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高中家读后感

2024/04/29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高中家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高中家读后感 篇1

《傅雷家书》道出了许多父母不敢讲出口,也无从表达的情感,应该倡导所有人都去读一下。我读了《傅雷家书》后,第一个感觉就是,想去拥抱一下我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我觉得,我没读懂《傅雷家书》,其中有太多的人物、知识、事件是我所不知的。但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傅雷那纯粹又浓厚的父爱,这就够了。毕竟我们不如傅雷那么博学,但我们都有父母,也会成为父母,世间的亲情都是一样的,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傅雷的爱,通过书信,完完全全地表达给了傅聪。书信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傅雷的深情,有直接表达的,也有暗暗流露的。“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我非常喜欢这三句“孩子”,想象着傅雷写这三句孩子时那深情的眼,想象着傅聪读这三句孩子时那温暖的感觉。孩子,孩子!孩子!一声比一声强烈,一声比一声思念。

傅雷教子极严,但即使是这么一个严父,即使是这么一个文学家,却也和天下父母一般有着相同的顾虑。“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怕孩子嫌烦,大概是所有父母的一大顾虑。一遍一遍出于担心的'叮嘱却换来孩子的一句:你们好烦,伤心却又无从表达。“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就是这些纯真朴实的心底话,这些可能当着面讲不出的心底话,使傅雷与傅聪成为了朋友。傅聪是幸福的,有着这么一位亦师亦友亦亲人的父亲,设身处地预想着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设计着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诲往往是他们吃亏后的经验之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少走些弯路,少吃些苦头。

楼适夷为《傅雷家书》作的代序中写道: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教的子不仅仅是傅雷的儿子傅聪,更是所有为人子女的人们。《傅雷家书》道出了许多父母不敢讲出口,也无从表达的情感,应该倡导所有人都去读一下。我读了《傅雷家书》后,第一个感觉就是想去拥抱一下我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父母总是最无私的,请不要再伤害父母的心了。

高中家读后感 篇2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家,在人们的眼中,都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但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去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钰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了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取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和鸣凤的爱情。即使鸣凤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爷相爱的,即使鸣凤知道,他们的爱是没有结果的,但她依然深深的爱着觉慧。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下人的惯有思想操控着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头。不,也许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反抗”这个定义,但当她和觉慧相爱时,这种情绪就产生了。“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愿意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你,做你的丫头,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鸣凤对觉慧如此深不可测的爱,给了她难以估计的勇气和力量。于是就在那一天,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高中家读后感 篇3

这个故事的开篇有一场大雪。呼啸的风,狂怒的雪打击着路上的行人,一切都显得毫无意趣,正如原文所说:似这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觉民和觉慧两兄弟在这风雪里一起往家走,他们听着凄厉的风声却不似旁人一样怅然麻木,因为这俩位有“新思想”的青年是积极的,他们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初读这一段,你很难不被两兄弟这种乐观上进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的力量在作者巴金描述风雪的笔触下是那样的鲜明动人。可当我读完这本《家》,回顾此处却不禁胸闷,觉民和觉慧的“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可怕强大,这个开头比起讽刺更充满了巴金先生的感叹。

巴金先生在序言里写:生活不是一场悲剧,它是一场搏斗。他要展开给读者看的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动荡了。

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让我影响深刻的人物有两位,一位是高家的长房长孙高觉新。觉新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个阶段的觉新是很幸福的,他还没有卷入残酷的命运,在那个时候,觉新是很出众的。“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豆环境中渐渐地成长……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花香很感兴趣,大手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研究,他还小到德国去留学。”可见觉新在少年阶段是同他的弟弟们(觉民和觉慧)一样积极的,他也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正文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但命运却同觉新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进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因为长辈们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失去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荒谬的是这段婚姻竟然是由抓阄来决定的,这可怕的做法可谓摧毁了觉新的一生。出国留学的梦想化为泡影,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不得不承担起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必须得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最开始的他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觉新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使这个青年更加疲惫,觉新无疑是茫然的,无助的,最后这个原本憧憬美好未来的青年畏缩了,原本温暖如冬夜里的篝火的家化身成一只巨大的手把他从光明的地方拽走,无数的眼睛在他的头顶上监视他,仿佛他不留神就会把他撕碎。可是这一切无法逃避,作为高家的大少爷,他要撑起这个家。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按她们希望的那样活着,“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的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他无助地在这个大家族里周旋,觉新采取的是“无抵抗主义”,这绝不是他的初衷,但却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

觉新在面对事情时过多的选择了忍耐,他屈服于旧传统。为此他的修学梦碎,他心爱的梅小姐另嫁他人,深爱的妻子惨死郊外,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他忍耐的旧传统给他的打击更使他畏惧屈服,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觉新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读后感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任凭懦弱的自己被黑暗的社会蚕食。觉新的悲剧是有黑暗的旧传统社会的铺垫,但在我看来,他的懦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巴金先生给我们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顺从于“生活就是一场悲剧。”的人。他是不同生活搏斗的,在这生活的激流里,觉新只有被吞噬的份。

觉新的弟弟觉慧是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作为高家的小辈在学堂里汲取着新的思想,与懦弱的哥哥不同,他是敢于同生活搏斗的,他追求个人反抗,人权平等和人道主义,他不屈服与封建家长制,敢对当家的大哥觉新怒吼,“你们的思想是新的,行为却是旧的。”幼年时期,他虽然过着少爷生活,却乐于与家中的下人接近,他对这些穷苦的人怀有深厚的同情。“五四”时期,他和二哥觉民从《新青年》等先进的杂志中接受了科学与民主。他参加学生运动,反对军阀专制,他抨击旧家庭,旧伦理道德,甚至与婢女鸣凤的相爱。觉慧身体力行地反抗者封建的枷锁,但他也不能幸免于悲剧,他被纯洁的鸣凤吸引,由衷的称赞鸣凤,“你真纯洁,只有你才像这轮皎洁的明月啊。”他喜欢这个可怜卑微的女孩,赞美鸣凤没有因为婢女的身份而丢失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但在文中,鸣凤对于自己信赖和深爱的三少爷觉慧仍是不敢靠近的,他们的感情在那样等级分明的社会中不得不隐藏起来。服侍了高家六年的鸣凤要被嫁给冯老太爷,忙碌的觉慧却没有察觉鸣凤的改变,他在窗边吻了鸣凤,她流着泪叫了句“三少爷”,花园里平静的水面响起两三声哀叫,从此便是天人永别。

有人因为这段情节诟病于觉慧,对此,我是不认同的。觉慧是典型的五四青年,他的身上既有新青年的上进,也有五四青年的历史局限和弱点。他的幼年浸染在可怕的纲常名教中,即便他是激进的,但他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弱小的,在他心中民主和平等是头等大事,他为此奔走忙碌而忽略鸣凤,间接导致鸣凤自尽,对他而言其实是在同命运搏斗时留下的伤口。换而言之,这样的伤痛是必然的`,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不得不遭受的。假若觉慧和觉新一样懦弱,在鸣凤自尽的打击下觉慧就该如他大哥一样屈服。可他没有,鸣凤的死教他更深的领悟了封建旧传统的威力,也坚定了他同生活搏斗的决心。鸣凤的死,让觉慧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读者能看见的是这个新青年身上的献身热忱和小知产阶级的弱点。我认为这就是巴金先生序言里所说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的动荡。觉慧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让他的搏斗染上了一种那个时代才有革命英雄色彩。

《家》中特点鲜明的人物还有不少,比如这个大家庭的创建者和统治者高太老爷,他是这个家里阴霾,代表着家长制和封建深渊;有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高家五叔;有从小裹脚的淑珍,她的小脚成为母亲夸耀的东西,也成为哥哥姐姐嘲笑的资料,是这个家里,年幼的封建社会牺牲品;还有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来的琴小姐,她入女校,有盼着读大学,是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梅表姐的新女性。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这个家。

这个家,是矛盾着的,是新旧交错的,是爱恨与共的。它远不像开篇里那场风雪中作者笔触所描写的那样温暖,引人向往,而是充斥着斗争和爱恨,有着新思想和旧传统的相互厮杀。但正是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推动着社会改变,从一个又一个家开始直到影响整个社会。巴金先生用高家反映整个社会,痛斥封建纲常对人的毒害,展现这个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封建社会如何分崩离析。巴金先生在历次重印的序言中反复说,反封建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诚然,我们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封建遗留思想,但好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继承的是觉慧这一代新青年的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品质。要像他们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勇敢的超前迈进,不胆怯,不懦弱,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阳光普照大地时,总有黑暗的角落;社会再文明,总有迂腐的危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会用五四精神的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守护和温暖自己的家。

高中家读后感 篇4

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为人坦荡,“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199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走完一生。

他是一位尽责的父亲,在儿子留学海外,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生活、艺术进行指导这些家书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

在人们印象里,他是一个非常理性而较少直露感情的人,但在信中,却流露自己的悲欢苦乐。

如有一段文字:“聪,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胸口抽痛,胃里难过”这是傅聪去海外大家送行时的场景,第二天晚,傅雷便给傅聪写了这段家书,读来割肚牵肠,感人肺腑,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中》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浓厚的爱。如1955年1月26日信:“世界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又如,1961年4月15日信中“果然不出所料,你的信我们在十三号收到……妈妈跟我两人把信念了好几遍,每遍都同样使我们兴致勃勃……,你的天赋禀资越来越有所发挥,你是对得起祖国的儿子!”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家书中每一句都渗透一种伟大,理智的父爱,他用自身经历告诉儿子如何对待生活:“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

傅雷总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教儿子如何做人,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一本《傅雷家书》,可谓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真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呀!

也许再过十几年,我们这一代人也会为人父为人母。我们之中有几人能达到傅雷的境界,我们无从知晓,但能够与子与女产生共鸣,脉搏一致,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快乐,这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