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2024/04/22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1

继续读陈老师的《班主任十讲》,切实感觉其是操作性如此强的班主任工作指导策略。从班级文化建设到班级精细化管理,让班主任的“有为”从无声处影响到班级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文化里得到相应的成长。

正有人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的目的是想要通过向前辈借鉴,改善自己的工作效果。用比较职业化的手段将自己的班级初步摆脱散兵游勇的状况,为达造一支战斗力强的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思自己并不是一个处理各种关系的高手。而班主任这个工作的角色却是与人打交道的,做人的工作的工作。处在各种人际关系和用好各种人,就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面对各种学生和家长,身处学校的各种关系之中,有时候感觉心累,而常常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至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发现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人才。显然学生的能力不可能尽如我们所愿,我不能指望有一个班级,就会有一支现成的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看到陈老师说,实际上,大多数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都是需要悉心培养的。

所谓班主任的两大任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以下方面,自己做的还不够。首先要敢于放手,把班级的工作合理地分配下去,让学生动起来,而且是有序地动起来。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按照陈老师的管理分层,有“按人”“按需”“因人”设岗几个层面。目前自己还在使用最基础的方法,还需要继续学习,实践。目前,班级里主要以传统的班级管理为主。期中考试之后,也是在读《十讲》的过程之中,逐渐有了对于班级管理的初步的改造计划。

想要改造就是发现了传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的自上而下的金子塔式的管理结构让少数同学得到锻炼的同时,忽视了对大多数同学能力的发现与培养。正如陈老师所说,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应该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思想。同时,鼓励先进,尊重学生,尊重班干部也尊重学生。以先进促后进,以主动带被动。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教育并不是要改造什么人,而是一种影响和熏陶,应当允许各种角色存在,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让尽可能多的人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而班主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与微妙。要将这个工作做好,我还须要继续学习与反思实践。就学习一方面来说,改革的方向是“万能的六人小组”。本学期开始,偶然看到了一本由英国东尼博赞所写的书《思维导图丛书》。其中涉及到人际关系处理,高效阅读与记忆,培养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几个方面。不得不说它是一本经典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其中最令人直观印象深刻的是一种思维创造方式或者说工具——思维导图。它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中心概念发散性发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出更高的大脑效能,让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效率提高。在接触到思维导图之后,自己就慢慢地摸索如何能够将它实践,应用到自己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在这个想法的指导下,我在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应用实验。正逢学校在五月份有教学新秀比赛。在公开课比赛中,两次“英语教学——课文阅读讲解”的公开课中,均运用了思维导图来总结文章的整体脉络,让发散性的思维导图代替传统的提纲式列举。这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章整体结构。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两次语法课后,通过思维导图在整理自己的语法知识脉络。待学生完成后集中收取查看,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并完成。不过要得到更好的效果还须进一步练习。忽然在这里想到了魏书生老师的“画语文知识树”,与这种方法是相同的吧。非常巧合的是,本班担任生物教学的一位女老师,其教学成绩一直较高,风格也算雷厉风行,她就在教学中将生物科笔记思维导图化。这是在好些自习课发现的,我在想,成绩显著肯定有课堂老师的讲解透彻清晰的影响,也一定跟课后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化有关系。

结合六人小组,既然能够在生物和英语科上使用思维导图,那么在其他科目上也应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基本模式,让每个小组在各个科目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实践与训练,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改进。以期能大面积地提高班级整体学习的效果。这不是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的强行推广,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的习得。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能够众人一心,在学习的长途跋涉中,相互关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2

我一直认为,书籍是老师的老师。在读完了陈宇老师的大作《班主任工作十讲》之后,我这种感受更加深刻。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智慧和实用。本书作者陈宇目前仍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正是因为他的一线教学经历,才让本书写得如此务实,简直堪称班主任工作的工具书。读完之后,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深深地为陈老师的智慧所折服,也似乎更清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现将我的感悟汇报如下: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教育、对学生充满爱。

因为只有爱了,才会有更多的投入。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陈宇老师正是因为有对学生和教育的爱,才有了孜孜不倦的求索,才有了如此大的教育成就。

在陈宇老师的班级,班主任找老师谈心是按学号的顺序来的。陈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落下一个学生。为了激励学生,陈老师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而每年2000元的奖学金全部由陈老师自掏腰包。此外,陈老师花自己的工资为班级买书架,买整理箱。所有这一切人力、财力的付出,只为能教育出更出色的学生。正是这种大公无私的爱才浇灌出一个个向上的心灵,才把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第二,用文化引领班级的管理。

俗话说:三流的管理靠人才,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文化。陈老师的班级管理之所以富有成效,根本原因在于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在陈老师的班级里,大到出版报、排座位,小到修理桌椅板凳、提开水,都有专门的同学各司其职负责。根据“按人设岗,按需设岗和因人设岗”的原则,陈老师把班级日常工作进行分块承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管理”。

在良好的管理制度的配合下,陈老师把班级打造成学生的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有图书、报纸阅览处,有班级复印店,有班级诚信超市,有饮水处,有班级微波炉,还有班级物资回收处。在这样的“家”里边,学生当然会自掘地维护班级的荣誉了。

第三,多用智慧,少用脾气,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当面对学生违反纪律时,陈老师总能冷静地处理分析事情背后的原因,然后用智慧的手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老师开学之初致学生的一封信。一封信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一封信也让学生深刻铭记住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当教室里的卫生情况每况愈下时,陈老师也不是发脾气了事,而是用“无值日生教室”的实验,让所有学生意识到卫生打扫和卫生保持的重要性。

第四,多激励、表扬,激发每个学生内心做天使的能量。

每个人内心都有魔鬼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当我们激发出学生内心做天使的一面,我们的教育即成功了一半。

为了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陈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又一个丰富的奖励办法,比如:学习积分排行榜、班级“大力神杯”、班级奖学金,每周感动班级人物、班级月度风云人物、感动班级十大事件等等。此外,陈老师还“巧立名目”,量身定制一些奖项来奖励学生。

这些活动和奖励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提高了一个班级的层次和品味,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以上便是本人的读后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3

郭守全

陈宇老师指出: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和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责任最大,负担最重的群体。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班级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学科教学知识,还要理解教育规律,有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懂得一些心理学。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班主任工作独一无二的价值并未在学校教育中凸显,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班主任没有学术氛围,工作没有形成气候,很多班主任的工作一直是凭着热情、经验还有良知,缺少职业的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

他的《班主任工作十讲》就是从这个层面上,研究探讨一名“职业班主任”如何用职业的做法打理班级,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可复制的班主任教育管理方法,从而构建班主任工作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让“班主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学习了第一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第二章构建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感触颇深。

对照班主任工作的13中基本方法,反思自己的作为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虽然在很多方面,也是按照陈老师所说的去做的。

第一、比如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一学期对全班48名学生都进行了家访,充分了解学生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同时和家长在沟通中形成和谐的家校共同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二、一贯重视分类整理和保存班级管理相关资料,对班级活动及各个方面的资料,甚至包括学生的纸条、检查之类也系统归类,整理保存。定期在班里展示。

第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班主任工作能够做到及时,不拖拉,对重要的事情,仔细规划。

第四、经常和学生谈话。我每天利用吃午餐的机会,和学生共进午餐,在饭桌上轻松的进行谈话,也利用课间或书面的形式和学生交流,给家长写信,给全班同学写信,也给个别的学生写信,并力求每天能够和一个学生进行交流。第五、我比较赞同赏识教育。

所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多表扬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运用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法,尤其是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下面是我和学生谈话的案例:

纸条内容:

“老师,你帮我想个办法,怎样才能让我同桌上课听讲?我管一下她说好,我不管,说完还是不认真听讲。手里有啥好玩就玩啥,你给我像个办法呗!另外告诉您一个惊喜,您的话在同学们的照料下又活了。恭喜你,你的花可真像《爸爸的花儿落了》里的情节,或落了他的爸爸去世了,您对我们想通了,而花又活了。这个细小的变化,我也是发现不久,它从原来的两片叶子变成了四片,还长出了一个小根。祝贺您了班头。”

明明同学:

你好!收到你的纸条,我很是高兴!谢谢你能用这样的方式和我交流,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你说的关于我那盆死了的花重新活过来的事,我也是颇感意外。那盆花是新搬教室时,我放在教室里的,原本是为了减少甲醛危害的。不料,竟然被人拔断了根。因为它意外的夭折,我曾大发雷霆,也曾为它所遭受的不幸深感痛心,伤心之余,我决绝地把早拔断根的花,扔进垃圾桶,连同我的好意一起。

也许是看见我生气了,也许是看我伤心了,也许是良知发现了吧,总之,不知是谁,又把它从垃圾桶里捡回来。重新栽植到花盆里,但是,枯黄的叶子耷拉着,没有一丝活气。

后来,也总能看到有人为它浇水。你知道吗?当你们试图想让它复活的时候,看着你们每天给拔断根的它浇水的时候,我心里暗暗的想,已经死了,是不可能复活的。对于它的复活,说真的,我是压根就没报什么希望的。当你告诉我那盆花又复活了的时候,我还有些将信将疑。因此,特意趁自习前的'空闲,偷偷看了一眼,果然如你所言,竟然死而复生了,四片新生的叶子,嫩绿的很,而且,周围又有几根分离出来的小苗,稚嫩可爱!

原来,死了的花也可以复活。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施以甘露,给予阳光,然后耐心的等待,枯树也可以开花的。你说祝贺我,我也觉得此事值得祝贺!那就让我们一起祝贺它的重生好了!

关于你说的同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事,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首先,我得感谢你,替你的同桌谢谢你!你能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能为集体的利益担忧,使我十分感动!

这说明你是一个关心集体的好孩子,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那么,我们想成为一个团结。进取的集体,一个优秀的集体,就指日可待也。至于你说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她自己。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只有她自己醒悟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给予她帮助和指导。我认为,当下你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动给她做榜样,让她不自觉地跟着你走!如果班里的好学生都能这样,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也就慢慢会改变自己的。

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啊!”除此外,我也可以找机会和她谈谈。也许我的话她能够听得进去。当然,我的话并非圣旨,也许她也未必会听。不过,冲你的这份心意,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她,但愿她能明白事理,早日醒悟!其实我在她身上花费的功夫也不少了,但是,我还是愿意再试试,因为我相信,人性总是向善的。

另外,今天接着这个机会,我还有几句话要嘱咐你: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一年来,你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不止是一个当服务员的料。

你的进步是神速的,数学、语文都有长足的进步。你还记得吗?我曾笑着说你是坐着火箭进步的。那绝对不是假话,那是我打心眼里为你感到高兴,感到骄傲!每每看见静卧在教室角落里的绿色的“回收站”,我便会不由自主的看你一眼。因为它,我的眼里对你又多了一层敬意。

我觉得全班孩子都因该感谢你,是你给了他们迈向文明的一个平台。他们因该敬佩你,学习你,甚至全校的师生都应该向你致敬,向你学习!校园里废弃的瓶子在你的提议下,变废为宝,教师节班里送出的小小的礼物里,有你劳动的成果!作为班主任,我为有你这样一个孩子在班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然,就你目前的学习来看,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英语,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有更好的成就啊!我想这一点,你定是明白的,无需我多言。

学习无捷径,必须刻苦努力,才能有所建树。希望你能在这学期有大的收获。另外,关于你的写作,我还想说一点。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心,留心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这一点,你已经具备了,否则你不会发现那盆花又复活了的。

其次,就是要多练笔,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希望你能每天坚持写成长日记。或摘抄或随笔。还有一点,我觉得大量广泛的阅读也是写作的前提,可以从古今中外名著佳作里,汲取智慧,学习写作的方法技巧。并提升语感。

对了,说道语感,这是你所缺乏的。你总是不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至于常常出现前后不连贯,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不能做到“文从字顺”,也就是不能把话说的明白清楚。建议你每次写完文章,就反复朗读,认真修改,直到满意为止。长此以往,定有进步!

好了,今天就说道这里吧,有机会再聊!最后希望你能克服自己上课说话的坏习惯,用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传递八二人的精髓。

但是,相对于制定具体有效的教学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分类处理班级事务、设计活动程序和任务清单方面,做的就不是很到位。

对班级的工作,缺乏具体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一般都是形式化的,有时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几乎没有规划过。对于每月每日的工作重点,也是遇到事才想办法,才确定的,缺乏前瞻性,缺乏系统性,更谈不上发展了。

我个人对班主任工作做的最不好的,就是在班级组织结构的合理建构上。班级岗位设置不合理,班级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到人,自己监管的比较严时,班里的情况就比较好,如果一旦自己忙了,管得少了,班里各方面的情况就会每况愈下,各种不良习气就会卷土重来,令人忙的焦头烂额。班级的财产管理漏洞明显,财产损坏时有发生,卫生方面,常有个别学生不自觉参加劳动,互相推诿扯皮,卫生出现死角。

学习中,常有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抄作业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没有构建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班级岗位,更没有把责任落实到人,结果班主任很是忙碌劳累,但是班级管理依然混乱滞后。虽然自己也曾在班里搞过团队建设,48个人分成了4个团队,设计团队的团徽,确定团队的名称,制定团队的奋斗目标,构建团队的组织结构,并形成了一定的团队发展和评价的制度。

一开始,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团队之间互相竞争,团队内部也群里群策,班级良好氛围日渐浓厚,由于评价制度的相对滞后,团队个别学生的不自觉,不正当竞争的出现,团队竞争的管理模式逐渐走向形式化。

第二个方面,没有对班级事务进行分类处理。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自己亲历亲为,班主任忙了个不亦乐乎,学生则是无所事事。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放手,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要善于指导学生去做,放手让学生去做,真正把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却审视,去思考,用专业的班主任的思维和方法去管理班级,去教育学生。

鉴于此缺漏,我今后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需要加强的重点内容是务实地制定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确定班级短期和长远的发展目标,确定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管理班级。其次,要在构建合理班级组织结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竟可能做到用规则和制度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逐渐使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对于陈老师的调查问卷、岗位招标和活动参与悬赏等方法十分赞赏和推崇,决定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尝试运用。

最后,还有一点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和大家交流。教育面对的是人,活生生的人。如果过分的强调制度,忽视学生的心灵和感情世界,会不会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呢?李镇西老师在《何必一定要有“教育意义”》一文中说到:“教育是美好的生活,而不是接受清规的忍耐。”“如果一定要说‘教育’,那我们也完全可以把教育的内涵理解得丰富一些,广义一些”。除了合理的制度之外,教师的思想、爱心、还有班级文化的氛围都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无声的教育,往往会一直抵达学生的心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动力。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4

我一直认为,书籍是老师的老师。在读完了陈宇老师的大作《班主任工作十讲》之后,我这种感受更加深刻。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智慧和实用。本书作者陈宇目前仍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正是因为他的一线教学经历,才让本书写得如此务实,简直堪称班主任工作的工具书。读完之后,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深深地为陈老师的智慧所折服,也似乎更清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现将我的感悟汇报如下: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教育、对学生充满爱。

因为只有爱了,才会有更多的投入。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陈宇老师正是因为有对学生和教育的爱,才有了孜孜不倦的求索,才有了如此大的教育成就。

在陈宇老师的班级,班主任找老师谈心是按学号的顺序来的。陈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落下一个学生。为了激励学生,陈老师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而每年2000元的奖学金全部由陈老师自掏腰包。此外,陈老师花自己的工资为班级买书架,买整理箱。所有这一切人力、财力的付出,只为能教育出更出色的学生。正是这种大公无私的爱才浇灌出一个个向上的心灵,才把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第二,用文化引领班级的管理。

俗话说:三流的管理靠人才,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文化。陈老师的.班级管理之所以富有成效,根本原因在于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在陈老师的班级里,大到出版报、排座位,小到修理桌椅板凳、提开水,都有专门的同学各司其职负责。根据“按人设岗,按需设岗和因人设岗”的原则,陈老师把班级日常工作进行分块承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管理”。

在良好的管理制度的配合下,陈老师把班级打造成学生的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有图书、报纸阅览处,有班级复印店,有班级诚信超市,有饮水处,有班级微波炉,还有班级物资回收处。在这样的“家”里边,学生当然会自掘地维护班级的荣誉了。

第三,多用智慧,少用脾气,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当面对学生违反纪律时,陈老师总能冷静地处理分析事情背后的原因,然后用智慧的手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老师开学之初致学生的一封信。一封信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一封信也让学生深刻铭记住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当教室里的卫生情况每况愈下时,陈老师也不是发脾气了事,而是用“无值日生教室”的实验,让所有学生意识到卫生打扫和卫生保持的重要性。

第四,多激励、表扬,激发每个学生内心做天使的能量。

每个人内心都有魔鬼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当我们激发出学生内心做天使的一面,我们的教育即成功了一半。

为了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陈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又一个丰富的奖励办法,比如:学习积分排行榜、班级“大力神杯”、班级奖学金,每周感动班级人物、班级月度风云人物、感动班级十大事件等等。此外,陈老师还“巧立名目”,量身定制一些奖项来奖励学生。

这些活动和奖励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提高了一个班级的层次和品味,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以上便是本人的读后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5

这段时间在看《班主任十讲》这本书,感觉对自己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尤其读到“经常和学生谈话”这一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之前虽也不间断的和学生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但通常缺乏技巧性。多数情况下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再有就是做心理疏导,看了这部分了解到了谈话的几种形式与一些很实用的技巧,对自己的以后工作的开展帮助很大。

作者与学生谈话的工作灵感来自“霍桑效应”。该效应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当我被关注时,我的表现将更加优异”,同样的这个效应在班级中也同样存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1、解决问题。2、了解情况。3、思想工作。4、批评教育。再有就是谈话的时间要把握好,马拉松式的谈话是非常低效的,既消耗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也消耗了师生的情感。其实每次谈话的时间并不需要多长,短的三五分钟即可。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灵活的运用很多的边角时间,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很多,也会有更多的学生被“照顾”到。还有一点可借鉴的.是按照学号和学生交谈,这样做可以不让自己有遗漏。否则很容易出现很多中等以下的学生一个学期也没机会跟老师说上几句话的现象。在学校期间,很少有同学主动找老师谈心,因为学生不习惯和教师交流,如果老师不主动“出击”久而久之,学生便不愿意把心里话对教师说了。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与学生交流这一环节,并且不能打无计划之仗,每次谈话前要想好谈话对象、谈话目的和预期的谈话效果。多动脑、多思考,找到更好的走进学生内心的方法与途径。教学路漫漫,唯有用心才能走好每一步!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6

今年暑假,学校为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开展了班主任寒假共读一本书,共同研讨的活动,这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班主任工作十讲》,陈宇老师以23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系统介绍带班妙招,班主任一看就能懂,拿来就能用,。

带着崇敬之情我上网搜索了陈宇老师的个人履历。陈宇,南京市第六中学化学教师,著名的班主任工作者与研究者,南京市第四届“斯霞奖”获得者,《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专栏作者,著有《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与于洁合著的有《教育如此美好——29个真实故事与点评》、《对教育失败说不——29个典型案例与点评》。

细细读来,《班主任工作十讲》特别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策略的普适性,按照班级管理的整体布局和操作顺序编排,系统性强。陈宇详细解读班主任老师经常面对的十大问题,设计班级生活的众多细节。书中还有大量的工作典型案例、工作流程图、工作示意图、统计表格等,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可操作性。

全书分十讲,一路写来,一气呵成。

回想任班主任这三年以来自己的工作,特别是班级事物的处理上,虽兢兢业业,但比较保守,虽任劳任怨,但不够系统;虽有一腔热血,但仍有遗憾。比如,班里的一些制度不能很好地贯彻下去,比如在班干部的舍弃上不够大胆果断。我想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如果下次再从高一带起的话,我一定开学之初就做一个统筹安排。于是我着重学习了这本书的第二三四五讲。

第二讲《构建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有了基本方法,还需要基层组织去安排实施。本讲首先阐释班级管理的两大关键词:一是“不养闲人”,就是人人有事做;二是“不留盲区”,就是事事有人做;有效避免“英雄无用武之地”和“丑小鸭无人问津”的`尴尬。其次是岗位设置三大原则:一是“按人设岗”,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二是“按需设岗”,每一件需要的事情都有人管理;三是“因人设岗”(可以是“因材设岗”),按照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设置特别岗位。特别是“6人小组”,让全班成为一盘棋。

第三讲《把学生培养成岗位能手》。人是第一位的,以人为本是班级工作的关键。因此,班级工作就是人的工作。本讲四个部分,介绍“岗位能手”的培养。一是选择班干部,特别是第一届班干部的选择至关重要,用人表示班主任工作的方向;二是培养岗位能手,给指南,作指导,搞培训,落实检查,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是寻找得力助手,“班助”成为班主任的助手,“执委”成为日常“管家”,“课代表”成为任课教师的“助教”。四是值日生的培养与评比,为班级正常运转奠基。

第四讲《班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成员的行为,从而使班级管理顺利达成目标。首先,作者研究了班级制度的作用,约束行为、明确义务、确认权力、激励作用、指导工作、预期结果,等等,了解了作用就可以更加明确地制定制度。其次,作者讨论了制度的原则,体现民主、公平正义、化繁为简等,也是班级制度应有的三个特点。特别是班级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实施,具体明确,创意设计,可以操作。

第五讲《班级多元评价体系建构》。评价是一种杠杆,杠杆的力量可以驱动班级工作。作者关注的是两类评价:一是学习评价。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评价的核心指标,作者建立排行榜,设立“大力神杯”,发放奖学金,从多个角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二是综合表现评价。每周感动班级人物、月度班级风云人物、年度班级新闻人物、年度班级十件大事等等,人物和事件的评选大大促进了班级管理奖优罚劣、树立榜样。在建构班级评价时,作者“巧立名目、花样翻新”的思想方法值得学习。

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掩卷沉思,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学前,我会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生手册的学习方案

2、班主任寄语

3、班级口号

4、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

5、座位安排

6、班级工作意向问卷调查表

7、班级工作岗位设置

8、班级岗位招标规则

9、班级积分制度。

学生报道后,就可以结合上面的准备,立即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学生手册学习

2、竞争上岗

3、岗位标准的学习

4、班委职责的学习

5、重要班干部的培训

6、班级制度的制定。

最后,希望我能像陈宇老师书中所说,掌握这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并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7

继续读陈老师的《班主任十讲》,切实感觉其是操作性如此强的班主任工作指导策略。从班级文化建设到班级精细化管理,让班主任的“有为”从无声处影响到班级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文化里得到相应的成长。

正有人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的目的是想要通过向前辈借鉴,改善自己的工作效果。用比较职业化的手段将自己的班级初步摆脱散兵游勇的状况,为达造一支战斗力强的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思自己并不是一个处理各种关系的高手。而班主任这个工作的角色却是与人打交道的,做人的工作的工作。处在各种人际关系和用好各种人,就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面对各种学生和家长,身处学校的各种关系之中,有时候感觉心累,而常常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至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发现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人才。显然学生的能力不可能尽如我们所愿,我不能指望有一个班级,就会有一支现成的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看到陈老师说,实际上,大多数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都是需要悉心培养的。

所谓班主任的两大任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以下方面,自己做的还不够。首先要敢于放手,把班级的工作合理地分配下去,让学生动起来,而且是有序地动起来。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按照陈老师的管理分层,有“按人”“按需”“因人”设岗几个层面。目前自己还在使用最基础的方法,还需要继续学习,实践。目前,班级里主要以传统的班级管理为主。期中考试之后,也是在读《十讲》的过程之中,逐渐有了对于班级管理的初步的改造计划。

想要改造就是发现了传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的自上而下的金子塔式的管理结构让少数同学得到锻炼的同时,忽视了对大多数同学能力的发现与培养。正如陈老师所说,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应该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思想。同时,鼓励先进,尊重学生,尊重班干部也尊重学生。以先进促后进,以主动带被动。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教育并不是要改造什么人,而是一种影响和熏陶,应当允许各种角色存在,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让尽可能多的人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而班主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与微妙。要将这个工作做好,我还须要继续学习与反思实践。就学习一方面来说,改革的方向是“万能的六人小组”。本学期开始,偶然看到了一本由英国东尼博赞所写的书《思维导图丛书》。其中涉及到人际关系处理,高效阅读与记忆,培养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几个方面。不得不说它是一本经典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其中最令人直观印象深刻的是一种思维创造方式或者说工具——思维导图。它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中心概念发散性发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出更高的大脑效能,让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效率提高。在接触到思维导图之后,自己就慢慢地摸索如何能够将它实践,应用到自己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在这个想法的指导下,我在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应用实验。正逢学校在五月份有教学新秀比赛。在公开课比赛中,两次“英语教学——课文阅读讲解”的公开课中,均运用了思维导图来总结文章的整体脉络,让发散性的思维导图代替传统的提纲式列举。这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章整体结构。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两次语法课后,通过思维导图在整理自己的语法知识脉络。待学生完成后集中收取查看,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并完成。不过要得到更好的效果还须进一步练习。忽然在这里想到了魏书生老师的“画语文知识树”,与这种方法是相同的吧。非常巧合的是,本班担任生物教学的一位女老师,其教学成绩一直较高,风格也算雷厉风行,她就在教学中将生物科笔记思维导图化。这是在好些自习课发现的,我在想,成绩显著肯定有课堂老师的讲解透彻清晰的影响,也一定跟课后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化有关系。

结合六人小组,既然能够在生物和英语科上使用思维导图,那么在其他科目上也应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基本模式,让每个小组在各个科目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实践与训练,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改进。以期能大面积地提高班级整体学习的效果。这不是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的强行推广,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的习得。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能够众人一心,在学习的长途跋涉中,相互关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8

“能懂能用 ” 的《班主任工作十讲》

今年寒假,学校为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开展了班主任寒假共读一本书,共同研讨的活动 , 这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的《班主任工作十讲》,陈宇老师 以23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系统介绍带班妙招,班主任一看就能懂,拿来就能用,。

带着崇敬之情我上网搜索了陈宇老师的个人履历。 陈宇,南京市第六中学化学教师,著名的班主任工作者与研究者,南京市第四届“斯霞奖”获得者,《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专栏作者,著有《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与于洁合著的有《教育如此美好——29个真实故事与点评》、《对教育失败说不——29个典型案例与点评》。

细细读来, 《班主任工作十讲》特别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策略的普适性,按照班级管理的整体布局和操作顺序编排,系统性强。 陈宇 详细解读班主任老师经常面对的十大问题,设计班级生活的众多细节。书中还有大量的工作典型案例、工作流程图、工作示意图、统计表格等,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可操作性。

全书分十讲,一路写来,一气呵成。

回想任班主任这三年以来自己的工作,特别是班级事物的处理上,虽兢兢业业,但比较保守,虽任劳任怨,但不够系统;虽有一腔热血,但仍有遗憾。比如,班里的一些制度不能很好地贯彻下去,比如在班干部的舍弃上不够大胆果断。我想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如果下次再从高一带起的话,我一定开学之初就做一个统筹安排。于是我着重学习了这本书的第二三四五讲。

第二讲《构建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有了基本方法,还需要基层组织去安排实施。本讲首先阐释班级管理的两大关键词:一是“不养闲人”,就是人人有事做;二是“不留盲区”,就是事事有人做;有效避免“英雄无用武之地”和“丑小鸭无人问津”的尴尬。其次是岗位设置三大原则:一是“按人设岗”,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二是“按需设岗”,每一件需要的事情都有人管理;三是“因人设岗”(可以是“因材设岗”),按照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设置特别岗位。特别是“6人小组”,让全班成为一盘棋。

第三讲《把学生培养成岗位能手》。人是第一位的,以人为本是班级工作的关键。因此,班级工作就是人的工作。本讲四个部分,介绍“岗位能手”的培养。一是选择班干部,特别是第一届班干部的选择至关重要,用人表示班主任工作的方向;二是培养岗位能手,给指南,作指导,搞培训,落实检查,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是寻找得力助手,“班助”成为班主任的助手,“执委”成为日常“管家”,“课代表”成为任课教师的“助教”。四是值日生的培养与评比,为班级正常运转奠基。

第四讲《班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成员的行为,从而使班级管理顺利达成目标。首先,作者研究了班级制度的作用,约束行为、明确义务、确认权力、激励作用、指导工作、预期结果,等等,了解了作用就可以更加明确地制定制度。其次,作者讨论了制度的原则,体现民主、公平正义、化繁为简等,也是班级制度应有的三个特点。特别是班级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实施,具体明确,创意设计,可以操作。

第五讲《班级多元评价体系建构》。评价是一种杠杆,杠杆的力量可以驱动班级工作。作者关注的是两类评价:一是学习评价。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评价的核心指标,作者建立排行榜,设立“大力神杯”,发放奖学金,从多个角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二是综合表现评价。每周感动班级人物、月度班级风云人物、年度班级新闻人物、年度班级十件大事等等,人物和事件的评选大大促进了班级管理奖优罚劣、树立榜样。在建构班级评价时,作者“巧立名目、花样翻新”的思想方法值得学习。

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掩卷沉思,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学前,我会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生手册的学习方案2、班主任寄语3、班级口号4、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4、座位安排5、班级工作意向问卷调查表6、班级工作岗位设置7、班级岗位招标规则8、班级积分制度。学生报道后,就可以结合上面的准备,立即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学生手册学习2、竞争上岗3、岗位标准的学习4、班委职责的学习5、重要班干部的培训6、班级制度的制定。

最后,希望我能像陈宇老师书中所说,掌握这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并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9

这段时间在看《班主任十讲》这本书,感觉对自己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尤其读到“经常和学生谈话”这一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之前虽也不间断的和学生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但通常缺乏技巧性。多数情况下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再有就是做心理疏导,看了这部分了解到了谈话的几种形式与一些很实用的技巧,对自己的以后工作的开展帮助很大。

作者与学生谈话的工作灵感来自“霍桑效应”。该效应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当我被关注时,我的表现将更加优异”,同样的这个效应在班级中也同样存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1、解决问题。2、了解情况。3、思想工作。4、批评教育。再有就是谈话的时间要把握好,马拉松式的谈话是非常低效的,既消耗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也消耗了师生的情感。其实每次谈话的时间并不需要多长,短的三五分钟即可。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灵活的运用很多的边角时间,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很多,也会有更多的学生被“照顾”到。还有一点可借鉴的是按照学号和学生交谈,这样做可以不让自己有遗漏。否则很容易出现很多中等以下的学生一个学期也没机会跟老师说上几句话的现象。在学校期间,很少有同学主动找老师谈心,因为学生不习惯和教师交流,如果老师不主动“出击”久而久之,学生便不愿意把心里话对教师说了。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与学生交流这一环节,并且不能打无计划之仗,每次谈话前要想好谈话对象、谈话目的和预期的谈话效果。多动脑、多思考,找到更好的走进学生内心的方法与途径。教学路漫漫,唯有用心才能走好每一步!

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篇10

继续读陈老师的《班主任十讲》,切实感觉其是操作性如此强的班主任工作指导策略。从班级文化建设到班级精细化管理,让班主任的“有为”从无声处影响到班级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文化里得到相应的成长。

正有人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的目的是想要通过向前辈借鉴,改善自己的工作效果。用比较职业化的手段将自己的班级初步摆脱散兵游勇的状况,为达造一支战斗力强的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思自己并不是一个处理各种关系的高手。而班主任这个工作的角色却是与人打交道的,做人的工作的工作。处在各种人际关系和用好各种人,就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面对各种学生和家长,身处学校的各种关系之中,有时候感觉心累,而常常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至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发现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培养人才。显然学生的能力不可能尽如我们所愿,我不能指望有一个班级,就会有一支现成的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看到陈老师说,实际上,大多数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都是需要悉心培养的。

所谓班主任的两大任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以下方面,自己做的还不够。首先要敢于放手,把班级的工作合理地分配下去,让学生动起来,而且是有序地动起来。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按照陈老师的管理分层,有“按人”“按需”“因人”设岗几个层面。目前自己还在使用最基础的方法,还需要继续学习,实践。目前,班级里主要以传统的班级管理为主。期中考试之后,也是在读《十讲》的过程之中,逐渐有了对于班级管理的初步的改造计划。

想要改造就是发现了传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的自上而下的金子塔式的管理结构让少数同学得到锻炼的同时,忽视了对大多数同学能力的发现与培养。正如陈老师所说,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应该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思想。同时,鼓励先进,尊重学生,尊重班干部也尊重学生。以先进促后进,以主动带被动。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教育并不是要改造什么人,而是一种影响和熏陶,应当允许各种角色存在,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让尽可能多的人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而班主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与微妙。要将这个工作做好,我还须要继续学习与反思实践。就学习一方面来说,改革的方向是“万能的六人小组”。本学期开始,偶然看到了一本由英国东尼博赞所写的书《思维导图丛书》。其中涉及到人际关系处理,高效阅读与记忆,培养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几个方面。不得不说它是一本经典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其中最令人直观印象深刻的是一种思维创造方式或者说工具——思维导图。它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中心概念发散性发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出更高的`大脑效能,让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效率提高。在接触到思维导图之后,自己就慢慢地摸索如何能够将它实践,应用到自己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在这个想法的指导下,我在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应用实验。正逢学校在五月份有教学新秀比赛。在公开课比赛中,两次“英语教学——课文阅读讲解”的公开课中,均运用了思维导图来总结文章的整体脉络,让发散性的思维导图代替传统的提纲式列举。这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章整体结构。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两次语法课后,通过思维导图在整理自己的语法知识脉络。待学生完成后集中收取查看,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并完成。不过要得到更好的效果还须进一步练习。忽然在这里想到了魏书生老师的“画语文知识树”,与这种方法是相同的吧。非常巧合的是,本班担任生物教学的一位女老师,其教学成绩一直较高,风格也算雷厉风行,她就在教学中将生物科笔记思维导图化。这是在好些自习课发现的,我在想,成绩显著肯定有课堂老师的讲解透彻清晰的影响,也一定跟课后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化有关系。

结合六人小组,既然能够在生物和英语科上使用思维导图,那么在其他科目上也应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基本模式,让每个小组在各个科目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实践与训练,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改进。以期能大面积地提高班级整体学习的效果。这不是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的强行推广,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的习得。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能够众人一心,在学习的长途跋涉中,相互关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