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2024/04/17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篇1

早就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大教育家,对其教育理念也略知一二,但真正获得心灵的震撼还是在读了《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之后。

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意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理解学生开始,那么如何做到理解学生呢?我想至少应注重以下几点:

1、赏识每一个孩子,培养自信,挽救“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强调孩子是相互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当老师的要发现学生的这个独一无二的特质,并能给予欣赏,学生会感到莫大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往往能激发学生不断向前进步,追求高尚。我也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记得我班有个学生基础比较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刚开始,我罚他多写一遍,但他就是不写,这让我意识到,这种方法对他没有任何作用,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努力寻找他完成的那一部分作业的闪光点,然后表扬他,当他听到老师的表扬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是喜悦的,虽然第二天的作业仍然没能按时完成,但是作业明显比昨天多了一些,经过多次鼓励后,作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课堂上,我也有意把简单的问题给他,有时他站起来,就是不说话,有时回答也是答非所问,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在课下我从基础的东西做起,一点一点的辅导。平时我经常找他谈话,让他明白做人重要的是要有自信,有了信心,学习才会渐渐跟上。我看到了他的眼睛闪着光芒,要让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重新培养自信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我发现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扫地时,我就表扬他这种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让大家向他学习,他很开心,我也因势利导,鼓励他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就更好了。现在,当他独立完成一份作业的时候,我总会看到了他脸上自信的微笑。可见,教师一个关爱的行动、一次具体的帮助,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每个孩子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后进生需要鼓励帮助,但也有一部分优秀学生也需要鼓励帮助,我带过的一个学生,成绩优异,但是他总是考不出应有的成绩,通过交流,我得知不是他掌握的知识不够,而是心理有一道越不过的坎。他总是认为自己考好就会倒霉,为什么呢?原来,他的成绩总是好一次差一次,有一回连续考出了好成绩,偏偏第二天他被摩托车撞了,不得不休学,恢复差不多时才重新就学,但在他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我了解这个情况后,从思想上开导他,让他认识到这只是偶然,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从接连的测试中增加了他的自信,他成绩也稳步提升。

这也让我意识到,教学中不管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在他们身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树立信心。

2、课堂上给学生留有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真正尊重学生,只是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一味地灌输,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发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的思维留足思考的空间。放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我在课堂教学中也有过这样的例子,课堂效果确实提高了许多,记得那是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一课时,综合性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如果老师代劳学生既没有兴趣也记不牢。于是我放手学生,采用分组的方法把任务分给各小组:A组负责查找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B组负责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C组负责搜集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古今诗词;D组负责搜集黄河给人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水污染现状的资料。然后学生再分工查阅资料,课堂上把各组收集到的信息由代表一一展示。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得都很积极认真,内容也很全面,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了许多。

3、帮助学生减负,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的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上课节奏过快,老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抛出,像开火车一样,学生错过就赶不上了。有时,教师提的问题不明确,或过于复杂,听课的教师都觉得困惑,但是教师点了几个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似是而非,教师很是巧妙地将几位学生的答题组织一下,再让个别学生连起来说说,甚至教师将需要明确的问题直接告知学生,教学就算走了过场。但实际上学生没有自由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真正的思考,他们的语言没有得到训练,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课后,教师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会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期望用练习促使学生思考,而这就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但这又会导致学生被束缚于作业之中,使他们丧失课余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为学习的机器。

总之,阅读完这部书后感慨颇深,要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事业。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篇2

苏霍姆林斯基被称赞为“教师的教师”,《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这本教育书籍,像是一剂营养液注入我的血液里,为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更加充足的营养,甚是给力。

在下课之余,中午饭后,晚上睡觉之前,我常抱着这本书津津有味得看起来。我发现了这本书很实用,是经过教育实践证明的理论,解决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而总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他的理论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比较全面。

每当我看到一则苏氏语录,就让我想到我所面临的教育问题,而我在教学中真正遇到教育问题时,就会想到解决这类问题的苏氏思想,用它来指导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

我班学生毕少豪,字写得很差,不堪入目,对学习漠然,有时候会不写完作业,所以经常会考不及格,他给我带来很多烦恼,于是我想到了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赏识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勇士。”看到这句苏氏语录,立刻打开了我的教育思路,我要从毕少豪身上搜寻一些闪光点,我发现了他性格开朗,整天乐呵呵的,而且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文艺节目中,他表现出了优秀的表演才能。于是我就在适当的时候拿出这些闪光点鼓励他,于是他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还是有优点的,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的字不好,我鼓励他去练一练毛笔字,自然的他的钢笔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从***妈那儿了解到毕少豪很热爱唱歌,于是我又欣喜若狂,一个原先被我忽视的孩子,身上竟然有不少的优点,我只是没有睁开发现美的那只眼睛。

我在班里找了相应的给他展示的机会,他的存在感立刻得到提升,作业每天按时完成。这不,最近***妈打电话给我说,毕少豪自己创作了一首“我的母校”的歌曲,他家长说是写得不错,还在家里尝试着唱了,让我看一看少豪创作的歌词,第二天我看了歌词后发现确实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表现了一个即将毕业的孩子对美丽校园的热爱、留恋与不舍。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他童年的欢乐与悲伤,于是我坚定地对他说:“少豪,你创作的歌曲真不错,老师觉得你就是一个小小音乐家,歌词竟写得如此动人!你的这篇歌词也将上我们的校刊!”我看出他得到我的赏识后异常高兴,现在他对学习已经变被动为主动,从心里热爱学习,也更加热爱生活。看!这就是赏识的力量,它能使一个对学习灰心失望的孩子树立自信,重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找到学习的快乐。

我班还有一个女孩子张美君,基础本来就不好,后来由于妈妈带着妹妹由于种种原因离家跑了,家里只剩下爸爸、奶奶和她。这个孩子就因为思念妈妈,上课经常神情恍惚,下课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和同学老师相处时变得很倔强,不自信,上课乱耍小脾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除了经常跟她谈话,引导其要把心思用在好好学习上外,我还发现她在语文课上朗读课文很有感情,而且普通话很好听,这个亮点被我发现后,我就上课时多给她展示读书的机会,安排她国旗下演讲,以此树立她的自信心。这几个月来她的成绩确实提高了一些,在她有了一点进步时,我就继续鼓励她,发“成绩进步生”和”作业进步生”的喜报给她,美君告诉我她爸爸看到她的学习进步了,变得高兴点了,不再那么伤心难过了。这又促使小美君更加认真学习,现在她也不再不完成作业,性格也不那么易怒了。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缩小缺点,如果缺少了表扬,孩子做对的时候,也可能不知道做对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并且强化它,放大它。你把孩子当天使看,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你把孩子当魔鬼看,你就生活在地狱里。赏识使人进步,在此,我不得不佩服苏氏思想的先进与高超,指引了我们历代教师的教育生活,使我们的教育趋于完美。

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师的成长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师日记。教师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从2014年9月开始,我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开始记录我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坚持写教育博客,我能够看清自己的教育足迹,看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哪些做得比较恰当,哪些还存在着问题,进而激励自己去思考、学习如何去解决这些教育问题。回顾自己的教育故事,就是回顾与学生走过的快乐时光,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感觉是甜蜜的。

在这个及其浮躁的社会,确实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研读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与沉淀我们的心灵。让书擦亮我们的眼睛,读《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让我懂得: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是一种育人的艺术。需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希望我们更多的教师向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热爱教育、研究教育、创新教育理论,我们不要做一个抱怨型的老师,要做一个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在大师的指引下体验做教师的乐趣,从平凡的工作中寻找快乐与幸福!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篇3

早就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大教育家,对其教育理念也略知一二,但真正获得心灵的震撼还是在读了《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之后。

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意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理解学生开始,那么如何做到理解学生呢?我想至少应注重以下几点:

1、赏识每一个孩子,培养自信,挽救“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强调孩子是相互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当老师的要发现学生的这个独一无二的特质,并能给予欣赏,学生会感到莫大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往往能激发学生不断向前进步,追求高尚。我也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记得我班有个学生基础比较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刚开始,我罚他多写一遍,但他就是不写,这让我意识到,这种方法对他没有任何作用,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努力寻找他完成的那一部分作业的闪光点,然后表扬他,当他听到老师的表扬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是喜悦的,虽然第二天的作业仍然没能按时完成,但是作业明显比昨天多了一些,经过多次鼓励后,作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课堂上,我也有意把简单的问题给他,有时他站起来,就是不说话,有时回答也是答非所问,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在课下我从基础的东西做起,一点一点的辅导。平时我经常找他谈话,让他明白做人重要的是要有自信,有了信心,学习才会渐渐跟上。我看到了他的.眼睛闪着光芒,要让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重新培养自信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我发现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扫地时,我就表扬他这种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让大家向他学习,他很开心,我也因势利导,鼓励他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就更好了。现在,当他独立完成一份作业的时候,我总会看到了他脸上自信的微笑。可见,教师一个关爱的行动、一次具体的帮助,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每个孩子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后进生需要鼓励帮助,但也有一部分优秀学生也需要鼓励帮助,我带过的一个学生,成绩优异,但是他总是考不出应有的成绩,通过交流,我得知不是他掌握的知识不够,而是心理有一道越不过的坎。他总是认为自己考好就会倒霉,为什么呢?原来,他的成绩总是好一次差一次,有一回连续考出了好成绩,偏偏第二天他被摩托车撞了,不得不休学,恢复差不多时才重新就学,但在他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我了解这个情况后,从思想上开导他,让他认识到这只是偶然,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从接连的测试中增加了他的自信,他成绩也稳步提升。

这也让我意识到,教学中不管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在他们身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树立信心。

2、课堂上给学生留有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真正尊重学生,只是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一味地灌输,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发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的思维留足思考的空间。放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我在课堂教学中也有过这样的例子,课堂效果确实提高了许多,记得那是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一课时,综合性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如果老师代劳学生既没有兴趣也记不牢。于是我放手学生,采用分组的方法把任务分给各小组:A组负责查找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B组负责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C组负责搜集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古今诗词;D组负责搜集黄河给人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水污染现状的资料。然后学生再分工查阅资料,课堂上把各组收集到的信息由代表一一展示。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得都很积极认真,内容也很全面,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了许多。

3、帮助学生减负,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的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上课节奏过快,老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抛出,像开火车一样,学生错过就赶不上了。有时,教师提的问题不明确,或过于复杂,听课的教师都觉得困惑,但是教师点了几个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似是而非,教师很是巧妙地将几位学生的答题组织一下,再让个别学生连起来说说,甚至教师将需要明确的问题直接告知学生,教学就算走了过场。但实际上学生没有自由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真正的思考,他们的语言没有得到训练,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课后,教师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会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期望用练习促使学生思考,而这就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但这又会导致学生被束缚于作业之中,使他们丧失课余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为学习的机器。

总之,阅读完这部书后感慨颇深,要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事业。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篇4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有关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的《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也更加看到了自己身上差距所在,以期望能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阅读我可以感受到这位老人从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至逝世,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已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来培育人类的下一代的精神。带着极强的爱和历史责任感,这位老人从大处着眼,对学生培养、教师培养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某些“理论教育家”的凭空捏造,他切实地深入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与其他的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从每一个主题下面看到以下的内容:1、苏氏语录2、苏氏思想3、苏氏措施4、案例点击。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也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使我受益颇深,同时也感受到了校长的良苦用心,就是希望我们能从这本书中获取更多的收益,从而更好得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者的高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当我们不停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不理解,学生的不听话、不上进时,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行为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和希望?我们应该振作精神从怨天尤人中解脱出来,对照《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问问自己:

一、我们是否让我们的学生看见和体验到了他在学习上的成就?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做到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快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和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二、我们是否做到了不仅欣赏学生的分数,更欣赏学生高尚的道德?我们常常这样形容学生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欣赏绝不能仅仅地停留在简单的分数上,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欣赏更加重要。我们要保证学生先成人,然后才成才。

三、我们是否和学生一起体验过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这对每位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又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去做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四、我们是否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否能够欣赏他们“独一无二”的个性?当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的这个独一无二的特质,并能给予欣赏时,那将是学生莫大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往往能激发他不断地向前进步,追求高尚。

五、我们的欣赏是否让学生的尊严感得到满足?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爱护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学生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我想,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真正领悟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精彩的论述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时候。

打开书本,与苏霍姆林斯基对话,感受他的热忱、执著和严谨,一个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智者形象跃然于纸上;合上书本,默默沉思,苏霍姆林斯基再次浮现于脑海之中:这位早已远离我们多年的老人,正用他那双依旧明亮、睿智的眼睛望着我们,似乎在说:老师们,你们应该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