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我的大学》读后感

2024/04/1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我的大学》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我的大学》读后感 篇1

读赵美萍的自传,在让我为之怜悯为之落泪的同时,也不禁思考,是什么让她功成名就,而与她的人生成长错之千里的我,该怎样实现自己生命的升华。

“成长是痛苦的,但生活并未停止”,这是书中作者赵美萍对人生的一句深刻感悟,她痛苦地成长换来了逐渐升华了的生活,她的苦痛成了她成功的资本,成了她的文凭,她的大学,幼时的经历教会了她坚持与奋斗,也铸就了她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永不言输的精神,沉重的付出终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如她所说,人有两种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无奈作者的物质世界承受了太多压迫,只有在精神世界里弥补,所以她的思想徜徉天际,自由成长。上帝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之开一扇窗,在我认为,世上本没有什么是绝望的,哪怕再痛苦,哪怕再伤悲,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坚持着,总会有雨过天晴的那一天。

与她的成长相比,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应该说算是一帆风顺的,在父母与社会的呵护下,人们长得娇嫩,长得易碎,哪里还能经受得住狂风骤雨的击打?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置精神文明于何地?我们无法接苦难的洗礼,但是一定要向苦难的精神学习!精神文明应于物质文明之上,引导物质文明的发展,引导社会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我们不行,往往不是我们真的不行,而是因为别人说我们不行,如果我们坚信自己行,就一定行。”这是自信的力量。

“机会只准备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咬着牙,拼了命而撷取成功后,她如是说,就只因着她努力过,她有说这话的资本。

“有梦不觉人生寒。”她的梦想与精神的力量给了她温暖,推动她前进,有了目标,人生方才活的有意义。

太多太多,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太多,关乎梦想,关乎奋斗,关乎人格。那些我们看懂的读懂的,那些苦难生命中流露出的,应被我们珍藏,成为我们人生的养料,推动我们前进。

我的大学》读后感 篇2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是时在《知音》杂志编辑赵美萍老师写的自传类型的文章。她从一个小学毕业生成为《知音》的编辑,这一路来,期间的奋斗与挫折,数不胜数。

她在失去父亲后,经过千万的波折,她和母亲妹妹从苏北的农村来到安徽的继父家里,但生活却没有丝毫的好转,生在他乡处处受人排挤和欺负,母亲和继父的婚姻也并不幸福,小学毕业的她不得已离开学校到山上当起了采石女,拼命赚钱养家。听到同存一个在上海打工的人讲起外面精彩的世界。不敢人生就此下去的她去了上海。她最早在一家餐馆做帮工,因为老本的骚扰愤然辞去。之后她进了童装厂,她在周围人的质疑和不屑中一步步做出自己成绩。在介绍与童装厂的合约之后。赵美萍决然的跳槽进了广告公司,开始了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在这家公司,她创造了最短时间拉到业务的记录。后来,他在强烈的竞争下成为《知音》的编辑,进入杂志社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编辑和写作中去。如今,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成了众人羡慕的成功者。

从赵美萍的亲身经历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成功,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的,而且我们所谓的苦难想对她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总是抱怨别人不给我们机会,或家里条件太差,从小没经过培养,甚至还会认为是别人影响了自己。我们总是喜欢逃避责任,遇到一点小错则就不敢面对。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条件太好了,从小就没受过什么苦,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不会想到以后我们的人生该怎么办。由此,我想现在的我也因该是真个样子吧。

刚开始来到大学,我就对自己说我要怎样怎样,斗志昂扬。可是在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之后,就开始不自信了,很多事都不敢尝试,怕自己会被别人笑话。虽然自己知道,只要努力去做了,根本就没人嘲笑你,但是一直都走不出自己的那个圈圈。曾有过几次尝试,但是结果都不怎好。也就因为这样,自己就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了,总是在没开始时就否定自己。因此,以致现在的自己什么能力都没得到提高。但看了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我不能就此下去,赵美萍她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苦难一次又一次降临在她身上,但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战胜了它们。而我的那些苦难算得了什么呀,还有我现在又有什么资本不前进呢?

大一快过去了,过去浪费的时间已不能挽回了。我现只想好好珍惜现在的,努力为我的梦想奋斗。我想,从现在起,我不可以再做一个胆小鬼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坚强的面对。我相信,任何苦难都不能让一个为梦想执着的人倒下。

我的大学》读后感 篇3

没看之前,以为这是一本描述大学艰苦但充实的生活的书;

看了之后,觉得最初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肤浅,多么片面,它讲述了主人公艰难的童年生活,打工生涯,自己不懈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从来不敢想象,生活还可以那样的艰辛,家庭的不幸福,生活的不易,小小年纪就要承受那些不应该这个年纪要承受的种种。不过想想,也许这些很苦很累,甚至有让主人公***的想法,但她体会到了同龄人无法体会到的,这也许让她不同于同龄人,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性格上。有时想自己生活的应是幸福的,尽管家境不是很富裕,但毕竟家庭和睦,自己读上了大学,,所以我应更加要向她学习,她那样都可以如此成功,为什么我不可以!

我都不知道生活那难,是什么支撑着她不断学习,不断奋进,也许真的就是那种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与勇气,信念的力量还真是强大。穷人之所以穷,因为他们没有野心,他们也许认为自己都这么穷了,还要怎样,所以他们一直是穷着的

在进入缝纫车间后,她勤勤恳恳,心眼好,也许有人说,在今天的职场中根本行不通,可这也是最基本的,不是吗?很喜欢书上的一些话语,那些应是她对生活的总结吧。最喜欢那句,生活不相信眼泪,就算你把它流成泪珠,灰暗的天空也不会明朗。真的非常喜欢,读第一遍是在高三,现在时隔几年,读第二遍时,仍然那么爱不释手。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样的人生真的很有意义,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为什么其他同龄人仍生活在那个山沟,而她却走出了,甚至坐上飞机去旅游,这可是当地人想都不敢想的,可她做到了!

我的大学》读后感 篇4

一位仅比我年长十岁的女作家赵美萍,将她三十五年的成长经历写成了一部自传体的纪实文学——《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书中记录的不是她的求学史,而是她的苦难史。家境贫寒,自幼丧父,随母改嫁,14岁辍学上山砸石头,一个柔弱的采石女靠着一锤一锤的砸石子养活着一家人,甚至还供妹妹上学;为了偿还因母亲生病欠下的巨债,19岁独自闯荡上海,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服装厂技术员、广告公司业务员。凭借从未放弃过的对文学写作的热爱与执著,打工之余仍笔耕不辍,痛苦的成长换来了精神的升华,最终成为知名编辑、记者、旅美华人、作家,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作家。

读完这本书,感慨良多。

苦难的经历就是一笔财富。作者和我同为七零后,但是她的成长过程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小小年纪就要去面对家庭的支离破碎,去感受生活的不易,去承受她这个年纪根本无法理解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苦难,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绊脚石,对于她,却是一笔财富。正如赵美萍在书中对人生的一句感悟:“成长是痛苦的,但生活并未停止。”苦难的成长历程激发了她奋斗的精神与毅力,教会了她勇敢与坚持,并最终为她带来了成功的回报。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苦难二字相去甚远,拥有幸福的家庭、稳定的生活环境,四平八稳的上着学,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有了事业,有了家庭,一路走来都是一帆风顺的,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即便如此,对于任何人来说,再顺利的成长历程也会有痛苦和挑战。上学时升学考研的压力、找工作的压力,工作中竞争的压力、评职称的压力,每个人都要面对,只是我们对这些痛苦和挑战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罢了。那些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的事情,经历过后,都会在心里留下一道或深或浅的痕迹,会让我们在多年后和别人提起时说到:“当年,我是怎么样熬过来的。”而这些,丰富了我们对人生经验的积累,也构成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赵美萍在如皋市体验生活

苦难不是放弃奋斗的借口。苦难的折磨让她的生活变成了灰色,艰难的境遇一度使她产生轻生的念头,这是怎样的痛苦,才会让人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在我看来,任何人处于她的境地,都有充足理由让自己放弃努力,可是她没有,反而一次次的去抗争,去试图改变命运。奋斗的过程虽然艰难,但是成功的回报更加丰厚。她的奋斗是为了生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挣扎,是身处逆境却仍然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乐观与坚持,充满苦难与伤痛的成长经历更加衬托出她的这份坚韧与执著的可贵,这也是我每读此书都会在唏嘘动容的同时获得更多精神动力的原因。

我们都不希望生活在苦难中,苦难也绝不是我们逐渐成长成熟的必备因素。但是当苦难来临时,当面对挫折时,我们能够以何种心态去看待,以何种精神去应对,以何种毅力去度过,这才是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感悟的。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缺少了它,生命就会苍白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