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缘缘堂随笔》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1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两三棵,夜长人奈何。古人说经常害怕秋天到来,花黄叶衰,悲秋之为气也。关于悲秋方鸿渐的老爹这么说过,当是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托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由此看来悲秋和怀春是分不开的,毕竟没人听说过悲春和怀秋。
对于秋,丰子恺先生也有一番理解。自觉而立之年后,看惯了莺歌燕舞,看惯了升平歌舞,对春事和花事再没有先前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亦失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感动,甚至见到桃红柳绿产生既可笑又可怜的同情之感——“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变成了秋天”。所谓的经历过了,体会多了,感悟深了,情感就变了。就像蒋捷《虞美人》说的那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既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同丰子恺先生一样对秋感情以冷色调为主的人很多,包括我,除了刘禹锡。
我不讨厌任何一个季节,即使是停电的夏天和没暖气的冬天,因为先人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停电和没暖气的。但是对于秋天,着实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没有“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沧桑,没有“寒烟衰草满地秋”的悲凉,没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无奈,更没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情。或许见识短浅,不能理解教材里金灿灿的无论是油菜花还是野菊花的丰收喜悦。或许自是情到浓处情转薄之人,更能体会什么叫做“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或许也是近而立之年,也能明白夏目簌石说的“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2
曾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丰子恺的作品。还记得那篇文章的名字,叫《白鹅》。至今还能记起他那幅可爱的白鹅像和那以贬代褒的文字。当我每每在公园见到有白鹅游动,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吃一口饭、啄一口草、再衔一口泥的白鹅先生。没办法,这篇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而今天,当我拿到期待已久的这本书时,心中竟有一丝见到老朋友似的感觉。打开书,顾不得看目录,随手翻开一篇,便像一只蚕一样大嚼起来。他的笔调仍是那种与众不同的冷幽默的感觉,不过读起来却一点也不像在开玩笑。我以前很讨厌那种质量极差的书,但今天竟喜欢上了那种透过第一页直接能看到第三页的小册子。看着看着,我发起了呆。每一篇文章,都只有那么3、5页,可说得却都是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的道理。在一种兴奋,怀疑与反复思考的矛盾结合中,我看完了它。
轻轻地把书合上,却觉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歌,一首听上去那样熟悉的儿歌,一首叫人思考的怨歌,一首记录人生的悲歌。正像文中所述,孩子才是万物的创造者,只有他们才能用最纯洁,最真实的眼睛看待这并不美丽的世界。也许所谓的成熟,不过是一种自我的失去罢。可令人奇怪的是,我们为什么怀着一种残缺的心灵,去质疑孩子们能穿破重重迷雾的眼睛?怀着一种疑惑的态度,他扔掉了多数作
家喜欢的无病呻吟,转而从一个有着青枣一般眼睛的孩子的角度上,叙述那些个令他搞不懂的大人、令他搞不懂的事。没有悲伤,没有失落,因为它们不属于一个尚未被世俗迷惑的人。倒是我们该好好想想,是孩子的世界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童真不等于懵懂,或许当我们指着一个小孩,说他很傻很天真的时候,我们并未真正地成熟。真正长大了的人,眼睛里应该是有一把刷子的。这把刷子,可以描出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可以涂掉世界的丑陋,可以画出一个小小的世界。我们在小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这把刷子,可“大人”们呢?他们也曾有,但是,它和童真一起被丢在了成长的长河中。
我突然感到一些被我逐渐遗忘的东西一点点回来了。
伴着落了些灰的回忆,伴着熟悉却许久未闻到的叶间清香,孩童的阳光,乐观,淘气回来了。在这本书里,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童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之类的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只有一个意思:把握自己,相信自己,坚持做自己。当我们明白了那些功名利禄、尔虞我诈背后并不是真正的人生,那些苦行僧一样的隐居者也并未真正体会人生时,我们才是真正地长大了。
缘缘堂随笔,发出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感慨。你从中能找到的,是你渴望已久的东西。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3
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位广博的学者,一个平实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彻悟者,丰子恺,不仅能以其简洁白描般的漫画引人深思,一本薄薄的《缘缘堂随笔》也让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
人生是一张罗织的网,丰子恺认为“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的明晰的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许地山缀网是为了生存,非子恺要剪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无论是补网也好,是剪网也罢,他们都是热爱人生又想看清人生的本质。
一个“渐”字道出了人生的演变过程,也点破了生活轨迹变化的秘密。难为丰子恺能悟出这个含义深厚的“渐”字!芸芸众生又有几人看到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由生走向死?又有几个看到自己是在“渐渐”的由无知走向丰满?不管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每个人都在“渐渐”中接受了生活给予他的影响,从而渐渐成善或成恶。自然界的有无、荣枯,人生中的贫富、升降都含在一个“渐”字中。这宇宙中没有什莫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因为“渐渐”而模糊了人们的感觉,直到沧海桑田、今非昔比,才因为惊讶而感叹良多。
“渐”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她轻轻挪移的脚步,渐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会惊诧她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渐”能掩盖很多变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局外的人也难于感觉到。因此,当一个人奋斗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时,我们不会觉得惊诧,因为他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人们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来,虽然那些都已成为过去,但依然清晰。同样,当一个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逐步走向破落衰败,只要其中经历了几十年,人们在感叹的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变数,使他们不至于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当然,他们在祈祷上苍时,并没有求佛不给那些富贵之家关照。事实上,一个家庭顺延几代之后,就会有一些崛起与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贵而谦和的,因此,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家无三代富,清官不到头。这是规律,这也是伤感,这更是无奈——没有读懂人生的无奈。
正因为人生是如此短暂,即使你能活上百来岁,或者与彭祖一样以八百岁为人生之秋,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也是短暂的。人都是时间这一辆永恒列车上的一员,不同的是,有的人从这里上车,有的人从那里上车,有的人在这里下车,有的人在那里下车,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们的人生如同上下车一样,那便是圆满:上车便是喜悦,下车更是喜悦。达到这一境界是异常难的,不是有很多人因为在车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该下车时却未下车,这于人生来说也许不是很大的悲哀,人们只是这样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样的生命没有多大价值。那些在车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将会被提前逐下车,于人生来讲,那便是生命的结束。
因为时间的顺延性与不可逆转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从这一角度讲,人生真不如南山脚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绿,人生枯老无再春。既然这样,我也能理解庄子面对妻亡这一世人公认的大打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人从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万物更新。万物的存亡都有定数,严格地讲,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质,更难有永恒的精神与信仰。
自然和谐的总是最美的,因为它们保持本质的纯洁。最美的人是儿童,因为他们拥有最纯洁的本质。儿童的一颦一笑无不是由心使然,举手投足都不曾造作。丰子恺从他那四个燕子似的儿女身上悟出了儿童的高贵和伟大,甚至觉得不配为其父。丰子恺感叹于儿童的“称心而言”,感叹于儿童乐观丰富的生活,更感叹于“我们本来也是同他们那样的.,谁造成我们这样呢?”成人,是在生活中蒙了灰尘污垢的,眼睛才会浑浊,心灵才会蒙纱,进而惯用虚造的心态和眼神,于是,世界就走了样。世界何其大,一人一心思,一人一顾虑,就足以让一个世界生出无穷的世界,让一件事幻成无穷的事。追究是谁造成大人不能“称心而言”,不就是人类制造的生活本身吗?
曹操临沧海而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世人只当是劝人及时行乐,错矣。他是在警醒人们人生短暂,在人生的短暂中应当创造无限的功业。丰子恺在《晨梦》中诠释了广为人叹的“人生如梦”,也是在警告世人不要在如梦人生中失去“真我”。“‘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遍,都像昙花泡影的倏现倏灭。”“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贵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的死。”
丰子恺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他的文章散漫中见出空灵之性,平淡中见出不凡的彻悟。“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正是那些些微的小事出动了他敏感的心弦。他赞美着儿童的纯真,赞美着万物的神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自然中包含着多少人类不能企及的智慧。罗丹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或者,人世并不缺少深刻,而是缺少丰子恺这样的思考吧。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4
最近品读了丰子恺关于父母与儿女的几篇小文章,深深觉得读这些文字就如同在与朋友闲话家常,亲切自然,不拘形迹,平淡而又深刻。
在《儿女》一篇中,丰子恺从父亲的角度,讲述了自己送走孩子之后独居时的内心感受。“就在送走孩子的当晚,他把剩在灶间里的很多东西都送给了别人,唯独留下了四双小鞋子。”留下小鞋子这一举动,丰子恺对儿女感情的殷切和内隐,不禁使我感同身受。
不知道我的父母在我离家之后会以怎样的形式想念我,但我却讶异自己也会像丰先生一样,通过留念一些小物品去留念家人。在很多个外地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我都会将家中的一些小物件留在身边,有时是和父母的合影,有时是屋子里的一个小摆件,更多的时候只是钱包中夹着的一块糖果,一粒瓜子,仿佛思念也要有“抓手”。
不管多大,我们都是父母脸前的小孩子。
姥姥在七十有余的时候还会经常塞钱给妈妈,妈妈宁愿将就自己也不愿委屈我们,她们都是将自己最深沉的爱奉献给了下一代,也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给了下一代。
天下的父母恐怕都是这样子。
但观察过诸多家庭的相处模式,我发现人在成年组建家庭后,给自己孩子的爱会有一大股,给父母的爱却只有一小缕,纵使只有这一小缕,很多时候还掺杂了埋怨和不耐烦,仿佛一代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觉得正常的同时又有点惋惜。
什么时候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没有儿时那样亲密了?最后一次抱着妈妈的脖子睡,最后一次在赶集的时候拽着妈妈的衣服......都已经记不清了。什么时候父母会见我们的脸色行事了,什么时候我们会在离别的时候才蓦然发现光阴偷走了过往的种种。
思考这其中的原因,不过是我们身边有了比父母更重要的人罢了……
今天我从丰子恺笔下解读了父母深沉的爱,但父母那深沉的爱又何必从别人那里获知呢?他们对你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的关注,不过是想在你不理他们的时候悄悄看一下你在忙什么;他们发现你居家办公很忙很焦躁时,用手势、表情和极低的声音交流,不过是为每一个突如其来的工作电话创造安静的环境;他们向你随时分享的家里的花开、猫的长大、新买的衣服,也不过是想多多参与被越来越多家庭以外的事情所侵占的时光。
我们深谙越长大,离曾经不断环绕的家庭大树越来越远,远到最终我们也成为一棵最终被环绕的大树。
当我们静心思考这一切,定会是无奈的,但我们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在工作没那么紧急的时候,不要把火无缘无故发到父母身上,也不要搁置每一条留言和问候,他们知道你很忙,聊天也不过几十秒;就像父母曾经对我们的那样,不定时的零食“投喂”一下,他们会觉得你三天前就在想他们了。
读书有时不是要获取什么吧,也许是让我们对一段关系进行反思。
今晚最大的收获。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5
《忆儿时》一章讲述了作者丰子恺儿时的吃、玩。虽只写了丰子恺本人的童年,却让人回忆起自己的儿时。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也同样讲述了三件最令人欢喜的儿时趣事:养蚕、赏月、钓鱼。每件事都给作者留下了美好回忆与欢声笑语,以及更多的夹杂在其中的是深深的忏悔与永远的神往。
养蚕向人们叙述了丰子恺一家养蚕,铺在地板上,夜间似乎都听到如拆房子般的“沙沙”,而白天,作者却爱在桑叶间走来走去,甚至踩死蚕,到了最后去放生时,全家静默守候,作者不免沉闷,而到了去采蚕茧、抽蚕丝时,空气仿佛活了过来,让作者再次渲染在无限的快乐中。还将蚕蛹取出放进油中炒一炒,作者爱蚕却不爱吃蚕蛹。儿童的天性是自然给的,天生的,奇怪的,无邪的!
赏月却不同,着重描写了作者一家人围坐在月光下吃蟹的故事,吃蟹本身便是一种享受,而在文中看来,显得犹为优雅与美丽:先折蟹脚,后开蟹斗,关节里的肉如何吃干净,肚脐里的肉如何剔……作者父亲显得十分内行,吃完的蟹只剩蟹壳,不由得让作者与亲戚们心生敬佩,便也学起父亲般吃蟹,抬头望一望月亮,如蟹螯般圆,作者与大家便都一同笑了。
钓鱼也更写出作者儿时天性好玩,热爱大自然的情景。作者与同村的朋友去找米虫、打苍蝇、挖蚯蚓,再用钩子从后窍穿进脑,等浮珠一动,等一等,立马提起,钩子便卡住鱼的.喉部,一天能钓十几条,作者也由衷得热爱起钓鱼,有时候可以省下家中的买菜钱,炸着吃,味道很好。
这三件事的回忆是作者儿时的黄金时代,最自由、最快乐的时候,但作者也忏悔了,因为这一切都幸而是杀生取乐,作者的儿时杀蚕、杀蟹、杀鱼,扼杀了许多生灵,但换来了永不泯灭的笑,究竟是对?或错?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6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可屋里的我却依然捧着那本书。因为老师偶然的推荐,我才遇到这本如此有爱的书。
《缘缘堂随笔》是由丰子恺写的一本书。提到丰子恺,我便要提一提那些朴素、自然的文字了。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也不使用那些深奥的语句,偶尔还会出现种种古风的名句,还有那些有趣故事,读起来真是津津有味。
再来说一说这本的的内容吧!我认为,全书有两大种对爱的解读:一是对孩子们的爱,二是对丰子恺生活的地方,缘缘堂的爱。
一、对孩子的爱
丰子恺认为,孩子是人们最棒的老师,他们能撤去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所以他十分羡慕小孩子们,也正因如此,他有对孩子爱的独特解读。
整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送阿宝出黄金时代》。这篇文篇,作者写出了送阿宝出黄时期悲喜交集的心情。悲是因为阿宝将推动童年所拥有的童真与童趣,还有那些对外界事物独特的见解,喜则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宝将要成为大女孩了。作者还举了几个阿宝小时和现在的全然不同的做事风格,这也更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当时悲喜交集的无奈心情。我看的时候,心中也是一揪一揪的,也是犹豫极了。是啊,生活中,这样的无奈,悲喜交加的时候不也很多吗?就比如我小学毕业时,心情是那样复杂,又有对六年同学深深友情的不舍,还有对新学校、新环境、新学期的期待。想到这些,读书时的心情便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
二、对家乡的爱
对于家乡缘缘堂,丰子恺也特意用了许多笔墨写出“我”对它的爱意与思念。书中,也写到了许多作者与缘缘堂之间的故事,对于我来说,有趣、新奇、好玩,但当然,更多的则是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缘缘堂的喜爱与思念。
令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告缘缘堂在风之灵》。文中,作者写到离开缘缘堂之后对它深切的思念,还写了一篇《还我缘缘堂》为它伸冤,如此深切的爱与思念,丰子恺也是花了许多心思的,连缘缘堂这名字,也来源于作者。离别时,作者对缘缘堂的无限不舍,也是从那朴素但铿锵有力的文字汩汩流出,正是因为这字字那样自然,我才能如感同身受。
小时侯,我老家边上,有一座水桥,以前奶奶总会还着我去看船、看山、看田,许多美丽的景物,我都是那时看到的,当然记忆最深,记忆中的那里,永远是充满美的。长大后,我在硖石住了很久,再回去一看,那水桥已经不见,只剩下一片田野,孤零零地生长,还有那渐渐浑浊的水,我的心立马凉了,望着那片孤单的田,主中空落落的,现在已经忘记那天是怎么回家的,如今再想起来,心里便只有思念与热爱了。想毕,丰子恺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吧!
看完了《缘缘堂随笔》,慢慢合上书,脑海里的思绪却不以退去,这些朴素的文字,有趣的故事,还有深深的爱,真值得我去回味,也正要谢谢这本书,让我也对爱有了更深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