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非暴力沟通》有感(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1
这是一本讲沟通的书,本以为又是一部枯燥乏味、理论深奥的专业性极强的书籍,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是一本不经意间就阅读完的有趣的书籍,更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觉得这本书略显得薄了点,还可以写的更长点。
非暴力沟通令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它的对立面——暴力沟通。但在很多人看来暴力和沟通本就是一对反义词。正如两位面红耳赤之人,最常见的方式不是针锋相对就是不言一语。这种情况下沟通显然很难,甚至沟通已经结束。但是不是没有面红耳赤或没有反对之声就没有暴力沟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书中所说,大多数的暴力沟通并不一定需要诉诸武力,它有另外的容易被人忽略的表现形式。
沟通是需要技巧的,如果触碰沟通中的雷区,就会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让我们沟通陷入困境的原因,大家也都非常熟悉,诸如道德评判、逃避责任、进行比较、强人所难等,虽说熟悉,但是在沟通过程中却一次次的滑入其中而不知,最终导致沟通的失败。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要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让沟通使得彼此情意相通。
以道德批判为例。大多是识人易而察己难,我们也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道德绑架一词,人们既能明显感受到其害之苦,但又在生活中以此伤害他人。自己在乎细节,如朋友不是过分的在乎,那他就是粗心大意。如果一位年轻人未给老人让座,那他就是缺乏爱心之人……这些问题就这样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沟通语言之中,当我们还在沉醉于一片“为你好”的表述之中时,殊不知对方心理早已抵触不满。
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但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当二者混为一谈时,人们更倾向于听到批评指责之声,逆反心理由此而产生。很多家长不就是在这样的沟通方式中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孩子如果没有学习而是在看电视,那就会被视为懒惰或是没有上进心的人。试想在这样的沟通情景中,孩子听到的只能是评论,即使他听从父母的.话关掉电视前去学习,内心也是带有极大的怨气。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只是如实的说出观察结果,而不带有感情倾向的评论,将会更有利于彼此的沟通。正如面对孩子看电视的行为,你可以说,放学后你已经看了1个小时的电视,长期这样我担心的你的视力和成绩都会下降,我担心你会因此而不开心。陈述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对方的需要,不给对方压力进行沟通,才会令人更易接受。
那些被忽略的容易导致沟通出问题的细节,在本书中都较为详细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达。人心总是敏感的,希望阅读完本书后,自己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能走出沟通中的误区,让沟通真正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而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2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是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鲁思·贝本梅尔
初读这段诗,它并未引起我的共鸣。然而在读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之后,重新细读,它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反思自己的课堂和班级日常生活,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我会面对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是否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产生的问题,并给他们善意的解决之道呢?当孩子犯了错时,我有没有耐心地去听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给他们机会改正呢?当我自以为是的评价学生,甚至武断地给孩子贴上“懒惰”“不负责任”“自私”等种种负面的标签时,是否意识到这都是自己的主观暴力评价呢?
都说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有时这座桥不是畅通无阻的,有时它也会出现岔路需要我们去寻找正确的方向。有时我们会诉苦:自己对学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可他们却对我们的行为不理解;我们会抱着为他们好的心态,努力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却遭到“无视”,甚至消极抵抗。为什么我们的好心不能感动他们?我想有时候我们的好心用错了方式,我们的初心和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个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错误地使用了暴力的语言。也许大家都认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但读了《非暴力沟通》后我知道了,其实“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武力的“身体的暴力”大家比较熟悉,而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经常会被大家忽视。其实这种暴力才是我们要重视的暴力。但这种暴力比较隐蔽,有时往往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可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频率却非常高。如果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有的时候真的很像一把利刃,它会让自己身边的人受伤,痛苦甚至变得消极。当我们让孩子处于这种“隐蔽的暴力”中时,他可能早就遍体鳞伤了又如何能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快乐地学习呢?
虽然语言有时会是“隐蔽的暴力”,但只要我们愿意它更可以成为“甜蜜的动力”。《非暴力沟通》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今后,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静下心来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用善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理解行为背后潜在的需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觉得安全、信任,能相互接纳、彼此欣赏,相互关心的温暖的班级氛围。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3
一、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是一本讲如何沟通的书。暴力沟通不是指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的沟通,而是指语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痛苦的沟通。如果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的说话方式,就会发现,言语上的嘲讽、否定、说教、拒不回应、随意打断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创伤。作者提倡非暴力沟通,并且指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非暴力沟通的例子。妈妈对儿子说,房间里有3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需要房间的整洁(需要),你能帮我把它们放进洗衣机吗(请求)?很好地对应到了这四要素。
二、如何论证的?
全书先总述非暴力沟通的意义,而后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章节叙述。各章节详细的介绍如何客观观察、准确的体会和表达感受、正视自己的需要和具体的表达请求。每一章阐述观点的时候作者都会举例论证,当然举的例子也很接地气,章节末尾给出了所讨论主题的例子供读者练习。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前三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是请求的基础。其中,请求是指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必要时请别人确认。请求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平等的请求不是命令,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让别人做什么,而是以诚实和倾听的方式与人联系,这样请求被拒绝了也不会有什么怨恨和尴尬。
三、作者说的有道理吗
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生活中暴力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包括与父母的沟通、与伴侣的沟通以及与朋友的沟通,我们的话往往让别人痛苦、难堪。我们经常忽略了客观的观察,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那种带有评论的观察一说出口就让别人很抗拒。比如,“你总是不记得收拾好衣服”和“你今天没收拾好衣服”这两句话,情绪上明显后者让人舒服的多。恰当的'表达自己感受也非常重要。比如,你这样做我感觉有点难过;比如,我今天感觉不开心。适当的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四、生活中受到什么启发
首先是应该客观的观察,不仅是观察自己,也要观察别人,观察应该基于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评价。其次应该用心的感受需要,包括自己和对方的。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刻,当别人给我说它的困惑、难过的时候,有时候我太急于说教和给出自己的意见了,这样很不负责任。按照书中的做法,我应该耐心的听他说,并询问和确认对方的感受以及需要。只有他充分表达和释放了自己,我才能正确的给出建议。或者别人根本不需要建议,等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已经有主意了。受到启发的第三点就是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让别人猜自己的想法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应该说出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如果别人拒绝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请求是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考虑的。
这本书整体较短,pdf只有109页,语言也很简单,读起来丝毫不费劲,但是其中的沟通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却是很常见的,代入感很深。只是读一本书生活当然不会有改变,只有你真正认可了书中的方式并且按你认可的方式行动起来,改变才会发生。非暴力沟通也需要刻意的反复练习才能学会,行动起来吧!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4
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源于缺乏沟通或者说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1963年提出,在他幼年时,他家周围的公园中一起暴力事件引发了种族冲突,导致40多人遇害。冲突结束后,可人们心里埋下了愤怒、仇恨、埋怨种子,他在放学后被别的种族孩子摔倒在地上,拳打脚踢。于是,这段经历引发了他探求和平解决冲突方法的兴趣。
语言是一种魔力,对同一件事情的表述,语调和顺序的转变,让说的人和听的人得到的情感信息都是不一样的。通过语言清楚客观的表达事实,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真是表达自己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大部分人会把自己的评判当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喜怒哀乐,例如受伤、害怕、愤怒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例如你不爱我了,这不是感受这是你对待这件事的评判,一旦诚实地表达自己后,提出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达到我们的期望,这样对方比较容易接受你的建议。即作者建议在说话时的四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在这本书中讲了一个“非暴力沟通”一位母亲对处在青春期的儿子:“——,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表达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明确地请求),听完妈妈这段话,孩子感觉自己受到尊重,理解妈妈的感受,从而按照妈妈的意愿采取行动;而如果这位妈妈直接对儿子说“——,你怎么又把袜子扔到咖啡桌下,弄的我又要来收拾,你就不能改改你这坏毛病吗”这种对话只能是发泄不满,引起新的矛盾,从而导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倾听也是非暴力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书中谈到,全意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而不要分析,分析妨碍了倾听。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当然非暴力沟通最基础的就是爱自己和尊重他人,不随意评判他人,温柔而坚定的表述自己的需求,倾听共情他人言语,不含个人主观的发泄负面情绪。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在我们百转千回的亲密关系之中,非暴力沟通的存在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也像一道水,不去和石头相碰,而是去感触坚硬的存在,去感知天地间的缘由、沿岸与归宿。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5
首先,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在前面的书评里面看到有人说中文的翻译很牵强,由于本人没有看过英文原版,对这点不好做任何评价。假若在看的过程中有觉得语言不是那么流畅的地方,鉴于看本书注重的是其实用性,也就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了。
说话我家里,就是我和我的父母的家里,其本质就是一个阶级社会,一个专制社会。长这么大对家庭的唯一感觉就是想逃离,之前一定要我具体地分析我还真是说不上来,反正就是受不了家里。我的父母的沟通方式就是完全的暴力沟通:在我的小时候那是身体的暴力,也就是直接地用武力等强制力来使得他们对我的所有请求都得以实现。在我渐渐长大了以后,我所做的事情也越来越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或者说,在我渐渐长大了以后,我慢慢地学会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些通用的价值观,即明白了这个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如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女生,一个好朋友,一个好的女朋友……然后我会表现出我应该表现的样子。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家里都相安无事,基本上我和我家里人的关系很和谐也很和睦。再后来,我做了一些不符合他们的想法的.选择,然后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又出现了,在阶级社会里面,有矛盾就有压制,有压制就有强制和暴力。这个时候的所有暴力,就转变成了隐蔽的暴力,从他们跟我的谈话上面,从他们的命令上面,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上面等等,来让我觉得难受,给我压力从而强迫我做出让他们满意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从那个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应该成为的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在外求学和工作的过程中,我做了太多我不应该做的事情,同时我从其中确确实实体会到了乐趣;与此同时,我还是会认为我做的这些事情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所以我都会瞒着。也就是说,我察觉到了我不可能做什么都去满足这个社会的规范,并且开始去做那些确确实实能够满足我的需求的事情,可是在思想和认识上并没有改变。
根据书中的说法,这个时候的我,对人会很冷漠。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考研的那大半年的时间,我一个人住,我谁都不联系,连电话也不怎么接的。那个时候我很沮丧,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不能够做一个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的,符合父母的要求的,走出去能够闪闪发光的人,让父母觉得很骄傲的人。很有自暴自弃的想法,于是乎每天都在自己租的房子里面睡觉。
当然考研是没有考上的,那就找工作好了。找到了一个在浙江的偏远的小山村的工作,所有的人都说不好但是我还是去了那里。只要是能够离开就好,反正我什么都没有,还有什么可怕的,又还有什么更糟糕的呢,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毕业的时候虽然也舍不得也还是开开心心就去了。去了那里吧,也确实是蛮开心的。
然而这不够,逃避没有解决问题。
只要没有彻底懂得我为什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把椅子,我就会继续遇到麻烦,因为我以及我的人生都会继续致力于满足这个社会以及和我有关系的人的要求和想法,就像一张椅子一样认为自己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功能和义务,那么不管我实际上怎样想怎样认为,我的人生的意义就是为完成某些功能或者某些义务。这样我就永远也不会去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想法,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的人生需要怎样的满足;我也永远都不知道也不会爱自己,事实上我也不可能去爱别的什么人,或者这个世界了。
如果继续当椅子的话,那我这辈子都只有继续郁闷的份了。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6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这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即“异化的沟通方式”。
主要表现为:
道德评判: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进行比较:回避责任!
为什么要打扫房间?因为我不得不做。(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
为什么喝酒?因为我是酒鬼。(个人情况,成长历程、自我形象等)
为什么要打小孩子?因为他跑到马路上去。(其他人的行为)
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让我这样做。(上级的命令)
为什么要打扫房间抽烟?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同伴压力)
为什么要停别人的职?因为你违规了,根据规定,我必须这么做。(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政策)
为什么必须做讨厌的工作?因为我是一个父亲,要养家。(性别角色、社会角色、年龄角色)
为什么吃巧克力?因为吃巧克力的冲动征服了我。(无法控制的冲动)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应当”想法:有些行为应当奖励,另一些行为应当被惩罚。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7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是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鲁思·贝本梅尔
初读这段诗,它并未引起我的共鸣。然而在读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之后,重新细读,它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反思自己的课堂和班级日常生活,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我会面对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是否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产生的问题,并给他们善意的解决之道呢?当孩子犯了错时,我有没有耐心地去听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给他们机会改正呢?当我自以为是的评价学生,甚至武断地给孩子贴上“懒惰”“不负责任”“自私”等种种负面的标签时,是否意识到这都是自己的主观暴力评价呢?
都说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有时这座桥不是畅通无阻的,有时它也会出现岔路需要我们去寻找正确的方向。有时我们会诉苦:自己对学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可他们却对我们的`行为不理解;我们会抱着为他们好的心态,努力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却遭到“无视”,甚至消极抵抗。为什么我们的好心不能感动他们?我想有时候我们的好心用错了方式,我们的初心和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个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错误地使用了暴力的语言。也许大家都认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但读了《非暴力沟通》后我知道了,其实“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武力的“身体的暴力”大家比较熟悉,而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经常会被大家忽视。其实这种暴力才是我们要重视的暴力。但这种暴力比较隐蔽,有时往往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可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频率却非常高。如果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有的时候真的很像一把利刃,它会让自己身边的人受伤,痛苦甚至变得消极。当我们让孩子处于这种“隐蔽的暴力”中时,他可能早就遍体鳞伤了又如何能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快乐地学习呢?
虽然语言有时会是“隐蔽的暴力”,但只要我们愿意它更可以成为“甜蜜的动力”。《非暴力沟通》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今后,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静下心来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用善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理解行为背后潜在的需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觉得安全、信任,能相互接纳、彼此欣赏,相互关心的温暖的班级氛围。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8
今天读到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的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这让我想到我们读的第一本书中所说的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1、描述你所看到的;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就像一个升级版的方法,适用于家庭和人际交往。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充分表达感激,当别人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做到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不要让我们的赞扬成为实现某个目的的工具。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认真感悟书中的内容,让自己变得更好。
关于惩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孩子的淘气而对她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有的时候是以暴制暴,也有否定他人的方式,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征服她。可事后常常后悔自责,事后看着她熟睡的样子如此酣甜,就像个天使,真后悔当初去体罚她。有时女儿没有照我的话去做,我会对她说不尊重父母而冷漠她,可是小家伙过一会主动过来抱我,真是一抱解怨气。
这一点真要好好向她学习,想想自己很少会在有怨气的时候主动抱她而化解矛盾。都说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可是我们往往会在惩罚的时候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失败,导致深省自责,惩罚不仅会疏远彼此的关系还会适得其反,的确要慎用。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9
一、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是一本讲如何沟通的书。暴力沟通不是指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的沟通,而是指语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痛苦的沟通。如果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的说话方式,就会发现,言语上的嘲讽、否定、说教、拒不回应、随意打断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创伤。作者提倡非暴力沟通,并且指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非暴力沟通的例子。妈妈对儿子说,房间里有3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需要房间的整洁(需要),你能帮我把它们放进洗衣机吗(请求)?很好地对应到了这四要素。
二、如何论证的?
全书先总述非暴力沟通的意义,而后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章节叙述。各章节详细的介绍如何客观观察、准确的体会和表达感受、正视自己的需要和具体的.表达请求。每一章阐述观点的时候作者都会举例论证,当然举的例子也很接地气,章节末尾给出了所讨论主题的例子供读者练习。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前三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是请求的基础。其中,请求是指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必要时请别人确认。请求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平等的请求不是命令,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让别人做什么,而是以诚实和倾听的方式与人联系,这样请求被拒绝了也不会有什么怨恨和尴尬。
三、作者说的有道理吗
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生活中暴力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包括与父母的沟通、与伴侣的沟通以及与朋友的沟通,我们的话往往让别人痛苦、难堪。我们经常忽略了客观的观察,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那种带有评论的观察一说出口就让别人很抗拒。比如,“你总是不记得收拾好衣服”和“你今天没收拾好衣服”这两句话,情绪上明显后者让人舒服的多。恰当的表达自己感受也非常重要。比如,你这样做我感觉有点难过;比如,我今天感觉不开心。适当的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四、生活中受到什么启发
首先是应该客观的观察,不仅是观察自己,也要观察别人,观察应该基于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评价。其次应该用心的感受需要,包括自己和对方的。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刻,当别人给我说它的困惑、难过的时候,有时候我太急于说教和给出自己的意见了,这样很不负责任。按照书中的做法,我应该耐心的听他说,并询问和确认对方的感受以及需要。只有他充分表达和释放了自己,我才能正确的给出建议。或者别人根本不需要建议,等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已经有主意了。受到启发的第三点就是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让别人猜自己的想法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应该说出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如果别人拒绝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请求是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考虑的。
这本书整体较短,pdf只有109页,语言也很简单,读起来丝毫不费劲,但是其中的沟通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却是很常见的,代入感很深。只是读一本书生活当然不会有改变,只有你真正认可了书中的方式并且按你认可的方式行动起来,改变才会发生。非暴力沟通也需要刻意的反复练习才能学会,行动起来吧!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10
书中说:“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好好爱自己,这真的很重要!
记得去年有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线上的时间管理践行社群,每天有五项打卡项目,我要求自己必须每天完成,再加上自己每天要练字一小段,还要百词斩背单词,还有其他一些要学的课程,另外自己也要上班工作,每一天的生活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感觉做完这件事永远有下一件事在等着我!连女儿都说:“妈妈,你怎么每天忙的一点娱乐的时间都没有?!”
说实在话,看着自己好像每天都过的很充实,但其实忙忙碌碌下来,最后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我的内心依然很焦虑很迷茫,总觉得这个是我应该要做的,那个也是我必须去做的,结果把自己搞的好累,而且还看不到成果!静下心来,我好好反思: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这么忙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是不是一直走在通往追求的路上?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多听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我发现有些事情我真的可以选择不做,做了也没有太大意义,有些也不是我的爱好,会让我觉得很有压力等等。思量再三,我最终决定退出坚持了三个多月的践行社群,平常只保留了两三项自己喜欢的来做。
说真的,退出后我觉得自己松了一大口气,当我不再把想做的事情当成任务来完成时,我发现自己更容易享受其中,也得益于其中,比如运动,比如阅读,偶尔写写自己的心情日记。
好好爱自己!不苛求,少自责,用心去了解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主动根据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我们想过的生活,生活终将越来越美好!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11
一、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是一本讲如何沟通的书。暴力沟通不是指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的沟通,而是指语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痛苦的沟通。如果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的说话方式,就会发现,言语上的嘲讽、否定、说教、拒不回应、随意打断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创伤。作者提倡非暴力沟通,并且指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非暴力沟通的例子。妈妈对儿子说,房间里有3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需要房间的整洁(需要),你能帮我把它们放进洗衣机吗(请求)?很好地对应到了这四要素。
二、如何论证的?
全书先总述非暴力沟通的意义,而后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章节叙述。各章节详细的介绍如何客观观察、准确的体会和表达感受、正视自己的需要和具体的表达请求。每一章阐述观点的时候作者都会举例论证,当然举的例子也很接地气,章节末尾给出了所讨论主题的例子供读者练习。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前三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是请求的基础。其中,请求是指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必要时请别人确认。请求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平等的请求不是命令,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让别人做什么,而是以诚实和倾听的方式与人联系,这样请求被拒绝了也不会有什么怨恨和尴尬。
三、作者说的有道理吗
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生活中暴力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包括与父母的沟通、与伴侣的沟通以及与朋友的沟通,我们的话往往让别人痛苦、难堪。我们经常忽略了客观的观察,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那种带有评论的观察一说出口就让别人很抗拒。比如,“你总是不记得收拾好衣服”和“你今天没收拾好衣服”这两句话,情绪上明显后者让人舒服的多。恰当的表达自己感受也非常重要。比如,你这样做我感觉有点难过;比如,我今天感觉不开心。适当的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四、生活中受到什么启发
首先是应该客观的观察,不仅是观察自己,也要观察别人,观察应该基于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评价。其次应该用心的感受需要,包括自己和对方的。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刻,当别人给我说它的困惑、难过的时候,有时候我太急于说教和给出自己的意见了,这样很不负责任。按照书中的做法,我应该耐心的听他说,并询问和确认对方的感受以及需要。只有他充分表达和释放了自己,我才能正确的给出建议。或者别人根本不需要建议,等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已经有主意了。受到启发的第三点就是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让别人猜自己的想法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应该说出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如果别人拒绝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请求是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考虑的。
这本书整体较短,pdf只有109页,语言也很简单,读起来丝毫不费劲,但是其中的沟通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却是很常见的,代入感很深。只是读一本书生活当然不会有改变,只有你真正认可了书中的方式并且按你认可的方式行动起来,改变才会发生。非暴力沟通也需要刻意的反复练习才能学会,行动起来吧!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篇12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是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鲁思·贝本梅尔
初读这段诗,它并未引起我的共鸣。然而在读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之后,重新细读,它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反思自己的课堂和班级日常生活,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我会面对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是否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产生的问题,并给他们善意的解决之道呢?当孩子犯了错时,我有没有耐心地去听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给他们机会改正呢?当我自以为是的评价学生,甚至武断地给孩子贴上“懒惰”“不负责任”“自私”等种种负面的标签时,是否意识到这都是自己的主观暴力评价呢?
都说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有时这座桥不是畅通无阻的,有时它也会出现岔路需要我们去寻找正确的方向。有时我们会诉苦:自己对学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可他们却对我们的行为不理解;我们会抱着为他们好的心态,努力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却遭到“无视”,甚至消极抵抗。为什么我们的好心不能感动他们?我想有时候我们的好心用错了方式,我们的'初心和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个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错误地使用了暴力的语言。也许大家都认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但读了《非暴力沟通》后我知道了,其实“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武力的“身体的暴力”大家比较熟悉,而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经常会被大家忽视。其实这种暴力才是我们要重视的暴力。但这种暴力比较隐蔽,有时往往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可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频率却非常高。如果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有的时候真的很像一把利刃,它会让自己身边的人受伤,痛苦甚至变得消极。当我们让孩子处于这种“隐蔽的暴力”中时,他可能早就遍体鳞伤了又如何能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快乐地学习呢?
虽然语言有时会是“隐蔽的暴力”,但只要我们愿意它更可以成为“甜蜜的动力”。《非暴力沟通》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今后,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静下心来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用善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理解行为背后潜在的需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觉得安全、信任,能相互接纳、彼此欣赏,相互关心的温暖的班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