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鸡蛋
倚栏轩整理的捏鸡蛋(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捏鸡蛋 篇1
星期天,我打开电视,看到主持人叫了好几个在场观众单手拿鸡蛋,谁能捏碎它,就有礼品送。可是,在场观众一个个脸涨得通红,似乎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还是没捏碎。我心想,嘿嘿,不就一个鸡蛋吗?小菜一碟!
我准备好一个鸡蛋,调整好呼吸,自信满满地拿在右手,使劲一捏,嘿!它不碎,怎么回事?肯定是力气不够,再来!我甩甩手,让手恢复力气,重新把鸡蛋拿起,这次我可要让你好看!我捏我捏我捏捏捏,这鸡蛋仍然原封不动,好像在嘲笑我似的:你这个笨蛋,连我都捏不碎,可真没用!哼,我气冲冲地拿起鸡蛋两手一捏,啪,鸡蛋溅了我一身。咦?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一只手捏鸡蛋不会碎,两只手捏鸡蛋就会碎呢?
后来我看到了主持人和网上资料的解释:原来当你在对鸡蛋用力时,鸡蛋可以把力气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从而均匀分配,每个部分承受的力气也就少了,所以就不会引起破裂。而再用两只手,其中一只手起到了发力的作用,当鸡蛋正均匀分散力气时,另一只手也就相当于金属物等锐利的物品,一旦发力,便会使鸡蛋破碎。还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蛋壳能均匀分散力气,结构坚固的原理,才造出了悉尼歌剧院等既精美又实用的建筑。
看来以后只要我们一起多做实验,一定能够得到更多的答案,懂得更多的道理。
捏鸡蛋 篇2
上课了,林老师走进了教室,手里还拿了一个鸡蛋。那鸡蛋小小的一个拳头定能握住。鸡蛋的壳白白的,很光滑,也很薄,好像一不小心就碎了。
林老师说:“谁能把这个鸡蛋捏碎啊?”同学们跃跃欲试,心里肯定想:这么小一个东西,一下子就碎了,这也太容易了吧!首先,林老师选了王光奕来捏。一开始,他轻轻地用手捏了一下,没想到鸡蛋毫发无损。他加大力气,他的手紧紧地捏住鸡蛋,但最后却是以失败告终。
第二个来挑战的人是胖胖的茹震域,他是我们班最重的人。力气一定也不小。他胖胖的手里握着鸡蛋,突然他用力地捏起来,渐渐的,他的脸蛋像苹果一样红,背上都是汗,可鸡蛋还是没碎。连信心十足的杨泽通都败在小小的鸡蛋上。
我虽然没在学校试过,但我在家里试了一下,我握住鸡蛋,开始捏了。我粉红色的指夹顶部都变成嫩黄色了,手为停地抖,鸡蛋依然没碎。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回家查了电脑了:原来薄薄的鸡蛋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各个部分。人们把它叫做“薄壳结构"。建筑师根据这个"薄壳结构"设计了既省料又安全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就是按“薄壳结构”建造的。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猜你喜欢1:煎鸡蛋二年级日记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我第一次自己煎鸡蛋的有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天我心血来潮,想做煎鸡蛋,妈妈同意了。我先把油倒进锅里,再点开煤气灶,打开抽油烟机,把鸡蛋磕一磕,打开鸡蛋壳,等蛋清蛋黄流完了,就把蛋壳扔掉。等半分钟左右,再把鸡蛋翻一个面,再等上半分钟,煎鸡蛋就做成了。
我把鸡蛋盛到盘子里,椭圆的黄儿在中间,清儿像一朵白云,我尝了一口,非常香,但是,怎么淡淡的?对,忘放盐了!
放完盐之后,我叫妈妈来尝尝,妈妈尝完之后说:“真香呀!”我和妈妈就把这个鸡蛋分着吃了。
我吃煎鸡蛋已经N次了,但没有一次比我做得香。
猜你喜欢2:“鸡蛋“撞“地球“日记
星期五,老师叫我们回家做一个实验:鸡蛋撞地球,要求鸡蛋从10————15米的高空掉下来而不破。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鸡蛋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怎么可能不破呢?我越想越觉得奇怪。回到家,我赶紧告诉了妈妈,妈妈和我都半信半疑。
我们开始想办法了。第一个实验:用海绵把鸡蛋包起来,结果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破了。开始第二个实验了,我先拿来大大果块的瓶子,再用海绵把鸡蛋包起来塞进瓶子里,然后又用塑料袋做降落伞。这样鸡蛋还真像一个“小伞兵”了呢?不知道,这个“小伞兵”能不能安全降落呢?我请奶奶把降落伞拿到三楼,等一切准备妥当,我一声令下:“开始!”奶奶把手一松,只见降落伞飘飘悠悠地从高空落下来。我连忙跑过去把大大果块的瓶盖打开,小心翼翼地剥开海绵,我看见鸡蛋安然无恙地躺在中间,我大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我急忙跑上楼,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第一次没成功呢?妈妈笑眯眯地告诉我:“因为第一次鸡蛋撞地球的冲击力太大了,所以失败了。第二次我们利用空气的.浮力,为鸡蛋做一顶降落伞,就是减小了鸡蛋落下来的冲击力,鸡蛋就不容易碎了。”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实验还藏着一个科学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