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日记 > 正文

年味初三日记

2024/01/26经典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年味初三日记(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年味初三日记 篇1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红红火火。我们一家吃了午饭后便启程前往外公家。过了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

我向家人打过招呼后,立刻拿起了红包和烟给外公,外公见到喜笑颜开,外婆则嗔怪道:“又给你外公买烟,吸烟可不好啊。”我看着外公迫不及待打开烟的样子,笑着说:“唉,没事一年到头了乐呵乐呵。”之后,我走进正屋,看见两桌人正一边烤火一边打牌眉欢眼笑,好不快活。平日懒懒的舅舅见我爸爸来了,马上找出一张桌子,铺上桌垫,摆上果盘,放好烤炉,又连忙找了四张椅子,急忙喊上我爸,小姨夫,大姨夫过来打牌。之后,四人便专心致志地投入了“工作”之后。我见大人都去打牌了,便去卧室拿吃的与我的表兄弟姐妹分享。我一开门,就被惊艳了:果然是春节,派头就是不一样。坚果,水果,饮料……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我犹豫了很久,才抱着堆积如山的零食出去。

出去后,便是小朋友的游戏时间。

表弟邀请我和表哥一起玩游戏。表姐虽然不会玩,但她也没闲着。原来,她正和舅妈一起看综艺节目,笑得合不拢嘴。外屋打牌的人打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里屋娱乐的人则笑逐颜开。谁说年尾已经淡然消逝了?在我看我,不论什么形式,只要阖家团圆,年尾依旧在。

玩了这么久,也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

年夜饭应该是一年之中最令人期待的一刻吧。果不其然,外婆陆续端来了十多个菜:牛肉、鸡肉、鸭肉、糯米粑粑……我兴奋不已,抓起筷子夹了许多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这就是家的味道,是温情,是年味。紧接着,外公作为一家之主发表了新年祝词。在一片欢呼声中,大家举杯同乐,一片祥和。年味充斥着整个房间。

吃过饭后,大家又回到各自“岗位”,有打牌的,有看春晚的,大家都喜气洋洋,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随着春晚一步一步接近尾声,零点钟声敲响了。在那一瞬间,外边鞭炮雷动,五彩斑斓的烟花高飞着又绽放,留下绚丽夺目的光彩。我知道,充满美好的狗年来了。

在我心里,年为大小取决于亲情浓烈程度。一家老小可以团聚,便是年味最浓时。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年味初三日记 篇2

时间如细沙,不经意间,在指尖悄然滑落,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新年将至。

踏上回家的路程,马路上车子来来往往,扬起一阵阵灰尘。今年的年与往年不同,大年三十在爷爷奶奶家过,之后就去外公外婆家。

早晨是伴随着霹雳啪啦的鞭炮声醒来的,菜是由爷爷亲自主刀,我也期待了很久,爷爷奶奶早已在厨房忙碌了一早上,准备了各样佳肴,不过这些菜,却未摆在餐桌上,而是在堂屋里祖先的牌位前,爷爷每年都会在拜一拜,听爷爷说是为了祭拜祖先,并且要用未吃过的。终于等到了吃饭,桌上只有我们一家人,满桌的菜,配上我们几人,显得比较凄凉,感觉很冷清。在吃饭的过程中,也比较尴尬,甚至可以听到吃菜的声音,最后,爷爷终于耐不住寂寞,最先发起了话,我们应着,慢慢的话题就被挑起来了,气氛也不再那么压抑,也有了些欢声笑语。

到外公外婆家后,人多,也热闹些。放下行李,立刻向老婆婆家奔去,很多一年都只能见上一回的亲戚们都回来了,刚到,就有人高呼:“发红包啦,大家快点抢红包啊!”众人纷纷打开手机微信,抢红包,我也不甘落后,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不一会儿,几十个红包就被抢完了,发红包的那位舅外公一脸悲哀:“怎么只我抢的少一点,快点,你们哪个再发。”我看了看我抢的,貌似还可以,不算少的,笑嘻嘻地看着他。有人趁着他们吵闹又发几个,看来这是要拼手速了,那位舅外公在这次中也确抢到了红包,还是“运气王”,他乐了,虽然还不够他刚刚发的红包的零头。吵闹过后,就到了吃饭时间。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一桌,当然是不够的,两桌坐满还不够,还有一些人没地方坐,只好委屈委屈站一站了。与在爷爷奶奶家吃饭时氛围不同,大家聊得甚是开心,谈天说地。在外闯荡的说一说在外趣事,我们听的津津有味,加上有酒助兴,他们讲得越来越起劲。一顿饭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这样过去了。

回到外公外婆家后,拿出外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烟花,在门前放。我不敢放,只是看着弟弟放,我将不同种类的烟花递给他,看着他选好位置,点燃一根香,拿在手上,小心翼翼的往引火索靠近,点燃,看着嗞嗞的火花冒出,他赶紧跑开,欣赏那绚丽的烟花从一个小小的圆柱形物体中喷出,好似银色的喷泉。喷泉停了,只留下漫天烟雾,那一刹那的美丽确定格在了夜空,定格在了我的心。

年味是与家人团聚,是餐桌上那一杯酒,是微信中那一个个红包,是烟花的流光溢彩……

年味初三日记 篇3

盼着盼着,年,越来越近了。春节将至,热热闹闹的景象真是无处不在。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行色匆匆,有的还专从外地赶来和爸妈团圆,各个手里都提着新买的年货,满面都是回家的焦急劲儿和兴奋劲儿。道路两旁挂满了喜气洋洋的灯笼和春联,街道上打扫得一尘不染。有的人还拉着孩子到处逛商店挑选衣服,还有的穿上各色各样的新衣在街上炫耀。那些个大大小小的超市,都是围满了急急忙忙来采购年货的人,货架上应有尽有,玲珑满目,人更是络绎不绝。一幅幅和谐欢乐的画面展现在眼前,真是喜气洋洋。雪味真是好,临近新年,居然有雪!雪花宝宝们在空中飘飘扬扬,就像喝醉了酒的醉鬼一样,跟随着风摇摇晃晃。它们多得数不胜数,一粒粒小的像星星,但它们比星星还多,胜柳絮的白,似流星般美……我和爸妈坐在窗前欣赏美景,只见屋顶上转眼间已是厚厚的一层雪,树木也是银装素裹,整个世界变成了粉妆玉砌的童话城堡。麻雀们有的还躲闪在鸟窝里,“啾啾啾”叫着,小草们盖上了棉被,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进入甜美的梦乡……我来到屋外,让雪花宝宝们来到我的身上嬉戏玩耍,我伸出舌头品尝雪花的味道,哦,雪的味道是纯洁的!

“福”味过年,当然少不了贴春联和包元宝。除夕一大早,我和爸妈就起来干活儿。爸爸站在凳子上负责往墙上贴春联,妈妈负责包元宝,我呢,则负责做爸爸的“小助手”,把透明胶剪好递给爸爸。爸爸首先在大门的正中间倒贴一个大大的“福”字,红色的大字,镶嵌着黄色的边,呈现“福到”的寓意。这个红红火火、金光闪闪的“福精灵”一下子迈进了我们家里,给我们的新年带来的好运。干了好久,我和爸爸完美“收工”,妈妈也把金元宝烧给了“财神爷爷”,保佑我们家福到财到运气到。家里也像换了身“新衣裳”似的,显得比先前还要温馨几倍。哦,“福”的味道是美好的!

爆竹味过年,鞭炮毋庸置疑就成了新年的“贺年信使”。除夕夜,那街边各个商店庆祝新年点燃了鞭炮和爆竹,五彩缤纷的烟火在天空中绽放,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从开放到凋落,把黑色夜空中的月亮姐姐也吓得捂住了耳朵。“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小孩子们就像凑热闹一样“哇哇哇”高兴地叫着,捂着耳朵跑来跑去,十分调皮。等大人们散了,孩子们当然是不能放过这玩儿的机会。孩子们从小铺里买来小型烟火和鞭炮,把家里的蜡烛拿到门口,“咔擦”一声,火焰喷了出来,个个惊叫声连连,都是眉开眼笑,有的甚至还不放过一点火星,烟火放完之后,还举着闪闪发光的棒子在地上刻字,抬着头在空中画五角星,黑漆漆的夜晚显得更加华丽。我倚在阳台,不禁感慨:哦,爆竹的味道是快乐的!

餐味最让那些“馋嘴猫”吊胃口的就数丰盛的的年夜饭了,家里人围聚在一起,就不说饭菜了,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就十分温馨了。看看这桌子上的“满汉全席”,有元宝饺子,红烧鱼,炸鸡柳,炒鱿鱼,道口烧鸡,醋溜丸子……真是应有尽有!“妈,尝尝这个鱿鱼。”“妹妹,这是你最爱吃的鸡柳。”“爸,多吃点鱼补身体。”“……”在一阵阵说笑声中,我们一家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举杯祝贺新一年的到来!哦,年夜饭的味道是温暖的!

雪味+“福”味+爆竹味+餐味=年味,哦,年味是五彩缤纷的,年味是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

年味初三日记 篇4

年味会不会变呢?这是我小时候的疑惑,可如今,我能准确的给出答复:年味变了,随着人的变化而转变。——题记

在小时候,我总对着窗户外的绿树青竹张望,期盼着年的到来。我父亲和另外三个伯伯是四兄弟,这也意味着我也有三个兄弟姐妹。每当过年,他们都会回家过年,10来个人,欢聚一堂,可热闹着呢!贴窗花,挂我写的对联。吃着三伯伯从郴州带回来的食品,尝着我父亲的拿手好菜,大家是赞不绝口!我和我的堂哥玩得很要好,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在旁边的山脚上狂奔,在附近的陡坡上滚雪球,堆雪人,可不快乐了!我的大姐,年龄和我母亲年龄相仿,也有着30多岁了,一直在北京工作,和二伯住在一起,一年也只有这个时候回来一次,大姐人很好,在我眼里就是“聚宝盆”每年回家就给我们一个大红包!二姐在北京念书,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每次见到都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陌生。在小时候,年,成为我最向往的一段时光,年,象征了快乐。

年龄稍大了,年在我眼中便成了绝佳的避免学习扰乱身心的胜地。这天,我又迎来了年。我的堂哥来了,我又邀请他出去玩耍,可这次,他拒绝了。理由是:“我要和同学聊天。”整个过年期间,他一直捧着手机,二姐已经四五年没来了,大伯伯一家,因为大姐生孩子的事情,在北京没有回来,当然,这也值得高兴,因为我当舅舅了!这个年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过年,也不复往日在我心中的地位了,仅仅是个避免学习扰乱身心的地方。失去了其独特的味道!

在这个时代,我们为何不能放下手机,亲近家人,保持良好的传统,关爱家人,共创美好未来。

年味初三日记 篇5

我已经过了十几个春节,现在回味起来,今年的春节过得最有意义。在众多的节日里,我独爱这春节。

去年,我初三还没毕业,过年之前,我早早就有一种喜悦感,冬天来了,寒假来了;春节临近了,春节再向我走近了一步;春节来了,我想在欢天喜地中度过春节。“年”味儿足以让我品尝:亲人能团聚,朋友能欢愉,相恋的男女在一起欢欢喜喜的过春节。春节还没来,我们这些将要长大的伙伴聚在一起就谈论自己的父母会给自己带回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是在春节的前几天,父亲来电话,说:“坐不上回家的火车,春运太紧张了。”我的快乐一落千丈。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过的最暗淡的一个春节。

今年,我读高一。放寒假了,我回到家里,立马便躺在床上,在迷迷糊糊中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阵急促而兴的声音叫醒了,原来是奶奶站在我床边,她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今年春节他一定同母亲一起回来了,这可乐坏了奶奶。记忆在我脑海里闪过,我更担心起来,父母不会到时候又因搭不上火车而不能回家吧!我与父亲之间虽在某个问题上有过争论,但在我的亲人里,我与父亲还是在最亲热的。以前,我读小学时随父母在外,过春节也不能回家,父亲在每年春节都会对我说:“又是一个年啊,我好想回家团圆,回家看望老人。”那时,我年幼不是很明白父亲为何会说出这样悲凉的话来。

今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父母真的回来了。我去车站接了他们,看上去父亲很疲惫。我问父亲原因,可他摇头说:“没事。”父亲的倔强我是知道的,我只好问母亲,母亲说父亲是十多年没有回家,他十分想回家,在火车上一直没有休息好,再加上又感冒了。母亲的话让我伤心起来。父亲为了回家过一个春节,居然会如此,我心里涌出“人生艰辛”四个字。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全家在一起吃了一顿等候了十多年的团圆饭,爷爷,奶奶的兴奋自不必说,父亲把歉疚与欢喜都写都写到了脸上。我在饭桌上依次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姑姑敬了“酒”。我未满十八岁,我的“酒”当然是饮料。然而,我感觉到我长大了,在新一辈里我独当一面了。

吃过年夜饭,母亲和姑姑便去收拾碗筷。父亲、爷爷及我在火炉旁,父亲讲述在外打拼的艰辛,这是多年来挣的钱,让家庭摆脱了贫困,让家人能够扬眉吐气。我感觉到轻松和睦的气氛在今夜,这个除夕之夜充满了整个家庭。——这就是我家今年的年味儿。

在这个节日里,父母能淘金归来,幸福真正降临到我家。我从这个年里体味到物质是生活美好的基础,家庭的幸福要家人奋斗,这样才能年年过年,年年团聚,年年欢笑。这就是我今年品到的年味儿。

评语:

通过自家过春节的描写,透露出了人生成长逐步成熟的信息——“人生的艰辛”,父母的言行让作者意识到人应该为家庭负起责任来;也反映经济时代物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这是时代的节拍,作为留守学生品出过春节的味道:要家人常聚,自己就要及早努力奋斗。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教育意义,小作者品味出来了,这正是的看点。

年味初三日记 篇6

年是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团聚。

——题记

俗话说得好: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过年的时间却都是一样的。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就已经紧张地置办起了年货。我家也不例外,妈妈紧张地到处购买各种各样的零七八碎儿,有花生、胶枣,栗子,蜜饯……应有尽有!爸爸则是在家打扫卫生。我和弟弟则是到处购买玩意儿,有风筝、口琴、灯笼、还有弟弟最喜欢的爆竹……

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忙乱。我们必须预备好过年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真热闹。在这一天,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也都穿起了新衣。妈妈很早就起来做年夜饭,一会儿切大蒜,一会儿又熬汤,可忙了。弟弟则是在外面放一个又一个的爆竹,玩得不亦乐乎!妈妈真是有一双能工巧手,没过一会儿饭就做好了。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妈妈做饭实在太香!妈妈对我说:“你不可以一个人先吃饭,要等大家到齐了,才能吃。知道了吗?”我说:“知道了,妈妈。那为什么一定要等大家一起吃呢?”妈妈对我说:“因为交上是团圆饭,亲人是要团聚在一起的。”没过一会儿功夫,全都到齐了。我对妈妈说:“可以吃了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年夜饭过后,就是我最喜欢的“发红包”。我拿到了妈妈给的红包,同时也拿到了妈妈给的一段寄语,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已经十几岁了,还有一年半,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了,你一定要努力啊!”我心想:是啊!在这年的背后是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哬!这时,弟弟蹦出一句天真的话:“要天天能拿红包,该有多好啊!”

面对新的一年,我应该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老师对我们的期盼。

我想这大概就是伞味儿了吧!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串串的爆竹声。让它们成了年味儿的不可缺少的调咪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初三日记 篇7

我老家住在一条坡上,每到过年,整个坡上都洋溢这浓浓的年味。

每到过年,大大小小的车辆在窄窄的坡上来来往往,载着正在要回家的人和大包小包的年货。走上这条坡,可以看见每家每户都早早的贴好了喜庆的春联。一个个红灿灿的“福”字是如此耀眼,催促着福气快快到来。走到坡的一般就是我老家了,我们每年都自己写春联的“福“字,这个重任当然交给爷爷奶奶,虽然他们不像以前写的那么顺,但心意在就好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年味最浓的当然离不开放鞭炮了。我们老家那边有个普通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每到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都要放长鞭炮。这就跟我么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有关了:从前有个怪兽叫年,经常在新春之夜食人,搅得人们不得安宁,但在一次战斗中,人们偶然发现这个怪兽很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每到新春之夜就会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和”福“字,在自家门前放鞭炮。爷爷奶奶就宗使用这个故事吓唬小朋友,让他们不要乱跑。当晚饭过后,三个弟弟也总喜欢在后院的水泥地里放烟花,有”冲天炮,满天星“等等一些漂亮的烟花,女孩子们就总会负责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最浓的年味就是吃年夜饭了。一桌子满满当当的饭菜,全家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叙说亲情的一些祝福语。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年味是家庭团圆,是挂灯笼,也是贴春联,更是一家人好好的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但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出现,这些年味逐渐消失殆尽,变成抢红包,传微信。年味是一家团聚一起叙旧情而不是捧着手机,是感受民族习俗带来快乐的过程。这才是我希望的年味,这才是真正的年味。

年味初三日记 篇8

此时进了腊月,年味无处不在,犹如一股气息,与往常不一样的气息,令人心醉,令人回味。它像蜜糖一样让人甜在心头。

年味在忙碌的气氛中。过了"腊八节"后,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乡村炊烟袅袅升起,各家各家的厨房里正奏响着锅碗瓢盆的乐曲,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菜香,爽朗的笑声时不时从窗户飘出,红红的灯光倒映在人们忙碌的身影上,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到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处处溢满了飘香的年味。

年味在亲人的守望中。临近过年,年迈的父母总是守望在村头,企盼远方游子的身影,异乡的子女们早已归心似箭,他们匆忙的脚步日夜间程,漂泊在外的心早在寻找家的港湾。那幸福早已被亲情牵挂,使相距异地的心紧紧靠拢在一起,车站、码头,在人们匆匆回家的脚步中,无不散发着幸福的亲情、友情、思乡之情。年味似乎就在人们苦苦的守望和甜甜的期待中,她是缕缕乡情,亲情的再一次欢聚,是团圆、幸福的象征。

年味在拜年的幸福中。新年一大早,穿戴一新的人们带上笑容,带上祝福喜气洋洋去拜年,拜拜双亲,拜拜长辈,献一声问候,道一声平安,叫一声“过年好”让人多温馨。乡间道路上,一队队,一排排来来往往都是拜年的人们,相互说着祝福的话语,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听听乡音,叙叙乡情,尝尝乡菜,这浓浓的年味宛如一缕春风吹过我的心田,使我其乐融融,陶醉其中。

年味在丰收的喜悦中。收割过的田野里,已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瑞雪兆丰年”,相信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贴好了春联,墙边也堆积起了一座座"小山”,那是农家人来年的干粮。在浓浓年味的相映下,年像人们的笑容一样在脸上绽放。那身花衣裳把年打扮得五彩缤纷,回家过年的人们会给父母们买些广告上火热的保健品,给小孩们买些新颖时髦的服装,喜滋滋的年味充满了每个角落。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雪里裹着酒香,春联写满吉祥,脸上挂着丰收。浓浓的年味沁人心脾,风情万种,绚丽多彩,她是人们生活的希望,精神的寄托,是安康的象征。

年味初三日记 篇9

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一道霞光披着云层,透过稀疏的树叶,照在大地上,所形成的图案犹如嵌在地上展翅欲飞的金蝴蝶。这时,随着新春的第一声炮响,春节,来了!

按照乡下习俗,这一天是要早起的,一觉醒来,饭桌上早已摆满可口的饭菜,一缕缕乳白色的热气在厨房里氤氲,宛如仙境一般。炉子里的火烧的正旺,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

上午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往亲戚家拜年,每有一个人来访,都有放一次鞭炮。而迎接客人们的是主人和蔼的笑脸,热腾腾的火炉及美味的零食。人们都坐在一块儿,叙叙旧,讨论这去年的收获和对来年的展望。这时候桌子上往往少不了牌,大人们聚在一起总是少不了牌,但他们不管输赢,只觉得开心,热闹便行。这,就是大人间的年味。

下午,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准备疯玩一下午。最常玩的游戏是捉迷藏,几个调皮的小孩总是藏在深山中,让人怎么也找不着。而且,若不是玩到汗流浃背或晚餐时间,这些还在绝不归家。这,就是小孩子间的年味。

晚上,在外野了一天的孩子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家,慈祥的爷爷奶奶将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递给孩子,抚摸着他们那饱经沧桑的充满沟壑的手掌,能感受到一股涌在心头的暖流……夜深父母坐在火炉旁给孩子叮嘱一些事。这,就是大人与小孩间的年味,令人最为深刻。

春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红红火火的节日,一个令所有人喜庆的节日,一个关于家的节日,一个让所有人魂牵梦绕的节日,让人难以忘怀。关于它的一切甜蜜回忆,都如蜜一般,浓浓的'糊在我心头……

年味初三日记 篇10

烟花依旧那么绚丽,鞭炮依旧那么响亮。随着一声声鞭炮声,我们送走了20xx,20xx也就接踵而至。

“二十五,担萝卜,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杀阎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过大年。”每当小朋友们充满期待的唱起这首童谣时,新年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了,大人们一如既往的忙碌了起来,忙着快马加鞭地采购各种菜肴。过年全家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年三十大家都开始忙着准备年夜饭了。厨房里炊烟袅袅,锅盖也迫不及待的在跳着欢快的舞蹈,看姑姑手起刀落,萝卜变成一块块,手一扬,萝卜落入平底锅的怀抱,顷刻变成了香气四溢的炖萝卜。鸡鸭鱼肉也像萝卜一样变成了一道道美食。菜肴上撒点葱花,放点油,鲜香四溢。一会儿的饭桌上,锅碗瓢盆中满是鸡鸭鱼肉,琳琅满目,而炖萝卜在一桌肉菜中分外醒目。窗外,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声,一团彩球在黑暗中快速上升着,留下一道烟痕,随后在空中绽放开来,天空瞬间变得五光十色,绚丽无比,好像变成了一个大花园。除夕的夜晚,变得如同白昼。但在短短的一瞬间,花儿就枯萎了,但它留下的,是永恒的美丽。

除夕这一天,街上却出现了少有的宁静。商铺大多数都紧闭店门,余下一两家开门的店子也是在匆匆忙忙地清着东西,即将打烊,准备回家过年去。但所有的店门不约而同无一例外的贴上了春联。街上没有了往日的喧哗,只有那些小孩手中拿着烟花在追逐着,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家每户的窗上都贴满了大大的福字,门上贴好了春联,处处是年的味道。

有人说:“炊烟袅袅,家的味道。分外妖娆,冬的味道。天荒地老,爱的味道。喜上眉梢,笑的味道。两肋插刀,情的味道。美酒佳肴,年的味道。”年,是那么美好。古人也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在人们心中,总是那么重要。

外面,烟花灿烂,闻着鞭炮味儿,我突然觉得,空气中是满满的年味儿。除夕,是最忙碌的假期,也是最快乐的假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年,除夕都是如此的快乐。

年味初三日记 篇11

“爸,还有多久才到奶奶家啊”坐在车上的我早已沸腾,真想快些到老家,吃奶奶做的好吃的。

对于吃货来讲,除夕的晚上是最快乐不过的了,一进门便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饭桌上有着又香又浓稠的鸡汤,又鲜又肥嫩的鱼肉,最喜欢不过的就是奶奶包的饺子,一口一个,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一个,但里面还是很饱满的,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真是让人大饱口福啊。

吃过年夜饭后,和大家一起来到客厅等待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年的节目都特别的引人注目。那些幽默的相声,小品让人笑的直不起腰来,虽说是小品,但都蕴含的不一样的含义呢。让我感到特别有意思的是,没次有表演杂技的节目时,大伙都没有一点声音,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表演一完都开始感慨不容易。还有那些歌唱节目,很有过年的气氛的,让人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唱。觉得有些饿的话,茶几上摆着大大小小的零食,这些零食是为了新年过后,前来拜年的人们准备的,听奶奶说每天会来很多人呢。

可能因为看晚会看的特别认真,时间过的很快,这不,马上要敲响新年的钟声了,家里的几个孩子都起身去拿各式各样的鞭炮,我选最小的那种,可以在手上把弄发出来的火花又很闪耀的那种。“哈哈哈,看我的鞭炮,好大一个,比你那个好看多了。”“我的比你的好看好吧”在等着放鞭炮的同时,听见了几个小朋友再为鞭炮争吵觉得有趣,果然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要点火了,站开点。”……“嗖嗖,啾啾啾,嘭啪砰啪”随着鞭炮声连串的响起,五颜六色的火花在空中跳跃,呈现出不一样的图案,好看极了,当然我也不忘挥一挥手上的小烟花。四面八方传来的鞭炮声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望着夜空的大家眼睛里都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玩个尽兴之后,就回到客厅继续收看晚会,热闹非凡。一个有趣的夜晚就这样度过了。

第二天,还有往后的初一初二初三。都要出门去走亲戚,每个亲戚看到我都会惊讶到我已经长这么大了,真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啊。可能也是我太久没有回奶奶家过年了吧,爸爸妈妈叫我喊的一些亲戚都不怎么记得了呢。

回老家过年真是别有风趣啊,让我感觉到了每个地方都蕴含着不一样的年味,蕴含着不一样的民族风俗呢。

年味初三日记 篇12

还记得小时候的过年,心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与愉悦。家人团聚在一块,谈笑风生,窗外一片片七彩的烟花璀璨整个天际,阵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耳际。我与朋友一起打扑克,放鞭炮,玩一些调皮捣蛋的东西嬉笑,深夜与朋友出去溜街;父母也少不了与亲戚一起打牌欢乐;老人之间互诉心声,给小朋友最喜爱的压岁钱。那时的春节是幸福与纯粹的,那时的春节我能感受的到浓浓的亲情,浓浓的年味!

可记忆中的年味渐渐变淡,曾经的鞭炮声,守岁与吃团圆饭等在记忆中渐行渐远。岁月这件袍子,再怎么华丽,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浅薄。现在,我虽只是一个刚步入初中的?少年,也只是一个大人眼中稚嫩纯真的小孩子,随着社会生活物欲混杂化,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日渐丰富,所谓团聚的春节已变成一个长假期,它变得不再温馨,渐渐变得乏味与无趣。家家户户红红火火,夜虽已深,依旧灯火通明,这已只是物质上的存在。而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味,过年如果没有家庭温暖的味道,那么所谓的春节,也只是糊弄小孩子的罢了。

现在的团圆饭,我们家从原本一直准备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迎接亲人的团聚,直接变成在饭店里吃。人们之间没有嘘寒问暖,只有简单的沟通。更多的是一群“低头族”,不管是男女老少,手中不是手机就是电脑,有些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人,比如我在北京工作的亲姐姐,明明好不容易与亲人聚在一起,可他们关心的不是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或是起码一句问候,顾虑的依旧是手中的电子产品。小孩子也不再一起玩游戏,他们玩的却是父母的电子产品上的游戏,包括我,我也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团圆饭,成了家人玩手机的场地,这是多么心酸与可怜的事呀!

曾经彻夜轰鸣的鞭炮声,如今却为了空气质量转变成禁止放鞭炮,时代在进步,环境在改变,同时传统的春节习俗也要消失殆尽吗?

中国的日渐强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有人说:原来的回家就是要过年,现在提到过年,就是回家,相同的两个词,顺序变了,味道也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本应该热热闹闹,开一个好春,可因为我们的变化,曾经的年味也要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