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2024/04/15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前方是什么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篇1

今年假期,我粗粗读了吴非老师的著作《前方是什么》书中的许多教育观点非常值得深思,但是真正地想往深处进一步思索,自己的脑子却无法快速思考。找其原因:因为长时间的不去阅读,对于书籍,也是拿上手,翻一翻,然后随处一放,看来自己已经非常缺乏书籍的营养了。这次认真的看完了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

《前方是什么》这本书给我什么启迪呢?经过对这本书的进一步梳理,我认为有下面几点值得我去思考:

一、对于教育上出现的不良现象我们要有反抗的勇气。

在这本书里面,吴非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中的腐败现象和不当的教育方法。比如《学生给教师上了一课》一文,作者通过一位高二学生批判了教师的种种不良现象,在听课的时候做其他事情,看报纸、打手机发短信,有些教师卫生习惯很不好,吐痰,扔烟头等等。学生的话让下面坐着的教师都很惭愧。又比如《论校长的教育使命》一文,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嚣张的教育使命,其中列举了校长种种素质低下的状况,有些校长不通业务,有些校长不务正业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教师对校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即时校长有错误,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人民教师应该对教育负责,纯净教育的环境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我深深地感到。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是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教书和读书生活,我觉得: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单每一朵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所以更需要我们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是他们健康成长。

三、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直立行走在教育的这条路上,才会有自己的思想,才能不被一些污浊的教育现象所同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是我们的人格需要,同时我们还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其中有一文《面对儿童的眼睛》,作者比较直接的谈了尊严的问题。在办公室里,如果有同事的小孩子,人们总想逗逗这个小孩,来显出对小孩的喜爱,对小孩家长的尊重,其实这样做,反而对小孩子不好,因为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在读师范的时候,班主任曾经说过:你们要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做好人,而且这条路是艰辛的,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你们只能向前进,绝对不能退后。

“前方是什么?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后退。前方是什么?管他呢,只管往前走。”吴非老师的这两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这也是我毕业之后,对生活、对工作的心境。但是我也知道,我不能后退,后退就是认输,不管怎么样都要向前冲,无论结果是怎么样的,而且我一直相信一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正是这句话一直陪伴着我到现在,我乐观、积极的态度让我的生活变得生机勃勃。直到现在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又该为学生倾其所有,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起点,不一样的精彩。

最后,前方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做一个永不后退的教育者。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篇2

当今的社会有太多的浮躁。

教师问高三学生,你准备填报什么专业?学生说,还没想过,反正什么专业挣钱多就报考什么。教师谅讶地问:“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标准’?你难道就没有什么爱好吗?”学生:“我怎么没有爱好?我爱好钱。谁不爱钱呢?”教师说:“除了钱,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然,生命,宇宙,品格,爱情,人格,理想,友情等等,都是值得追求的啊。”学生说:“这些也不错,可还是钱最美好。”

有人将这些都归罪于学校没教育好。吴非老师反问:如果学校教育有问题,那么这个社会又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榜样呢?孩子们视野所及,能看到的是人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呢?

譬如,报刊宣传的“成功人士”,多数是大老板;体制内的歌星唱爱国爱党爱军,每首歌的开价抵一所农村学校全体教师的年工资;官员辞职自谋出路,总说是去奋斗,“实现人个价值”,却几乎都是经商;出版社讲“先进文化”眼睛总瞄准中小学生的钱包;旅行社知道“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最后一定会安排外出参观旅游……

再看看学校的环境。不少学生从读小学起就开始交“择校费”,为了能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读书,父母倾其所有,两三万元钱(甚至更多)给家庭造成的压力让懂事的孩子黯然神伤。没有钱,就可能是另外一种待遇。钱,是多么重要!

以上情由皆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吴非先生指出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所以,当学生说出“我追求金钱”时,我们暂不必火冒三丈,触发批判的神经,而是应当先反思:我们让孩子们吸进了什么样的空气,让他们的眼睛摄进了什么样的色彩,让他们的耳朵听到了什么样的声响……

吴非老师是我敬佩的人,以前我看过他的另一本书《不跪着教书》,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前方是什么》是《不跪着教书》的续集。春节期间,见到书名就有一种想读的冲动感。通过阅读《不跪着教书》,我懂得了教师应是最有尊严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不但是我们做人的准则,而且是职业的需要,如果是一个没有尊严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也只能是思想的奴隶。《前方是什么》这本书给我什么启迪呢?经过对这本书的进一步梳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在这本书中作者继续渗透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直立行走在教育的征途上,才有自己的思想,才能不被一些污浊的教育现象所同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教师有尊严,学生才有尊严。没有尊严的教师,一般是不会有有尊严的学生的。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是我们人格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同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与《不跪着着教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没有章节讲“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的重要性”,而是把这种思想自然融入到每一篇文章当中,使读者感受到“尊严”无处不在。其中有一篇文章《面对儿童的眼睛》算是较直接地谈了“尊严”的问题。他讲了办公室里,如果有同事的小孩子,人们总想逗逗留这孩子,以显示对小孩子的喜爱,和对小孩子家长的尊重,岂不知,这样做反而对小孩子不好,因为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

二、对教育上的不良现象要有反抗的勇气。在这本书,吴非老师多次地批评教育中的腐败现象和不当的教育方法。比如《论校长的教育使命》一文,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校长的教育使命,其中列举了校长种种素质低下的状况,有些校长不通业务,有些校长不务正业,等等。我想说些话是要有很大勇气的。我记得《中国教育报》上有一篇对吴非老师的访谈录,记者问他,你敢于说真话,因而得罪了一些领导,他们有没有让你穿小鞋的时候,吴非老师回答说,“有,把小鞋顶个洞,脚趾头不就得到解放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教师对校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即使校长有错误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人民教师应该对教育负责,纯净教育的环境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吴非教师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明天,谁来建设这个国家?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思考,也许就没有人去思考了。社会分配的不公,金钱诱惑的无所不在,教育领域的种种腐败,正在腐蚀一个时代的教育;但是,仍有一群有信仰的、站直了的人。中国人应当铭记教育守望者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的付出,没有他们神圣庄严的工作,就无法铸造国民雄健的魂魄,而一切发展也将化为乌有。人可以没有宗教政信仰,但是从事真正的教育需要宗教般的执著精神。”“走吧,走出光明来!”吴非老师对理想教育的执著精神令人感动。他在《我对课改充满信心》一文中,列举了种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行为,指出“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为断有人发难。”他说,“中小学的升学率恶性竞争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摧残青少年,()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肯正视这样的事实,不肯去思考人的尊严和教育的尊严呢?”“我多么想听见孩子们的哥唱!好多年了,听不到孩子率性的歌唱。我想后到孩子们旁若无人地对着群山唱,对着天空唱,我想看到他们脸上对明天的憧憬……然而,没有歌,没有诗,也没有梦。”他又说,“教师应当是思想者,是思想者就得有责任感。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就不配称自己是‘知识分子’。同样,改革高考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很高兴有那么多专家和同行已经开始研究可行的方案,虽然困难还很多。”吴非面对“应试教育笼罩的教育界”依然对课程改革充满了乐观态度,令人非常敬佩。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中丢失了自我,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我们应该感到汗颜,应该为新课程改革尽力。

由于我写作水平有限,难以写出自己的见解,缺乏真知灼见,所以只好有些地方只好照抄这本书的内容。我建议同事们读读这本书,对你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篇3

初看《前方是什么》这类书名,总以为是纯理论的书,高深莫测。

翻开来一看,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本书为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第一滴污垢”例举了老师批评学生不该把讲义随随便便给别班的老师看这么一件“小”事。文章分析了这件事情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都不是小事”讲述了尊重学生,宽容孩子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是好老师的'重要标志。教师要给学生的心灵多种几粒善良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中,当他们回望童年、少年时代,他们就会对人世间充满感激,并可能把善良和爱传播给更多的人。

“小公主自己拎着包”讲日本皇太子的四岁女儿去上幼儿园,自己背着书包,拎着硕大的提袋这么一件事。反观我们的孩子从小让别人伺候。作者提出了质疑“如果有一天,那些从小自己背着书包上学的娃娃遇到从小有人伺候的小皇帝们,较量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的岛上“小国”,却能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二战中失败的日本在不长的时间里又创造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人均国民生产值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12人,我们偌大的中国仍是0。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看不到垃圾,地面光洁如新,墙壁没有乱图乱画的现象;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吃零食,不随便吐痰,不随手扔垃圾……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如何呢?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迷茫之余我多了些思考,我们教师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相信教育的前方,肯定不是黑暗,而是光明。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篇4

寒假休整之余,读了吴非先生的《前方是什么》一书,颇有感慨。

在开篇的自序中,作者写道:“作为教师的个体生命究竟有什么价值,在于教师自身的认识。人有信仰,即便单枪匹马也会无所畏惧。因为看够了成群结队,听够了众口喧嚣,我对独来独往的.虎豹或是鹰隼一直怀有敬意。”王栋生老师(吴非)不惜做个独行者,或者说为道于自己的人师事业。罗素说:“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吴非老师从民国初年记述一些外国传教士施粥济众的文字中感悟到了教育的目的。他说:我觉悟到教育的目的其实极为简单:教育,是为了要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要让他们像人一样地活得美好。这不禁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教育的目的不必扯的甚远,它就在眼前:为了学生。

当然,当今的社会有太多的浮躁。

教师问高三学生,你准备填报什么专业?学生说,还没想过,反正什么专业挣钱多就报考什么。教师谅讶地问:“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标准’?你难道就没有什么爱好吗?”学生:“我怎么没有爱好?我爱好钱。谁不爱钱呢?”教师说:“除了钱,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然,生命,宇宙,品格,爱情,人格,理想,友情等等,都是值得追求的啊。”学生说:“这些也不错,可还是钱最美好。”

某次有西安女子参加选美比赛,竟然当众回答金钱比祖国重要,抬致恶言詈骂。

有人将这些都归罪于学校没教育好。吴非老师反问:如果学校教育有问题,那么这个社会又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榜样呢?孩子们视野所及,能看到的是人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呢?

譬如,报刊宣传的“成功人士”,多数是大老板;体制内的歌星唱爱国爱党爱军,每首歌的开价抵一所农村学校全体教师的年工资;官员辞职自谋出路,总说是去奋斗,“实现人个价值”,却几乎都是经商;出版社讲“先进文化”眼睛总瞄准中小学生的钱包;旅行社知道“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最后一定会安排外出参观旅游……

再看看学校的环境。不少学生从读小学起就开始交“择校费”,为了能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读书,父母倾其所有,两三万元钱(甚至更多)给家庭造成的压力让懂事的孩子黯然神伤。没有钱,就可能是另外一种待遇。钱,是多么重要!

以上情由皆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吴非先生指出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所以,当学生说出“我追求金钱”时,我们暂不必火冒三丈,触发批判的神经,而是应当先反思:我们让孩子们吸进了什么样的空气,让他们的眼睛摄进了什么样的色彩,让他们的耳朵听到了什么样的声响……

我想作为教师,应该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至少应考虑可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空气,可以让学生见到何等的色彩。应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敬仰,做好自己该做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最后,引吴非老师开篇的题目。前方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后退。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篇5

初看《前方是什么》这类书名,总以为是纯理论的书,高深莫测。

翻开来一看,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本书为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第一滴污垢”例举了老师批评学生不该把讲义随随便便给别班的老师看这么一件“小”事。文章分析了这件事情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都不是小事”讲述了尊重学生,宽容孩子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是好老师的重要标志。教师要给学生的心灵多种几粒善良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中,当他们回望童年、少年时代,他们就会对人世间充满感激,并可能把善良和爱传播给更多的人。

“小公主自己拎着包”讲日本皇太子的四岁女儿去上幼儿园,自己背着书包,拎着硕大的提袋这么一件事。反观我们的孩子从小让别人伺候。作者提出了质疑“如果有一天,那些从小自己背着书包上学的娃娃遇到从小有人伺候的小皇帝们,较量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的岛上“小国”,却能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二战中失败的日本在不长的时间里又创造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人均国民生产值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12人,我们偌大的中国仍是0。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看不到垃圾,地面光洁如新,墙壁没有乱图乱画的现象;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吃零食,不随便吐痰,不随手扔垃圾……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如何呢?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迷茫之余我多了些思考,我们教师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相信教育的前方,肯定不是黑暗,而是光明。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篇6

初看《前方是什么》这类书名,总以为是纯理论的书,高深莫测。

翻开来一看,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本书为语文教育专家、杂文家吴非的最新教育随笔结集。文章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文笔老练,促人深思。“第一滴污垢”例举了老师批评学生不该把讲义随随便便给别班的老师看这么一件“小”事。文章分析了这件事情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缺乏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这些都不是小事”讲述了尊重学生,宽容孩子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是好老师的重要标志。教师要给学生的心灵多种几粒善良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中,当他们回望童年、少年时代,他们就会对人世间充满感激,并可能把善良和爱传播给更多的人。

“小公主自己拎着包”讲日本皇太子的四岁女儿去上幼儿园,自己背着书包,拎着硕大的提袋这么一件事。反观我们的孩子从小让别人伺候。作者提出了质疑“如果有一天,那些从小自己背着书包上学的娃娃遇到从小有人伺候的小皇帝们,较量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情况的确值得我们教师深思。日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的岛上“小国”,却能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二战中失败的日本在不长的时间里又创造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人均国民生产值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12人,我们偌大的中国仍是0。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看不到垃圾,地面光洁如新,墙壁没有乱图乱画的现象;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吃零食,不随便吐痰,不随手扔垃圾……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如何呢?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迷茫之余我多了些思考,我们教师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相信教育的前方,肯定不是黑暗,而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