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服实验》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臣服实验》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臣服实验》读后感 篇1
臣服实验—这本书终于读完了。断断续续,持续好久......
简单写下我个人的感触:
开始读的时候真的是一头雾水,我觉得我根本无法到达作者的那个高度,他的冥想,他的独处,他的放手,我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体会;后来我明白,其实他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正向反馈的机制,因为他认真执着,做事只是在做,并不会提前预演结果,也无期待,所以好多事从作者的角度看就是顺势而为,做好准备迎接生命本身所给的一切。现实和精神也从不脱离。
而他一切的认真和执着都只源于热爱,在他的事业迅速扩张的时候,遇见电脑时就体现了这一点,他是一见钟情的(把计算机拿回家后,我立刻沉醉于学习编程命令,想看他们都能做什么。出于某种原因,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很自然。)他是享受的,享受沉醉其中的乐趣,他也不知道他能够得到什么,就是觉得要去做。跟随命运之流,并持续努力!
他爱他的团队,他也遇到了比他更优秀的人,后来的领导也教会了他不曾想到和做到的。(如果不能打败他们,那么就加入他们;如果你让别人威胁你,那他们还会强迫你做出更多糟糕的决定,然后你就会输掉,你最好一开始就直面困难,至少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后来他与政府交流中,遇到的磨难,都变成了遥远的记忆,也并未在他坚实的心里留下创伤,印记只在发生期间持续,最后这些经历使他跨越了深深的恐惧与个人界限。
作者写: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人们一旦启程就不会回头。是的,生命一旦开始就不会倒流,我们能做的就是一往无前,认真对待。
最后我想说读书真的只是很个人的.事,以前好多人也跟我说过这个观点了。要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用与兴趣综合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也会把读书看作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
以前我不懂,我总是自己看觉得好看的就忍不住安利给别人,后来才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到的版本都是不一样的,你不知道你将读到的是哪个版本。有些人可以从每一本书里找到积极向上的正确的观点,有些人却可以从书里找到不同于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这就好像是学佛理参悟一样,每个人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把所有看到的书都只为了支持自己一个人的理论,只为了证明你自己是对的,那么读再多书也只能是局限于一隅。
书籍带给我们的快感,永远都是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和不一样的态度。
读书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饥不择食,第二个阶段是有选择的挑书,第三个阶段是大量阅读学术文献,第四个阶段是大量检索阅读,第五个阶段又开始什么都读。我到哪个阶段了?我只是刚刚开始。一定是大量的阅读以后才会有沉淀,所有的书籍都是进步的阶梯,一个一个它们指向同一个彼岸,它们也在不远不近的未来。
《臣服实验》读后感 篇2
中秋放假的三天,把《臣服实验》又刷了一遍。即便读了三遍,仍然震撼仍然不可思议。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一个伟大又特别的实验,把作者辛格带上了非凡的人生旅途。
起点源于严格自律的瑜伽冥想,辛格从中获得的能量流让内心充盈着极大的爱,面对任何的顺境和逆境都选择放下自己的期望。忽略脑海里那个喋喋不休的杂音【杂音更多意味着内在的软弱,恐惧和焦虑】,对命运完全的放手,抱着一颗好奇心,看着命运之手会将自己带往何方,并坦然接受任何结果。
除了臣服的心态,辛格的成功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人格和性格特质。
如果没有这些特质,命运也许不会向他打开一扇扇门。
1、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正是个人电脑浪潮兴起之时。辛格购入了一台当时最高配置的个人电脑,并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陷入了狂热的编程中。谁能想到在12平米英尺的.小房间的编程兴趣,直接导致一家伟大的编程公司的诞生呢。
而后成了软件经销商的辛格,被两家医疗公司找上门,希望辛格帮他们找寻处理保险索赔的软件。但同期市面上并没有质量较好的同期软件。医疗公司听说辛格之前是程序员,表示愿意等辛格开发软件,只要能参与开发就行。辛格面对这个挑战,顺应了生命之流的安排,二话不说,投入了这场两年的战斗。没有开价,没有预付款,没有评估过得失,甚至前期还自垫软件开发成本。
相对于容易陷入得失权衡的我们来说,这种纵身一跃的勇气显得无比稀缺,难得可贵。这也是导致辛格命运开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心流体验
辛格自认有很重的好奇心。
当他无意中走进一家电器公司买东西,却注意到了当时第1代的个人电脑。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到显示器前按了几个键,屏幕上就同时出现了这些字母。他立刻被这些设备给迷住了,感受到了自我最深处内心的呼唤。于是买下了一台电脑,虽然那时候不知道要做什么,但他觉得注定要拥有它。
把电脑买回来之后,辛格一股脑扎进了自学编程。只要在计算机面前坐下,大脑就变得十分的安静,跟进入冥想特别相似,整个人都笼罩在平和当中。整个能量会上升,然后优美的集中在眉心。这个一心一意,无比沉醉的状态,又被称为心流。
辛格的好奇心以及心流体验,直接开启了一年营业额为3亿美金,拥有20xx多名员工的计算机网络公司。
3、力求完美
自行开发的医疗计费软件在两年后一推出便秒杀市面上的众多同类软件,正是因为作者用打造钻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代码上都力求完美,对待这个程序的认真程度就像是要交付给宇宙的礼物。
《臣服实验》读后感 篇3
在中秋假期的三天里,我又看了一遍《投降实验》。 连读三遍,依然震撼,不可思议。 这是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次伟大而特殊的实验,让作者辛格踏上了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起点来自严格自律的瑜伽冥想。 辛格获得的能量流让他心中充满了大爱,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选择放下期待。 无视脑海中喋喋不休的噪音,彻底放下命运,抱着一颗好奇心,看看命运之手会把你带向何方,坦然接受任何结果。
除了臣服心态,辛格的成功之路还有非常重要的`性格和性格特征。
如果没有这些品质,命运可能不会向他敞开大门。
1.不计个人得失
70年代的美国,正是个人电脑浪潮兴起之时。 辛格买了一台当时最高配置的个人电脑,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陷入了狂热的编程之中。 谁能想到在一个12平方的小房间里对编程的兴趣,竟然直接催生了一个伟大的编程公司。
辛格后来成为一名软件经销商,两家医疗公司找到他,请他帮助他们寻找处理保险索赔的软件。 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同时期质量更好的软件。 医疗公司听说辛格以前做过程序员,愿意等辛格开发软件,只要能参与开发就行。 面对这一挑战,辛格听从了Lifeflow的安排,一言不发地投入到这场为期两年的战斗中。 没有要价,没有预付款,没有评估得失,甚至没有前期的软件开发成本。
与容易陷入得失天平的我们相比,这种纵身一跃的勇气是极为难得和难得的。 这也是导致辛格下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臣服实验》读后感 篇4
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专注平和的心、保持精益求精的激情。这是我看《臣服实验》的三点体会。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在人生旅途中,要放下个人喜好,臣服于命运的安排。我的理解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大方向上的选择上,要跟随自己的心,充满激情去追寻,但是追寻时发生的种种意外,用平和的心去接纳,同时,抓住其中暗含的契机。这里的臣服充满了一种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的激情。
看看作者命运的三次转折点,就读经济学博士的时候,因为观察到脑中喋喋不休的各种想法,尝试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获得内心平静,这些尝试是作者喜欢的,主动的选择。他非常享受冥想的过程及带来的效果,甚至因为极其的投入,主动放弃了原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比如说原有的课程也不及时去上了,博士也不愿意继续读了,甚至婚姻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他是在主动改变生命原有的状态。第二次转折,是成立以爱为筑公司,进行工程建设。第三次是开始接触计算机和编程。在最初对这些新事物的接触时,作者是不讨厌甚至是痴迷的,但是在事情逐渐展开的`过程中,他对发生的一切都抱着开放的心态,让水流沿着河道越流越宽,完全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全力活在当下。
给我的目前启示就是,一个是通过冥想获得专注力和内心的平和,也许在前期需要每天长时间的冥想,并坚持足够长的一段时期,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冥想实现精神力的质变。另一个是,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用尽全力去做吧。尽力去做到极致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