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治愈系短文
倚栏轩精选6篇情感治愈系短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情感治愈系短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记忆
文/欢欢
在茫茫岁月之中,我们走过的路程无法计算,那些经历过的,都是值得珍藏,值得铭记的,可是有些记忆不需要回忆,因为从来不曾忘记,还记得我们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当时的我们多么的无知,多么的结晶如水,多么的绚丽多彩,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一道道无形的痕迹在岁月中落地开花。
那些第一次,那些第一次懵懂,那些第一次爱恋,那些第一次伤痛、欢喜、忧伤、开心与难过,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轻或重的存放着,而这些珍贵的记忆就是证明我们真是来过的标志。回想起来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可是还是忍不住的回味,及时泪流满面,确依旧脸挂笑容,嘴角微微上扬。
每一次遇见都是命中注定,每一次感动都是真实感受,每一次伤痛都是真实领悟,每一次离别都是难舍难别。
新年,在时光中匆匆驶过,谈不上高兴,更谈不上思想上的放松,只是懒散度日,不为时光流逝悲叹,不为一事无成悲戚。
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一次次的记忆,不会随着时间消失慢慢遗忘,反而会因为时间的划过越发变得清晰,年龄越大越容易怀念过往。而越不喜欢过多的与人交涉,也不再愿意与那些陌生人在一次次的熟悉、相知,因为已经没有经历在去和她们进行一次次的磨合成为朋友,人生之路,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精,不期望难过时,一个个过来安慰,但确渴望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一直一直在。
还是想要感谢一些人,我们相识于茫茫网络之中,时不时的你一句我一言,慢慢的熟悉了起来,我们在一次次文字的诉说下,缩小了心中的嫌隙,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也会因为对方的欣喜而欣喜,也会因为对方的难过而心情不佳,我们也会在离开时怪年对方,也会在长时间不见而怀念;这也可以称之为朋友吧。
不管怎样,自己已经是心满意足了,你们陪我度过了末日之后的第一个新春,春,一个希望之始,我们总会为一些世事而牵绊,而无望,但是正直青春的我们,不应该让一些事让我们沉浸在伤痛的回忆中,可能"爱"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感受、去学习、去领悟的。
叶落无言正寂寂
文/志成
热极无雨,岑寂,叶叶纷坠。
时过立秋,金风叶下也在情理之中。然眼前光景,比夏还夏,酷热超常,高温如火,郁郁葱葱的叶落了,落得很伤感很无奈,此时青叶的岗不是该下却又偏要下,含着余热失落,既不能化作春泥又不能从头再来。
无法想像命运摊上最后的离殇。大地蒸腾,天遥云黯,只堪憔悴,我听见了生命的崩塌和灵魂散架的訇响。情怀四季,有过多雨,有过高热,风程雨程难捱,摇浊眸明,叶巍巍颤颤地飘落,终归沉寂。我感到躁热中的悲凉,天地苍茫,而生命是多么渺小,多么脆弱无助。
世情淡,碧天长,心路漫漫。灵性的伤感,正如昙花,在子夜烂漫的一瞬走向萎焉;比如彩虹,在辉煌地划过晴空的一刻后又暗然隐退,恰如晶莹体透的雪花,在与大地亲吻之时,便注定了永恒的流失;还有为生计出外奔波,从此便是漂泊。红尘多桀,我无力挽回落叶让它重回枝头鲜绿如初。这是一种流逝,一段自然的或非自然的过程,生命如斯。
端详落叶,脉络清晰,朴实厚道,浴风沫雨,在春天的柔风中舞过,在夏天烈日中歌过,露宿风餐,默默营养,为了生命的绿色,不求得失,甘愿一无所有,作一次神圣的涅槃。
光阴流水,心中多了几分萧瑟也有几分释然,秋空寂寞,但寂寞不是孤独,更不是清高,寂寞是一种心态,一种品味,一种反省。最美的是秋,最丑的是秋,最简单的是秋,最多事的也是秋。
过了半夜,热浪渐退。夜黑黝黝如小溪在静静地流淌着,似在对时令的回忆和筛选,思触动情处,也会翻卷起晶莹的浪花。秋了,秋了,无穷无尽是离愁,应该有了属于来自经历和对经历的省悟,寂就寂吧,去留自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秋景到来或迟或早,叶落无言正寂寂,见落红而泪红颜,见归鸿而思故旧,见衰草而叹人生,见秋风秋雨则更是"夜雨闻铃断肠声",秉性柔柔弱弱,非秋是我。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有千万个理由如秋所爱,掩首凭栏,心凝固静化成一抹秋色。
镌刻青春
文/杨晨芙
已忆不起是多少次从清晨醒来,几乎很少规规矩矩的早睡过。读书的时候,寝室里总是我第一个爬起来匆匆刷牙洗脸,去食堂吃饭然后赶往教室,并不是求学上进,而是躺在被窝里总让我觉得自己如具死尸,始终不安。而只要走动着,我就知道自己还活着,似活水般泉涌。
我也不知道这样为哪般,也许另外一个平行时空里的我知道我在试图让这个世界的黑暗离我远一点,我同堕落挣扎,不要颓废,她跟我说上进吧姑娘,你还是那个拥有鲜花与掌声的人。
甚至我也相信了。
我以为上帝会保佑我一直走在前面。
直到骄傲的心如往常扬起,我来到我梦想的花园,我以为是为我打造的花园。当无视与质疑一次次袭来,哦,我知道我的心受伤了,心上奋斗的激情和执着的热情一遍又一遍被刺痛,被瓦解,我终于成功的被折磨成了那个起初我最讨厌的人。
是的,那是我。
我自己。
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早醒,只是再也不会有那种信念,被窝跟我说,你要起床,你要努力。我很开心,它终究是为我着想,可这是我开始放弃自己了。我贪婪被窝的温暖,我开始留意周围对我的评价,我再也做不到不在意,我痛苦不堪,终于那刻瓦解了。我哭了。
那天的阳光灿烂,我的天空依然下着雨。
至今我回忆起那段日子,我的天空却还是万里无云,只有自己清楚我的心遮住了我的天空。
云是雨的前世,雨是云的今生。
过去的我是未来的自己。
当成长的列车慢慢驶来,渐渐明了那些伤痛是青春特有的象征。我很高兴我最终还是从噩梦里醒来,梦里的世界我很安逸,很潇洒,可我没有一天不如坐针毡,空虚趁机慢慢灌入我的身体一路到心里。
好长好长的一个梦。
15岁,获得了人生第一个金奖,16岁,建立了全校最大的文学社,17岁,18岁,19岁,努力走上三尺讲台。
20岁,梦想成真。
现在,我在被窝里,懒懒不想起床。
荒诞幼稚的日子已过去,我以为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它却成为了我现在最好的温暖。
我猜中了开头,以为是平坦的一生。
我却没有猜中故事的结局,是如此坎坷且精彩。
故事未完。
我一直在路上。
遥远山村的路
文/赵丽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庚子鼠年正月少了些许的佳节气氛。居家不出门成了这个节点的常态。这是全国战疫情的一个缩影。也因此阻挡了许多归乡心切游子回家的路。乡愁很美,路却遥远。原打算回老家看看的我,也只好作罢。于是,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山村的路,它的变化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翻开龙胜各族自治县行政规划图,你就会发现,永福、临桂、融安、三江、龙胜五县(区)有一个交汇点。这个小到用放大镜才能找到的地方,叫大罗村,那便是我的故乡。隶属于三门镇。山村依山傍水,秀丽迷人,村寨分布错落有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就在这个村子出生,度过童年、少年、青年。也曾在那工作过。对乡土乡音,有着一往情深的眷恋。那山、那水、那路、那人……点点滴滴。融入血液,依附灵魂。
小的时候,山村的路是那样的泥泞、茅草丛生。因为地处偏僻,彼时没有通公路。村前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淌数千年,生生不息;寨前那条似银蛇舞动的小路,通向望不到尽头的山外。而每到这个早春的时节,山路上人来人往。既有赶着牛下田耕犁的老农,也有挑着杂货走村串寨的担货郎,更有那些挑夫把山里的农产品挑往山外销售。人们都在为生计而忙碌着。河边随处可见那些扎木排、竹排,准备从水路往外运的山里汉子。
那时,在我看来,山外的世界充满神秘感。小小年纪的我,无法用脚通达那未知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很无奈。奶奶、父母曾告诉我,从山里要走三十里山路才能到那个叫梁家寨的地方。只有那里才通公路,才有班车可以通向远方。于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了我儿时乃至少年的梦想。
我的小学、初中是在村里上的。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来说,经历了后来才出生的人所没有的苦难。贫穷、饥饿,穿着补丁衣裤去上学。加上文化设施的落后,贫困限制了我的想象。交通成为山里通向山外的瓶颈。而自己作文描写的多是童年的趣事,或是从火塘边听来的古言、神话。直至读高中时,我才有机会走出大山。凭着对知识的渴求,我对未来充满期待。然而,求学的路上依然是那样的艰辛。从村里到乡里,先要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再乘车来到三门。时常是人多车少,有时也赶不上时间。搭不了车也只能走路。很多时候硬是靠两条腿,沿公路走三四十里才到学校。或许,也是为了省几个钱用,到学校食堂换取饭菜票。我是一个恋家的人。学校一放假,我就急着往家里赶。然而,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得有一次,学校放假。等散学典礼过后,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那时已经没有班车了。几位家住大罗同一方向的同学邀约一同走路回家。走着、走着,天色渐黑,腿脚也不听使唤。于是便在那个叫双朗村塘头寨路边的一个牛栏睡了一个晚上。之后,那里便成了一个求学路上的驿站。
睡过牛栏,挨过饥饿,生过虱子……这是那个年代学生的普遍经历。一句话,那时很苦。十六岁高中毕业以后,我顶替父亲到村里的一个高山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我的人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后来的我,考入广西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学习,也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成后,又回到山村教书。而直至我离开山村来到县城工作,村里依然没有通公路。公路只修到同列村,还有最后的四公里才到大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给闭塞的山村带来勃勃生机。山村尽显处处春。现如今,村里通了水泥路,通了班车,通往山外的道路开阔了。自己驾车回家乡,88公里只要两个半小时就到了。更让人欣喜若狂的是,高速铁路修过那里。高兴之余,喜欢创作的自己用一篇散文《铁路修过我家乡》记录这一历史。并编入到自己的专著《龙脊之水天上来》里,作为山村变化的见证。
现如今,昔日那个戴着贫困村帽子的边远山村,早已经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座座砖房在希望的田野上,显得那样醒目。山里的瑶胞站在田埂看到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眼下的疫情阴霾终将散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带领全国人民,克难攻坚,必将打赢抗击疫情的战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山村的春天来了。
在黑夜里唱歌
文/汪一强
前几天,几个老同学聚会,晚上喝完酒就去歌厅唱歌。摇曳的灯光,喧嚣的音响,嘈杂的包间让我很不适应。我平时不喜欢唱歌,如果要唱的话,我喜欢一个人,在黑夜里唱歌。
小时候,经常要一个人走夜路,特别是每年的暑假,我从外婆家回家的时候,几乎每次都要摸黑到家。每次外婆都告诫我:"天黑了,别害怕,唱唱外婆教的歌。"其实,我哪能不害怕呢?十几里的路,还都是小路,一个小孩子。于是每次天刚黑,我就唱歌,我不知道在夜里,歌声会不会像外婆说的那样,可以避邪镇妖,可以让迷路的孩子找到家。我只知道,一唱起歌,就觉得天不太黑了,心里也不害怕了,唱着唱着,就过了大堤,就可以看见村子最南头的我家的灯光。那时我最喜欢唱的是《外婆的澎湖湾》。
上初三的时候,我到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复读,因为要帮妈妈多做些农活,每次回校都要天黑才去。妈妈开始不愿意,我就说"我走夜路走惯了,怕啥!"其实这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记得那时一个春末的夜晚,我又像平时一样哼唱起来,可是隐约中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吓了一跳,以为是鬼呢。可是仔细一听,确实是孩子的哭声。我循声找去,就看到一个抱着一捆草的孩子,原来他在薅草时在地间沟里睡着了,醒来天黑找不到家了。我送孩子回他的村庄,我们一路上唱着歌,那孩子也不害怕了。我记得那晚唱的是《妈妈的吻》。
后来我到了城里上高中,因为是农民的孩子,我很自卑。在学校,不敢和同学交往,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敢和女生说话。尽管我觉得唱歌还行,但从来不敢在学校唱,在教室不敢,在寝室也不敢。可是那一天,我唱了。那是1989年的元旦,我们高三还在上晚自习,突然灯熄了,整个教室一片黑暗,一片寂静。"我们每人唱支歌吧,也算是庆祝元旦,挨个唱,不许不唱。"不知谁倡议的,可是歌声却挨个想起了,快到我的时候,嗓子发干,手发凉,心想,唱就唱吧,反正谁也看不见。一曲下来,掌声响起。我感谢黑夜没让同学们看见我的泪水,特别是那些女同学。那晚我唱的是《大约在冬季》。
曾经有一段时间,曾经在我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我每天一个人,走在家乡的大梨园的小路上,在黑夜来临之后,就唱那一支歌。"想你在心里头,别让风把情吹走",在刚刚获取灿烂般的阳光,在刚刚度过繁花四溢春天,谁能理解一下子坠入寒冷的冬夜的感受,那时孤独在唱。"当噩梦醒来后,又是个新的开头,向往事挥挥手",在黑夜里唱属于白天的歌,在往事中唱属于未来的歌,在思念中唱属于忘记的歌。夜晚,是一个结束;夜晚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哪怕你正挣扎在冬天的子夜时分,这歌声犹有温暖和光明。这支歌让身处黑暗的我明白:即使再难抹去的经历,也经不起时间的冲击。"但是别忘记时间在过去,别把一片柔情锁在春天里",那支在黑暗中唱起的歌,最终把我从黑暗中拯救。我会永远的记住《春水流》。
从此我喜欢上了黑夜,喜欢上了在黑夜里唱歌。黑夜里的歌声,是属于自己的歌声;在黑夜里去唱,自己会到达更遥远的地方。在黑夜里唱歌,需要多少的忧伤,有需要多少的坚强。在黑夜里唱歌,我们会找到在白天里迷失的家;在黑夜里唱歌,我们会在黑夜里不再迷茫。
糯米青蒿社饭香
文/顾慧明
临近清明,便又到了苗家人吃社饭的时节了。提起社饭,我那长期被鸡精、味精麻木的味蕾竟倏地活跃起来,因为我一想起社饭那特有的清香与鲜美,便感觉口舌生津。第一次吃社饭还是三年前的事,那时我跟随年景兄去他镇远老家采风,适逢社日,他便邀请我们去韭菜坪他老丈人家吃社饭。正饥肠辘辘中,一碗碗社饭端上来,青青的社蒿细末、微黄的腊肉丁、金黄的豆腐干、淡红的胡萝卜、碧绿的野葱,点缀在白玉般的米粒之中,甚是好看。一碗社饭很快就底朝天了,吞下最后一口,我忍不住咂咂嘴,而那蒿苗特有的清香和野葱的异香,竟顽强地纠缠住我的舌头不愿散去。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苗、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晚唐诗人王驾有诗云:"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清代《潭阳竹枝词》写道:"五戊经过春日长,治聋酒好漫沽长。万家年后炊烟起,白米青蒿社饭香。"描写的就是当时人们过社的情景。
而在我们苗家,迎接春天的方式就一如唐朝的那个社日,淳朴厚重,千古未变。社日里必须上桌的当然是用青蒿做成的社饭了。刚立春,风带着温柔的气息从田间地头走过,那时的青蒿还没什么动静,一等春阳连照几日,就会有嫩嫩的社蒿挨个儿一茬接一茬地拱出青青的脑袋。于是走上田埂,走进橘园,走向山坡,四处可见它们浓浓淡淡的身影。青蒿喜欢蓬松点的土壤,好阴,大多以沙地为生,散落在它们身边的也有很多野花,星星点点的,楚楚可怜得如邻家小妹一样惹人怜爱。
采撷社蒿的过程是需要十足的耐心的,青蒿必须是长得嫩的,而且一定要叶肥茎厚。这样就得四处找寻,还得蹲下身子,一根根用手指甲去掐,不一会儿指甲便被社蒿的汁液染成绿色,埋着头采撷直到脖颈也发胀。将鲜嫩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放于锅中慢慢焙干。山里人能"吃苦",青蒿原是苦的,但是苦味背后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味觉感受。
青蒿是第一原料,将青蒿用溪水洗干净,攥在手中挤出苦水后,在锅里翻炒,原本带着苦味的青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像泥土,像雨露,满是春天的味道。
第二原料便是沥干了的用冷水浸泡了一天一夜的三七比例的粳米和糯米,还得备些腊肉和野葱。然后将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后,就要放入木甑内开始蒸煮了。木甑中活跃的蒸气使得鲜味在每一层食材之间传递、循环、渗透,将每一种食材的美妙滋味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烹制出这道苗家人世代相传的乡村美味。
蒸熟的社饭气味芳香,松软可口,社蒿的嫩绿也早在焖蒸的过程中丝丝浸入了颗颗米粒当中,这样,一笼子的社饭就通体晶莹碧绿,芳香扑鼻,一看就眼馋。在宾主没有入座前如果实在抵挡不了诱惑,大人们是允许小孩子用洗净的手从蒸桶里捏上一团社饭,捏成圆圆的形状,暂时饱下口福的。这蒸好的社饭耐放,放上十天半月都没问题,而且是越炒越香。在吃社饭前,苗家人会烧纸钱,洒米酒,祭土神,祭祖先。苗家人做社饭不光是自家人吃,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
《本草纲目》里面说,青蒿有"补中益气,轻身补劳,驻颜色,长毛发,令黑不老,杀风毒……"等药效。不仅仅如此,社饭容易长期保质。对于淳朴的苗族同胞来说,他们的春天,从一碗社饭开始,在青蒿的清香里闻到,原野将会是一片繁花似锦,而这就是春天最温柔的开始吧。