没注意的情况下放了一个文胸在购物筐没有结账就走出去了。中途被保安拦下,要求到小黑屋搜身,最终以10倍的罚款逃离现场。
短短一个小的故事片段,可以进行训练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有耐心可以尝试一下。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当其中某一两个因素变动,那么一切的结果会变得迥然不同。
第三个书外音,其实是一种态度。强势,意味着开放性与整体性。这算是意外的收获,因为也是最近一直在反思的地方。
每逢新年都要做新的规划,以及去年的反思。与过往每一年都不一样的是,今年的新年规划不再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构建,而多了很多稀奇的以往都不会想到的东西,比如今年要去潜水和滑翔,要去森林里徒步一次,要做我的20xx摄影集之类。一开始的变化,来源于暑假里的一次生死之别。陷入巨大沉痛的我,从用工作麻痹自己,逐渐地变成明确自己不想浪费每一天,因为想到要带着他人的希望活下去,所以更要活够本。
什么是活够本?不是要不断的成就,而是要不断的成长。
于是开始梳理我从大学至今的点滴变化,从心态到知识到行动,于是悚然意识到:呆在舒适区的轻松愉悦是老去的标志,而保持激情与好奇的探索才能是成长的开端。
教小学的我也经常观察孩子们,什么样的孩子更加容易“成熟”?毫无疑问,不是等着他人来教导的孩子,而是主动探索和发现,保持着开放与积极的孩子。如果要比喻的话,《全职猎人》的主角小杰应该是最好的例子。
我秉持的理念是,只有当你的世界发生改变,你才会自然地发生变化。这个世界有可能是物理环境,也有可能是心理环境。
所以,开放是一种强势,一种不断保持生命力的强势。
就如同此书反复梳理的前提:保持批判。
开放之外,还需要提到整体性思维。
相比和对方说话的结论是什么,你更容易记住和对方说话的感觉。
同样,在看到此书的时候,也会注意将文段作为整体层层拆分的过程,上一次让我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是读叔本华,即便是哲学随笔《人生的智慧》,他的逻辑也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简直让人喝彩!
是以有了我第一个书外音的思考:作为引导者,我要如何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我的结论?
也有了我另外的串联,不论是结论还是自我管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和调整。
最简单的来说,想要提升专注力和精力,都知道要从保持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开始,而《深度工作》一书,更是将专注力比喻为大脑的肌肉:你不能只在你专注的时间段保持训练,在闲暇的时间段则用碎片来打断专注的肌肉能力!
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关注,需要一种整体性。一方面是时空的横向与纵向的整体,另一方面是对于每个节点的观察与反思。人的心理特征便是如此。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是单一结构的因素促成,而是层层递进互相交织的一张网。从一个方向使力,必然不如从多个节点处作用。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5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我党校四本必读书目第一本读的书,其实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是因为阅读速度慢,二是因为看了书后不知道作何评价,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但是读了《学会提问》这本书后对我启发很大。
该书以不同角度和大量的示例向我们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模式,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本书教人如何针对现有的事情或已经形成的结论,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真相。例如我们读书要带着批判性的观点去读书,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后,我们能发现读书的乐趣以及提高工作中碰到问题时应对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必须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它需要我们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的事实和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为依据。
批判性思考的人往往会对问题报以怀疑、审视的态度,他们会推敲这个问题背后所有的可能性,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只留下最有用的东西,其过程相当繁琐。生活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难道不是吗?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6
最近利用在外学习期间见缝插针的碎片时间,快速看完了这本《学会提问》,培养理性、缜密的思维习惯,比较适合学工科出身的我。
本书案例丰富、层层深入,介绍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模式,首先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因为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可以发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各种不明出处、或者所谓专家写的小文章充斥着各种网站。
很多文章看似引用官方数据,权威结论、图文并茂,但其可信度到底多少?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和价值标准?论证的过程效力如何?推理过程有无谬论?调查的样本是否合理?有没有数据欺骗?真的需要我们擦亮双眼。
这本书会非常系统性地提供给你超强逻辑性的批判思维,教你辨别。这本书同样适用于爱写作的你,特别是学术写作,研究报告,教你如何从实验中得出合理可信数据,写出条理清晰、得出令人信服的最佳结论。写到最后发现自己像在给本书打广告了,确实这本书会让你聪明很多。回忆起我看过的文章,很多结论我很是质疑,甚至知道是谬论,但是说不上来怎么不对,看了本书你会豁然开朗。
这本书适合学术研究、公众言论、专业论文领域,所以不要把这种批判性思维用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上,人是感情动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理智,也无需时刻保持理性生活。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7
该书以不同角度和大量的示例向我们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模式,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本书教人如何针对现有的事情或已经形成的结论,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真相。例如我们读书要带着批判性的观点去读书,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后,我们能发现读书的乐趣以及提高工作中碰到问题时应对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必须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它需要我们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的事实和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为依据。
批判性思考的人往往会对问题报以怀疑、审视的态度,他们会推敲这个问题背后所有的.可能性,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只留下最有用的东西,其过程相当繁琐。生活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难道不是吗?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篇8
在读《学会提问》之前,以为可以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怎么提问,然而经过一周的精读,最初的想法过于天真,虽然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提问技巧,但是对批判性思维有了系统的认知。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其他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