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小学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闹元宵小学日记(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闹元宵小学日记 篇1
身为小记者的我,在2月1日来到了澳德乐,学习如何做元宵。
一下电梯,就看见一个圆圆的、大大的铁筒,经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奇异筒的名字为“元宵滚筒”。这个家伙一直在不停地转,里面还装有一些糯米粉。
9:40左右,“拜师学艺”做元宵活动就正式开始。教我们的有两位老师,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都非常和蔼可亲,有问必答。阿姨负责准备原材料和卖元宵,力气大的叔叔负责制作元宵。好了,下面就进入正式的制作步骤啦!“首先,要在一个大盆里倒上一些水。”那位叔叔说。然后我们看见他拿出提前做好的馅,看上去是小正方形的、硬硬的、粉红色的,一问便知,是草莓馅的。我心想:我们吃的元宵馅都是很软的',为什么制作之前是这样一个小方块呢?没想到这位叔叔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说:“要拿水浸泡一下,这样的馅既不会融化,也不会太硬。”
由于做元宵需要用机器,就不敢让我们去切身体验,只在一旁观看即可,所以接下来就是观看环节了。只见叔叔把稍经过浸泡的草莓馅放在了盛有糯米粉的元宵滚筒里,奇迹发生了,一个个小方块,竟然变成了小元宵,太好玩了!叔叔又把滚上一点糯米粉的元宵放在盆里,再浇上一些水,然后又放在滚筒里。这样的动作重复了好几遍。“叔叔,您为什么要隔一会儿就加上一些水呀?”我又带着疑问去问叔叔,叔叔笑了笑,告诉我说:“这是为了使元宵有黏度,要不就不好吃了。”
在这短暂的一个小时里,我了解了制作元宵的过程,很开心的!大家知道吗?元宵和汤圆是两回事呢!咱们北方人喜欢吃元宵,是现做的,用机器滚出来的。而南方人常吃的是汤圆,是跟包饺子似的包出来的,是速冻的。
闹元宵小学日记 篇2
今年正月十五,爸爸妈妈带我去城隍庙观赏元宵花灯。
快到城隍庙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像一条条美丽的丝带交织在一起,呈现在路两边,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进入城隍庙九曲桥,我更是惊叹不已,抬头看,有活泼可爱的“兔子”灯,有红宝石般的眼睛和一对长长的耳朵;有造型各异的“小鱼”灯活灵活现,似乎在灯海里,游来游去;还有“小鸟”灯笼,长长的嘴巴,美丽的羽毛,好像随时都要飞起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路上跑的,像是一条灯火组成的大河,蜿蜒在夜色中。看灯的人群熙熙攘攘,孩子们提着五彩缤纷的灯笼兴奋地跑来跑去,大人们互相聊天猜灯谜,一路洒满了欢声笑语。
欣赏完美丽的花灯,我们正准备回家,一股汤圆的香味儿串到我鼻子里、原来是一家老字号汤圆店。于是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了店里。我们点了一份美味的汤圆。这些圆头圆脑的“小家伙”,白色的`肚皮里藏着各式各样的馅,甜滋滋的芝麻馅,香喷喷的玫瑰馅,热乎乎的鲜肉馅,别提多好吃了!吃着汤圆,我疑惑地问爸爸:“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爸爸笑着解释:“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习俗,形成于宋代,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人们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原来元宵节时吃元宵的习俗是这么来的呀,我夹起了一个汤圆放进爸爸嘴里,爸爸烫的直哈气,大家都乐得哈哈大笑。
我们在看花灯吃元宵中,度过了欢乐的元宵节,我感受到了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美满和喜庆欢乐。
猜你喜欢1:元宵节的汤圆日记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看电视,看了一会儿,妈妈突然提议说今天中午想吃汤圆,还让我帮忙一起做汤圆。从来没有做过汤圆的我听完后,既担心又很兴奋。
妈妈拿出一袋糯米粉,倒出一些在盆子里。然后倒入了温水,搅拌了一会儿就开始揉面,在妈妈的巧手下,不一会儿,一块又圆又白的面团就和好了。妈妈拿出了一碗豆沙,然后就嘱咐我要好好学学妈妈是怎么做汤圆的。妈妈捏了一小块面团,先搓成一个球体,然后压扁,从中间按压后将面团旋转一周,把豆沙放进面团里,最后的步骤是把面团收口。一个圆乎乎的汤圆就诞生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一个,可惜破了个口子,豆沙露了出来。妈妈说,没关系,已经很好了,妈妈把我做失败的汤圆补好后,手把手地教我做汤圆。我认认真真地学,终于,在破了两个汤圆后,我成功了。妈妈夸我很能干,我开心极了。
吃着我和妈妈做的.汤圆,我觉得这是我吃过最甜最美味的汤圆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肯动手实践,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
猜你喜欢2:元宵节小学日记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那是花灯的展览会,也是人群的拥挤赛。
夜幕降临,前去城隍庙九曲桥花灯现场的路段早已是人群涌动了,三五成群的、成双成对的、男女单身的、有老有少,小孩更是手拿小小灯模正欢蹦乱跳地跟大人们前行.....
看,两只相对应的龙凤形花灯,腾云驾雾似的跨在城隍庙内广场上两侧,这是必不可少的----龙的传人、龙凤呈祥,今年“进龙门”的寓意;进门后的`两侧都是两排单体上挂式的小型花灯,有树就挂树的、没树就挂临时立柱的,式样好多,有“猪形灯”、“财童提灯”、“金童玉女灯”、“三羊开泰灯”、“蝴蝶灯”、“滴水观音菩萨灯”“孔雀开屏灯”等等,许多花灯上还有灯谜呢!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
九曲桥上,我们不用手拉手,完全随着人流的拥挤而向前蠕动着,凌云看不到任何花灯,我也拍不到全景,拿着相机的手举过头顶,“咔嚓”乱闪一番。这摩肩接踵的架势,让我想到了前不久在八达岭长城上,也曾体验过。更深感:咱中国最不缺的是人啊!人多力量大!走到九曲桥尽头,勉强可以观看到一些花灯,有哪吒闹海、西游记孙悟空、观音菩萨等人物造型等,一片流光溢彩醉人心。孩子们喜欢手工制作的大兔子灯,每个人拖上一只亮着蜡烛的兔子灯,在城隍庙里穿梭游玩……我们不仅为花灯的制作技巧所折服,更为花灯的用意感到惊叹!元宵节,亮花灯,这是有中国特色有的,能够寄情寓意的传统习俗;来观看花灯,可以看到各不相同的花灯式样,也会感受到其中的寓意及习俗表达!
路,依旧还人行多多;灯,是路灯也好,花灯也罢,也都依然照亮着元宵夜,照亮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