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老奶奶故事

2023/02/07经典文章

老奶奶故事(精选6篇)

老奶奶爱上互联网

文/沙淑琦

在长春有这样一位老奶奶,今年虽然已经92岁了,却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迷上了互联网。摆弄起智能手机来,不论是打字还是聊天,不论是浏览信息还是视频通话,老奶奶都得心应手,操作自如,更时不时地给亲友、子女们发个红包。每次和别人通话、视频或收发红包之后,老奶奶都会露出幸福又得意的微笑。这位老奶奶就是我的母亲——齐秀兰。

母亲共有6个子女,虽然都在长春市居住,但儿女们也都过了花甲之年,也是三世同堂儿孙绕膝,很难经常看望与小儿子一家同住的老母亲。过去都是互相打电话报个平安,但总不如见面那么舒心。今年春节,在北京工作的外孙女给母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老儿媳又教她使用方法,母亲年轻时做过教师,学得特别快。学会后她可闲不住了,每天手机不愿离手,不是和儿子聊聊天,就是和女儿视频通话,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起来。

今年母亲节,在长春的子女、孙辈、重孙辈都来到老人身边欢聚一堂,和老奶奶共度节日。吃饭时,老奶奶还不时收到外地孙辈的视频祝福。北京的外孙女、大连的小孙子都发来红包,就连远在日本的大外孙女和重外孙女们也和老奶奶连线视频。这幸福的时刻让母亲兴致大发,拿起手机把全家人聚餐举杯的场面连连拍摄,并立即在家庭群里发出。看到这欢乐的一幕,大家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高科技,更带给每个家庭幸福和温馨。

瓶子的高度

文/陈兰兰

百花庄园做活动,只收一元门票。吃过早饭,我就带着五岁的女儿和老妈乐呵呵地去了。

一进庄园,五颜六色的花丛中夹杂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夏天的10点钟,太阳已经火辣辣的炽热,马路的尽头一个买水的小房子面前排了长长的队,卖水的阿姨笑弯了腰。矿泉水的空瓶子撒满了整个庄园,一片狼藉。一个80来岁的老奶奶,不一会就拾了满满一麻袋空瓶子笑眯眯地走了。不一会她又推一个三轮车来了,不一会功夫又捡满了。

本来我们是来旅游的,没想到老妈却捡起了瓶子。穷酸、卑贱、苦楚这些词一股脑的往我脑子里钻,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老妈又不缺钱,干嘛要丢这个人啊?

我正想着,谁知女儿也开心地跑过去帮老妈捡瓶子,不亦乐乎。我这个气啊!可还没等我发泄出来,女儿居然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怎么不帮姥姥的忙啊?”

瞬间我就愣住了,原来孩子的世界是那么单纯,没有贵贱,没有面子,只是因为姥姥需要帮忙,就开心去捡了。为了不扫女儿的兴,我拉下脸去帮妈妈捡瓶子,一个、两个、三个……女儿开心地帮我数着,我内心却十分纠结,不一会我们三人就捡了满满一麻袋瓶子。卖了瓶子,我们买了两个大西瓜。

“妈妈,那个捡瓶子的老奶奶!”晚上我们正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西瓜,女儿指着电视惊喜地喊道。

“老奶奶听说您都80岁了,为什么还在百花庄园捡废品呢?”我抬头一看,记者正在采访那个我认为不幸的老奶奶。

“这个庄园以前是我家的地,现在被征用做了鲜花庄园,但是我看着还像自己的院子,自己的院子里脏了,有不打扫的道理吗?”

“一个80岁的母亲还去捡垃圾,你不觉得有点残忍吗?”老奶奶说完,记者又采访他的儿子。没想到老奶奶的儿子竟然就是我们公司的老总。

“起初我也让母亲好好享受生活,可是母亲劳作了一辈子,是个闲不住的人,坚持要来庄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我也就尊重她的选择,因为爱她就要爱她本来的样子。我每个周日也会和母亲一起来庄园捡瓶子,觉得就像回到了儿时,感觉特别快乐。从小母亲就教导我们劳动的人们是幸福的,劳动的价值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说完他拿出和老奶奶一起捡瓶子的视频和大家分享。

同样为人儿女,那个老奶奶的儿子在一个瓶子面前的高度却截然不同,让我明白爱的高度,也让我懂得劳动的真谛。

下雨了

文/灬小饭

天气稍微变凉了点,外面下起了雨,打的窗“滴答滴答”地响。一阵凉风吹来,我急忙起来,关上窗户,可却发现一位老人在雨中行走,没有拿伞,这时雨下地很急了,我赶紧拿了把伞下了楼去。

我匆忙地跑去,冷冷的空气随着急雨在周围肆虐。在雨中,借助微弱的灯光逐渐看见了慢慢行走的老奶奶。

“这么大的雨您怎么一个人出来,我送您回去吧。”

“不用了,小伙子我家就在前面,不远。”

“雨下这么大,还是我送您回去吧!”

老奶奶笑着点了点头。

我扶着老奶奶回家,这时我却发现老奶奶的手很凉,我没多大在意,毕竟在雨中淋了挺长时间的。

我扶着老奶奶,走向社区后面的一条小路,逐渐离灯光越来越远了,天也越来越黑了,雨,还在下。

周围变得阴森起来,老奶奶的手依然冰凉。

“奶奶,您的家应该不远了吧。哎,奶奶,您的儿女们呢,没陪您吗?”

“他们呀,都很忙,都说赚了钱给我养老。我的家就在前面了,你就不用送了,谢谢你好孩子。”

“那行奶奶,我先回去了,路上慢点。明天中秋,我给您送点月饼哈!”

老奶奶微笑着慢慢地走了,我也原路返回,我回头一望,发现已经看不见老奶奶了,这时,雨渐渐小了很多。

第二天我回到老家,发现已经病了好几天的小狗完全康复了,我问老妈怎么回事,老妈说,她也不知道,昨天晚上自己就好了。而且我发现我的感冒也好了,就那晚睡了一觉而已。

下午我带着点月饼去看望老奶奶,可是根据我的记忆却怎么也没找到,我就问问附近的人,可是问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他们都说,老人早在多年前就去世了。我问他们原因,因为儿女们不孝,不经常回家,于是上吊死了。

我很惊讶,但有更多的不信,我带着一种失望回到了家里。

至此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位老奶奶,尽管每到下雨天我都会向窗外看一眼。

你知道吗?

文/一元兄

好不容易,一个周末的午睡,又被邻居的老爷爷、老奶奶的吵声,给弄醒了。

我很想知道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吵些什么,叽叽咕咕声,总是听不清,我还是会心的笑了一笑。

想起了几天前的事来,在小区门口,和老奶奶谈天说地时,也不知怎么的,老奶奶在我面前数落起老爷爷来,说他的缺点像星星一样多!听得我很不自然,老爷爷有这么多缺点吗?弄得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当我想为老爷爷说点什么时,老奶奶笑眯眯地又发话了:“不过,他也有一个优点。”我好奇地注视着老奶奶,她停顿了一小会儿,又接着说:“他的优点像太阳!”

我先是愣了一下,感概的我,不由得笑出声来,老奶奶连这么有哲理的网络语言都知道。太阳出来了,星星就不见了。是啊,这个太阳那怕是夕阳,也是暖暖的!

过后,我有点后悔,后悔的是,没有问一问,在老奶奶的心中,老爷爷的这个太阳到底是什么呢?你知道吗?

黄毛

文/刘晔宽

我要讲的黄毛是一条长着黄色毛的狗。认识黄毛还是很多年之前的事。

那年,我搬到一个新小区,没什么熟人,只能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有一天,一位老奶奶焦急地四处寻找什么。一问才知道,是找一条很小的小狗。大家都帮助找。我在水潭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个馒头大小的鞠黄色小黄球,便喊,这是什么?老奶奶跑过来说:就是它,小黄毛。从此以后,我认识了黄毛,经常看到那位奶奶带着黄毛出来走走。

很久以后,一次散步时偶遇那位老奶奶。明显感觉她老人家走路有些蹒跚吃力了。她拉着我的手说:我身体越来越不好,准备回老家治疗。我想把黄毛交给你。说着她叫回了跑出去玩的黄毛。老奶奶接着说:这是一种叫金毛的狗,非常温顺,从不咬人。它虽然善良,主人如果遇到危险,它也会奋不顾身保护主人。这时我才定睛仔细端详黄毛。黄毛已长到三尺多长了,满身长着一寸多长的金色的毛。两只耳朵宽大下垂着,眼睛是暗褐色,眼珠黑且明亮。鼻子长长的,呈黑色,可见强壮的上颚,具有完全剪状咬合。前后肢挺拔强壮,肌肉发达。足部呈圆形,坚挺如猫足。体型匀称,胸部厚实,水平的背腰部肌肉结实。尾部跟背部保持平行,尾端卷曲或朝背部上卷。我看它,它好像知道什么,抬头打量着我。我开始喜欢黄毛了。

从这开始,我每天早晨都要带着黄毛玩一阵。黄毛水性特好,炎热的夏天,我经常把装一半水的矿泉水水瓶撇到江里,黄毛总能迅速游过去,把水瓶叼回来。每次玩得好不开心。

不久以后,发生了一件让我惊心动魄,终生难忘事。那次是带着黄毛出去旅游,出去时黄毛总是安静地爬在吉普车后座为它准备的垫子上。每当会车,黄毛看到对面车上的人总是用鼻子哼一声。我出行喜欢昼夜兼程,尤其是着急赶路更是喜欢夜间行车。记得那次是进入黄土高原,车子踏着夜色,连续钻了几个狭长的山洞,开始延着盘山公路爬山。车子跑到了两座大山之间,月亮躲进了云里。山里感觉特别黑,车灯显得分外亮。我有些害怕,小心翼翼地开着车。黄毛突然用鼻子哼一声。难道有人吗?我认为我听错了,也许黄毛看错了。车子转过一个急弯,黄毛又用鼻子哼了一声,这次听得非常清楚。怎么回事,周围黑洞洞的根本没车,更没人呀。我下意识减速四周查看,啥也没有呀!这时黄毛突然座起来,朝车子后门的窗子叫起来,而且越叫越凶。再后来,黄毛还转动着方向叫着,好像看到车外有啥围着车飞似的。车上的人都感到畏惧了,我也起来一身鸡皮疙瘩。不敢停车,只能加速行驶。很快翻过山顶,终于看到远处一丝灯光,我们小心翼翼离开主路进入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住下。车子停好,黄毛也进了房间,一夜到天明。

早晨,高原的阳光分外耀眼。我非常想出去看看昨夜翻过的大山。这时听到有人嘁嘁喳喳说着什么,过去一问,是昨夜有个轿车翻到山涧里去了。出于好奇,我马上招呼开车出发。刚到山顶就看到护栏被撞开,有车滑下去的痕迹。我们慢慢停车,黄毛又激烈地叫着。

难道是黄毛看到了什么吗?这始终是我心中的迷。从那以后,大家都更喜欢黄毛了,也经常给黄毛拍些视频给远方的那位奶奶看,奶奶身体也好了许多,说要回来看黄毛呢。

开小饭店的小夫妻

文/梁玉钦

城市的南面有座长桥,桥的一端是水田村落,一端是大厦林立,林立的大厦便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沿着桥进入城市,再走600米光景,弯进右边一个普通的巷子里,就能避开都市的繁华;再沿着巷子走百来米,便看到一个小小的饭店。店面才十几平方米,墙壁简单简洁到只有白色,连门都是铁卷的。此时午餐时间,小店坐满了顾客,还有客人陆续进来,饭店的小夫妻便把一张干净的小方桌搬到里间的小院落里安放好。这片地方原来是城中村,院子还保持着农家的式样,果树成荫,舒适悦目。

客人多了,身边依然贴着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年轻妈妈觉得对客人招待得不够礼貌,便对小孩不满地瞪几眼,还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地拧几下。可孩子就是贴着妈妈,不肯好好地到一边玩他的小车,在妈妈身边磕磕绊绊地走来走去。

这时,院子的小角门闪进了一位老奶奶,她远远就向小孩喊一声:“星仔,去跟波哥吃菠萝蜜去。”小孩立时蹦过来,笑眯眯的扑到老奶奶的怀里;妈妈回头一望,也笑眯眯的,老奶奶也笑眯眯的拉着小孩走了。

老奶奶不是星仔的亲奶奶,是隔壁波哥的亲奶奶。这样时不时来帮点小忙的老奶奶,在这个小小的城中村里,有几位。她们觉得年轻的夫妻俩带着小孩开饭店,实在是不容易,渐渐都把这一家子当成了村里的亲人,私下里把帮他们看小孩当成了自己的义务。小夫妻人老老实实,小本生意货真价实,南来北往的小商贾或本地的平头百姓,每顿花五元便可以打发日子;当然也可以无限消费,可解馋的本地鸡,就养在院子的旮旯里,现宰,味道极其鲜美。五年前,新婚小夫妻畏畏缩缩的来租这里开店,这里的人并不见外,他们便安心地让小孩在这里到处玩耍;他们现在与这个村子里的人已经相当熟悉,平时都是叔伯婶嫂相称,同辈的称兄道弟呼姐喊妹。

小夫妻是农村人,家乡来自桥的那一端,但不是近端,跨过桥,还要坐把个钟头的客车。究竟在哪里,老奶奶们不知道,年轻人就很清楚。

看到小夫妻的工作配合得这样默契——男的负责进货掌厨,女的负责上菜收拾洗刷——老奶奶们都认为他们是一块儿长大的青梅竹马。

“才不是呢,”一向沉默寡言的小丈夫插嘴道,“到外面打工,看对眼了,便走在一起。”他木纳认真的样子,惹得老奶奶们大笑不已。

在夏日的傍晚,小夫妻终于可以撇开白天的琐碎繁忙,在院子里爽爽快快地摆一张小桌,沏好茶,排放好瓜子水果——便为村民们创设一个可海阔天空的天地了。黄皮果的叶子摇曳着,幽静的院子里总充满着欢快的空气,有着百米外的灯火辉煌处所不能企及的温馨甜蜜。

入夜了,小夫妻便会把抽屉的钱——今天的进款——倒在床上,看看收入有多少。他们清点着,很认真的清点着,大的有百圆额,小的一元甚至五角;钱,都清清楚楚归类,整整齐齐叠好,把该寄给老人的放到一边,回头看看孩子睡得也甜,小夫妻便满意的笑了……

时光慢慢流淌,转眼就是秋天。

巷子里,秋风凉爽的吹着,想着是收获的季节,在乘凉的几位老奶奶很是心满意足。一个瘦削的身影走在夕阳里,渐渐的靠近过来,见了人也不打招呼,两眼只滴溜溜的瞅着小饭店,似乎很不服气紧闭的店门,久久不肯离开。

“又想来蹭便宜饭吃啦,懒三?”一位老奶奶实在忍不住,就开口了。“懒三”很懒,家里排行第三。

被称“懒三”的,涨红了脸,不敢正视奶奶们,望着关闭的店门,喃喃的道:“飞哥呢,飞哥今天怎么不做事?”

“飞哥做着事呢,而且做大事啦!哪像你,整天好吃懒做,东游西荡。”

“懒三”更诧异了,望了望奶奶们。

“瞧,那便是他开的大酒店。” 顺着手势,“懒三”看到斜对面桥头处的一栋大厦,彩带飘扬,正是一间大酒店开张不久。

“懒三”呆呆的望着大酒店,似乎羡慕,也似乎无动于衷,不久就踉踉跄跄地离开了。他的身影在巷子里摇摇晃晃,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细小,最终消失在转角,几位奶奶无语地摇了摇头。

她们很快收回目光,望着飞哥新开的酒楼,欣喜着;似乎飞哥的成功,也有她们的一份功劳,因为她们的神态,也有一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